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四界
-
2 # 戰略轟炸機1000
這是前無先例的事。隱形偵察機、隱形戰鬥機、隱形轟炸機都有了,但隱形加油機不一樣。飛機要隱形,關鍵在於外形要能減少雷達波反射。體形越小,越容易做到隱形,反之則不容易做到。而且,飛機的用途、體形跟它的氣動佈局緊密相關,兩者要統一起來,還要滿足隱形要求,很難!加油機最大的特點是體形大,因為載油量得大,否則起不到支援空中作戰的作用。如中國現役的轟-6油,載油量37噸,伊爾-78改加油機,載油量65噸,都難堪大用。美國KC-10A、KC-135載油量達145噸、160噸,體形都很大!這麼大的飛機要隱身,談何容易!能造出隱形轟炸機,並不說明就能造出隱形加油機,畢竟160噸燃油的體積比160噸炸彈的體積大多了!就算造出來了,隱形效果會好嗎?
-
3 # 客矢解
隱身加油機是戰爭體系的必須,但是實戰中卻不一定用得到,或者說作戰效能會有數量限制。
加油機是空中移動的補給裝備,和地面運輸車輛,運輸船行使同一種作戰方式,為主戰裝備提供後勤支援。一般來說後勤補給通常會被敵方同指揮中心一樣被重點打擊。倘若敵方第一波攻擊沒有消滅前線部隊,但是打擊了後勤那麼再次進攻勝利的可能就會大大增加。
後勤部隊一般來說防護能力堪憂,一般來說只要組織起敵方破壞不完的物資,就能能最終耗死方。不過這種消耗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後勤部隊裝備一定防護措施和裝備就很正常了。一、要麼增加抗打擊能力和反打擊能力。二、讓敵人打不著。
而這兩種方式又有許多分支,又根據兵種不同從而又相互按照現有科技選擇這兩大方式。今天涉及到的加油機理論上空耗油量相當寶貴,加油機不應當為了增強防護增加裝甲,和配備武器,這樣會大大減少載油量。幾乎違背了加油機作戰體系的任務。那麼在沒有這種防護加油機被幹掉的可能不是比之前更大了嗎?
雖說加油機不會直接到交戰區,但是在戰區交替處和外延為作戰部隊進行補給是必要的。同時為了避免敵方有意打擊加油機,隱蔽靠近就很必要。就此大大降低敵方探測的距離,也為減少戰鬥間隙中己方的損失,只要戰鬥機和加油機交替得當作戰效能就能得到極大發揮。
現有的加油機倘若在不隱身的情況下,能達到這種理論上的高效能作戰,那麼加油機在大戰區交戰時也應當為敵方當作和預警機一樣的首要打擊目標。試想一下雙方對稱作戰,戰鬥機的航程只能夠一次往返。那麼敵方升空作戰也達不到追擊到自己基地的能力,自己不需要降落而在戰區邊緣上空就進行加油,短時間又殺將過去,敵方攔截強度會收到影響,而且在敵方補給時很容易遭到己方几乎不停的打擊直到失敗。
因此為避免這種慘狀,和達到這種作戰效能。隱身加油機是有必要研發的,至於技術難度和成本戰爭的需求是不會考慮的。當然敵方知道己方有這種裝備也會想盡辦法要優先打擊,未來不排除隱形能力相對而言也不高,被敵方幹掉可能的高機率。只能說這種能力最好能賦予加油機,和其他輔助兵種。
-
4 # 和風漫談
隱身戰鬥機就像一把倚天劍,鋒利無比。但預警機、電子飛機戰、加油機、運輸機等也同樣威力巨大,雖然它們不直接進攻,但卻讓倚天劍威力更大,是“力量倍增器”。
美國稱霸全球,追求全球到達能力,極度依賴其空中優勢。最擔心別人趕超,要領先一代才肯安心。所以美軍提出研發“KC-Z”新型隱身加油機,引發全球關注。
波音提出的X-48C方案
這種飛機一般國家是不需要的,因為加油機通常待在後方,不會向前線突進,遠離戰場數百公里,沒有隱身的必要。追求隱身還不如增加燃油載荷,提高加油效率更划算呢。
另外,加油機體型巨大,機動能力一般,想隱身也沒那麼容易。還要投入鉅額費用研發,得不償失啊。
但美國有這個需求,而且很迫切,就像江湖大盜迫切想要一件夜行衣一般。
因為隨著技術提高,超遠端空空導彈閃亮登場,各國四代隱身戰機越來越成熟,讓美軍預警機、加油機壓力越來越大。
▲KS-172超遠端空空導彈
以俄羅斯90年代開始研製的KS-172(K-100)超遠端空空導彈為例:該導彈全長7.41米,彈徑400毫米,重748公斤,採用無翼式佈局,最高速度超過3馬赫,最大射程300~400公里!
它沒有近程格鬥彈那樣的高機動能力,它要打的也不是戰鬥機。它是高價值大型飛機的剋星,裝上反輻射導引頭就能遠距離幹掉預警機,當然也能打加油機這樣的大傢伙。
它以慣性制導+資料鏈修正方式引導,A-50E預警機為其提供250公里數據鏈傳輸距離,末端30公里主動雷達開啟,能精確打擊約5平方米的目標。
最近俄羅斯又宣佈新一代超遠端空空導彈R37M即將裝備,射程300-400公里,甚至能獵殺F-22戰鬥機。
超遠端空空導彈首先打擊敵方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節點,癱瘓其作戰體系,使未來空戰發生革命性變化。
美軍的F-22和F-35戰機,追求極致隱身,犧牲了一定的航程。F-35作戰半徑1160公里左右,F-22才760公里左右。
這樣的作戰半徑,對幅員遼闊的大國沒有太大威懾,對腹地縱深目標只能鞭長莫及。必須有加油機支援,才能延長作戰半徑,提高效率。
F-22和F-35是拳頭,預警機和加油機就是關節,把關節打斷,再強的拳頭也揮不出去。
基於以上原因,美國才迫切需要隱身加油機。即便要花鉅額費用,也只能打碎牙齒吞下去。
洛克希德的KC-Y/Z隱身加油機方案
諾思羅普、波音、洛克希德等巨頭都拿出了各自的隱身加油機方案。從方案來看,隱身加油機不像B2轟炸機那樣誇張,只具備部分隱身能力。
美國還提出" 訊號波形改變能力 ",意圖把加油機偽裝成民用客機、運輸機,增加識別難度,矇混過關。
為了節省經費,美軍想讓隱身加油機一機多用,兼具一定的載貨拉人能力。波音公司野心更大,還想複製當年在KC-135運輸機基礎上研製波音707客機的成功案例,實現軍民產品雙豐收。
綜上,對於正常國家來說,將有限的資源投入隱身加油機顯然是一種浪費,投到遠端隱身轟炸機上效費比更高。可美國是正常國家嗎?它可是一個戰爭販子啊。
-
5 # 社會臉譜
在殲-20、殲-16、蘇-35攜帶的超遠距離空空導彈面前,加油機還安全嗎?美軍: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空中加油機隱身化,未必是一種浪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被迫無奈的改變。以前空中加油機是戰略倍增器,讓戰機在油料和彈藥之間,沒必要再過分取捨。但是,有盾必然就有矛,你以為在戰線後方徘徊就安全了?自然就要有辦法來對它們進行打擊。
如果能夠集中敲掉一部分加油機,無疑影響比敲掉戰略轟炸機還要有威脅性。畢竟沒有加油機支援,要不然就打道回府,要不然就飛行員得數著油表格過日子。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影響控火宗打擊的效果。因此,加油機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萬萬不能缺的。
那問題就來了,又不想捱打,又想己方戰機補給油料,那怎麼辦?自然就需要隱身加油機,只不過隱身加油機未必是那種波音707以上的超大型加油機。這類加油機可以在己方安全區域內對己方戰機進行加油,美軍的MQ-25這類無人隱身加油機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只需要在中等威脅空域對己方攻擊或者回程戰機進行少量油料補給,足夠他們支撐到跟己方大型戰略加油機會合就可以了。
而且在未來,自主加油程式應該會非常普遍併成熟,對飛行員的考驗和要求也會越來越低,所以隱身加油機對美軍這樣的攻勢空軍來說,確實是一種必須!
-
6 # 使用者6717935217
本人認為:不管是否屬於隱身的空中加油機,只能給戰鬥機來個燃料補充作用或者緊急情況下的能量補充,不能完全把戰鬥機的燃料油全部用空中加油的方式讓加油機來完成,
-
7 # 思遠防務
自從人類發明第一架飛機以來,飛機的軍用化道路,就被提上了日程。隨著技術的發展,到了今天,戰鬥機的種類和效能已經越來越強大了。不僅僅,專職空中戰鬥的戰鬥機,各種其他用途的軍事用飛機也逐一登場。例如空中預警機,戰略運輸機和空中加油機等等。這些軍用飛機的效能可能不如戰鬥機的效能優秀,但是他們的作用對於大國的空軍來說依舊是不可或缺的。
最近,軍事圈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空中加油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隱身效能。空中加油機作為一種後勤補給類,而非第一線作戰的機種,為何會需要擁有隱身效能?這是否是一種雞肋的配置?我們來一一盤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空中加油飛機這種機種的定位和作用;空中加油機,顧名思義是在空中為戰鬥機補充燃油的飛機。一般來說,對於中美俄這樣的領空戰略縱深非常大的國家,一般戰鬥機無法覆蓋全境的情況下;空中加油機是重要的戰略裝備了。
所以說,空中加油機一般都是在比較遠離空中第一線的空域,對於空中加油機來說很少會遭到來自第一線的攻擊。因此,相比起強大的隱身能力,空中加油機更需要的是更加長的滯空時間和較高的效費比和價效比;空中加油機長時間滯空的耗費越低,那麼空中加油機的作用和功能就會更強大。
但是,如果空中加油機擁有了抗雷達效能,那麼空中加油機的經濟性就會更低,而且隱身效能也基本上用不到;這豈不是吃力不討好?雖然說,空中加油機的隱身效能對於一些小國來說,可能會有一些非常有限的用處;但是對於那些領空比較小的國家,空中加油機毫無意義;許多小國連第三代戰鬥機都養不起。
而且對於許多領空比較小的國家來說,也不需要空中加油機,畢竟領空較小,一般的戰鬥機航程都能夠全面覆蓋。就算滯空時間長,也能夠很快在國內的機場起降,空中加油機對他們來說並無用處。
-
8 # 軍備解碼
現代戰爭經過高科技的加持,已經進化到體系作戰階段。
體系作戰,顧名思義,整個作戰體系都將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執行、承受作戰行動。它既不是單一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之間的對抗,也不是單一作戰要素之間的對抗,而是透過資訊系統將諸軍兵種作戰要素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與另一個整體的對抗 。
與傳統的聯合作戰明顯不同的是,體系作戰更加依賴海、天、地、潛一體化的作戰資訊系統。透過資訊系統將諸軍兵種作戰要素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與另一個整體的對抗。
換句話說,體系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都是作戰行動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環節,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都將可能危及整個作戰行動的效能,甚至成敗。
隱身加油機,正是未來隱身空戰時代體系作戰的重要一環。
美軍研製隱身空中加油機“黃貂魚”的初衷,就是將其應用於航母編隊的航空作戰行動,大幅提升艦載機群的作戰半徑。這是由於,中國DF-21、26岸基反艦彈道導彈射程已經達到1500千米~2600千米,直接威脅了美軍航母編隊進入中國沿海耀武揚威.使用黃貂魚後,可望將美軍F/A18E/F的作戰半徑延長至1300公里,再加上射程800公里的LRASM遠端反艦導彈,基本具備了在遠離中國海岸的外海威脅中國沿海的能力。
如果是在遠海大洋,裝備了黃貂魚的美軍航母艦隊,相對於其他海上對手,優勢就更加明顯。更何況,美國海軍未來將全面換裝F-35B/C艦載機,這種戰機將憑藉隱身能力,進一步擴大航母編隊的對抗打擊能力。
正是基於這一點,美軍的世界級對手們正在積極研發破解之策。主要策略是對美軍航母編隊的作戰體系進行各個擊破,其中的重點之一就是瓦解美軍遠端作戰能力。為此,中俄都已研製了超遠端空空導彈,中國PLXX導彈採用高拋彈道,射程達到300千米以上,能有效對付預警機、加油機等大型目標;俄羅斯新一代超遠端空空導彈R37M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射程300-400公里,同樣是美軍體系內關鍵節點的剋星。
如果將隱身的黃貂魚,換成類似C-2艦載運輸機一類的飛隱身機型,有可能獲得更大的載油量,但失去的則不僅是本機的隱身效能。可以想象,一架非隱身戰機在隱身戰機組成的作戰梯隊中,將成為對方雷達系統上最大的“破綻”。在此情況下,即便是體系內的其他裝備如何強大、如何先進,都很難逃脫被對手“針破全網”的局面。
因此,隱身加油機不僅不是過度浪費,相反是適應未來戰場需求的明智之舉。是實現空中力量隱身化、智慧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從未來戰場需求來看,不僅是加油機,包括運輸機、偵察機等在內的諸多機種,都將朝著隱身化的方向發展。
但就黃貂魚來說,除了隱身加油機之用,還可能開發出隱身攻擊機等系列機型,從而增強航母編隊的打擊靈活性。因此,美軍研製隱身加油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精心策劃,值得引起警惕,並積極研發反制策略。
-
9 # 銳度何老師
不浪費。
很多人看問題往往都停留在直覺、第一印象、感性層面,而不能理智去分析。
就像咱們這個11式單兵系統,談起來就有很多人閉著眼睛喊:貴、貴、貴。你冷靜的看看,你告訴我哪貴?11式上面安的是瞄準鏡,這是現代步槍的標配,咱都不用說未來。這個東西不管貴賤,都得安。不安你就罵,安了你說貴?11式下面部分是一支普通步槍,這個也是步兵必須有的吧?槍和瞄準鏡之間是榴彈發射器。多個這玩意就貴了?這就是一根20mm口徑,35cm長的小鋼管,而且單兵使用,膛壓也不會太高,對鋼管的強度要求也很一般。然後這個榴彈發射器是栓動上彈,連彈匣都沒有,結構非常簡單。就多出幾個金屬零件。11式其實就是槍和瞄準鏡之間加了根小鋼管,多了幾個零件,能貴到哪去?
這個隱身加油機也是一個道理,看著很玄幻,拆開分析,其實很普通。
飛機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是在研製開發階段,動不動就幾十億,上百億。而且還要面臨失敗的風險。但是隱身機,在美國、中國都研究很多年,都有很多款隱身戰機和隱身無人機,在這塊已經很成熟。
首先設計一款隱身加油機的外形,那是很容易的事。都研究、試驗幾十年了,資料、資料、模型有的是。美國從F117開始到B2,到X47B。中國有暗箭、利劍、彩虹7和很多不太出名的隱身無人機。多設計一款外形隱身的飛機難嗎?沒有難度。
隱身材料、複合材料,也是現成的。F35、殲20身上的材料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測試過來的,當然還包括其他無人機的機身材料,以及實驗室裡沒公開的黑科技。
開發一款隱身機,外形以及機身材料都是現成的。根本就不需要投入多大的研發成本。
而且作為加油機,不需要過高的機動能力,對速度要求也低。隨便找一款成熟的發動機就夠用了。它不需要作戰,也就不需要過於尖端的電子裝置,這些也不貴。不用搜尋敵方目標,雷達都省了。
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也已經很普及了,沒難度。
隱身無人加油機唯一需要攻關的也就是怎樣跟有人機對接,順利加油。這個問題程式設計師寫程式碼再加上晶片也就搞定了。也就是在這,有一點難度,但完全可以解決。
實際上以目前科技,開發一款隱身無人加油機並不比開發普通的加油機難多少。成本也不會高多少。絕大多數的技術早就掌握了。普通的加油機需要駕駛員和其他輔助人員,算上這塊的培訓和使用成本,總體算下來,恐怕還是無人隱身機要便宜。
所以說開發一款隱身無人加油機並不神奇,不會貴到哪去,也談不上浪費。
但它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以後沒有這種飛機就不行。我們中國自己恐怕也得開發、裝備部隊。
空中加油是現代戰機必備技能,它可以增加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非常適合長途奔襲,打對方個措手不及。但是,現在已經是隱身空戰時代,非隱身的常規空中加油機已經是隱身機作戰體系中的一個比較扎眼的破綻。
加油機通常體積比較大,再加上不隱身,非常容易被探測到。這樣,它自身就很容易被攻擊。常規的加油機都是老式的運輸機結構,面對戰鬥機的攻擊,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必死無疑。
更主要的是它也很容易暴露其他戰機,甚至暴露作戰意圖和打擊方向。如果在某一片空域莫名其妙的出現一架加油機,那麼也就能判斷出它的作戰機群大體也就在那個位置,然後也就能推測出他們想幹啥了。
所以,要想整個空中體系保證隱蔽,這個加油機也要往隱身方向走。
美軍的F35已經上艦,它的作戰半徑是1100公里。最近又採購遠端隱身反艦導彈LRASM,最大射程達到了1000公里。F35+LRASM,可以打到2100公里之外的軍艦,這已經是東風21D的水平了。如果再擁有一款隱身無人加油機為F35加油,這套系統可以打擊2600公里之外的目標,射程非常驚人。而且是飛機、加油機、導彈全體系的隱身,突襲效果非常好。
總的來講:1,隱身無人加油機並不昂貴。
2,沒有它,隱身機群空中加油恐怕是不可能。
3,有了它,可以大幅度提高隱身機群的作戰距離。
美國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研製隱身戰機、隱身轟炸機、隱身巡航導彈和隱身無人偵察機。那麼,在飛行途中為飛機加油的隱身加油機肯定是一種過度的浪費吧。
回覆列表
加油機作為大型飛機,一直都是容易被攻擊的目標,通常只能在安全區域執行任務。隱形加油機使得加油機長時間在仍存在威脅的區域執行加油任務或者穿越防區到達指定空域是有其戰術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