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國儉
-
2 # 節度使95
題主,這是曾參的話,不是孔子的話。
《論語》學而篇1.4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是賢人,賢人“中傍人事以養五臟”。曾參比孔子小46歲,至孔子卒時也才26歲,這句話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還在追求上進的年輕人的感悟。“我每天會從這三方面反省自己:為人辦事是否盡心了?和朋友相交是不是言行一致?老師傳授的知識我複習應用了沒有?”
為什麼提醒你這是曾參的話,孔子的聖人之道論管理並沒有提倡所謂忠。忠是盡忠職守,孔子把忠合在信裡面了,“信則民任焉”,“仁義禮智”終歸於言行合一的信。與人交而信,這更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孔子說的信並不限於朋友。因為守信所以要慎言慎行,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傳而習”比起“舉一而反三隅”也差了點距離,所以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仁心也夠夠的。
你想反思自我,這幾句話可不夠。因為忠不忠、忠於誰、怎麼忠這都是思維層次決定的,世界觀決定你對忠的理解。言行合一是理解踐行價值觀。傳而習的堅持在立志這是人生觀。單純的三觀定義是知己識人的基礎,反思自己要從每一件事中去檢討,順風順水的時候沒有人在挫折中的檢討來得快……這是人性,開心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想為什麼,只有挫折才會使人反思自己。
怎麼反思,複製給你。
“個人提升思維的關鍵在挫折後是否願意徹底反思:一、我的要求有沒有問題,我為什麼有這樣的要求?相較於同類關係這是不是正常行為?二、我的語言表達目的與對方語境感受是否一樣?三、我的方式於對方而言,為什麼不被理解?四、對方為什麼不認同我對預後判斷?五、我有沒有盡心盡力溝通?
反思第一個問題的關鍵在相較別人是否為同等條件發生,非正常要求來源於我對對方的定位錯誤還是自我定位錯誤?任一錯誤都需要重新審視自我認知或者對於對方的認知,這是自知的起點。這裡特別強調日常的觀察,否則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為什麼要相較別人,因為同地域生活的人們基本生活需求是類似的,即基本價值觀相同。同等條件得到不同的結果,只可能是人生觀差異。同類關係相較的正常行為也可能存在集體價值觀混亂,眾人的行為不一定是對的行為,這就在於自己的世界觀對三觀的認識了。
第二,語言表達與對方語境感受的差異是價值觀是否一致的問題:管理的重點是價值觀的整合,但個人生活中透過價值觀分析人生觀才是重點。就是說,這個挫折如果來自私人生活,思慮要更細緻才行。
第三點“我的方式不被理解”是人生觀和人生經歷共同決定的:人生觀一致、經歷的不同能溝通理解,如果經歷不能溝通,必定是人生觀不一造成價值觀差異。
第四點、對預後結果判斷的不同除了基於人生觀或人生經歷的差異,還有部分是雙方世界觀的差異造成的:世界觀、知識層面和思維深度廣度差太遠,雙方對預後判斷不一樣,但世界觀的差別能透過溝通說服。人生觀一致,基本價值觀一致,世界觀不同會導致外延價值觀差異,這種情況只會在矛盾中體現出來。不過,有穩定世界觀的人能說服人生觀一致的人。所以第五點,若人生觀不同,溝通做得再到位也無法被認同。
以上反思次序,私人生活中一般是1,2,3,5,人生觀才是決定因素――三觀是最遙遠的距離,重點是心地差異,人品讓人安適才是生活中長期交往的保證。管理決策重在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溝通、大部分反思次序是1、2、5,4,3,人生觀相近在管理內控連結和售後服務中比較重要。對決策和個人生活抉擇而言要作深思熟慮計,行事前按1,2、5的順序思考就能大致判定結果:3、4問中,人生經歷和世界觀差異能在日常溝通中解決;人生觀的差異無法處理,再長久的掩飾也終歸會在遠期戰略決策中顯現。
人生觀決定決策思維連結和個人生活交往!私生活中只有雙方三觀極度穩定且人生觀相合的情況下,能忽略行為方式的溝通。於管理,即使三觀相合也要事後補充溝通,公開才能夠保證公信力。
人生的每件事都能用以上反思五步驟來自照內心。用得越多,瞭解自己和周圍的人越快,自己的思維和判斷能力提升越快。正視挫折,利用挫折提升自己!逃避讓自己痛苦的事很容易,但轉移注意力不等於痛苦不存在。挫折不反思清楚,會一直留在心底,直到生成創傷影響日常的思維判斷能力。”
-
3 # 盛世南迦
論語.學而篇第四章寫的是曾子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省吾身這個成語也出於此。
這段文字在文言文中算是比較簡單的,從字面上看都可以理解曾子想表達的意思。上學時老師曾這樣為我們解釋: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否忠誠?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師教的知識是否複習?
論語作為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經典,在我們今天看來,每一句話都應該有深意,老師講的沒有錯,但能否從這句話中真正理解曾子的思想呢?我認為還需要深入研究一下。
先解釋這段話中的幾個關鍵字吧。第一個是三,三這個字對於我們來說是很明確的數字,表示數量,比如三皇五帝。在古文當中,也代表多的意思,比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並非是指明確的數量。第二個是忠,字面來看就是把心放在中央,不偏不倚。第三個是信,是一個人所說的話。第四個是習,可以講學習、複習,也可以說練習和修習。
明白了這幾個字,我們再從頭理解一遍這段文字的意思,可以這麼解釋:我每天就考慮或檢討自己三件事,一是為別人做事是不是心態端正,二是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說話能兌現,三是老師教我的知識和道理有沒有親自去實踐。
這個解釋和老師說的有區別嗎?我認為還是有的,從更深的角度來看,曾子就是想透過這段簡潔的文字,告訴我們做人做事最關鍵的三點,一是做事的道理,二是做人的道理,三是實踐的道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曾子也非常偉大呀,他的思想學識繼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在紛繁複雜的人生當中,每天遇到的問題數不勝數,所以作為老師,曾子幫我們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三件事兒,能夠讓我們去繁就簡,一針見血的看到問題的本質。
與人謀而不忠乎?就是做事要忠,這裡的忠並非愚忠,而是正心誠意,盡職盡責。從內心深處要有恭敬心,不敷衍了事。這裡的人除了上級領導,還包括父母妻兒等和我們有關的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這種恭敬、感恩的心態為別人做事,還有什麼事情辦不好呢?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就是做人要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孔子一直強調仁智禮儀信,也曾提醒我們:輕諾必寡信。為人處世,信字為先,應當言必行,行必果。大丈夫立足天地之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以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安身立命之本,可以以信行天下。
傳不習乎?就是告訴我們要知行合一,任何知識、道理傳授以後,一定要付與實踐才能有正確的理解,不能淪為口頭禪。學習二字本身就有兩個意思,一為學二為習,學中有習,習中有學,和佛家說的修行的意思是一樣的。從理論到行為合二為一,相互論證以後才能真正認知事物的真相。
論語是儒家經典,透過文字,我們越過千年的時空,學習體會先賢們的思想智慧,一定要深入思考、用心理解、三省吾身,並付諸行動,才會對得起這些名師的良苦用心,從而讓自己的德行有所增益,併為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
4 # 紹興李珍
如何解讀《論語·學而》1·4我們該如何反思自我?
感恩邀答:
問了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我還真沒有好好地總結過。
《論語·學而》第四句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第四句話與第三句話是連在一起解讀的: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樣就容易分辯。
兩句話譯:孔子說:“花言巧語,少仁心!”
曾子說:“我每日多次反省自身:辦事是否忠心?交朋友是否誠信?所傳授的是熟悉而能踐行的嗎?”
巧言一是悅人、二是自辯均與仁無關,因為都是表面功夫,是術。並且一旦染汙,洗滌都難,非化大力氣才能改變。
與此相對比的是:曾子“三省吾身”之說,一個人能自省是多麼得難能可貴。
這裡我把自我反思過程與大家分享:
我是一個不善言詞的人,剛開始知道“三省吾身”,著手做時,就是回憶今天做錯了什麼事,做個表記,下次努力改正。看到“不貳過”真的很是膽戰心驚,死死地記住“不貳過”,真的,我很怕犯貳過呵!怕犯貳過聖賢不再教我,實在是一個人犯貳過是不能再有所突破,不能再跨臺階。所以怕!
每天空閒看書、抄寫、誦讀、寫筆記。
忽然有一天,象啞巴聽到聲音一樣,我能聽懂別人話中之話,及他們的用意。想到《黃帝的新裝》那是真的,人的花言巧語是沒有藏身之處呢,明眼人能看穿其五臟六腑,並特寫詩以記念。
有感於“巧言令色”
嘴上不敢說,心裡是明鏡。
言語怕浸譖,未敢說出口。
嘴上不會說,只會努力忍。
翱翔在天地,就怕不知人。
本來不善言詞是沒有急智,找不到詞,或者事後才想到。後來聽明白了,我自己鄭重地作了一個決定:是不忍用言語去傷害人,需要講道理時才講。
這是磨自己的銳氣,能說而不說,傷害我而強忍著,言語不是用來爭短長的,也沒有必要爭。
這以後慢慢地天地更廣闊了,《程子四箴》是真的,制於外,實在為安定內心,一個人心中無限遼闊,外面還會與人爭嗎?現在根本不用這“忍”字了,反而感恩那份成全,那種虛闊之境真是天賜之福。無限感恩您讓我回憶思考了一下。敬奉!
-
5 # 使用者108814836197
曾子人家自己反省,我們跟著學習一下就極好了。
我們當下的國民,有幾個人肯反思自己呢?
遇到問題都是推卸責任,什麼時候學會自我反思,這個國家才真的有希望了。
-
6 # 丹陽子
《論語》學而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個問題問得好,曾子的話大家都明白,關鍵是如何反思自我?曾子為什麼要“吾日三省吾身?”一日一省不行嗎?這實際上關係到儒家修行的方法問題。
儒家是以理入道。做事要合乎“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仁”愛人;“義”尊賢;“禮”禮儀;“智”對錯;“信”信用。起心動念,做事符合五常,就接近於道,就會慢慢與道契合而入道。
為什麼要多次反醒呢?老子講“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至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精神和肉體能不分離嗎?要求念念不離,行站坐臥不離這個,不僅僅是多次反思了。專注於呼吸身體柔和心靈純潔能像嬰兒一樣嗎?清除心裡這面玄妙的鏡子能無瑕疵嗎?
禪宗神秀,“身為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常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每日多次反醒,時時反思,最後達到像六祖慧能那樣,本來無一物,就入道了。
-
7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吾日三省吾身"不是再三反省的意思
《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新著,把《論語.學而第一》第四章(執法丁章)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本意譯為:
“我(吾)執行法紀,靠主觀的一個“日”常機構一言堂機制,把與此相對的制約機構丶意見基礎上的第“三”統一機制丶意見“省”去,就是行使我(吾)指揮“身”子的工作權力,是要產生腐敗,為人治謀而不忠誠於公道信念嗎?對執法紀,交對立統一的制約機構制約的機制不相信不信任嗎?對我們宣傳的反對專制專斷的指導思想不學習,不習慣嗎?"
詳見拙著《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
8 # 惠脈直播基地
曾子曰:‘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三省正是在以道心來護養人心!因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所以我們要像君子一樣學習,精進,苟日新,日日新!只有這樣,我們這一生才不容易走偏!從自身的做事忠誠度,為人的信譽度,自己學習的成熟度來自律!自省!自覺!自反!
-
9 # 小明92721
人一生讀小學二三年級水平的書都讀不完天文歷史地文學,課文的,課外的,三年級的,讀憧了嗎?讀得完嗎,別吹,三年級能讓你讀到死。我真不知道,有個本就哪麼值錢?小學三年級知識讀死,怎麼生的級!
-
10 # 亦有所思
這是一句馬後炮!
這一句話在歷史上被無數小人或權臣完美利用過,更成為粉飾道德和情操的最佳武器!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叫嚴嵩,我真的省了,我今天不忠於君了,我不信於友了,我也沒複習學問了。你能把我怎樣?我明天照樣把那個叫夏言的傢伙往死裡整,誰讓他擋住我的道了?
我叫曾國藩,我天天寫日記,對每天的言行都要進行檢查,反思,可那又如何,天津教案發生後,還不得為了顧全大局而低頭麼?面對朝廷的疑神疑鬼,不還是違心玩自汙麼?
我們單位要裁員了,平時裡關係不錯的總在一起喝酒泡吧的人現在都不怎麼熱乎了,誰都知道關鍵時候誰都靠不住。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扯特麼淡吧!還是買點東西送禮罷!
不論是名人,還是凡人,都可以是三省吾身的,只不過謀的是己,忠的是權,信的是錢。
說穿了,不在侵犯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我們自然可以講忠,講信,講習,否則你信不信,一旦利益加身,所有的道德在慾望面前都會被選擇性地遺忘。等風平浪靜之後,再搖身一變,或痛哭流涕,或悔不當初,或剖心瀝膽,不就是做個樣子麼,誰不會呢?
所以,這一句話的核心只是建議,而且還是事後的建議,真正的邏輯應當是,每天早上告誡自己,今天,我要為人謀而忠,與朋友交而信,傳而時習之!
或者當事情來臨的時候,強迫自己為人謀而忠,與朋友交而信,傳而時習之!
而不是生米煮成熟飯了,再反過來做出一幅聖人的模樣三省吾身,如果一個理論或觀點,無法運用到實際上,或者根本與事無補。
這就是偽善,而且比邪惡更加邪惡!
回覆列表
《論語.學而第一》的第四章是寫曾參的三句話:“曾子曰:‘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為“曾參說:“我每天多次檢查我自己:替別人謀劃出主意做事情沒有盡心無私嗎?與朋友交往沒有講信用的地方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沒有複習嗎?”這裡,曾參強調三點,一點是為別人出謀劃策要竭盡心力而且還要不摻雜私心;二點是對朋友要講誠信,要有信用;三點是對老師傳授的知識要複習。此三點似乎是對青年學生而言,針對性很強,亦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