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子人民藝術家

    什麼是千戶侯?

    千戶侯和萬戶侯一樣,都是天子封賞給功臣的爵位。功臣因為有功,所以就可以在後來坐享封賞,可是,你的賞金、享受,又從何而來呢?就是劃出一片地方,跟你說,“這裡的賦稅就都歸你吃了”。

    這片地方,可能有二百戶,那你就是食邑二百戶。可能有一萬戶,那你就是萬戶侯。也可能有一千戶,那你就是千戶侯。古代一個普通的縣,也就幾百戶、上千戶,封了千戶侯,相當於這一個縣的地稅全都給你。

    千戶侯特權者一年的地稅收入是多少?

    以漢代為例,農民一戶耕地約一百畝(當時一畝與今天的一畝不一樣大),一畝地的年產量是糧食2石。你吃一千戶的地稅,稅率是“十五分之一(十五稅一)”。那麼,你一年的收入就是一萬三千石糧食。

    可能很多人對一萬多石的糧食沒什麼概念。

    這樣說吧,千戶侯的收入是普通家庭收入的100倍。倘使按照今天的眼光看,以底層普通家庭單勞力月入兩千算。那麼,千戶侯光是地稅,平均一月就能拿到25萬元人民幣,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故而,千戶侯是非常富有的。

    千戶侯的其他特權

    千戶侯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並不是靠老老實實吃自己那片兒的地稅,而是因為靠吃地稅變得很富有,從而透過侵蝕、購買、巧取抑或豪奪的方式,購買私田。你只要是把這大片大片的田買下來,幾百畝,幾千畝地買,以後就更加富有。你不必自己耕種,你僱人耕種,耕種者出錢租你的地,產出的糧食,基本上是一半留著,一半給你。比方說某家侯爺,一口氣囤了二十萬畝良田,這個地的田租和食邑田租比,就多得多了,因為出租僱農耕種,是拿一半的糧,而食邑只能拿三十分之一或十五分之一。

    這就是為何歷朝歷代,會出現土地兼併的現象。

    千戶侯除非在朝廷上犯錯,否則家境會一直很殷實,而小門小戶的,遇見點事兒(父母病重需要花錢、婚喪嫁娶等),實在沒錢就只能出賣土地了。於是,佔有的多的佔有的越來越多,佔有的少的很容易一下就沒了。

    這叫“田宅無限,與民爭利”。

    爵爺們為什麼這麼貪?

    就好比如果不加限制的話,一個人在大城市的核心區域有兩套房,他會想辦法搞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他甚至想搞下一整棟樓,一排樓,一片區域。全搞下來,然後讓住這裡的所有人都給他交租子。很多人沒那麼做,不是不想,是有心無力。而有些人,一直都在這麼做,直至限購令下來。

    不是爵爺貪,是人都貪。

  • 2 # 小龍談歷史

    千戶侯是皇帝賞給有功之臣的爵位,有權利向一千戶以上的人家徵稅。一個千戶侯一年的工資按照現在周大福金價來算,差不多20幾萬一年。還有其他的稅收,下面我會為大家詳細計算。

    古代的縣面積一般比我們現在的大,人口卻沒有現在多,經濟發達的縣1萬多人,中等縣差不多5千左右,千戶侯屬於中等級別的縣。一個縣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省了,有些小縣才幾十戶人家。

    千戶侯的總體收入(按照東漢末年千戶候為例)《史記》記載:“蜀漢江陵千樹桔,……此其人皆與千戶侯“

    意思是誰有一千棵江陵桔樹年收入就和千戶候一樣了。

    千戶候工資

    東漢末年郭嘉的官職收入大概是960斛谷一年=28800錢=2.88斤金*360/克*250克(周大福金價)=20幾萬人民幣

    一斛谷差不多30錢左右,1萬錢=1斤黃金,古代一斤金=250克,目前周大福金價=360元/克。

    千戶候爵位收入

    1戶人家有100畝地,每畝一年上交4升穀物,那麼1000戶,就是40萬升=4000斛谷。按照現在的金價來算大約100多萬人民幣每年。

    其他收入

    建安九年,每戶人家收租畝4升,絹二匹、綿二斤。絹錦收入為“戶調”,列侯收取1/3。

    1000戶=2000匹絹/3=660斤錦,1000戶=2000斤錦/3=660匹絹。

    1匹絹大概400錢,1斤錦大概100錢。

    660匹絹*400錢/匹=264000錢,660斤錦*100錢/斤=66000錢。

    差不多33斤金*360元*250g=200多萬人民幣

    所以千戶侯收入還是很可觀的,就以現在的物價來看也算是高收入了,我們國家人均收入現在差不多8000多,所以在當時還是很富有的。

  • 3 # 夏目歷史君

    何為“千戶侯”?顧名思義,意為食邑千戶的侯爵,可以向旗下一千多戶子民徵收稅務,而這裡的稅務其實就是地稅。

    侯爵這個概念,早在商朝的時候就有了,這個爵位也傳承了很多年,先秦時代,封侯的人是有封邑的,一般情況下封地同時也作為食邑地。 而千戶候就是獲得這種封賜,可以向其封地一千戶人家收稅,古代人不多,一千人差不多相當於古代的一個縣了。

    那麼千戶侯到底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為什麼大家都爭破頭的去希望獲得?整理一下,發現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 稅收,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可以向旗下一千戶人家徵收稅務,有不少的農民,想要少交一點稅,就把自己家的土地,記在侯爵的名下,把賦稅交給侯爵,不僅比向朝廷的交的少,並且還能得到侯爵的庇護,可謂兩全其美。

    我們可以透過比較一下如今社會的稅收來比較一下古時千戶侯大約能透過簡單的收稅獲得多少財產?從人口規模來看,千戶侯也就是指一千戶人家上交的稅全部歸侯爺所有,單以全國個稅而論,2017年全國個稅總額達10089億元,人均繳納670元,以四口之家為例,戶均繳納2680元,那麼千戶則是268萬,年收入268萬,放在今天也是年薪百萬的高薪階層,這還只是基本的收稅,基本收入。

    二 侯爵不僅明著拿國家賦稅,暗地也有不少油水,也就是貪汙受賄。俗話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相信大家略微有所耳聞,封建社會為官做宰的人,步入官場這個大染缸,他們多少都是會貪汙的,他們有著權力,這些權力,就是他們得到錢財的來源。除此之外,他們還透過侵蝕、購買、巧取抑或豪奪等各種途徑,購買私田。

    囤積大量田地,然後再僱人耕種,出租土地,久而久之,在日積月累下,整個縣都將成為他的後花園,每逢收成時收租可比收稅高的多。

    三 娶妻數量,有了爵位,可以娶妻納妾,不像富商有些條條框框,受到限制,娶的妻子多了那麼後代就會越多,這樣家族勢力會更加龐大,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開枝散葉,可謂繁榮昌盛。

    四 爵位世襲,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個千戶侯家族持久的保障,爵位可以傳承給子孫後代,正所謂強者恆強,福廕後世,只要不犯什麼大錯,得罪什麼更高層人士,後代子孫基本上不用愁什麼衣食住行,只需享受人生便可,不得不說這也是古代等級制度的弊端,除非來次社會洗牌,否則底層人士可謂難以翻身。

    總而言之,千戶候能得到的東西無非兩點,財富和權力,而且這是一種永續性的。不過成為千戶侯也不容易,畢竟曾經征戰沙場的名將李廣窮盡一生想得到“侯爵”,但是他卻是到死都沒有實現。

  • 4 # 味哎兒

    宋朝前諸侯是有自軍隊的,封為千戶侯,就有千戶的兵源了。

    千戶概念不清楚具體有多大地盤了,即每戶有多少田畝,而春秋戰國時分封是50裡與500百里土地分封的。所以千戶侯雖指屬下人口數量,但實質仍是地盤有多大的表述。

    宋以前的兵是全民皆兵式,即每一男青壯都首先是軍兵,且自備軍務物資的,因而秦國用割左耳記軍功,再以軍工分田的,從而秦兵是虎狼之師。

    這就是軍屯制。

    宋以後才國家供養軍兵的,才呈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且國家備份軍用物資的。

    但不論諸侯還是官管者,其司職是轄多大地盤外,主要是統御多少人及控多少資源。從而成為一個政治上的實力體,實力強弱就是勢力,觀察勢力動態就是政治家行為。

    當王與政治合併後,判定友敵成王的主要職能。自此民眾不再有敵人,僅有仇人,敵人由王的敵人為敵人,即王劃定的友為友敵為敵了。但這是華人特色,其他國家或人群仍有堅持約盟與否認定友敵的,更有契約與否認定友敵的。

    但當霸王時則順者昌.逆者亡。從而王顯得儒弱,體現為求和合,並用扶強抑弱式,希圖自人群內有強勢湧現為自己所用。然而當帝出現時,抑強扶弱,確保自恆定強勢的。

    這是入得諸侯或官管者心態心智源點。

    但混入者只圖收益高可耍威風,因而呈奉拜上司,欺壓下司的狀態。從而體現為奴才服伺主子,欺負奴隸的形式了。

  • 5 # 無筆

    1000戶人家,我們就按照一戶人家,只有五口人來算(實際上,我們知道永遠不可能是這個數目,因為古代人生孩子都生了很多),但我們先按這種最低的算,這樣可以避免很多誤差,那麼一千戶人家就有5000人。

    你是千戶侯,那麼你就擁有對這5000個人的支配權利,可以經常讓他們幫助你做一些公共工程,比如說讓他們替你造房子,替你種田,這就可以節省大筆開支,並且是5000個人,有的時候你還可以從這5000個人裡面選一些身強力壯的人做你的護衛,甚至做你的死士。

    並且,在這5000個人生活的地方,你可以隨意的徵收一塊地方來用做你家房子的搭建,想想看,那可是5000個人所在的地方,放在今天可能不算什麼,可是放在古代這5000個人,或者說這1000戶人家,可能就是一個縣城,一個縣城全是你的地盤,一個縣城的人都替你幹活工作,想想就覺得非常的可怕,果然貴族是萬惡的封建剝削者。

    除此之外,作為千戶侯,你還擁有一項最基本的權利,那就是朝著這5000人要錢,有意思吧,你不僅不給他們錢,你還可以從他們身上榨出錢,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所以說,農業稅一直是一個大頭,而你現在是千戶侯,你就可以從你這5000個人身上收農業稅了,對於他們耕種的土地,你進行徵稅,稅率由你自己決定,就算是遇到荒年,你也可以照常徵收,如果你的子民付不起,你還可以光明正大的將他們的土地收回,誇張一點說,你就是他們的王。

    我們剛剛說了這麼多,又是人力,又是財富,而這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換句話說,這一些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得到的基本模式。至於說,那一些看不到的隱形的福利也是有很多。

    俗話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封建社會貪汙受賄的官僚數不勝數,但是如果你是千戶侯,你壓根兒就不需要玩得這麼low,對於你這樣的貴族,雖說不能明搶,但你完全可以用一些合理合法的手段巧取豪奪啊——你可是有著直接攤派和收稅的權力的,這可比那些官僚貪汙受賄來錢快多了啊。

    就比如說,找一個荒年,非要徵收大量的糧食,那麼必然會有大量農民破產淪為你的農奴,想想看,都成為了你的農奴了,你豈不是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為所欲為了嗎?像這樣的手段極其殘忍,輕而易舉的就侵佔了大量的社會財富。

    這還沒完,你雖然只有一千戶,透過如上操作,你的財富越積越多,你可以拿著這個錢進行下一輪的土地兼併,且又因為你有千戶侯爵位,社會上的大部分限制對你來說都不是限制,你可以肆無忌憚的繼續擴張自家的耕地,用那些家奴和農奴以及淪為佃農的人進行耕作,不需要多久,你的家族必然會迅速成為當地一霸。

    總而言之,又因為理論上你的爵位可以傳承給子孫後代,所謂千秋萬代,福廕後代,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實封千戶能得到的東西,全部都是永續性的財富、權力以及榮耀,因此,一般這樣的家族,只要不作死,不成為當地綿延百年的望族都不可能。

  • 6 # 小鎮月明

    顧名思義,“千戶侯”就是意為食邑千戶的侯爵,他是古代侯爵制度的一種,他有向一千戶以上的人家徵稅的權利。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足彘。”由此可見,被皇帝封為千戶侯,那便享有千戶人家的土地,那便是古文中所稱“食邑千戶”!

    中國古代侯爵制度最早起源於奴隸時期,也就是先秦時代(夏、商、周),雖然奴隸時期總共經歷2000餘年,但是這“漫漫長夜”中僅僅才存有三個奴隸朝代,所以說和平時期還是比較多的,侯爵制度雖然在此時期已有雛形,但是因為戰亂較少的原因,侯爵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處於近乎停滯的狀態。迴歸侯爵制度的根本,它還是為鼓舞士氣,激勵士兵而產生的。反觀東周末年的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侯爵制度被秦國的“商鞅變法”因灌之以軍功因素而大放異彩,真正得以容光煥發!在此後的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侯爵制度一直都在伴隨著歷朝歷代的變換更迭中而被反覆地改革傳新。奴隸時代兩千年多年,封建時代亦兩千餘年,而貫穿這五千年上下的侯爵制度也在與時俱進變換著……

    在古代:“十人為一伍,選一伍長;十伍為一隊,選一百夫長;十隊為一營,選一千夫長;十營為一軍,選一萬夫長;萬人以上調動得由將軍統領,將軍以下的最高級別軍官便是萬戶長,萬戶長以下便是千戶長,所轄也就是千人,差不多就是相當於如今的團長級別。但是這千戶長與千戶侯雖然都來源於古代,但是這兩者還是有其根本區別的,“千戶侯”屬於侯爵制度,而“千戶長”則是行伍制度,嚴格高低對此來看的話,千戶侯還是高於千戶長的。

    東漢末年的《昌言》一書中曾提及到:“今通肥饒之率,計稼穡之入,令畝收三斛,斛取一斗,未為甚多。”書中的“斛”也就是古人口中的“石”,由此可知,漢朝的一畝土地平均可以收入三石糧食,而根據荀悅在《前漢紀·文帝二年》中記載到:“晁錯復說上之言曰:“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過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

    其實雖然說漢承秦制,但是單純從土地方面來說的話,漢朝的土地還是略小於秦朝乃至戰國時期的土地面積的,因故漢朝宰相晁錯說一百畝土地收入不過三百石糧食。按照這樣來計算的話,一百畝地收入三百石糧食,那麼千戶侯所享有的千畝土地也就是收入三千石糧食,這還僅僅是滿打滿算生產的,而千戶侯只能爭得稅收,也就是說實際上千戶侯每年的收入小於三千石糧食。

  • 7 # 鳶飛九天2018

    在古裝電視劇或者小說中,總是會提到“封侯拜將”這個詞,因為,對於絕大多數古代的英雄人物來說,這兩者正是他們奮鬥終生的目標。例如著名的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鞠躬盡瘁,但是直至他去世,也未能封侯。

    李廣難封,除了朝堂爭鬥及李廣個人性格問題,很大原因是因為封侯本身的巨大難度。在那個時代,想要獲得侯爺爵位,如若不是繼承祖輩的爵位,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難封的李廣

    侯爵的分封,開始於商周,那個時候分侯爵和王爵,當時的侯爵是第二高的職位。可是當劉邦建立漢朝以後,此後如果不是皇族,只能封為侯爵。

    漢朝時期,侯爵分為“列侯”和“關內侯”,這兩種通常就是古代文章中最常出現的萬戶侯和千戶侯,不過各個朝代侯爵的級別各有不同,甚至在有些朝代還會封百戶侯、十萬戶侯等,不過最常用到的,就是千戶侯這個封號。西漢時期的霍去病英年早逝,因為立下赫赫戰功,曾封爵冠軍侯,這是一個列侯爵號,就相當於當時的千戶侯。那麼這樣的一個爵位,在當時的社會中,到底能分到多少東西呢?

    古代武將

    曾經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有記載,千戶侯既食邑千戶的侯爵,他們可以向1000戶以上的人家徵稅。這也就是說,這1000戶人家要繳納給朝廷的稅,此後就歸千戶侯所有。其實這樣的賦稅,遠高於這些侯爺在朝廷中所拿的俸祿。可能是現在的人們對於農民所要繳納的賦稅沒有概念,接下來就以漢代為例,來換算千戶侯一年的收入。

    古代武將

    漢代農民手中的地是按戶來劃分的,根據史料記載,他們的一戶地相當於100畝,一畝地每年所生產的糧食基本上在2石左右,一戶人家每年的糧食生產就在200石,而一千戶人家,所生產的糧食總量就在20萬石。當時他們要繳納給千戶侯的賦稅是“十五稅一”,也就是相當於糧食產量的1/15。這樣換算下來,一個遷戶口每年所收入的糧食,在13,000石左右。

    古代武將

    當然,很多人對於糧食的單位也沒有具體的概念,可是如果換算成具體的數字,也就是說千戶侯每年的收入,是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65倍。如果放在今天社會,這些千戶侯絕對都在富人榜上有名,所以他們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非常富有的。除了鉅額的財富以外,遷戶口也擁有著更多的權利。在封爵以後,他們就享有不用像皇室交納賦稅的權力,這個權力會為他們帶來額外的收入。

    古代武將

    這個時候不僅自己以前擁有的土地免稅,很多地主土豪會將自己的土地安插在千戶侯名下,他們給侯爺交比皇室更低的賦稅,這樣侯爵就多了一份收入,這些地主又少了一部分交稅的壓力,可謂是一舉兩得。同時在封侯以後,這個爵位就成了世襲制。古代的時候,父親的爵位是傳承給兒子的,這樣一來,除了政治特權,還能在家族沒落後保證自己的後代吃喝不愁。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電視、小說中,為什麼那些將軍費盡心思都想著封侯拜將的原因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位知道銀行付匯的詳細步驟,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