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生活說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這話改變一下來形容文學創作,那就是環境造風格。

    北宋時期,雖說有北方少數民族軍事威脅,但總體來說,整個中原地區政通人和,經濟繁榮,人們安居樂業,於是,北宋文人創作填詞,大多數都呈現出一種鶯鶯燕燕、的風格。而且,北宋文人填詞,已經開始注重內心感受,對外物善於從細節描寫。不管是晏殊,晏幾道,還是蘇軾,歐陽修等等,北宋詞人的作品,整體呈現出一種精雕細琢、見微知著。

    舉幾個例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牆內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

    北宋詞人有那麼多閒情逸致,和安逸的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

    到南宋時期呢,北方淪落,朝廷偏安一隅,有識之士都有收復舊山河的雄心壯志。對朝廷不為的憤慨 為半壁江山淪陷的悲憤,就成了主色調。

    這其中代表就是李清照。在北宋時期,生活安逸的李清照,寫得是卻把青梅嗅,寫得是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後來北宋滅亡,李清照南遷,寫得是什麼?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關於李清照的變化可參見拙文《打馬喝酒憂天下,千古第一才女李三瘦》。

    再比如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已經淪陷,辛棄疾一生願望便是光復北方地區。所以,辛棄疾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寫得是醉裡挑燈看劍,夢裡吹角連營。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又比如陸游,寫得是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環境演變,對一個人的心性創作改變,都是相當大的。當然,南宋也有風花雪月的創作,但在國破山河在的情況下,單純的風花雪月註定是不能長久流傳,也是無病呻吟空洞無物的。

  • 2 # 無聊到巔峰

    北宋、南宋詞之區別最大的實際上就一點:北宋詞即“無心插柳柳成蔭”;南宋詞即“有心栽花花偶開”。

    此點按下不表,我們先從詞的淵源談起。

    詞之本質,其實就是歌詞,因此它的音樂性較之詩則更大,為詞正名者說詞是“起與樂府,與詩同宗而異流”;貶詞者則直接稱詞為“詩之餘”----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是宋詞的由來。

    為何?既知詞所本乃是音樂系統,然則隋唐時期,舊譜不存,那有什麼依著漢代音樂體系來唱的詞?即如此,宋詞所本音樂就是隋唐時期新產生的聲樂系統“燕樂雜聲”。而燕樂這個音樂系統格調確實不高,所謂燕樂又稱之為宴樂-------唱歌取樂而歌罷了,唱詞之人也不過伶人歌姬罷了。這個時候的詞能有什麼深刻的內涵?-----大家可以看看五代詞、花間詞,清一色的閨怨綺香之風。五代宰相和凝還因為別人叫他“曲子相公”而燒詞呢。

    北宋初期的詞呢,白雨齋雲:

    "北宋去溫、韋未遠,時見古意.至南宋則變態極焉.變態既極,則能事已畢.遂令後之為詞者,不得不刻意求奇,以至每況愈下,蓋有由也.亦猶詩至杜陵,後來無能為繼.而天地之奧,發洩既盡,古意亦從此漸微矣.”

    他的觀念沒錯,但是過於主觀------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毛病,是古人都有的毛病。北宋初期諸家,如歐陽修,二晏等人,其詞法風格極近五代,周稱之為“古意”,其實充其量只能叫泥古-------雖然風格綺麗,有較高的藝術造詣,但內容空洞、乏善可陳,無非都是富貴平生、燈紅酒綠的事兒。

    當然,北宋詞的好處確實是在率真,在於無意識的歌舞生平中,隱透出來的寄託深意,所以才能顯得圓融渾厚;這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

    南宋之後呢,一則是國家動盪,一則也是歌法式微,大家也不都是沒心沒肺的“隔江猶聽後庭花”了,國難之際,不管是裝腔作勢的,還是真有一腔熱血的,總歸要表達自己的忠肝義膽,曲折流離。但文人們要講究一個“蘊藉”,要難言之隱。所以南宋詞大體都是刻意的去“有所寄託”,然後透過“人工”來雕琢。

    “詞原於詩,即小小詠物,亦貴得風人比興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詞,不甚詠物,南渡諸公有之,皆有寄託.白石、石湖詠梅,暗指南北議和事.及碧山、草窗、玉潛、仁近諸遺民,《樂府補遺》中,龍涎香、白蓮、蓴、蟹、蟬諸詠,皆寓其家國無窮之感,非區區賦物而已.知乎此,則《齊天樂·詠蟬》,《摸魚兒·詠蓴》,皆可不續貂.即間有詠物,未有無所寄託而可成名作者.”

    我們說南宋長調,講究的是技巧和手法,越高明者則越自然-------但終歸是刻意為之,比不得最天然的東西,所以賙濟說的不錯:

    “北宋詞,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託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實,且能無寄託也.南宋則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渾涵之詣”

    ------這就是“有心栽花花偶開”。

    總而言之,北宋詞並沒有形成專門的體系,大家都是隨意而寫,高者最高,低者更低,全是隨緣,所以不可學;南宋詞體系儼然,各有章法,最低也有個範文,最高則不過北宋,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南北宋詞所謂的長調、內容、風格等,皆不逃於此種區別,

  • 3 # 老街味道

    問題:北宋詞與南宋詞,有什麼區別?

    ..........

    前言

    歷代文人對於北宋詞和南宋詞多有評述,例如王國維喜愛北宋詞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者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北宋詞更加自然,南宋詞多於雕刻。

    朱彝尊《詞綜發凡》裡說:“世人言詞,必稱北宋。然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始極其變,姜堯章氏最為突出。”他就比較宗尚南宋詞。

    一、詞人數量的而不同

    《全宋詞》有名有姓的詞人中,北宋人227人,南宋人646人,佔據了74%,南宋是北宋的3倍。可見南宋創作之風遠大於北宋。

    因此南宋人更加用心,對於詞的精雕細刻費盡心力。

    二、詞種類更多

    宋詞一般分為婉約一派和豪放一派,詞以言情詩以言志,在北宋時蘇東坡將詩言志的特色引入了詞,其豪放的詞風在南宋由辛棄疾、張孝祥等人繼承和發展。北宋後期的周邦彥清空典雅的詞風也在南宋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拓。

    相比較而言,南宋的詞思想更加深刻,題材更加廣泛,表現手法更加豐富。

    三、音樂屬性的改變

    同時南宋詞越來越脫離音樂的羈絆,走上了獨立於音樂而發展的文人雅緻文學。詩一開始是伴隨著音樂歌唱的,但是後來漸漸變成了徒詩,不能唱了,詞也漸漸走了詩的老路。

    今天我們已經不瞭解當年宋詞的唱法,流傳至今的宋詞古譜,好像只留下了姜夔(人稱白石道人)所作的古代詞曲譜集。據說現在有不少人在研究古代流傳下來的音樂古譜,老街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瞭解就不亂講了。

    南宋姜夔自度曲:《暗香·舊時月色》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想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四、自然與雕刻

    北宋詞更加自然,眼中景心中情,更容易理解和引起人們的共鳴。南宋詞疊橋架屋、匠心巧運,值得讀者反覆琢磨。蘇軾《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過秦樓·詠荷花》南宋 吳文英

    藻國悽迷,麴瀾澄映,怨入粉煙藍霧。香籠麝水,膩漲紅波,一鏡萬妝爭妒。湘女歸魂,佩環玉冷無聲,凝情誰訴。又江空月墮,凌波塵起,彩鴛愁舞。還暗憶、鈿合蘭橈,絲牽瓊腕,見的更憐心苦。玲瓏翠屋,輕薄冰綃,穩稱錦雲留住。生怕哀蟬,暗驚秋被紅衰,啼珠零露。能原注去聲西風老盡,羞趁東風嫁與。五、思想內容的深刻與拓展

    南宋詞內容更加廣泛,思想內容更加深刻,後人有國家不幸詩家幸的說法,南宋詞的愛國情懷是北宋詞及其少見的。同是豪放詞,北宋詞多從自身感受出發,例如范仲淹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而南宋詞更多的是家國情懷,抒發的是報國之心,張孝祥《六州歌頭》:

  • 4 # 亦有所思

    北宋詞,宛如一風流名士,攜一壺濁酒登山臨水,懷一縷幽情望遠相思,或春風燕子,或微雨落花,或杯酒天涯,整整一幅渲染淡淡憂傷的水墨山水畫。

    南宋詞,渾似一悲歌俠者,攜三尺長劍彈鋏高歌,望萬里江山悲憤莫名,或白衣如雪,或悵然登臨,或空夢長安,整整一幅勾勒壯懷激烈的寫意潑墨畫。

    北宋,以生活,以閒情為主。

    南宋,以家國,以幽思為尊。

    也可以用詩人來打比方,

    北宋是王維,林間撫琴,明月相照。或是雪中芭蕉,手揮五絃。

    南宋是杜甫,江上獨舟,星垂月湧,或是艱難苦恨,萬里悲秋。

    哪怕同樣是雅緻幽居之作,但南宋詞比北宋詞往往多了雕琢之意,刻畫之痕。雖然音律更為曼妙,但終歸失了些流暢自然之意。

    北宋時期,詞多為寫情,寫趣,寫意,強如歐陽修詞中也是“眉間心上,相計無迴避”,高如範文正詞中也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直到東坡,詞才畫風一轉,變得多樣化起來,但這種多樣化,仍然是情,出世,消極,思友。

    北宋詞無志

    直到山河破碎,南宋詞才正式添加了家國之悲這個沉重的主題,尤其是稼軒雄才萬古,橫掃詞壇。將北宋以來的靡靡之音換化為刀兵之聲。詞到了南宋才正式有了和詩並肩而立的資格。

    詩中可以表達的情感,在詞中一樣不少,一個不缺,這就是南宋。

    北宋詞多愁少恨

    南宋詞多恨少愁

    所以,北宋詞南宋詞真正的分界線,是苦難!而不是所謂的風格,技巧,佈局。

  • 5 # 一往文學

    晚唐五代以來,詞的主要功用是在宴樂場所供給伶宮歌女歌唱,從歷史上講,唐代文壇以詩歌最為發達,而詞遠遜於詩,給宋人留下了廣闊的餘地。

    宋詞的分期,從宏觀上講可分為北宋與南宋兩大期。北宋和南宋的分期以"靖康之變"為界。詞在這兩大時期的區別由於歷史背景和社會變革更為明顯。

    娛賓遣興VS家國情懷

    詞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社會文化消費的熱點。由於都市的繁榮,"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北宋初,詞人有晏殊、張先、柳永等人,這些詞人一方面繼承了唐五代的傳統,內容上多寫樽前花下,風格上"香而弱",形式上除柳永外多寫小令;另一方面對唐五代詞又有所發展,詞的風格逐漸詩化,體制上來講,柳永的慢詞更是一大開創。到中期,詞人蘇軾更加開拓了詞的思想內容;北宋後期的秦觀、黃庭堅、周邦彥等,大多數又回到傳統的言情和婉約中去。宋初著名的宰相晏殊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的有閒階級,我們看他的詞,多婉約綺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秦觀的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悽迷的景色背後是詞人被貶郴州後的哀怨心情。這是起的詞人創作離不開戀情、離別、傷時。

    南宋以來,"靖康之變"的政治風雲極大地改變了詞人的生存環境和創作心態,使他們的詞作從早期描寫綺羅香澤、閒情逸致的個人生活轉變為描寫國家興亡的重大主題,詞風也從柔婉綺豔一變而為剛健雄放,北宋末年詞風向南宋初期詞風開始轉變,詞風由婉約走向豪放。這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南渡詞人",他們的詞風也由於"靖康之變"發生變化。張元幹、張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都由北方遷居至南方,詞作也由此分成前後兩期。前期多傳統之作,後期多寫亡國之苦、鄉關之思,"悽然有黍離之感"(黃升《花菴詞選》)。到南宋中期,愛國詞派和豪放詞派在此時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產生了偉大的詞人辛棄疾,後來的陸游,加之陳亮,劉過等人。號稱"婉約詞宗"的李清照寫下"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樣豪邁的句子;岳飛的《滿江紅》可能是很多人最早背會的一首詞"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是辛棄疾的家國情懷。

    "詩餘""以詩為詞"VS"詞別是一家"

    詞這一文體,最早起源於民間,詞的興起,以及某些具體格律和修辭特徵的形成,還和酒令著辭有關。"新翻酒令著詞章"(花蕊夫人《宮辭》),盛極一時的宴飲娛樂風氣,培育並發展了精彩豐富的酒令藝術,酒令藝術的發展衍生出詞。而北宋時期,社會安定,經濟較為繁榮,娛樂活動眾多,此時的詞仍然繼承唐五代的創作風格,內容上仍是羈旅戀情離思之作。

    南宋時,不僅詞的創作題材不斷被開拓,詞的地位也由詩餘轉為別是一家的體式。詞人增多,詞論更加系統化。李清照在《論詞》中提出"詞別是一家"這是針對蘇軾"以詩為詞"而發,目的在於維護詞學傳統,嚴格詩詞的界限,維護詞體的音樂特質。

    "以詩為詞"VS"以文為詞"

    "以詩為詞"是蘇軾的觀點,辛棄疾所倡導的"以文為詞"成功地將辭賦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議論、對話等具體手法移植於詞,為散文藝術與詞體創作之間打通了道路,擴大了詞的表現方法。他常以散文句法入詞,像"凡我同盟鷗鳥,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與戰國時期諸侯盟誓的語言相近,又如"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等等,句式完全散文化,但都符合詞的音律,既有一瀉直下的氣勢,又覺娓娓道來,深摯動人。明代毛晉《稼軒詞跋》說:"宋人以東坡為詞詩,稼軒為詞論,善評也。"從蘇軾的"以詩為詞"到辛棄疾的"以文為詞",為詞又開闢了新的境界。

    綜上,北宋詞和南宋詞在內容和風格上受到民族危機的影響而轉變,在詞論和詞體的創作上又同中有異,在繼承中發展。

  • 6 # 原卉詩詞

    詞不似朝代更換,北南界線分明。詞人也有跨朝代而生,無法一分為二。

    詞在北宋尚名長短句,亦稱詩餘,是詩體的別稱。宋初,詞還沒有突破雕紅刻翠,批風抹月的言情詞風。如柳永的俚曲俗語詞,張先的詩酒情詞,晏殊的西昆體詞,小晏的狎邪雅詞,都沒有脫出這個範疇。直到蘇軾才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成了無意不入,無事不言的文學形式。之後的賀鑄也頗有蘇風。但如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大家,乃以追求雅詞為崇尚。

    到了南宋,亡國之痛成了詞人抒發的主旋律,出現了一大批以詞為戰鬥武器的愛國主義詞人。如張元幹.岳飛.陸游.張孝祥.辛棄疾.陳亮.劉過.劉克莊.謝枋得.文天祥等。他們慷概悲歌,壯懷不已,佔據了南宋詞壇的主流。當然,也有像姜夔那樣專工音律,風格清空峻拔,像史達祖那樣尖巧細膩,像吳文英.周密那樣綿麗深邃的二窗格調,像王沂孫那樣恬淡隱微的典雅之詞,還有像元好問那樣上承蘇辛,下傳金詞的收官之作。

    概括起來講,宋詞就其內涵劃分,可分為四個時期:自宋初至蘇軾前的言情時期;自蘇軾至北宋亡的詞界開闊頂峰時期;南宋初至中葉的亡國吶喊時期;南宋末的以詞為詞時期。當然這不是截然劃分的。就其體裁劃分可分為兩個時期:宋初至北宋中葉的詩體別稱時期;北宋中葉至南宋末的一代文學形式時期。

    以上權作筆者的讀感吧!

  • 7 # 玄哥講國學

    在下對兩宋歷史與詞作文章曾略有涉獵,嘗試簡答。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時期,那時候社會安定、物質富足,相應的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是相當積極豪邁、富有浪漫主義情懷。而這些精神氛圍,就會完全體現在詞上。比如有晏殊的富貴悠遊,有蘇東坡的達觀豪邁,有柳永的風流不羈......

    而南宋處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中原陷落,偏安一隅,反映到詞作氣象上就遠不如北宋那種悠然暢達,更多有一種悽苦憂憤的底蘊。

    一、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其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耳。

    二、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詞可學,北宋不可學也。學南宋者,不祖白石,則祖夢窗,以白石、夢窗可學,幼安不可學也。

    翻譯過來,大概是在說南宋的詞人總體水平差些,能與北宋詞人相提並論的也就辛棄疾一人而已。而且後人寫詞往往都學南宋詞人的風格手法,是因為南宋的詞作可以模仿,而北宋的詞作模仿不了。

    以上。

    望有所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輕微面癱怎麼治療伏正康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