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品李白讀唐宋
-
2 # 安子莫
別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這首詩的後兩句很平庸,一為點題,二為表達建功立業的志向。前兩句也並無十分出彩之處,它之所以被人廣泛傳唱,是因為它道出了人們生活中最真實、最普遍的感受——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有很多,卻沒有多少可以向人傾訴的。
“不如意事常八九”,表現出一種人生艱難之嘆,飽含無可奈何之情;“可與語人無二三”,則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因為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一些利害相關又相矛盾的糾葛,因而造成了許多不便與人說的現象。於是,民間又有這樣一句俗語:“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這兩句所表達的意思,最早語出《晉書·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後來,辛棄疾有“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句子。再後來,方岳便將之總結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來表達生活坎坷之嘆。
-
3 # 又見炊煙777
我來說說我的理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可以跟別人說的事只有二三。
這不由得想起我以前寫的一首詩:
冬雨寒風秋葉黃
人生何處無憂傷
心中常思一二事
無意八九歲月長
也是說人要常想如意和高興的事,不要太在意那些人生常有的煩心事,這樣生活才有奔頭。
作為成年人,歷經了歲月的酸甜苦辣,知道了生活的不易。許多的苦痛不能與人言說,因為知道別人也不能幫你,而你身上有責任,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的苦痛只有自己躲在角落默默承受,自己撫平創傷,爾後依然笑對生活。
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苦痛,只有調節好心態,遇到不順心的事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麼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難倒我們。
-
4 # 桃夭夭yao
人生的事,十件裡有八九件是不完全符合你的心意,可以和別人說的,連兩三件都沒有。
出自於《晉書·羊祜傳》:“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
背景:
西晉武帝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即位後。由於有後顧之憂,朝中一時還下不了南進伐吳的決心。羊祜又上表陳述意見,認為:平定南方吳國,北方的邊境戰爭也必定可以平定。對羊祜的主張,由於武帝的動搖不定,致使計劃擱淺。
為此,羊祜嘆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所以在經常優柔寡斷,上天給了好的機會卻不能把握,這難道不是在事件變更後再遺憾嗎!“
-
5 # 眾妙之門123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出自唐朝房玄齡的《晉書·羊祜傳》
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
賞析
西晉武帝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即位後,三國時吳國皇帝孫皓仍佔據長江下游、福建、兩廣地區。晉武帝為了滅吳,派尚書左僕射羊祜(221——278年)都督荊州諸軍事,以決定平吳之策。
羊祜赴任後,首先推行睦邊政策,取得江漢一帶民心,隨後提出伐吳之計。羊祜分析了敵我雙方形勢,認為:如果能以梁州(今陝西)、益州(今四州)之師水陸並進,以荊楚(今湖南湖北)之兵進夏口,徐、揚、青、兗(今江蘇、山東)四州之兵進秣陵以為疑兵,一旦突破,吳內部必生離散之心,很快即可平吳。
司馬炎很贊成他的作戰方略。可是當時北方邊界時常受到侵擾、屢吃敗仗。由於有後顧之憂,朝中一時還下不了南進伐吳的決心。羊祜又上表陳述意見,認為:南平則北必定,應速決伐吳之計。對羊祜的主張,朝中議論紛紛,武帝也動搖不定,致使計劃擱淺。為此,羊祜嘆道:”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後漸變成“不如意事常八九”,又加了“可與人言無二三”,含義發生了變化,表示不稱心如意的事不少,但能與人講的卻是不多。形容有難言之隱。
-
6 # 老武小侃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這句話出自宋代方岳的《別子才司令》。全詩為: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這句詩的意思是說人生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如意的事情,但是能夠與人述說的卻沒有幾件。
作者方岳在宋代文壇雖不算出彩,但這句詩卻是相當有名,後世更是經常引用。這句詩是他的對於人生的看法,也是他的人生寫照。
方岳出身於一個世代耕讀之家,七歲便能賦詩,時人稱為神童,南宋紹定五年中進士。後因剛直不阿,不畏權貴,多次遭到權奸貪吏的誣陷和打擊。
有人說這句詩略顯消極,其實方岳說的只是人生常態,是我們經常常遇到的人生困境。它道出了人們生活中最真實、最普遍的感受——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有很多,卻沒有多少可以向人傾訴的。
“不如意事常八九”,表現出一種人生艱難之嘆,飽含無可奈何之情。人生之路一帆風順並不常有,常有的是挫折和無奈,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很多人看似瀟灑,但是背後卻也是滿滿的不容易,只是那些不容易我們見不到罷了。
“可與語人無二三”,則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因為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一些利害相關又相矛盾的糾葛,因而造成了許多不便與人說的現象。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和經歷,自然也就造就了自己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又哪來真的感同身受?偶爾的共鳴便已是天大的幸事,到最後發現能夠暢所欲言的人實在是沒有幾個,人生就是這樣慢慢走向孤獨的。於是,民間又有這樣一句俗語:“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其實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詞作《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就已寫過“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見讀書人的內心世界都是相似的,都有一樣的孤獨和愁苦。
我相信不僅是古人有這樣的內心活動,身處現代的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無奈。大家為了生活,四處奔波,處處充滿了艱辛。而隨著成長,我們也發現身邊的朋友慢慢漸行漸遠,當年無話不談的好友慢慢斷了聯絡,慢慢地發現能夠說上話的人越來越少。
這樣的事情在所難免,而我們所要做只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其常想不如意之事,不如將注意力放在了默默耕耘上,努力總會有所收穫,風雨之後必將會有彩虹。人生雖寂寥,但是總會有人與你作伴。走過風風雨雨,我們的人生底色其實已然絢爛無比,無怨無悔!
-
7 # 相戲於江湖
心理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沒有經歷過,不能感同身受,即使說了也白說,反遭人嫌棄;另外一層意思是: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打落牙齒和血吞,不輕易與他人示弱
-
8 # 默然詩歌
南宋方岳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詩句說的什麼?如何理解?
簡單的說,此詩句表達了人生在世,事情不會盡善盡美,常常是順心如意的事情很少,而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重點突出了人生的無奈與心酸。
既然絕大部分事不會如意,那麼我們找些人“吐槽吐槽”吧!非也,下句就是“可與人言無二三”。這句又能怎麼理解呢?
我想,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你難,他也難,難不成要“相擁而泣”?所以說,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現狀,還是“假顏歡笑”,不要觸及吧!
其實,讓我來說,人生也不是那麼悲觀,就像人的心態一樣,你若經常看到的是他的Sunny一面,你就會感覺Sunny燦爛,幸福無比;你若經常只看到他的陰暗一面,那麼就會經常是電閃雷鳴,不堪辛苦。
所以說,我們看待一切事情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即使人生處於低谷也不輕易放棄,要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看待一切。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以百倍的勇氣戰勝困難,實現自我的人生規劃。
-
9 # 火雷
簡單的說:
一、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句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說事情做成了,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願望達成了,但偏偏事情另一方面又有不足之處,這是事前沒料到的,由此留下遺憾。不過總體還是滿意的,只是“不盡如人意。”
比如,買塊五花肉,正常肥瘦比例是三七,結果賣肉的切成四六,總體還可以,只是有點“不如意。”
娶了個嬌妻貌美如花又知書識禮,但偏偏不會做詩,奈何?總體來說抱得美人歸已是人生一大幸事,何況原意就是“以貌娶人,”夫復何求,只是略有不盡如人意……
想做某件事已久,但總被一些意外出現人或事阻礙了。不如意啊,又能如何?
二、“可對人言無二三。”這話就比較複雜了,此句與“人生難得一知己”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正常人通常有“三副面孔”:
1.工作時 嚴慬認真。
2.生活中 對親友隨和寬容無所謂。
3.個人世界,或曰個人隱私。“可對人言無二三”指的就是個人心事
無論古今,大凡有點年紀的人,都會在工作生活甚或感情上積累了些心事(尤其是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但是這些心裡話無法或不適合對同事親友訴說,這就是“可對人言無二三的”無奈感慨。這其實就是慨嘆沒有“知己”——無話不說的知己朋友。等他(她)有了訴說物件就不會再說什麼“可對人言無二三”了。
但是知己難求,知音難找,自古如此,何況,據說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
-
10 # 那方光亮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者不需說,不懂者,說了也不懂。況且,不如意之事,別人未能感同身受,說了有何益處?
回覆列表
生活不可能給人百分之百的滿意,往往與人意志相左。所以,必須持平常心正確對待挫折,並應想辦法及時走出困境,面朝大海,方能感知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