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朱學派

    《墨子》札記——墨家思想簡析

    墨子是戰國前期的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創始人。焚書坑儒之後,墨家一蹶不振。但在戰國時期,墨家學說顯赫一世——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人不歸楊,則歸墨。鄙人今獻解析《墨子》的札記一篇,以追憶昔日墨家學派之輝煌。

    一、墨子兼愛思想的產生

    東周時期諸侯割據,混戰不已,百姓民不聊生——殺人盈城,殺人盈野。墨子為當時的亂世開出一記藥方——兼愛。

    墨子認為,天下大亂的根源是於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之間皆自利,不相愛。若能視人身若其身,視人家若其家,視人國若其國,則人不相爭,家不相亂,國不相攻。便會天下太平,百姓們才能幸福安樂。

    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墨家精神

    墨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研習儒學。後來自立門戶。墨子精神的產生,源於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孔子的仁,有三個標準:最基本的標準是“親親”,即“首孝悌,泛愛眾。”此乃人之常情,世人皆可為;更高一層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具有良好家教之人以及孔門三千弟子,皆可為之。最高的標準是“己欲立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即使是堯、舜和孔子本人,都有所不及。在這一大原則問題上,孔子十分務實,僅將前兩個標準,作為儒家弟子的行為規範。

    而偉大的墨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將仁的最高境界“己欲立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為墨家的行為準則。

    墨家學派創立後,後世的儒家為了區別儒家與墨家,將仁的最高境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逐漸淡出。此後儒家之仁,一般不包括第三種最高境界。

    三、聖人墨子

    在《論語·雍也》中,孔子早已給後世的墨子以評價——聖人:

    子貢曰:“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孔子曰:“何止於仁,必也聖人乎!夫仁者,己欲立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堯、舜亦有所不及。”孔子認為,若達到了仁的最高境界,便是無可爭議的聖人。

    孔子給墨子的評價,無論是孔門子弟,還是其他學派,都無人提出異議。笨笨對此亦十分贊同,並進一步論證:

    《墨子·貴義》篇有墨子的言行:

    墨子自魯即齊,順路探望故人。故人謂墨子曰:“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止也。”墨子曰:“今有十人,一人耕而九人逸。食者眾而耕者寡,耕者不可不益急。今天下莫為義,子當勸我也,何故止之。

    在《魯問》中又有記載:

    魯人之子師從墨子,後來在守城時戰死。魯人埋怨墨子,墨子卻認為,墨家精神就是為天下人的幸福而獻身,為自己理想而死。魯人之子是“學成也。”

    墨子此言此行,凡有良知之人,莫不為之動容。

    當相強大的諸侯謀劃攻打他國時,墨子都會去遊說,希望消弭戰爭。一旦遊說失敗,墨子則率領墨家弟子幫弱國守城。因此,墨家學派鐵定成為魏、齊、楚等強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墨子每次遊說諸侯,都有生命危險。諸侯沒有誅殺墨子,是因忌憚墨子的聖人之名。笨笨私下臆測,墨子一生,很可能遭到過多次暗殺。墨子宣揚自己學說,其風險比孔子高出千百倍。

    墨子為了天下人幸福,無私奉獻,並隨時準備為天下人而獻身。比西方的基督耶穌更偉大。

    四、聖人墨子與基督耶穌

    耶穌用自己的血,洗刷世人罪惡。雖然可歌可泣,但卻是有條件的——“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籍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若得到耶穌之愛,進入天堂。必須買他的門票,成為耶穌的粉絲——基督徒。若不買耶穌的門票,無論你多麼正直和善良,都無法得到他的愛,甚至要下地獄。

    而墨子不需要世人買他的門票,他就帶領墨家三百弟子,為天下人奉獻,甚至獻出生命。

    墨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是最廣博的。耶穌的愛則是有條件的,是狹隘的。和偉大的聖人墨子相比,基督耶穌也顯得渺小。

    五、對孔子的批判

    《墨子》一書,對儒家進行了猛烈批判。甚至還對孔子進行人身攻擊。儘管有點過火,起碼有兩點,是很中肯的:

    其一:孔子的規矩太多了,“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孔子太難伺候了。最終齊王聽從了晏子的勸告,疏遠了孔子。

    其二:墨子在《節葬》中,對儒家的厚葬久喪給予批判。認為厚葬會導致“匹夫賤人死者,盡家資;諸侯死者,虛國庫。”久喪的危害更大“守孝三年,王公不能為政,刑政必亂;百姓不能務農,衣食之財必不足。”結果是“國家必貧,人民必寡,百姓出無衣,入無食。”

    當然,墨子並非反對孔子久喪主張的第一人,“朽木不可雕”的宰我就曾向恩師發難:“三年之喪,期已久矣……”並且還振振有詞,有理有據。把孔子氣的吹鬍子,瞪眼睛。

    儒家的厚葬久喪思想,雖是孝道的表達方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墨子的節葬思想,是為百姓利益計。這一主張是務實的,也是可取的。也是墨子思想的精華之一。!

    七、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墨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故墨子的很多思想,都源於孔子:

    墨家的核心思想兼愛,就是源於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在《所染》中,闡述了群臣賢良奸惡對國君的重要影響,強調了擇人識人的重要性。墨子的這一思想,便源自孔子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道不同,不相為謀”和“無友不如己者”。

    墨子在《非命》中,對“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觀點給予批判。墨子認為社會的治亂與天命無關,而是有人事決定的。並指出,天命之說,是“暴君之所為,惑眾愚民”之舉。墨子的這一觀點,便是對孔子“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繼承和發揚。“非命”是墨子思想最精華之處。後世的荀子將這一精華髮揮到極致——提出了系統、完整的人定勝天思想。(詳見荀子的《天論》和《非相》)

    此外,《墨子》諸多篇章中,均可見儒家思想的印記:“若不尚賢,則入不孝父母,出入無節,男女無別”;“無君臣、上下、長幼之禮,是以天下亂焉”;“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必行兼愛。”

    墨子還在《兼愛》《所染》《尚賢》《七患》等多個篇章中,引用儒家經典《尚書》和《詩經》之言,行文頗具儒家風格。似乎是墨子在向世人宣告,我墨翟出身儒家。

    六、墨家的落寞

    焚書坑儒之後,顯赫一時的墨家一蹶不振,徹底落寞。墨家學派為何落寞,原因有二:

    其一,墨家的分裂及焚書坑儒:孟勝帥墨家180名骨幹自裁之後,墨家四分五裂。各事活動,互相打壓。致使墨家的社會影響力大大減弱了。秦墨藉助秦國的力量,消滅了齊墨、楚墨等東方墨家。而秦國也在秦墨的幫助下一統天下。但在焚書坑儒中秦墨又被卸磨殺驢。此後墨門的傳承基本上就斷絕了。

    其二,墨家思想自身:墨家的毫不利己,無私奉獻的兼愛思想境界太高。即使堯舜和孔子都有所不及,普通百姓就更不用提了。而儒家的仁愛更務實,“首孝悌,泛愛眾。”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所謂“道不遠人,道遠人不可以為道。”此外,墨家思想的時代侷限性太強,核心思想都是針對諸侯混戰的亂世。而儒家與墨家相比,時代侷限性強的,只有正名和周禮,即使淡化了這兩點,儒家文化依然博大精深。

    七、物理學家

    墨子關於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力學、光學、聲學等多個領域:

    墨子給出了力的定義,說:“力,形之所以奮也。”同時,墨子指出物體在受力之時,也產生了反作用力。

    墨子還提出了“止,以久也,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也。”的觀點,意思是物體運動的停止來自於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話,物體會永遠運動下去。此觀點,是牛頓慣性定律的先驅,比同時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1000多年,也是物理學誕生的重要標誌。

    關於槓桿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闢的表述。他指出,稱重物時秤桿之所以會平衡,原因是“本”短“標”長。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說,“本”即為重臂,“標”即為力臂,寫成力學公式就是力×力臂(“標”)=重×重臂(“本”)。現在把槓桿定理稱為阿基米德定理,其實墨子得出槓桿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年,阿基米德定理應改之為墨子定理才對。

    墨子還對斜面、重心、滾動摩擦等力學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光學史上,墨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光學實驗,並對幾何光學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家。研究成果有小孔成像等原理。

    八、數學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

    墨子所給出的數學概念主要有:

    關於“倍”的定義。墨子說:“倍,為二也。”如二尺為一尺的“倍”。關於“平”的定義。墨子說:“平,同高也。”這與歐幾里得幾何學定理“平行線間的公垂線相等”意思相同。關於“同長”的定義。墨子說:“同長,以正相盡也。”

    墨子的三點一線觀點在後世測量物體的高度和距離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弩機上的瞄準器“望山”,以及步槍上的瞄準星,都是據此發明的。

    九、工程師

    墨子是一個精通機械製造的工程師,在墨子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體現的淋漓盡致。墨子還研製出一種木鳥,能夠持續飛行一天。墨子所造的車子執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

    墨子還精通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築的製造技術。在《墨子》一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禦設施的構造,以及攻守器械的製造工藝。

    今天,和平和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墨子的“非攻”主張終於被世人認可。但並不是透過“兼愛”實現的,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數千萬條鮮活的生命血換來的。墨子在天有知,不知是喜悅、欣慰,還是感嘆。

  • 2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墨家創始人墨翟,又稱墨子。他曾學“孔子之術”、“儒學之業”,後因不滿儒家的繁文縟節和喪葬上的靡財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學習大禹刻苦儉樸的精神。墨家一開始就以儒家的對立學派面目而出現。它是一個以紀律嚴密著稱的學術團體。它的首領稱為“鉅子”,墨翟可能是第一代“鉅子”。按團體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門徒,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鉅子腹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前期墨家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集中表現在認識論方面。墨翟認為,認識來源於眾人“耳目之實”,“聞之見之,則必以為有,莫見莫聞,則必以為無”。這就否定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觀點。墨翟進一步提出“取實予名”、“察類明故”的觀點。他認為只有根據事物的實際情況,明瞭客觀事物的原因或行動的目的,才能得到與事物相稱的名稱。為了檢驗人們認識的正確與否,墨翟提出了著名的三表。在社會政治觀上,墨翟提出以“兼以易別”為核心的一套主張。他的主張概括為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兼愛、非攻、天志、明鬼等十事。在實施時,要根據實際需要行事,如對政治上昏亂的國家,要講尚賢、尚同;對貧弱的國家則要講節用、節葬,等等。他的非命、天志、明鬼等主張反映出否認天命,承認鬼神存在的哲學思想。  

  • 3 # 影片君i

    因為他出生在魯國,所以他學儒家之業,受孔子之術。到後來他發現儒家的東西都是對奴隸不利的。如

    繁瑣的禮制;

    耗費財力的厚葬;

    又傷身又害事的三年之喪;

    因為他效法大禹的犧牲精神,所以他在生活上對自己是相當刻苦的。如

    粗布服裝為衣,以草鞋為服;

    量腹而食;

    工作“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

    “墨子兼愛”

    “墨子兼貴”,因為兼貴,人們便說他。

    “愛無差等”。

    “有見於齊,無見於畸(差別)”。

    兼相愛,交相利。

    賞賢罰暴,勿有親戚兄弟所啊,(啊,私也)

    長期做到,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 4 # 波羅密2

    諸子百家中,誰才是俠義精神的鼻祖!應該是墨子老先生。

    諸子百家中,他始終沒有成為主流,但他的人生境界絕對不在其它聖賢之下,他的思想超越千年的時空,在今天看來也難能可貴,假如按照他的想法,人類鑄劍為犁,或許還是有希望的。他最重要的思想是兼愛和非攻。

    墨子,他是戰國初期,魯華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出身於平民,相傳心靈手巧,做過車,守城的器械,木製的飛鳥。傳說他的技術甚至超過公輸盤,也就是木匠的祖師魯班。

    據說,他在物理和幾何學等方面也有較高的成就,他重視實踐,身體力行,思想中有樸素的唯物主義。

    墨子的一生和孔子類似,都在為扶危濟困的正義事業而忙碌,傳說墨子終日奔勞,連把席子坐暖的功夫都沒有。他日夜奔波不休,在各個諸侯國之間,不斷的宣傳他的政治主張,它最著名的思想就是“兼愛”和“非攻”,也就是不分等級,不論親疏,去愛天下人,並且反對戰爭。他的一切理論都是為了平民,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國泰民安的思想,春秋無義戰,在當時諸侯亂戰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君都不願接受他的思想,他的這種俠義大愛,在當時的春秋戰國時期,顯得過於理想化,但是這種俠義思想,對後世的影響一直存在,後來的一代代的俠客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先驅,那就是墨子。可以說他代表了為平民爭利的俠義精神。他是俠的先驅。

    假如說儒學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而設的“治國論”,那麼墨子的學說就是為了維護天下蒼生而提出的。

    悲天憫人,墨子是真正的俠之大者……

  • 5 # 關注通渭

    墨家思想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花綻放的諸子百家之一。是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到家思想的並列的哲學體系。

    墨家思想主要的是:人與人之間平等,就是兼愛;反對侵略反對戰爭,就是非攻;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就是節用;主張繼承前人文化思想,就是明鬼;要掌握自然發展規律,就是天志。

    墨家思想的鼻祖是墨子,他是唯一一個農民出生的哲學家、思想家。墨者來自社會底層,重視艱苦實踐。主要目的“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 6 # 一個人的歷史

    提到墨家,似乎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劉德華主演的《墨攻》。陌生的是墨家的思想,早已塵封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墨家是春秋時期四大顯學之一,和儒家可以相提並論,並且凌駕於法家、道家之上。中國很多學者更認為,墨家思想是西方思想的發源,西學的民權、平等、博愛等很多主張都源於墨家思想,西方宗教思想裡的獨尊上帝也對應了墨家的明鬼之說。總體說來,墨家思想有十大主張,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倫理思想,也是墨子學說的理論基礎,即兼愛。墨子認為春秋時代的很多問題,如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諸侯之間的攻伐都源於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和無差別的愛,即兼愛。用推行明鬼的手段,讓人做到兼愛,就可以達到天下大治。

    二是政治思想,即尚賢、尚同、非攻。

    墨子認為“為政之本”為任人唯賢,即尚賢。甚至帝王也應該由此途徑選拔而出,但這一思想,在當時已經嚴重危及到了統治者的統治。因此直接導致了墨家學說從顯學,最後變成了絕學。尚同討論的則是下級對上級的服從。下級執行上級的命令,從而形成有效的組織體,社會便會有條不紊。

    非攻則反對諸侯國之間不義的征伐。墨子從實際出發,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當讓墨子並不是一個迂腐的說教者,與非攻相匹配的還有其卓越的軍事理論。

    三是經濟思想,即節用、節葬、非樂。

    節用思想是放在任何時代都適用的,墨子主張人類所有的消費,都應當以滿足最基本的自然需求為目的,應杜絕一切無益於實用的消費。節葬是節用的一個分支,主要和儒家的厚葬思想相對應,認為厚葬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浪費行為。

    非樂是節用的外化。但並不是說墨子不能欣賞音樂,而是反對諸侯和王公貴胄沉溺於聲色犬馬,而給國家、百姓帶來的沉重負擔。

    四是宗教思想,即天志、明鬼、非命。

    天志是墨子思想的原動力,和邏輯的起點。墨子認為上天是有意志的,其主要表現為“天欲義而惡不義”和“天之愛天下之百姓”。明鬼則透過讓人敬畏鬼神之力,達到形成一種社會共同的約束力,就能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但墨子的這一說法本身就表明他並不相信鬼神之說,而是想借助鬼神之說來約束規範人們的行為。

    非命思想是和儒家提出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相對應的,墨子是一個生活態度積極的人,他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努力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只有每個人都努力進步,社會才會有變化。

    除此之外,在《墨經》中還包含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關的知識。有學者甚至認為《墨經》裡面所包含的知識超過了整個希臘,或者說等於希臘的總和。

    墨子知道單純的說教是不能改變和約束人的慾望的,因此在《墨經》中也包括了大量軍事方面的內容,這些篇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實用的“墨子兵法”。

  • 7 # 墨眉之芳

    墨家的思想主要主張兼愛非攻,墨家的思想主要倡導人人平等,像對待兄弟姐妹一樣對待身邊的人。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等,和諧的理念不謀而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投資,“房子”與“儲蓄”哪個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