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大神

    她是沒插手,但是她的堂兄楊國忠,還有幾個姐妹地位都是非常顯赫,其次唐玄宗這個情種可是自從有了楊以後從此君王不早朝,以及大興土木,以及千里運荔枝等等,是沒有干政,但是整個政務圍著皇帝轉,皇帝圍著楊轉,所以才有了安史之亂,所以是紅顏禍水。

  • 2 # 鼎歧能量

    其實說其根本問題還是在唐玄宗身上,史上的明君很多為什麼他們能把國家治理好身邊也有很多嬪妃美人。可能當時史官寫歷史不能把錯誤寫在帝王身上只能寫一妃嬪禍亂朝政

  • 3 # 葉之秋

    楊貴妃明明沒有插手任何政事,為何卻被後世稱為紅顏禍水呢?

      咱們先看清人袁枚一首詩:

      莫唱當年長恨歌,

      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

      淚比長生殿上多。

      許多人感慨這對長恨歌裡年齡相差三十多歲的公爹和前兒媳的愛情故事,說他們之間有真愛,愛得驚天動地,實在令人動容,但我,仍然保留個人意見。當然了,他們愛不愛的,和咱沒有關係,他們愛不愛的,也和當時的老百姓沒有關係,二馬同槽什麼的,小民們也阻止不了,但是,好好的日子過著過著,今天來個一騎紅塵,鬧清了,沒太大關係,百姓吃不起荔枝,吃個番瓜也行,明天來個當街被楊家人砍,也沒關係,畢竟公主也不是他們能操心得著的,可又來個千軍萬馬踏破長安街,這就過分了啊,蒼生何辜?

      誰該負責?唐玄宗,那會兒他身上還揹負著國家的重責大任,幹嘛去了?楊貴妃身邊,唱著歌跳著舞呢,他的祿兒都打到家門口了,他還被前兒媳,現愛妃迷得分不清東西南北,前朝呢,有賢相楊國忠理著呢,管那麼多?可一轉眼,知道真相的他,帶著心愛的貴妃娘娘就往大舅子的領地四川跑,至於小民們,對不起,你們先給朕和愛妃擋一擋,擋完了再來。

      表面看來,王朝覆滅,人們動不動就甩鍋給女人,這是不對的,但是這些王朝的女人,也沒有一個是無辜的!唐玄宗本人要負責,唐朝人就這麼定了。玄這一個字,道出了人們甚至是李家人對李隆基的真實評價,前明後暗。楊貴妃有沒有責任?有。(劇照圖)

      楊貴妃入宮時,唐玄宗已經六十一了,他的後宮裡,沒有皇后,楊貴妃就是後宮之主,雖沒有皇后的名分,卻享受著比一般皇后還要高的待遇,這個時候,她的責任,就是統率後宮,勸誡皇帝,尤其是要管好自己的楊氏家族。楊玉環有嗎?楊國忠身兼四十職,朝堂之上專權,結黨,楊家的哥哥姐姐妹妹們,就沒有幾個乾淨的,離人人吐唾沫估計也差不了多遠,公主王孫什麼的,人人得敬而之,誰都不敢惹,惹了就是一個死字。他們為什麼那麼恣?還不是因為貴妃娘娘?安祿山為什麼那麼囂張?他打著的旗號之一就是貴妃的乾兒子。楊貴妃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她能專寵十幾年,難道真是個木頭美人?有的事情,其實不必深究,稍稍用腦就都明白了。

      或許有人說了,她的確是沒插手政事啊,是,她是沒插手政事,但是唐玄宗對她的專寵,無條件的信任,她就不再只是一朵解語花,而應該起到一定的督導作用。或許她沒有慧眼識才的本領,但是管好自己的孃家,總是可以的吧?但很遺憾,她沒有,享受至死是她處事的原則。

      或許歷史上沒有楊玉環,也會有張玉環,王玉環,大唐由盛轉衰,她的確也不該負主責,但是她絕不是無辜的小白兔。沒有她,不會有楊國忠這個大奸相,沒有她,唐玄宗放下的權力也不會那麼大,也許祿兒仍然會造反,但只要下一任天子順利接班,對大唐造成的衝擊未必會那麼大。其實有好幾次,是有機會的,比如楊國忠不亂指揮,不亂給邊將捅刀子,不會有那麼多年的戰亂。楊貴妃享受了她能享受的,至少她該背起她該背的。所以馬嵬驛,才有那麼多呼聲要處死她,而唐玄宗,也接受了這麼個意見。或許咱們看見的是唐玄宗的無情,但唐玄宗的心裡,對這個寵到骨子裡的女人和她的兄長,也未必就會認為自己冤枉了他們吧。

      覺得她很冤的,其實可以想想當年長孫皇后是怎麼做的。長孫後不但打理後宮,還管好了自己的孃家長孫,甚至是臨死前,還要一再告誡長孫氏不可再向前進:因為已經到了人臣極限,再跨越就會出事,長孫無忌也深知這一點,本分為臣,家族裡沒有一個敢拉虎皮做大旗的。

      難道李世民不寵長孫?在他們之前,恐怕找不出第二對同樣深情的帝后來(李世民甚至是把長孫氏的姓氏,抬到和他李家氏一樣的地位來,故劍情深那位,髮妻可是成了犧牲品):妻賢夫禍少,這話是不會錯的。

      或許有人覺得李三郎不比李世民英明,是個有點昏庸的,但是比比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漢成帝,如何?強得多吧。漢成帝昏庸得一匹,他也喜歡美色,後宮的趙飛燕也被人罵為紅顏禍水,但是看看他的班婕妤,人人稱道,什麼情況?她勸過漢成帝呢,班婕妤受寵的時候,可沒見人們不分清紅皂白地把她歸類於禍水一類。可見,禍不禍的,皇帝的確都該被批,但該后妃,也不是那麼無辜。楊貴妃也如此。

    拋磚引玉了,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1。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國家的需要。如此荒謬、無恥的說法出臺後,可以為統治階級遮羞。顯而易見地,安史之亂後,主導大唐輿論方向的依然是李姓宗室的諸色人等。只有把大唐衰落的的責任推給楊貴妃,李隆基受到口誅筆伐的機會就減少了,李姓後人在指導御史們編寫歷史時,才敢於列入那段慘淡的經歷。否則,史書怎麼寫?誰敢寫?

    帝王都是愛面子的動物。走下坡路時,如漢武帝一樣進行反思的畢竟很少。縱使帝王想承擔責任,恐怕他的兒孫也不會給他機會。於是,亡國的責任就由楊貴妃來承擔,反正人已經死了,沒有誰會替她翻案。只要能顧著皇家的臉面,管她的身後名幹嘛呢?歷史從來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誰有資本,誰就可以濃墨重彩。只為利於自己的統治。

    2。楊玉環對安史之亂確要負一定的責任。

    1)楊貴妃儘管無皇后的名分,但實際享受著超越皇后的待遇。即然得到了權益,她就應該盡皇后的責任與義務。應該提倡節省,拒絕奢靡,為後宮作好表率,不應該一騎紅塵妃子笑。她還應該勸誡皇帝,少近女色,勤於政務。結果呢?這一點小楊 沒有做好,夫唱婦隨了。所以,特提出批評。

    2)既然皇帝對自己一往情深,自己就應該像陰麗華一樣管好家人,讓楊氏家族懂得感恩報恩,為李唐建設服務。小楊同志做的也差強人意:其堂兄楊國忠如日中天時,身兼四十餘職,不僅嫉賢妒能,還專權結黨。楊家的其它兄弟姐妹,也絕非善類。形成了一人昇天,仙及雞犬之勢。最後連王子公孫見到楊氏家庭的人也敬畏三分。這點小楊恐怕難辭其咎了。

    3)安祿山與楊貴妃是否有肌膚之親不敢亂下斷語!但有零距離的接觸。她為之做過洗禮,他喊她過乾孃,安祿山得勢與她有一定的關係。後來軍事叛亂安打的旗號之一,就是自己是楊貴妃的乾兒子。 這不牽強附會,縱使楊貴妃真不懂政治,最低能分辨好壞人吧?為什麼事先一點覺察也沒有呢?不言而喻,享樂至上導致了楊貴妃的無原則,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唐。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之所以在馬嵬驛兵變時殺了楊國忠,人們依然不善罷甘休,非得處死她,六軍才發。我想,當時將士們早看穿了這一點。

    當然,稱楊玉環紅顏禍水,並非說她要為盛唐轉衰負主要責任。好色的公公處心積慮要得到自己的肉體,利用權勢與手腕,逼迫自己成為他的女人。在當時,她是沒有拒絕的力量與本錢的。李隆基身為君王,曾經發動過唐隆政變,除掉了不可一世的韋后。又發動過先天政變,剷除了太平公主的勢力。後來還君臣聯手,開創了開無盛世。如此精明威武的人,最後耽於享樂,把智慧用在聲色犬馬上。連大唐名相張九齡都無能為力,何況,楊玉環這位手無寸鐵的弱女子呢?分析這個問題要本著唯物辯證的觀點,要一分為二。

  • 5 # 人間一塵

    她本人好像沒有,但因她而貴的楊家人權傾朝野。

    她兄長楊國忠,因她而相多年,安插親信,貪贓賣法,將朝政搞的一片混亂。

    楊玉環還和安祿山不清不楚,寵信有加,為安史之亂埋下伏筆……

    說她是紅顏禍水不符嗎?

  • 6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楊貴妃:美麗不是錯,而是罪,“紅顏禍水”的千古之罪。

    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絕世容顏享有“羞花”的盛譽。她原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只因長得太美,被自己的公公看中選在了君王之側,被封為貴妃,故稱楊貴妃。

    不知道為什麼,封建社會明明是男人當家作主的社會,但是後來的歷史學家總愛把國破家亡的禍事安插在女人身上,比如商朝之亡是因為妲己,西周之亡是由於褒姒,西漢歸罪於王政君等等等等。這些身處後宮而不見前庭大臣的女子們,在中國封建史學家的筆下,無一例外的成為了紅顏禍水,背上了國破家亡的黑鍋。這是一個歷史的通論。楊貴妃作為一個美女,唐明皇作為一個明君,他們兩個結合之後,如果大唐還安安穩穩地變罷了,可是偏偏出了安史之亂。為什麼唐玄宗原來是一個明君,碰上了楊貴妃之後便成了一個昏君了。這不是因為楊貴妃惑主媚上嗎?

    從這一條邏輯線索出發,人們當然就想當然的認為唐玄宗就是受了楊貴妃美色的迷惑而不理國事,不問朝政,整日沉醉於美人的溫柔鄉之中,於是好端端的一個明君發生了腐敗變質,將一個黃黃的大唐盛世變成了一個硝煙四起的亂世。於是,楊貴妃紅顏禍水的稱號,在安史之亂爆發的第1天便已經定型了。因為盛世變成亂世的黑鍋,必須有人背,而這個人絕對不是唐玄宗,曾經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殞。多年之後,詩人鄭畋來到了馬嵬坡,瞻顧當年遺蹟,他不無感慨地寫下了一首詩: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顯然這首詩是站在維護男權的角度,以讚賞的目光對唐玄宗賜死楊貴妃這件事發出評判。詩人認為正是由於唐玄宗果斷地處死了楊貴妃,所以才不會像陳後主寵幸張麗華那樣落得一個亡國的下場!他是完全把楊貴妃當作了張麗華那樣的紅顏禍水。這樣利潤簡直是沒有心肝。讀一下史書就會知道,張麗華和楊貴妃完全是兩種人,兩種截然不同的女性!但是由於楊貴妃的美超過了張麗華,正所謂狐媚偏能惑主。所以儘管後來有詩人陸龜蒙為楊貴妃嗚不平:

    香徑長洲盡棘叢,奢雲豔雨只悲風。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但是,楊貴妃紅顏禍水的稱號再也去不掉了。
  • 7 # 史道驛站x

    楊貴妃正因為沒有插手政事,所以叫紅顏禍水,如果她插手政事,那就叫禍國殃民啦!紅顏就是顏值比較高的意思,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顏值是不需要言語來形容的,她的美貌與才情深深的吸引了唐玄宗,她和唐玄宗演繹的愛情神話,一直被後人稱頌,可她的結局還是沒有逃過,那句‘’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讖語。

    楊貴妃其實也是個命苦的女人,她本來是壽王李瑁的王妃,壽王李瑁是唐玄宗第十四子,李瑁和楊玉環兩個年輕人也是恩恩愛愛,小日子過得還算幸福。可有一天,無聊的唐玄宗發現了楊貴妃,這個老不正經的公公就強行霸佔了她,因此楊玉環從兒媳婦變成了媳婦,也從壽王妃變成了唐玄宗的貴妃。

    楊玉環能歌善舞,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唐玄宗本來就愛好文藝,年輕時也是個文藝青年,有楊貴妃陪在他的身邊,他彷彿煥發了第二春,夜夜笙歌。以前英俊威武的李隆基不見了,他開始怠政,不願意管理國家了,於是宰相李林甫的權勢越來越大,李林甫是個小人,他陰奉陽違,欺上瞞下,排除異己。

    唐玄宗只管跟楊貴妃享樂,其實鬼才相信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所謂愛情,一個糟老頭,一個正值青春。唐玄宗心思用在玩上,打理朝政有宰相李林甫,李林甫確實是個能人,做人處事非常的老道,可惜他沒有把才能用在正道上,為了鞏固自己的宰相之位,竟然把胡人安祿山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對安祿山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但安祿山不知是用什麼方法,討得了楊貴妃的喜愛,楊貴妃居然認了比她還大好幾歲的安祿山做乾兒子,有了母子關係之名,安祿山出入後宮就像進出自己家一樣。

    別看安祿山是個粗人,可他的心很細,他剛開始沒有把李林甫當回事,後來發現李林甫才是真正的能人,於是儘量討好李林甫,李林甫也沒有為難安祿山。李林甫去世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繼任宰相,楊國忠的水平比李林甫差遠了,但楊國忠的德行卻比李林甫更壞,為了權力,楊國忠和安祿山鬧了矛盾,楊國忠利用宰相的權力處處遏制安祿山。

    一而再,再而三,安祿山發火啦。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起兵的口號是誅楊國忠,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安祿山大軍直逼長安,唐朝軍隊毫無反抗之力,一看形勢不對,於是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隨從,放棄都城長安,準備逃到四川去避難,這個慘就不要說了,可屋漏偏逢連夜雨。

    當唐玄宗一行走到馬嵬坡時,已經是人困馬乏,將士們情緒都很低落,誰願意逃跑呀,家人都還在長安城呢。此時有一個關鍵的人物出現啦,他就是太子李亨,他鼓動禁軍將士殺死了楊國忠,楊國忠被殺後,他們又逼唐玄宗殺掉楊貴妃,唐玄宗這個心痛,可又有什麼辦法呢,事到如此,也沒有辦法,楊貴妃被賜自縊身亡。

    我們在史料裡沒有發現楊玉環直接干涉朝政的記錄,不過在楊玉環成為唐玄宗的貴妃以後,楊家地位和權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楊玉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是實際的後宮之主。枕邊風一吹哥哥楊國忠搖身一變,都可以做宰相,所以我個人覺得,楊貴妃雖然沒有直接插手政事,但她確實利用了唐玄宗,因此我們並不能說她沒有插手朝政,再說‘’安史之亂‘’提出誅楊國忠的口號,儘管我們不能把‘’安史之亂‘’的全部責任推給楊貴妃,但她確實要負相當一部分的責任,稱她為紅顏禍水一點都不過分。

  • 8 # 無根樹花正孤

    唐玄宗做了四十幾年皇帝,最後沒有保住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反而要把她交出去,犧牲女人來保護自己的江山社稷,這到底是懦弱還是說帝王之家根本就沒有真愛。楊貴妃在唐朝皇帝寵愛的時候也沒有做出多少禍害國家的事情,為什麼要一個女人替唐朝的衰落背鍋?難道紅顏就一定禍水,統治者治世和末世的發展起源到底是怎麼樣?

    楊玉環的出身來看她是一個清白女子,可是她的婚姻狀況卻十分混亂。

    楊玉環有野史考證是隋朝皇室之後,說她迷惑唐玄宗為的是恢復隋朝的基業。但是仔細考證就會發現這是一種無稽之談。雖然說楊玉環不是隋朝皇室之後,但是她妥妥的官宦之家決定了她與隋朝離不開關係。

    她的高祖父曾經一度貴為隋朝上柱國,吏部尚書。但是這種前朝後人的身份並沒有阻礙唐朝皇室對她的喜愛,楊玉環因為幼年祖父被殺,家道中落,從小便寄人籬下,直到有一天被壽王李帽發現,迎娶做了王妃,故事到了這裡大家都會以為完美結束了,然而歷史喜歡捉弄人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李隆基和楊玉環相遇,這次見面之後李隆基對她是日思夜想,便一直想著將她搞到手,後來透過高力士讓她出家把楊玉環從李帽的手中奪走。李帽對於這種情況欣然接受,他認為女人不過是工具,既然父親喜歡她,把楊玉環讓出來就是,說不定父親一高興就把自己立為太子了,抱著這種心思楊玉環和被李帽送了出去。

    而被李帽拋棄的楊玉環對前任丈夫絕望,正好碰見一國天子大力追求她,二人便大膽的在一起了,這在當時以及後世看來都是十分荒唐的,但是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使得沒人敢說話。

    楊玉環作為武惠妃的替代品更勝一籌使得李隆基荒廢朝政。

    一開始的相遇是因為李隆基剛剛喪失了自己最喜歡的妃子武惠妃,他覺得楊玉環活潑可愛的樣子很像年輕的武惠妃,便決心把她搞到手,可是相處一段時間後發現楊玉環超過武惠妃許多,便更加的喜歡楊玉環,並封她為貴妃,連帶著她的家人親戚都受到賞賜。

    其中唐朝著名的奸相楊國忠就是這樣被提拔上去的,他靠著楊玉環的裙帶關係成功上位 把持了天寶後期的朝政,後世史學家說他矇蔽天聽,為禍朝堂,可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楊國忠更多的是李隆基控制朝政的一個工具,也就是說壞事由楊國忠去做,好處卻被皇帝本人給拿走了。

    當時以及後世封建王朝記錄歷史的人不好直接誹謗皇帝,畢竟李隆基曾經作為一代明君也開創過盛世。只能把矛頭指向楊玉環,透過間接的方式來批判皇帝自己的不作為和墮落。

    真正唐朝的衰落並不是一場變亂和女人所導致的,禍患都是從小處開始積累 人們忽略之後被逐漸放大,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學風光攝影,該怎樣一步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