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種豆子

    1、地理因素:

    南亞次大陸雖被英國殖民,但其內部仍然是土邦林立支離破碎的行政區劃,儘管可能具有相同的產業,但同質化競爭和運輸成本都不利於印度的發展。

    北美殖民地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生產系統,尤其是棉和其製成的布,甚至比英國本土的品質還好。殖民地之間的聯絡強,資本和貨物流通成本低。

    2、技術封鎖和產品傾銷:

    印度的紡織業是被英國傾銷摧毀的,英國的機械生產效率遠勝印度,產品品質高,大規模生產又具備低成本的優勢,以印度為市場的這些產品很快擊敗了印度本地貨。印度很多產業就這樣被英國摧毀,印度成為了英國的造肥場。

    北美殖民地不僅生產能自給自足,其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產能甚至能返銷英國。儘管存在稅賦,但英華人對待同族比對待印度人還是好太多了。

    3、治理人員素質:

    印度被殖民時期,地方的行政控制權在鄉紳手裡,這些人並不是全部都有開闊的眼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們的治理方式十分有限。地方總督的職責基本上是跟這些豪紳打交道,利益交換後由豪紳直接完成具體工作。

    北美地區殖民時期,地方控制權大部分在移民手中(當然,中央的意見也是很重要滴!),他們是從文明世界漂洋過海前來墾殖的新教徒,為殖民地帶來了相對先進的治理制度。

    4、本地勞動人口:

    印度到今天還有大部分地區在實行種姓制度,婦女地位低,受教育人口有限,海量人口不能轉化為勞動力,不利於印度的長遠發展。

    反觀北美殖民地,那個年代就有了大學,技術工人儲備豐富,商業氛圍濃厚,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綜上,各方面的因素聯合作用下,印度與北美殖民地相比,落後幾十年甚至百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2 # 無藏南即951W

    印度本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文化概念。原本印度是由三百多個各自獨立的宗教部落組成,是英華人硬把他們捏在一起。印度宗教眾多紛爭不斷,思想上很難統一起來做好一件事情。印度文明本來就是落後的文明,而美國文明是來自歐洲的工業文明。所以說美國崛起是必然的。如今莫迪是個"鐵腕"人物,能夠強力推動做成一些事情,他對印度當今快速發展有很大貢獻。當然印度的發展對中國來說不是好事。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的富有侵略性的基因,沒有崛起都到處侵略,如果崛起了,豈不成了脫韁的Mustang。

  • 3 # 淮上秋陽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印度和美國曆史遭遇相同,都遭受過英國的殖民統治。兩國獲得獨立後所走的道路也相同,都是走的資本主義道路,那為什麼兩個國家發展差距就這麼大呢?

    筆者以為有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兩個國家雖都遭受過英國的殖民統治,但這兩個國家獲得獨立的時間長短不一樣。美國早在1783年,隨著獨立戰爭的勝利,英國被迫簽訂巴黎條約,正式承認美國獲得獨立。而印度於1947年透過“印巴分治”才獲得獨立,也就是說美國比印度早獨立了164年。在這164年中,美國完成了兩場革命,經歷了兩次大戰。兩場革命即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南北戰爭)和第一次工業革命,透過這兩場革命,鞏固了統一,整合了市場,完成了大機器生產。兩次大戰即兩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是先保持中立,與交戰雙方做軍火生意,大發戰爭財,然後再坐收漁翁之利(當然二戰略有不同)。而在這一百六十多年中,印度遭受著英國殘酷的經濟掠奪。所以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的時候,與美國的差距就已經非常大了。另外,大家都知道印度之所以能獲得獨立主要是由於二戰使大英帝國國力衰落,無法繼續維持對印度的殖民統治,終於承認印度獨立,但透過“蒙巴頓方案”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也就是說印度獨立的時候國家已經分裂了。更要命的是英華人將原北部土邦克什米爾歸屬故意未進行確定。因此,獨立後的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再加上宗教等其他因素,不惜刀兵相見,屢屢發生武裝衝突和戰爭,嚴重影響了各自國內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第二,美國戰略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要遠遠好於印度。首先,美國戰略地理上東西擁有兩洋天險,南北沒有陸上領土爭端,兩次世界大戰不但本土遠離戰火,社會經濟免遭戰爭破壞,而且如上所述,還可以大發戰爭財。而印度地處南亞,與多國存在領土糾紛。其次,美國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也比印度優越,國內有五大湖,水運交通發達,同時,美國自然資源之豐富也是印度沒法與之相比的。美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第三,美國是一個年輕的移民國家,迄今為止也不過二百多年的歷史,整個民族崇尚民主、創新、進取。同時,美國自獨立後列屆政府都非常重視教育和科技,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前後,歐亞移民的大量湧入,給美國帶去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力。而印度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時間並不長,所以印度整個社會從制度設計、人文環境到國民素養都不能和美國同日而語。

  • 4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啊。

    1、歷史包袱:印度種姓制度很坑爹

    一個地區有歷史是好事嗎?

    當然,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太多遺產。

    但是對印度而言,歷史不僅不是財富,反而是沉重的包袱。

    歷史上的印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名詞,特指南亞次大陸的北部地區。正是由於英國殖民者的整合,印度才成為一個國家的名稱。

    印度的歷史,就是不斷被外來殖民者侵略的歷史,先是雅利安人,然後是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每有一個文明侵入,印度的面貌就要被改變一番。

    雅利安人侵入後,帶來了種姓制度,這一制度影響了印度數千年,直到今天還深刻影響著印度的每個角落;

    突厥人來了之後,帶來了伊斯蘭教,將原來盛行的佛教連根拔起,佛教從此在印度大地銷聲匿跡。

    等到英國殖民者西來之後,印度已經是小邦林立的破碎狀態,這讓英華人有機會各個擊破,最終成功殖民印度300多年。

    由於長期推行種姓制度,導致英華人來了之後也因地制宜,印度種姓制度繼續左右著印度的發展。

    相比之下,美國的歷史基本就是一張白紙。從1776年《獨立宣言》到今天,也就不到300年的歷史。

    歷史短意味著沒什麼文化底蘊,但是也意味著美國沒有歷史包袱,在印度還在種姓制度的牢籠下苦苦掙扎時,美華人已經開始在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上歡快地跑了起來。

    因為沒有歷史包袱,美國得以在全新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新國家,這樣的國家,註定是充滿活力的。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因為美國的包容性,美華人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在20世紀初就成為經濟全球第一。

    2、地緣位置,美國以印度好太多

    一般而言,低緯度地區是很難出現世界級強國的。

    我們看歷史上的世界級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美國、俄羅斯,無一例外緯度都是中高緯度國家。

    一般而言,低緯度地區的人們,性格較為慵懶,而高緯度地區的人們,更野蠻和具有侵略性,所以中高緯度地區更容易誕生世界級強國。

    印度的尷尬和巴西一樣,都是低緯度的大國,但是大而不強,所以無法和美國比肩也是正常的。

    然而,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印度的周邊,有中俄,而美國的周邊,只有加墨。

    什麼意思呢?

    一般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與鄰國發生競爭,而如果鄰國是大國強國,那麼就非常容易對自身發展造成強力干涉,打斷自身的發展程序。

    我們看印度的周邊都有誰。首先,隔著喜馬拉雅山,是我們的祖國,作為世界級的強國,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我們的周邊出現和自己比肩的國家,這意味著擦槍走火的更多可能。

    所以,中印之間是存在激烈競爭的,這種競爭早在英國殖民時期就存在了,比如茶葉貿易。在中國的北部,是傳統歐洲強國俄羅斯,作為曾經英國的強力對手,俄羅斯也不希望南亞出現世界級強國,所以勢必要想方設法對印度進行打擊和壓制。

    早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就和中俄都有激烈競爭。而印度,除了受到中俄的擠壓之外,作為宗主國的英國,也是不希望印度強大的,所以一直以來印度一直是英國的原料產地,經濟基礎薄弱。

    而美國東邊是大西洋,西邊是太平洋。北部的加拿大,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同宗同源,最重要的是,人口只有3000萬,這根本就不是美國發展的威脅。而南部的墨西哥,曾經和美國進行了激烈的交鋒,但是最終落敗,領土損失了一半多。

    所以,美國的地緣環境要比印度優幾個層次,這決定了美國的發展步伐,印度永遠也趕不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看球人

    我認為有這些原因。

    第一,人口素質。美華人的來源是什麼?是在歐洲混不下去或者為了賺更多錢的人,這其中包括了德意志人,法蘭西人,英格蘭人,義大利人等等。從一開始,美華人的素質就非常高,要不然他們根本提不出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這樣的赫赫有名的檔案,也沒法在十九世紀初期造出汽船。文化就是基礎,印度人有這種文化基礎嗎?當然沒有,他們只有禁錮人民的種姓制度。

    第二,沒有國家能直接威脅到美國。印度所處在印度次大陸,他們與很多國家接壤,歷史上的印度經常被入侵,最後一次就是莫臥兒帝國。反觀美國,北邊的加拿大是殖民地,南邊的墨西哥根本沒有戰鬥力,英國佬想打過來還需要橫渡大西洋,他們非常安穩。

    第三,殖民地待遇不同。北美十三州是英華人的殖民地不假,但這裡的人大部分是英國後裔,也就是英國統治英國後裔。印度是什麼?英國統治印度居民。所以我們能看到英國對北美十三州只是多徵稅,然而印度就是壓榨了。

    第四,社會性質的不同。北美十三州一開始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他們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而印度的一些地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更多地方直接是完全的殖民地,他們根本不可能發展。

    第五,獨立後的國際格局不同。美國獨立後,他們立馬就趕上了法國大革命,一方面,美國可以安心發展,另一方面,大批歐洲人逃到美國謀生,美國的經濟科技實力迅速膨脹。印度獨立後就直接進入了兩極格局,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在夾縫中求發展。

  • 6 # 北玄武

    脫胎於英國的美國如今長成世界超級大國,從英帝國獨立的印度卻時常以髒亂差示人,兩相對比,不次於天上地下,不同意?問你是否樂意移民美國,八成肯定,問你是否樂意移民印度,你估計直接反問:腦袋被火燒夾了?同是與英國淵源很深,卻有天壤之別,何故?這與各自“歷史前傳”有關,同時戰略環境也非常不同,還有就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首先,美國獨立前的美洲大陸基本處於洪荒狀態,印度安人基本處於部落狀態,英國及其他西方殖民者到此,在與印第安人短暫“友好”之後,迅速進入攻打模式,要麼對印第安人大開殺戒,要麼挑動印第安人內部相殘,而且印度安人在美洲幾千年,對歐亞大陸病菌毫無抵抗力,歐洲人的天花病毒又毒死一片,總是印度安人數量急劇萎縮,而包括英華人在內的歐洲人則源源不斷的來到美洲,成為了殖民地主要建設者,毫無本土歷史可言,也就沒有歷史痼疾的阻礙,可以在一張白紙上任意揮毫,遂成一代霸主;而印度,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是好事兒,但是千年歷史中也形成了一些“社會腫瘤”,比如“享譽世界”的種姓制度,比如“美名遠迎”的妻子為丈夫殉葬制度,比如宗教衝突,比如大一統觀念缺失造成的分離主義,這些印度社會的腫瘤甚至有“癌變”的可能,不要說發展,不要說發達,就連國家生存有時候都是問題。

    另外,美國周圍無強國,墨西哥被打殘,加拿大直接當小弟,而且左右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庇佑,真可謂天佑美國,歐洲打成一鍋粥時人家美國窩在美洲自顧自的發展,不僅如此,還趁著歐洲拿破崙戰爭大亂局撿了個大便宜,把路易斯安娜地收入囊中,然後趁勢把墨西哥身子看了一大半安自己身上,也就是今天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以及德克薩斯地區,美墨戰爭,歐洲人根本沒管,也沒人罵美國侵略他國,還從當今的老對頭俄羅斯那裡白菜價夠得阿拉斯加,簡直都是逆天改命的動作,都被美國趕上了,爾後東西兩洋作為屏障,美國在世界上進可攻退可守,玩弄歐亞諸國於鼓掌,甚至當年的宗主英吉利都拜前小弟美國為大哥。而印度就比較悲劇,自立國開始,就不斷與周圍紛爭,尤其是幾次印巴戰爭,雖然總體上主要優勢在印度這邊,但是並沒有重演美墨戰爭中美國對墨西哥的肆意割肉,印度對巴基斯坦沒有形成壓倒性優勢,雙方長期僵持,對巴基斯坦當然不好,但對印度肯定也不是好事,大量的精力和資源都耗在了應付巴基斯坦,能有啥精力好好發展,不落後那才是反常。

    還有,美華人以清教徒立國,清教徒勤儉持家,艱苦奮鬥,並且還融合著盎格魯撒克遜人冒險精神,不斷征伐,不斷髮展,而且這一過程中還不揮霍,努力積攢家底兒,最終成就了後世雄霸天下之美國,而印度文化中,但是也勤儉,但是卻沒有奮鬥,而是甘於現狀,好聽點叫“安貧樂道”,說不好聽點就是,嗯,我就不說不好聽的了,反正人家印度人就覺得“這樣很好啊,為啥要那麼費勁?”

    綜合起來,美國又勤奮,位置又好,又沒歷史包袱,於是發展越來越好,印度比較不上進,位置又不安全,歷史包袱太重,於是發展不起來。

  • 7 # 無聊閒人

    "相對落後",題主用詞真厚道!

    印度因傳統文化的人種階級和修行宗教所累。

    美國是沒有文化,以資本核心唯利是途作發展動力推動。最重要的美國有群了不起的猶太財閥團隊在經營美國的政治(幕後)及經濟,此,為最大差別。

  • 8 # 北海圖

    確實,如果回溯印度和美國的歷史,有一點共同之處就在於,二者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但是,看似有同,實則處處不同。

    首先,二者獨立時間差得很遠。美國1775年爆發獨立戰爭,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正式從英國獨立;反觀印度,1757年印度還處於莫臥兒帝國統治下,英國東印度公司才剛剛開始在印度大規模擴張,直到1849年成功掌握印度統治權,1857年英國政府取代東印度公司開始統治印度,印度獨立的領導者——國大黨於1885年才成立,至於印度真正從英殖民者手中獨立,已經是1947年的事情了,整整比美國晚了兩個世紀之久。

    其二,美印兩地的歷史基礎不同。17世紀初英華人來到北美之時,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還處於部落社會階段,英華人也沒有將其納入統治之下,主要還是透過向北美移民來

    建立統治,所以,北美=一片白紙+英華人的政治制度、社會文化、經濟執行;

    印度就大不一樣,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在英華人之前,經歷了雅利安人、孔雀王朝、貴霜帝國、笈多王朝,直至後來的莫臥兒王朝,具有完備的社會制度和宗教屬性,英華人來了之後,也是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英國殖民者與被殖民的印度社會是完全隔離區分的,也正因此,英華人走了之後,印度雖然吸取了英國的民主制度,但例如種姓制、封建地主制度等仍廣泛存在於社會中。

    當然,需要辨明的是,並非像某些“種族優越論”宣稱的,英華人就是好,主要是英華人構成的美國,比印度要天生優越。只是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主要由英國裔構成、採用英國制度的美國,比印度更好地適應了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擴張,更有歷史機遇,在全球競爭中更先得一籌。

    (與在美國不同,英華人在印度是位於社會金字塔的頂端,自成一體,與印度社會某種程度上是非常隔離的)

  • 9 # 劉權林

    首先,民族不一樣。印度在英華人來到之前就已經有大量的人口,人均資源擁有量已經非常低了,所以歐洲人不願意移民到印度,因為移民到印度也發不了財。而美洲殖民地,地廣人稀,到處都是發財機會,比如淘金熱吸引了大量移民,所以移民去美洲的大部分都是歐洲移民。

    其次,文明水平不一樣。歐洲殖民者到了美洲,帶去了大量細菌、病毒,印第安人長期隔絕,對這麼細菌、病毒沒有免疫力,大量人口死亡,再加上印第安人文明落後,歐洲殖民者可以隨意屠殺。而印度是文明古國,長期和歐洲就有交流,所以如果英華人想大規模滅絕式屠殺印度人,是做不到的。於是印度繼承了自己的先進文明,同時也繼承了大量封建糟粕,比如種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

    第三,宗教不同。印度是宗教博物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長期不和,英華人還能維持和平,英華人走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互相傷害,宗教矛盾很大,而且印度教真的是比較落後的宗教。而美國主要信奉基督新教,第一批來美洲的就是受不了天主教的清教徒,改革後的新教還是比較進步的。

    第四,美國獨立的早,大量的新移民帶來了歐洲工業革命先進的技術,而印度獨立晚,一直是英國原材料供應地和產品傾銷地,沒有發展出自己的工業。

    當然,印度雖然比美國落後,但二戰後的印度在亞洲還是很領先的,但印度獨立後跟隨蘇聯走蘇聯式道路,把自己做的越來越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年間,大臣們都支援皇八子,為什麼康熙不中意胤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