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真人說史
-
2 # 風雪夢不逝
九子奪嫡,驚心動魄,誰都無法倖免。胤禩又何嘗不想皇圖霸業,但最終卻只得了個"阿其那"的汙名。胤禩小時候也極為聰慧,而且性格柔和寬厚,康熙也曾頗為看重。時光扭轉,康熙卻越來越討厭這個兒子,這其中有三件事,讓康熙對胤禩徹底灰心。其一,道士之言。史載康熙四十七年,因太子胤礽無友愛兄弟之心,加之夜夜窺視父皇軍帳。康熙遂決意廢太子。當年九月,康熙告祭宗廟,廢黜太子胤礽並將其幽禁。大阿哥胤禔早就急不可耐,蠢萌蠢萌的跳出來舉薦胤禩,並言之鑿鑿的對康熙說,"有道人言胤禩曰後必大貴也,而自己也能幫父皇除掉胤礽。"康熙聽了大怒,對胤禔深為惱怒,對胤禩也產生了芥蒂防範之心。後經查,這正是大阿哥的一食二鳥之計,這個道士就是他找的。道士替胤禩看相故意如此一說,正是胤禔的計劃。胤禔最終自討苦吃,因被揭發行巫術詛咒太子,被康熙圈禁。
其二,舉薦太子風波。康熙詔眾臣舉薦新太子。胤禩得到群臣呼應,以佟國維、馬齊為首的大臣們眾口一詞上表推薦胤禩,胤禩也暗自得意。眾臣的異口同聲令康熙極為惱怒,重懲了佟國維和馬齊。對胤禩也更加防範,因為在康熙看來,八爺黨勢力如此之大,對君權將是極大威脅。胤禩的結黨,讓康熙進一步失望。
其三,斃鷹事件。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巡幸熱河。眾阿哥都獻禮表示慶賀。胤禩因母親良妃新逝未能前去,故派太監送去一雄鷹。慶賀大禮,當八阿哥的太監送上雄鷹,以表敬賀時。揭開蓋幕卻發現鷹早已氣絕多時,乃一死鷹也。史載康熙頓時氣的不行,言道"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也。"這件事過後,八阿哥是傷透父皇之心,涼透了,與皇位是徹底無緣了。
皇圖霸業一場空,胤禩最後寄希望關係較好的十四弟胤禵登上帝位,也未能成功。生在皇家,不爭也似爭。胤禩雄心壯志,最後卻淪為"阿其那",不勝人生一場醉也。 -
3 # 有得觀史
皇權是個巨大的磁場,很少有人能掙脫他的吸引。即便是康熙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也不例外。上古時代,偉大的堯舜禪讓也是有條件的。
皇帝都是終身制,遍觀歷史,能禪讓者少之又少。乾隆八十多歲了,老眼昏花,記憶力不好老忘事,精力也不夠用了,皇帝當得很費勁,於是說自己當皇帝不能超過爺爺康熙,把皇位禪讓給兒子嘉慶。就這樣還是不願放權,當了三年多掌握實權的太上皇。
對皇帝終身制威脅最大的就是太子。太子長大了就要從皇帝那裡分權,一些大臣為了自己的前途開始向太子靠攏,心急心狠的太子就會對皇帝採取逼宮行動,甚至謀殺也有可能。
太子胤礽長大了,開始分康熙的權力,並在索額圖的慫恿下出現了奪權的想法。康熙覺察到自己的皇位受到來自太子的巨大威脅,於是廢掉了太子。
康熙廢掉太子就是為了消除威脅,沒想到廢掉太子後,出現了眾皇子奪嫡的局面,搞得康熙心力交瘁。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康熙想復立太子,結果操作失誤搞出了公推太子的鬧劇。這鬧劇讓康熙丟了面子,不過他也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原來來自八阿哥胤禩的威脅比太子胤礽還大。
八阿哥全票透過被選為公推太子,可見他的群眾基礎太厚了,八阿哥可是有能力之人,他要是當了太子,大臣們都倒向他,也就把康熙這個皇帝晾一邊了。這麼大隱患存在,叫康熙怎麼能睡得著覺。打擊八阿哥是必須的。
打擊太子,康熙還是手下留情的,畢竟太子是康熙患難妻子赫舍里氏所生,而且是嫡長子,兩歲被立為太子,為培養太子他付出了很大心血。八阿哥就不同了,他和康熙的感情要比太子差很多。康熙打擊八阿哥的手段顯然嚴厲得多。
先看看康熙對八阿哥的態度: 假仁假義,看到你我就來氣!
再看看康熙是怎麼做的: 一次,八阿哥生病很嚴重,有生命危險。康熙出巡回宮必須經過八阿哥養病的地方。康熙擔心八阿哥會死掉,路過不吉利,硬讓四阿哥胤禛把病重的八阿哥移走。康熙的做法實在有失父子之情。
太子被廢,朝廷上下都認為八阿哥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將來康熙駕崩,必然是八阿哥接班。八阿哥當太子,逼宮康熙,讓他退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大臣們越是支援八阿哥,康熙越是要打擊他,根本就是要保護自己的皇位。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4 # 趙小趙H
愛新覺羅·胤禩是康熙的第八子,自幼聰慧,備受康熙喜愛,十七歲封貝勒,是康熙兒子裡最早封爵的,其生母衛士更是母憑子貴,被封嬪妃。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皇帝對這個兒子失望透頂。最終沒有問鼎皇位的可能呢。我們從下面幾點來分析。
第一點,八阿哥封爵封王后,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私自結交大臣,結黨營私,到最後大半個朝臣都是八阿哥的黨羽,而任何一個皇帝最最痛恨的就是朝臣結黨,因為那會威脅皇權的統治,影響皇帝的權威,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兒子,八阿哥深深犯了康熙的大忌而不自知。
第二點,當時太子無德,被廢除太子之位,滿朝文武幾乎都在推舉八阿哥為太子,都想要個擁立之功,當然也無法履行自己的職務。當時有個叫張明德的算命先生,八阿哥更是利用他相面為自己造勢。康熙對其的行為深惡痛絕。自己還沒死呢,滿朝文武擁立八阿哥,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哪裡!自此,八阿哥基本已經沒有了成為太子的可能。
第三點,康熙末年,由於康熙對老臣的縱容,加上康熙朝時間太長了,各種貴族圈子抱團。吏治比較黑暗,貪官汙吏橫行,國庫空虛,虧空嚴重,康熙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但是他老了,沒有能力去改變了。所以他希望下一個皇帝能夠整頓吏治,八阿哥毫無疑問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他也自己更利益團體的一員,如果國家交給他,吏治會更加黑暗,為了清朝的國祚,也不可能交給八阿哥。
所以康熙最終選擇了雍正,而雍正也沒有辜負康熙對他的信任,勵精圖治,才有了後來的乾隆盛世。
-
5 # 歷史系大師姐
在影視劇《雍正王朝》中,將九子奪嫡作為貫穿故事情節始終的線索。而其中奪嫡的一個主角便是被群臣稱之為“八賢王”的胤禩。胤禩可以說是收買人心的好手,但卻唯獨不被康熙所喜,這是為何?
第一,胤禩出身不顯貴。愛新覺羅胤禩,康熙皇帝的第八子,史書記載為良妃衛氏所生。胤禩是衛氏的獨子,在史書中,對於衛氏的記載十分少,而且從《清史稿》所記載的來看,衛氏並非得寵的一類妃子。康熙朝之時,只是封了一個良妃,雍乾之時,康熙皇帝的不少妃子被紛紛加封,概因良妃之子胤禩的緣故,所以也一直未有遵封。況且康熙皇帝在上諭中也曾說胤禩的母親微賤。
由此可知,不管是良妃的出身,還是身後,皆不顯貴,至少康熙皇帝對於良妃的感情應屬一般。但從這一點上,他與太子胤礽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第二,胤禩爭奪皇位大張旗鼓。或許是因為自己出身不好,又覺得自己才能卓越,所以胤禩在爭奪皇位之時毫不掩飾,搞得世人皆知。可以說胤禩是明爭,胤禛為暗鬥,這也是他不及胤禛的一個重要方面。
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心涼了大半截,他在上諭中對群臣說:
“諸皇子中如有謀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所不宥。”
這句說就是說,如今廢太子,不僅是廢的二阿哥這個太子,而是徹底廢除了立太子這個事,如果有皇子還惦記著謀太子之位的話,將被視為國賊,法理所不容。可以說,至少康熙此時已經不想再立太子了。
可巧的是,八阿哥胤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頂風作案的。胤禩的爭奪皇位不是偷偷進行的,而是大張旗鼓,不僅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是其黨羽,而且大臣阿靈啊、鄂倫岱、揆敘等也爭相依附。不僅如此,還有一個相士張明德寓言八阿哥將大貴。康熙聽後,勃然大怒,後來將這個相士給凌遲了。
康熙皇帝對於胤禩的評價就是妄博虛名,活脫脫另一個太子胤礽。並勒令大臣,朝中誰敢說八阿哥的好話,必殺無赦。可以說,康熙對胤禩可謂是憤怒至極了。可以說,胤禩的奪嫡正好撞在了槍口上。
第三,康熙風聞胤禩品性敗壞。康熙皇帝有三十五個孩子。不能說對每個孩子的品性都瞭如指掌,至少,這個爹是不白當的。他在選擇繼承人之時,也會對這些孩子進行詳細考察。所以胤禩的的日常行為,也在康熙皇帝的掌握之下。
胤禩奪嫡事敗,被貶為閒散宗室後,康熙皇帝曾列舉了胤禩品性敗壞的一些事蹟:
胤禩在對待政務之時,徇私,不能公正處事。如其乳母之夫雅其布在處理關稅問題時,與大臣發生爭執,康熙皇帝將其發配到翁牛特公主處,胤禩對康熙十分怨恨,於是結黨敗壞國政。
又如胤禩受制於其子,嫉妒行惡,最終未能生子。
胤禩的種種行為,在康熙眼裡都是低俗可恨的行為。加之胤禩在朝結黨謀奪太子之位,更增加了康熙皇帝對他的厭惡之心。是故康熙皇帝對於胤禩並不中意,甚至是厭惡。以至於胤禩在康熙生前被降為了閒散宗室。這也是在康熙眾多兒子中最悲慘的一個了。
-
6 # 歷史的迴圈
發生在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是老八實力最強卻無緣皇位,只因他不懂帝王權之術 ,不管老八在朝中拉攏了多少大臣,也不管老八在民間建立了多少聲望,最終決定老八能否繼承皇位的只有一人,此人就是康熙,然而老八卻忽視了這一點。這個非常的關鍵點,而老八隻顧著自己做出政績,卻忽視了他這樣做是否能夠在康熙面前投其所好。老八千算萬算但是卻算錯了一點,他以為他將政績做得漂亮康熙會為他高興,只是沒想到身為帝王的康熙卻忌憚他的能力和實力。 和其他參與奪嫡的皇子相比,老八的出身可以說是最卑微的,他不像老四雍正的母妃德妃,最起碼德妃不僅是康熙的寵妃,而且德妃的母族背景也很強大,而老八的母妃卻是奴婢出身,所以老八從小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好在老八是個不服輸的皇子,即便皇位從來都沒有向他招手,不過他卻一直將奪得皇位當成自己的終極目標,所以從少年時期,老八就開始為了得到皇位步步為營了。 在太子被廢之後,這時老八和其他皇子的想法一樣,他也覺得他奪取太子之位的機會來了。一次,康熙讓大臣們舉薦太子,朝中有一大半的官員都推薦老八,老八也沾沾自喜,他覺得讓他當太子是眾望所歸。然而康熙卻當著眾位大臣的面發怒了,康熙覺得朝中能有這麼多數量的大臣都支援立老八為太子,老八肯定結黨營私了,所以後來康熙對老八就越發不滿了。 老八的實力有多強康熙一直都心知肚明,這也是康熙忌諱老八的地方。康熙一直都感覺老八這個兒子頭上的光環太明顯了,對他有一定的威脅性。康熙覺得,若是將老八立為了太子,朝中的大臣們都不會再認他這個主子,而是會認新主子老八。康熙日日都在夢中夢到老八奪得太子之位之後會威脅他的場景,善於玩弄帝王權術的康熙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被他掌控的接班人,而不是像老八這種羽翼早已經豐滿的接班人,所以康熙才會打壓老八黨,讓老八無緣皇位。帝王的心思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和懂得的,就像被稱為一代明君的康熙,他雖然是聰明一帝,但是他在傳位一事上卻做得不怎麼地道。對於一般的長輩而言,看到兒子比自己的實力還要強,心中會感到欣慰,然而康熙卻感受到了威脅,這也是康熙不願意傳位給老八的原因。最可悲的就是老八,步步為營十幾年,卻因為不懂帝王權術,最後無緣皇位。即便後來全力支援十四弟奪嫡,但是還是輸給了一直默默無聞的雍正。
按過去的說法,老八不懂帝王術,按現在的說法是老八不懂政治,歷史就是歷史,我們也只能根據歷史的資料分析了,真正的原因或許已經淹沒在浩瀚無垠的歷史中了。
-
7 # 月曉YB
不請自來。
康熙朝晚年,九子奪嫡,有的在明,有的在暗。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在群臣心目當中已然有了新的太子人選。那便是在朝中享有八賢王美名的八阿哥胤禩。
在這裡需要說明,在對於胤禩的評價方面,我們必須跳脫出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所留下的固化印象,胤禩並不如劇中所表現的腹黑。
大臣們之所以會覺得胤禩會成為新的太子,原因有三個。
首先說,胤禩在康熙的心目當中有一定的地位。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曾經大肆冊封皇子。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和皇八子均被封為貝勒,在這裡面,唯有皇八子年齡最小,僅僅17歲。而且康熙每次出京,常指定胤禩留守京城。在廢太子之後,胤禩更是被派去管理宗人府。宗人府的差事,在太子被廢之前,一直是由太子一黨的人管著。
不僅康熙看中他,裕親王福全也特別看重胤禩,在福全臨終前,曾向康熙建議廢太子,改立皇八子胤禩為太子。
第二點,胤禩有辦事能力。或者說,會辦事,用現代話講叫有情商。一廢太子之後,胤禩管理宗人府。胤禩的前任凌普在任上虧空一事便暴露了,由於凌普是廢太子胤礽的人。因此,胤禩在處理凌普問題上體現出了很大的寬容。實際上這是一個保護廢太子的舉動。
第三點,胤禩在兄弟中的聲望很高。大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均是八爺黨的成員。在一廢太子之時,江湖術士張明德曾斷言八阿哥有皇帝的面相。胤禩斥責了張明德,但是他並沒有將此事稟告康熙,因為張明德和多位皇子都有交往,胤禩擔心把這事告訴康熙,自己的兄弟們會受到懲罰。不過,這事還是被康熙知道了。他狠狠的斥責了胤禩等人,公開羞辱胤禩,你這樣的還想做太子。惹得十四阿哥胤禎(筆者一直稱其為胤禎而非胤禵)公開喊話康熙,八阿哥無此心,我等願保。氣的康熙拔起劍來要殺十四阿哥,是五阿哥胤祺死死的抱住康熙,這才避免了血案。(《雍正王朝》中做這件事情的人是四阿哥胤禛)
在一廢太子之後,康熙令眾臣公推太子。康熙透過李光地委婉的傳達給了群臣一個訊息,即本次公推太子,大家要推薦廢太子胤礽。結果,群臣推薦的人選卻是八阿哥胤禩。
康熙馬上反悔,給出了三條胤禩不能做太子的原因。第一個,年紀太小。(康熙四十七年胤禩27週歲)。第二個,剛剛因為張明德的事情受到懲罰。第三個,母家輕賤。
實際上,這三個理由都不是康熙真正不待見胤禩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則是,胤禩的勢力太大了,無論是在兄弟之間,還是在朝廷內外,他的聲望都過高了。一旦把他立為太子,康熙自己恐怕就無法自處了。說白了,康熙擔心八阿哥做了太子之後自己會被架空。
這是中國歷史當中,一個解不開的扣子,皇權專制且不與任何人分享。在說康熙與八阿哥胤禩的事情時,筆者常會聯想起唐宣宗說過的一句話:若建太子,朕遂為閒人。
-
8 # 千秋文史
在康熙皇帝最後的二十年了,為了立儲的可謂是焦頭爛額,由廢太子和儲位虛懸而在皇子們之間引起的儲位鬥爭不斷,諸位皇子結黨不輟,人員變化不斷,各集團地位也是沉浮不定,在各集團的鬥爭中,皇八子胤禩集團可以說是勢力最大,在大臣中的支援度最高,但是最終康熙皇帝卻沒有選擇胤禩作為皇位繼承人,這是為什麼呢?
胤禩結黨營私,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皇八子胤禩非常有心計,而且精明能幹,和太子胤礽不同的是,胤禩以仁愛自勵,籠絡人才,收買人心,在兄弟、家室、外戚、滿族和漢大臣中有眾多的擁護者,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舉薦太子時,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扥關於都一致舉薦胤禩為太子,但是被康熙否決。當康熙追查舉薦胤禩首倡人時候,馬齊竟敢負氣拂袖而去,隨後在第二次廢黜太子胤礽實踐中,胤禩集團成員阿靈阿插手,說朱天保的奏請是希冀異日寵榮,促使康熙殺死朱天保。而眾人保舉胤禩還造成了胤禩虛擬儲君的地位。可見當時胤禩集團勢力大,骨幹多,而且氣焰囂張,胤禩的結黨謀位,讓康熙不得不防,甚至懼怕,因為胤禩黨徒多,勢力大,以至於可以搞政變。康熙在四十七年九月就指出胤禩“黨羽早相要結”,康熙五十三年更說胤禩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可見康熙對胤禩的憎惡的。
胤禩不守本分,遭到父親的譴責太子胤礽初廢時,有道士看八字,說胤禩的八字和前代帝王相同,這訊息胤禩不可能不知道,再加上很多大臣的擁立,更讓他自信心膨脹,到胤礽再被廢時,胤禩試探性的問康熙,現在該怎麼做事?要不就裝病臥床,免得大家不好好待我。康熙看出他的心思,當即告訴他,你只是個貝勒,怎敢作越份之想。打破了他的太子夢,於是他對父親心生怨恨。康熙五十三年冬天,康熙皇帝出外狩獵,胤禩因為他母親週年忌辰沒有隨行,到康熙回來的時候,胤禩派人送了兩架將死的鷹,而自身並不迎駕,也不請示行止,這把康熙氣的幾乎心臟病爆發,因而對胤禩大肆的譴責。
妄博虛名,濫施恩惠,甚至與老爸掙名看過《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在裡面胤禩叫八賢王,一個“賢”字就能看出這個人濫施恩惠,以收攬好名聲,在管理內務府時候,把康熙皇帝所施恩的事情,都攬為己功,買好眾人。胤祉說胤禩行為像梁山的宋江假行仁義,康熙也同意說胤禩及黨羽如同梁山賊徒,又拿他和胤礽比,說胤礽屢失人心,胤禩屢結人心,心更陰險。
總之,康熙皇帝對皇八子胤禩是芥蒂很深,心存疑慮,這就決定了在儲位爭奪中,康熙不會選擇胤禩為繼承人。
回覆列表
1.系辛者庫賤籍之婦所生
2.自幼心高陰險
3.大背臣道僱人謀殺胤礽
4.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
5.因不得立為皇太子恨朕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