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眷念起初
-
2 # 使用者7046083985527
1,白起,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長平之戰。
2,廉頗,滅齊國和魏國。
3,王剪,滅燕國和趙國。
4,李牧,攻打匈奴。
-
3 # 月下蕭寒
戰國時期,列國征伐不斷,湧現出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位戰功赫赫的四大名將,他們都是從底層軍官曆經戰爭的洗禮,一步步成為國家的的上將。
白起熟悉兵法,擅長用兵,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他一生之中從未有過敗績,足以號稱為戰國第一名將。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白起採用避實擊虛的策略出兵攻打韓、魏二國,率領秦軍主力部隊繞到韓魏聯軍後方,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地區,一舉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俘獲魏軍主將公孫喜,攻取南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因為屢立戰功升任為大良造後,白起率領秦軍攻佔了魏國六十一座城池,為秦的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白起率領軍隊攻打楚國,楚軍戰敗,迫不得已割讓庸、漢水以北土地向秦軍求和。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國率領軍隊奪取楚國鄢城、鄧城等五座城池。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軍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焚燒了歷代楚王的陵墓,隨後白起又率軍攻打竟陵,楚軍潰不成軍。同年,秦又攻佔了楚國巫、黔中郡。從此之後楚國一蹶不振。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白起率領部隊攻打救援南韓的趙、魏聯軍,在華陽地區大敗聯軍,斬殺士卒十三萬。長平之戰中,白起擊敗紙上談兵的趙括,坑殺趙軍降卒二十萬,從此趙國也萎靡不振。後因為白起拒絕聽從秦王命令,被逼自盡。
王翦是在白起之後,秦國最璀璨的將星,他一生之中征戰無數,逢戰必勝,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王翦最突出的功績就是滅楚之戰。秦始皇二十三年,嬴政召集大臣商議滅楚之事,王翦認為至少要六十萬大軍才能滅亡楚國,而大將李信認為只需率領二十萬軍隊便可以滅亡楚國,秦王嬴政大喜派李信率軍二十萬攻打楚國,結果沒過多久,秦軍就被項燕率領的楚國軍隊打的大敗。秦王嬴政大怒,親自到頻陽向王翦道歉,並且答應了給王翦增加兵力的請求,王翦統領60萬秦軍之後,他向秦王嬴政請求賜予豪宅、美人和土地,在率領部隊出函谷關的時候,還連續5次向秦王要求賜予田地。部下都為此事感到非常的擔憂,王翦說秦王生性多疑,如今我又統領60萬的大軍,只有向秦王提出自己的要求,才可以證明自己喜歡金錢,才能打消秦王的疑慮。秦始皇22年,王翦率領大軍攻打楚國,整整一年的時間都按兵不動,楚軍按捺不住調兵東出,王翦趁此良機率領軍隊出兵大破楚軍,斬殺楚軍的主將項燕,平定了楚國。
廉頗作戰勇猛果敢,履立戰功,被列為武成王廟64將之一,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公元前283年,廉頗率領中國軍隊討伐齊國,取得了大勝,攻佔了齊國的陽晉,被趙王封為上卿。公園276年,趙國將領樓昌率領趙軍進攻魏國大名城,卻久攻不下。之後廉頗再次率軍攻打大名城,成功攻佔了大名城。公元前275年,廉頗率領軍隊攻打魏國,並且攻佔了魏國的防陵。廉頗率領軍隊在防陵築作了城池之後,率軍又攻佔了魏國的安陽。長平之戰之後,燕國趁火打劫派遣軍隊攻打趙國,趙王以廉頗為主將率兵反擊,大敗了燕軍,並且俘獲了燕軍許多的將領,又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王無奈向趙國割讓了5座城池求和,趙王才答應停戰,廉頗經此一戰,被分為信平君。
李牧是戰國末期趙國的良將,有“李牧死,趙國亡”的說法,李牧的主要功績是抗擊匈奴和防禦秦國。李牧曾經駐守在趙國北部邊境,北方少數民族匈奴,經常領兵來犯,但是每次匈奴侵犯趙國邊境,李牧一開始閉門不出,匈奴認為李牧膽小怕事,放鬆了對李牧的警惕,李牧因此集結優勢兵力,將牲畜大量放牧,匈奴單于聽到這個訊息後,率領大軍入侵趙國,李牧佈下伏兵,左右包抄,大敗匈奴,殺死了匈奴十幾萬的人馬,此後10多年的時間裡,匈奴不敢再接近趙國的邊境牧馬。之後李牧又多次打退了秦軍的進攻,使秦軍損失慘重,秦國知道不除掉,秦軍就無法取得勝利,因此重金收買趙王的近臣郭開,郭開向趙王進獻讒言,說李牧勾結秦軍,擁兵造反,昏聵無能的趙王果然中計誅殺了李牧,不久之後趙國滅亡。
-
4 # 山雨夏
群雄並起,國與國互戰,古代的戰國就是現在的世界,中華大地的昨天就是今天的地球村,不斷的禍事與殺伐,奪的是利掙的是名,亂世出英雄,戰時出名將,一將終成萬骨枯,死裡很多人,消耗了很多人類人力資源,反反覆覆無窮匱也,這是輪迴,但願這樣的輪迴少些,最好不要有,天下太平。
回覆列表
這裡我們應該先知道戰國四大名將都有誰,在這個基礎上再展開聊聊他們的卓越成就。在這之前戰國這一時期,我們必須清楚的瞭解到。
相信很多讀者對於戰國與春秋怎麼劃分,心中存在疑惑。只有清楚的認識到這一時間點,才能瞭解到期間的人與事。
戰國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的時間界限,。依慣例,以三家分晉為起至秦統一六國終止。戰國持續兩百多年。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連年紛爭,期間名將名仕輩出。在他們之中秦將白起,王剪。趙將李牧,廉頗被後世尊為戰國四大名將。
白起
戰國時秦華人,在我們印象最深處那一定是白起破楚的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多萬。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白起為將一生所經歷的戰鬥遠不止這些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縣西)。
白起次年,由左庶長遷左更,出兵攻韓、魏,用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斬獲首級二十四萬,俘大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參見伊闕之戰)。因功晉升為國尉。又渡黃河攻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十六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靳(司馬錯次孫)聯合攻下垣城。
二十一年,白起攻趙,佔取郭狼城。
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鄧等五座城池。
次年攻陷楚國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燬夷陵(今湖北宜昌),向東進兵至竟陵,楚王逃離都城,避難於陳(參見鄢郢之戰)。秦國以郢都為南郡。白起受封為武安君(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又攻取楚國,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貴州地區)二郡(參見黔中之戰)(附註: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大將司馬錯發兵攻取黔中等地,但三十年白起攻楚,復取巫、黔中,初置黔中郡。期間黔中等地可能為楚國奪回,故而史籍中出現司馬錯和白起兩次攻取黔中的記載。)
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趙魏聯軍以救韓,大破聯軍於華陽(今河南新鄭北),魏將芒卯敗逃,擄獲韓趙魏(韓趙魏又稱三晉)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參見華陽之戰)。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四十三年,白起攻韓之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後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趙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被王齕取而代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王翦
說起此人各位可能還不勝瞭解。歷史題材的課本影視都不曾對他有詳細的塑造。但是秦國掃六國大家肯定爛熟於胸,要知道這六國之中有五國的亡國皆拜王翦所賜。這麼說來此人是不也是Boss級別的存在。
攻滅趙國
十一年(236BC),親政不久的秦王政,就以王翦為將軍,與桓齮、楊端和分路出兵,以救燕為名,攻趙
十七年(230BC),趙國大旱,饑荒。
秦國乘機於次年派大兵伐趙,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
經過一年多的征戰,王翦大破趙軍,殺趙蔥,敗顏聚,克邯鄲,俘趙王遷。秦設邯鄲郡。
趙王遷的異母弟公子嘉率其宗族數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縣東北),自立為代王。
王賁回軍攻代,擄代王嘉,趙亡。
攻滅燕國二十年(227BC),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事敗,秦王派王翦、辛勝率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敗燕軍。
次年,取薊城,燕王喜逃至遼東。
秦將李信率兵緊追不捨,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不得不殺太子丹獻秦。
二十五年(222BC),王賁率大軍攻取遼東,擄燕王喜,燕亡。
攻滅魏國王翦之子王賁此時也成為將軍,帶兵於二十二年(225BC)滅魏。
攻滅楚國秦國攻滅三晉,奪燕都,並一再打敗楚軍,秦王政決定乘勝一舉攻滅楚國。
王翦立即以壯士為先鋒,出動追擊,大破楚師於蘄(今安徽宿縣東南)南。
項燕立昌文君為楚王,反秦於淮南。王翦、蒙武率兵繼續攻楚,
於二十四年(223BC)破楚軍,攻入壽春,擄楚王負芻,昌文君死,項燕自殺,楚亡。
秦在楚地設楚、九江、長沙三郡。
攻滅齊國二十六年(221BC)王賁、蒙恬率兵自燕南攻齊,突襲臨淄,齊人不敢反抗,齊王建降,齊國亡。
至此,秦兼併天下。
平定江南王翦軍乘勝南征百越之君,平定江南,設會稽郡。
功滅五國王翦畢生的代表一戰就是用六十萬大軍對楚的大戰,這一戰成了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這一計的典型戰役。以逸待勞講究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造戰機,不讓敵人調動自已,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王翦不光會打仗,還懂為臣之道,李斯那麼大功都被宰了,王翦到太平無事,說明他對韜光養晦這四個字深有研究。後世的人評戰國四大名將,王翦便是其中之一。
王翦是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他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王翦一生征戰無數,戰必勝、攻必取,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當時殺戮無度的戰國時代顯得極為可貴。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統一中國,史書稱“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於後世。”(《史記·王翦白起列傳》)
白起,王翦可謂 是秦統一六國的急先鋒。正是有他們的存在才使得秦的虎狼之師踏平其他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近五百年的戰亂。戰爭贏者為王敗者也未必是一文不值,秦統一六國其間最大的對手趙國也是名將輩出。
李牧李牧,戰國時期趙華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抗擊匈奴,在趙國的政治軍事活動。
抗擊匈奴終其一生,主要是作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臺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接連又滅掉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于落荒而逃,以後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併戰爭,
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援在內。
政治軍事李牧到朝中任職,約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後。
這一年,他曾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定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
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帶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
此時,秦國迅速地兼併了魏國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國屈服之後,把主要兵力對向趙國。
趙王遷二年(前 234年),秦大將桓齮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臨漳縣西)、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
三年(前 233年),又帶重兵攻打趙國。當時韓、魏已聽命於秦,尾隨秦軍攻趙,李牧為此又向南進軍,抵禦韓、魏的進攻。
趙正遷七年(前 229年),秦國大將王翦大舉攻趙國,率上黨兵卒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瑞和率河間兵卒進圍趙都邯鄲。趙國派李牧、司馬尚傾全軍抵禦,一直相持到第二年。
人物冤死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而更大的憂患還在朝中,昏聵的趙王遷,對那個誣陷過廉頗的秦國間諜郭開寵信不疑。
秦國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又行反間故計,重金賄賂郭開,使其誣告李牧、司馬尚謀反。
趙王遷不作分析,馬上派趙蔥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
李牧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繼續奮勇抵抗。
趙王、郭開便暗中窺探,乘其不備之時,加以捕獲殘殺,並罷黜廢免了司馬尚。
三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殺死趙蔥,俘虜了趙王遷及顏聚,攻取邯鄲,滅掉了趙國。
軍事思想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是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政治制度大變革的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併,戰事不斷,國家的興衰莫不與戰爭聯絡在一起。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各國竟相招攬優秀的軍事人才,不少卓越的軍事家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脫穎而出。李牧是戰國末年趙國的卓越軍事家,戰功卓著,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以前史家大多隻是研究其生平事蹟、軍事活動,但對支配其軍事活動的軍事思想研究甚少。現對李牧的軍事活動作一介紹,並據此分析其軍事思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少數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分別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和圍殲戰的典型戰例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秀的將領。他的無辜被害,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胡三省注《通鑑》時曾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絡在一起:“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
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贊》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批判趙王遷而遷怒其母,未必妥當,但他的義憤填膺,與讀者的心是相通的。這種義憤。起著強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對愛國志士的慰藉。
廉頗
終於到我們最熟悉的廉頗啦,在讀書其間我們都學到過一篇課文《負荊請罪》當時被廉頗以國家為重拋棄個人恩怨的心胸所折服。也是第一次認識到了這位老將。
他驍勇善戰,名振天下,前後四十多年,為趙國的生存,建立了不朽的功業。
公元前三0六年,秦昭王即位。他在安定了國內的局勢以後,便不斷派兵進攻趙國。
公元二八五前年,秦昭王和趙惠文王約定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會談,秦國暫時停止了對趙國的進攻。
公元前二八三年,廉頗率領趙國軍隊打敗了齊國,奪取了陽晉(今山東鄆城縣西)。當年,他因戰功被趙惠文王拜為上卿,主持趙國的軍事。此後廉頗又數次伐齊,阻止了齊國復興,鞏固趙在東方的霸主地位。
從此,廉頗的聲名也就傳遍了各個諸侯國,使趙國保持了此較強大的地位。
公元前二六九年,秦、趙,許諾易地,趙惠文王違約,秦昭襄王派中更胡陽領兵伐趙,被趙將趙奢擊敗於閼與(今山西和順)。秦王仍不甘心,又出兵攻趙地幾(今河北大名)。廉頗率軍迎戰,大敗秦軍。此後秦、趙保持了數年的和平。
公元前二六二年,秦、趙雙方的軍隊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下)相峙。這時,趙惠文王已死,他的兒子趙孝成王繼位。趙國的國勢已大不如前,廉頗統帥趙軍,他針對秦軍來勢洶洶的鋒芒,採取守勢,築壘堅守,不與秦軍直接交鋒。秦軍多次挑戰,廉頗堅守不出,想以長期堅壁固守消耗、疲憊對方,迫使秦軍不戰自退。秦軍屢屢求戰不得,就千方百計地想要去掉廉頗。他們散佈謠言說:“秦軍不怕廉頗,只怕趙括。假如趙括擔任大將,秦國就非敗不可了。”趙王不知是計,輕信了謠言,埋怨廉頗堅守不戰,有失國威,改派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趙括雖然自幼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
他指揮軍隊和秦軍交戰,被打得落花流水。趙括本人被殺,四十餘萬趙國官兵被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大軍。這時,趙王后悔不迭,才重新起用廉頗統兵。公元前二五一年,燕王聽從丞相慄腹的意見,以為長平一戰,趙國國內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大概有機可乘,就派兵進攻趙國。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英勇奮戰,大破燕軍,殺死了燕軍主將慄腹,並乘勝進軍,包圍了燕國都城薊(今北京),燕國只好割地求和。廉頗因功封為信平君,代理相國。
廉頗是四大名將中武功最強的,謀略能與白起相比,受到趙惠文王的重用,攻打各國,消滅各國部隊不計其數,下面是廉頗的戰功,廉頗是攻打齊國燕國魏國最有戰功的將軍,但未能被趙孝成王(趙惠文王之子)重用,結果長平大敗
此為戰國後期秦滅六國時的四大名將,他們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時代,主要戰爭都是秦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