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計算機化的病案系統或稱基於計算機的病人記錄(CPR,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電子裝置(計算機、健康卡等)儲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字化的病人的醫療記錄,取代手寫紙張病歷。它的內容包括紙張病歷的所有資訊。美國國立醫學研究所將定義為:EMR是基於一個特定系統的電子化病人記錄, 該系統提供使用者訪問完整準確的資料、警示、提示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的能力。 病歷是病人在醫院診斷治療全過程的原始記錄,它包含有首頁、病程記錄、檢查檢驗結果、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等。電子病歷不僅指靜態病歷資訊,還包括提供的相關服務。是以電子化方式管理的有關個人終生健康狀態和醫療保健行為的資訊,涉及病人資訊的採集、儲存、傳輸、處理和利用的所有過程資訊。 電子病歷是隨著醫院計算機管理網路化、資訊儲存介質--光碟和IC 卡等的應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產生的。電子病歷是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必然產物,是醫院病歷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其在臨床的初步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但這還僅僅是電子病歷應用的起步。 究竟什麼是電子病歷,學術界至今仍缺乏統一的認識。根據目前的研究,理想的電子病歷應當具有兩方面功能: 1、醫生、患者或其它獲得授權的人,在需要了解一個個體的任何健康資料或相關資訊時,在任何情況下都可完整、準確、及時獲得它們,並可得到準確的釋義,在需要時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詳細、準確、全面的相關知識。 2、電子病歷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的資訊和知識,主動進行判斷,在個體健康狀態需要調整時,做出及時、準確的提示,並給出最優方案和實施計劃。之所以稱做理想的電子病歷是因為這兩方面功能看似簡單,但含義深刻,數十年內很難完全實現。引入電子病歷概念後,目前正在使用的紙病案一般被稱做傳統病歷,它與電子病歷的主要差別如下: 1、傳統病歷是被動的、靜態的、孤立的,電子病歷是主動的、動態的、關聯的傳統病歷完全不具有電子病歷的第二方面功能,即沒有主動性和智慧,不能關聯相關知識。紙病歷放在那裡,可以被閱讀,也可補充新內容,但其內容與內容之間無法建立有機聯絡,病歷內容與患者的實際狀態完全脫節,病歷內容與其相關知識沒有連線, 病歷只能完成順序不變的記載作用。電子病歷的革命性不同,在於其儲存的資訊不再是孤立的、靜態的,而是關聯的、動態的,不再僅是塊狀資訊,而是知識的集合。新補充的資訊會與已存在的所有資訊建立必要的聯絡, 變換結構,根據現有的知識、規律、規則、先例,對患者的狀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主動提示相關醫生或病人;提出檢查、治療計劃等。例如:一個管理腎透析的電子病歷系統,可以記載患者的全部相關生理指標及既往全部透析情況等資料,這些資料在進入系統時已經被加工整理,當某位患者完成一次透析治療後,系統會根據儀器的即刻檢測和醫生輸入的新檢查結果,綜合既往情況立即提出一套詳細的下一階段治療計劃或相關建議,包括是否需要增加檢查專案,是否需要輔助用藥,用藥的計量等。醫生參考系統提供的方案給出自己的方案後,電子病歷系統會根據其儲存的知識進行判斷,如果發現有矛盾或不符合一般規律或違反特殊原則之處則提醒醫生。醫生可以詢問有哪些矛盾,其原理及文獻如何。如果醫生堅持自己的方案,予以實施,並最終證明方案有效,則電子病歷系統將學習這一方案,並作為先例儲存。由此例可見傳統病歷的記錄功能在電子病歷中只是諸多功能的一個方面。 2、傳統病歷無法保證資料完整,電子病歷則可保證完整、準確、及時獲得資訊資料。 傳統病歷的這種缺陷源自諸多方面。 首先,檢查、治療、監護等技術的發展,甚至於包括管理技術的發展都在否定傳統病歷。按照病案管理的初衷,所有患者相關資料最後都應集中到病案中進行統一保管。X線片最先脫離病案而單獨管理,病理切片、塗片更是從來沒有歸入病案,CT、B超、核磁等各種成象造影檢查,圍手術監護、透析治療、康復治療等等種種檢查治療獲得的大量的資訊均被儲存在病案之外,進入病案的只是簡短的報告或是部分簡略的影象資料,有的除了醫囑和病程日誌外甚至什麼具體資料都沒有留到病案中,這些資訊資料被分散保管在各專業部門或被丟棄。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病歷紙介質條件的限制,既便有些資料,如一段多普勒超聲錄象,希望與病案一同保管,也是不可能的。資訊系統投入使用後,醫囑等資訊被存入計算機,儘管仍有列印頁裝訂到病案中,但檢視紙面資訊的人越來越少。綜合上述情況,從總趨勢上不難看出,透過病案保管的患者資訊佔患者總資訊的比例正在迅速變小,在一個不太久的未來,紙病歷必然會失去其存在意義。 其次,交通的發達,使人們的地域觀念減弱。醫療體制改革,使患者可以選擇多家醫院就診。一個人可以在北京的東城或西城的不同醫院看病,也可能在深圳、西安的醫院看病。採用紙病歷,任何一家醫院想全面得到其它醫院關於某個病人的病歷資料都是十分困難的。這種困難不僅限於形式,不同醫院的檢查結果、習慣用語、質控標準等,其它醫院的醫生基本上無從獲知。 電子病歷可以全面管理各種資訊資料。 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分散管理並在理論上收集完整的各種分散管理的資料。例如一位患者做CT檢查,他在做檢查時,放射科的醫生可以即刻看到其影象,主管醫生則可以透過電子病歷系統在病房同時觀看,但此時由於放射科醫生尚未給出診斷報告,相關影象資料主要保管在放射科。當診斷做出後,相關資料透過計算機網路自動傳入電子病案室永久儲存,此時主管醫生能體會的只是內容的不同,具體資料位於何處,不需要也不必關心。不同醫院的電子病歷可以透過網路和必要的協議、標準在醫院間完成資料傳輸交換,醫生則可得到全面的資料,同樣是不必關心病歷的儲存位置。 3、傳統病歷無法得到必要的釋義,無法進行知識關聯 所謂釋義,就是解釋含義。對於病案,釋義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不同醫院不同醫生或工作人員使用的術語或檢查儀器記錄的資訊,其實際含義需要解釋,以使不同的人能夠正確獲知其準確含義。例如一家醫院的病案在另一家醫院中被閱讀時就需要做必要的釋義。患者或保險公司人員等非醫療人員閱讀病歷更需要隨時釋義。 二是對於由於專業、資力或新進展造成的生疏術語或新概念或新的檢查、治療專案、新藥等,需要解釋說明理論根據、含義、正常值、適應症等等。釋義功能需要藉助人工智慧技術,特別是知識工程。知識關聯對於醫學實習生、進修醫及低年資醫生具有重要意義。知識關聯也利於解決由於專科細化造成的病歷閱讀困難,利於低級別醫院的醫生共享應用高級別醫院的病歷資料。這類功能紙病案完全無能為力。 4、傳統病歷不能保證及時獲取、不能共享 除了前述由於病案屬於不同醫院而造成的取用不便外,同一家醫院內部也會由於病案正被借用、尚未歸檔、丟失等原因造成病歷不能及時到位。採用電子病歷則可徹底改變這一局面,一位患者的病歷不僅可以多人同時獲取,而且可以異地,不同醫院獲取。如果接入無線網,則醫生可在任何時候,如在旅途或在會議中,獲取病歷。 以上介紹了理想電子病歷與傳統紙病歷間的一些主要差別。但是,目前現實存在的電子病歷,由於種種原因,還達不到理想效果。電子病歷的現實概念是一個發展的概念,變化的概念,或者說電子病歷有許多現實版本。目前廣為接受的電子病歷定義由美國醫學研究所(IOM)1991年提出,原文如下: "……an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that resides in a system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upport users through availability of complete and accurate data, practitioner reminders and alerts,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links to bodies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aids." 其譯文大致為: 電子病歷存在於一個特殊系統中, 藉助這個系統,電子病歷可以支援其使用者獲得:完整、 準確的資料; 提示和警示醫療人員; 各種醫療決策支援系統; 連線醫療知識源;其它幫助. 這個定義提到一個概念叫電子病歷系統。 傳統病歷需要醫護人員藉助紙張、油墨記錄資訊,透過一組專業人員手工加工、整理、保管病案。一份病案通常是一疊記有資訊的紙。 電子病歷需要藉助計算機裝置轉變成可與人互動的資訊形式,結合資料採集、記錄、加工、儲存、管理、傳送等工作完成電子病歷功能。這些工作是透過一套計算機系統來完成的,這個系統就是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是電子病歷依附存在的一種計算機系統,電子病歷是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形式或功能統稱。由於比起"系統"概念,醫護人員更關心病歷的內容,而且願意具體化、形象化, 所以通常模糊使用電子病歷系統概念, 不管是"系統"還是電子病歷本身,都籠統稱為電子病歷。 在電子病歷的有關文獻中,有一個詞叫虛擬病歷(VMR Virtual Medical Record)。這個詞有助於理解電子病歷。 所謂虛擬病歷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管理了足夠數量和種類的病歷資訊,在需要時,可以完全再現紙病歷的全部內容,但其資料儲存方式不囿於傳統病歷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虛擬病歷強調的是計算機化管理的病歷資料對傳統病歷從形式到內容的再現能力。對電子病歷而言,做到再現傳統病歷的內容和形式是完全可以的,但電子病歷並不拘泥於再現,也不追求再現,而是追求更合理、更高效的形式。這是使用虛擬病歷和電子病歷概念時需要注意的。 應用現狀:20多年來,歐、美一些大醫院開始建立醫院內部的醫院資訊系統(HIS),隨之電子病歷在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香港等地區有了相當程度的研究和應用。美國政府已在大力推廣、普及EMR的應用工作, 印第安那大學醫學分校利用EMR預測癌症早期病人的死亡率,波士頓EMR協會正在研究透過Internet傳輸急救病人的EMR問題。英國已將EMR的IC卡應用於孕婦孕期資訊、產程啟示及跟蹤觀察。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患者卡(Patient Card)記錄了病人完整的醫療過程,包括醫生檢查、檢驗結果、X片、CT片MTI片及處方等。同時,這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把EMR作為一個重點課題研究, 組織醫療單位實施和普及。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醫院資訊系統已初具規模,許多醫院相繼建立起醫院範圍的資訊系統,以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的匯源醫院管理資訊系統為代表,為中國電子病歷的研究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衛生部監製的金衛卡將向全社會推出,可儲存持卡人終生的醫療保健資訊,持卡人可透過計算機網路直接和銀行、醫療保險中心和保險機構聯網,使醫療活動變得簡單、方便、快捷。解放軍總醫院開展了EMR的研究和應用。這僅僅是EMR研究及應用的起步,相關的研究內容將會隨著EMR的發展而深入 與HIS的關係: 1、電子病歷依附於HIS。電子病歷系統不是一個獨立於HIS的新系統,因為病人資訊來源於HIS中的各個業務子系統中。比如:病案首頁來源於住院登記、入出轉、病案編目等系統中。各個業務系統在完成自身的功能、管理自身業務資料的同時,也在收集著病人資訊。因此,脫離了HIS,也就不存在電子病歷系統。可以說,電子病歷滲透於HIS中。 2、電子病歷系統與傳統的HIS的不同。從電子病歷的角度看病人資訊,是完整的、整合的;而從傳統的 HIS 的每個子系統來看病人資訊,是區域性的、離散的,相互之間資訊有冗餘、有遺漏,它們往往沒有按照一個統一的原則進行設計和管理。 在內容上,有不同的側重和要求。比如:以統計和檢索為目的的病案首頁管理對病人的診斷只要錄入儲存ICD碼即可,而從電子病歷的角度則必須要完整地保留醫生的診斷描述,診斷描述與ICD分類碼不能相互取代。電子病歷強調病人資訊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電子病歷是隨著醫院計算機管理網路化、資訊儲存介質--光碟和IC 卡等的應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產生的。電子病歷是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必然產物,是醫院病歷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其在臨床的初步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但這還僅僅是電子病歷應用的起步。 優勢優點:1、傳送速度快。醫務人員透過計算機網路可以遠端存取病人病歷,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就能把資料傳往需要的地方。在急診時,電子病歷中的資料可以及時地查出並顯示在醫師的面前。 2、共享性好。現在使用的常規病歷有很大的封閉性。醫院診治病人的記錄只儲存在本醫院,如果病人到其它醫院就診則需要重新進行檢查,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也使病人增加了不少必要的痛苦。而採用電子病歷後,則能夠克服這些不足。病人在各個醫院的診治結果可以透過醫院之間的計算機網路或病人隨身攜帶的健康卡(光卡和IC卡)來傳輸。病歷的共享將給醫療帶來極大的方便。 3、存貯容量大。由於計算機存貯技術尤其是光碟技術的進步,電子病歷系統資料庫的存貯容量可以是相當巨大的,而且病人隨身攜帶的健康卡(光卡或IC卡),其容量也是可觀的。 4、使用方便。醫務人員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可以方便地存貯、檢索和瀏覽病歷,複製也很方便,可以方便、迅速、準確地開展各種科學研究和統計分析工作,大大減少人工收集和錄入資料的工作量,極大地提高臨床科研水平。 5、成本低。電子病歷系統一次性投資建成後,使用中可以減低病人的費用和醫院的開支。 目前,電子病歷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需要大量的計算機軟硬體投資和人員培訓,有些醫務人員甚至很難適應計算機操作。計算機一旦發生故障,將造成系統停頓,無法進行工作,因此,經常需要儲存手工的原始記錄。還有在將病歷資料輸入計算機時經常會出現各種錯誤(主要是操作失誤),需要嚴格的檢查,以防止發生差錯和事故。 主要功能:1、結構化儲存 2、病歷模板庫 3、必填項檢查 4、支援各種醫學專用表示式(例如月經史、胎心、齲齒位置的公式表述)。 5、支援病歷文件三級檢診(三級稽核)功能 6、支援修改痕跡保留,保留各級醫生的修改痕跡 7、時效控制機制,採用工作流主推模式,任務自動提示,及時提醒和催促醫務人員,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病歷書寫工作,有效的避免病歷文件的缺寫、漏寫、延時書寫. 8、支援資料元素繫結、實現了多文件同步刷新技術 9、表格處理能力(可以方便的製作表格病歷),支援表格巢狀、合併單元格、拆分單元格、刪除行、刪除列、新增行、新增列、表格內插入元素、表格寬度手動或自動調整 10、支援輸入數值合法性檢 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資訊系統:電子病歷是醫院中醫療資訊系統的核心。醫療資訊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為醫院的醫療提供資訊服務,其各項功能都是建立在對病人的病歷資訊進行處理的基礎上。它包括: ①病人的姓名、性別等自然資訊。 ②病人的入院、出院、轉科、轉院等流行情況。 ③病人在醫院所接受的各種檢查記錄。 ④醫師為病人所做的各種治療記錄。 ⑤對病人的護理記錄等。 有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資訊系統,醫療工作的過程將會有很大的變化。如果一個急診病人突然來到醫院,醫師可以將病人身上所帶的健康卡插入計算機,這樣計算機就會立刻顯示出病人的有關情況,如姓名、年齡、藥敏等等,此時醫師就能夠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開出需要的檢查專案單。完成檢查後,經治醫師能夠立刻得到檢查結果,並作出診治處理意見。如果是疑難病例,經治醫師還可以透過計算機網路系統請上級醫師或專科醫師進行會診。上級醫師或專科醫師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或家中提出會診意見,以幫助經治醫師作出治療方案。電子病歷和計算機資訊系統的應用,將使這個醫療會診的時間大大縮短,質量大大提高。 國外於1994年推出的多媒體電子病歷記錄系統--Viewscope,就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系統。該系統是集影象、影片、聲頻以及文字於一體的多媒體微型計算機系統,它能從多種資料來源同時存取資訊,使醫務人員能從一臺普通的桌面微機系統上一次查閱有關病人的所有病歷記錄,如X-光片及超聲波影象,觀看有關病情記錄的錄影以及錄音等。Viewscope系統中所存貯的資訊包括: ①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CAT)影象、核磁共振影象、X-光片、超聲波影象以及照片等; ②病歷記錄、圖表、信件以及單據等檔案; ③手術期間錄製的錄影片等; ④有關醫療報告以及對X-光片解釋的錄音等。 多媒體電子病歷系統Viewscope還能和其他醫療資訊系統相聯接,形成一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系統。 其中,中國電子病歷做的好的有北京華信慧典的"病歷寶典"電子病歷系統,該公司的系統在全國各大中小醫院都有合作,也為醫院的工作人員稱道!
電子病歷(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計算機化的病案系統或稱基於計算機的病人記錄(CPR,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電子裝置(計算機、健康卡等)儲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字化的病人的醫療記錄,取代手寫紙張病歷。它的內容包括紙張病歷的所有資訊。美國國立醫學研究所將定義為:EMR是基於一個特定系統的電子化病人記錄, 該系統提供使用者訪問完整準確的資料、警示、提示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的能力。 病歷是病人在醫院診斷治療全過程的原始記錄,它包含有首頁、病程記錄、檢查檢驗結果、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等。電子病歷不僅指靜態病歷資訊,還包括提供的相關服務。是以電子化方式管理的有關個人終生健康狀態和醫療保健行為的資訊,涉及病人資訊的採集、儲存、傳輸、處理和利用的所有過程資訊。 電子病歷是隨著醫院計算機管理網路化、資訊儲存介質--光碟和IC 卡等的應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產生的。電子病歷是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必然產物,是醫院病歷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其在臨床的初步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但這還僅僅是電子病歷應用的起步。 究竟什麼是電子病歷,學術界至今仍缺乏統一的認識。根據目前的研究,理想的電子病歷應當具有兩方面功能: 1、醫生、患者或其它獲得授權的人,在需要了解一個個體的任何健康資料或相關資訊時,在任何情況下都可完整、準確、及時獲得它們,並可得到準確的釋義,在需要時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詳細、準確、全面的相關知識。 2、電子病歷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的資訊和知識,主動進行判斷,在個體健康狀態需要調整時,做出及時、準確的提示,並給出最優方案和實施計劃。之所以稱做理想的電子病歷是因為這兩方面功能看似簡單,但含義深刻,數十年內很難完全實現。引入電子病歷概念後,目前正在使用的紙病案一般被稱做傳統病歷,它與電子病歷的主要差別如下: 1、傳統病歷是被動的、靜態的、孤立的,電子病歷是主動的、動態的、關聯的傳統病歷完全不具有電子病歷的第二方面功能,即沒有主動性和智慧,不能關聯相關知識。紙病歷放在那裡,可以被閱讀,也可補充新內容,但其內容與內容之間無法建立有機聯絡,病歷內容與患者的實際狀態完全脫節,病歷內容與其相關知識沒有連線, 病歷只能完成順序不變的記載作用。電子病歷的革命性不同,在於其儲存的資訊不再是孤立的、靜態的,而是關聯的、動態的,不再僅是塊狀資訊,而是知識的集合。新補充的資訊會與已存在的所有資訊建立必要的聯絡, 變換結構,根據現有的知識、規律、規則、先例,對患者的狀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主動提示相關醫生或病人;提出檢查、治療計劃等。例如:一個管理腎透析的電子病歷系統,可以記載患者的全部相關生理指標及既往全部透析情況等資料,這些資料在進入系統時已經被加工整理,當某位患者完成一次透析治療後,系統會根據儀器的即刻檢測和醫生輸入的新檢查結果,綜合既往情況立即提出一套詳細的下一階段治療計劃或相關建議,包括是否需要增加檢查專案,是否需要輔助用藥,用藥的計量等。醫生參考系統提供的方案給出自己的方案後,電子病歷系統會根據其儲存的知識進行判斷,如果發現有矛盾或不符合一般規律或違反特殊原則之處則提醒醫生。醫生可以詢問有哪些矛盾,其原理及文獻如何。如果醫生堅持自己的方案,予以實施,並最終證明方案有效,則電子病歷系統將學習這一方案,並作為先例儲存。由此例可見傳統病歷的記錄功能在電子病歷中只是諸多功能的一個方面。 2、傳統病歷無法保證資料完整,電子病歷則可保證完整、準確、及時獲得資訊資料。 傳統病歷的這種缺陷源自諸多方面。 首先,檢查、治療、監護等技術的發展,甚至於包括管理技術的發展都在否定傳統病歷。按照病案管理的初衷,所有患者相關資料最後都應集中到病案中進行統一保管。X線片最先脫離病案而單獨管理,病理切片、塗片更是從來沒有歸入病案,CT、B超、核磁等各種成象造影檢查,圍手術監護、透析治療、康復治療等等種種檢查治療獲得的大量的資訊均被儲存在病案之外,進入病案的只是簡短的報告或是部分簡略的影象資料,有的除了醫囑和病程日誌外甚至什麼具體資料都沒有留到病案中,這些資訊資料被分散保管在各專業部門或被丟棄。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病歷紙介質條件的限制,既便有些資料,如一段多普勒超聲錄象,希望與病案一同保管,也是不可能的。資訊系統投入使用後,醫囑等資訊被存入計算機,儘管仍有列印頁裝訂到病案中,但檢視紙面資訊的人越來越少。綜合上述情況,從總趨勢上不難看出,透過病案保管的患者資訊佔患者總資訊的比例正在迅速變小,在一個不太久的未來,紙病歷必然會失去其存在意義。 其次,交通的發達,使人們的地域觀念減弱。醫療體制改革,使患者可以選擇多家醫院就診。一個人可以在北京的東城或西城的不同醫院看病,也可能在深圳、西安的醫院看病。採用紙病歷,任何一家醫院想全面得到其它醫院關於某個病人的病歷資料都是十分困難的。這種困難不僅限於形式,不同醫院的檢查結果、習慣用語、質控標準等,其它醫院的醫生基本上無從獲知。 電子病歷可以全面管理各種資訊資料。 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分散管理並在理論上收集完整的各種分散管理的資料。例如一位患者做CT檢查,他在做檢查時,放射科的醫生可以即刻看到其影象,主管醫生則可以透過電子病歷系統在病房同時觀看,但此時由於放射科醫生尚未給出診斷報告,相關影象資料主要保管在放射科。當診斷做出後,相關資料透過計算機網路自動傳入電子病案室永久儲存,此時主管醫生能體會的只是內容的不同,具體資料位於何處,不需要也不必關心。不同醫院的電子病歷可以透過網路和必要的協議、標準在醫院間完成資料傳輸交換,醫生則可得到全面的資料,同樣是不必關心病歷的儲存位置。 3、傳統病歷無法得到必要的釋義,無法進行知識關聯 所謂釋義,就是解釋含義。對於病案,釋義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不同醫院不同醫生或工作人員使用的術語或檢查儀器記錄的資訊,其實際含義需要解釋,以使不同的人能夠正確獲知其準確含義。例如一家醫院的病案在另一家醫院中被閱讀時就需要做必要的釋義。患者或保險公司人員等非醫療人員閱讀病歷更需要隨時釋義。 二是對於由於專業、資力或新進展造成的生疏術語或新概念或新的檢查、治療專案、新藥等,需要解釋說明理論根據、含義、正常值、適應症等等。釋義功能需要藉助人工智慧技術,特別是知識工程。知識關聯對於醫學實習生、進修醫及低年資醫生具有重要意義。知識關聯也利於解決由於專科細化造成的病歷閱讀困難,利於低級別醫院的醫生共享應用高級別醫院的病歷資料。這類功能紙病案完全無能為力。 4、傳統病歷不能保證及時獲取、不能共享 除了前述由於病案屬於不同醫院而造成的取用不便外,同一家醫院內部也會由於病案正被借用、尚未歸檔、丟失等原因造成病歷不能及時到位。採用電子病歷則可徹底改變這一局面,一位患者的病歷不僅可以多人同時獲取,而且可以異地,不同醫院獲取。如果接入無線網,則醫生可在任何時候,如在旅途或在會議中,獲取病歷。 以上介紹了理想電子病歷與傳統紙病歷間的一些主要差別。但是,目前現實存在的電子病歷,由於種種原因,還達不到理想效果。電子病歷的現實概念是一個發展的概念,變化的概念,或者說電子病歷有許多現實版本。目前廣為接受的電子病歷定義由美國醫學研究所(IOM)1991年提出,原文如下: "……an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that resides in a system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upport users through availability of complete and accurate data, practitioner reminders and alerts,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links to bodies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aids." 其譯文大致為: 電子病歷存在於一個特殊系統中, 藉助這個系統,電子病歷可以支援其使用者獲得:完整、 準確的資料; 提示和警示醫療人員; 各種醫療決策支援系統; 連線醫療知識源;其它幫助. 這個定義提到一個概念叫電子病歷系統。 傳統病歷需要醫護人員藉助紙張、油墨記錄資訊,透過一組專業人員手工加工、整理、保管病案。一份病案通常是一疊記有資訊的紙。 電子病歷需要藉助計算機裝置轉變成可與人互動的資訊形式,結合資料採集、記錄、加工、儲存、管理、傳送等工作完成電子病歷功能。這些工作是透過一套計算機系統來完成的,這個系統就是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是電子病歷依附存在的一種計算機系統,電子病歷是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形式或功能統稱。由於比起"系統"概念,醫護人員更關心病歷的內容,而且願意具體化、形象化, 所以通常模糊使用電子病歷系統概念, 不管是"系統"還是電子病歷本身,都籠統稱為電子病歷。 在電子病歷的有關文獻中,有一個詞叫虛擬病歷(VMR Virtual Medical Record)。這個詞有助於理解電子病歷。 所謂虛擬病歷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管理了足夠數量和種類的病歷資訊,在需要時,可以完全再現紙病歷的全部內容,但其資料儲存方式不囿於傳統病歷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虛擬病歷強調的是計算機化管理的病歷資料對傳統病歷從形式到內容的再現能力。對電子病歷而言,做到再現傳統病歷的內容和形式是完全可以的,但電子病歷並不拘泥於再現,也不追求再現,而是追求更合理、更高效的形式。這是使用虛擬病歷和電子病歷概念時需要注意的。 應用現狀:20多年來,歐、美一些大醫院開始建立醫院內部的醫院資訊系統(HIS),隨之電子病歷在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香港等地區有了相當程度的研究和應用。美國政府已在大力推廣、普及EMR的應用工作, 印第安那大學醫學分校利用EMR預測癌症早期病人的死亡率,波士頓EMR協會正在研究透過Internet傳輸急救病人的EMR問題。英國已將EMR的IC卡應用於孕婦孕期資訊、產程啟示及跟蹤觀察。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患者卡(Patient Card)記錄了病人完整的醫療過程,包括醫生檢查、檢驗結果、X片、CT片MTI片及處方等。同時,這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把EMR作為一個重點課題研究, 組織醫療單位實施和普及。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醫院資訊系統已初具規模,許多醫院相繼建立起醫院範圍的資訊系統,以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的匯源醫院管理資訊系統為代表,為中國電子病歷的研究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衛生部監製的金衛卡將向全社會推出,可儲存持卡人終生的醫療保健資訊,持卡人可透過計算機網路直接和銀行、醫療保險中心和保險機構聯網,使醫療活動變得簡單、方便、快捷。解放軍總醫院開展了EMR的研究和應用。這僅僅是EMR研究及應用的起步,相關的研究內容將會隨著EMR的發展而深入 與HIS的關係: 1、電子病歷依附於HIS。電子病歷系統不是一個獨立於HIS的新系統,因為病人資訊來源於HIS中的各個業務子系統中。比如:病案首頁來源於住院登記、入出轉、病案編目等系統中。各個業務系統在完成自身的功能、管理自身業務資料的同時,也在收集著病人資訊。因此,脫離了HIS,也就不存在電子病歷系統。可以說,電子病歷滲透於HIS中。 2、電子病歷系統與傳統的HIS的不同。從電子病歷的角度看病人資訊,是完整的、整合的;而從傳統的 HIS 的每個子系統來看病人資訊,是區域性的、離散的,相互之間資訊有冗餘、有遺漏,它們往往沒有按照一個統一的原則進行設計和管理。 在內容上,有不同的側重和要求。比如:以統計和檢索為目的的病案首頁管理對病人的診斷只要錄入儲存ICD碼即可,而從電子病歷的角度則必須要完整地保留醫生的診斷描述,診斷描述與ICD分類碼不能相互取代。電子病歷強調病人資訊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電子病歷是隨著醫院計算機管理網路化、資訊儲存介質--光碟和IC 卡等的應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產生的。電子病歷是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必然產物,是醫院病歷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其在臨床的初步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但這還僅僅是電子病歷應用的起步。 優勢優點:1、傳送速度快。醫務人員透過計算機網路可以遠端存取病人病歷,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就能把資料傳往需要的地方。在急診時,電子病歷中的資料可以及時地查出並顯示在醫師的面前。 2、共享性好。現在使用的常規病歷有很大的封閉性。醫院診治病人的記錄只儲存在本醫院,如果病人到其它醫院就診則需要重新進行檢查,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也使病人增加了不少必要的痛苦。而採用電子病歷後,則能夠克服這些不足。病人在各個醫院的診治結果可以透過醫院之間的計算機網路或病人隨身攜帶的健康卡(光卡和IC卡)來傳輸。病歷的共享將給醫療帶來極大的方便。 3、存貯容量大。由於計算機存貯技術尤其是光碟技術的進步,電子病歷系統資料庫的存貯容量可以是相當巨大的,而且病人隨身攜帶的健康卡(光卡或IC卡),其容量也是可觀的。 4、使用方便。醫務人員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可以方便地存貯、檢索和瀏覽病歷,複製也很方便,可以方便、迅速、準確地開展各種科學研究和統計分析工作,大大減少人工收集和錄入資料的工作量,極大地提高臨床科研水平。 5、成本低。電子病歷系統一次性投資建成後,使用中可以減低病人的費用和醫院的開支。 目前,電子病歷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需要大量的計算機軟硬體投資和人員培訓,有些醫務人員甚至很難適應計算機操作。計算機一旦發生故障,將造成系統停頓,無法進行工作,因此,經常需要儲存手工的原始記錄。還有在將病歷資料輸入計算機時經常會出現各種錯誤(主要是操作失誤),需要嚴格的檢查,以防止發生差錯和事故。 主要功能:1、結構化儲存 2、病歷模板庫 3、必填項檢查 4、支援各種醫學專用表示式(例如月經史、胎心、齲齒位置的公式表述)。 5、支援病歷文件三級檢診(三級稽核)功能 6、支援修改痕跡保留,保留各級醫生的修改痕跡 7、時效控制機制,採用工作流主推模式,任務自動提示,及時提醒和催促醫務人員,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病歷書寫工作,有效的避免病歷文件的缺寫、漏寫、延時書寫. 8、支援資料元素繫結、實現了多文件同步刷新技術 9、表格處理能力(可以方便的製作表格病歷),支援表格巢狀、合併單元格、拆分單元格、刪除行、刪除列、新增行、新增列、表格內插入元素、表格寬度手動或自動調整 10、支援輸入數值合法性檢 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資訊系統:電子病歷是醫院中醫療資訊系統的核心。醫療資訊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為醫院的醫療提供資訊服務,其各項功能都是建立在對病人的病歷資訊進行處理的基礎上。它包括: ①病人的姓名、性別等自然資訊。 ②病人的入院、出院、轉科、轉院等流行情況。 ③病人在醫院所接受的各種檢查記錄。 ④醫師為病人所做的各種治療記錄。 ⑤對病人的護理記錄等。 有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資訊系統,醫療工作的過程將會有很大的變化。如果一個急診病人突然來到醫院,醫師可以將病人身上所帶的健康卡插入計算機,這樣計算機就會立刻顯示出病人的有關情況,如姓名、年齡、藥敏等等,此時醫師就能夠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開出需要的檢查專案單。完成檢查後,經治醫師能夠立刻得到檢查結果,並作出診治處理意見。如果是疑難病例,經治醫師還可以透過計算機網路系統請上級醫師或專科醫師進行會診。上級醫師或專科醫師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或家中提出會診意見,以幫助經治醫師作出治療方案。電子病歷和計算機資訊系統的應用,將使這個醫療會診的時間大大縮短,質量大大提高。 國外於1994年推出的多媒體電子病歷記錄系統--Viewscope,就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系統。該系統是集影象、影片、聲頻以及文字於一體的多媒體微型計算機系統,它能從多種資料來源同時存取資訊,使醫務人員能從一臺普通的桌面微機系統上一次查閱有關病人的所有病歷記錄,如X-光片及超聲波影象,觀看有關病情記錄的錄影以及錄音等。Viewscope系統中所存貯的資訊包括: ①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CAT)影象、核磁共振影象、X-光片、超聲波影象以及照片等; ②病歷記錄、圖表、信件以及單據等檔案; ③手術期間錄製的錄影片等; ④有關醫療報告以及對X-光片解釋的錄音等。 多媒體電子病歷系統Viewscope還能和其他醫療資訊系統相聯接,形成一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系統。 其中,中國電子病歷做的好的有北京華信慧典的"病歷寶典"電子病歷系統,該公司的系統在全國各大中小醫院都有合作,也為醫院的工作人員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