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老院大門一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以我自己學習書法十年有餘的歷程而言,不斷的練習,不斷的臨摹自己喜歡的字型,透過量變達到質變。練習的多了,自己便會對字型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自己也會總結出規律,總結出字型的特點,這樣實踐出來的理論結果更深刻也更有意義,所以,並不一定非要區分哪一個先後,在實踐中獲得,在理論中實踐,都是可行的辦法,用心便是最好的結果️希望對您有用。

  • 2 # 馮凱8709

    我認為先練習。書法的確是手腦並用,經過多次臨寫和對比後,才會體會到眼和手及心差距在哪裡,看到而做不到,這樣的事在習書過程中太常見了。所以,任何脫離實戰,脫離技法,脫離感知的只談理論都是空中樓閣。如果不去練,先去攻克理論上的東西,有很多東西你可能根本就看不懂,無法產生共鳴,既便有人告訴了飛鳥入林,擔夫讓路等名詞後,也只是停留在想像中,沒有辦法落實到筆毫觸紙那剎那間的動作要領。當然,先練習不等於只練習而不去學習理論,實際上沒有一個人迂到那種程度,估計每個人在練習中都會有一些自己靠悟性,天賦和勤練解決的問題,也會有自身一時弄不明白的東西,每到此時,我想愛好書法的人會不自覺地自自然然的走向探求書法理論的道路,在這個時候,由於自已在練習一段時間後,有一定的經驗和認知在那裡,對於不懂的問題,加之理論的指導和高手的點拔,一定會有助於對書法的理解,有所收穫。

  • 3 # 狂喜淡墨a

    學書法先有理論還是先練習?

    理論性是由書寫者的創造的,因而先有書法創作,後有理論的形成,假若你的書法集大成者,會有研討會,比如現在的著名書法者都有書法高人給予舉辦一場藝術性研討。探討書法藝術的成就,自然就會有了歸納總結,出現了藝術創作的一整套藝術風格理論性的東西。符合何種風格,其用筆特徵。形成的緣由。

    知名人給予的評析,總結這部分人的發言稿,理順出這個書家的書寫筆法及書墨風神。那麼書史的形成,也是由歷代寫書論的人,總結後成就了浩瀚的書法史學著作。一般有成就的書家也有自己撰寫自己的體會。

    林林總總得書論,最早的有李斯的《倉頡篇》,許慎《說文解字》,衛鑠《筆陣圖》,王羲之《筆勢論》。

    後來就多起來,清代有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因此都是記載以前的書藝之言論,有的意會不可言傳,有的直接析解筆法。現在已經有了書法辭典。

    對於書法習練者,對於理論結合書寫實踐,會進步快,學點書史理論,很有系統性,一般專業者都是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故習練開始多少有些許書法基礎知識對習練很有裨益。

    初學不可窠臼理論之中,應該以練習為主,習練過程去體驗理論的指導性。

    因此不可形而上學,應該有思考的甄別性,擇取對於有意義的理論。古典性要認真理解。基礎性的要了掌。

    如此讀帖讀理論與書寫相結合相統一。重在習練。不斷完善自己的書藝知識。

  • 4 # 仙茗居創意空間

    聽起來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就是要學如何寫字嗎?對啊!沒錯!其實要怎麼學?學什麼?先學什麼這裡邊也有學問。

    我認為在學會用筆和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之後,首先要學會練功,其次還要學會觀察、學會欣賞、學會感悟。

    首先學會練習

    書法學習要學會練功。這如同走路一樣,學會了走路,才能達到心中的目標,想到那兒就能到那兒。在書法學習上,也要學會練功,這對書法技術的提高和表現力的增強,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知道技術不同於思想,技術是表現思想的武器。故“武器”一定要精良、要準確,才能把先進的思想表現得豐富、完善。

    技術是什麼?技術就是技巧、是方法。練功的目的就是透過熟練的技術,形成良好的習慣,表現豐富的思想內涵。

    這如同行走,不用考慮先邁那隻腳,步伐自然、流暢、矯健,這是熟練的緣故。在書法的學習中,行筆要達到像走路一樣地利索、流暢、瀟灑、自如。

    故我想說:“你想在書法上有成就開始練功吧!你想成為書法家就開始練功吧!你想在書法上走的更遠就開始練功吧!你想在書法上有造詣就開始練功吧!”不過練功也是“雙刃劍”,合理的練功能不斷地提高技能,不斷地熟練、完善技法,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從而達到學習書法的目的。

    不合理的練功則相反,不但不能提高技能,反而可以形成很多毛病,也就達不到學習書法的目的,更不可能成為書法家。

    原因很簡單,本來目標是向東走,而你卻朝著西方走去,豈不是離目標越來越遠嗎?就拿鍛鍊身體來說,我們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健康。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合理的運動是屬於有氧的運動,有助於健康;不合理的運動(過量)是屬於無氧的運動,有害於健康。同樣是運動,方法不對,效果則相反,有的能使人們健康長壽,有的不但不能使人健康,反而帶來很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書法藝術的學習中也是如此,技法正確,就能事半功倍,技法不正確,結果也是相反的。所以針對這個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書法的行筆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要學會用筆鋒。

    因為筆鋒具有彈性,寫出的線條自然也有彈性。用筆不可用過,用過則如同人“蹲”著走路,慢而費力,既影響行走的速度,又影響行走的美感。用筆也不可側、不可過,側則“歪斜”、“左右搖擺”,如同“醉漢”;過則沒有彈性,影響使轉,這都是不可取的。

    古人云:“心正則筆正。”就是強呼叫筆要正,只有筆正才能八面出鋒、萬毫齊力,也就說一定是要走正道。

    2、要學會行筆。

    行筆要有“起伏”,有“起伏”就有彈性,有彈性就“活撥”,有“活撥”就“瀟灑”。如人們的行走時,步伐一起一伏、前後交替,輕鬆自如。是那麼和諧、自然。

    故在行筆時,要有“起伏”、有“節奏”;要“瀟灑”、要“自如”,不可有拖泥帶水的現象,更不可憂鬱、滯筆的毛病。一個好的用筆是在節奏下進行的,這對書法藝術走向更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學會觀察

    書法學習要學會觀察。要學會用眼去看,只有眼界高了,看的才能更遠。其實美就在你的身邊,關鍵是你看到了沒有。

    如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就出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壺的蒸汽把蓋子頂起來,就發明了蒸汽機。當我們觀察到天,就會被藍天、白雲所吸引,就會想到“藍藍的天上白雲飄”;觀察到地,就會被麥田、微風所吸引,會想到“綠油油的麥田在微風吹動下,翻起層層波浪”

    觀察到了小溪,就會被魚兒、水聲所吸引,會想到“清澈的小溪,彈奏出優美的“琴聲”,在這優美的“琴聲”中,魚兒歡快地在中水中穿梭”。這是多麼富有詩意啊!多麼美好啊!這一切都是觀察的結果。

    在書法學習中,我們面對的是字帖、作品,在學習中不難發現,今天臨帖時觀察到了一種美,明天臨帖又發現了另一種美,只要認真觀察,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這是經常出現的。有了觀察就有了發現,有了進步。只有不停地觀察,不停地發現,才能不停地進步。

    同時,我們的觀察是有層次的、是立體的,站的高度不同、位置不同、學識不同、修養不同等等,透過觀察得到的美感也不同。正是這些不同,觀察到的美也是不同的,有的觀察到的是外在的美,有的觀察到的是內在的美。

    不管怎樣,只有不斷的觀察、不斷的發現、不斷的探索,美才會不斷地被發現;只有這樣不斷地吸引、不斷地刺激,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才會有不斷地追求、不斷地進步。

    還有一種現象,在臨帖、學習中,在不斷地追求、進步中,也常常會出現“停滯”、學習沒有長進的現象,出現苦悶、懊惱,有“山重水覆疑無路”的感覺。在此時有的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忠貞不逾,愛她個死去活來。有的相反,不行就“跳槽”,“移情”、尋找新歡,以求新的刺激。

    這樣的選擇,很難說是對還是錯。究其原因,就是發現自已尋找不到美的東西和新的追求了,因此才移情別戀。我認為一件真正美的藝術作品,它的美是在各個方面的,它可滿足不同人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再發現新的美,我認為這可能是眼界跟不上了,思想落後了,解決的辦法是應該馬上去“充電”。

    我們知道書法的後盾是文化,只有文化水平提高了,眼界跟著也就提高了。只有眼界高了,像“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水蒸汽把水壺蓋子頂起來”這樣的小事情也能做出大文章來。

    再學會欣賞

    書法學習要學會欣賞。欣賞什麼?欣賞自然、欣賞藝術。自然是什麼?是自然天成的美,是藝術。藝術是什麼?真正的藝術又是自然的。欣賞那山、那水、那花、那鳥;欣賞那書法、繪畫、詩歌、文章。把自然和人文結合在一起。

    在名山大川中我們看到亭臺、樓閣、園林、廟宇是那麼和諧地交融在一起,是自然和人文完美的結合。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美啊!自古以來那些文人墨客遊山玩水,去感受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同時又陶冶了心靈,又創造出新的藝術。

    如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先生,在欣賞廬山時,被那美麗風景所陶醉,靈感突發,寫下那不朽的名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還有王昌齡的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這個採蓮女長的美啊和芙蓉一樣,衣裙的顏色和荷葉一樣,聽到優美的歌聲才知道美女的到來,這真是一張沒法畫的美女圖。妙!妙!耐人尋味,被世人傳誦。

    在書法學習中也要學會欣賞,欣賞王羲之陰柔的美,剛直的線條,優美的結構;欣賞歐陽詢險峻的美,保留隸書的風韻,俏麗姿態;欣賞顏真卿豪放的美,博大的胸懷,氣魄宏偉;欣賞王寵空靈的美,純淨中透出一股廟堂氣

    欣賞康有為野逸的美,線條枯滕,顯露出書法的原始美。還要欣賞書法的用筆美、線條美、結構美、章法美、趣味美、簡的美、繁的美等等。

    最後學會感悟

  • 5 # 抱庸詩書

    書法的理論學習,分為字內和字外的兩部分。所謂“字內”的理論,是筆墨章法的規律性技法技能知識,與書法的習學直接關聯,是指導我們進行書法學訓的理論,這個必須要先學習,至少是與書法習練同步。所謂“字外”的理論,是抽象了的書法理論,比如書法歷史、書法源流、書法審美與鑑賞;甚至還包括詩詞文學、繪畫雕塑等藝術的相關理論,統稱為“字外”的功夫。這些理論可以暫時的放一放,抱庸認為,在入門之後再來深學厚養,也完全來得及。

    沒有系統的理論支撐,任何一門藝術也不可能被稱為藝術。理論的修養,是書法者書法藝術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理論內涵、不具理論思維的書法人,充其量只能是“字匠”。因此,書法理論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也是每一個書法人需要做好的功課。

    在入門之前的初級階段,如果有老師的指導,或者臨帖得法,即便離開了系統的書法理論,似乎也並不影響書法學習。但是,在書法技能的深化拓展、個人風格的培塑階段,理論至關重要。無理論剛無方向,無理論則無審美觀,書法修學也必將沉淪迷失。磨刀不誤砍柴功,理論與技法同步兼修,是為正道。

    抱庸淺談。

  • 6 # 翰墨書道

    先學習書法技法和理論知識,也可以從描紅開始。

    因為我們一上手就直接臨摹練習,往往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即便有教程,有仍然不知所云。這時候就需要先了解一些書法的基本知識,當然多多益善。通過了解這些技法理論知識,讓我們首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如執筆技法,點畫結構問題,永字八法中八個基本筆畫的形態用筆技法等問題。如點畫的粗細剛柔變化起筆行筆收筆的形態和用筆技法,瞭解什麼上方筆什麼是圓筆。細線條是透過什麼筆法完成的,粗線條上用什麼筆法完成的。什麼是藏鋒露鋒,什麼是中鋒等等都要先從理論技法有所掌握。包括結構章法的一些常識。然後我們再去臨摹練習是,就會減少很大的盲目性。一開始酒就做到胸有成竹。如果我們一點點技法理論知識都不知道,怎麼去臨摹練習呢,只能是抄寫而不可能去臨摹練習書法的基本技法。就是描紅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技法知識,比如描紅時要一點一畫一筆完成,不能塗描,也不能跑出點畫形態外輪廓,同時要按照標準的執筆姿勢去描紅。描紅是注意力要專注等等問題,包括執筆的高度,採取什麼樣的腕法等等,都有先有所熟悉,然後在去臨摹練習。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先理論→再實踐,兩者結合。學習書法的過程,好比學汽車駕駛一樣,必須先學習理論常識,弄懂法規,然後再學習實際操作技術。練書法也如此,需要先了解和掌握書寫技法理論基礎知識,對一些常規的專業術語和技術名詞必須要熟悉,尤其是訓練方法及其操作流程要十分清楚。

    比如,從何起步入門,先練什麼後練什麼,怎麼選擇範本,使用什麼訓練用具,寫多大字型應該採用哪種書寫姿勢,什麼是正確的執筆方法,常規筆法動作都有哪些,筆法與形狀什麼關係,所選範本筆畫寫法特點和字形持徵什麼樣,傳統臨摹方法都有哪些如何應用,以及紙法、墨法、章法……如果這些常識性的法則事先不知道,直接拿過字帖照著寫,等於沒有絲毫準備,肯定是讀不懂,寫不上來。

    根據我多年學習書法的經驗,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套路是,如圖:

  • 8 # 臻惠禪院

    個人認為還是先練習吧,因每個人的悟性不同,所寫出的字自然千差萬別,先把字寫出來,再根據理論觀其不足具體解決問題,才能更直接的進步,這是其一。再有我的老師平日所講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手是有記憶的”……!要多練習,手到擒來的事情,是不需要過多考慮的。不要讓理論成為障礙,理論再熟悉,手頭跟不上也是白搭。

    我就碰到過一些人,看到我的書畫作品後,點評的頭頭是道,那理論背的讓我無言以對……當備好筆墨請他施展時,卻百般推辭。不用我多說,大家都能清楚他了,只不過有些口頭功夫罷了!所以我認為理論最好的作用是解決問題,而練習才能發現問題吧……

  • 9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和難以選擇。

    基本上所有的書法初學者都是練字,因為書法沒有一套完整的適合大多數人的基礎理論。

    “做事前,先動腦”這是好習慣。可是確實沒有一本所謂的《書法學習的大綱》。而且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

    有人不服,沒有理論基礎寫再多有什麼用。書法白紙黑字,和其他事情相比也沒有更有趣。如果真的能夠耐心的花大量時間練習,這個人絕對不會不動腦。

    現在這個五光十色的時代,電腦控制機器能夠模仿人寫字的時代。如果一個人肯花大量的時間練字學習書法,還不動腦那是不可能的。比“書法”好玩的事情很多,不要找藉口說先學理論基礎。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大多有個特點,沒有明確的寫下來的理論。或者說明確的練字步驟,很多事情靠悟,別人教了你不練也不會,再說別人教了你練了你也不一定會,說白了書法水平高低就是靠自己。

    所以王羲之還是公元400年的人,距今1600年過去了,王羲之當“書聖”至少1000年,現在他還是”書聖“。

    充滿魔幻的現實“書法圈”,田英章有學習楷書的方法和理論。

    我們拿楷書舉例,也只能拿楷書舉例。其他書體,你去問每個人,每個人給的答案都不相同。千萬不要問”篆書、隸書、草書“這三種現在絕對統一不了。

    那麼說到楷書相對簡單,田英章一派和非田英章一派。

    現實中有不少人不喜歡田英章的字,但是田英章的教楷書,他學生的字都能寫得很像他。這就是有一套理論阿,理論的名字《透過怎麼樣學習字練得和田英章差不多》。

    這種東西是理論嗎?

    學習楷書的理論很明顯有”永字八法“,你為什麼不說?

    學習楷書的理論明明有”黃自元或者歐陽詢間接結構多少法“,你為什麼不說?

    ”永字八法“你不練看得明白嗎,往少裡說一個”永“字要練多少次能夠明白”永字八法“。

    ”間架結構多少法“,這個就更需要大量的練習了。有很多歷代著名書法家都寫過”間架結構“,書中舉的例的漢字,大概要練習多久。

    還有其他的一些”秘訣“書籍,這些都不能成為一套理論體系。初學者把所有的書論書籍全部收集,全部看一遍,他有可能會放棄學習書法。

    書論不會自動稱為一套理論體系。目前看起來只有田英章教楷書的理論體系比較完整。為什麼說完整,田英章教的學生,字都和田英章很相近。

    說明田英章教給學生的和自己寫字的時候的方式方法差不多,而且也不太看資質天賦,現在很多人的字都寫得和田英章差不多。

    這就是魔幻現實的事情,學習毛筆楷書的最完整的理論在田英章那裡。而且確確實實的證明,他這套理論是最完整的。

    一人有感

    書法到底可不可複製,像田英章這樣的教學方法到底好不好?

    如果書法只靠悟性,沒有規範,書法家自己寫得字前腳寫後腳忘,自己都不能複製自己。

    如果書法非常的精確,每次寫都差不多,教的徒弟字也差不多,到底好不好?

    希望書法越來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暑假外出旅遊,怎樣訂酒店價效比才會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