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戲人間7281

    【簡介】  banana; [馬來語] pisang: 一串香蕉 a hand of bananas◇香蕉插孔 [電學] banana jack; 香蕉插頭 [電學] banana plug; split plug; banana pin; 香蕉水 [化學] banana oil  【學名】Musa spp.  【別名】甘蕉  【科屬】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 (Musa)  【特性與特徵】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無主根。葉片長圓形,亮綠色。穗狀花序下垂。果序由7~8段至數十段的果束組成。果黃綠色,長圓形,微彎,略具3稜,無種子。花期為夏秋。喜高溫多溼,生長溫度為20~35℃,最適宜為24~32℃,不宜低於15.5℃。最適年降雨量1800~2500mm且雨量分佈均勻。對土壤要求較嚴,以粘粒含量<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土,尤以沖積土壤或腐殖質壤土為適宜。  【作用】香蕉營養豐富,鮮果肉質軟滑、香甜可口,是廣受歡迎的熱帶水果。鮮果可作糧食、蔬菜外,還可加工澱粉、罐頭、果醬、果泥、蕉幹、炸蕉片、釀酒等;蕉稈可製紙、繩,莖、葉、果皮作牲畜飼料及肥料,乳汁可作染色劑。  【分佈區域】  中國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國家之一,目前國外主栽的香蕉品種大多由中國傳去。香蕉分佈在東、西、南半球南北緯度30°以內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國家有130個,以中美洲產量最多,其次是亞洲。中國香蕉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和海南,貴州、四川、重慶也有少量栽培。廣東以湛江、茂名、中山、東莞、廣州、潮州為主產區;廣西以靈山、浦北、玉林、南寧、欽州為主產區,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長泰、詔安、華安、雲霄、龍海、廈門、南安、莆田和仙遊等縣(市、區),臺灣的香蕉以高雄、屏東為主栽區,其次是臺中和臺東等地。  【栽培意義】  香蕉果實香甜味美,富含碳水化合物,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3克、脂肪0.66克、粗纖維0.9克、無機鹽0.7克,水分佔70%,並含有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U等多種維生素,此外,還有人體所需要的鈣、磷和鐵等礦物質。  香蕉果實除作水果外,非洲、亞洲、美洲熱帶地區也作為糧食。香蕉果實除鮮食外,還可以製成各種加工製品和提取香精原料;香蕉植株具有高的藥用價值:果實性寒,能滑大腸、通便,潤肺;莖、葉可利尿,能治水腫、腳氣;根搗碎後可治瘡毒、結熱和痢疾;花和花苞可治吐血和便血。新鮮的幹莖、吸芽和雄芽也含豐富的營養物質,粉碎後可作豬飼料。假莖的纖維可制繩索、麻袋和造紙。總之,香蕉作為水果、糧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對於南方農村起著脫貧致富的作用。  【栽培特點】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其地下莖為粗大的球莖,根、莖、葉、花、果及吸芽(繁殖用)均由此長出。  香蕉喜高溫多溼,通常生長溫度20~35℃,最適溫度24~32℃,各器官的臨界溫度為葉片10~12℃,果實13℃,根13~15℃。年均溫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佈區,少數分佈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葉面積大,蒸騰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米最適宜,至少不得少於50毫米。香蕉要求充足的Sunny,但不能太猛烈。有文獻報道:光強度從2000勒克司增至10000勒克司時,光合作用迅速增強,但從10000~30000勒克司的光強度下,光合效率增加緩慢。光照差果實的光澤、風味差。香蕉無主根、正常植株有200~300條鬚根,10~30釐米土層是根系的主要分佈層,香蕉株高大,根系淺,對風敏感,易遭颱風和強風危害。據觀察當風速達25~30千米/小時時,可使葉片嚴重撕裂,風速40~65千米/小時,常使假莖折斷,風速100千米/小時,可使蕉園全毀。香蕉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沖積土或腐殖質壤土最適;pH值4.5~7.8都可種植,但以pH值6.0以上為最宜。  香蕉採用無性繁殖,種苗有吸芽苗和組培苗。①吸芽苗有褸衣芽(立冬前抽生的吸芽,披鱗劍葉,過冬後部分鱗葉枯死如褸衣,故名)、紅筍(春暖後抽生的吸芽,葉鞘紅色,故名)和隔山飛(由收穫後較久的舊蕉頭抽出的吸芽,又稱水芽)3種,以褸衣芽苗為優。②組培苗生長整齊,以葉齡6~10片葉時種植為宜。組培苗易產生變異,生長較弱,抗逆性差,生長初期應精心管理。  春夏蕉(反季節蕉)、正造蕉、大蕉、粉蕉、龍牙蕉、組培苗蕉(試管苗)優質豐產技術因季節、品種不同,優質豐產的栽培技術也不同。  香蕉的病害有:香蕉束頂病,是世界性的嚴重病毒病,防治方法常採用:提高抗病、抗蚜力和滅蚜,種植無病苗,挖除病株和輪作。另外,有60多種蚜蟲傳播香蕉花葉心腐病、病毒病。此外香蕉還有葉斑病、香蕉黑心病、香蕉巴拿馬病、香蕉炭疽病、香蕉冠腐病和香蕉根線蟲病等。香蕉蟲害主要有香蕉象甲、香蕉麥葉蟲、香蕉交脈蚜和香蕉花薊馬等。  【香蕉的種類和品種】  香蕉的兩個原始野生種是尖葉蕉和長梗蕉,香蕉品種是由這兩個野生種的種內或種間雜交後代進化而來。  五、採收、加工及市場  1.採收期  香蕉採收期的長短受不同地區、季節、氣候好壞、品種、肥水、管理水平、銷售點遠近以及相應的不同技術措施等因素所決定。  (1)香蕉採收熟度標準  香蕉採收熟度又稱肉度、飽滿度。香蕉抽蕾後,經一定時期發育,果指增長增粗到一定程度時,果實稜角從明顯變成不明顯,果皮從深綠變為淡綠,這時標誌著蕉果已趨於成熟,可進行採收。用什麼標準和方法測定香蕉青果成熟度,世界至今仍未有統一,現簡介幾種採收熟度標準。  ①記錄果實發育日數法。此法必須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香蕉生長髮育季節和不同品種、不同立地條件與管理水平,掌握多年積累下來的香蕉果實發育規律,即到達果實收穫所需要時間。例如,廣東沿海地區,中等立地條件與管理水平,斷蕾至收穫需要日數,春夏蕉110~133天,正造蕉80~100天,新花尾(乙水鉈)的果實發育最短,只需67天。立地條件好、管理水平高的要比差的早收7~30大。中國有些蕉農用小刀在已斷蕾的果軸下方刻上日期或掛上寫著日期的小牌,而菲律賓、澳洲則用不同色帶綁紮在果軸上作標記。  ②測量果徑法。在中美洲用卡尺對第二梳外排中間一個果測量果徑,以直徑為3.37釐米(或周徑l00毫米)為最佳採收標準。  ③目測果稜、果色法。果實發育初期稜角明顯,果面凹陷,隨著發育成熟,果稜逐漸減退為不明顯至幾乎無稜,果面從凹陷伸展或平面至隆起,而果色在發育前期呈深綠,隨著成熟度提高,逐漸轉淺至帶黃白色。據觀察,當不足七成肉度時,果稜明顯至較明顯,果面凹至平,果色濃綠;達七成至八成肉度時,果稜較不明顯,果身較圓滿,果色褪至淺綠;九成至十成肉度時,果稜不明顯至幾乎無稜,果身圓滿至近圓形,果皮轉黃綠色。中國多沿用此法。  ④測定皮肉比率法。果實在成長初期,果皮比果肉重,隨著果實成長,果肉比果皮重,果實愈接近成熟,果皮愈薄,果肉愈厚,因此,透過測定皮肉比率可確定其成熟度。此法在中美洲多采用,規定果肉為果皮重量的1.5倍時(即可食比例為60%)是出口蕉最佳肉度,為出口採收適期。  (2)香蕉採收適期  香蕉採收適期不但取決於香蕉貯運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果實成熟季節,還取決於栽培要求和蕉價。需要貯藏較長時間(1個月以上)或遠運至北方而夏秋高溫又沒有冷藏裝置或銷國外需7~20天才運到口岸的,必須早採收,以七成至七成半肉度為宜。低於七成肉度的,果實雖更耐貯運,中途黃熟蕉很少,但肉少皮厚,可食部分少,影響果實品質,故不宜採用肉度過低的果實貯運。需要近銷(地銷)、只需1~2天運到的,則可遲採收,以八成半至九成半肉度為適宜。夏季的大領蕉,可長至九成肉度以上,但春季的古釘蕉,只能長至七八成。當要促芽(後代)生長時則需砍瘦蕉(低肉度),當要牽制芽(後代)生長時則需砍肥蕉(高肉度)。有時為了取得好價錢,也可提早或延遲採收期。  2.採收  採收前先將防風的蕉繩解開,如有妨礙收蕉的蕉柱應把它拔掉。莖幹較矮的,可直接用蕉刀砍下果穗。莖幹較高的,則先在莖中部砍1~2刀,至上部莖葉慢慢下垂時,一手伸入果穗中部抓緊果穗軸,另一手用刀將果穗砍下來;也可兩人配合,一人先把假莖砍斜,再把果軸砍斷,另一人及時將果穗置於有軟墊的肩膀上托起。砍下的果穗用繩子綁好,兩穗一擔,挑到收購站或加工場。在採收過程中,千萬注意防止機械傷。不論採收還是運輸,果穗都不能碰、擦傷,也不能堆疊在一起壓傷。在放置果穗時,應用海綿墊鋪地或鋪牆邊。一般採收宜在上午進行,採後果實不能曝曬太陽。此外,收蕉前10天不宜灌水,採後最好及時落梳、洗果、保鮮、包裝好。  3. 青香蕉在銷售地需用用乙烯利在16~24℃的條件下催熟後才能應市。  4. 香蕉既可作水果鮮食,又可作為主食。其加工製品眾多,如香蕉脆片、香蕉粉、香蕉泥、香蕉果醬、香蕉軟糖、香蕉汁等都是香蕉的加工製品。香蕉脆片簡便易加工;香蕉泥可進一步作為加工色、香、味俱佳的香蕉冰棒、香蕉冰淇淋、香蕉布丁等。  香蕉是中國重要的南方水果。近十多年來發展較快。1999年全國香蕉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303.99萬畝、419.42萬噸。世界香蕉年產量5900萬噸左右,人平佔有量接近10公斤,中國年產量佔世界香蕉產量的7.1%,全華人平佔有量約3.4公斤。  【香蕉皮發黑的原因】  在熱帶,香蕉樹到處可見,蕉葉婆娑,碧綠一片。  樹上的香蕉還綠,還硬,人們就把它摘下來啦——要是等到它變黃、變軟,那運輸起來就麻煩了,摘下以後,過了些時候,香蕉自然會由綠變黃。  俗語說:“無心插柳柳成蔭”。當你把柳枝從柳樹上攀下來時,枝上的細胞並沒有死,插到地上,它會生根發芽。同樣的,在摘下來的綠香蕉中,它的細胞仍然活著。這些細胞,會分泌出各種酵素。  在香蕉的表皮細胞中,含有葉綠素與葉黃素。香蕉沒成熟時,葉綠素掩蓋住了葉黃素的黃色,所以香蕉看上去是綠色的。待放了些時候,細胞中分泌的酵素與葉綠素發生化學變化,破壞了葉綠素,綠色消失。這樣,葉黃素的黃色便顯示出來了,香蕉也就換上了一件黃色的新裝。  秋天,落葉由綠變黃,也是這個道理。  香蕉捱了凍,或者皮被碰傷,碰破時,常常會出現黑色的斑點,看去象塊金錢豹的皮。這卻又是另一場化學變化。原來,香蕉表皮細胞中,還含有一種氧化酵素。平時,它被細胞膜嚴密地包裹著,不與空氣接觸,正如你夏天躺在蚊帳裡一樣,不受蚊子的打擾。但是,一旦受凍、碰傷,細胞膜破了,那氧化酵素就流出來了,與空氣中氧氣發生氧化作用,結果生成一種黑色複雜的產物。  梨子、橄欖之類碰傷發黑,也是這個道理。  【香蕉的常見病害】  香蕉束頂病  發病特徵:  香蕉束頂病俗稱蕉公、蝦蕉、蔥蕉,該病是嚴重的世界性的病毒病。中國各蕉區均有發生,以舊蕉區較嚴重。香蕉束頂病的典型病症是新葉越抽越小,並且成束,故稱束頂病,發病後期植株矮縮。病葉較直立狹小,硬脆易斷,葉邊緣明顯失綠,後變枯焦。葉柄或中肋基部出現深綠色的條紋,俗稱“青筋”,這是區別其他原因造成叢葉的主要特徵。病住一般生長緩慢,矮化,不抽蕾結果。抽蕾時才發病的植株抽出的蕉蕾其果實畸形細小,果無甜味,無經濟價值。病株根尖變紫色,無光澤,大部分根系腐爛或變紫色,不發新根病株最後枯死。  發病規律:  香蕉束頂病的病原是香蕉束頂病毒,該病毒是一個直徑是18毫微米的等徑病毒。該病毒主要靠香蕉交脈蚜蟲傳播。香蕉束頂病在香蕉各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一般3-5月份為盛發期。危害程度取決於蕉園中的病株數量及蕉蚜的密度和發生情況,正常上年冬季冷害嚴重時次年3-5月發病較嚴重。此外,一般香蕉發病較多,大蕉、粉蕉、龍牙蕉發病較少。  防治方法:  (1) 選擇通風的園地,採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和密度,加強肥水管理。不同種間容易導致蚜蟲滋生的蔬菜,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2) 採用無病組培苗作為種苗。蕉苗假植期間做好防蚜蟲的有關措施  (3) 噴藥殺滅蚜蟲,尤其在9-4月份和9-11月份要加強對蚜蟲的防治。  (4) 及時清除病株,切斷傳播源。有蚜蟲的病株應先噴藥殺死蚜蟲,然後挖除病株,並將病穴土扒開曬乾,填入新土,加入50-100克呋喃丹混勻後再補種新苗。  (5) 發病高的蕉地最好與水稻等水田作物輪作,可大量降低次年的束頂病發病率。  香蕉黃葉病  發病症狀:  發病蕉株的下方老葉葉緣首先黃化,逐漸擴大至中肋,葉柄軟化彎曲下垂,最後枯萎,上方幼葉亦逐漸發黃,最後導致整個蕉株枯萎死亡,有時病株假莖外圍的葉鞘自基部發生縱裂。  縱切病株的假莖或塊莖可以發現維管束呈現褐變的現象,在發病後期,黃褐色的維管束組織上下貫穿呈長條形。有時病菌會從母株塊莖穿過與吸芽相連部位而侵入吸芽。  發病規律:  黃葉病是真菌病害,其病原菌為尖孢鐮刀菌及其變種,病原菌在病株組織內可產生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但在土壤中主要以厚膜孢子存活,其存活期可連數年之久。一般而言,在酸性砂質地較易發生,又排水不良及傷根情況下可促進本病發生。本病病原菌有四個生理小種,引起臺蕉(北蕉、仙人蕉)黃葉病者為第四生理小種,引起呂宋蕉(芭蕉)黃葉病者屬第一生理小種。病原菌自感染到出現外部病徵,潛伏期可長達5~6個月,本省南部蕉園種植期在3~5月,因此一般在每年10月以後才開始出現外部病徵。本病為土壤性傳播病害,病原菌可經病苗病土及流水傳播,有時病菌會從母株塊莖穿過吸芽相連部位而侵入吸芽。病原菌以厚膜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亦可在莎草、香附子等天間雜草根部存活。  防治方法:  (1) 輕微至中度黃葉病園種植耐病品種。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蕉園為佳。排水不良及砂質酸性土壤,不宜種植。  (2) 發病率超過10%以上的蕉園,宜轉種其他作物。經廢耕或轉作水稻2年以上的病園,如果再想種香蕉的話,蕉苗應該取自無病區。病園與旱作輪作為佳。  (3) 發病率低於10%以下的蕉園,如果再種植香蕉時,應做病株處理。發病株以除草劑裝於壓力式噴霧器桶內,噴頭裝上注射針,每株注射5孔。一星期後病株葉片急速乾枯,兩個月後葉片和假莖完全乾枯,即可引火燒燬。病穴殘留有部分塊莖組織尚未腐爛,亦可挖出切碎,連同假莖一併燒燬。  (4) 目前,對該病菌還沒有特效的防治藥物。現大多數採用防治真菌病害鐮刀菌類的藥物,像日邦克菌、農土斯、菌根消、復活一號等效果都不錯。  香蕉灰紋病  發病特徵:  香蕉灰紋病又稱香蕉暗雙孢黴葉斑病,在中國香蕉產區均有發生。該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上。葉片受害多從葉緣開始,病斑呈橢圓形或沿葉緣呈不規則形,暗褐色或灰褐色。新病斑周圍呈水漬狀,後逐漸擴充套件為中央淺褐色,具輪紋、斑邊深褐色的橢圓形斑,斑外緣有明顯的橙黃暈圈。葉背的病部上常長出灰褐色黴狀物。病菌沿葉緣氣孔侵入時,初期葉邊緣出現水漬狀、暗褐色、半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後期沿葉緣聯合為平行於葉中脈的褐色、波浪環紋壞死帶,秋季後病斑由褐色轉為灰白色,質脆。  發病規律:  病原為香蕉暗雙孢黴。該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有分隔。初侵染源為病株殘體,春季開始發病,高溫多雨的夏季為病害盛發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從葉緣氣孔侵入,在雨季該病發生後迅速向中脈擴充套件。在大氣汙染嚴重的地方(如煙塵、S02等),該病加重。乾旱季節不易發病。香蕉比大蕉、粉蕉易感病,偏施氮肥發病加重。  防治方法:  (1) 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合理排灌,及時摘除病葉。  (2) 每年立春前清除蕉園的病葉、枯葉並燒燬,減少初侵染源。在香蕉生長期最好每月清除病葉一次。  (3) 控制種植密度。多施鉀肥磷肥,不偏施氮肥;雨季及時排水,降低蕉園小環境的溼度。  (4) 噴藥防治。香蕉產區應於4、5、6月各噴1次1:0.8~1:100少量式波爾多液,每畝150~200升,此外,45%甲基硫菌靈懸浮劑800倍液、50%的萬黴強敵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香蕉冠腐病  發病症狀:  採後的香蕉密封包裝,在25-30℃下貯藏7—10天,蕉梳切口處出現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含大量大、小分生孢子,造成軸腐,進而向果柄擴充套件,病部暗褐色,前緣水漬狀,指果脫落;20一25天后果身發病,果皮爆裂,覆蓋許多白色菌絲體及分生孢子,蕉肉僵死,不易催熟轉黃。青果外軟而中央胎座硬,食之有澱粉味感,一旦發病,擴充套件極為迅速。  發病規律:  該病是由鐮刀菌引起,有半裸鐮孢、串珠鐮孢、亞粘團串珠鐮孢及霜孢鐮孢等4種。4種菌均由機械傷口侵染,用聚乙烯包裝儲運或運輸車廂高溫高溼,極易發病。  1、各種機械傷是病菌侵入的前提。  2、高溫高溼使病情迅速發展。  3、青蕉若密封在薄膜袋內,因果實的呼吸作用,袋內二氧化碳濃度日益增高,甚至出現中毒,有利於鐮刀菌的侵染危害。  有效防治香蕉採後貯藏期炭疽病、冠腐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菜洗過了沒煮,怎麼儲存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