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詩書畫賞析

    1.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流傳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 蘇軾《赤壁賦》,千古名句″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宋 ·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3.歐陽修《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4.陶替《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5.王勃《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6.柳宗元《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酈道元《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吳均《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9.劉禹錫《陋室銘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0.周敦頤《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2 # 八磚學士

    這種名篇可就多了。

    往少裡說,《古文觀止》收錄的篇目,都能算進來。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葛兆光教授

    戴燕教授

    《古文觀止》所選古文以散文為主,也收一些韻文、駢文。其中以先秦兩漢唐宋八大家為主,先秦選得最多的是《左傳》,而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八大家”的則以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為主。當然,這部書的編者清人吳楚材、吳調侯的編選原則主要是服務於考科舉時做策論。

    這部書影響力太大,但由於編選時間比較早,到了民國的時候,一個叫王文濡的人,於1924年編選了《續古文觀止》,其中收錄清代60多位古文名家作品170餘篇。

    201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陳永正、徐晉如編選的《百年文言》一書,則遴選了近百年來200餘人近300篇文章,可以算作《古文觀止》的再續吧。

    當然,以上兩部續編的篇目如果沒有時間閱讀,則應以《古文觀止》為主,學有餘力可以上及《昭明文選》。這部南朝梁蕭統編選先秦至梁的各體文章所結成的集子,把各種文體分成了38類,共700餘首,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想必很多人也知道陸游在《老學庵筆記》卷八記錄過當時人對它的評價:“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士子至為之語曰:‘文選爛,秀才半。’”因為編選人的原則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所以沒有收入經、史、子書的篇目。這部書到了後來也有續編,《文苑英華》是也——不過卷帙浩繁,不能說所收都是“名篇”。

    所以,今人重點閱讀《古文觀止》《昭明文選》即可,裡面都是名篇。前者推薦葛兆光戴燕伉儷的註解版;後者推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李善註標點整理本。

  • 3 # 尋飯

    1、《三都賦》

    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 的 《三都賦》,當時此文一出,無人能敵、個個都感嘆這篇賦太好了,在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因為這首賦寫得自帶流量,人人爭相傳抄,造成洛陽紙貴、

    玉卮無當,雖寶非用;侈言無驗, 雖麗非經。

    酒杯沒有底,就算是再珍貴的寶物也沒用;辭藻雖然華美卻沒有實際意義也是沒意思的。也就是想說明,無論什麼都應該有它的價值才好,而不是華而不實的。

    2、《鄭伯克段於鄢》多行不義,必自斃。

    壞事做多了還是要小心,會被收拾。

    3、《前出師表》

    杜甫寫過一句詩,讚美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前出師表》文字質樸,諸葛亮的一片丹心都在體現在文中。全文圍繞的就是一個點“親賢臣,遠小人”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所以後漢所以傾頹也。

    還有一句,也是名句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這應該是亂世中,很多隱士的想法。

    4、《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這是駱賓王寫的,就是寫出唐詩《詠鵝》的作者。

    當時武則天打壓李唐宗室,自己做女皇,就有人造反了,駱賓王剛好就在造反隊伍裡,就有了這篇駢文。當時武則天看了以後,也誇獎駱賓王是個人才。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這一句寫得非常有氣勢,還有一句非常有名的: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

    這是諷刺武則天,也是為討伐武則天找的一個藉口。

    5、《祭十二郎文》

    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歷代文學家都認為這篇祭文寫得好。《古文觀止》的選編者說這篇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淚”,可見情感真摯。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6、《留侯論》

    這是蘇軾作的一篇史論文章,被認為是史論文章的典範、

    以漢朝的張良在圯下遇到那個刁難他的老人的故事開始的。

    全文有一個論點,“忍小忿而就大謀”

    7、《永州八記》

    柳宗元的代表作,分別是《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八篇。

    透過借景的描寫抒發心裡的憤慨和鬱郁不得志。

    另外,柳宗元的寓言寫得也很好,像《黔之驢》、《捕蛇者說》、《郭橐駝種樹》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寓言故事帶出要告誡人們的道理。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國家興亡盛衰,雖然說是天命,難道和人的作為沒有關係嗎?

    禍患常積於微,智勇多困於所溺。

    這句話其實和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有點類似。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都是淺顯易懂的道理。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意思。

    現在的人也是一樣,待在舒適區不肯出來,常常喜歡享受,這樣的直接結果是造成自身技能的落後,被網路、各種各樣的娛樂衝擊自己的思維變得娛樂至死,失去思考能力。

    9、《秋水》

    選自《莊子》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另外文裡有一個成語,“貽笑大方”,也就是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

    其實引申到現在也是適用的,世界那麼大,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很多,不要認為自己很博學就對了,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是學不完的。

    另外,還有《哀江南賦》、《過秦論》、《上林賦》、《蘭亭集序》、《歸去來辭》、

    《阿房宮賦》、《師說》、《馬說》、《項脊軒志》、等等。

    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買一本《古文觀止》來看,裡面收錄很多經典名篇文言文,主要收錄散文為主,一共222篇文言文,選編作者吳楚材叔侄給文選取名“觀止”,也是自信滿滿,好的文章都在這裡了。

    除了《古文觀止》其他優秀的文言文作品,還可以看一些明清的小品文,

    明代張岱的《西湖尋夢》、《陶庵憶夢》,都是不錯的文章,短小,又具有可讀性。

    《湖心亭看雪》就是選自《陶庵憶夢》,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這一段可以說寫得相當有水平。

    另外,《史記》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重點看看貨殖列傳、遊俠列傳、刺客列傳。

  • 4 # 夢幻馳騁縱橫

    傳世佳作真不少,古文觀止已包括。還有一些未入選,受人喜歡永傳播。奇文野趣口頭禪,名篇情愫事波瀾。之乎者也盡其間,詮釋讓人不討厭。

  • 5 # 綺閣書生

    有道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說明了先秦散文的典雅,優美,多樣化,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唐詩更不用說了,它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所有華僑、僑眷、華裔們共同的心聲。

    還是說一說文言文吧。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階段,各種思潮,相繼湧現。《論語》,《荀子》就是以寫實的手法述情言事;《莊子》則是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剖析人世永珍。先秦散文都是優秀的傳世名篇。自秦以後,個人創作的文章就多起來了,我在此列舉一小部分,供大家欣賞。

    《長門賦》,西漢,司馬相如

    ≤二京賦》,東漢,張衡

    《七發》,東漢,枚乘

    《出師表》,蜀漢,諸葛亮

    《洛神賦》,曹植,三國*魏。

    《與山巨源絕交書》,魏,嵆康

    《魏都賦》,《蜀都賦》,《吳都賦》,西晉,左思

    《師說》,《進學解》,唐,韓愈

    《大唐中興頌》,唐,元結

    《捕蛇者說》,《永州八記》,唐,柳宗元

    《阿房宮賦》,晚唐,杜牧

    《醉翁亭記》,北宋,歐陽修

    《岳陽樓記》,北宋,范仲淹

    前、後《赤壁賦》,北宋,蘇軾

    《答司馬諫議書》,北宋,王安石

    《六國論》,北宋,蘇洵

    《指南錄後序》,南宋,李清照,

    《西湖七月半》,明,張岱

    《項脊軒志》,明,歸有光

    《病梅館記》,清,袁枚

    《少年中國說》,晚清,梁啟超

    《與妻書》,晚清,林覺民

    要數的話,還有很多。《昭明文選》和《古文觀止》,國兩種優秀的選本,請大家多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劇中的美食,一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