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奇思妙想觀歷史

    根據史實推測,有這幾個可能:

    1、高順忠心,而曹操多疑。曹操擔心高順會因為呂布殺他;

    2、高順是“陷陣營”的首領,威望很高,也帶著陷陣營給曹操造成太大麻煩,因此曹營中很多人對高順不滿,再加上沒人為他求情,曹操借勢平息軍士的憤怒,穩定軍心;

    3、為了更好的降服張遼。張遼和高順作為呂布手下兩個可以拿出手的人才,張遼投降後,殺掉高順可以讓張遼心生懼意,時刻警惕。再加上張遼沒有像陷陣營那樣的鐵軍,所以更好掌控。

    因此,曹操有可能是基於這幾個原因殺掉高順的

  • 2 # 信仰幻想流代表東旭鷹

    高順忠誠而不張揚,他的能力曹操心知肚明,但招降時就是一言不發,不求饒也不喊口號、不提條件,不理睬不回答,表明了他堅決不降曹的態度!對曹操來說,這種無隙可入又能力非凡的戰俘最為危險,所以只有殺掉才能高枕無憂!

  • 3 # 雲中飛呀飛

    高順雖有將帥之才,但卻不肯歸順曹操。而讓高順從此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也不可能。曹操如若不殺高順,高順必歸順他人。不是自己的人,必是敵方的人。不殺,後患無窮;殺之,以絕後患。換做是我,權衡利害,也要殺高順。

  • 4 # 澳古說歷史

    高順,一位被小說《三國演義》嚴重貶低的名將,導致現在的人只知道呂布的八健將,而不知高順,或者說只知有陷阱營,而不知陷阱營的統帥就是高順,可以說呂布賬下最能打、統兵最厲害的非張遼,而是高順,他可以說是三國最為頂尖的一流武將。高順所統領的陷阱營可以說是三國最強的一支部隊,全軍僅有七百餘人,個個驍勇善戰,裝備配製精良,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生平可以說是未嘗一敗,幾乎無往而不勝,令敵軍聞風喪膽。

    王粲《英雄記》記載:“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郭嘉曾經這樣評價過高順,他說:

    “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

    由此可見高順是多麼的厲害,當然我們還可以看這麼一段記載“布令高順領兵五萬,襲玄德之後。玄德聞得此信,乘陰雨撤兵,棄盱眙而走,思欲東取廣陵。比及高順軍來,玄德已去。”可見高順威名所向,連擁有張翼德和關雲長兩員猛將的劉備都望風而逃,這足以說明高順的勇猛。如果單單憑這個還不能說明高順的厲害的話,我們再看看另外一戰,建安元年(196年)六月夜半時,呂布的部將、河內人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率兵部隊攻打呂布治所下邳,城池防守堅固無法攻入,呂布不知道造反的是誰,帶領家眷逃往高順營寨,高順問道:“將軍有所隱不?”呂布回答:“這是河內人的聲音。”高順便猜到造反的是郝萌,於是率部到下邳平叛,弓弩齊發射殺郝萌的部曲,天亮還營,也就是說這次叛亂高順用一個晚上不到的時候就解決了,這足以說明高順的能力非常之強。

    《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記載:“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觽;萌觽亂走,天明還故營”

    但就是這麼一個名將卻幾乎不被世人所知,很大的原因在於他跟隨的主公是呂布,在呂布神勇的光環下,高順的光彩便暗淡了許多;在呂布的戰略眼光下,高順的才能便打了一個折扣。再者加上呂布並不重用於他,所以說即使他有才能而已沒有真正發揮的餘地,呂布可以因為他的勇而名留青史,但高順卻不能,他效力在呂布這樣一個天下第一武將並完全不重用他的這麼一個人的麾下,就註定了他落寞的一生。可以說呂布會敗其實一點都不冤,在文有陳宮這樣頂級謀臣的,武又有高順這樣的一流武將,他卻偏偏不信任這兩人,只能說呂布是“自作自受”,並它重用這二人則斷不會落到被殺的地步,甚至也許還有著讓三國變四國的機會,可惜的是呂布錯過了,最終也在白玉樓落了個被斬首的命運。可以說如果張遼最後不是投降於曹操,則可以肯定的是張遼註定也會如高順一般不被世人所知。

    那麼為什麼高順這麼一個一流的武將,一向以愛才自詡的曹操為什麼就會忍心殺掉他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高順被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至死不降。高順對呂布忠心不二,即使呂布不重用它,即使因直諫被呂布冷落,即使三番兩次被呂布奪取軍權,他也依然效忠於他,可以說他對呂布是死忠,他佩服呂布的勇猛,佩服呂布的“直爽”,所以他心甘情願輔佐呂布,即使他知道呂布並不是一個明主,但他依然生死相隨,高順這一生就只跟著呂布,不管呂布作出什麼事情,哪怕他是三姓家奴,世人皆唾棄於他,他也依然跟著呂布,可以說如果高順轉投明主,以他的才能,以他的實力,絕對會被任何主公重用,若不是跟著呂布,恐怕他早已經名動天下,可是自始至終他都沒有棄呂布而去,不但不離不棄,甚至還時常規勸於他“凡破家亡國的人,不是因為沒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擔心他們不被重用啊。將軍做事情,不肯慎重考慮,時常出現失誤,說話做事總是有差錯。失誤的事情難道可以一再發生嗎?”。直至最後兵敗被俘,他明明知道只要自己願意投降他就能活下來,並受到重用,可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願意和呂布一起死,直到最後一刻他也沒說出一句投降的話。你說就這麼一個對呂布死忠的人,他會投降曹操嗎?顯然不會,既然他要跟著呂布而死,曹操也只能成全於他。

    王粲《英雄記》記載:“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2、其實有人說高順即時不投降,曹操也沒必要要殺他啊,他可以將其暫時關押牢房,然後慢慢在勸降於他啊,畢竟即時他對呂布再忠心,等呂布死了也許他哪一天就願意降了啊,畢竟你沒死就有機會勸降成功,如果他死了就什麼機會都沒有啦。其實曹操之所以要殺,最大的原因雖然是高順至死不降,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怕如果他收復了高順而不殺他,其他的一些將領會不服,甚至發生內訌。如不殺高順,夏侯惇眼睛不是白掉一隻?夏侯淵豈不白被大火燒得半死?曹仁曹洪豈不白白重傷?郭嘉的一句話“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就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切。可以說如果高順心甘情願的降,那曹操到還是能壓的住這些將領,畢竟高順的本事真的很大,也很有才華。但是如果高順是在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而且還是曹操“死皮賴臉”求人家,人家才投降的情況下,你想想那些將領能服嗎,明明人家不降,明明你自己手底下那麼多的人被殺所殺或所傷,你卻還“死皮賴臉”的讓人家降,你置我們於何地,你還把不把我們當做你曹操自己的人啦。所以說如果曹操一定要“死皮賴臉”的求人家降,那麼即時高順降了,曹操的內部也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甚至是出現內訌,我想曹操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問了高順你到底降不降之後,看到高順一言不發的沉默表情,曹操就知道他是不會降的,這樣曹操也就決定不留他了,讓他陪著呂布死吧。

    3、還有一種原因,我覺得可能也是曹操為什麼要殺高順的原因,但這個原因在曹操要殺高順的原因當中,個人覺得佔的比例會很小,那就是曹操需要殺掉高順來在那些投降的將領當中樹立一個絕對的權威 ,對被俘的敵方將領,有殺有留,才能夠讓沒被殺掉的忠實於自己,才會有敬畏之心,才會感恩戴德,曹操愛大將,都殺了捨不得,但是一個不殺,那麼留下來的這些降將就會沒有恐懼感,沒有幸運感,自然也不會感恩戴德,還會心生傲慢,忠誠度也會下降,所以高順就正好被曹操拿來當做“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那麼為什麼要拿這麼一個有才華的高順開刀呢?而不拿郝萌、魏續、宋憲這些才華一般的降將看刀呢?很顯然理由就是隻有高順至死不降,而其他的將領都是心甘情願投降的,想想看你要殺掉那些心甘情願的投降的將領的話,你以後還想別人投降於你,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高順剛好可以拿來開刀,既可以震懾那些降將,勸他們並因為自己有點才華就驕傲自滿,胡作非為,你看看高順比你們都有才華,我都能將他砍了,更何況是你們,所以你們以後做事做好悠著點。也可以告訴以後被俘的將領,讓他們知道即使你再有才華,如果你不投降,我是不會勸你降的,而是會直接殺了你,我不會婆婆媽媽不殺你的,更別想我放了你,這樣以後被俘的將領多多少少就有些顧慮。當然這一個原因純粹就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各位權當看戲,不要當真。

    個人覺得高順死了真的很可惜,不然以他的才華和謀略,他絕對會是三國史上最不可多得文武全才型的一流名將,如果他跟著曹操,五子良將絕對有他一個位置,高順的名字也就不會如現在這般不被人熟知,相反他將名留青史。可惜的是高順直到死都沒有投降,而是心甘情願的跟隨著那個無用的主公呂布踏上死亡的路,不過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高順的偉大,他的忠義讓熟知他的人不得不佩服,即時他不為人熟知,但知道他的人絕對會為他的這種忠所佩服。

  • 5 # 予安何時安

    先來看看呂布集團的表現:呂布本人死乞白賴要投降,曹操怕成了丁原、董卓,給他殺了;後來威震逍遙津的張遼,關羽勸說了一陣也投降了;只有高順不發一言,寧死不降!

    為什麼曹操要殺了高順吶?

    第一、高順統領的陷陣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給曹操集團帶來了很大的傷亡。要是不殺高順,手下人心裡肯定憤憤不平!

    第二、高順忠義無雙,根本不肯投降,曹操的理念就是,不能為我所用,那還不如殺了!

    第三、也算全了高順的忠義之名。

  • 6 # 安定郡小書生

    高順(?-199年),字伯平,東漢末年呂布帳下中郎將。

    (高順)

    史載高順這個人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所統率的700人部隊精銳非常,鎧甲、鬥具都非常精練齊整,每次進攻沒有攻不破的陣營,號稱“陷陣營”。屢次向呂布進忠言,說道:“凡國家破亡,不是沒有忠誠和明智的人,問題就是不用這些人而已。將軍您幹啥事不過腦子,動不動有些話就從您嘴裡冒出來了,已經很多次了。”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呂布)

    建安元年六月一天半夜時分,呂布手下郝萌反叛,率兵進攻呂布所在下邳府,門外呼聲震天,進攻不斷。呂布還不知道誰在叛亂,直接拉著婦人,披衣散發從廁所拆牆跑了出來,一路跑到高順營裡,直接跑進高順的營房。高順就問:“將軍是不是發生啥事情了?”呂布說:“府內有人攻了進來,喊聲全是河內人的口音。”高順說:“這是郝萌在作亂。”高順馬上就整甲率兵入府,弓弩一起射向郝萌等眾人,郝萌部隊一下被打亂了,天亮了就敗退回到原來營地。郝萌部將曹性一看大勢已去,反了郝萌,與郝萌打了起來,郝萌一槍刺傷了曹性,曹性砍了郝萌一條胳膊。高順就順勢攻了進來,砍下郝萌腦袋,用囚車把曹性抓了起來送到呂布面前。呂布審問曹性,說郝萌與袁術指使要謀反。呂布問道:“同謀的人還有誰?”曹性招說:“還有陳宮同謀。”當時陳宮就坐在上面,臉都紅了,所有人都看見了。呂布認為陳宮是他手下得力大將,就沒有再過問,高順就與陳宮交惡了。

    (郝萌)

    自從郝萌謀反以後,呂布就對身邊的人不信任起來,更加疏遠高順。魏續是呂布有有姻親關係, 剝奪高順的兵全部交於魏續率領。等到到了戰場,再命令高順再率兵上場,高順始終沒有恨意。

    泰山賊寇首領臧霸在莒(山東莒縣)襲擊了琅邪相蕭建。臧霸得到蕭建的物資壯大了自己,許諾用部分物資賄賂呂布,結果沒有送到。呂布聽說後親自前往要求,親自率領步騎到莒。高順諫到:“將軍親手殺了董卓,威震(海外)夷狄,您就安安穩穩做著看著,遠近的人自然畏服您,還擔心有啥要求沒有人答應呢,何必要親自去要求賄賂。萬一要不來,豈不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呂布不從。臧霸害怕呂布暴掠,果然登城拒守。呂布攻不下來,灰溜溜回到下邳,臧霸隨後就趕緊與呂布求和。

    (臧霸)

    建安三年,劉備回到小沛,再次集合部隊萬餘人。呂布不高興了,自出兵進攻劉備。劉備失敗投靠了曹操,曹阿瞞厚待劉備,任命劉備為豫州牧到小沛收攏敗散的兵卒,供給軍糧,增加兵員讓劉備向東攻打呂布。呂布讓高順攻劉備,擊破劉備軍隊,曹操派夏侯敦救援,結果又讓高順打敗了。有一次擄了劉備妻子送到呂布處,劉備單身逃走。

    建安三年十二月,呂布手下侯成、宋憲、魏續等將領共同捉住陳宮、高順投降了曹操,呂布與麾下登上白門樓投降。高順與呂布、陳宮都被曹操縊殺在白門樓。

    (劉備)

    話說張遼原本要赴死,後被關羽張飛等人為張遼求情最後投降了曹操;曹操不想殺陳宮,想釋放他,但陳宮一心赴死,死後其一家大小母妻兒都為曹操所供養;將呂布用繩子絞死之後便斬首;曹操問高順:汝降否(汝有何言),高順拒絕投降並一言不發,曹操怒而斬之。

    (曹操)

    潛夫曰:曹操之所以要殺高順①高順不投降;②成全高順忠義;③震懾呂布手下投降將領(看見了吧,不投降就是這個下場);④羞辱呂布手下投降將領(看看人家高順多像個爺們,切,你們……);⑤給自己樹立形象(我曹阿瞞是多麼看重忠義的人啊,呵呵)。
  • 7 # 亭殿閣

    時光倒流回千年前,白門樓上,曹操居高臨下的看著兵敗的呂布及其部下,昔日意氣風發的呂布,此時此刻為求自保說著違心的話;備受曹操欣賞的陳宮一副置生死於度外的模樣,但歷史告訴我們,他的家屬並未受到牽連;張文遠破口大罵,但他的身後有老鄉關羽的求情,曹操無可奈何……那一天的白門樓,彷彿一方戲臺,人物粉墨登場,賣力表演,唯一的例外,是高順。在這方戲臺上,他登場不過片刻,未發一言,他的沉默激起了曹操的憤怒,是以書中道:“須臾,眾擁高順至。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高順的死並沒有改變歷史的程序,而他的名字也被歷史揚起的灰塵所淹沒,然而,小人物身上也有值得探究的謎團——曹操非殺他不可呢?

    眾所周知,曹操不是一個小度量的人,當初被人貼榜辱罵也沒有動怒,又怎麼會因為高順的沉默而被激怒,憤而殺之呢?筆者認為,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有必要對高順其人有簡單的瞭解。

    史書裡關於高順的描寫雖然不多,卻多有溢美之詞,對於高順的瞭解,大多數時候以王粲的《英雄記》為重要參考:“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在這段記載裡,不難看出,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與此同時,從這些有限的記載裡,我們也不難看出,高順的確是個人才,那麼,一向愛才惜才的曹操又為何怒殺之呢?

    筆者認為,曹操的雖然殺了高順,卻不一定是怒殺,而是不得不殺,為何?因為高順的忠心讓曹操明白這個人如果不能用就只能殺之。

    縱觀白門樓上呂布,陳宮,張文遠等人的表現,筆者認為,大多是另一種對曹操的變相妥協,他們用自己賣力的表演想在曹操手下求生,但是隻有高順是不一樣的,他從一開始就抱著必死之心。對於呂布,他從一而終,在他的骨子裡,他看不起對敵人搖尾乞憐的行為,尤其是這個敵人還是以天子脅諸侯的曹操。所以,在白門樓上,呂布會巧言令色,陳宮會以退為進,張文遠會反其道而行之,唯有高順,他保持沉默,那是他最後的尊嚴。

    曹操是無奈的,他可以放過呂布,可以原宥陳宮,可以忍受張文遠,因為他明白他們皆有弱點,皆有求於己,可面對高順,他無能為力,在高順的沉默裡,他看到了高順對自己的蔑視,那是一種:“真正的蔑視,一如千年後魯迅先生所言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那一刻,筆者相信,曹操的心裡有過一聲嘆息,最終選擇了成全,他讓高順求仁得仁,於是啊,那年的白門樓,故事的最後,只剩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任歷史的步伐邁的如此之快,高順的力不從心的從歷史舞臺中退出,消失在漫漫黃塵中,只留下一個名字讓我們回味。

  • 8 # 不倒翁WWW

    諸位高才所言皆有道理,然併為指中核心所在,曹孟德求賢若渴,尤其是忠勇的猛將。例如長坂坡的趙雲,千里走單騎的關羽。若非其愛惜,他們早就掛了。之所以殺高順,並非其忠義不降,皆因夏侯惇眼傷之故,留之不能共處,久必生禍端,故而殺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有哪些實用的理財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