-
1 # 三叉戟終結者
-
2 # 胡整一鍋出
關於感情事,清代歷史一直諱莫如深,記載的並不多。皇太極是清朝入關前的第一任皇帝,他的時代還是烽火連天不停徵戰的歲月。為了統一北方,努爾哈赤時代就曾多次與蒙古交戰,但負多勝少。到了皇太極這,改變了策略,既然不能拿下就合作,只有北方穩定了,才可以將心思全部用於如何拿下明朝。
古代最有效的合作手段就是聯姻,因此,皇太極首先娶了科爾沁部的哲哲。哲哲後來被封為皇后,能看出皇太極對蒙古的重視程度。但是哲哲的肚子不爭氣,結婚11年沒有生下兒子。那麼只好再娶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哲哲的侄女),就是後來的孝莊。布木布泰肚子也不爭氣,還是沒有兒子。只好再娶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
關於海蘭珠的情況正史中記載的不多,野史中記錄可能之前有過一次婚姻,而且自身帶有楚楚可憐的憂鬱氣質,皇太極非常寵愛。加快鞏固其地位的是,海蘭珠很快生下課一個兒子。皇太極極其高興,直接立儲,給予長子的待遇(其實皇太極已經有兒子了,但因為母親出身低微,不受重視)。
布木布泰最初嫁給皇太極時,地位還是可以的,僅次於自己的姑姑哲哲。但皇太極稱帝后,冊封五宮后妃時,海蘭珠已上升到第二位,為東宮福晉。後來出於政治目的又娶了林丹汗的遺孀,布木布泰只能排在第五,存在感並不高了。
可惜的是海蘭珠這個兒子沒有當皇上的命,不到一歲夭折了,海蘭珠非常痛苦,不久也鬱鬱而終。海蘭珠重病期間,布木布泰誕下一子,即皇九子福臨,但是皇太極一面與明朝開戰,一面傷心海蘭珠,加上布木布泰此時並不高的存在感,這個兒子並沒有立刻為布木布泰帶來什麼。
兩年後,皇太極暴斃,沒有留下繼承者得遺囑,皇位之爭頓起。多爾袞和豪格是兩大熱門,不過互相忌憚對方的實力,退而求其次讓年僅6歲的福臨繼位。
多爾袞後來滅掉豪格,布木布泰在其中盡全力周旋,並有下嫁傳聞,力保兒子皇位,後又提攜孫子康熙,終使清朝駛向正規,孝莊絕對首功一件。
至於皇太極不怎麼喜歡布木布泰,多是影視劇中表現的,實際情況並沒有辦法深究了。但聯姻出於政治目的,出嫁時過於年幼,肚子又不爭氣,加上可能布木布泰應該很有主見的性格,不受皇太極待見也不出奇,但討厭啊恨啊之類的,肯定談不上。
-
3 # 春風解語
首先,孝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不但有過人的美貌,而且有治世之才,那為什麼皇太極對她始終沒有那麼寵愛呢?對她的愛甚至都不如兩嫁的海蘭珠,這是為什麼呢?
她十三歲就嫁給皇太極,她嫁人之初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少女,一個初嫁的少女,怎麼能揣摩得透一個成熟男人的心理,而且皇太極比她大很多,用現在的話來說,年齡差距太大,代溝是會存在。就像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對一位大叔說,我喜歡李現,大叔也不看偶像劇,怎麼和小姑娘聊李現的問題。再看看海蘭珠,雖然已經嫁過人,但是這樣的女人在皇太極那樣的大叔面前,是不是更加風情萬種。
再加上孝莊嫁給皇太極也並不是出自自己本心,是因為政治原因,所以和皇太極相處必定不能做到平常夫妻那樣收放自如,她嫁給皇太極不過是為了給他誕下子嗣,這就決定了他們的聯姻只是一場政治交易而已,一場交易何談感情,所以平淡相處,已經是給予她最大的寵愛了。
“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雍正皇帝是這樣評價孝莊皇后的。可以想見,孝莊是極其聰明的一個人,既然得不到皇太極寵愛,那就把心思用在培養子孫上面,所以她換來輔佐兩代帝王的無上尊崇。這樣一個聰明的女人,皇太極只能與之共事,哪裡又能把兒女之情看得那麼重,你想想你們公司的女上司,一說話和一塊鋼板一樣,你能動個啥心思,皇太極對於她的愛,更像是上下級之間的互相扶持。
雖然丈夫不寵愛,但是也不至於厭棄,而 她兒子福臨就討厭她了,這也是千古難題,一個強勢母親,一個不願意被管束的兒子,必然是一場悲劇,養娃的都知道,你要求越高,失望得也越大,孝莊是一位女強人,但是她更是一位母親,她逼兒子強大,但是兒子並不理解她,還把她當做仇人一樣,這也是她作為母親的悲哀。她輔佐康熙帝,八歲登基,十六歲剷除鰲拜,一路走來,步步驚心,所以她的強勢與鐵血,註定得不到皇太極寵愛,哪個男人不喜歡柔情似水的美嬌娘呢?特別是對於一個東征西討的強權男人來說,一位善解人意嬌俏可人的解語花是多麼重要。
再看皇太極寵愛的海蘭珠,當然她也是個美人,但是皇太極見過的美人又何止海蘭珠一位呢?孝莊本身就是一位美人。海蘭珠丈夫早亡,年輕守寡,自然多了幾分成熟女人的嬌俏,我見猶憐的楚楚動人,男人也自然逃不掉這樣的誘惑。再加上她確實沒有什麼野心,就是想踏實找一個依靠,沒有多少非分之想,一門心思就是能在丈夫這裡得到寵愛,這樣就為她得寵爭得了外因。
一個沒有政治野心的美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討好男人而已,而孝莊完全不同,她知道自己和皇太極的婚姻不過是一場有目的政治交易而已,一是為了博爾濟吉特氏的榮光,一是為了能和姑姑哲哲聯手在這後宮裡穩固地位。
目得不同,當然結局就不一樣,海蘭珠得到了寵愛,孝莊得到了後來的尊崇。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1.孝莊自是漂亮高貴,但其才華附身, 缺乏以色事人者的觀念與態度。 她嫁給皇太極時,正是豆蔻年華的13歲,是名副其實的天真無邪的少女,不會揣摩成熟男人的心理。皇太極當時是大叔了。大叔喜歡風情,不垂青青澀 。孝莊嫁給皇太極是因為政治原因,是為給皇太極誕下子嗣,傳宗接代,以此維護家族與後金的關係。沒有過柴米油鹽日子的意思,增進不了感情。2.雍正皇帝評價孝莊有“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的表達。孝莊是有智慧的人,既然得不到皇太極寵愛,那就不處心積慮地爭寵了。她轉移精力,把心思用在培養子孫上面,捨去一代帝王的寵溺,換來輔佐兩代帝王的無上榮耀與尊崇。所以,皇太極只能與之和平共處,沒有發展兒女之情的機會。
3.孝莊是一位女強人,有不亞於男人審時度勢的眼光與謀略。她後來輔佐孫子康熙帝時,一舉剷除了權臣鰲拜,如此強勢與鐵血,展現不了柔情。於是得不到皇太極寵愛就好理解了,因為她不是柔情似水的嬌娘。皇太極鍾情於她的姐姐海蘭珠,海蘭珠入宮時已經26歲了,以前嫁過人,守過寡,自然有了閱歷與成熟情愫。她的楚楚可憐的眼神最能喚起鐵血男兒皇太極的珍受,這點孝莊是一輩子學不來的。
4. 一個沒有野心的美女,有一個強大的丈夫鍾愛自己,她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迎合丈夫的心理,揣摩丈夫的心思,討得他的歡喜。海蘭珠做到了。孝莊是海蘭珠的姐姐,在這方面是不會與姐姐爭風吃醋的。她的使命是為蒙古科爾沁草原博爾濟吉特氏爭得榮光,對皇帝的寵溺沒有看得好重要。
-
5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有沒有才我們不去討論,說她是美女,恐怕莫言先生要笑了……網上經常有人將孝莊文皇后的畫像拿來和莫言先生進行對比,看過的人想必都會覺得:“別說,長得還真挺像的!”莫言先生是文學巨匠,而且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有沒有才無須多說什麼。但是,莫言先生的長相,恐怕談不上有多帥吧?和他長像近似的孝莊文皇后如果能稱美女,恐怕美女這個詞得要重新定義了……
老夫少妻的通病——代溝孝莊文皇后嫁給清太宗皇太極之時清太宗的年紀並不大,所謂老夫少妻其實有些言過其實了。但是,彼時的孝莊文皇后年齡的確比清太宗小很多,清太宗三十三歲,孝莊文皇后卻只有十二歲!這就好比讓一個三十三歲的中年男子與一個剛剛小學畢業的初中生談戀愛,怎麼著似乎也不太可能聊到一塊兒去,不是嗎?你說想買一輛車,她卻在考慮是該買鑲鑽的公主車、還是灰姑娘的南瓜車……
說白了,孝莊文皇后與清太宗的這樁婚姻根本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完全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買賣!她維繫著外藩蒙古科爾沁部與女真愛新覺羅家族的政治利益。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就這樣被自己的哥哥吳克善送給了自己的親姑父清太宗為妾!除非清太宗有特殊癖好,否則恐怕很難對彼時的孝莊文皇后感興趣,不是嗎?這一點從孝莊文皇后直到崇德三年才生下兒子清世祖福臨也能看得出,很可能之前的十三年裡,清太宗根本就沒有怎麼碰過她!二十五歲生下了一個兒子,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直到二十多歲,清太宗才慢慢開始把孝莊文皇后看成是一個女人,而之前只是把她當作了自家的內侄女兒?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只可惜,短短五年之後,清太宗便撒手人寰了……在此之前,還突然間冒出了自己的姐姐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海蘭珠)!可想而知,清太宗能有多寵愛孝莊文皇后?
女強人的通病——缺少女人味清太宗晚年對孝莊文皇后的姐姐海蘭珠幾乎達到了專寵的地步,在海蘭珠的兒子出生之後,清太宗甚至大赦天下,給予了這個兒子“皇太子”的待遇。一對親姐妹,相貌相差應該不會太大,不是嗎?為什麼清太宗對已經二十多歲的孝莊文皇后依然沒有太大興趣呢?只能有一種解釋,她根本不對清太宗的脾氣!像清太宗這樣的強勢皇帝通常情況下保護欲都比較強,這是正常現象。小鳥依人的海蘭珠自然更能滿足清太宗的這種保護欲,更能激發其大男人的心態!清太宗自然更加喜歡海蘭珠。
反觀孝莊文皇后,從她在歷史上的表現來看,這是一個非常強勢的女人!雖然沒有像晚清的慈禧太后那般弄權,其權力慾望恐怕也不是一般地高。在戰場之上與敵人你死我亡、朝堂之上與兄弟勾心鬥角,回到後宮還要面對這麼一個強勢的女人,換作您是清太宗,您會願意嗎?正是因為孝莊文皇后太“有才”了,身上反倒少了點兒女人味、讓清太宗失去了興趣……結婚近二十年、而且有生育能力,卻只生下了一個孩子,也足可見孝莊文皇后有多不得寵了。
防止諸子爭儲在清太宗晚年,崇德五宮福晉之中,只有孝莊文皇后和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鐘)兩個人生下了兒子並活了下來!換言之,在清太宗看來,能夠威脅到自己嫡長子豪格地位的只有這兩個皇子,其他庶出的皇子根本沒有資格、也沒有機會……
從清太宗將正藍旗交給豪格來看,他是打算把豪格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的。只可惜,心腦血管疾病來得太快,清太宗根本沒有料到自己會一命嗚呼,連繼承人都沒來得及指定。這才讓清世祖鑽了空子,撿漏成為了皇帝。換言之,清太宗屬意的皇位繼承人是豪格。既如此,清太宗又怎麼會過於寵愛本就非常強勢的孝莊文皇后呢?這不是在給豪格製造麻煩嗎?當然,這只是本人的一種猜測,未必就是真實情況,但這種情況並不是完全不會發生的,不是嗎?
孝莊文皇后也是一個聰明人,自知無法獲得清太宗的寵愛,索性坦然面對、順其自然,不去跟清太宗後宮的女人們爭風吃醋!不過,話又說回來,孝莊文皇后的心思恐怕也不在這一塊兒,哪有那個閒工夫去跟一群小女人爭風吃醋哦……
這種不爭不搶反倒是成全了孝莊文皇后,讓愛新覺羅家族的宗室王公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鬥之人,比較容易控制。在兩黃旗將領提出“立皇子”之後,代善、濟爾哈朗等人很快便倒向了清世祖,這裡面與孝莊文皇后多少還是有些關係的。甚至包括多爾袞,之所以同意由清世祖繼承皇位,很可能也是覺得孝莊文皇后不爭不搶。至於什麼私情,純屬子虛烏有,清太宗活著時,恐怕多爾袞還沒有這個膽子敢勾引嫂子!清太宗正愁沒機會削掉他的旗份呢……
反觀懿靖大貴妃娜木鐘,她是末代蒙古帝國大汗林丹汗的嫡福晉,一個權力慾望一點兒不比孝莊文皇后弱的女人!而且,她表現得太過明顯了,以至於讓愛新覺羅家族的宗室王公們隱隱有些擔心。與其如此,倒不如選擇不爭不搶的孝莊文皇后,不是嗎?
歷史告訴我們,一切不爭不搶都是裝的。孝莊文皇后玩起權術來,一般的男人根本不是對手!在強勢的攝政王多爾袞主政期間,能夠讓兒子清世祖與多爾袞之間七年不發生直接衝突,足見孝莊文皇后的政治手腕……因為與兒子清世祖矛盾重重,晚年的孝莊文皇后最終選擇了放手,把心思全部用在了培養孫子上,為清王朝培養出了成就“康熙盛世”的清聖祖玄燁,也算是為愛新覺羅家族立下了有一件大功!
-
6 # 靈石蘊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其實孝莊大玉兒丈夫皇太極,喜歡的是三十上下的成熟小姐姐,這一點可以從他對海蘭珠態度可以看出
大約1634年吧,皇太極巡行科爾沁,在人群中一眼相中時齡26的海蘭珠,當時具體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也沒什麼故事流傳,只知道過後不久,海蘭珠進京入宮,成了皇太極的妃子。而26歲之前,海蘭珠是否婚配,有否子嗣,都成為禁忌,無人談論,無人記載兩年後,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海蘭珠為東宮之主,居四大福晉之首,僅次於其皇后姑姑,位列早就入宮的大玉兒之上。等到1641年,在前方征戰的皇太極得知海蘭珠病重後,草草安排前方戰事,自己快馬回家,打算見海蘭珠最後一面,又因為沒能見到海蘭珠最後一面,耿耿於懷,幾度昏迷,最終兩年後,追隨海蘭珠而去……
或許有人說,大玉兒也不差呀,1643年,她也不過30歲,對皇太極來說,剛好人生最美魅力最盛的時候,而且還有一個叫福臨的兒子呢,吸引力莫大……確實如此,但大玉兒先天不足
大玉兒嫁給皇太極的時候,是作為聯姻科爾沁和愛新覺羅家的備胎存在。她的姑姑才是大婦,只不過因為姑姑沒能生男娃,科爾沁才把大玉兒弄過去生皇太極的種。而且那一年,皇太極33歲,大玉兒13歲
對於喜歡成熟女子的皇太極來說,13歲的老婆,真心沒多少吸引力。長大後的大玉兒雖然風情萬種,但作為看著長大的存在,皇太極對她的心思,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當年的13歲吧,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當然,除了這個因素之外,坊間還有大玉兒和多爾袞緋聞傳說,說早年大玉兒鍾情的是多爾袞,嫁皇太極純屬不得已
事情真假不知道,但傳的有鼻有眼,還被拍成了連續劇,若為真,木頭一樣的大玉兒,自然也不會得到皇太極寵幸
皇太極的三觀,還是蠻正的……
綜上……
回覆列表
一直以來,因為清宮劇的讚頌,在我們的印象中,孝莊太后成了一位聰慧美麗,深明大義的女政治家的形象,但是透過我對一些史料的探索,卻發現歷史上孝莊的真實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真正的孝莊不但排斥漢語,而且也沒有美貌的記載,根本就不是電視劇所演的那位美女、才女。最讓人驚訝的是,她其實在皇太極的後宮裡並不受寵,如果僅僅如此也罷了,在經過更細緻的探究之後,我還發現孝莊竟然是一個善妒小氣的角色。
為什麼說孝莊不受寵愛呢?從她的位份上就可以知道了,在《孝莊秘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她是被封為永福宮莊妃,但其實裡面沒有提到她的位份,當時的中宮是大福晉,她的姑姑哲哲,東大福晉就是晚她十年進宮的姐姐海蘭珠,西大福晉就是博果爾的母親娜木鐘,除此之外還有一位東側福晉,她只是西側福晉而已,當時以東為尊,也就是說在五妃之中她地位最低。
即使是海蘭珠入宮之前,孝莊也沒有受過寵愛,當時有一個名叫扎魯特的妃子,是海蘭珠之前的東大福晉,這個妃子和孝莊先後生下了女兒,對於這個妃子的女兒,皇太極大宴賓客,但是對於孝莊的女兒,皇太極是一點表示都沒有。只能說孝莊足夠幸運,她生了一個兒子,而且她有一個好姑姑,有一個好姐姐,即使她不受寵愛,但是作為利益共同體,她還是因此沾了光,讓她的兒子福臨得以登上帝位,從而在後世獲得了一個好名聲。
但是沾了姐姐的光,孝莊對她姐姐的後事卻不是那麼上心了。海蘭珠是葬在昭陵妃園寢的。從康熙朝開始,清朝帝王一共東巡祭祖了十次,每一次都會祭拜昭陵妃園寢。海蘭珠也在其中,而且身份還頗為尊貴,那麼她是不是也受到了祭拜呢?但是在嘉慶朝有一份奏摺卻透露了一點訊息。裡面的內容大概就是說如果皇帝要去妃園寢祭拜的話,應該去祭拜宸妃海蘭珠,但是看康熙乾隆的時候都是沒有祭拜的,所以我們認為也不應該擅自新增。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海蘭珠從來沒有享受過祭拜。
古人事死如事生,從康熙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跟海蘭珠難道有什麼仇怨嗎?他們都是孝莊的後代,海蘭珠作為她的姐姐,本身又沒有留下後代,不會受到後代的牽連,而且康熙素來是非常孝順的人,為什麼海蘭珠會被厭棄至此呢,又有誰可以讓康熙這麼做。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是孝莊如此授意的。海蘭珠怎麼得罪了孝莊呢?從電視劇上來說海蘭珠確實是對孝莊做了很多壞事,但在歷史上她並沒有針對孝莊的記載,那麼是什麼樣的恨讓孝莊這樣對自己的姐姐,讓她死後都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