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不知道題主何出此問。“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可以知道管仲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他當時輔佐的是公子糾,如果真的能把公子小白弄死,管仲好處可是大大的有,何必要做戲,然後讓自己裡外不是人呢?

    再說,如果管仲真是內奸,那也沒必要出這手臭棋去假射公子小白,隨便找倆藉口在路上拖住公子糾,或者半路上一刀宰了了事豈不是更舒服,這一箭射的,萬一真射死了怎麼辦?

  • 2 # 如是史社

    管仲這位齊桓公時期的“華夏第一相”,曾要射殺齊桓公,這事是真真的。不過,那時候不是做戲給人看,而是各為其主。但也最終陰差陽錯,成就了管仲和齊桓公的千古美名。

    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代,但他這裡,自經很窮了。春秋時候,按“士、農、工、商”排序認知,“商”是非常卑賤的。但管仲已經窮到9為了謀生,和鮑叔牙一起經商的地步了,而且還失敗了。他還當過兵,不過臨陣脫逃;想當官,又幾次不成。

    後來,他終於有了個機會,輔佐公子糾。公子糾、公子小白和太子諸兒是齊僖公的三個兒子。齊僖公過世後,太子諸兒即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與自己異母妹夫人文姜私通,又醉殺妹夫魯桓公。

    齊國大亂將起。於是管仲和召忽保公子糾去魯國避難。很巧的是,鮑叔牙這時輔佐公子小白,他保著小白逃到莒國避難。後來兩位公子見內亂將息,都趕著去繼位。

    因為公子小白比公子糾先出發,管仲自請去截擊公子小白。半路遇到公子小白一行,管仲舉箭就射,公子小白應聲倒地,管仲退走。誰知這箭剛好射中他的銅製衣帶勾上,公子小白咬破舌尖,吐血詐死而已!

    公子糾得知公子小白已死,慢悠悠花了六天時間回到齊國。哪裡知道公子小白早就快馬加鞭,順利登上君位了,就是後來的霸主齊桓公。支援公子糾的魯莊公知道後,發兵攻打公子小白,最後戰敗,公子糾和管仲、召忽退回魯國。

    齊桓公為絕後患,遣書與魯莊公,讓他殺公子糾,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則再度開戰。為什麼一定要活著的管仲?因為鮑叔牙自認才能不如管仲,推薦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齊國才有望稱霸諸侯。

    魯國大夫施伯認為管仲不同凡響,如果被齊國任用,魯國危矣。主張殺了管仲,交出屍首。最後魯莊公沒有聽,如齊桓公所願,殺了公子糾,交出管仲和召忽。

    管仲回到齊國後,受到齊桓公隆重迎接。二人長談三天三夜。最後齊桓公齋戒三日,拜了管仲為相,並稱管仲為“仲父”。齊桓公從此走上了稱霸之路。

    號外:我老覺得管仲和鮑叔牙是商量好的,一人輔佐一個,兩頭押寶。苟富貴,勿相忘。

  • 3 # 歷史的小辮兒

    當然不是做戲呀。

    當時管仲輔佐的是齊桓公的哥哥公子糾,大家政治立場不同,也就沒有做戲的可能了。

    齊僖公的子嗣中,有三位是王位比較有力的競爭者:太子諸兒、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其中太子諸兒最被看好。按理說管仲與鮑叔牙這哥倆兒也應該認清形勢共同輔佐未來的君主才是。可他們想法獨到,分別去輔佐當時希望渺茫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公元前698年,齊僖公駕崩,太子諸兒即位,史稱“齊襄公”,在位期間,他平庸無能,無法肩負起治理一個國家的重擔。後來,他又與自己的妹妹,也就是魯桓公的夫人文姜秘謀私通,趁文姜的老公魯桓公酒醉之際將其殺害。管仲和鮑叔牙都是極具政治遠見的人,對此,他們都預感大禍將至。所以他們想方設法替自己的主子尋找出路。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國君的女兒,因此管仲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公子小白的母親是衛國國君的女兒,衛國離齊國太遠,所以鮑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了齊國的南鄰莒國去躲避。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去的地方雖然一南一西,想法卻不謀而合,那就是靜觀事態的發展,伺機而動。

    公元前686年,齊國爆發內亂。齊襄公有個叫公孫無知的叔伯兄弟因齊襄公即位後廢除了他原來享有的特殊權利而懷恨在心,勾結大夫闖入宮中,殺死齊襄公,自立為國君。可公孫無知在位僅一年有餘,齊國貴族又殺死公孫無知,一時間,齊國沒了君王,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急忙回國,以奪取國君的寶座。

    公孫無知死後,在齊國商議擁立新君的各派勢力中,正卿高溪的勢力最大,他和公子小白從小就是好朋友。於是高溪同另一個大夫國氏勾結起來,暗中派人火速前往莒國,請公子小白回國繼位。公子小白接到信後,和鮑叔牙仔細分析了國內的形勢,然後向莒國借了兵車,日夜兼程回國。與此同時,魯國的國君魯莊公得知齊國無君後,也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他的外孫——公子糾回國。誰知公子小白搶先一步,管仲於是決定自請先行,親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截擊公子小白。隊伍剛過即墨30餘里,正巧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管仲不慌不忙,等公子小白的車馬一走近就操起箭來,只聽“呼”的一聲,一箭命中,公子小白應聲倒下。

    管仲見公子小白已被自己射死,便率領人馬凱旋而歸。可他卻不知公子小白其實沒死!管仲的確射中了小白,但卻是射在他的銅製衣帶勾上。公子小白也不是等閒之輩,他急中生智,倒下裝死,這才成功躲過一劫。

  • 4 # Q0Y0K

    先不說心理層面,只說射箭技術,從來沒聽說過管仲善射,射箭乃六藝之一,如果善射史書上會點出來,玩過弓的人應該都知道,移動靶能擊中就算不錯了,指哪打哪可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還有就是古代沒有抗生素,中箭之後很容易感染,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感染就等於廢了,如果是自己人的話不敢這麼玩。

    再說管仲之前雖與鮑叔牙交好,但是卻是公子糾的老師,在當時各為其主的觀念非常重,如果是跟公子小白串通好的為啥不直接找個機會殺了公子糾,何苦要要演這麼一齣戲呢。

  • 5 # 二千年前

    《管仲用弓箭射殺齊桓公是做戲嗎?》

    管仲、召忽和鮑叔牙是齊國輔政大臣中的三駕馬車,是當時齊國乃至全華夏的頂尖人才。不知什麼原因齊僖公自己不用他們輔政而要他們去輔佐幾個公子。安排管仲和召忽輔助公子糾、鮑叔牙輔助公子小白。

    安排鮑叔傅輔佐公子小白,鮑叔牙認為公子小白最小,最沒有發展前途就推辭了,假裝得了病而不上班。管仲與召忽往前來探視,在勸慰鮑叔牙的同時,三人對齊國三公子——諸兒、公子糾和小白做了分析和預測,同時對如何輔政以及人生規劃做了交談。

    召忽認為公子小白一定不能成為齊國國君,而管仲認為不一定。管仲說:“齊華人憎惡公子糾的母親和公子糾自己,而憐憫公子小白沒有母親。公子諸兒雖然年長,但他品質卑賤,所以未來的事情還真不好說,現在無法下斷語。”接著,管仲又分析說:“看來成為齊國君的只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兩個人,上天將降禍於齊國,公子糾應當會成為國君,但他成不了大事,那麼安定齊國的人只有公子小白了。小白的為人,沒有小聰明,性急但有遠慮,不是我管夷吾,無人理解小白。”召忽聽了這話很不高興,他說:“君主百年之後:有人要廢棄我所立的國君公子糾,那我就不活了。我侍奉我所立的國君讓他不被廢除是我義不容辭的大義。”管仲曰:“作為人君的臣子,是受君命奉國家以主持宗廟的,豈能為糾個人而犧牲?” 鮑叔說:“那麼我應該怎麼辦?”管仲說:“您去接受命令就是了,事奉君主不可存有二心。”鮑叔同意了。

    由此可以看出,鮑叔牙不管將來如何,他心中一心一意侍奉自己的公子——公子小白。召忽是一定要輔助公子糾當上齊國國君,公子糾如果死去,他是要全大義而自盡的。而管仲眼中雖然看好公子小白,但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齊國,只要齊國能強大,誰當君主他就輔佐誰。

    齊桓公當上國君之後,問如何安定社稷,鮑叔牙說,必須得到管仲。齊桓公說:“管仲不是我的仇人嗎?”鮑叔牙就說出了上面幾個人商量好的事。齊桓公又問:“管仲全力輔佐公子糾,他肯全心全意幫助我嗎?”鮑叔回答說:“他對您當然不如對公子糾更親。他不是為了您,而是為了齊國先代的君主。” 

    由此可見,此一時,彼一時,在管仲用箭射向齊桓公時,並不是做戲,而是代表其忠心護主。再說了,管仲儘管才智過人,但也不能真正把所有的事情計算得清清楚楚。

  • 6 # 井夫子

    要說這個問題,需要先看這兩個人:

    齊恆公何許人也,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有人說論齊恆公的個人能力遠遠比不上秦穆公、楚襄王等人,其實不然。昏庸只是他的晚年之舉。

    其最大的成就與能力就是“不拘一格,唯才是舉”。

    而這就要說到管仲,明君還需良相來襯托,管仲就是這個良相。

    正是由於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才讓齊國逐漸強盛。

    而這,就正好要提到題目之中的問題了,齊桓公怎麼會任用曾經向他射箭的管仲呢?

    有人說當初他們是在做戲,這當然不對,管仲曾要射殺齊桓公,這事千真萬確。不過,那時候是因為各為其主。怎麼呢?

    因為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代,但他這裡,已經沒落了。在商人地位非常低的那個年代,管仲已經到了與鮑叔牙一起經商的地步了,而且還失敗了。又經歷當兵失敗,總之人生非常不順,一直到有機會輔佐公子糾,才算勉強翻身。

    適逢齊國大亂將起。管仲和召忽保公子糾去魯國避難。而鮑叔牙這時則輔佐公子小白,他保著小白逃到莒國避難。後來兩位公子見內亂將息,都趕著去繼位。

    這時候管仲應名去截擊公子小白,可惜沒成功。反倒讓公子糾大意。導致公子小白先到了。這小白是誰?就是齊桓公!

    這之後齊桓公當然是要絕後患的,遣書與魯莊公,讓他殺公子糾,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則再度開戰。

    只是意外的是,管仲回到齊國後,並沒有被殺,反而受到齊桓公隆重迎接。二人長談三天三夜。最後齊桓公齋戒三日,拜了管仲為相,並稱管仲為“仲父”。齊桓公從此走上了稱霸之路。

    有人說這是做戲完全是因為管仲與鮑叔牙本是好友,但是我想在當時那個時候,他們卻不可能提前知道究竟誰才能即位,是公子糾還是齊桓公,所以更有可能的是二人約好各自輔佐一人,不論誰得勢,都可以保住甚至是推薦另一人。

    這樣彷彿也更像是兩個曾經的商人會做的絕不賠本的打算。

  • 7 # 先道而後術

    所有的大牛都認為不是做戲,意見出奇的一致,當然,我也不例外。

    不是做戲。

    對於一般的人來說,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不可能!

    對於聖人而言:(以德報怨,何如?)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對於耶穌而言:《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重點是,齊桓公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聖人,更不是耶穌。

    齊桓公是一個政治家,一個英明的政治家。英明的政治家的特點是狠,夠狠,不但對別人狠,也對自己狠。狠到做任何事情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個人的感情。重感情的人趁早別搞政治,搞政治只能被對手摁倒地上快意的摩擦。比如,周幽王重夫妻感情,結果亡國的原因公認的只有一點,烽火戲諸侯;魏國的公子卯,重舊情(以前和商鞅是好朋友),前去和商鞅談判,結果被商鞅扣押,魏國因此割地納貢都不行,被迫遷都,從此一蹶不振,徹底被打殘。商鞅則升官、封侯。

    政治家考慮的只有一個問題,殺伐決斷是否利益最大化,這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感情因素當然不在這個範圍。

    齊桓公很信任鮑叔牙,因為鮑叔牙從沒讓他失望過。這一次也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管仲用弓箭射過自己,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管仲這個人是否有用,是否能為自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鮑叔牙極力推薦管仲,那就拿來試試吧。可用,用之;不可用,再殺也不遲。齊桓公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有足夠的自信讓管仲為我所用。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有的領導好像沒什麼本事,但就是很穩當很輕鬆的當領導。自己累死累活,別人有眼無珠看不到自己的付出?可以借用《孫子兵法》的一句話來回答: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意思是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看不出智慧,顯露不出勇武。

    所以,對於一個冷血政治家來說,只要管仲能給自己帶來利益,他以前做過什麼事情,就讓他隨風去吧。

    所以,很多看不透的事情,不是不合理,而是你還沒到那個境界。

  • 8 # 軍緣鑫播客

    管仲才不會做戲給別人看呢,因為他是一個敢作敢當說一不二的人。

    當初跟鮑叔牙做生意,賠了就是賠了,老管從來不會覺得對不起老鮑,如果賺錢了,老管也當仁不讓多分一杯羹。

    這是貪婪嗎?有些人覺得是,但至少鮑叔牙不會這麼認為,而且,老鮑的想法跟老管一樣,還做了不少解釋工作。

    管仲才不會貪婪,這只是體現了他的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心裡怎麼想,他就怎麼做,對鮑叔牙是這樣,對公子小白射上箭也是這樣。他不像一些心口不一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所以,才會留下管鮑之交這樣的神話美譽。

  • 9 # 鯤鵬歷史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後來齊桓公拜管仲為相,成就了這位千古名相的流芳百世之名。

    但是管仲用箭射殺齊桓公卻不是做戲。當初,管仲與鮑叔牙相約各自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如有出頭之日即相互提攜引薦,這一招著實是高。亂倫、失信的齊襄公被連稱、管至父夥同公孫無知斃命後,齊國的君主之位爭奪戰就在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之間拉開了序幕。當初,公子小白帶著鮑叔牙出奔離齊國較近的莒國,而管夷吾即管仲奉公子糾出奔魯國。

    公元前685年,當了一個月的齊國國君公孫無知被大臣們殺死後,齊國大臣分成兩派,分別去接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回國繼位。

    鮑叔牙在一隊莒國士兵護衛之下,帶領小白往齊國趕,魯莊公眼光更長遠,自己親自帶人馬護送公子糾回國,當然管夷吾也隨從前往。因為小白先得到的訊息,早出發了幾天,魯莊公自己帶著公子糾往回趕,讓管仲帶領一隊人馬去截擊小白。

    管夷吾引兵晝夜賓士,到了即墨這個地方,聽說莒兵已過去了,便從後面猛追,又連追三十多里,正遇見莒兵停下來做飯呢,公子小白端坐在車中,管仲便上前搭話:“公子別來無恙,今將何往?”小白回答他,回齊國奔喪啊,這時管仲便說:“糾居長,分應主喪;公子幸少留,無自勞苦。”鮑叔牙雖然和管仲是好友,但此時各為其主,便阻止管仲說下去,讓他速速退下,否則就不客氣了,管仲假裝退下,突然彎弓搭箭,對準小白射了過去,這管仲果真是智勇雙全哪!只聽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倒在車上,隨從的人大叫道:“不好了!”一起哭起來。管仲早快馬加鞭,逃之夭夭了。誰知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帶鉤,小白怕他再射,急中生智,嚼破舌尖,噴血詐倒。連鮑叔牙都瞞過了,可見小白也不是好對付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有了這一箭,小白更是不敢耽擱,從小路疾馳回到齊國就即位了,是為齊桓公。管仲以為小白已死,於是放心落意,和公子糾隊伍匯合後緩緩而行,幾天之後,魯莊公和管仲帶著公子糾,慢慢悠悠的到了齊國都城之外,這才知道小白沒死,還當上了國君,魯莊公氣壞了,這便有了後來的齊國和魯國交戰,齊兵大勝而歸。鮑叔牙便向齊桓公大力舉薦管仲,稱其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齊桓公沒有計較管仲的射鉤之仇,拜管仲為相,後管仲果然輔佐齊桓公成就了一番霸業。

  • 10 # 歷史飯

    首先確認下一管仲射殺齊桓公絕對不是在做戲!

    鮑叔牙輔佐齊桓公姜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爭奪齊國國君寶座的過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這裡就不再贅述,直接分析管仲射殺齊桓公並非做戲的原因,個人以為有以下三點:

    一、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的結果未定,且二人沒有實力方面絕對差距。

    在齊國國君公孫無知被殺、齊國一片混亂的情況下,公子小白政治集團和公子糾政治集團緊急任務就是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以最快速度趕回齊國,取得繼承大權的先機。所以此時一切都是未知數,觀眾作為公子糾集團成員與其這個時候故意做戲放走公子小白,還不如想辦法趕在公子小白之前送公子糾回國即位,如果成功,日後必定成為公子糾心腹重臣。

    二、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公主,魯國派管仲刺殺公子糾。

    公子糾母親是魯國公主,當初公子糾逃難時躲到了外公家。據《史記》記載:其母魯女也。魯聞無知死,已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這點很重要,魯國是公子糾的外戚,不管出於姻親關係還是出於利益考慮魯國都會盡全力幫助公子糾即位,而史記中又說魯國派觀眾在路邊埋伏刺殺公子小白,並不是齊國。如果是受齊國委派,管仲可能會權衡一下兩位公子。但是魯國派人的話,一定會派出親信,所以管仲不是在做戲。

    三、出於歷史的誤會。

    管仲射中小白帶鉤。小白佯死,管仲使人馳報魯。

    由於管仲沒有一箭射死齊桓公,反被其裝死騙過去,還捷足先登當了齊國國君,很多人就認為這是管仲的計謀,故意為之。其實這就冤枉管仲了,管仲搞政治那沒得說,絕對是超一流水平,被後世冠以華夏第一相、聖人之師等一無數美譽。但是讓觀眾設埋行刺干此刻的活兒這就有些差火候了,他不是不想殺齊桓公而是箭術不怎麼樣,試想一箭射在衣服帶鉤上,這機率得多嚇人,關鍵他自己美滋滋以為射中了,還派人跑回魯國傳捷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學習音樂中,你都遇到過哪些問題或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