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笑春風

    北洋水師是清朝洋務運動最大的成果。經過十幾年的慘淡經營,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當時擁有包括兩艘排水量各七千三百五十噸的鐵甲艦“定遠”、“鎮遠”在內的大小二十五艘艦隻。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七艦隊,並建有世界一流的海軍基地旅順和威海衛。

    但是,北洋水師有著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建軍思想和艦隻不配套,領導層不懂海戰思想。這使得北洋水師最終走向失敗。

    北洋水師是由留學英國的海軍將領指揮的,當時北洋水師下達命令全用英語,訓練水平很高,遠勝日本。但主力鐵甲艦卻來自德國。英國海軍思想崇尚進攻封鎖,而德國海軍由於起步晚,崇尚防守反擊。德國的軍艦也體現了這一思想,防禦力高,火力強,速度慢。和以同為英國留學的日本同學指揮的,以速度火力為主的日本艦隊就落了下風。

    同樣,中國海軍領導層沒有制海權的思想。海軍就是要以奪取制海權為目標,因為有了制海權,所有的海岸線都成了對手的防禦包袱,只此一項就拖垮對手。英國艦隊就是這樣制霸世界幾百年。日本學到了這一思想,當時日本製訂了三個方案,

    方案一:日本聯合艦隊擊潰北洋艦隊,控制渤海制海權,那麼就迅Superb兵佔領北韓,威脅奉天,牽制清軍主力到龍興之地奉天,然後在大連旅順登陸,直接進攻北京逼迫清政府城下之盟。

    方案二:如果日本聯合艦隊和北洋艦隊或者是清國聯合艦隊打個平手,互相誰也佔不到便宜,就迅Superb兵從清國手中奪取北韓。

    方案三:如果海戰不利,制海權被清國奪取,然後清朝可以運兵到日本威脅領土,就應該把士兵都留在本國保衛領土。

    在日本製訂的戰爭計劃裡,始終以制海權為第一位的,所有的作戰都是以與北洋水師的勝負來決定的。

    而中國卻不懂,在黃海海戰失利後就龜縮港口內,將制海權拱手相讓,隨著陸軍的失敗,海軍丟失旅順,失去了唯一可以維修大型軍艦的基地,最後覆滅於威海衛。

    這是針對雙方的缺點說的,北洋水師的主力鐵甲艦船堅炮利,噸位大,防禦性強,日本軍艦進攻它就是找死。日本海軍訓練不足,連編隊變陣都不會,只能以單縱隊進行作戰,後面的軍艦緊盯住前面的艦隻。速射炮速度快,可命中率還比不上北洋水師的老炮。雙方差距這麼大,如果北洋水師會打海戰的話,就肯定重創日軍。

    那這仗怎麼打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北洋水師捨棄一切老舊艦隻,以兩艘鐵甲艦為核心組成精幹艦隊,主炮帶足開花彈。(黃海海戰時北洋水師不是沒有開花彈,而是北洋水師出海沒有帶,後在倉庫清查出來三千餘枚各種口徑開花彈)直接找日本艦隊決戰。日本艦隊是無法擊沉這兩艘鐵甲艦的,反倒會被它們打得落花流水。最後被趕回日本,失掉制海權。這也是日本最害怕的。

    在現實中,日本在黃海海戰中打沉的都是北洋水師的老舊軍艦,這些軍艦和上面的北洋水師的將士都是枉死鬼。在圍攻兩艘鐵甲艦時,日本承受了巨大的傷亡,可也沒有打沉北洋水師的鐵甲艦。以至於日本海軍流傳了一首歌,歌裡面就唱到“定遠怎麼還不沉啊”。

    只要正確的依靠兩艘超越日本艦隊的鐵甲艦,擁有明確的海權意識,依靠正確的戰術,依靠勇敢、訓練有素的官兵,就能打敗日本艦隊。打敗日本艦隊,奪取制海權後,日本的戰爭計劃就會破產,整體走向失敗。

  • 2 # 使用者6388615484

    建議看看走向共和,如果翁同酥和李鴻章不內鬥而是幫助李鴻章籌錢,如果當時慈禧太后不過大壽不修園子哪怕是把修園子和過大壽的錢省出一半來給李鴻章,那麼吉野號就是大清的了。退一萬步說錢不夠賣軍艦但是買幾個新型火炮還是夠的吧。再看看人家日本,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攢錢買軍艦,天皇恨不得一天就吃一頓飯就是為了打贏清朝。在如果沒有人在中間中飽私囊,把劣質煤賣給北洋水師,不把買炮彈的錢佔為己有。還有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當時北洋水師有艦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階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相反日本軍艦由於後期購買,所以比較先進。上述問題只要解決一部分估計問題就可以和日本海軍有一戰的可能至少不會輸的那麼慘,或許在咬咬牙能把日本拖垮呢。

    甲午海戰是以李鴻章自己之力對抗日本,清庭的其他勢力都在看熱鬧。如果清庭以全國之力對抗日本說不定就不用籤馬關條約,日本就會一蹶不振,甚至能改變未來百年的世界歷史呢。

  • 3 # 曹老師xixi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怎麼樣都無法勝利。

    甲午海戰中從豐島海戰到黃海海戰,再到最後威海保衛戰,北洋水師字頭到尾都是被動禦敵,倉促參戰,完全就是指揮混亂,準備不充分,導致的如此慘敗。

    就甲午海戰中最為關鍵的一場戰爭黃海海戰來說,戰爭期間,光緒皇帝跨級瞎指揮(出海尋敵),李鴻章錯誤命令(避戰保船),作為海軍總司令的丁汝昌和全體將士到底聽誰的,清王朝腐朽的制度,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一點戰爭的緊張,全國都在為慈禧老佛爺慶壽,這樣的王朝註定了北洋水師的命運,一個艦隊由個人控制,全軍將士都沒有做好對敵的準備,黃海海戰前也就是日常的運兵任務,沒有一個人預料到會在返航途中碰到日本聯合艦隊,《孫子兵法》中就有說道“凡是預則立, 不預則廢”,黃海海戰倉促迎戰,士兵沒有動員手忙腳亂,首先旗艦指揮塔被毀,北洋艦隊失去指揮,各自為戰,超勇揚威經遠被圍攻逐個擊破,靖遠來遠被圍攻退出戰場,濟遠廣甲畏敵撤離,威遠被濟遠撞沉沒,致遠彈盡被圍攻擊沉,然後就是日本7艘艦支圍著定遠鎮遠打,好在北洋官兵還算英勇,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還能重傷日軍5艘艦支,後來平遠廣丙和受傷的靖遠來遠又來支援,逼退了日本聯合艦隊,可以講北洋黃海海戰指揮的真是太混亂。

    再看日本,全國自上而下早已要以消滅北洋艦隊為目標,多次出海尋找北洋艦隊決戰,日本聯合艦隊無論彈藥還是士氣,那都是做好準備的,遇到北洋艦隊前整個艦隊就保持著四個小隊陣形隨時準備出擊,在戰鬥中,四個小隊就沒有亂過,兩個本隊牽制,兩個游擊隊(快速隊)圍攻落單北洋艦支,玩過moba遊戲的話,就比較能容易理解,比如敵方一個肉在與我方一個角色(什麼職業不重要了)對拼,然後周圍幾個敵方法師打野射手上來圍毆我方這個角色,而我方的其他角色還遊走中,這樣打北洋艦隊如何不敗?戰爭前就有人斷言“甲午戰爭日本若敗,那就沒有天理。”

    為什麼北洋艦隊指揮的如此混亂,就是因為腐朽清王朝愚昧落後的制度說導致,伊藤博文說道“中華人才輩出,然中華乃專制之地,一遇專制皆成奴才,”這樣一個人不能盡才,才不能盡用的王朝,怎麼能不出現決策錯誤,一個軍隊靠的一個人決定命運,而這個人還是慈禧和李鴻章,可想而知。

    如果北洋水師能在黃海海戰能有打贏的條件,那就不會出現甲午戰爭了,因為早在長崎事件日本挑釁的時候,北洋艦隊就把日本艦隊滅了,當時北洋艦隊總教習琅威理就說道:“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還用等他買吉野號?還用等他甲午出海?

    所以不要覺得北洋水師敗的可惜,其實就是必敗的,就是有先進的戰艦和充足的彈藥還是會敗,因為這個敗家的王朝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么蛾子來。

  • 4 # ZHANGHANG201083772

    這個問題戰忽局張局座前幾年電視節目裡回答過。

    可能在海軍的作戰戰術上調整,可以贏得甲午戰爭的區域性勝利,至少不這麼慘。

    北洋海軍幾條主力艦,發現戰爭苗頭後,哪怕是在黃海海戰後,回港休整備好水和煤炭,出發去東京灣,只要打若干炮到東京,日本必然舉國震動,天皇必然責備海軍,伊東祐亨必回撤救援。同時協調大清陸軍回擊。

    但李鴻章受光緒皇帝出戰的壓迫,同僚丁寶禎排擠,被迫電令丁汝昌等將領保船。結果仗打敗了,船也沒保住。

  • 5 # 唐平華2

    北洋水師要想贏甲午戰爭,我了想告訴你,你們看了不喜歡。

    首先第一是必敗的原因,招兵。北洋水師裡的兵,能進入北洋水師去當兵必須出錢,普通士兵一千大洋,管帶一萬大洋,總兵三萬大洋。這樣的軍隊有戰鬥力嗎?也就是這種田惡被日本派來的奸細打聽得清清楚楚,他們知道,北洋水師是支撈錢的軍隊,他們寧願夾著尾巴做人,也不願意戰爭,一隻愛好金錢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

    第二,北洋水師是一隻吹牛的軍隊,他們逢人便吹,我大清有一隻現代化軍隊,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要惹,惹了小心亡國。他們吹的主要目的是忽悠華人,忽悠朝庭。朝庭好拔銀,錢用的多,免得百姓有怨言。於是那些錢被高官的子女控制了,成了有錢人,誰願意打仗。

    第三,慈禧一個婦道人家,只懂風花雪月,享受富貴,那管國家成什麼樣,只要她過得好,兒女有錢花,國家成什麼樣她可沒放在心中,一個國,當權的只懂撈錢發家,這樣的國美會強大嗎?

    一個國家跟一個人是同一道理,病入膏肓了,卻不治會好嗎?發現病根,不用猛藥,又能治好嗎?

    所以,甲午戰爭,沒有勝利,註定失敗,永遠的失敗。動物規則,角馬成千上萬,卻總是被獅子獵殺。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敢斗的頭頭,他們的口號就是青草茂盛,吃飽吃好就強大,這是愚蠢的法則,受欺負的法則。

  • 6 # 猴大爺說

    北洋水師如果想打贏甲午戰爭,需要在一個時間節點上做好準備。這就是在開戰之前,至少是在9月17日大東溝海戰之前,已經開始備戰並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眾所周知北洋水師自從成軍之後就未能再新增任何的新船,海軍的經費都讓老太后去修了頤和園,可當時海軍的經費一共由三筆組成,第一筆是海軍衙門的費用,用來發薪水,錢是從戶部出來的,屬於 國家掏錢。第二筆錢是海軍建設費用,老太后打著建設大清海軍的旗號讓有錢的捐款,錢歸海軍衙門管轄,第三筆 錢是海軍增添軍費,說白了就是買槍買炮買彈藥的,這筆費用要提前規劃好,然後上報軍機處,軍機處批准了,戶 部才給銀子。

    可這三筆錢最後都去哪了呢?

    第一筆海軍衙門的費用,當年主管海軍衙門的,就是光緒皇帝的親爹醇親王奕譞同志 ,自己的親兒子剛剛親政,老爹自然是要在後邊幫襯幫襯,怎奈後邊還有他嫂子,葉赫那拉慈禧在那戳著,就算老 太太真的把政務還給光緒了,可都在故宮裡住著,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從1860年二次鴉片戰爭八位顧命大臣被殺, 再到中法戰爭,二十年的時間,老太太都做了什麼,怎麼做的,醇親王雖然“憨”了點,可一點也不傻,不把這位哄好了,自己的兒子這皇帝就坐不穩,怎麼辦?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老太太搬家去別的地方住,地方自然不能 太遠,要不老太太該有疑心,康雍乾三代都經常住圓明園,到19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圓明園也被毀的可以了,剩下就是頤和園了,可修院子得要錢啊,想來想去,醇親王利用公職之便,挪用公款,公款私用,用800萬兩銀子,給老太太修了頤和園,指望著修好後您該幹嘛幹嘛去,就在那一直住著完了。

    而海軍建設費用是募來的,也歸海軍衙門管,這錢花哪了?花在頤和園的昆明湖水師上了,唱著“讓我們蕩起雙槳” ,一幫人划著小舢板木船號稱是海軍,這也是醇親王想以此給自己親兒子培養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畢竟,北洋是李鴻章的,槍桿子裡邊出政權,有錢有槍在手,說話才硬氣。

    至於海軍增添費用,首先翁師傅和李中堂是死對頭,沒事就互相甩兩句片湯話逗逗咳嗽。其次,翁師傅手裡也應該是沒什麼錢,好學生光緒同志大婚就幹進去500萬多,三條致遠的錢出來。說翁師傅真哭窮倒也不為過。

    就這樣了,真的就沒有別的招數了麼?眼看著日本海軍一天天的壯大,中日間局勢緊張,一手拉扯大的北洋水師不 能這麼眼看著衰弱下去,李中堂如果可以這麼做的話,也許歷史又會有另一個版本。

    首先就是要解決錢的事情。個人認為李中堂可以嘗試三個渠道,第一個,就是直接進宮去找太后,倒不是說哭窮, 把事情說的嚴重一點,老太太對近代海軍的建設還是有一定功勞的,如果能說動老太太那邊,不奢求給給個幾百萬兩,能給個50萬就知足。其次,李中堂的兄弟在廣東那邊當差,當年張之洞主政廣東的時候就籌集了80萬兩銀子買的廣甲、廣乙、廣丙,如今親兄弟在那邊,籌集100萬兩費用應該不成太大的問題。第三筆錢就是李中堂自己如果能捨得掏腰包,至少也會解燃眉之急。

    當錢的問題解決了之後,其他的一些情況要同步進行。

    首先給超勇揚威兩條軍艦更換鍋爐,去英國山高路遠,日久年深,先問問江南廠、馬尾廠有沒有替代品,尤其是馬尾,雖然師承法國,這兩條船是英國的,但只是更換鍋爐,應該問題不大。國內解決不了就去香港看看,換不來軍用的換民用的,排除一切因素要把相容性,速度等問題搞上去。

    在處理鍋爐的同時,解決北洋水師用煤的問題,一定要買到優質煤,開平煤礦,李中堂用用個人關心運動運動吧,海戰的時候就是我們冒的黑煤煙,導致日本人提前一個小時發現了我們,如果沒這一個小時,也許北洋的陣型會更好一些,超勇揚威不至於落的太遠。

    豐島海戰時,廣乙號上邊就裝備了江南廠造的速射炮,中國產的速射炮一點不比國外的差,如果錢的問題解決了,李中堂應該給江南廠下單,造一批速射炮,安裝在八大遠上邊。

    第四,就是讓天津軍械局,馬尾船廠,江南廠,趕快多造開花榴彈,榴彈不比實心穿甲彈,真是打一發少一發。大東溝海戰北洋的榴彈要是能多帶,海戰的結局就不是這樣了。

    鍋爐,榴彈,速射炮,煤炭,在豐島海戰之前,至少是大東溝海戰之前,如果北洋能解決掉這些問題,海戰就是另一個結局了。

  • 7 # 騰飛230141885

    首要一條要進行誓師大會。精兵上陣。第二要進行戰前貨物彈藥槍械的盤點檢查。第三要進行沙盤推演。給出最少三個方案。以及方案中途有變卦的時候的應對策略。第三上證之前要取的,舉國上下,包括民眾的支援。保證後方的供給。第四要制定一個,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可以先回避。在另謀時間。這樣相對來說會取得比較穩妥的成就。

  • 8 # 歷史小皇帝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照理說中日雙方的實力差距其實並不大,中國北洋水師的海軍實力甚至還要超過日本的聯合艦隊,但無能的清政府還是輸掉了這場重要的戰爭。那麼,究竟怎樣才能使得這個曾經亞洲第一,世界第七的艦隊能打贏這場甲午海戰呢?

    改革制度

    日本在海戰中戰勝北洋水師,並不是真正實力上的取勝,而是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勝利。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在明治天皇的指引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走上了資本主義強國之路。 把自己曾經的老師——中國,斬於馬下。這是非常值得我們華人去反思的。在當時,日本為了準備這場對中國的戰爭,舉國上下乃至天皇都節源開支來買鐵甲艦,買彈藥,而這時候的清政府在幹嘛呢?他們在興高采烈地為他們的慈禧太后準備“六十”大壽,把原來給北洋水師買彈藥的白銀都用來修宮殿,這是何等的荒唐!因此,黨當時的北洋水師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只有先讓清政府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而實行憲政,實現民主,對統治者的權力加以制約,這樣才有可能在戰爭中戰勝日本。

    治理腐敗

    “腐敗”這個話題可謂是經久不衰了,只要有資本的交易與流通,就都會產生腐敗的現象。但這一現象在當時的清政府中尤其嚴重。可以不誇張的講,北洋水師的軍費至少有三分之一都被官員們給私吞了。丁汝昌執掌的北洋水師,年年沒有按北洋章程和後勤部門核對炮彈儲備,戰前三個月才想起買炮彈,還發電報說炮彈已多得無處擺放,只撿緊要的運即可,搞得北洋兩艘主力艦主炮只有三發開花彈,帶訓練彈都只能帶一半儲備。

    北洋軍紀敗壞,任人為親,定遠炮術長戰鬥出航把侄子帶上艦混補貼。日本人說的抹灰曬衣服你不信,英華人記載的炮管藏滷肉米飯也宣稱撒謊,北洋出訪長崎時,日報報道艦上滿地垃圾也是假的,最後一溜逃炮的怎麼算?跑到兩遠得孤軍奮戰,其他船都跑光了。艦隊十幾年沒保養,搞到航速只有正常的一半,本來北洋是一水的15節快速艦,日軍根本佔不到便宜的。還有訓練極差,炮術不佳,損管為零,還爆出炮擊彙報訓練造假,用炸藥冒充命中。由此看來,當時清政府的統治者要是能好好治理好軍隊中的腐敗現象的話,甲午中日戰爭誰勝誰負還真的不一定!

    整頓軍紀

    軍紀軍規對於一個軍隊來說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當時的北洋水師裡面的軍紀敗壞,任人唯親的現象也頻頻出現。這導致了真正有能力的沒能上去,而身居高位管理士兵的官員們呢則啥也不懂,只知道往口袋裡面塞銀子,更別談去了解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們。北師的小兵們見當官的也不管自己,也都目無軍紀,懈怠訓練,真正幹實事的人已經很少了,像鄧世昌這種負責的北師高階將領在當時更是隻有九牛一毛....這樣的軍紀,這樣的管理方式這麼能不輸給日本呢?所以,北洋水師要想在甲午海戰中戰勝日本聯合艦隊,“整頓軍紀”這一條也同樣是少不了的

    總之,以上的這三條要是當時的北洋能做到其中的兩條甚至是一條,那麼對付日本,取得甲午中日戰爭的勝利就不是無稽之談,而是勝券在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