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一家之言

    傷寒論》突出成就之一是確立了六經辨證體系。運用四診八綱,對傷寒各階段的辨脈、審證、論治、立方、用藥規律等,以條文的形式作了較全面的闡述。對傷寒六經病各立主證治法,如“太陽傷寒”用麻黃湯;“太陽中風”用桂枝湯;陽明經證用白虎湯;陽明腑證用承氣湯;少陽病用小柴胡湯……歸納總結了不同的病程階段和症候型別的證治經驗,論析主次分明,條理清晰,能有機地將理、法、方、藥加以融會,示人以證治要領。

    《傷寒論》另一突出成就是對中醫方劑學的重大貢獻。本書記載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組方原則,介紹了傷寒用汗、吐、下等治法,並將八法具體運用到方劑之中,介紹了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白虎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葛根黃芩黃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代表名方。書中記載的的方劑,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床實際,一千多年來經歷代醫家的反覆應用,屢試有效。由於張仲景所博採或個人擬製的方劑,精於選藥,講究配伍,主治明確,效驗卓著,後世譽之為“眾方之祖”,尊之為“經方”。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傷寒論》一書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截拳道和李小龍固然也很厲害,幾百年後能不能存世就不知道了

  • 2 # 布氣333

    本人武醫雙修,對李小龍,張仲景,截拳道,傷寒論,略懂。人無完人,術無完術,不盲從,也不沫黑,,平生最反感逢中必黑,逢中必辱,,,很多心理變態的人,恣意沫黑中國武術和中國醫術,發表羞辱和打壓中武和中醫的叛國和辱華言論,把中國國術說的一文不值,毫無價值,把中國國術貶得顏面盡失,,中武黑和中醫黑們最喜歡發表叛國辱華言論,炒作和滿足~~~~不以為恥,反而為榮的心理作崇,,,,向中武黑身上噴鼻涕,吐口水。向中醫黑身上噴鼻涕,吐口水。

  • 3 # 我心自在無礙

    這個論調很有意思,鑑於不少人和我類似,對於李小龍和截拳道瞭解到的都只是皮毛,因此我特意找了與這個題目有關的一段。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於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覺悟,以水為本質而攻擊,反擊;將一切化解於無形。融合世界各國拳術以詠春拳、跆拳道腿法、拳擊與擊劍作為技術骨幹,以中國道家思想為主創立的實戰格鬥體系構想,也是一種全新的思想體系。與多數武術不同,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截拳道倡導“搏擊的高度自由”。李小龍截拳道的本性是“拋棄傳統形式,忠誠地表達自我”。“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它將東西方哲學理念運用於武術,是一種搏擊指導和方法論;最大特點是注重於“實用”拋棄了傳統武術複雜的形式套路。李小龍宗師稱他的截拳道無門無派,為什麼呢?因為李小龍反對派別之分,他不相信流派。

    那麼我們回頭看看《傷寒雜病論》和張仲景,分析一下是否有共同之處。

    張仲景(生卒年不詳),漢末醫學家。名機,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鑽研《內經》、《難經》、《胎腫 藥錄》等,廣泛收集有效方劑,著《傷寒雜病論》。其書輾轉流散,經後人多次收集整理,成《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兩書,分論外感熱病與內科雜病。倡“六經 分證”和“辯證論治”原則,闡述寒熱、虛實、表裡、陰陽的辯證及汗、吐、下、溫、清、和等治法,總結了漢以前的醫療經驗,對中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未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鬥殘殺的“黨錮之禍”。軍閥、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干戈。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時裡戰亂頻仍。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

    張仲景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掌握了豐富的知識。當時的讀書人都想著如何當官,不關心民間疾苦,張仲景很瞧不起這類讀書人。加上那個時候自上而下迷信成風,人們有了病不去求醫而相信巫師作法可以治好病。

    張仲景從小立下志向,想當個醫生,為鄉親們解除疾病。為此,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幾年後便在鄉里 為人治病。漢靈帝時,張仲景被選拔出來做官,一直做長沙太守。他為官清廉,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因此醫術不斷精進。

    東漢末年,由於戰亂頻繁,瘟疫大面 積流行,很多人得病去世。張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口人,不到十年時間,就病死了五六十人,其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患傷寒這種流行病死的。那時候所說的傷寒 病,包括霍亂、肺炎、痢疾、流行性感冒一類的急性傳染病。當時,大多數醫生對這種流行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人們成千上萬地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

    張仲景為了解救人們的疾苦,他下決心要找出一套治療傷寒病的辦法來。他總結自己給人治病的經驗,對傷寒病的各種症狀都做了詳細記錄,還細心地詢問病人傷 寒病發病的原因和服藥以後的各種變化。他博覽群書,參照了《湯液經法》等等前經方典籍,結合臨床病症治療,終於總結出了一套關於傷寒的診斷、治療、用藥的方法。

    張仲景在陰陽學說的背景下移植和整理了方證辨證診治方法,將蠻荒年代野性思維的結晶與當時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陰陽學說結合在一起。同時,他清醒地意識到方證辨證,這種另類思維的珍貴性。他認為傷寒病從初起到病危,有一個 逐漸發展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對不同的病人,應當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有的病人需要讓他出汗,有的病人則不能出汗;有的病人應當讓他下瀉,有的病人則絕對 不能下瀉;有的病人可以用針灸,有的病人則千萬灸不得。張仲景說:“如果不應當發汗的病人服了發汗藥,那就會使病人的津液枯竭,斷送 性命;應該發汗的病人不讓他服藥把汗發出來,那就會使病人的毛孔閉塞,窒悶而死。不應當瀉下的病人服了瀉下藥,會使病人開腸洞洩不止而死;應當瀉下的病人 不服瀉下藥,就會使病入腹脹煩亂,浮腫而死。不當灸的病人一灸,就會使病人火邪入腹,加重其煩惱而死;當灸的病人不灸,會使病人經脈阻塞,無法消散而 死。”總之,給人治病必須弄清楚病人起病的原因,病症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曾經服過什麼藥,只有把這種種情況全都瞭解清楚了,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張仲景給人看病,很好地運 用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發明瞭的望、聞、問、切四診法。望是觀察病人的氣色,聞是細心聽病人說話和呼吸的聲音,同時詢問病人的自我感覺和飲食大小便等 情況,切是由輕到重地按病人兩手的脈搏。張仲景認為只有很好地運用四診法,並且把透過四診得到的各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病情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的結論,從而才能制訂出正確的治療方案,開出對症下藥的方劑。透過長期的行醫生涯,仔細研究,已經能夠根據四診法分辨病人的症 狀是陰症,還是陽症;病在淺表,還是已經深入臟腑;是虛症,還是實症;是寒症,還是熱症。這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被稱為中醫診斷學的八綱。四診八綱辯 證施治的理論原則是中醫學的核心思想。張仲景對這個理論原則的奠定,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

    除了傷寒病以外,張仲景對其他疑難雜病也 下了很大功夫去探求治療方法。雜病的範圍很廣泛,大致上以內科病為主,也包括婦科、兒科和外科等疾病。張仲景治病不一定都給病人用內服藥,也經常採用針 灸、溫熨、藥摩、浸足、吹耳、噴鼻等等治療方法。他認為對於一些疾病來說,這些治療方法的效果也許會比內服藥更好。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傷寒論與內經是不同的體系,分別代表經方家與醫經家。《神農本草經》-《伊尹湯液經》-《傷寒卒病論》是《傷寒雜病論》的理論脈絡。其是針對一切由於外來邪氣所導致的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症候即所謂的傷寒的原理分析和治療方案。可是很明顯,張仲景也吸收了內經的知識,其實也就是前人治療思想他不但吃透了,而且還結合實際,參考前人醫方推陳出新,據統計,《傷寒雜病論》載方113個,《金匱要略》載方262個,除去重複,兩書實收方劑269個。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截拳道和傷寒論有何異曲同工之處。

    截拳道倡導搏擊的高度自由,這恰恰體現了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應變手段,見招拆招,在防守中實現反擊。這個恰恰在《傷寒雜病論》也有體現。

    首先,《傷寒雜病論》對於已經明確的病症都提供了應對之法,就猶如見招拆招,用對了主藥,病就可以治好,外加上根據實際情況做藥方增減,不正是防守反擊的最佳操作手法嗎?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12)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3)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42)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57)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53)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54)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1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25)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16)……

    看到了吧,絕大部分的條文格式相同,即前面是證,後面是方,證方相連,方證同條,即方證。對一個方而言,有的證是“主之”,有的證是“宜”,有的證是“可與”,有的證是“不可與”。這就是《傷寒雜病論》條文的主要模式,而這種模式等於告訴後來者,針對某些可以明確病症的就拿現成的方子去治療,無形中減少了醫者推敲藥方的時間,甚至可以讓一些學《傷寒雜病論》者有方可循,這個典型的事例就是惲鐵樵了。

    我們都知道惲鐵樵並非學醫出身,只是兩個兒子都是傷寒證夭折後,他開始研究《傷寒雜病論》。結果第四個兒子也發病了,發熱、無汗、喘,請了很多的醫家,反而症狀越來越重。惲鐵樵先生焦急不安,徹夜繞室躊躇,在屋子裡邊踱來踱去啊,一直到天微亮的時候,他說:“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含藥而亡”!這個病,這個無汗而喘,不就是《傷寒雜病論》上講的那個麻黃湯證嗎?麻黃湯:麻黃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錢,炙甘草五分,服下去以後,汗出喘平,好了。從此,先生篤信經方。

    很顯然,這就是《傷寒雜病論》的見招拆招,但是世上怪病頻出,總是有找不到證的病導致無方可用,那怎麼辦呢?“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句話恰恰體現其辨證施治的思想。

    少陽病篇第267條:“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辨證,就是根據四診所收集的資料,透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根據以上“辨證論治”的原則,證確定以後,並不是給出具體的治,治是還需要論的,誰來論?每個醫生自己來論,最終論出來的治是什麼,每個醫生可能不一樣。

    《傷寒雜病論》第12條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是病,“陽浮而陰弱”是脈,即浮緩脈,“中風”是證。構成“中風”的要素有:“陽浮者熱自發”、“翕翕發熱”,即發熱;“陰弱者汗自出”,即自汗;“嗇嗇惡寒,淅淅惡風”,即惡風寒;“鼻鳴乾嘔”是可見證,並非必須證。發熱、惡寒(風)、汗出,具備了桂枝湯證的特異性構成,可以確定為桂枝湯證。符合條件就可以按方治病,不需要重新推敲醫方來,這可以大大增加效率和成功率。如果方對證的療效是肯定的,可以藥到病除,這就是“特異性方證”,就可以肯定下來,也應該肯定下,所有的醫生首先都要學習掌握這些療效肯定的“特異性方證”,這一部分證的療效就可以肯定了。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傷寒雜病論》辯證施治也有辯證論治,不正體現其不拘一格的治療思路。而這個恰恰和截拳道的綱領要義有異曲同工之效。

    張仲景的門派之見

    張仲景在《傷寒卒病論》的序裡說出了當時醫生的四個弊端: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

    張仲景認為,與他同時代的醫生,已經缺乏進取心,沒有那種對典籍的鑽研、探索和發揚,一味地守著原來的所謂“家傳”,怎麼能適應疾病的變化呢?所以,我們從此可以看出,早在東漢末年,張仲景就已經有了“不能泥古不化”的主張,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對那些說中醫“不思進取”的人有力的反駁;

    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

    中醫診法,望聞問切,四者並重。為張仲景所不齒的那些醫生,臨床接待病人時,只知道“問”,就是單純依靠病人自己述說。而且還不做周密細緻的考量,“相對斯須”就是指見到病人後很快就做出了診斷,就開始處方給藥,張仲景認為這是一種草率魯莽、不負責任的行為;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

    這一句主要是說的“切診”方面,中醫切診,有“人迎”和“趺陽”之分。人迎大多指“左為人迎”也就是左手脈;“趺陽”指的是足背上的脛前動脈。人迎又有寸關尺三部九侯的區別。而那些草率的醫生,診了“寸”還沒有到“尺”就完事了,診了“人迎”就不診“趺陽”,即使診察人迎脈,也還沒有到五十“至”就完了,這麼草率的切診,也就不能全面瞭解病人的情況了。這也是張仲景批評的地方。

    明堂闋庭,盡不見察

    “明堂闋庭”最早見於內經,《靈樞·五閱五使》:“五官已辨,闕庭必張”,是人身神氣之所。由此可見,張仲景對內經也是非常熟悉的。這裡,張仲景是指責那些連“望診”也不仔細的庸醫了,如果說切診還需要經驗和技術,望診則相對要簡單多了,連簡單的都不做,複雜的就更不用說了。

    而在《傷寒卒病論》的序的開頭同樣也表達了當時醫家浮躁不思進取的風氣

    論曰: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拜,賚(lai)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濛濛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循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張仲景說:我每每看到扁鵲到虢國懸壺問診,以及給齊桓公望色診病而齊桓公卻諱疾忌醫的故事,都無不感嘆扁鵲的醫術真是太高超了。可是現在的人們,卻沒有人願意把精神放在醫術上,如此上可以給父母尊長治療疾病,下可以幫普通百姓脫離病痛,中間還可以讓自己保養身體、延年益壽。都去追逐名利,附庸權貴了,卻不知如此只是本末倒置而已。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啊!等到突然遭遇邪風之氣,得了非同一般的病,才嚇得自己唯唯諾諾,甚至把希望寄託在巫術上,把自己寶貴的性命都託付在不知道醫術如何的庸醫手上,讓其隨意處置。等到迴天無力,一命嗚呼時,後悔也已經晚了。舉世之人都是如此,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即便榮華富貴又能如何呢?一個人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到災禍病痛,也只是一個可憐人而已。

    顯然張仲景已經認識到門派之見會讓醫者敝帚自珍,固步自封,無形中阻礙了中醫的發展,而事實也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就看留存至今的醫學典籍相較當年不足十之一二就是這個門派之見鬧的。而這點竟然與李小龍的門派之見不謀而合。

    雖然張仲景和李小龍既不是同一時代也不是同一行業的人物,可是他們的一些思想確實有共通之處,或許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觀點,張仲景可以創出《傷寒雜病論》而李小龍開創了截拳道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產有什麼徵兆?如何有效的預防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