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號鋪的小明
-
2 # 閏成居士
#泛文化寫作營#
凳子,最早並不是我們今天坐的凳子,它是專指蹬具,相當於腳踏。
在中國,自殷周以來,中國逐漸形成的是跪坐習俗。所以人是不存在“坐”這個習慣的
後來受到胡人影響,漢魏出現了胡床。所謂“床”不是現在睡覺的床,而是一種坐具。《後漢書五行志一》:“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胡床就像現在的馬紮。
馬紮正是凳子的前身
之後在凳子上加一個靠背就衍變成了椅子。
在這段時間凳子在民間的稱謂叫杌凳。最初用來踩踏上馬、上轎時使用,所以也稱馬凳、轎凳。
民間俗稱的名字中,還有“武凳”,因為習武之人坐如鐘,不需要倚靠什麼,因此得名。
凳子的形狀很豐富,出現的早期是長方形,一直延續到明代,到了清代變成方形,還出現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
最初作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兩代就有了更多用途。放在床的兩側作為腳凳;擺在櫃子旁,兼有花幾的作用,擺放盆花、盆景。至於家中高大的頂牆櫃旁,登高取物用。在寺廟中,作為打禪的坐具,因此這裡的凳子坐面一般寬又矮,造型則素雅簡潔。農家使用的凳子則粗獷、質樸,凳腿一般較粗,看上去質樸堅固。
-
3 # 晨光S物語
古代中國坐具的發展,簡直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家居情趣史,不妨來補充點。大致以時間為座標軸。
夏商周時期建立封建王朝起,帝王們就開始大搞特搞物質生活,行為風俗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傳播。由於建築水平受限,垂直空間是很低矮的,西周禮樂制度的實施,體現在對於坐姿的高要求,(說個故事孟子有天回家,發現妻子四仰八叉的坐著,於是很生氣,於是告訴孟母要休妻,孟母聽了責備道你沒有告知別人偷偷摸摸地侵犯隱私,你還要休人家!於是孟子跑去道歉。。。)一是區別森嚴的等級觀念,二又有利於規範自身的行為,坐等同於跪,跪地上又不舒服,於是設筵席,鋪兩層,先席(草)後筵(竹編物),席地而坐就是指的這種狀態,並且在歷史上沿用了很長的時間。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帝王們搬進了大宅子,行為風俗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傳播。春秋戰國秦時期,家裡的裝飾品多了起來,古人情趣高的不要不要的,先不管舒服不舒服,逼格管夠,各種青銅漆器水平排開,有衣架,屏風,幾,陶豆,俎(詳見各地出土戰國文物)依舊以跪為主,但是先人們很極致,要麼就跪跽,要麼就放浪,整張大爿(床)放肆玩,床說是神農氏就有了,發展到戰國後期都帶摺疊的(河南信陽出土摺疊床),空間一大,原先擺一張床就夠了的地方,可以擺更多器物,於是床脫離出單純睡覺的地方,成為主子們又能躺、坐又能玩耍的地方,當然臣子們都跪好了,腰板挺直,那時候你要動來動去,主子會覺得你還敢不耐煩?
活膩了吧。至於為什麼從地平線開始向上移,也許是講衛生,防潮,區別貴賤,當然往後民眾都普及了,於是從秦往後,坐具變成了床榻,而且一度越變越大。有些有凹形圍欄,有些沒有。
漢魏晉隋唐至兩宋,堪稱史上最華麗的時期,各路人馬齊展身手,這時期的文人我認為最具文人精神,極力提高精英文化,期間明式傢俱的特點開始緩慢形成,文人設計椅子。為什麼突然又有椅子呢,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這一時期北方的胡人南下,帶入馬紮,人少數遊牧民族,好到處走走停停,累了要休息,馬紮就是他們智慧的結晶!馬奔跑的時候,前後交替,根據這一動作,想出來馬紮,漢靈帝又特喜歡胡文化,尤其對這款小凳子愛不釋手,根據文人雅士自己的改編,變成了交椅,穩坐頭一把交椅大致就是這麼來的。床塌和交椅都有使用,但是已經更改了大部分原先跪坐的習慣,坐開始接近現代含義。
-
4 # 味哎兒
跪式坐是席坐,也稱趿坐,不是跪。
坐是坐於是跟上,上身挺胸抬頭的,跪是四體投地,即兩腿兩手在地面上放著的姿式。
叩頭是五體投地,即腳腿手頭著地。
當有涼曬乾物件時,包括食材在內,就有凳子了,即曬涼物體達乾燥的架子。
只不過文字書上寫成幾,後世又寫案,再後世寫成塌,再後世寫成桌,再後世寫成床。
但,幾是室內擺物件的架子,可由石塊條板搭成,更由後世被削木組成木架子體現。
幾達神聖程度,是放置供品供物供器的特用俱械,再後世稱案。只不過1980年前鄉村農戶堂屋仍有“條几”式的俱械,且有人稱“條案”。
幾在床炕上是矮腿床案桌或炕桌,高長木支腿的是幾或條案,大面板方形或圓形時稱桌。
幾置於床跟用於上下床方便及上床脫鞋放鞋的架子是為塌。
塌放大也可放物,加高可坐人躺人,用於非睡眠時的小息稱為臥塌。
蹋上造支架可掛障布而稱床。並專用於夜裡睡眠用了。
塌僅達人小腿高時,坐方便,而稱凳子。有上身靠背支架的凳子稱椅子,三面有支架可多人同時坐的凳子仍稱坐塌或排坐。
凡此等等,都由“幾”發展發掘出來。
幾的本型可用三塊磚搭成放置啥,脫離地面的臺式架體現。所以幾字是畫,本型如字型一樣。
-
5 # 本貞
中華歷史有上下五千年,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生出了繁複又引人入勝的中華文化。文化的形態有千百種,而文化的積澱需要經歷遠超千百年的漫長髮酵。直到今天,中華民族極具特色的文化依舊代代傳承、依舊讓全世界的人心生好奇。文化雖無形態,但文化又包容眾生百態,文化可以是民風民俗、也可以是社會生活,文化也可以複雜如民風傳統、可以簡單如習慣講究。
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魅力,中華傳統文化由無數個富有魅力的單元組成,這些組成傳統文化的碎片到了今天,依舊被傳承、被講述,身在後世的我們不免對這些文化的底蘊、對產生這些文化的遙遠過去產生探求欲。現今在一些古代典籍、影視作品,甚至生活的特殊場合,我們都能看到這些文化的隻身片影。
說到跪拜,人們最熟悉的大概就屬封建時期臣下面對皇帝時,雙膝跪地,身體低伏,用腦袋在地面上磕響頭的樣子。“下跪”好像被賦予了這種表示地位低下、謙卑、卑遜的含義,特別是在一些傳統的禮教場合,跪拜動作凸顯的身份差距尤為明顯,例如祭拜祖宗、上香禮佛等。跪拜這一動作讓跪拜者表達出對受拜者的崇敬和景仰,子孫向祖輩跪拜、臣下向皇上跪拜,這樣的習俗屢見不鮮。
“下跪”在人們的認知中也有一種“屈辱”、“侮辱”的含義,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即便到了今天,人們都認為男子是不能隨便向除了父母以外的人跪拜的。在一些影視作品的情節中,常有些男角色有求於人,最後實在不得已才向別人下跪,這裡的“下跪”就隱含著滿滿的屈辱內涵。
“跪拜”起源於“跪姿”
實際上“下跪”這種姿勢,在最開始並不代表著卑賤、卑微和身份低下,它一開始只是人們的一種坐姿。
要說跪姿的起源,就不免要聊到坐姿。如今我們所認為的跪姿其實就是古人們的坐姿。這和當時的生活環境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聯絡,最早的時候,人們並沒有發明出凳子、椅子,吃飯時站著吃又不方便,所以人們便兩膝及地、讓臀部落座在腳後跟上。
最初的成語“席地而坐”指的就是跪姿。在早期古人生活起居的室內,地上是沒有擺任何傢俱的,如果想要坐下,人們會先在地上鋪上一層草蓆、或者一把蘆葦織成的織物,這就是最早期的坐墊。而最初的“坐”,就是在草蓆上兩膝著地,兩腿併攏,屁股坐在腳後跟上的姿勢,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跪姿。在今天看來,這種“跪著坐”的姿勢很容易腿痠,中國已經很少有人保留這樣的習慣了,但在日本人的傳統裡,跪坐的坐姿仍被沿用至今。
至於“拜”,就是因古代跪姿順理成章產生的禮儀。古時候的人們迎賓宴客,在酒席上與人暢談甚歡,免不了有恭送客人或者感謝客人的時候,因此人們發明出了“拜”——就著跪坐的姿勢,先坐直上半身,再俯下身子,向著客人的方向伏地致禮。
在最初,“跪拜”的階級寓示性並沒有那麼強烈,有時候如果雙方同輩,跪拜時則需要互相跪拜。那時的跪拜禮被廣泛使用在各個場合,作為一種普遍的社交禮儀存在於人們的交際中,直到後來凳子、椅子、高座等坐具被髮明,“坐”和“跪”的含義逐漸被分開,以及社會階級分化顯著,下跪才被賦予了新的定義。
跪拜禮開始寓示階級高低
跪拜禮是古人們使用得最廣泛、最頻繁的禮儀,這最早要追溯到商周時代。在遙遠的部落群居時期,人類社會就已經出現了貧富差距,而後社會階級逐漸分化明顯,統治者為了強化階級意識,相應的一系列禮樂制度應運而生。周公興制禮樂,以劃分貴族與平民的區別,在著名的儒家經典《三禮》中,記載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禮儀標尺。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周禮·春官·大祝》
《周禮》中記載了膾炙人口的“三叩九拜”,“九拜”的每一拜都有著明確規定。首先,九拜大體被劃分為兩類,“稽首”、“頓首”、“空首”這三拜為正拜,而後的六拜則是正拜的衍生產物。正拜的三拜有著明確的階級劃分,在不同的禮儀場合,需要用到的拜法也不同。
譬如場合十分正式,拜天、拜地、拜神明時,應履行“稽首”;地位下者拜上者,如臣下拜君王、子孫拜父祖、學生拜老師,也應拜以稽首。稽首時應雙膝跪地,拜頭至地,長伏後起。稽首禮講究跪拜時間要長,最好是得到受拜者的應允後才能起身,這樣足以表現兩者的地位差距。
而同輩互拜,應履行“頓首”。頓首是平輩與平輩之間的禮節,也就是前文所說的較為普遍的社交禮儀。在坐具還沒有被髮明的時代,平輩與平輩之間如果互相致禮,應在坐席上拜首至地。不過,與正式的稽首相比,頓首隻需額頭輕輕接觸地面一下方可起身。
三拜的最後一拜“空首”,則是上位對下位的答謝式禮儀。比起稽首、頓首需要拜頭至地,空首拜禮時需要將手墊在額頭與地面間,額頭輕點手背表示以致謝意。
從“正三拜”的規定看來,古代對不同階級需要行使的不同禮儀是有著嚴格要求的。下級對上級、平級對平級、上級對下級,階級層層嚴格把關,無一不體現出上位者的尊貴。這與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密切相關,自《周禮》定下規矩後,後世的每一位統治者都或多或少有所沿用,跪拜等禮節與“三綱五常”嚴格繫結,讓這種對上位者的崇敬之意成為人們無形的道德枷鎖,以減少反叛思想的產生,最後使得封建統治得到鞏固。
關於跪拜禮所寓示的階級差距,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在古代,無論何種跪拜禮,都只有男性可以行使,地位卑賤低下的女性甚至不被允許行使跪拜禮。
跪拜禮是封建等級制度的無形對映
商周時期,中國古代的禮樂制度逐漸確立,後世各代的統治者都視禮儀教育為大計,固化民眾思想不僅可以強化等級觀念,更有利於封建王朝鞏固統治。禮儀的規範和封建皇權的加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而朝政朝儀上跪拜禮的沿革,是兩者聯絡的最直觀反映。
秦朝時確定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些禮儀也被嚴苛地運用。而到了漢朝時,劉邦手下的功臣嫌秦朝朝儀繁瑣不堪,懶得遵守這些綱常教規,乾脆起著哄廢棄了朝儀。這些弟兄從在沛縣起就跟隨劉邦,情感深厚,雖說都是武功高強的猛將,但大多都沒讀過什麼書,性格率直好爽,在酒宴上愛大聲吆喝,甚至有時候起興了還會舞刀弄劍,不止一次令筵席場面混亂不堪。劉邦熟慮在心,總覺得過意不去。
這時名臣叔孫通看出了劉邦的小心思,毛遂自薦要為漢高祖定禮制規。於是漢朝禮儀複用了秦朝古法,再加以符合時局的修改,漢代的朝儀就此定製。
漢代的朝儀雖沒有秦朝繁瑣,但依舊凸顯出皇帝的地位。其中就包括君王朝臣時,所有的臣下都應向皇帝跪拜,跪拜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進行,規定不許任何人喧譁,並且跪拜時,所有人都不許抬頭看皇帝,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
君臣之間的禮儀經過漢朝一番強化,皇帝的地位更顯得至高無上,所有人見皇帝就都需要下跪了。漢代君臣禮儀的加強明顯與皇權意識的加強存在緊密聯絡,反觀後來唐朝時,皇權意識較漢代相對削弱,經濟開放、文化呈現大融合趨勢,統治者對禮儀的規制就有所放鬆了。唐朝社會的人們不必過度遵循禮法,就連女道士都可以正常地與社會上的男性進行交際;而至於君臣之間的朝儀,大臣可以坐在板凳上與皇帝議政。皇權的加強,必將致使社會等級制度層層嚴苛分化。後來到了宋朝末期,大臣們議事時坐的板凳就被撤走了,皇帝認為只有自己坐著、群臣站著才能夠彰顯社會最上級的榮耀與威嚴。這種情況到了皇權極端強化的明、清愈演愈烈,人們不僅要跪拜,還要磕頭,清朝時見皇帝需要整個人趴伏在地上磕響頭,並且誰磕頭磕得響,誰就是對皇帝最尊敬的那個。
至於叩拜 ,亦名跪拜。《荀子》:“平衡曰拜。”楊倞注:“謂馨折(即磬折,彎曲如磬,磬是呈直角形的玉石佩具)頭與腰,如衡(秤)之平。”拜就是:下跪時,低下頭,與腰平;同時,雙手著地。這本來是以前一種表示恭敬的禮節,可以施之於父母、長者、貴人等等。
漢初,叔孫通為劉邦制定禮儀。《漢書》本傳:“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朝。十月,儀:先平明(天亮前),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戍卒、衛官,設兵,張旗志。傳曰:‘趨。’……自王侯以下,莫不震恐,至禮畢盡伏。”“伏”者,叩拜伏地也。“禮畢盡伏”四字,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群臣的“莫不震恐。”於是,劉邦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臣子的叩拜,顯出了皇帝的尊貴。
同樣,學生(徒弟)的叩拜,也顯出了為師的尊貴。在認師之日,老師坦然端坐接受生徒的叩拜大禮。張岱《夜航船·師徒先輩》:“日用請武甄言《春秋》疑義。甄條舉無留言。日用曰:‘吾請北面(面朝北叩拜)。’”《文中子》:“文中子十五為人師。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也,然而白首北面,豈以年乎?”只要為人之師,不論或老或少,都該受學生的叩拜。即使徒弟在某些方面比師傅強許多,也得叩拜。《西遊記》十四回:“那猴兒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道聲‘師父,我出來也!’”他雖是本領非凡的齊天大聖;但從五行山下脫身後,就立即向唐僧叩拜,行拜師大禮。
漢代以後,漸漸有了高座,椅子凳子出現了,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還存在,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臣子拜見皇帝,小官拜見大官,奴才拜見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民間的祭祀、祝壽時,仍世代相傳。後來,又有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
直到辛亥革命結束,封建社會所有的頑固殘餘、不堪糟粕統統被廢除,人們雖在形式上從森嚴的等級制度解放了出來,但文化的碎片依舊根深蒂固地留存與中華民族的血脈裡。如今,跪拜禮儀雖然基本被廢除,但下跪經過歷史繁複淘洗、所被賦予的“卑微、卑賤”的含義已經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印記。
面對古時候遺留至今的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進行合理的取用與捨棄,例如本篇所聊到的跪拜禮儀,如今我們還是留下了它大部分的積極意義,現在的跪拜大多用於表達對父輩祖輩、祖先的崇敬之意,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中,跪拜也代表了夫妻之間的相互尊敬和珍重。
回覆列表
人類最初是沒有凳子和椅子的。最早的時候,人類用茅草,樹葉或者動物的毛皮做成席子墊在地上,再後來,人們才學會使用石板搭簡易的石凳。
中國很早的時候就流行“席地而坐”,直到西漢時期,胡床才從西域傳到中國。到了唐代,才正式有了凳,椅的稱謂。
漢朝以前,華人形成了自己的坐姿禮儀。一開始,人們席地而坐,坐姿主要是跪坐。然而跪坐保持久了不太舒服,而且坐在地上實在不太衛生,於是,後來就使用了席子。西漢初年,人們都還將席子作為最主要的坐具。
胡床傳入中國後,影響了人們的起居方式,但跪坐的方式仍然佔主流。
椅子的名稱始見於唐代中國古代椅子的出現是在漢靈帝時期(168-189年)。
宋高承《事物紀原》引《風俗通》稱:“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後漢書。五行志一》:“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可以為證。
唐代以前的“椅”字還有一種解釋,作“車旁”講,即車的圍欄。其作用是人乘車時有所依靠。後來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撐的平臺上安裝圍欄,其制當是受車旁圍欄的啟發,並沿用其名而稱這種坐具為“椅子”了。從現存資料看,唐代已有相當講究的椅子了。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了起來,出現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時根據尊卑等級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質料和功能也有所區別。
宋代流行一種交椅,等級高於其它椅子,稍有身份的家庭都置備交椅,供主人和貴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