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三元鋰電池是小型乘用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動力電池,使用鋰電池的車肯定是要用電才能驅動的,否則只是一個空殼。這類車使用的電則來自火電、風電、水電、光伏、核能等等模式發電帶來的電能。

    燃料電池的概念則不同,所謂燃料電池特指【化學發電器】本身是不儲能的,所以這類汽車首先要有這臺化學發電器,其次仍要有儲能電池。大力推行燃料電池的日系車一般用鎳氫儲能電池,但這種電池記憶效應嚴重成本也較高已經是很落後的電池,所以近期的一些日系燃料電池汽車也改用三元鋰電池作為儲能電池,那麼這種結構的如何獲得電能呢?

    燃料電池汽車的電能來自化學反應,這類車還有若干儲氫罐,車輛的能源來自以燃料電池(化學發電器)透過與液態氫的化學反應獲得電能,之後將電能充入鋰電池組,再由電能供應電機驅動車輛行駛。

    看明白之後這兩類車的本質區別就很簡單了,鋰電池汽車的電來自各種型別的發電站,而燃料電池汽車的電來自車輛本身。一個依靠外力、一個依靠自給自足,誰更環保、更符合新能源汽車定位?

    如果這樣簡單的理解可能傻子都會絕對燃料電池汽車更環保,但要搞清楚這種汽車想要透過【化學反應發電】的前提是必須有【氫】,氫能不是可以自然獲取的能源,獲取氫能再用氫能驅動汽車,這是個巨大的浪費。

    制氫的方式有:電解水制氫、石油熱裂合成氣、天然氣制氫、水煤氣法制氫,這幾種方式裡除了電解水看似環保,其他三種用作制氫的能源貌似可以直接做燃料使用,所以沒有必要用這些能源製造氫再去驅動汽車,一定要這樣做的話那是喜歡脫褲子放屁。

    而電解水獲得一公斤氫氣理論值需要39.7度電,實際算上轉化損耗需要接近60度電,之後把製造好的氫用在燃料電池汽車上透過化學法電器轉化還會有一次損耗。這個問題看明白之後再看真實續航能力,有本田的Clarity這臺車為例,儲氫罐的容量為5KG高壓氫氣,獲得這五公斤的氫實際需要消耗300度左右的電能,這樣就很好判斷哪種型別的車更有意義了:

    以300度電的消耗可以驅動這臺氫燃料電池汽車跑出600公里的里程

    把這300度電給一臺鋰電池汽車使用,純電續航工況法計算在400公里的汽車電池容量在60度左右,簡單的算術:300÷60=5、5X400=2000(公里)

    獲得能讓氫燃料電池行駛600公里的氫需要消耗可以讓鋰電池汽車行駛2000公里電,如果實力沒有問題的話很容易判斷誰更有價值。至於某些群體叫囂在風電光伏電站附近建設制氫站消耗浪費的電能,建設一個制氫站動輒數億,而作為儲能電池最完美型別的磷酸鐵鋰電池1300/kwh而且沒有汙染,算一算成本考慮一下為什麼要建站吧。

    氫+燃料電池+三元鋰電池是所謂燃料電池的完整形態,所以假設鋰電池汙染嚴重燃料電池汽車也一模一樣。

    日本人推行這種汽車原因是在白金點火時代日本企業為了壟斷市場把控全球發動機行業命脈囤積了全球儲量超過7成的鉑金,但在囤積之後白金點火時代完結進入電噴時代,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沒有得逞,不過鉑還可以透過制氫消耗,所以日本企業預計再一次愚弄全球,是否選擇被戲耍自己判斷吧。

    (注:液態氫的能量密度是同體積TNT炸藥的55倍,5KG的高壓氫氣等於多少可以自行計算,這種車應該在日本本土做嚴格碰撞測試之後再考慮是否上市)

  • 2 # 星爺說車

    如果必須二選一的話,我認為是燃料電池。

    之所以這麼認為,源於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夠理想,即使是中國目前在乘用車當中廣泛採用的三元鋰電池,續航里程與充電時間,也遠遠達不到燃油車的水平。雖說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有所進步,但燃油車也在進步,15年前的燃油車加滿一箱油能跑五六百公里,如今已經能跑七八百公里甚至八九百公里了。

    其次,三元鋰電池存在安全隱患。之前的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好一些,可由於能量密度低,續航里程差。

    再有就是壽命問題。三元鋰電池理論壽命大概是1200次(完全充放),以此估算,大概是6-10年。對於汽車來說,這樣的壽命實在太短了。至少比內燃機短了許多。

    相比之下,燃料電池在續航里程、補充能量時間、壽命等方面,優於鋰電池。

    當然,燃料電池也有難題,比如制氫就是個很大的障礙。再有,它的安全性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 3 # 飛翔工程師

    先說一下我的身份,首先我是一個鋰電池汽車的使用者,車子已經開了兩年4萬公里。其次,我是一個註冊安全工程師。所以我就從這兩個身份方面進行一個反饋。

    鋰電池汽車使用兩年之後,給我的感覺還是比較不錯的。說實話,兩年前的車子,無論是續航還是價格,都不讓人滿意。甚至現在市場上那些高續航的汽車,讓我蠢蠢欲動。但是非常低的使用成本我是很滿意的。當然我知道未來幾年鋰電池汽車價格還會大幅下降,所以暫時也沒有換車的準備。兩款車現在來對比的話,鋰電池汽車充電很方便,而燃料電池汽車想搭建一套系統,其實是非常難的。兩者在能源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系統性的支援。

    具體來講,就是搭建一個隨時都可以充電或者是加氣的系統。鋰電池汽車大部分是支援家用充電,也就是家用電源,直接就能夠充電。這件事本身給構建系統帶來的成本壓力非常小。以我為例 ,家裡車買了兩年,但幾乎沒有在外面充過電。都是在家樓下的充電樁。由於充電樁是我自己的(有車位),所以成本非常非常的低。每天上下班開車的成本只有坐地鐵的一半。

    反觀搭建一套氫氣作為能源的汽車充氣系統,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想象中氫氣的獲得,只取非常方便,但是很可惜,氫氣屬於甲類爆炸品,很容易就構成重大危險源。在城市中間分佈,其危險性還是要考慮到。以國內的重大危險源判定標準來看,汽油達到5000噸構成重大危險源,而清洗構成重大危險源,只需要十噸。

    其實汽油車的全套加油系統能夠建設到今天這麼好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說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充電系統的搭建非常的簡單,成本也非常低。如果地方政府現在直接改變地方的城市汽車停車費收費標準,要求收費停車場配建10%的充電樁。我相信不出五年就能完成社會化的充電系統。

    最後我重申一下我的立場。如果你現在在一個限號的城市,而且能有固定的車位(長租)一輛電動汽車非常適合你。如果你現在的城市並不限號,我覺得可以再等幾年。

  • 4 # 坤先生的車館

    鋰電池的前途不看好,行為回收暫時還沒有好的辦法

    燃料電池未來前途光明,不能白叫第四種發電技術。

  • 5 # 楓林沙洲

    現在不過是一些試圖阻攔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的外國勢力,僱傭大量水軍對中國愚蠢的老百姓進行洗腦,並且第一批被洗腦的愚蠢老百姓自我感覺自己不是蠢豬,而試圖把洗腦產物反芻出來,供其他蠢豬當美食消化。

    有個關鍵差別,燃料電池不屬於電池,鋰電池屬於電池。

    燃料電池只是一種電的發電形式,催化發電形式,可以微型化的發電形式。

    新能源車只要是不利用內燃機,透過熱能轉換成動能,就算新能源。

    因此燃料電池也算新能源,因為它是催化過程,而不是直接點火,不是以熱能形式轉化動能。

    但真正要推廣的新能源,是電能的新能源,是以集中發電,傳輸電能,個體儲存電能為形式的新能源汽車。

    而不是個體發電的汽車。

    所以不管鋰電池如何,燃料電池一萬年也不可能推廣使用,只能做補充,配角,玩玩而已。

    而電池,不管是鋰電,鉛電,矽電,鈉電,鐵電,只要是儲存電力的即可,至於哪種電池最後勝出,這無所謂。

    只不過現在是鋰電有重大的優點,例如能量密度高,安全,可靠,其他能實用種類的化學電池還沒發現。

    我們現在實際上就是淘汰了鉛電,用鋰代替鉛,實際上正極負極和溶液都有變化,不排除未來使用其他原理和方式的電池,但基礎的,存電是不可更改的。

    只要不符合這個形式的一切電池,都是垃圾,都不可能被推廣應用。

  • 6 # 新能源Leader

    這樣說吧,沒有絕對的二選一。目前燃料電池的基礎設施(加氫站等)太薄弱,根本沒辦法大規模推廣,幾年內很難推廣開。即使燃料電池汽車能大規模推廣,還是需要鋰離子電池的。這是因為燃料電池是一種發電機,沒有能量儲存功能,啟動、加速等需要高功率的情況,其功率響應沒那麼快,還是需要電池等預先儲存好能量的儲能裝置提供功率補充,而且剎車等需要能量回收的情況下,也需要電池吸收儲存回收的能量。燃料電池汽車頂多是對電池容量的需求沒有純電動汽車那麼大,但還是需要電池輔助的,不能完全離開。個人認為未來燃料電池汽車應該更像現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只是把目前的燃油發動機部分系統換成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但動力電池還是需要的,電池包容量和目前的PHEV所用電池包容量相當。

  • 7 # 高原砂

    不論是什麼型別的電池,鉛酸電池、三元鋰電池、錳酸鋰電池、鈦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都是儲存電能的容器,簡稱電池。特點是本身並不能產生電能,要依靠外來電力充電儲能:電能→化學能→電能。而燃料電池則是一個小型的發電裝置,它只需要加入燃料就能產生電能並輸出驅動電力機械,電器。從執行流程來說,燃料電池不能儲存電能,它應該與小型汽柴油發電機,小型核發站《核燃料電池》同類,只不過它使用了相對清潔的燃料《氫》,唯一廢棄物是水,沒有汙染而已。但商業化推廣使用為時太早,相關基礎配套設施也未成熟,實用化還有一段路要走!故目前能使用的只有鉛酸電瓶、各種鋰電池……

  • 8 # 談股論車

    我認為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電動車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會並存發展,至於哪個最終會成為主流,我覺得充電電動車才是符合大趨勢的,原因如下:

    1、氫燃料電動車的優勢是,絕對環保,來源於水,排出的還是水,可以說對環境無任何汙染,這是最大的優勢。劣勢是,系統複雜度高,目前成本太高,痛點很多,發展的路還很長。但是還是很有前景,隨著成本問題、安全問題、加氫便利性問題一點點解決,未來有一天會有一席之地的。國家目前也在出一些政策支援氫燃料電動車的發展,只要國家支援說明還是很有前景的。

    2、充電型電動車,經過近10幾年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規模化應用的階段了。充電電動車的最大優勢當然是可以充電,也就是說可以把任何可發電的原生能源用到車子上,這個優勢可以說決定了它的未來。

    3、回到能源本身去看,我們把眼光放到50年以後吧,可以想象一下50年以後都會有哪些原生能源,首先是油和煤炭等汙染嚴重的化學能會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必是一些清潔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水電能等,最重要也是最具備潛力的能源,其實是核聚變。

    4、車只是能源應用的一個細分領域,最終車的形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社會主流能源的產生方式和存在形式,電能毫無疑問是未來唯一的中間能源,也就是說任何原生能源都將轉化為電能,目前的汽車,只是把原油這一種能源運用起來,顯然侷限性很大,那什麼樣的車才能把所有的原生能源都利用起來?毫無疑問是充電車。

    5、我們再來看看未來世界能源的生態系統。首先是各種清潔能源會大力發展,這符合環境保護的人類大局,也就是說未來會有很多各種清潔能源發電系統,社會電力會高度發達。智慧電網會高度發達,全球範圍內會變成一個超大的超高壓輸電網路,毫不誇張的說,未來哪個國家牛,首先要看這個國家的電力出口能力,電力貿易會成為重要的貿易專案。儲能行業會高度發展,為什麼,因為高度發達國家的電力冗餘需要儲存和儲備,甚至以後每個大廈、工廠都需要一個超大UPS。

    6、放在這個大的背景下,再來看看車,未來的車會是什麼形態?一目瞭然了,必須是能迅速接入到超級電網的充電車,更遠的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甚至車開在路上都在充電,這不是不可能的,或者是無線電力系統直接供電,就像現在的手機訊號一樣,無線充電訊號無處不在,而電池或許只是起到一個緩衝作用。

    7、這麼看的話,全面電力化,是能源發展的大趨勢,汽車也毫無疑問是要符合這個趨勢的,所以,充電型電動車才是最符合大趨勢的,氫燃料電池是無法充電的,即便有所發展,最終也會被淘汰。

    8、誠然,作為充電電動車目前的主流,鋰電池電動車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你可以說續航短,充電難等等,那你可知道燃油內燃機剛剛發明時的時候,內燃機器的局面比現在的鋰電要差得多,原油開採成本高,煉油技術差,內燃機熱效率低,可靠性差,材料發展跟不上等等,再看看今天。所以呀,未來電池技術會大力發展,鋰電也或許會被更好的充電池取代,但趨勢不會變。

  • 9 # 汽車江湖菜

    鋰空氣電池,可能的終極方案。

    電動汽車以其結構簡單,動力充沛,節能環保(有爭議)被各汽車企業追捧,但里程焦慮問題,充電問題,電池後處理問題是目前絕對無法迴避的問題。

    那電動汽車的電池問題,出路在何方呢?根據國家相關部門提供的資訊,鋰空氣電池可能是終極方案,當然氫燃料電池是另外一個路徑,完全不同於鋰空氣電池。

    目前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方面,特斯拉的最高,在170瓦每公斤,什麼概念呢?粗略估算,電池能量密度必須達到300瓦每公斤後,按照每輛車30~40度電能儲存能力,電車的車重基本相當於燃油車。但30~40度電的行駛里程遠遠不及燃油車的行駛里程。

    預計2025~2030年左右,鋰空氣電池技術基本能達到產業化水平,能量密度在700瓦每公斤。這樣和燃油車同樣的車重,行駛里程相當。什麼是鋰空氣電池呢?鋰空氣電池是一種用鋰作負極,以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正極反應物的電池。鋰空氣電池比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為其陰極(以多孔碳為主)很輕,且氧氣從環境中獲取而不用儲存在電池裡。

    放電過程:負極的鋰釋放電子後成為鋰陽離子(Li+),Li+穿過電解質材料,在正極與氧氣、以及從外電路流過來的電子結合生成氧化鋰(Li2O)或者過氧化鋰(Li2O2),並留在正極。鋰空氣電池的開路電壓為2.91 V。

  • 10 # rokel

    看好鋰電池,鋰電池對電能轉化率高,同時不需要新建任何的化工廠,或者專門的電解工廠,只要在現有框架下發展。

    燃料電池車,其實德華人早在80年代末就做出樣車,並上路行駛了,而豐田只是一個後入者,唯一貢獻就做出複合材料的氣罐,其他的結構和80年代的設計差不多,只是我們有了更好的動力電池。燃料電池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本身是一個增程式電動車,動力來源於動力電池(不是燃料電池),豐田設計時候還保留了充電口。這樣問題又回到原點,為什麼不能直接用鋰電池?很多人會說續航里程,其實燃料電池車不可能僅僅增加氣罐開增加續航里程的,因為車上能夠比較安全的位置即現在汽車油箱的位置,空間就這麼點,也無法擴大。其他地方不是已經安裝裝置,就是不安全。

    最後就是安全問題,現在作為動力氣體的CNG爆炸事件非常多,完成了非常多的傷亡,而CNG壓力只有氫氣罐的1/4,對於壓力更高的氫氣罐,使用率更高之後產生的事故是非常多的。同時所有壓力容器必須2年一檢。

    一下是cng爆炸事故的例舉

    成都一計程車在加氣站爆炸的哥當場死亡(2004.7.10),

    石家莊一加氣出租車路上突然“爆炸” (2006-01-04 ),

    成都一計程車發生自燃氣罐爆炸(2006-01-18 ),

    蘭州一計程車在加氣站內爆炸司機受傷(2007.1.15),

    汕頭計程車爆炸3 人被燒死無逃生跡象(2007 年06 月12 日),

    成都兩輛公交車自燃一名司機嚴重燒傷(2007 年08 月05 日),.

    山東東營加氣站CNG 氣瓶爆炸事故 3 死2 傷( 2007 年10 月16 日),

    國內首次 CNG 鋼製內膽纏繞氣瓶的爆炸(2007 年11 月1 日),.

    昌吉市發生一起CNG 氣瓶爆炸事故 2 死1 傷(2008 年3 月15 日),

    南充計程車加氣途中爆炸(2008 年9 月16 日),

    這個只是小部分事故,就讓人觸目驚心,如果是壓力更高,更容易爆炸燃燒的氫氣罐?

    日本人已經下車,開始大力發展充電樁,豐田已經準備推出大量純電動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兒支氣管炎咳嗽吃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