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菱君

    火工頭陀事件

    在“射鵰三部曲”的前兩部中,武林中有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江湖上難覓少林一派的高手,新興的全真教代替了老牌少林,成為武林新的泰山北斗。連《倚天》開篇郭襄上少林,都在奇怪作為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派,緣何兩次華山論劍都沒這派高手參與。其中緣由,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因為這起“火工頭陀事件”,致使少林武學衰落了近八十年。

    當年香積廚灶下燒火的一名頭陀,經常遭受監事僧的毆打,三年間曾被打得接連吐血三次,因不堪監事僧的暴力毆辱,憤而偷學武功。他既苦心孤詣,又有過人之智,二十餘年間竟練成了極上乘的武功。他隱忍不發,最終在一年中秋的達摩堂年度大較中,竟一舉連傷達摩堂座下九大高手,並在會錯意的情況下打死了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趁亂中又打死了香積廚五位僧人。大鬧少林之後,火工頭陀逃往西域,並開創了“金剛門”一派。

    少林在此戰死傷嚴重,隨著羅漢堂首座苦慧禪師遠走西域,少林武學竟爾中衰長達數十年之久。不但兩次華山論劍沒有少林高手,武林話事權不再,後來一個何足道挑戰少林,就足以讓合寺震動。可見“火工頭陀事件”的影響有多嚴重。不過,金庸先生對此戰的描寫太少了,連敗九大高手一句話,而頭陀與苦智五百合外的過招,就僅寫了最後一招,頭陀會錯意,將苦智的“分解掌”看成“裂心掌”,並打死了毫無防備的苦智。

    其實這一戰出現的意義,就是金老為了解釋張君寶在打敗何足道後,緣何會遭到少林圍捕一事的前因,同樣也是交代了《射鵰》與《神鵰》中少林一派沒有出現的原因。既然是解釋前因,點到為止,絕不會喧賓奪主,佔據當前情節的太多篇幅,以下幾戰,同樣如此。

    第一次華山論劍

    真實意義上的華山論劍只進行了兩次,但正面描寫的就只有第二次論劍。不過相比於二論,一燈和周伯通的提前離去,師徒與翁婿的放水,西毒的變瘋,如此不夠壯大的場面,許多讀者一直都對一論的場面甚是嚮往,並充滿了想象。可是誰都不知道一論究竟是怎麼比的,畢竟作者從未正面的寫過這場大戰的過程,就只在後人回憶零星的隻言片語中,提到這場進行了七天七夜的論劍而已。比如周伯通對郭靖講的“口中談論,手上比武”的那句話,還有有幸目睹這場盛事的王處一,那句五絕“講論了一番劍道拳理”的回憶。

    實際上華山論劍的“劍”字,是以最高雅的劍術泛指一切武功,猶如古人稱經典的著作為“經”是一樣的道理,並不是真正的在比劍。而論劍的過程,具體是怎樣的,其實金庸先生有用另一戰作呈現,那就是西毒與北丐在華山的最後一戰。歐陽鋒和洪七公的那場比試,其實就是按照他們當年一論時的模式進行的。先比外功,再拼內力,最後打不動了就是紙上談兵,辯論武理上的見識,也就是王處一所說的“劍道拳理”,是又打又論的一個過程。最終就是當時的王重陽,在內外功的比試和武理上的論辯中,均折服了其他四絕,才被尊為“武功天下第一”。

    《射鵰》是金庸先生引入絕頂高手概念的首部作品,而五絕就是首批在他小說中出現的絕頂高手。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華山論劍”,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華山論劍”在小說中,不但意味著中原武學的復興,小說背後更是引領了一個武俠新時代的開始。

    裘千仞與金輪的生死大戰

    已是慈恩的裘千仞與金輪國師的這一戰,在小說中同樣也沒有正面描寫,只在一燈大師與楊過的對話中提及,由楊過說出裘千仞是被金輪所重傷。但是這一戰,兩人卻是連鬥了一天一夜,其中險惡程度可見非同一般。

    就如楊過所言,他們二人連鬥一日一夜,那麼裘千仞自不是中了旁人的奸計暗算,要知道當今之世,裘千仞的武功不在五絕之下,他的“鐵掌功”登峰造極,真正能用掌力傷得了裘千仞的,屈指算來不過三數人而已,金輪國師就是其中一人。當世兩大高手對決,想想都是激烈非常,可惜當時的這個場面如何,誰都不知道。

    其實金庸先生安排此戰的用意有三。一是裘千仞是最適合與金輪一戰,去檢驗金輪十六年武功進展的,因為他們兩人的武功路子皆走剛猛,能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二是以裘千仞重傷為引子,徹底了卻一燈、瑛姑和周伯通,他們幾人經歷了數十年的恩怨。三是告知楊過,金輪已重返中原且武功實力倍增,預示著他們這對老對頭,又將出現生死的一戰。不過就可惜這場大戰,被淹沒在恩怨情仇之中了。裘千仞這個角色被淹沒的大戰還不止這一戰,當年讓他一舉成名的“一雙鐵掌殲衡山”一戰,同樣只有一句話。

    少年楊逍氣死峨嵋孤鴻子

    這一戰,是小說中滅絕跟周芷若講起倚天劍的歷史時提到的,同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回憶。按滅絕所言,當年她的師兄孤鴻子與楊逍約戰,雙方單打獨鬥,孤鴻子知道楊逍年輕卻武功高強,於是跟滅絕借了倚天劍赴戰。結果被楊逍連施詭計,孤鴻子胸口中了楊逍一掌,最丟臉的還是倚天劍還沒出鞘,就被楊逍奪去了,並留下了一句名言:“倚天劍好大的名氣!在我眼中,卻如廢銅爛鐵一般!”孤鴻子由此面子全無,氣不過,在回峨嵋的路上竟生生氣死了。

    其實被楊逍氣死的人可不止孤鴻子一人,崑崙派的白鹿子和游龍子,也是敗在楊逍手下之後,被他氣死的。而且很大的可能是這幾件事有關聯,孤鴻子應當就是為了替崑崙派出頭,才約戰的楊逍,因此楊逍採取了將他們氣死的同樣戰略。這一戰,直接導致的就是峨嵋派與明教成功結仇,後來再經謝遜殺了滅絕俗家的哥哥方評一事,還有紀曉芙愛上楊逍,仇恨更深。因此反明教聯盟的六派掌門中,滅絕對明教的仇恨最大,反明的情緒也最高。不過同樣可惜,假如楊逍是男主,那麼如此經典的一戰,必定會被正面呈現出來。

    日月神教十長老兩次進攻華山

    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上恆山找令狐沖密議時,跟令狐沖講了華山派“劍氣之爭”的歷史,其中就涉及到了日月神教十長老兩次進攻華山,與五嶽劍派的兩場大戰。這兩戰對雙方的影響都非常大。

    兩次大戰,第一次是十長老為了搶奪《葵花寶典》,第二次是為了報復五嶽劍派。第一戰十長老雖鎩羽而歸,但成功從華山派手中搶到了《葵花寶典》。五年後第二戰,捲土重來,十長老最終被五派用機關陷阱,困在思過崖的石洞中耗死,但五派高手耆宿,也因為十長老已經破解了五派的劍法,在這一戰中傷亡慘重,直接導致了五派高深武學的失傳,實力直線下降。作為主戰場的華山派衰落更嚴重,再經後來的“劍氣火併”,五嶽劍派老大的地位不保,逐漸被左冷禪潛心復原失傳武功的嵩山派所取代。

    可以說《笑傲江湖》的故事,就是由這兩次大戰而起的,也能看出金老設定日月神教總壇的地理位置,以及這兩戰的原因。日月神教是被金老安排在了五嶽劍派和少林武當等門派的包圍圈中,他們若要有一番作為,首先就必須衝破五嶽劍派的封鎖,因此他們才會為了《葵花寶典》而進攻華山。而後來左冷禪之流想要一統江湖的路線,則是先合併五派,進一步合力剷除日月神教,再挑了少林和武當。金老的設定,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如此重要的這兩戰都沒有能被直接描寫出來,作為前因的交代,僅僅幾句話就一帶而過了。假如有呈現,必定不弱於“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一役,只能嘆金庸先生吝筆惜墨了。

  • 2 # 小喬精彩分享

    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在金庸武俠小說當中有這麼一批人,他們習練武功似乎不是為了造福蒼生,而是為了無敵天下,比如在《神鵰俠侶》一書中,劍魔獨孤求敗就是其中的代表,當年他縱橫武林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再無人是他的敵手,此等戰績,放眼金庸全書,似乎再也找不到第二人可與他相提並論。

    在劍冢石壁,在其墓前,刻曰『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就只這簡簡單單留言,已盡道出這絕代高手睥睨天下傲世群雄的威風,也道出內心的寂寞與蕭索。武學理論貫穿所有時代,後世武學之人憑藉提出的無劍與無招武學理論受用無窮,而得到啟發且意識到武學不是恪守成規,而是靈活多變,活用活使

    這位前輩傲視當世,獨往獨來,不說戰績,單是從楊過發現埋劍的劍冢就能看出,只見許多石塊堆著一個大墳。這墳背向山谷,俯仰空闊,別說劍魔本人如何英雄,單是這座劍冢便已佔盡形勢,想見此人文武全才,抱負非常,留下的幾行字更是讓人遐想

    第一柄劍,只見劍下的石上刻有兩行小字: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柄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第三柄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第四柄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其中包含的打鬥場景及事蹟雖然沒有描寫,但人人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看法吧

  • 3 # 一本金書闖天涯

    在金老筆下,很多經典的大戰都是寥寥數語,但是精彩程度絲毫不遜於正文傾盡筆墨描寫的戰鬥。看似一筆帶過的背後,實則草線蛇灰,千里伏線,讓讀者讀起來意猶未盡,加上恰到好處的旁白,即使著墨不多,卻能引起讀者無限的想象和爭論。

    經典但筆墨不多的大戰實有不少,彭彭再三拜讀後,摘錄出兩則記憶深刻的的大戰來分享:黃裳對招獨孤求敗,張三丰斬殺百損道人。

    黃裳對招獨孤求敗

    黃裳和獨孤求敗都是金老筆下獨創武學的傑出高手,根據彭彭的考證,二人生於同一時代,都是絕世武學奇才,曾有過一戰。書中的描寫隻言片語,但兇險、精彩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金老筆下所有正面刻畫的決鬥。

    根據周伯通所言,大致推斷出:黃裳約生於宋徽宗年間,奉旨刻印《萬壽道藏》,竟無師自通,悟得了高深武學。《道藏經》成書大約耗費了七年時間,大致在紀元1111年,黃裳又奉命征伐明教,時間在紀元1125年。根據楊過的回憶,大致在紀元1242年見到劍魔獨孤求敗的劍冢,並推想他至少是六七年前的人物,由此推斷,二人實為同時期的武林高手。

    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渴望一個對手,而他劍冢所刻的“三十歲前,誤傷義士”,而這義士,很有可能是黃裳。

    黃裳奉命征討明教,眼見軍隊攻克不下,自己上陣,接連擊殺數十名明教高手,無人可敵。於是,明教眾人想出一個計謀,引渴望一敗的獨孤求敗和黃裳相見。而此時黃裳的武學悟於《道藏經》,由經文入手,擅於內功心法,獨孤求敗的武功偏向於招式,用一柄紫薇軟劍,二人比試三天三夜,皆有負傷。

    黃裳和獨孤求敗都看到了自己武學的不足,並找到了武學精進的方向,心心相惜,約定完善武功後下次再戰。不曾想到的是,明教眾人趁機集結數十名江湖好手,趁機圍攻負傷的黃裳,並滅其滿門,後來獨孤求敗得知黃裳是剿滅邪教的義士,又非江湖人士,故而扔了這把“誤傷”不詳的紫薇軟劍。

    這一戰中,是兩人武學和心境的轉折點,更是對二人的武學修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黃裳的《九陰真經》得以健全,兼具心法和招式,影響甚遠,橫跨射鵰三部曲;獨孤求敗的劍術走向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影響直至鹿鼎記。

    張三丰與百損道人

    關於張三丰和百損道人一戰,書中寥寥數語,卻是暗藏殺機,細細品來,卻是讓讀者大呼過癮!

    “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損道人一死,這陰毒無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傳,豈知世上居然還有人會這麼功夫,……宋遠橋驚年紀最長,曾聽到過“玄冥神掌的名稱”“以這玄冥神掌和人對掌,若是對方內力勝過了他,掌力回激入體,施掌者不免受大禍。”

    根據張三丰的口述和對玄冥神掌的瞭解,至少能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是玄冥神掌曾經出現在江湖,曾有過赫赫威名,只不過許久沒有出現過,而以“玄冥神掌”聞名江湖的玄冥二老很有可能是百損道人的弟子;第二是張三丰和百損道人之間有過一戰,百損道人的絕學玄冥神掌為張三丰所破,而且百損道人的結局不是很好,很有可能被張三丰誅殺。

    玄冥二老在倚天時代就是超一流高手,武當七俠等名門正派的高手幾乎不敵,可想而知,創研出玄冥神掌的百損道人的道行有多高。彭彭根據百損道人的武學招式和內功心法做了大膽地推斷:

    百損道人出身全真派,資質甚好,但軟弱沉默。在成長過程中,百損道人對道家思想頗有心得,但因為性格不討喜,又缺乏正確的心理疏導,使得百損道人性情逐漸偏激,後來因為某件小事犯錯,被逐出師門,悲憤之餘的百損道人跳崖欲盡,誰知大難不死,在懸崖下的一處山洞中發現了半本殘缺的《九陰真經》,在仇恨和天賦的助力下,百損道人竟然結合《九陰真經》的陰柔心法和狠辣招式自創出一門威力巨大的絕學:玄冥神掌,又自號:百損道人。

    為學日益,為道是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

    他大功告成,心中的仇恨未能磨滅,心性已經偏激,於是他殺入全真派中,欲報大仇。可憐全真派隨著時間的流逝,全真七子盡皆死去,高手凋零,百損道人幾乎全滅全真派,江湖震動。

    後來百損道人為榮華富貴歸順元朝廷,正元朝廷鷹犬,大肆在江湖中引起血雨腥風,削弱武林力量。這時候,張三丰所練的純陽無極功得大成,自然不允許百損道人荼毒武林,於是找上門去,意欲匡扶正義。

    前文有說,百損道人資質非凡,又深諳道家思想,與張三丰就“元朝征服天下”之理論數次文辯,皆說服不了對方,於是二人以武力決定勝負,百損道人所修煉的玄冥神掌心法理論出自《九陰真經》,過於陰柔,又為他的心性所影響,變得陰毒無比,但張三丰的純陽無極功兼具九陽神功的陽剛和道家的浩然正氣,正好剋制了百損道人。百損道人的玄冥神掌往常遇見敵手,無往而不利,但第一次遇到張三丰這樣內力充沛又剛正渾厚的高手,被玄冥神掌的陰毒之力反噬進入肺腑,重傷而亡,在瀕死之際,他才知道這門自創絕學的致命之處,那就是自己內力弱於敵手,容易反噬。於是要求門下弟子玄冥二老以後遠離會純陽無極功的高手,這也是為何玄冥二老第一次見到武當門人,遠遁而去的理由。

  • 4 # 靈沖霄
    蕭遠山雁門關外迎戰中原群雄

    《天龍八部》中原群雄誤信了慕容博的虛假傳言,而對探親走訪的蕭遠山一家下了殺手,雙方在雁門關血戰一場。開始蕭遠山念及自身授業恩師也是漢人,處處手下留情,但隨著愛妻慘死,愛子生死不知,蕭遠山爆發之下大開殺戒。中原群雄一方死傷慘重,除嚇暈的趙錢孫、被打暈的智光大師外,蕭遠山僅留下了帶頭大哥玄慈大師和丐幫幫主汪劍通沒殺,並將愛子蕭峰相托。

    此戰雖然只是在趙錢孫和智光大師的回憶中出現,但影響是很深遠的。玄慈大師等人經歷慘事,瞭解詳情後,愧疚下決心將蕭峰培養成蓋世英雄。蕭峰能成長為“北喬峰”全賴於此,但也為後期身世暴露埋下伏筆。慕容博陰謀未遂,且無顏面對少林、丐幫的質問,只能詐死脫身,隱居幕後。蕭遠山跳崖自盡卻未死,便決定報復當年的仇人,抱走虛竹,殺死玄苦、喬氏夫婦等人,並現身讓玄慈方丈身敗名裂等。

    第一次華山論劍

    第一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射鵰英雄傳》開始之前的數年,鑑證人老頑童對郭靖詳述了其中的過程。武林秘籍《九陰真經》在江湖現身,引得各方勢力爭奪,掀起腥風血雨。最終武林中身份最強的五方勢力:東海桃花島島主黃藥師、西域白陀山莊主歐陽鋒、大理國國主段智興、丐幫幫主洪七公和全真教教主王重陽介入了《九陰真經》爭奪戰,約定在華山比武論劍來定其歸屬。

    周伯通道:“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這一戰不僅確定了《九陰真經》的歸屬,也進一步劃分了江湖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第一次華山論劍後,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絕登頂天下絕頂高手之巔,也給他們下屬的勢力奠定了江湖中超凡的地位。五絕獨尊的江湖體系一直持續到《倚天屠龍記》初期,最終隨著新五絕的相繼去世,以及明教復甦,武當、峨眉、崑崙等門派的崛起才解體結束。

    胡一刀大戰苗人鳳

    胡一刀大戰苗人鳳的場景出現在閻基、苗若蘭等人被困孤山絕頂之時的眾人回憶中。飛狐的背景在清乾隆年間,但田苗胡範四家的恩怨卻追溯到明末闖王時期,四家祖上因誤會結仇,相互仇殺百年之久。胡一刀和苗人鳳之戰只是四家百年廝殺中的一部分而已。

    此戰中苗人鳳雖然倖存了下來,但卻始終耿耿於懷,一方面是自己並沒有真正戰勝胡一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稱號問心有愧;另一方面也未完成胡一刀的囑託,遺失了對方的幼子胡斐,誤以為胡斐已死。

    飛狐兩部曲的劇情主線很大程度上也是當年胡苗之戰的延續與發展。胡斐、苗人鳳等人的恩怨情仇也都與之密切相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海軍為何極力保持“無畏級”驅逐艦而放棄“現代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