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驢小姐娛樂
-
2 # 影視樂之者
小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中佈置的、所謂的“雙船實驗”,其實是“電車難題(或稱電車悖論)”的引申問題而已。
電車難題:最早由哲學家Philippa Foot提出,是著名的思想實驗之一。主要用來批判倫理哲學中的功利主義。實驗內容:假設,有一個瘋子,將五個無辜的人綁在車軌上,電車呼嘯而來,已經沒有時間營救。但幸運的是,你可以選擇拉一個拉桿,這樣電車就會開到另外一個軌道上去……但是,另外一個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電車難題”的引申之一:假如被綁的那五個人是臭名昭著的罪犯,而另一條軌道上被綁的人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你會如何選擇?如果是你,你會拉下那個拉桿嗎?
拉下拉桿,五人獲救,一人死亡;
不拉拉桿(或者選擇離開,什麼都不做),五人死亡,一人生還。
是殺死五個拯救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還是殺死一個拯救五個?
這一問題,不管落到哪個人頭上,都沒有最優解。
因為,生命,不可複製、不可量化。
對於任何一個鮮活的生命來說,這都不是5>1這麼簡單的算術題……
總之,
處於“電車悖論”困境之下,做了也不行,什麼都不做也不行。更不能用數量或者利益去權衡……
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是一道將人類引以為傲的道德、法律、人性等“社會秩序”,“架在火上烤”的問題!
簡單瞭解了“電車難題”之後,我們再來看一看小丑的“雙船實驗”。
小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設定的“雙船實驗”,其實是“電車難題”的引申問題而已。雙船實驗:經小丑策劃,兩艘船(船A、船B)在遠離岸邊的水域失去動力,每一艘船的船底都裝有大量爆炸物。任何一艘船上的任何一名乘客想要逃離或者試圖排除爆炸物,都將激怒小丑引爆船隻。引爆器一共有三個:船A上的引爆器只能引爆船B,船B上的引爆器只能引爆船A。還有一個可以同時引爆兩艘船的引爆器在小丑手中。小丑規定:在12點之前,如果船A的人引爆船B,則A船人活,反之亦然。如若不然,那麼,小丑將引爆這兩艘船!注:船A上是一群罪犯;船B上則有許多老弱病殘。船B乘客試圖透過可笑的投票方式來解決“雙船難題”,結果當然是徒勞的!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你是這兩艘船上的一名乘客,該船引爆對面船隻的引爆器現在在你手中,你會如何抉擇?
我們把問題放一放,先分析一下小丑設定“雙船實驗”的目的。
引爆,還是不引爆,這是一個問題……小丑說過:“哪怕再理性的一個人,只要經歷過“糟糕的一天”,就會變成一個(和小丑一樣)的“怪物””。由此推斷,小丑的目的很簡單:創造一船的“同伴”。小丑想用“雙船實驗”告訴所有人:人性是自私的、陰暗的、利己的……為了所謂的利益,可以犧牲一切……小丑還想為蝙蝠俠表演一場“現場秀”,以此來諷刺蝙蝠俠的所作所為:好好看看你捨命保護的那群人吧,都是一群損人利己的怪胎而已!如果可能,小丑甚至想透過這個人性的“小測驗”,讓暴怒之下的蝙蝠俠殺死自己,以此來動搖蝙蝠俠的信仰,打破蝙蝠俠(從不殺人)的原則,為自己徹底黑化蝙蝠俠的“最終夢想”做好鋪墊……弄清楚了小丑的目的,我們再回到上面那個問題: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答:如果是樂哥,怎麼做都是錯的!
引爆對面那艘船,這艘船上的所有人都是劊子手。就算倖存下來,此生將會活在自責的陰影和外界的口誅筆伐之中……處於這種狀態下的倖存者,按照小丑的話說就是:“只要輕輕的一推……”就會滑向無邊的黑暗……不引爆吧,自己生命堪憂,而且唯一的結果就是:兩船人都無法生還……這是一個比“電車難題”還要難的“雙船難題”。因為,“電車難題”的難點在於拉拉桿那個人如何選擇,被綁在軌道上的當事人是沒有選擇的權力的。
但是,“雙船實驗”,卻把選擇權交給了當事人——要麼讓對方死,要麼雙方都死……
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非要給出“最優解”,那麼:
從人性角度出發,雙方都不願按下按鈕,時間到,兩船人喪命。這叫捨生取義!從利益角度出發,犧牲一船的人,拯救另一船人。造成的後果就是——從此,小丑多了很多“同伴”,再也不會感到孤獨,哥譚市的民風將會更加“純樸”,“阿卡姆”也會新增很多“人才”……不管是哪一種結果,都是蝙蝠俠和整個哥譚市所無法承受的!這就是小丑除了“光明騎士”哈維之外,最大的一張、釜底抽薪的底牌!
其實,被小丑用“熵增猜想”忽悠瘸了的“光明騎士”哈維,才是他的“王炸”!當然,小丑的“雙船實驗”設計的再巧妙,也敵不過“姥爺”的主角光環!
最後,蝙蝠俠擊敗了小丑,打掉了小丑手上的引爆器,兩船人安然無恙。
最關鍵的是,兩船人雖然糾結過、動搖過,但最終都選擇了相信人性中善的一面!
不得不說,在這個讓人心驚膽戰的“雙船實驗”中,最令人敬畏的,是這位無名壯漢——
他從一開始,就從未產生過“人性”方面的焦慮,也並沒有被小丑的“雙船實驗”帶入道德和功利的“死衚衕”。
由此看來,在面對人性這一敏感話題時,紳士不一定比囚犯更高貴!
結語其實,在諾導還在糾結這一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為我們總結出了正確答案: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小丑估計沒有學過《孟子》,導致最後才一敗塗地。
由此,也讓蝙蝠俠和哥譚市,艱難的扳回了一城……
-
3 # 好奇放映室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迄今為止超級英雄電影的歷史巔峰,甚至拋開超級英雄電影這個型別,黑暗騎士在電影史上也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這部電影中的一段被稱作“雙船實驗”的經典場面,是反派“小丑”製造的大量拷問人性的選擇中最精彩的一個,具體是這樣的:
兩艘夜間駛離哥譚市的輪渡,半途中引擎被“小丑”損毀,同時船員們發現船上載著大量可以被引爆的油桶和炸彈,以及引爆器(這裡就不深究為何“小丑”每次都能開掛般在警察甚至軍隊嚴防下安裝炸彈了)。這時候廣播傳來了“小丑”的聲音,他威脅兩艘船上的人,如果有人試圖離開自己的船,那麼他會立刻引爆炸彈殺死所有人。到了午夜時分,他也會引爆炸彈殺死所有人——只有一種生還方式,每艘船上的引爆器可以引爆對面船上的炸彈,率先按下引爆器殺死對面船上的人,那麼自己這支船上的所有人都將生還。
注意,一艘船上載的是普通市民,另一艘船上載的是窮兇極惡的哥譚市黑幫分子——這個身份設定一定程度降低了兩艘船按下引爆器的道德壓力,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那幫罪犯去死總比無辜人去死要心安理得,對於黑幫來說,他們作惡本不應該有太大的道德壓力。
“雙船實驗”的結果對於《黑暗騎士》這部電影需要探討的價值觀非常重要,也被認為是蝙蝠俠在行動和思想上戰勝“小丑”最重要的一次交鋒。不管兩艘船哪一艘有人最終按下了引爆器殺死對方,一場殘酷的道德危機都將淹沒哥譚,“小丑”所信仰的價值觀——人是純粹逐利的動物,利他與犧牲精神並不存在——就將再一次得到印證,結合“小丑”在哥譚製造的一系列道德選擇難題,這足以摧垮哥譚市民對正義的最後信仰。
結果我們知道,兩艘船都選擇了放棄。
首先放棄的是黑幫,一個極有範兒的黑人大佬果斷的將引爆器丟到了船外,放棄了全船的生存希望——在諾蘭蝙蝠俠三部曲中,相比那些動不動要摧毀一座城市或者挑戰道德底線的終極惡棍,黑幫反而是反派中最有操守的一群人,歸根到底他們還是相信社會規則存在的“正常人”,只不過他們信奉的社會規則與普通人不大相同。黑幫作為一種非法組織,本身就需要成員之間強烈的合作和利他意識才能維繫,從本質上講,黑幫與“小丑”的價值觀是背道而馳的,在他們看來,“小丑”作為罪犯都已經失去了底線。
“普通人”那艘船上則發起了投票,投票結果是按下引爆器。但當所有人意識到,“他們還活著”就意味著道德底線本應該更低的罪犯們尚且沒有動手,強烈的道德優越感驅使下,他們也就沒有道理剝奪對方的生命,所以“普通人”也選擇了放棄。
最終沒有人因此喪生——蝙蝠俠打敗了“小丑”,讓說好的午時已到,禮花滿天沒有發生。
“雙船實驗”實際是一次變種的“電車悖論”。
“電車悖論”是倫理學上著名的思想實驗,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瘋子在兩條電車軌道上分別捆綁了無辜的受害者,一條軌道上綁了5個,另一條軌道上綁了1個,隆隆行駛而來的電車將駛過綁了5個受害者的軌道。現在你手裡握有切換軌道的拉桿,只要拉下拉桿,電車將轉而駛向那個綁有1個受害者的軌道,另外5個人將得救——面對這種情況,你要如何選擇?
“電車悖論”是個無解難題,因為不管如何選擇,當事人都沒法在道德上做到完美:
如果當事人選擇拉下拉桿救5害1,從功利主義角度,5>1,這個選擇很合理。但生命本來無價,你不能粗暴的按數量去對比生命的價值,你雖然救了5個人,對死去的那個人也負有責任;
如果當事人選擇不拉下拉桿,那麼對於死去的5個人,你的不作為也是不道德的行為。
反正就是兩頭堵,怎麼都不讓你痛快了。
幸運是,這種殘酷的倫理難題並不會出現在生活裡,平日裡你能接觸到的最接近“電車悖論”的話題,可能是——“你媽和我掉水裡了,你先救誰?”
也不好答啊...
“電車悖論”在文藝作品中並不少見,但通常都會以開掛或者修改設定的方式避免直面“電車悖論”。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對“雙船實驗”的處理,最終沒有讓這個無解難題陷入道德危機,因為:
兩艘船上的引爆器就是“電車悖論”中改變電車駛向的拉桿,問題是,“雙船實驗”中操縱拉桿的人就是躺在軌道上的受害者自己,兩艘船的放棄屬於自我犧牲行為而非不作為,也就不存在道德危機,而自我犧牲反而讓人性得到了昇華。所以,諾蘭的“雙船實驗”並非要探討“電車悖論”本身,取的只是“電車悖論”之形,目的還是為《黑暗騎士》這部電影需要倡導的價值觀服務,“受害人與拉桿人一體”設定,就可以用自我犧牲解決無論如何都要面對的道德危機。
以及,最重要的是——蝙蝠俠會拯救所有人的,等於在“電車悖論”的兩個選項裡強行加入了第三選項——停車...
這其實是開掛解決“電車悖論”。
事實上,“電車悖論”的變種橋段在好萊塢的超級英雄大片裡在不斷上映。只不過他們都採用了開掛行為,讓觀眾感受不到“電車悖論”的存在,比如,如果“美國隊長”是“電車悖論”中操作拉桿的人,他會怎麼做?他會立刻以超越電車的奔跑速度衝向單個受害者,同時反手一個飛盾把電車轉向1個人的軌道,在電車到達前一秒完成解開捆綁、抱起受害人飛身越出的操作。如果是“快銀”或者“閃電俠”呢?他們會先去100米之外的咖啡廳點上一杯美式,然後秒秒鐘把6個受害人送到咖啡廳,最後掃描二維碼完成付款——如果他們也用微信或者支付寶的話。
依靠主人公超強的個人能力開掛來避免道德危機,這是好萊塢大片處理類似問題常用的手法。仔細想想吧,超級英雄們在大都市裡拯救世界,摩天大樓的玻璃幕牆被捶個七零八落,汽車被炸的滿天飛,但畫面裡沒有任何平民傷亡的畫面,超級英雄在炮火連天的戰鬥中甚至還能分心救起一個走失的小女孩,或者在與大塊頭激戰時還能把掉落的電梯控制住——在開掛麵前,什麼悖論,什麼思想實驗,都不存在的!
所以,復聯絡列就有了《美隊3》這樣反思“紐約大戰”、“索科維亞大戰”帶來平民傷亡問題的電影——你終歸不能把外掛開的太狠,如果超級英雄在拯救世界的同時還能做到平民無一傷亡,就只能說明反派太弱,我方遊刃有餘。可惜的是,復聯絡列的定位終歸是爆米花片,《美隊3》的著力點最終轉移到羅傑斯與巴基的感情羈絆,鋼鐵俠與巴基的私人恩怨上,理念之爭不了了之。
當然,有關“電車悖論”的探討,也有相當深入,並且比較成功的案例,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所講的就是把8個士兵置於險境去救1個士兵的故事。相比與《黑暗騎士》,《拯救大兵瑞恩》在設定上其實更加接近“電車悖論”原貌——並且真正的戰爭片,美國這邊是沒有史蒂夫羅傑斯、金剛狼和神奇女俠站出來開掛的——最終8人小組犧牲6人救回了瑞恩,看起來這是一個有最終選擇的“電車悖論”。
當然,電影講的並非一個6換1的賠本買賣,瑞恩是家中參戰的4兄弟中唯一倖存者,軍方不希望為了“大家”而徹底毀滅一個“小家”,所以派出了8人小組救出了瑞恩家族最後一根獨苗,為這個家庭保留了希望。所以,更多人員犧牲換來的是“不放棄戰友的信念”和“集體對個人的重視”,《拯救大兵瑞恩》其實是一部美式價值觀的“主旋律”電影。
那麼,道德悖論在這裡是怎樣被解決的呢?
其實還是設定上的不同——8人小組並非被綁在車軌上無力的受害者,他們是軍人,軍人要服從命令,軍人要執行任務,而這是戰爭,執行任務就有犧牲風險,這點誰都清楚,所以某種意義上,他們跟下達命令的米歇爾上將都是操縱拉桿的人,這也是一種自我犧牲。
好吧,這事沒法深推敲。
事實上,“電車悖論”作為無解的道德難題,不開掛,不修改設定,或者不選擇性的遺忘一些事實,你是沒辦法讓觀眾們愉快的啃著爆米花或者熱淚盈眶的——有的人就是要看無所不能的,而有的人就是喜歡被“主旋律”洗禮的。
所以,這是為什麼《黑暗森林》出現時,你會拍案叫絕了——可能只有上升到宇宙尺度,你才能跳出現有價值觀的束縛,從更高的角度俯視殘酷的“電車悖論”吧。
我們先看一下劉慈欣在三體《黑暗森林》中講述的這段“黑暗戰役”吧:
章北海駕駛“自然選擇號”飛船逃離太陽系,太空艦隊派出4艘飛船追擊。由於人類艦隊在之後與“三體世界”派出的水滴作戰中不堪一擊,章北海逃離太陽系的決策被證明完全正確,4艘追擊飛船與“自然選擇號”一起成立了星艦地球,成為了延續人類文明的希望。
由於“自然選擇號”和4艘追擊飛船攜帶的資源都不夠,5艘飛船的資源只夠一艘飛船抵達最近的補給星系,也就意味著最終只有1艘飛船上的人能活下,於是5艘飛船之間爆發了殘酷的“黑暗戰役”,最終“藍色空間號”取得了勝利,收集了5艘飛船的燃料和配件,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最終代表。
“黑暗戰役”的設定跟“雙船實驗”非常像,也是一個受害人與操縱拉桿人一體的“電車悖論”,不同點是,“雙船實驗”放棄按下引爆鍵的自我犧牲選擇,避開了道德悖論,而“黑暗戰役”按下了攻擊按鈕,直面了道德悖論,用殘酷的鬥爭換來了人類文明的延續——這是一個你在以往的文藝作品中不太容易看到的價值選擇,至少在強調程序正義的作品裡,作者會迴避這樣的結果。
然而, 在《三體》的設定中,這種殘酷在整個宇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宇宙的基本執行規律就是黑暗森林法則——價值觀上的衝擊,其實比《三體》所描繪的奇妙世界更加震動人心。
當然,《黑暗騎士》、《拯救大兵瑞恩》、《黑暗森林》在“電車悖論”的探討上各有各的經典之處,作品背景不同導致角度不同,其實沒有高低之分。
“黑暗戰役”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細節:
細節1:章北海片刻的猶豫讓“自然選擇號”錯失了成為“黑暗戰役”勝利者的機會,在他發現其他船隻已經率先發動進攻時,他說了一句“沒關係的,都一樣”——“黑暗戰役”的參與者們,其實也是自我犧牲者,這句話將“電車悖論”的所有參與者融為一體,讓相互殺戮變得更為悲壯;
細節2:發生在太陽系另一端的另一組“黑暗戰役”勝利者“青銅時代號”,他們被地球欺騙返航後,所有成員被判處了反人類罪——說明尺度從宇宙迴歸到地面時,“電車悖論”依然是無解的道德難題,人類習慣的價值觀面對《三體》作品中的宏大宇宙,是多麼渺小。
稱讚《三體》可以有多個角度,而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回覆列表
有一種觀點——你永遠沒辦法兼顧所有人,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你只需要盡你最大的可能就好,如果每次你都因為有人死去就陷入自責,那麼下次你一個人也救不了。
我相信會按將是絕大多數人的答案,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像我一樣拿出合理的解釋。
我們常說不要考驗人性,或者人性很黑暗還是什麼什麼的。
我們現在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做假設,這時得出的答案和正真在絕境中得出的答案可能不太一樣。
在人性考驗之中最後出現的是光明還是黑暗誰都說不準。其實我是更相信人性的最後是光明,不要小看自己人性的光輝,即使現在你做出最自私的選擇,但到絕境之中你依舊可能爆發出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