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nLung

    我估計殲十輸的是電子對抗,而不是機動性。增加了向量尾噴增加了機動性這是肯定的。但對電子對抗,中遠端感知捕捉方面要看到底升級多少,這個看不見摸不著,他們也絕對不會公佈,所以別胡思亂想了。還有一點,中國最善常的戰略忽悠,他們公佈出來的你們也信。

  • 2 # 面對現實科學發展

    一、殲10B是單發輕型飛機,而殲11B是雙發重型飛機,兩者的差異是明顯的,各有優劣勢,兩者是高低搭配,相輔相成而形成一個戰略防禦體系。二、推力向量提高了飛機的失速效能,飛機機動性提高了,有助於空戰格鬥效能的提高。三、隨著技術進步,空戰已經進入了超視距空戰時代,近幾十年的區域性戰爭已經沒有出現過空中革鬥場景。四、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某一方面的效能,而是綜合因素,以空戰為例,除飛機外,還有導彈效能、防空系統性能、指揮系統等等。

  • 3 # 知識就是力量啊

    雖然上一屆,金頭盔比武當中殲10b機組單機對抗殲11b落敗,但是你要知道殲10b機組可是團體冠軍啊!所以並不是說殲10b比殲11b效能要差很多,只是殲11b雙發動機機動性確實牛逼,把殲10b遠端發射的導彈都給甩掉了!

    當然,這次殲10b向量發動機的升級,確實給殲10系列戰機帶來了更大的格鬥效能提升。

    但殲十b並不是殲10系列戰鬥機當中最先進的型號,殲10系列戰鬥機最先進的型號,目前是殲十c,殲十c具有主動相控陣雷達和最先進的霹靂15和霹靂10e導彈的組合

    而霹靂15導彈具有射程近200公里的優勢,再加上主動相控陣雷達超遠的探測距離,在超視距空戰當中殲11b根本沒有機會發揮他的優勢。

    而近距格鬥導彈霹靂十e更是效能強悍,大離軸、頭盔瞄準射擊這些效能都不是殲11b所攜帶的霹靂8能比得了的,因此如果殲11b和殲十c進行超視距或者近距格鬥的話,根本佔不到半點優勢,也不用太大的動作,利用其頭盔瞄準發射,就可以擊落殲11b。而殲11b目前根本沒有這個功能!這才是發展殲11d的動力來源!

    因此裝了向量推力發動機的殲十系列戰機對抗殲11b,又會出現當年殲10a完勝蘇27(殲11)的場景。

    但是筆者認為:金頭盔比武本身是對戰鬥機飛行員的考核,不是對飛機效能的驗收,空軍也不會對這種效能差別太大的飛機之間進行比武結果當真。

    真正的比武將在殲11d和殲10d之間展開!

  • 4 # 青春無悔老男孩

    我覺得單發跟雙發還是不能比,換向量噴嘴可能機動性會好一點。但是速度,升限,航程,載彈量,作戰半徑都不是靠一臺發動機而改變的。

  • 5 # 軍武資料庫

    TVC版的殲-10B並不會使得殲-10在對殲-11的空戰中取得壓倒性優勢。

    大家對向量發動機要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

    首先,殲-10B在安裝了TVC發動機後的確是獲得了“超機動”的能力。那麼什麼叫“超機動”大家需要了解一下。

    我們所俗稱的“超機動”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並不是專業的說法。這個“超”究竟“超”在了哪裡民間的軍迷就僅僅能說出眼鏡蛇機動、落葉飄、錘子機動等等,但究竟是怎麼個“超”法卻很難說清楚。相對專業的說法叫做“過失速機動”。

    我們都知道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需要空氣氣流高速吹過機翼產生升力,如果機翼的迎角過大那麼機翼將不能產生足夠大的升力導致飛機的高度迅速下降,這就產生了“失速”。不僅僅是迎角的變化,甚至在飛機坡度轉彎的時候由於機翼和水平角度產生傾斜,飛機也會失去升力——這也是一種失速。在這種狀態下飛機一旦失速就會導致飛機輕則掉高度,重則墜毀。

    失速之後有些情況下還會出現尾旋,指飛機兩側機翼出現不協調的失速,飛機會圍繞失速嚴重的一側機翼方向旋轉。

    尾旋出現後幾乎100%飛機墜毀。

    為了避免失速度的出現,在一型飛機原型機建造完畢後就要對飛機進行各種極限測試,要去發現飛機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失速。得益於飛機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在臨近失速的時候機翼翼尖會由於空氣湍流的作用有規律性的抖動。這時飛機內的感測器就可以知道飛機在接近失速狀態飛行員可以採取必要措施進行改出。實在改不出的就得使用反尾旋傘了。

    例如上圖F-16垂直尾翼後部安裝的裝置就是一個反尾旋傘。

    當一架飛機的原型機安裝了這個裝置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要搞大事了!

    例如我們的殲-10安裝了反尾旋傘後我們開始普遍認為這架飛機是可以飛了。

    在測試試飛中試飛員透過不斷的做出各種大迎角、斜坡轉彎等機動來確定飛機的失速範圍(刀口上舔血的活動),記錄後的資料是一架戰鬥機的飛行包線的一個部分。包線——包裹起來的一個性能線段,正常飛行只允許在這個線段包裹的範圍內飛。

    說完失速是不是覺得失速=飛行事故?沒錯這個等式是基本成立的,在失速前兆時候沒有改出、到發生失速的時候飛機就失去了整體的氣動控制面的控制能力,如果再不進行加大發動機推力和艱難的調整飛機絕對墜毀。

    所以說,單純對比戰鬥機格鬥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看飛行包線就可以知道哪架飛機可以贏了。

    直到——Su-27給大家一個驚豔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人們意外的發現中央升力體佈局可以將大迎角狀態下失速的戰機自動改出失速狀態。

    當然了,這個眼鏡蛇機動是有諸多限制的:

    要求Su-27在無外掛、外部淨形、油量1220~4775千克、高度1000~1200米的條件下,收小油門,使發動機低壓轉子轉速降至53%~95%,飛行速度調整到310~420千米/時,飛機作平衡穩定直線平飛;關閉迎角限制器開關,斷開電傳操縱系統電源,使飛機操縱系統處於直接耦合工作狀態。首先,將飛機仰角抬高到22°~24°,然後,迅速向正後方拉動駕駛杆,飛機機頭迅猛抬起,快速上仰,瞬時間內仰角可達110°~120°,相應迎角達到90°~95°,這時錶速減小約100千米/時,在機頭向上轉動的過程中飛機略有上升,飛行員隨即加大油門,開加力,保持機尾朝前,機腹朝上;飛機繼續向前平飛,在氣動力作用下,3秒鐘內速度驟然減至110~120千米/時,隨後飛行員向前推動駕駛杆,飛機機頭向前甩去;當飛機仰角降到20°~30°時,迅速開啟迎角限制器開關,接通電傳操縱系統電源,減小飛機下俯角速度並加大油門增速,此時錶速達120~130千米/時,飛機呈小角度下滑狀態,然後增速到常規狀態作平飛。整個過程歷時5秒鐘左右,高度比開始略有增加。

    毫無疑問眼鏡蛇機動是在試飛員普加喬夫試飛原型機的時候發現的而非刻意的設計。

    所以像眼鏡蛇機動這種類似於在遊戲裡搓大招才能引發能力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網傳的這張動圖戰鬥機透過眼鏡蛇機動換位的可操作性不大,後機是可以靠橫向和垂直機動進行破解的。

    那麼殲-10B TVC可以實現超機動的意義在哪裡?如果沒有意義當然也沒有必要投入大筆資金進行研發了。

    意義在於——當飛機出現失速的時候可以快速改出。

    這樣飛行員在空戰的時候可以放心大膽的做出各種角度的機動,使飛行安全的到極大的保障。同時會允許飛機短暫的飛出原有的包線之外,加大了飛機的機動能力(例如瞬時轉彎)。

    說回題主說的和殲-11對戰的窘態。在大部分情況下殲-10和殲-11的對戰其實是殲-10勝多敗少啊?哪裡有窘態之說?

    在低空條件下,殲-10對戰殲-11的結果是“殲-11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了”。沒題主說的事的,而且還不是TVC版本的殲-10就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打的殲-11抬不起頭來了。

  • 6 # 小小偽軍迷

    因為現代戰機的對抗都是系統綜合性能的對抗,包括飛機動力,資訊化處理能力,機載武器裝置,操控系統等等!

    而且說殲10b的效能也不比殲11b差太多,一個重型戰機,一箇中型戰機,定位不一樣。總體來說自主研發的殲10b的綜合航電系統和資訊化處理能力是優於從前蘇聯引進自主改裝的殲11b的,但重型戰鬥機在體型和發動機和雷達探測距上抵消了部分優勢

  • 7 # 清風雲淡霞滿天

    就殲10改與殲11b單機對抗,本來就沒有什麼劣勢,在氣動上的優勢,殲11b是無法對抗的。而殲11b的優勢在於火控雷達的孔徑比殲10b大,視力好。航程遠,格鬥留空時間長,所以在團體獲冠軍。因此在雙方團體對抗時,殲11b能優先發現優先攻擊,得到殲10b攻擊時,利用腿長的優勢,磨耗殲10b的留空時間,等殲10b沒油了再發起攻擊。

    但殲10b與殲11b雙方都有配預警機導引,殲10b那一定是完勝殲11b,那是兩機的氣動與結構差異所決定。雙方的電子對抗是相當,無差異,關鍵是飛飛的嫻熟運用,關鍵時點運用。這也是將殲10bc做國土防空的因故,殲10bc的格鬥效能是一機之下,9999機之上。

  • 8 # 狼煙火燎

    殲10b和殲11B的差距那是平臺問題,並非一個向量發動機就能彌補的,有些差距是無論如何改變也追趕不上了。

    殲10戰機是否換裝向量發動機還沒有定論,這次珠海航展上裝備向量發動機的殲10b有可能只是一個試驗平臺,來論證向量發動機這項技術的,後續的殲10C是否裝備還不知道呢?即使裝備了,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與殲11B的劣勢。

    首先殲10的標配還是那3個副油箱+2中+2近的標準配置,這就是殲10短腿的毛病從根本上沒有變的,而殲11的大航程有些天然的優勢。在航電系統方面兩者差不多吧,殲11得益於平臺更大,自然能裝備更大的雷達,更全更好的裝置了,這是殲10無論如何比不上的。

    未來現場強調的就是先敵發現,先敵開火了,強調超視距公里,在這方面殲10b還是比不上,這也是金頭盔比武中殲10不如殲11的主要原因。

    但是未來現場在複雜電磁干擾環境下,或者低空突防不期而遇,當空中發現對方時,已經進去近距離格鬥範圍了,這時候有著向量發動機的殲10b憑藉著自己的小身板和向量發動機,能夠更快速的佔據有利位置完成攻擊,這就是殲10b的優勢所在的。

    不過在未來強調體系化作戰中,擁有更大航程的殲11B平臺顯然更能融入這個體系,不管是護航還是奪取制空權都能遊刃有餘。殲10受航程和載彈量影響,作戰能力就差著一大截了。

  • 9 # 木榮雨北

    當然不可能的。

    今年天鷹杯上j11能獲得冠軍,從官方八股的說法來看,首先並不知道j10有多少參加,一般這種比賽本身參加的j11就很多,其次,比賽沒有其他輔助機型或者限制空戰。

    機動性這個詞是含義很多的,裝了TVC的j10提高的只是近距離格鬥空戰的機動性,TVC發動機都會導致重量增加和阻力增加,換句話說加速效能和速度都會有所損失。

    真的只說近距離格鬥空戰的機動性,j10本身就比j11強。蘇27是60-70年代,越戰和中東等多次空戰的經驗下,主要還是第一二代紅外格鬥導彈,需要長時間的咬尾鎖定,中距彈也還是半主動雷達制導,需要載機長時間的穩定鎖定敵機,為導彈提供中繼目標訊號,所以蘇27特意強化了盤旋效能,採用最大限度展弦比的後掠翼設計,蘇27的航程非常大,同時盤旋效能放今天也非常厲害。但是橫滾效能是三代機墊底。

    j10本身採用中距全動鴨翼佈局,加上電傳飛控,操作方便輕鬆,而且是三代機中最大限度的放寬靜不穩定效能,機敏性在三代機中非常高,遠在su27之上。現在使用的三四代近距格鬥導彈,不需要像過去長時間穩定鎖定,反應靈敏,同時不需要咬尾攻擊,迎頭攻擊可以,甚至能夠大離軸攻擊。所以在當代,戰鬥機的機敏性比盤旋效能更重要,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過去j10經常在演習中擊敗su27。

    然而並不是說j11/su27就一無是處了,要不然為什麼戰鬥機越來越越重型化,因為主動雷達制導的先進中距彈,使得90年代以來,BVR(超視距空戰)越來越成為主要的空戰模式。su27/j11哪怕使用老式的平板縫隙雷達,但是畢竟雷達天線孔徑達到1米級,而j10哪怕用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雷達天線孔徑也只有0.7米級,功率自然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探測距離上,j11/su27要遠的多,同時,j11超長的翼展,能夠掛更多的導彈,掛滿導彈後,寄生阻力也很低,能夠輕易超音速發射導彈,同時超大的內油能夠多次開啟後燃器,超音速飛行。

    而j10是做不到的,j11能夠先敵發現,先敵攻擊,自然是佔盡了戰機,哪怕j10的機動性超強,能夠躲過多發導彈,但是j11的導彈多呀,能奪兩枚四枚,還能躲第六枚…哪怕真的躲過了,那麼機動就要消耗能量,在躲過多發導彈以後j10的能量耗盡,被j11用格鬥彈,甚至是機炮輕鬆擊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另外載機超音速飛行,能提高導彈的射程,極大的增加不可逃逸區,所以哪怕j10能夠和j11一樣同時發射中距彈那先逃的也必然是j10。

    典型的j10空優掛載就是4中2近,在火力上與重型機有明顯缺陷。

    tvc增加的機動性,僅僅只是提高j10的近距格鬥能力,對於j10的提高其實並不大的。

  • 10 # sinosunny

    殲十一在與泰國空軍的鷹獅戰機對抗時被秒,去年殲十A在對抗中取勝,可見在狗鬥中,靈活性更好的殲十可以完爆對手。但是綜合戰力中,殲十一憑藉航程,大掛載,大雷達等優勢可以遠距離對殲十實施攻擊,又可以比殲十更早的進入攻擊模式,而且在空中打游擊的時候,在殲十航程不足的時候,重型機就可以依靠大航程追擊殲十等中小型飛機。

    至於是不是換裝向量發動機,殲十沒有向量噴口在鬥狗中都能贏的生理,何況有了向量噴口。殲十配向量噴口無異於錦上添花,在國際市場佔得先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挽留一個人的句子簡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