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孫老師
-
2 # 囧暗說
興趣某種程度上源於自我認同,有的人自我認同建立在別人的誇獎與鼓勵上,有的人建立在自我認知上。
你如果是前者你就試試多做些別人會誇你的事,不要擔心犯錯,畢竟你不是天才,不可能樣樣無師自通。
如果你能無師自通,什麼都能做的好,那我覺得這樣的人還能對一切沒興趣只存在於中二小說中,因為這樣的人會被人崇拜與需要。
所以,接受自己的平凡,少看YY的玄幻,都市小說,找找長輩,老師,朋友,聽聽他們對你的評價,看看他們對你適合什麼有何看法,所謂當局者迷,也是這個道理。
-
3 # Lucky橙c
人活著總有喜歡的 感興趣的事物
要麼就是你經歷了難以承受的痛苦,要麼就是頂不住社會的現實和生活的壓力
有可能是你的朋友 親人的離開,或者被信任的人背叛,這些都是生活的本質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一般人都能走出來 堅強的活下去
像那種失去興趣的人 俗稱自閉,需要別人的開導才行,不然很容易出現事件
生活的壓力,一個男人需要找老婆 買車買房 結婚生子 用你微薄的錢包 去完成這些鉅額的任務,是很難的一件事 在各方的輿論之下 你會活得很累很累
努力是不一定成功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都一無所有,可是機會還是有的 跟年齡無關 多拼一下
開心也是過一天,難過也是一天
要相信自己 要學會自我滿足
-
4 # 打工仔劉哥
應該帶他去醫院看看,找個心理專家輔導他走出來,時間長了有可能會轉變成懶的一種習慣,我們村的一個小夥子就是的,上學的時候勤快的很,回來傢什麼活都幫助大人幹,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後來說他不想上學了,因為他很懂事大人就以了他了,在家裡半年時間慢慢的就啥都不想幹了,大人發現時已經晚了,到醫院看看是抑鬱症,慢慢的轉變成神經病。
-
5 # 老王觀察室
這大概是現代社會,最為常見的都市病。
很多人大抵都明白:好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要有一個大目標,再分拆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天朝著目標前進,看著自己的進步和成長,轉化為成就感和動力 —— 對不對?
但問題就在於:對許多人而言,在「目標」這一塊就已經碰壁了:我知道要有目標,但我就是不知道想做什麼,感覺對一切事物都提不起興趣,沒有動力,怎麼辦?這個問題,在這幾年裡,不同的人身上,反反覆覆地聽到。
有趣的是,不僅僅是剛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許多30歲前後的人,其實也有同樣的困擾。比如,在一線城市裡打拼,收入還行,但每天996,下了班身心俱疲。也想過要有自己的生活,卻一直缺乏動力,週末就是看劇癱倒、打發時間,接著開始新一週的迴圈。
或者,在三線小城市裡,守著一個無聊且清閒的崗位,衣食無憂,但生活也一成不變,平淡單調。想著要有一些變化,但又限於身邊的圈子,不知道從何著手。
再如,奮鬥到30來歲,成家立業,孩子也過了需要人帶的階段,想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卻發現找不到方向,餬口不難,但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想做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也許不是持續前進的動力,而且從0到1這輕輕的一步。
那麼,該如何找到感興趣的方向,從零開始邁出第一步呢?
這是一個大哉問,不是一篇文章能夠解決的。但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為你邁出這第一步,提供一點微小的動力。
其實,從人類誕生伊始,自然就給我們預裝了一套「動力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確保我們,在強敵環伺的自然界,得以存活下來,並主動去進行探索,適應和改變周圍的環境,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這套動力系統是什麼呢?就是我在 中提到過的「獎賞迴路」。
當我們受到生存需求的驅使 —— 比如飢餓、疲憊、恐懼、寒冷時,我們就會主動採取探索行為,來緩解這種需求驅使的緊張感。
而一旦滿足了需求,VTA就會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通知大腦皮層「這種行為是有益的」,從而向大腦發出一個「快樂」訊號,把這種行為記錄下來,進行強化。
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會被我們習得,成為我們的習慣模式。
慢慢的,大腦對它的刺激敏感度就會降低,多巴胺分泌減少。於是,我們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探索和發展新的、更高層級的行為,來為大腦創造「更好的條件」,繼續啟用多巴胺迴路……
這就是文明建立的過程。
可以說,正是獎賞迴路,使得人類不滿足於茹毛飲血,一步步發展到現代社會。
但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一個以前從未有過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我們的生活,變得實在太便利了。便利到什麼程度呢?如今,幾乎一切需求,坐在家裡,透過手機和網際網路就可以實現。訂餐,購物,遊戲,社交,資訊,甚至工作……乃至於飲食起居,一切需要動手的地方,只要願意花錢,都能找到人上門幫忙解決。
這當然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它也會造成一個結果:我們的「獎賞系統」,開始感到無所適從了。它有點難以理解這個世界了。
我們可以把對獎賞系統的刺激,大致分為兩類:內源刺激和外源刺激。
你餓了,動手做一頓飯,吃完,很舒服。這裡,一方面你滿足了「飢餓」的需求,另一方面,你付出了一個需要投入精力的「做飯」過程,由於結果是好的,所以激活了獎賞系統,使得大腦肯定了這個過程 —— 於是,你會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和愉悅感。
這就是一種內源刺激。付出行動,獲得收益,得到獎賞,強化行動 —— 這是獎賞系統正常運作的狀態。現在,考慮另一種情況:你餓了,在外賣 APP 上下訂單。餐到了,吃飯,同樣很舒服。但在這個過程裡,你沒有付出任何勞動,沒有切實的行動。那麼,獎賞系統就會陷入困惑:
我該獎賞什麼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同樣滿足了飢餓的需求,但卻缺失了滿足感。
那麼,久而久之,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需求:從別的地方去獲得滿足感,來填補這種空缺。這就是一種代償效應。
但尷尬的是:我們的生活太便利了,任何行為都非常簡單,大腦找不到能夠獎賞的目標。
於是,它就只能轉而向外部,去尋求刺激和滿足。
在這種情況下,資訊流,娛樂節目,遊戲,各種現代社會體系下的腦力消費產品,就應運而生了。
它們為我們的大腦按摩,為大腦提供即時反饋、使命感、新鮮感、收穫感、優越感、社會認同和肯定……
這就是「外源刺激」。
簡而言之,在內源刺激不足的情況下,大腦就會轉向外源刺激,來釋放多巴胺,啟用獎賞迴路。
而這種模式反過來,又會降低我們獲得「內源刺激」的動力,提高「外源刺激」的傾向。
畢竟,當閾值被調高之後,再要付出繁複的行動,去做一些很麻煩的事情,換取並不高的回報,在大腦看來,就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所以,我經常說:要創造,不要消費。為什麼?就是因為創造的過程,會不斷激發「內源刺激」,幫助大腦把獎賞系統保持在健康的狀態。
而過度的消費,只會迫使大腦去尋去外源刺激,從而陷入惡性迴圈。
這就是許多人「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的內因所在。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興趣是天生的。這世界上存在著成千上萬種活動,我要做的是從裡面找到「我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再去做。 其實不是的。
這種思維就跟「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理想的另一半,我要去找到他一樣」,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誤區。
你對某種事物的興趣,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接觸和深入的過程中,慢慢習得和「生成」(generated)的。
簡而言之,興趣受什麼影響呢?兩個因素:一是你的人格,包括特質、價值觀,等等;二是獎賞和激勵。前者決定哪些領域容易對你產生傾向,後者決定這種傾向能否變成興趣。
很多人認為:我們是因為喜歡一件事物,然後才擅長它。其實不是的。大多數時候,我們是因為恰好擅長一件事物,得到內在和外在的肯定,才會喜歡上它。只不過因為這個過程往往不知不覺、潛移默化,我們很難覺察到罷了。
結合這一點,我們可以作出一個剖析:
為什麼我們會對一切事物不感興趣?大體上,有這麼幾個原因:
這個問題很好。有些人是可以的。但除了少數幸運兒之外,大多數人的工作,往往都有一個特點:非自主性。
大多數人的工作,很可能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也難以自己掌控工作內容、方式和節奏。你被迫在不想加班的時候加班,被迫三番五次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乃至不倫不類,被迫迎合上司和客戶的要求、按他們的指令行事……
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就變成了一種負擔,而非獎賞。
判別的方法很簡單:問自己,每天上班時,你是充滿鬥志和幹勁,還是不情不願,就可以了。
所以,好的工作,未必是高收入的工作,而是你擅長、感興趣、目標一致、擁有使命感和價值感、並且能夠對其負責的工作。
那麼,針對前面提到的三層原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發掘和生成興趣呢?
分享幾個簡單的方法。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行動。先覺察到這一點,再讓自己去行動,不要考慮太多。試著從行動中獲得反饋,成為你持續前進的動力。
1. 動手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麼?當然是用來改造環境的手。
因此,我們身上所有的器官裡面,手所對應的大腦神經元是最豐富的(其次是口腔)。
這是一個雙向通路。一方面,大腦可以對手部下達各種指令,讓每一塊細微的肌肉作出極其精細的動作;另一方面,手部的觸覺是最敏感的,可以獲取極其微弱的資訊,再傳遞給大腦。
因此,動手(字面意義上的動手),是鍛鍊和啟用大腦非常有效的做法。它可以引起大腦更強烈的反應。
所以,為什麼生活如此便利,仍然有人喜歡動手去做東西?就是因為,動手做一些事情,能夠帶來充盈的樂趣和成就感。
我經常會向有類似困惑的朋友提議,去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比如:做飯,烘焙,繪畫,縫紉,拼裝模型,手衝咖啡,做手賬……去產出一些成果,讓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這可以幫助你有效地找回幸福感。
像我自己,平是沒事會自己衝咖啡,但其實我並不喜歡喝咖啡,純粹只是為了享受動手的樂趣而已。
(主要是手殘,別的也做不來)
不用追求完美,更無須對自己有太高要求,只要把自己從電子產品前解放出來,用雙手去感知和體驗世界,就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2. 嘗試自行去解決問題
很多人的思維是「追求效率」,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短的路徑,得到最好的結果。所以,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經常會選擇當伸手黨,讓別人幫忙決策。
這不是一個好習慣。
有時候,多花點時間,刻意去做一些「麻煩」的事情,反而會更好。
舉個栗子。同樣都是向別人請教,伸手黨的問題是:我現在有A和B兩個offer,我該選擇哪個?
而主動者的做法是:先思考我現在最需要什麼,再對比這兩個offer,它們分別能夠提供什麼,有哪些風險,哪些收益。這裡面,有哪些資訊是我目前還不知道的,我先試著動手搜尋一下。實在找不到或者難以肯定的,再去向別人請教。
前者會問開放性的問題:「我該怎麼做?」後者會問針對性的問題:「我目前缺少的是某個資訊,您能否告訴我這個資訊?」
其他時候也是一樣的。動手搜尋,動腦思考,分辨資訊可靠性,對比優劣勢和收益成本,制定計劃並執行,隨時監控和反思,考慮多個備用方案並嘗試付諸實踐 —— 這些行為,很麻煩,但可以為你持續產出「成就感」。
用內源刺激啟動獎賞系統,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付出。
你付出了,獎賞系統才能夠「獎賞」你的付出,從而強化你的行為,為下一個問題做好準備……形成良性迴圈。
適當的冗餘是必要的。它是系統健壯性的支撐。
3. 增進生活的多樣性
許多陷入「興趣迷思」的人,往往都存在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他們的生活模式,太狹窄了。
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遇到的問題也是相似的,連每天碰到的人、交流的人,都是老面孔。久而久之,這就會造成一個後果:
你會陷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難以從中走出來。
你會漸漸地覺得:世界本來就應該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的生活模式也是理所當然的,「提不起興趣」也必然是理所當然的。
真的嗎?當然不是。
你困在自己的「氣泡」中太久了。你所看到的一切,只不過是氣泡所反射回去的、你對世界的認知而已。
所以,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引入一些「不同」,讓生活多一些難以預測、難以把握的變數。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和一些優秀的同行交流,每次交流完,都會有一種感覺:原來還可以如此。
這就是我對自己的警醒:在自己熟悉的模式中待太久,你就會習慣這種節奏,慢慢的,你的感知能力會變得遲鈍,對外界的變化會充耳不聞,更別說改變自己去適應新變化。
怎麼應對這個問題呢?
你也許會發現:原來,世界可以這麼大。
4. 建立日常慣例和儀式感
前面提過:在啟動「內源獎賞迴路」的過程中,有一個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自主性。
你必須發自內心地感到:我的生活是在我的掌控之下的,我能自主做想做的事、選擇想要的目標,才能幫助自己「對焦」,邁出探索的第一步。
如何提高自主性呢?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在生活中尋找儀式感。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日常慣例(daily routine)。給自己制定每天的計劃,去完成一些微小的、低成本的、日常的事情,把它變成一種日常生活的儀式感。
具體可以按照你的實際情況去設定。像為自己的每一天打分,填寫模板化的日誌,散步,冥想,獨處發呆……都可以。重點在於,把它們變成獨屬於你的,有你個人風格的,雷打不動的,獨立於一切工作和日程安排之外的慣例。
「儀式」的定義是什麼?就是沒有實際作用、卻被賦予了非凡意義的事物。
重點在於,這種「無用之用」,正是儀式的價值所在 —— 我花費時間去做一些「無用」、完全在我支配之下的事情,正意味著我對生活擁有掌控權和自主性。
做一個類比:為什麼富人願意購買奢侈品?因為,奢侈品的溢價基本是「無用」的,但願意花錢在這種「無用」之上,正是富人財富和地位的展現。
為什麼人需要儀式感?原因就在於此。
它不能直接幫你激發獎賞迴路,但能夠幫你尋回內心的寧靜,將你從忙碌、擁擠的瑣事中拉出來,重新讓你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從而找回生活的意義。
畢竟,興趣也好,目標也罷,它們只是手段,最核心的,是對生活抱以熱情,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不是嗎?
回覆列表
自我壓抑太久了,甚至把自我搞丟了,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沒有精神,甚至向上的生命力都很少!建議:自己多思考,究竟自己喜歡什麼?找到自己喜歡的一項內容,比如書法,音樂,只是打個比方,從自己喜歡的事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一點一點把愛好做成特長,從中找到使命感和責任感,會讓你更自信,對未來更期待,對生活更熱愛,希望幫助到你,如果有問題,可以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