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追風
-
2 # 西安—豐鎬遺子
【古代的酒相當於“醪糟”,度數相當於“啤酒”】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杜康據說是夏朝人,足見中國釀酒歷史之早。中國最早的就是自然發酵的果子和五穀,酒精度應該不高,類似於現在的葡萄酒。秦朝時期釀酒出現了“酒麴”,這個時候的米酒,酒精度在10度以下,和現在的醪糟差不多。宋朝釀酒採用了“連渣拌飯法”,酒精度可以提高到10—18度,比現在的啤酒高一些,武松景陽岡打虎前喝的18碗酒也就相當於10瓶啤酒。宋朝末年,遊牧民族的“蒸餾法”傳入中原地區,這時候的酒精度大度提高,基本就相當於現在的白酒了。所以明清時期,基本已經聽不到連喝十幾碗的事情了。
-
3 #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古代的酒那能叫酒嗎?對於能喝二斤高度白酒的我來說,那都是水!
(這不是尿壺,是酒壺,雖然喝多了的話,我也會分不大清楚)
據記載,元朝以前,人們通常喝的都是發酵酒。比如,米酒,葡萄酒,黃酒。度數不高,大概在十幾度左右,口感很好,香甜可口,跟飲料差不多。
像唐宋時期,人們基本上都是海量,成碗的喝酒。要不然不過癮!你見誰喝個汽水用小酒盅一點一點的品啊!像唐代李白“斗酒詩百篇”,武松“八碗不過崗”,還有晉朝“竹林七賢”的劉伶,“一飲一斛,五斗解酲”。擱到現代,全換白酒試試,連醫院都不用送,直接拉火葬場,保準好燒。
真正的高度白酒,在蒙元之後才算興起,因為北方天寒地凍,必須要喝白酒取暖。蒙人為了突出自身文化,把蒸餾酒放在所有酒類之上,慢慢的就流行起來。雖然明朝時期又恢復的發酵酒的地位,但下層百姓喝不起昂貴的果酒,只好湊合著喝白酒了。
-
4 # 三叔小記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是大詩人李白所寫。而蘇軾也說:“把酒問青天,歡飲達旦,大醉。”
話又說回來,你試一試現在的酒,保證你躺著進醫院。
在元以前,那時候的酒都是發酵酒,也就是用糧食所釀造,“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度數撐死二十度,多數還是十度以下。
這才保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否則就是李白立馬倒地,還寫什麼膾炙人口的詩篇哦,睡覺才是硬道理。
當然,以現在我們的水平直接秒殺李白啊,蘇軾啊,漢武帝啊,唐太宗啊,秦始皇啊……
但是南宋末開始漸漸有了蒸餾酒,後來蒸餾酒就漸漸興起,你看明朝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道:“其清如水,味極濃烈”。
怎麼釀造呢?他又說:
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蒸取。蓋酒露也。最後,酒的發展史如下圖:
-
5 # 無限輪迴
古代既有“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詩句,也有“三碗不過崗”的說法,度數忽高忽低。到底哪種正確呢?這就與中國古代酒的釀造方法有關了。主要有兩類。
1.谷糧自然發酵。一般人們認為杜康是酒聖,釀酒的鼻祖。也有一說,酒的發明家是黃帝的老婆嫫母。但酒的發現過程是一致的:在存放穀物的樹洞滴出來的水很香。由此,人類開始用此法釀酒。由於自然條件下,酵母無法繼續發酵,產生不了高濃度酒精。根據現代實驗室研究結果,自然發酵度數不超過20度,一般在18度左右。宋朝以前一般都是用此法。
2.蒸餾法釀酒。即燒酒的釀造方法。有三個朝代可參考:一是劉伶醉酒。劉伶是西晉朝人,曾因醉酒三年方醒。說明這酒度數很高。二是唐代白居易《荔枝樓對酒》中有句:燒酒初開琥珀香。說明唐朝已有燒酒。但很可能屬於商業秘密。三是根據考古發現,金朝、元朝有大量用於蒸餾的酒器,江西還發現了元朝燒酒作坊遺蹟,以及元代的酒窖和發酵池,當時轟動一時。可見,金代、元代已有成熟的蒸餾法釀酒技術,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亦有記載。
但不管怎樣,用蒸餾法釀造出來的酒,就可以產生高度酒,大約能到50度。這樣,武松景陽岡前,三碗不過岡,很有可能就是喝到了蒸餾法釀造的高度酒了。
-
6 # 史光荏苒
在宋元之間的蒸餾釀酒法發明之前,酒的度數很低,估計也就10度以下,確實可以來一個“會須一飲三百杯”,”莫厭狂歌酒百杯”,李白可以,你也可以的。唐朝的酒跟現代的清如水的白酒不同,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渾濁,可以說的上是濁酒了。你要是不挑,簡單過濾下就能喝。這種濁酒,第一眼看上去,通常有點發綠,正如白居易所說的“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因為釀酒工藝的問題,酒麴品質難以保證,往往混雜了其他的微生物,釀造過程中酒就綠了。再說口感,現代人第一次喝酒,往往都是辣,但唐朝人估計沒有這種感受,因為當時的酒,往往是甜的,跟現代米酒有些類似。當然,這種綠色、度數低、渾濁、甜味,粘稠的酒就是當時最常見、隨手可得的酒。也是被描寫最多的酒,當然有低端的,就有高階的。好的酒顏色就不再是綠色,而是從紅到黃色(又稱為琥珀色),這種琥珀色酒就比較高階,白居易的詩為證“世間好物黃醅酒”。除了這種,還有更高階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沒錯,就是葡萄酒。葡萄酒早在漢朝的時候就傳入中國,但價格極其昂貴,直到破了高昌,才把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帶回了中原,葡萄酒才推廣開來,但依然很昂貴。當然無論是高階酒還是低階酒,它的度數估計都不太高,大家都可以幹它個十來碗,現代人穿越過去還能裝裝逼。等到蒸餾釀酒法發明後,酒的度數逐漸提高,後面就很難見到武松那樣一連幹個十幾碗的人了。
-
7 # 東方美學茶館
我是極客茶道,今天一起來探討中國酒的歷史。
酒的起源已有幾千年之久,所以酒文化在中國歷史中有著非常厚重的底蘊,酒的發明者,共推儀狄、杜康。關於古代酒的度數,先直接畫重點,在宋末元初之前,華人尚未引入蒸餾技術,所以,那時候的酒的度數應在10-20度左右,不會超過20度。
一、秦之前的酒據考古結果我們得知,酒的釀造起源最先是從黃河周邊的地區開始的。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為夏王朝的五世國王,親自造酒,可見當時人們對酒的重視程度。
但是在人們剛剛摸索到關於酒的製作技術時,大家最開始只會用發了芽的穀物去製作酒,所以在制酒初期,大多都是糧食酒,以黃酒為主,度數都非常低,甚至口味偏甜,類似現在甜甜的米酒。
二、秦之後的酒一直到秦朝以後,人們逐漸改良酒的製作方法,開始知道如何得到酒麴,並開始嘗試用酒麴去制酒,製成的也是黃酒。
古代人主要喝的酒稱為澧,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酒釀或者醪糟。這種酒其實是沒有什麼度數的,頂多只有1度左右。因為一般而言,這種酒被稱為濁酒,也就是將醪糟放到水裡煮過之後的醪糟水。而酒肆或者酒坊裡的酒,往往是把裡面的醪糟給澄清了的酒,因此稱為清酒。有的甚至經過窖藏以後,度數可達5度左右,這就已經是很好的酒。
漢朝還有書籍裡面記載了制酒時酒麴和穀物的比例配方,這種製作方法出來的酒應該才算真正的酒,不過即使反覆提煉,度數最高也只有10多度。
三、南北朝之後的酒酒的製作方法漸漸的熟練是在南北朝的時候,當時有一本很著名的讀本里面記載了許多種做酒麴的辦法,一直到現在,裡面的部分方式都在被使用。
在唐朝宋朝時候,比較盛行的女兒紅似乎就採用過裡面的製作方式,在書中,稱這種手法做出來的酒為“紅酒”。不過究竟是不是,我們目前也無法確定。但這時候的酒度數也沒有變得更高,保持在10度或高一點的水準。
唐代是一個富饒豐盛的時代,酒在唐代還要賣到一萬錢一斗,可見酒在古代是一般平常老百姓喝不起的。賀知章金龜當酒請李白,才會成為千古佳話。所以杜甫在成都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只能煮舊醅,什麼是舊醅,就是煮過好幾遍都放酸了的醪糟。而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所謂的“綠蟻”,就是酒上的漂浮物。
到了宋代,一些釀酒的技藝得到了提升,還有就是從北方遊牧民族那裡得到了一些蒸餾技術。因此,宋代的酒可以比較容易的達到10多度。而《水滸傳》裡武松喝18碗酒,換算成今天的白酒,也就6兩左右。
唐宋時期的酒文化是酒與文人墨客大結緣。唐朝詩詞的繁榮,對酒文化有著促進作用,出現了輝煌的“酒章文化”,酒與詩詞、酒與音樂、酒與書法、酒與美術、酒與繪畫等,相融相興,沸沸揚揚。
四、宋末之後的酒宋末元初,大量的阿拉伯人進入中國,將歐洲人蒸餾香水的技術傳到了中國,於是,華人便將這種蒸餾技術用到了酒上,這樣蒸餾滴露出來的酒度數才能超過20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雖然在元朝出現了高度數的酒,但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仍然更喜歡飲用度數低的酒麴釀酒,因為那時候農作物產量低,不會隨便拿果腹的糧食來提煉高度酒。等到明朝的時候,人們依舊流行喝發酵的低度數酒,所以,蒸餾的酒水並沒有得到非常大的普及和喜愛。
等到清朝的時候,由於生產力的提升、全球氣候變暖、玉米番薯的引入等等,才逐漸流行高度酒。所以在清朝,蒸餾的酒已經普及、並得到快速發展,取代了發酵製成的酒。
-
8 # 茅酒大仙
古代的酒究竟有多少度呢?想起小橘子前段時間看的一篇文章,李白愛喝酒,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不單單是李白自己,經常在詩歌當中提到酒,充滿豪放灑脫的情懷,即使在別人的詩中也提到李白是個“酒中仙”。
李白的好友杜甫寫到“李白斗酒詩百篇”,在古代的一斗酒換成度數的話,大概是12斤左右,這要是放在現在恐怕還沒人能夠超越,能夠解釋的可能就是度數低,最開始的酒都是一些野果子發酵的,所以才會選擇糧食來釀酒,酒主要是以大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可以稱之為“米酒”,在古代釀酒技術並沒有現代這麼高,釀出的酒過濾之後,還有不少的細微米渣,所以呈現渾濁狀態,當時稱為“濁酒”。
它們這些酒度數一般只有七度或者八度,除非是烈酒,否則很難超過十度,這些酒大都入口甘甜解渴,並不是和現在的酒一樣度數高,所以說古人們就算喝再多的酒也很難醉倒。
試想一下你現在換成高濃度的酒,像古代一樣大碗喝解渴,那不是要命嗎?所以就能解釋不到十幾度的酒喝個十斤左右,也不奇怪。但是想想把十二斤白酒當成水喝,對於我們來說恐怕也夠嗆的。
-
9 # 楊角風發作
我來回答一下吧:
這個問題還是真的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已經有了千年的底蘊。近些年來隨著影視作品的發展,我們經常看到古裝劇中的英雄好漢喝酒如飲水,讓我們感到疑惑,到底是電視劇誇張呢?還是古代人真的能喝呢?亦或古代的酒和現在的酒有所不同呢?今天咱們就來探究一下:
我相信咱們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說的是武松連喝十八碗白酒硬闖景陽岡,順帶腳還把老虎給打死了。這碗可不像如今我們酒桌上擺的小酒盅,古代一碗的容量少說也得200毫升,十八碗這就是3600毫升。按照咱們現在人的酒量能喝一斤半白酒那就是能喝的了,3600毫升得有七斤左右了,這簡直不是一個量級的。
更重要的是這酒叫“三碗不過崗”,啥意思?就是說一般人喝三碗,必醉,根本就走不動了,更別提過崗了,那麼我們就來考證一下,這酒多少度?
在中國古代,釀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在先秦時代釀酒的技術就一直在發展。到了漢代人們多以麥為原料,酒麴為大麥、小麥、細餅等多種。釀酒技術發展到唐朝以後開始出現以大米為原料的新工藝,由曲母培養紅曲,釀出來的酒水香甜可口。但是重點來了,這種酒水的度數僅有7、8度左右,這種形式的“白酒”和如今人們所喝的白酒簡直是兩種口感,兩種味道,這也僅僅只是比啤酒高了幾度而已。
到了宋朝釀酒技術再次進化,人們開始根據四時的不同運用不同的酒麴,春冬釀造週期長而秋夏週期短。但是此類酒水酒由於過濾技術的缺陷導致其看起來有些渾濁,不過價格比較親民,所以影視劇以及小說中英雄好漢豪飲的酒就是這一類的酒水。
當然了有親民的就有貴族專享的,當時皇家貴族所喝的是另一種工藝的“清酒”。此類酒水都在冬夏兩季釀熟,然後經過長期的沉澱和發酵使酒水變得清澈,其度數和“濁酒”相比略高一些。但是沒有殘渣口感更好一些,但是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這類的酒水就不是很親民,平常的老百姓喝不起,都是地主豪紳、達官貴人宴席上的珍品。但是無論是“濁酒”還是“清酒”度數也就在15都上下,沒有超過20度的。
真正的烈酒是到了宋朝末年,北方的遊牧民族把蒸餾技術傳帶到了中原,蒸餾酒的出現一下子讓酒的度數有了質的飛躍。“燒酒”取代了“濁酒”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大眾酒,所以在明朝再牛的好漢喝酒也都得用小酒盅。像武松那樣連幹十八碗”燒酒”和自殺沒什麼區別,所以古代人看似非常能喝,酒的度數低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其次古代那個時候還真就沒什麼別的飲品,除了水那就是酒了。人們想喝酒就像咱們現在想喝飲料一樣,人體長期在酒精的刺激下難免變得越來越能喝。再加上酒的度數也不高,所以能喝的人只要肚子裝得下喝多少問題都不大。
要我說也就是古時候沒有可口可樂的工藝,要不然咱們唐宋元明清有名的大詩人誰還喝酒啊,全都統一提著桶裝的可口可樂或者雪碧。咕咚一大口打個嗝,搖頭晃腦的作一首: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這畫面豈不美哉?
說笑歸說笑,其實酒文化發展到今天多少有點變了味道,現在人們在酒桌上“以酒會友”,往往是隻要喝不死就往死裡喝。不但酒後傷身,而且喝醉以後失態之舉也難登大雅之堂。更有甚者喝著喝著乾脆就原地吐回去了,也有不少人酒後駕車釀成悲劇,這又是何必呢?尤其是我們現代的釀酒工藝如此發達,早已不是當初用碗喝酒的時代了,主人想要展現自己豪爽熱情的一面也沒必要全都在酒桌上下功夫,淺嘗輒止、修身養性才是老祖宗發明“酒”的初衷。
有點扯遠了,最後咱們回到問題,古代的酒在唐宋時期一般來說在10度上下基本不會超過20度。明清之後由於蒸餾技術的發展幾十度的高度烈酒登上了歷史舞臺,要說喝多少會醉這就因人而異了。
舉個例子吧,楊角風有一個表舅是開大貨車的,平常愛喝散裝的白酒,晚上睡覺之前自斟自飲能個半斤和沒事人一樣。反觀我本人過年回家稍微喝上二兩就臉紅脖子粗天旋地轉了,同理,古代酒雖然度數不高但究竟喝多少能醉誰又能說得清呢。
但是武松所處的年代是宋朝,酒水一般是十度左右,因為景陽岡那裡自詡三碗不過崗,自然釀造工藝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估計十五度了不起了。這樣看來,武松還是比較厲害的,一般人喝三杯就醉了,差不多現在45度白酒半斤到一斤的樣子,武松連喝十八碗,相當於三斤白酒的量吧!
當然,武松打虎是小說中的情節,真實歷史中並沒有此事,那麼他連喝十八碗酒的故事也就是虛構的了。
不過也有人前來反駁,前些年不是流行一斤哥、二斤哥、三斤哥、五斤哥嗎?武松喝個十八碗,完全沒有問題!
哈哈,所以這個問題,無解啊!
回覆列表
現在看古裝影視劇,主角們一言不合就喝酒,一碗接一碗,一罈接一罈,一個個都跟酒仙一樣?難道他們喝不醉?其實古代的酒,和咱們現在的差很遠很遠……
先說個經典的酒仙級別的人物——李白。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寫道: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誇李白的,說他能喝一斗酒,一斗酒是多少呢?差不多12斤吧。不過唐代還有小鬥,要是李白喝的是小斗的話,那就是4斤。
李白自己在《將進酒》中說: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好吧,唐代的酒杯並不小,就算是李白誇張了一點,“杯莫停”的喝酒,應該也是這位酒仙的常態吧。
那麼李白這麼能喝,當時的酒到底咋樣啊?
唐代因為和西域各國的交流比較廣泛,已經有了從西域來的果酒,也就是葡萄酒,當時葡萄酒的酒精度是不超過6%的;唐朝本身生產的米酒分為幾個檔次,最好的酒顏色發黃,酒精度也不超過8%,應該和葡萄酒差不多。稍微差一點的,只有3%的酒精度,最差的“濁酒”,估計只有1%的酒精度。
能喝多少,大家看著辦吧。
《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們喝酒的場景就更多了,比如最著名的武松景陽岡喝酒。那小酒店說“三碗不過崗”,武松一連喝了15碗,然後喝醉了,上山把人家老虎給滅了。
不知道武松和魯智深、李逵相比,算不算能喝的,應該比一般人厲害吧。
宋朝的酒,比起唐朝來,因為釀酒技術更加成熟,相對度數高了一點,酒精度大概10%左右,不超過12%,其實也不高啊!
武松去的那個小地方,自家釀的酒,酒精度不會很高,估計也就是5%到10%之間吧,喝15碗,也算正常。
直到元代之後,才出現了蒸餾酒,酒精度飆升到30%以上,大碗喝酒大壇喝酒的也就沒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