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然成長
-
2 # 青絲媽媽
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共情”?
共情就是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就好像感受到對方的情緒體驗一樣。
當孩子哭鬧時,如果家長使用“共情”的處理方式,也就是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剛剛發生的事情,對我造成了哪些傷害,我現在的感受怎樣,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
因為兒童的認知和思維水平和大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家長能真正體會到孩子此時的內心狀態,他就會更明白這場“哭鬧”的本質原因,以及如何處理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我們常說,小時候父母怎麼對待孩子,孩子長大以後,就會怎樣對待這個世界。
所以,如果父母在解決孩子哭鬧時候,能多使用“共情”的手段,孩子就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到這種方法。
對於孩子來說,學會“共情”意味著他們要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 ,感知別人的情緒,理解別人。
這種“共情”能力也是社交力的基礎。
一個人擁有良好的社交力,就能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而據調查資料顯示,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使工作成功率與個人幸福達成率達85%以上;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於人際關係,而知識、技術、經驗等因素僅佔15%。
為了孩子成長為更優秀的人,我們完全應該用共情來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
-
3 # 悟書山
共情是分享和理解他人感受並對他人的處境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物種演化說認為共情起源於母嬰間的情感聯絡: 嬰兒發出哭叫聲促使父母為其提供食物和照顧,能夠敏銳感知嬰兒需求的父母才能夠更成功地哺育後代。
發展科學的研究支援這一假說: 社會化的家庭系統觀認為親子互動經驗可能透過影響兒童情緒管理技能、認知表徵過程以及注意調控過程等進而影響兒童社會能力。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隻小豬、 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
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 小豬大聲嚎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嚎叫,便說:“主人也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的。”小豬聽了回答道:“ 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 他捉你們, 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看完這則故事,讓我不禁聯想到親子關係問題。許多學生和家長中,孩子們常常會談到自己和父母的關係,正像故事中的小豬和綿羊(乳牛)一樣,立場不同、 所處環境不同, 往往很難了解對方的真實感受,孩子抱怨父母太霸道, 不理解自己,而父母則責怪孩子不懂事,不體諒自己。美國教育家塞勒·賽維若曾說過:“每個人觀察、認識問題,都會有自己的視角和立足點。身份、 地位不同, 所得出的結論就不同。父母與子女間的年齡懸殊、身份各異是影響相互溝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一切將迎刃而解。”這句話道出了親子關係存在問題的癥結,給為人父母者很大的啟示。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有效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建立融洽的親子關係呢?
一、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特殊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如果父母總是以孩子還小,他們的想法“不靠譜”“太幼稚”,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指責,孩子就會感到父母的無視甚至傷害,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孩子會建立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拒絕和父母溝通,有什麼心裡話也不願意和父母說。
我自己就曾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天,讀五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看起來情緒不高,垂頭喪氣的,我問他怎麼啦,他難過地說:“媽媽,這次數學考試,我沒考好, 只考了 85 分。” 我一聽, 說話的語氣也嚴厲了起來。“怎麼才考 85 分?最近上課是不是沒認真聽講呀?”聽我這樣一說,兒子扭頭就躲進了房間。後來我瞭解到這次考試題型比較靈活,全班考 80 分以上的只有 4 名學生。我犯了一個錯誤,沒有尊重孩子,當孩子的話說到一半時,就主觀上認定了“他的低分是由於學習不認真造成的”,粗暴地打斷了他的話,沒有認真傾聽孩子。
這樣類似的場景常常發生在父母與孩子的溝透過程中,往往會造成親子溝通的不順暢,此時的孩子難免會對父母關上“心門”,甚至會對父母心懷怨恨。因此,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看待,要充分地尊重孩子,與孩子保持平等的關係,用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盤托出,這時我們就可以全面地瞭解孩子,並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幫助他一起分析事情的緣由,並商量解決問題的對策,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關愛,拉近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那麼,在溝通中父母要如何傾聽孩子的心聲呢?首先,父母應耐心、用心地傾聽孩子,不打斷孩子的話, 無論孩子說什麼,都先不給予評判,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正如上面的例子,如果當時聽到兒子說考試得了 85 分時,我不做評判,而是繼續聽下去, 就不至於使溝通戛然而止。其次,父母應學會鼓勵孩子表達想法和感受。當孩子想和你溝通時, 父母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轉向他,保持目光接觸,並認真地聽,在聽的過程中,可以透過點頭或“嗯”“哦”等表示父母對他所說的話有反應,鼓勵他繼續說下去。最後,在傾聽的過程中,父母要不時地總結、複述孩子所講的關鍵內容,對他所說的、所想的內容做出反應。如當孩子說完這次考試的情況後,可以迴應“ 原來是這樣呀, 考卷確實太難了,你也別太傷心啦”。
二、積極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心理學上的共情是指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 感受到對方的內心世界,能體會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意圖,並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簡單地說,共情就是換位思考,能從對方角度為對方的行為尋找合理點,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尊重對方。
在與孩子互動溝通中,我們要和孩子產生積極的“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這是有效溝通的良好開端。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媽媽是怎樣做到共情的。
一天,12 歲的兒子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氣呼呼地說:“今天真是氣死我了,剛才隔壁家的小虎把我的腳踏車給弄壞了。”
媽媽說:“哦,是這樣啊。你一定感到很難過吧,因為小虎把你心愛的腳踏車弄壞了。”
“當然啦,那可是我十歲生日時奶奶送給我的禮物。”
媽媽說:“ 我知道這輛自己行車對你意義重大。現在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麼嗎?”
“媽媽,你和我一起去修理腳踏車吧 !”
在去往腳踏車修理店的路上,孩子又和媽媽具體描述了腳踏車“受傷”的經過,媽媽說:“哦,原來是這樣呀,那小虎似乎也不是故意弄壞你的腳踏車的呀。”
孩子呵呵地笑著:“是呀,他才學騎車,車技還不好。看來明天我還要繼續教他拐彎的技術。”
一場小風波就在媽媽的積極共情中雲淡風輕地過去了。當孩子帶著“生氣、難過”的情緒進門時,此時他最需要的不是媽媽的說教,而是媽媽的認同和理解,媽媽正視了孩子的感受,積極給予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予了引導,促進了溝通的有效進行。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都太善於“說教”了。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往往看到事件本身,忽視了孩子的感受,總是急著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父母只關注於自己的感受,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傾聽、 理解、 尊重孩子的感受,在這樣情境下的溝通一定會以失敗告終。
而積極共情要求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關注和認同,此時孩子會主動向 父 母 敞 開 心扉,願意告訴父母心裡話,使得親子溝通很順暢地進行。
在共情時,我們要注意一些問題,避免走進一些誤區。當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或者感受時,父母要多去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要總是問“你為什麼會這樣”。
共情不是要父母事事都贊同孩子的想法,而是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特別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瞭解他,願意認真傾聽他;在共情時父母要具體化地表達自己的迴應和態度,如父母不要簡單地說“我理解你”,而要將表達具體化,告訴孩子“你被老師誤會感到很委屈”;共情並不是要在身邊喋喋不休地說,給孩子一個擁抱,靜靜地陪著孩子,也是共情,等孩子激動的情緒平復下來,願意開口的時候再交流;父母在共情時反應不要過於強烈或冷淡,當孩子向我們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時,我們的迴應要有度,既不能反應過度,給孩子帶來較大壓力和心理負擔,也不能過於輕描淡寫,似乎那是一件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三、接納孩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美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麥道衛博士曾說:“ 比起孩子獲得的成就, 我更欣賞孩子的努力;我欣賞孩子作為人的價值更勝於他們的努力。”因此,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的是完整的他,而不是喜歡他的某些區域性。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有自己的優點也有不足之處,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永遠愛他的,不管他在某一件事上是對還是錯,是成功還是失敗,這就是“無條件的愛”。父母要讓孩子清楚地明白:愛他僅僅是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因為“他考了 100 分”“他是三好學生”等其他原因。讓他真切地感受到,無論發生什麼,我們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
但在現實生活場景中,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淘氣、學業成績不佳而大發雷霆,因為孩子成績優異、 比賽獲獎而喜上眉梢,這樣的表現讓孩子有種感覺,似乎父母不是真的愛他,而是愛他的“成績”“榮譽”等外在的東西。因此父母要學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事例中的媽媽是怎樣接納孩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的。
一天,讀小學三年級的小軍踢足球把隔壁班的窗玻璃給打碎
了。小軍媽媽被老師叫到學校付了賠償金。
小軍放學回家, 一進門看到媽媽,怯生生地說:“媽媽,我今天做了錯事,害你被老師叫到學校, 你一定覺得我讓你丟臉。 你還會像以前一樣愛我嗎?”媽媽走過去, 摟著他的肩膀, 帶他一起坐在沙發上,說:“你是媽媽的兒子,媽媽永遠愛你。雖然今天你不小心踢破了窗玻璃,以後要注意了。”小軍說:“媽媽,以後我會注意的,不在教學區踢球了。”“媽媽知道你也不是故意的,打破玻璃你一定也很害怕,感到很後悔吧!”小軍一個勁地點頭,深深地感覺到了媽媽的理解和愛。
小軍媽媽接納了孩子所犯的錯誤,透過肢體動作和語言讓孩子知道媽媽不會因為“打破玻璃”這件錯事而不再愛他,小軍也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之處。
面對孩子,父母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對孩子表達這種無條件的愛。當孩子遇到困惑時,首先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讓他開口 表達,不要著急給出對與錯的結論,更不要隨便給他貼上“標籤”,不過多地評價、指責孩子;其次,接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所擁有的全部情緒和感受,父母要拋棄成人的主觀想法,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和觀念來了解他,這樣才能真實地領會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最後,在與孩子的互動交流中,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如輕柔的聲音、溫暖的擁抱等向孩子傳遞父母的無條件的愛,堅定地告訴孩子“ 無論你變得怎樣,即使我們之間產生了矛盾,我也一樣愛你”。
為人父母是一種學習,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在不斷地成長。 在與孩子的互動溝通中,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用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與孩子產生積極共情, 理解孩子真實的感受,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幫助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建立融洽的親子關係。
-
4 # 陳玉華親子我的回答的是:共情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決孩子哭鬧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1、“共情”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決孩子哭鬧的手段
所謂共情,我的理解就是同理心。就是換位思考。孩子哭鬧一點都不奇怪——我們大人雖然不會動輒哭鬧,但遇到不快時,也會耍性子。這屬於改了“面貌”的哭鬧。
既然我們大人也有這樣那樣的“哭鬧”,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指責孩子呢?我們要做的無非是,把孩子換成自己,然後進行如下推演:我心情不好時,也會耍脾氣,我也需要安慰,這個時候我需要怎樣的安慰呢?到底是什麼使我心情不好胡亂發脾氣?然後把這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哭鬧種種以及原因種種,按在孩子身上,我們就知道怎麼去跟孩子溝通、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了。共情就是理解——用自己或身邊朋友的相似遭遇去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心裡去。
所以,共情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決孩子哭鬧的手段。
2、共情不是決解孩子哭鬧問題的唯一手段,有時需要策略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這跟我們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員工是一樣的。
有些員工消極怠工,是確有原因的:被客戶侮辱了、家裡出了事、自己失戀了;但有些員工消極怠工,分明就是故意的:是不願意多付出,覺得多付出就是吃虧,是太過“聰明”了——“都是一樣的工資,我為什麼要加班?”“努力也是這個職位這個工資,不努力也是這個職位這個工資,為什麼要讓自己那麼累?”......
孩子也是一樣的:有些孩子是真的遇到了問題,生理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問題;有些孩子他不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的問題,他就是“吃準了”大人——他在以往使用的“小手段中”獲得了好處,然後開始耍小聰明瞭。比方說,孩子要媽媽買一個玩具,媽媽一開始不買,然後他就哭就鬧,媽媽拗不過就給他買了。又一次,孩子看電視,開始說好了看半個小時的,半個小時到了,媽媽要關電視了,孩子又是哭鬧,媽媽因他哭鬧,又給他看半個小時......長此以往,孩子必將故技重施——父母太容易忽悠了!他以後一定會屢屢用這種做出來的(假裝的)“哭鬧”來達到目的。
面對這種“哭鬧”。個人覺得用“共情”手段不易解決。因為孩子這個時候的哭鬧是有“戰術”的,面對這種“戰術型”哭鬧,我們也就要有特別的方法。
在職場裡,那種特別聰明油滑的員工,我們稱之為“職場老油條”。那麼,生活中這種能夠把握父母弱點的孩子,也是“小小老油條”。面對“小小老油條”,不是你用換位思考就可以的,因為他的“哭鬧”假的,遵循假的“果”,必然找出假的“因”。你這個時候的“共情”,無異於南轅北轍。所以需要策略,比方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不買東西你不是又哭又鬧耍性子嗎?我明知道你是假的,我就順著你——想哭你就“哭”、想鬧你就“鬧”吧,看你哭到幾時!你把他晾在一邊,孩子的“表演”根本達不到目的,就停止了;我們沒有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他就以不吃飯為要挾——這大多時候也是做出來的哭鬧。他覺得一哭二鬧你就同意了,這個時候一定堅守底線——你不吃就不吃,難道餓的是我嗎?餓你一頓又如何......孩子屢次碰壁,發現這招不管用了,慢慢的就不哭鬧了。
當然,當他真的不哭鬧之後,等過一段時間,還是可以跟孩子交心聊一聊的。
總之,“共情”是解決孩子哭鬧的好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面對孩子做出來的“哭鬧”,我們一定要有策略。透過策略消除他的“哭鬧”之後,可以跟孩子進行一次開誠佈公的深聊,以真誠溝通的方式根除孩子的“哭鬧”問題。
回覆列表
首先,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要分析他哭鬧的原因,有些時候他是由於不舒服,身體某些部位的不適而導致的哭鬧,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解決他的不適症狀,而不是盲目的共情。曾有一次,我的寶寶由於低燒不是而哭鬧,由於是低燒,而且孩子的精神狀態還不錯,我並沒有發現他是由於身體不適而哭鬧,而以為是由於我沒有陪他玩而導致他哭鬧。我用了大家常用的“共情”方法,還給他分析了媽媽是由於在忙事情沒陪他玩,並不是不想和他玩,結果,孩子一臉“懵”,還是哭,過了一會我才發現不對勁,原來是發燒了,此時,處理他的發燒問題才是解決他哭鬧的方法。所以,孩子哭鬧的時候,一定要判斷出他到底是為什麼哭。
其次,當孩子無理取鬧的哭泣時,我們可以先共情,如果還是哭,我們可以陪在孩子身邊,讓他哭一會,有的時候越是哄,越是幫他分析情緒,解決問題,他越是哭的厲害。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是陪伴,這種哭鬧或許就是他情緒的一種發洩,正如我們大人有時候也會莫名奇妙的心情不好是一樣的道理,就讓他一個人安靜的哭一會吧。
再次,有的時候,孩子哭鬧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父母陪他玩一會玩具,解決他被關注的需求,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就好了。這時候並不需要過多的“共情”語言,陪伴就是最好的方法。
最後,孩子由於吃醋、玩具被搶、挫敗感、嫉妒等發生的哭鬧,父母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用“共情”的方法幫助孩子認識他的情緒,進而再去疏導孩子的這些情緒,孩子的哭鬧就會被很好的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