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位千古智者!

    《雍正王朝》是以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說《雍正皇帝》和《康熙大帝》為藍本,改編出來的。把電視劇/小說當歷史,那就真的開玩笑了。鄔思道在二月河筆下,被塑造成一位千古智者,簡直就是妖孽!

    第一,他幫胤禛制定奪位方針。

    在劇中,鄔思道成了擁有上帝視角的神人。他對於康熙聖意的瞭解,可以說是相當透徹。他為皇四子胤禛提出的“不爭是爭”的策略,非常符合當時的實際。幫助胤禛在康熙面前塑造出“孤膽忠臣”的形象。讓康熙明白,不把這個家交給胤禛,家業就完蛋了。

    第二,在奪嫡的關鍵時刻,鄔思道鼓舞胤禛。

    眼看著老四的盟友老十三被圈禁,胤禛的奪位之路更加迷茫。鄔思道即時提出,康熙所做的一切安排,都是在位老四登基鋪路。並且,建議胤禛推舉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明確指出這是康熙在考驗胤禛是否有“人君氣宇”。這個建議幫助胤禛“考過”康熙皇帝對皇四子的最後一次測試。

    第三,功成之後,能安然身退。

    兔死狗烹的事,歷朝歷代都有,鄔思道對世間人情看的透徹。他能忍痛割愛,主動給胤禛做媒,讓年秋月嫁給胤禛做側福晉。這也能看出,他對自己的“狠”。

    胤禛登基之後,他以退為進,主動向胤禛示弱,謀求全身而退。讓自己遠離“兔死狗烹”的危險境地。

    第四,就算是半隱了,他依然保持“憂國憂民”的胸懷。

    田文鏡查不出山西巡撫諾敏的虧空問題,也是鄔思道去給他出的主意。鄔思道不想讓雍正被這些官員騙了,所以,才出手幫助田文鏡。

    之後,八爺黨想聯名保下諾敏和張庭璐的性命時,鄔思道也敏銳的看出了八爺黨想“架空”雍正的想法。透過保下這兩人的性命,讓雍正以後的命令不再有“公信力”,成為一張廢紙!

    年羹堯在西北用兵,手下20萬大軍已將叛軍合圍,卻就是找不到叛軍位置。月耗白銀700萬兩,朝廷都快支撐不住了。年羹堯甚至都用出沒有人性的辦法:讓有家室的官兵出去打探叛軍訊息,找不到就殺全家!鄔思道知道此事以後,拄著柺杖去西北送糧。他向年羹堯提出“燈下黑”的觀點。年羹堯因此,找到叛軍,取得西北大捷!

    可惜,這樣的人物只出現在小說中。

    真實歷史上的鄔思道,只是田文鏡手下的師爺。被認為是紹興師爺的祖師爺。

    鄔思道在田文鏡手下謀生,為田文鏡寫奏摺。也是因為有他的代筆,田文鏡在雍正面前屢次得到嘉獎。他曾為田文鏡寫奏摺,參"寵遇日隆"的權臣隆科多。鄔思道猜準了雍正的心思,隆科多果然被整倒。鄔思道一戰成名,田文鏡也因此更加受到雍正寵信。

    之後,雍正皇帝都曾在給田文鏡奏摺寫:"朕安好,鄔先生安否?"

    田文鏡死後,很多人拿著重金來請鄔思道做師爺。但是,鄔思道卻消失了。有野史說,鄔思道去了京城,給雍正當謀士去了。

    不過,歷史上的鄔思道沒有跟雍正見過面,更沒有參與“九龍奪嫡”的事。雍正能夠繼承皇位,是因為康熙需要下一代皇帝是能“革新吏治”的。皇子中,只有胤禛最合適。所以,歷史不會改寫,胤禛還是會當皇帝。

  • 2 # 藍天178625526

    個人淺見:鄔先生是個人性高手,看事情的角度獨一味,邏輯思維更是厲害,雖然八啊哥個人能力也很強,但是性格有點缺憾,比老四還小些心機。重點是康熙他選接班人是注重個人品德的,雖然也喜歡老八,但更喜歡老十四。老四的的心機更深,在政治鬥爭中,有能力有心機的人更能成功,如果鄔先生的建議老八聽不進去那也是沒用的,因為鄔先生看透了各個皇子的本性。所以才會選擇老四,如果選擇老八歷史也一定不會改變。

  • 3 # 唐俊龍55398571

    八賢王,擁有百官公卿的支援,四面玲瓏,八方來財。這是一個標準的賢王,也是理想的王道之君的模版,如果有帝王之術的鄔思道幫助,可謂如虎添翼。

    可是,時代有時代潮流,康熙花了一生的時間來平復萬里江山,從六歲開始受到四位輔政大臣的管束,十六歲親政後擒拿了鰲拜,接著平三藩,滅葛爾丹,收臺灣,跟俄國老毛子幹,一直都沒有太平過,每一步豐功偉績都意味著流血成河,流血成河後需要重新收拾人心,人心聚攏靠的是真金白銀和恩威並用。

    赫舍裡皇后生了孩子不久後病逝了,她生的男嬰被玄燁立為了儲君,這是對愛人的感情投入,可是胤衽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在心術不正的舅舅索額圖的輔佐下成為黨派鬥爭的代言人,三隻眼的索額圖與萬花筒明珠鬥法,都是為了爭奪儲君的位置。

    愛新覺羅·胤禩熟悉漢文和蒙文及藏文,騎射俱佳,17歲被康熙皇帝授予貝勒爵位,這在諸皇子中是最早的。不過,康熙皇帝在自己的二兒子被二次廢掉後,開始有點心灰意冷的感覺,他感到巨大的壓力,康熙盛世繁華建立在吏治腐敗和國庫空虛的基礎上,要把千斤重擔全部交給一個敢於承擔的人才能保證江山永固。

    鄔思道對於康熙晚年的心境和朝局的把控是非常到位的,他或許會在江南籌款賑災和清收國庫欠款的重要節點建議愛新覺羅·胤禩積極爭取,做出業績給康熙分憂,可是按照八賢王的個性和利益集團的束縛,是否可以快刀斬亂麻呢?愛新覺羅·胤禩是否可以做一個冷麵王,九爺,十爺及十四爺及江南官場的同夥是否還會繼續支援他呢?大家都撈了好處,都從國庫借了錢,現在要拿出來,那是不現實的事情。鄔思道這個幕僚有多大的把控力,可以調遣八爺黨集團的資源來做事。

    胤衽二次被廢,康熙詔令百官公卿推舉新的儲君人選,愛新覺羅·胤禩獲得支援最高,為了穩操勝券,九爺和十爺找來了江湖術士給八爺相面,相面的結果自然是八爺九五至尊,同時京城的魚販一大早打出來的魚肚子裡挖出了黃絹天書:八爺王!康熙皇帝的秘密警察將風聞的事情向他進行了詳細的彙報,玄燁接見了江湖術士張明德,並且把他以妖言惑眾之罪判為斬首,老八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徹底被排除在儲君的候選人名單。這件事愛新覺羅·胤禩是不清楚的,鄔思道也不可能為他出謀劃策,事情出了以後,鄔思道的危機公關也沒有了餘地,畢竟老九和老十是八爺鐵桿,無法懲處也無法劃清界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政治家的立場和綜合實力決定紙牌屋的發牌權。鄔思道作為一個高水平的幕僚,可以謀國謀事謀人,但是不可以改變主公的格局和心性,胤禩和胤稹的權力遊戲,他只是一個旁觀者,不是參與者,無法左右局面,無法改變任何東西。

  • 4 # 鷹熊得鹿

    我覺得歷史會被改寫。現在討論的是《雍正王朝》,只對電視裡的做討論,不是討論真正的歷史,不要歪解標題!有人說討論這種非真實的事情沒有意義,那是你還膚淺,看不出裡面的智慧。先看八爺黨,康熙自己說過,八阿哥處處學自己,但處處學得不像。康熙是以仁義治天下,他卻以仁義收買人心,這是本質的不同。就是八阿哥沒有真正明白康熙需要什麼樣的繼承人。如果明白了,他自然會盡力模仿,不想出偏差。然而,胤禛這邊,他只是想透過盡心為朝廷辦事來贏得康熙的另眼相看。而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站在一個老大的身份上去想事情,比如爭奪大將軍王事件。這方面,八阿哥也是如此。顯然,他們對康熙的內心思想的揣測都不到位。正因為胤禛有了鄔思道,他才一步一步的贏得了聖心。以八阿哥這樣做夢都想當皇帝的人,如果有鄔四道的幫助,怎麼會不言聽計從呢!在所有阿哥中,沒人能做到康熙想期望的水平。但胤禛透過鄔四道成功矇騙了康熙,上位後盡心治國那是後事,不做討論。所以,得鄔四道者得天下。

  • 5 # 宋安之

    雍正王朝的世界之中,鄔思道是bug級別的存在。

    如果鄔思道這樣的bug存在輔佐老八,歷史不會改變,老八依舊是失敗者。一是老四之所以是雍正,不是因為鄔思道一個人,也不是因為隆科多年羹堯之流的,而是因為他足夠強,身邊才聚集了這麼多能人異士。二是即使鄔思道輔佐老八,老八也不會把鄔思道當回事兒,發揮不出像在老四哪裡的那般巨大作用。

    可以說是老四成就了鄔思道,而不是鄔思道成就了老四。

    鄔思道這個人謀略是超一流的,才學也是很高的。劇中對於鄔思道並沒有詳細的交代,不過隱約交代出鄔思道年輕時遇上不公平之事,寫了一篇犀利的文章來指責朝廷,最後被獲刑,大好前途也沒有了。

    但那篇犀利的文章卻讓老四看出來他是有著真才實學的,所以老四費勁心思的將鄔思道納為己用。

    老四這個人也是拿的起放的下,身為康熙親子,身份最貴。見了鄔思道是用了僅次於跪拜的大禮,把鄔思道感動壞了。而且當晚聊起國家大事以後,鄔思道說的是頭頭是道直擊要害,老四的御下之術再次顯露出來,說夜深了,不早了睡吧。

    可以說老四剛開始用禮節顯示出對鄔思道的尊敬,之後又左顧而言他的使鄔思道明白真正做主的是他。

    而且之後刑部冤案時,鄔思道勸老四不要接,說的相當明白。老四卻更高明,第二天以孤臣姿態接了這個案子,晚上又把自己弄出病了,將這個包袱推給了老八,一舉兩得。

    可見四這個人其實更恐怖,只不過心機太重城府極深,一般不顯山不露水罷了。

    所以說沒有鄔思道,老四依舊是那麼NB,依舊會贏。

    再說說老四與老八的道

    老四走的是爭取民心的道,所以在登基以後推行新政。九子奪嫡時他的奪取民心的表達方法就是孤臣姿態,多次向康熙表明只要對朝廷有利對國家有利,他都會去做。

    老八走的是贏取官心之道,所以拉攏了大批朝臣,成立勢力龐大的八爺黨。看似高明,其實很愚蠢。

    老八不知不覺間成為守舊派利益集團的代表,而晚年的康熙明白想要國家更長久,就需要下一任大刀闊斧的改革,老八這樣自然不行。而且八爺黨勢力龐大,老八還買弄權術,讓最高統治者康熙感到深深的威脅。

    所以老八即使有鄔思道輔佐也沒什麼用。

    而且老八這個人看似平易近人,其實傲的很。鄔思道一個刑餘之人,哪怕真有真才實學。老八也會打心眼老看不起的,弄不好就歸納為江湖奇人異士一類。

    所以老八可能最多對鄔思道表面上很尊敬,但不會當一回事,估計最後也是束之高閣的命運。鄔思道也絕對發揮不出像在老四哪裡的作用的,威脅也不是那麼大的!

    第77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 6 # 優己

    不會,不管是電視劇還是歷史都不會被改寫!主要是八爺的性格決定的,他沒有那個氣量容不下人,那麼他自然也不會給鄔思道發揮的空間了。比如,在爭取大將軍王這個層面上,其實他完全可以直接推薦十四爺就行了,十四爺從才幹專業角度上看確實比他八爺更合適,這樣就可以收穫康熙的讚賞。但是他不願意,因為他擔心十四爺因此奪取了兵權奪了皇位繼承權。最終讓四爺搶了先機,推薦了十四爺。四爺推薦了十四爺當大將軍王直接達成了兩個目的,一個是獲得了康熙的賞識,二是從內部分化了八爺與十四爺之間的聯盟關係。比如後來的送死鷹事件發生就是八爺與十四爺對掐。八爺容不下十四爺,也不會容得下比自己一樣聰明的鄔思道!

    其次,鄔思道在八爺處未必有用處!鄔思道自己也說了,他是陰謀家,把人往壞了整會,但真正的治國大道是不會的。這樣的人搭配雍正這種一身正氣的冷麵王屬於陰陽結合,取長補短。但是八爺本身也是陰謀專家,比陰謀比詭計八爺並不比鄔思道差很多,這兩人合作去算計人就會像康熙口中說的那個,小聰明有,卻無人君之相。整天想著算計他人,卻是不務正業!

  • 7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從管理學方向回答這個問題:

    康熙祈望的後世之君是什麼?

    這個是決定九子奪鏑中誰能勝出的根本原因。

    康熙有盛名和聖明但無盛世這是康熙作為一個君王對自己的基本認知,否則黨爭和太子位虛懸就不會出現。

    張廷玉的隔世之君的建議是康熙永遠的痛。

    從漢以降2200 多年的歷史看,王朝傳承法統失德失道,王族必然斷子絕孫幾乎是不二的帝王道統法則。

    外賢德內王霸之術俱佳的繼承人缺乏是康熙的痛。

    鄔思道無法改變這個現狀。相反鄔思道的策略八王也不會全盤接受。八王是黨爭的中心,其坐大位天下必亂---- 是康熙心中的痛。

  • 8 # 待我施為地煞變

    不會。

    康熙的智慧決不比鄔思道差。康熙雖然很會裝糊塗,但連門生故吏滿天下的老狐狸佟國維都囑咐隆科多:〖只有按皇上的旨意,擁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因為,他跟康熙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深知康熙的厲害。

    康熙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繼位,在黃河發大水之後,已經很清晰明瞭了。朝廷連賑災的銀子都拿不出,交稅的土地越來越少,國庫居然被官員借去1200萬兩。這都是他多年以來,對屬下縱容過度,以至於吏治腐敗,貪腐橫行導致的。他迄需一個鐵面無私,冷麵無情,心裡只有國家和百姓的人去整頓吏治。不然,估計大清入關後三代就玩完了。

    以康熙的智慧絕對能看清這點,所以他在為胤禛鋪路的時候,對張廷玉、隆科多說:〖我為你們選了一位堅鋼不可奪其志的主〗。

    老四無疑符合這一點的:為救災民,不惜得罪一幫子鹽商,為追欠款,不惜跟老三、老十撕破臉,太子的面子都不給,痛斥魏東亭。

    這僅是冰山一角,相信他為了國家百姓這樣做的時候很多,因為他就是這樣“冷麵王”的性格。

    而老八則是“八賢王”,以“賢”為本。所謂“賢”就是你對權貴、士紳們好,他們也說你好。所以,他不會去賑災,因為這樣得罪鹽商;他不會去追繳國庫欠款,因為這樣得罪王公貴族;他反對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因為這得罪士紳。至於你說縱容權貴,國家怎麼辦,百姓怎麼辦?抱歉,百姓發不出聲來,國家也是由權貴把持著,只要讓權貴滿意了,自己就有“賢”名了。

    康熙臨終前對他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朕對屬下已經寬縱,他卻比朕還要寬縱。就算他的寬仁是真的,也會把我大清江山毀壞〗。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鄔思道輔佐了八阿哥,他就會性情大變,從“八賢王”變成“冷麵王”,開始大片得罪權Quest紳們嗎?不可能的事。

    並且,康熙這老狐狸,發生什麼事,他都門清:老四老十三榨鹽商的錢他知道,他倆回京沒吃飯他立馬知道,老八暗害老二他很快知道。鄔思道出主意可能能讓老八偽裝一時,但時間久了,還能瞞過康熙,康熙純粹就一二傻子了。

    注意,胤禛接手追繳國庫欠款,並不是因為鄔思道的勸說。鄔思道勸他時,他打哈欠說困了,並不表態。康熙給他訴苦之後,激起了他的本性,他才立刻變態要接這個差事。

    有沒有鄔思道,胤禛只要堅持本心,都會被康熙選中繼位,然後推行新政,重新整理吏治,只是恐怕要多走很多彎路,多挨很多明槍暗箭。

  • 9 # 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

    鄔思道這個人物在小說當中確實是神一般的存在,博古通今,心思機敏,世情人心洞察無疑,對帝王心術的掌控也是無人能及,胤禛皇位的繼承,幾乎全賴鄔先生一人之力,最後又能全身而退,悠遊林泉,常伴梅花,真是一代絕智之士,讓人羨煞!很可惜,這只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一種美好願望,我認為其,這是小說作者把自己化身為鄔思道,憑著自己對這段歷史的演繹和理解,抒發自己一種抱負,或者說是內心的渴望。但是,現實世界當中世情紛繁、人心莫測,很多東西根本就沒什麼理由,也根本無從揣測,人心就是神仙也難以駕馭,更何況是波譎雲詭的宮廷政治?康熙不是個昏君,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六十多年的帝王生涯使得康熙對整個王朝的政情吏治的弊端必然是十分的瞭解,後繼之君一定要選擇一個有堅忍意志,有能力、有手腕能吃苦肯做實事的人來糾正弊端,儘量不要太偏離軌道,不然的話滿清王朝就禍在眼前了,只靠投機取巧,糾結黨羽邀買人心,一心只圖大位的皇子肯定是沒戲的,雖然雍正也十分善於偽裝,將自己的殘忍苛刻、猜忌多疑隱藏的很深,總是以一副誠孝體貼,友兄愛弟的面目出現,但是雍正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雍正即位之後的事康熙自難預見,然而相處數十年,自有不少政務交辦,雍正都是全力以赴,迅速圓滿完成,這一一見於老父眼中。雍正的精明能幹早在雍邸時已為人所皆知,這可從一些小事中顯出。一次,康熙令人詢問音樂教習朱四美,有關琵琶曲調、名色等事。朱某年逾八十,康熙說:“不要問緊了,細細的多問兩日”,作成筆記。後加一句:“你們問不上來,叫四阿哥問了寫來”,雖是小事,卻可證明他的能幹,連政敵胤禟也讚歎:“他從來原伶俐”。相比之下,允禩就很差勁了,不知埋頭苦幹,只會投機鑽營,邀買人心,而且行跡太露,一廢太子之後,康熙命公推皇太子,眾人一致推舉允禩,康熙說:“八阿哥未嘗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近又罹罪”指的是允禩前不久曾遭痛罵:“柔奸成性,妄蓄大志”,說允禩黨羽“早相邀結,謀害允礽”,因此被鎖拿起來,交議政處審理,允禟慫恿允禵求情,允禵為此還捱了打。後來又說:“八阿哥向來奸詐,爾等如以為八阿哥系朕之子,徇情出脫,罪坐旁人,朕斷不容”,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二,允禩被革爵,十月初四日又諭皇子及眾大臣:“允禩自幼性奸心妄,其糾合黨類,妄行作亂者有故”,一個人再能裝,能力是裝不出來,在康熙這種明眼人面前(如果是道光就未必),若沒有真本事,純粹靠裝,是不可能博得康熙好感的,自己不爭氣,就是諸葛亮在身邊輔佐也白搭。

  • 10 # 淵誼雲視

    不會,俗話說,三歲老大七歲看老,人的本性很難改變,再者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向不同的人在一起只能是互相折磨,成不了大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旅行愛好者(揹包客)嗎?能分享一下你在旅行途中遇到最難忘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