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京新能源有一個號,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騰勢500是我的目標車輛之一,因為這輛車據說能達到500續航。有老司機給說說這款車怎麼樣嗎?
5
回覆列表
  • 1 # 車雲網

    前不久,小編去了日光城拉薩,第一眼看見這輛車的時候就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和這輛DENZA500“親密接觸”了兩天,給我的整體感覺很不錯。具體續航怎麼樣,我們也做了測試。

    前不久,車雲菌飛了將近3000公里,冒著高反的風險,跑到拉薩測試了一款DENZA的新品電動車——DENZA500。

    要說起這高原反應,其發作效果真不是吹的,車隊抵達林芝地區,我還親自體驗了一把:

    當晚,我感覺就像有人在自己兩個眼球后面,支起兩個千斤頂一樣,漲得我眼眶生疼,好在第二天一早看到試駕車,體內腎上腺素一發作,痛感就消失了。

    為了防止車內乘員高反影響行車安全,每輛車都配備了一個氧氣瓶

    不過相比於人來說,新能源電動車面對高原就毫無壓力了。

    事實上,在抵抗高原環境這方面,電動車比傳統燃油車有太多先天優勢,因為電機可不管你什麼海拔高度,該工作繼續工作,所以陪伴我們兩天的DENZA500,在我們個別人都感覺昏天黑地的時候,一樣在318國道上活蹦亂跳。

    由於工作性質,車雲菌接觸過很多款電動車,這些車有價格高企的特斯拉,也有進口自歐洲的寶馬i3,更有部分自主品牌的電動車……

    這些電動車千差萬別,但是在車雲菌看來,這些電動車中,凡是表現出色的產品,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質——全部為正向開發。

    而這,也是車雲菌今天要從DENZA500說起的原因。

    為什麼正向開發對電動車如此重要?從消費者體驗角度來說,其事關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電動車驅動單元體積緊湊的特點,意味著在傳統燃油車上必須為發動機和變速箱保留的巨大空間,可以得到大大簡化。

    這同時也意味著,在接下來設計車輛空間佈局時,設計師可以把車輛結構設計得更加合理,大幅度提升車輛的乘員空間利用率,而且懸掛系統的設計難度也可以相應降低,以方便提升車輛的行駛舒適性。

    以DENZA500的造型為例,你能看到這個小傢伙的發動機艙極為緊湊,且四個車輪儘可能貼緊四個角,這意味著你買車時花的錢,更多地用在了圍繞乘員艙等你經常用到的空間上,而且車輛的操控效能也具有很好的先天基因。

    其次,得益於結構設計難度的降低,正向開發的電動車更有利於從外形設計方面降低風阻阻力。

    就以DENZA500側面的水滴外形來看,其平滑的車頭設計外加圓滑的車尾,都有利於大幅度降低車輛在行駛中的風阻阻力,這對消費者也就意味著,電池電能的利用率會進一步提高,本來比燃油車就省錢的電動車,更有可能取得更經濟的使用成本。

    當然,說到DENZA500的外形,有的人會納悶到底應當把它歸為哪一類產品:SUV?MPV?還是Minivan?

    按照DENZA工程師的說法,DENZA500是一個類“SUV”的造型,不過對我來說,DENZA500的造型更像是結合了電動車先天設計優勢和SUV良好視野、麵包車高空間利用率等諸多優點的綜合性產品。

    DENZA500不但內部空間寬敞、後排頭部的空間也十分夠用,而且後備箱的進深可觀且造型相對規整,車內地板也沒有因為電池組的存在而被提升,所以說,它得益於正向設計的優勢,是一款設計很到位的電動車。

    再次,唯有正向設計體系,才能充分利用好電池組的優點,規避其缺點。

    對很多從燃油車改型過來的電動車來說,如何給電池找一個歸宿,幾乎是全車設計中最難的一個環節。

    最理想的狀況是,把電池做扁平化設計,放置於車身底部,這樣一來可以加強車身的整體剛度,還能大幅度降低重心,可是對從燃油車改型過來的電動車來說,想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因為燃油車在設計之初,車身底盤就沒有留下給電池的空間,所以後期想把電池置於底盤中、或者掛在底盤下,就需要對車身底部結構做大幅度改動,還必須考慮車輛的離地間隙問題,綜合下來,不是車輛內部地板高度抬升,就是車輛的地盤高度過低(容易託底),所以,從燃油車改型過來的電動車,是很難馴服“電池組”這匹野獸。

    但是對一個正向開發的電動車來說,其從一開始的車身設計環節,就考慮到了車身底盤和電池組之間的包容關係,所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電池組不侵佔乘員艙的空間,又與底盤相互配合,最高效地提升車身的剛性和低重心特性。

    對於DENZA500來說,其電池組的重量達到了600多公斤,這使其整車重量超過了2.1噸,但由於正向設計讓電池組完美地包容在了車身之內,所以它的車身剛度非常高。

    且,得益於戴姆勒方面的整車調教,其行駛動態,都極為接近一款中高階車帶給你的感受(主要是因為車身重量大,動態反饋更穩)。

    同時,三電系統在車型上的標定,也讓駕駛員可以從燃油車上很快地適應到電動車的駕駛風格,除了噪音消失得無影無蹤,其實DENZA500的油門還更加靈敏,且整車的加速也實現了無可挑剔的平順性了。

    可以說,相比於其它初級電動車開起來還能感受到一絲“電動玩具”的感覺,DENZA500在整合了比亞迪的三電技術和戴姆勒的產業設計體系、測試流程和模擬碰撞測試後,已經是一款非常地道的電動車了。

    當然,作為一個交通工具,DENZA500在一些方面也必須與傳統燃油車具有同樣的功能設計和專為電動車設計的輔助設施。

    比如說,在DENZA500的車頭部分,如果你按下DENZA標識的上半部分,你就可以看到開啟的保護蓋下面有一對兒可以適應不同充電樁的充電介面,相比於其他車只有一個標準的充電介面來說(它們也能提供相應的轉換頭),DENZA500的這個雙介面設計必須說是非常的便利。

    其次,DENZA500也在給我們提供的試駕車上配置了超大全景天窗、10揚聲器哈曼卡頓音響、多功能數字化儀表盤、多功能方向盤和自然語音識別系統(與科大訊飛合作),這些科技裝備,都跟眼下我們能在主流燃油車上用到的科技裝備完全同步。

    所以說,無論是從功能性配置,還是底層設計考慮出發,我認為DENZA500都是一款能發揮電動車核心優勢的新能源產品,而它保證最基本400公里+的續航能力和豐富的配置,也都為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增色不少。

    在以省電模式行駛了404公里之後,車輛的續航里程還剩下81公里

    只是,在眼下的市場中,類似DENZA500這樣的新能源產品,還必須經過一個慢熱階段,一方面是其價格相對於大多數競爭對手還是偏高,第二方面是眼下的新能源車市場,大多數購買者都是普遍以“佔號”為目的,低價才是這些消費者主要考慮的問題,而DENZA500擅長的駕駛質感,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所以,類似DENZA500這種以品質為主打的新能源車,還需要等待市場需求進一步成熟之後,才能迎來銷量的大幅度增長。不過相信很快,此類產品被關注的程度一定會迅速提高。

    原文連結:http://www.cheyun.com/content/21232;

  • 2 # DearAuto

    DENZA500是目前為止最好的電動車之一,當然補貼後近30萬的價格也不便宜,就是不太好看。

    出發之前,工程師一再跟我們解釋,所有的車輛在出發之前都充滿了電,但著車後顯示的續航里程為404公里(根據上次行駛能耗得出),心裡還是發虛,畢竟,單程在410公里,全程主要是國道,青藏高原人跡罕至,加油站都很少,更不用說是充電樁了。

    果然,車隊達到中點站、也是全程海拔的制高點—5013米的米拉山口時,儀表盤上顯示只剩下171公里,前面至少還有200公里,此時高原反應加重,頭更暈了。

    領隊再次提醒大家不用擔心,因為前半程一直上坡,用的能耗比較高,而後半程,全是下坡,耗能很少,並且還有能量回收系統。

    看來,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經過9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一行15輛DENZA500全部抵達了林芝,西藏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高原反應消失,心情也好了起來。

    儀表盤上顯示還剩餘52公里,但這一資料還排不上號,因為前3名的全在60公里以上,看來,我們的駕駛技術還得提升。

    DENZA500還是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其實還是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說是儲物空間方面最佳化較少,車門板儲物空間依舊較小,因為空間幾乎是華人購車的第二大剛需,僅次於顏值;而顏值尤其是尾部,DENZA系列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尤其是看看後來者蔚來ES8、威馬和小鵬汽車,估計DENZA也會壓力山大;還有就是人機互動介面,儘管改進不少,居然還連不上蘋果手機系統的,這些問題,希望後面的DENZA600甚至700時,能得以改善。(鹿鼎記)

  • 3 # EV知道

    具有賓士股份的DENZA500,剛上市時為大家所關注,純電續航能達到500KM,但是您還不確定,那靜態我就不提了,網上也都能找到,咱直接上動態!看看大聰的體驗環節!

    續航能力測試條件:

    為了可以更真實的還原日常用車環境,此次的續航測試我們共分為高速路況、低速路況和極限綜合工況三種續航測試。

    1.高速路況續航測試中,選擇早高峰前的三環主路進行模擬高速測試,車輛的平均時速保持在70km/h左右。

    2.低速路況續航測試中,選擇早高峰時的三環主路進行模擬擁堵路段測試,車輛的平均時速保持在30km/h左右。

    3.極限綜合工況續航測試中,選擇可以模擬城市和高速路況的北京三環、四環、五環以及高速路段進行測試,整體車輛的平均時速保持在45km/h左右。

    4.測試全程我們都將採用車輛的“經濟”駕駛模式,動能回收為“PLUS”最強模式,空調系統開啟A/C開關並調節到23℃,風速設為2級,多媒體系統開啟到FM收音機選項。

    高速路況續航測試

    為了每次測試的真實性以及儘可能還原真實用車環境,我們全程都會開啟空調系統,根據路況隨時超車併線,同時為了安全儘可能避免急加速和急剎車。

    DENZA500表顯剩餘續航里程的計算邏輯很複雜也很準確,經過筆者和同事近期的測試來看,表顯剩餘續航是依據駕駛員近10km的駕駛習慣來進行計算的。

    經過測算,DENZA500在均速64km/h的高速路況下實際行駛里程為55.1km,消耗電池電量9.64kWh,所以按照DENZA500總計70kWh的電量來估算,此狀態下的總行駛里程約為400.1km。(估算資料僅供參考,計算過程如下:總行駛里程=電池總電量/實際消耗電量*實際行駛里程=70/9.64*55.1=400.1km。)

    低速路況續航測試

    為了每次測試的真實性以及儘可能還原真實用車環境,我們全程都會開啟空調系統,根據路況隨時超車併線,同時為了安全儘可能避免急加速和急剎車。

    經過測算,DENZA500在均速32km/h的低速路況下實際行駛里程為54.9km,消耗電池電量10.8kWh,所以按照DENZA500總計70kWh的電量來估算,此狀態下的總行駛里程約為355.8km。(估算資料僅供參考,計算過程如下:總行駛里程=電池總電量/實際消耗電量*實際行駛里程=70/10.8*54.9=355.8km。)

    其實我們都知道電動車低速下的續航能力要比高速狀態下高,但是DENZA500這樣的表現很大程度上表示出空調對整車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在空調系統剛啟動時電量的消耗會很影響車輛的續航能力,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空調對續航的影響會逐步減少,這樣的表現也在隨即的極限續航測試中得到驗證。

    極限綜合工況續航測試

    在續航測試結束後,我們將DENZA500開至國家電網的快充樁進行充電,同時測試這款車30分鐘究竟可以充入多少度電?提升多少續航里程?最終充滿需要多長時間?

    (由於預充值金額問題,導致充電中斷,所以最終連續進行了2次充電。)

    從此表可以看出,DENZA500在起始時由於開啟空調的緣故導致耗電量增大,也讓消耗的續航里程明顯多於實際行駛里程,而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空調對續航的影響逐步減少,這也是為什麼DENZA500在後期會出現消耗里程數小於實際行駛里程的現象(如表顯實際行駛了20km,而續航里程僅減小了10km)。當然這也反映出DENZA500的動能回收效率是很高的,可以提升車輛長距離行駛的能力。

    將DENZA500的電池電量從10%充至100%共用時93分鐘,在它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並擁有70kWh容量的前提下,這樣的充電速度是值得點讚的,也就是一頓飯的時間便可以帶來約460km的實際駕駛距離,而且平均0.22元/公里的使用成本也要遠低於常規燃油車或者混動車型。

    靜態回顧

    DENZA的外觀其實是這款車最具爭議的地方,針對上一代車型的DENZA400,全新的DENZA500主要在頭燈、前格柵以及內飾設計上進行了調整,讓全新車型看上去更加協調且年輕時尚。

    DENZA500的內飾設計依舊是簡約風格,相比於外觀前臉的巨大變化,內飾的調整可以說是十分細微了。但這樣更是可以看出DENZA設計師的功底了,每一處的微調都讓內飾更顯精緻和舒服,而且加入更人性化的配置也大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DENZA500搭載的DENZA Link智慧互聯絡統採用安卓系統,支援多種網路連線方式,使車輛實現實時線上,同時DENZA Link還支援線上升級和應用商店功能,互聯互通功能讓手機與車載大屏實時互聯,並且透過大屏、語音控制和多功能方向盤均可以完成功能操作,可以更便利使用手機功能的同時還可以保證駕駛安全,為使用者提供更加智慧和人性化的互動體驗。

    DENZA500在此前媒體的“光電行動”中,跑出了單次充電行駛722km的新紀錄,可見廠家對它的續航能力是很有信心,這樣的信心不單單來源於電池組70kWh的超大容量,更是透過動能回收、三電的整體調校來把整車的耗電量降低並保持正常使用,我想DENZA500的續航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也是禁得起考驗的。

  • 4 # 汽車天涯

    剛開了一會兒這輛車,簡單的聊聊感受

    這一次我們從上海開到安徽的蕪湖,綜合的感受了一下它在市區和在高速上的表現。

    先交代先這輛車的基本資訊。DENZA500共有兩款車型:時尚版和榮耀版,補貼後售價分別為29.88萬和32.88萬。

    作為戴姆勒和比亞迪聯合打造的新能源車,他最大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451KM,60KM/h等速行駛的話,則可以達到635KM。也就意味著,如果只是城市代步,通勤往返距離按50KM計算的話,充滿一次可以開8天,去除很多人20%電輛就開始充電的習慣性因素,一週一充也是完全能滿足的。週末額短途或者是像我們這樣的長途駕駛,也能輕鬆應付,里程“焦慮”基本上是被淡化到很微弱的程度了。

    來說說開完的感受

    的的確確這是目前我開過的最像豪華車的新能源車。不吹不黑,擋把看起來很精緻,車內的異味也很小。一坐進車內,啟動車輛後座椅記憶會自動歸位。不論是啟動還是跟車,沒有抖動沒有噪音深踩就走,踩到哪動力就跟到哪。一天忙碌下來,坐進車內這種即安靜又有動力的感覺是任何一輛然後車都給不了的。將動力回收調到經濟模式,動力輸出調到運動擋是最舒服的搭配。稍稍松一點電門,並沒有太強的拖拽感同時在加速超車的時候又能遊刃有餘。可以這麼說,它有著電動車直接的強扭矩,也有著燃油車那樣好的用料和隔音。點贊。

    但是

    它也有一些好的瑕疵,啟動車輛,方向盤偶爾有一兩秒的異響。各部件之間裝配的間隙和阻尼也需要再最佳化。這些大多數新能源車上有的小“毛病”它也有。或許這是目前的“常態”,但是結合它的價位,還有會讓人有些小糾結的。

    最後說說充電

    官方宣稱,如果用直流充電樁快充的話,一個小時可以充滿;如果用交流充電樁的話,充滿這需要9個小時。從實際角度出發,我們從上海市寶山區到安徽馬鞍山,行駛了大概340公里左右,在伺服器充了18分鐘電,在馬鞍山表顯剩餘續航102公里,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些車標體現出了車子風馳電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