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不起肉的學者
-
2 # 強仔說
秦二世胡亥和趙高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憑藉其鐵腕強權,以及世所罕見的雄才偉略,終一統天下,且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定了各種制度來維護秦帝國的統治,更發出了二世三世以至萬世的豪言,誰曾想二世而亡,令人唏噓不已!始皇帝雖然強硬的手段下秦帝國千瘡百孔,可是卻未必不能力挽狂瀾,如果實行仁政,相信秦帝國定可以延綿國祚,可是秦二世自稱為皇帝后,一心於後宮中驕奢淫逸,過起了封閉的生活,親小人遠賢臣,朝政交給趙高之後,可謂是烏煙瘴氣,腐敗黑暗,三年的帝王深宮生活,糊里糊塗中被殺害,是其無能的表現,真是虎父犬子啊!而隨著秦帝國的轟然倒塌趙高更是榮登第一權監的寶座。
董卓
東漢末年,自董卓帶兵入駐長安起,拉開了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東漢名存實亡的序幕。董卓野性難馴,囂張跋扈,擅自廢立帝王,淫亂後宮,擺弄群臣,為了其一己之私,竟然枉顧國家利益於不顧,挑起了天下紛爭,戰亂不止,為國家為百姓帶來了無盡的傷害,他是民族的罪人。
晉惠帝司馬衷
晉武帝結束了三國紛亂的局面,促進了華夏一統和民族融合,本來是重大功績,可是其卻傳位給了一個傻子做皇帝,晉惠帝司馬衷成為皇帝后,完全顯示了其傻子的一面,多次令得朝臣是嗤笑不已。皇后賈南風專政,晉惠帝就是一個傀儡,最終因為權力的爭奪導致了八王之亂,而進一步使得華夏再次分裂,到達三百多個春秋,這是晉惠帝之過,更是晉武帝司馬炎之過。
陳後主陳叔寶
陳後主,一心想著享受,對於國家割據江南極為滿足,沒有一點雄心壯志,江南的富麗堂皇使得其沉醉於溫柔鄉,朝政不聞不問,聽不進勸世良言,優柔寡斷,在隋朝大軍征伐過來時,才如夢方醒,攻破健康,卻仍不忘其美人,這種君主,不亡國就對不起天下百姓了。
宋徽宗和宋欽宗
宋徽宗藝術造詣很高,很有文藝範,治理朝政卻是一個門外漢,局勢惡化,卻一心逃避,作為一個帝王卻屈從於敵人的淫威,吏治腐敗,最終將皇位傳給兒子宋欽宗,沒曾想,沒有最想不到,只有更想不到,宋欽宗發揚其老子的對朝政的不作為,更進一步,導致了靖康之恥,山河破碎,皇帝被俘虜,王公大臣,後宮嬪妃亦不能倖免,百姓也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都是其無能而導致。
吳三桂
衝發一怒為紅顏,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放滿清進入中原腹地,為了一己之私,棄天下人於不顧,滿清鐵騎踐踏我山河,蹂躪我百姓,搶掠我錢財,使得九州大地遍佈戰火,荼毒天下,更令得天下落入異族人之手,華夏的屈辱在清末更是書寫了長長的篇幅,屈辱的近代史,傷痛的侵略史,這都源於滿清的封閉統治,源於吳三桂的投降,大漢奸真乃實至名歸!
秦檜
宋之秦檜,開大漢奸之先河.其惡劣的程度不僅是賣國求榮,而且還陷害忠良.後代惡人常用的“莫須有”即為其首創.這在清代發展成文字獄.分析秦檜之做漢奸的根本原因在於其被金所俘後在金生活了多年.秦檜及王氏的下場蒼天可鑑:至今仍跪在岳飛墓前.給秦氏後人留下的遺產是:從此人名不用檜,外人面前愧姓秦
-
3 # 細說簡史
歷史上對吳三桂的評價都是漢奸、賣國賊,他的故事作為批評總被人提起,而歷史上作惡的人也將會遺臭萬年。
話說吳三桂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6個多月後,就在重病中永遠告別了他的“大周朝”,他本人也成了康熙“英明神武”的背景板。但事實上,三藩之亂從發生到結局,都談不上“歷史必然”,吳三桂不是必反,也不是必輸,假如,當年贏的是吳三桂,那麼後世史書上對這個樣本式的“大奸大惡之徒”,又會如何書寫呢?
“正值闖賊構亂,召衛神京,計不能兩全,乃乞師本朝(清朝),以雪君父大仇。
賣國求榮1、吳三桂的惡主要有兩點,一是放野豬皮入關佔我中華河山,屠我華夏子民;二是後來在昆明絞殺永曆皇帝。在民間,又盛傳吳三桂為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愛情故事,能與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有得一拼,其實,當初放野豬皮入關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崇禎被李自成逼得煤山上吊,北京失陷,李自成輕率大軍討伐山海關的吳三桂。而此時,多爾袞正駐兵關外。可以說,吳三桂已經是內憂外患,內外皆是敵人。權衡之下,吳三桂引兵入關。至於殺害永曆皇帝,如果吳三桂能多活幾年,也許只能成為他被後人詬病的一點而已,就像劉邦曾拋棄妻子一樣。
2、這事還得從吳三桂坐鎮雲南之後說起,其時野豬皮透過屠殺基本完成了對中國的統治,但是卻遺留下三位藩王,即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要地有地要錢有錢要兵有兵,隱隱可與清廷抗爭。吳三桂清軍入關,給滿清當漢奸殘害反清義士,殘忍地殺害了大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終結了漢人最後一個王朝——明朝。這是他永遠也洗不去的汙點,不管怎麼解釋,怎麼美化,賣國求榮的骯髒,永遠都洗不掉,永遠都掩蓋不了,從民族主義方面來講他背叛了漢族是漢奸。
3、總而言之,吳三桂此人,沒有長遠眼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沒有原則,所以他能對南明的人追殺到底,連皇帝都殺,最後清朝損壞他的利益時,也看不清實力對比竟然造反,還打出了明朝的旗號,其反叛前,率領部下祭祀被他所殺的永曆,史載,慟哭,伏地不能起。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衣冠,他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功過不一1、吳三桂不知保天下,反而助紂為虐,禍亂天下,雙手不知沾滿了多少漢人同胞的獻血,真是罪惡滔天。英雄需要襯托,與吳三桂相比,李定國才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他本是農民起義軍將領,是大明的反賊、流寇。只為民族大義、天下興亡,他盡心輔佐永曆帝對抗清朝,死而後已。不管是前半生還是後半生,李定國都無愧於英雄之稱。說了吳三桂的八分過,我們再來談談吳三桂的二分功。晚年的吳三桂幡然悔改,起兵反清。在歷史上,他是在戰場上消滅罪惡清軍最多的漢人,這是他的第一分功。
2、吳三桂的第二分功,是在西南。如果沒有他,西南雲貴,就是清朝的第二個哈密,第二個青藏高原。貴州百姓也還得給奢家安家頂禮膜拜,樹碑紀念。不得不說,吳三桂在開發西南上有大功,這也是他這罪惡一生的第二分功。忠孝仁義,百善孝為先,首先吳三桂是一個孝子。十三歲的吳三桂闖陣救父,“孝聞九邊,勇冠三軍”。然後說忠,吳三桂守衛山海關二十年,獨守五年,這麼多年,他都不降滿清,直到崇禎身死,這是忠。如果沒有後來的引清軍入關,他完全算得上是個大明忠臣,而他引清軍入關也是情有可原,其目的是為崇禎報仇。滿清入關,四大漢奸王中,只有吳三桂沒有為滿清屠殺過漢人城池,這是仁。最後說義,吳三桂善待家人部下,遵信守諾,“衝冠一怒為紅顏”,算得上有情有義。
結語吳三桂的一生可以用賣國求榮這幾個字孫所概括,為人所唾棄。對於後人也給予很大警醒,上天警示人們:漢奸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歷史上作惡的人必將遺臭萬年。
-
4 # 大白白野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不好把握。題中例舉曹操等造成了眾多人死亡,反倒成了英雄。
我理解這種歷史現象用“勝者王侯,敗者賊”作為本題答案比較合適。
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弱小時候遭其他部落侵擾壓榨,強大後四處侵略擴張。我們有時說成吉思汗導致了多少多少人死亡,毀滅什麼什麼文化,可是有時還說成吉思汗是大英雄,建立大帝國,打破了地方封鎖,促進了科技文化傳播。
有時候有些事物存在兩面性,歷史人物也常常存在兩面性。我們評價歷史人物應看主流,把握好大方面,聯絡當時特定歷史條件,考慮前因後果。我們稱讚成吉思汗為英雄。現代人,德國希特勒導致多少人死亡,是臭名著著,會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不得翻身。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經過十多年征戰,最終統一了北方,而且在戰爭過程中組織屯田,恢復生產。曹操一系列作法符合大多數人利益,也就成為英雄,正面歷史人物。
本題所謂“古代歷史人作惡”主要是指殺人,但是有時戰爭不可避免,死亡也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要看戰爭性質和結果,假如,侵略者打到家門口,屠殺平民,我們還等待,任人宰割,那也是不對的。
歷史上也有惡人,趙高、董卓、侯景、石虎、秦檜等許多惡人,這些人作法會遺臭萬年。曹操、劉邦等人作法和這些惡人不同,而是維護國家安定,促進歷史發展,會受到後世人稱讚。
-
5 # 卜軒閣
古代中國十大奸臣之伯嚭:害賢禍國,國破被誅
伯嚭(pǐ),春秋晚期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因躲避父難投奔吳國,在伍子胥的引薦下擔任了吳國的太宰(大夫),與伍子胥一起共圖國事。起初,由於他在吳國尚未站穩腳跟,與伍子胥同舟共濟,出謀劃策,為吳國出了不少力。但得志後,他利慾薰心,幹起了禍國殃民的勾當。
公元前494年,吳國和越國交戰,越國眼看要滅亡了,越王勾踐派文種賄賂伯嚭,送了大量金錢美女。伯嚭接受了越國的賄賂之後,就極力慫恿吳王夫差答應了越國的議和請求,使越國有了喘息的機會。越王到了吳國之後,伍子胥勸吳王殺掉勾踐,以絕後患,伯嚭極力袒護勾踐,使吳王打消了殺掉越王的念頭。
羽翼漸豐的伯嚭望恩負義,開始殘害伍子胥。尤其是吳王得了美女西施後,大動土木,修建了姑蘇臺,日夜與西施等美人享樂。伍子胥看出了越國的意圖,苦苦相勸,令吳王十分反感。公元前484年,吳王想出兵攻打齊國,伍子胥不同意,並陳述了利害,吳王非但不聽,卻萌生了要殺掉伍子胥的念頭。伯嚭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殺人之計,想除掉伍子胥,但沒有得逞。伯嚭並不甘心,又編造謊言,陷害伍子胥,最終使伍子胥自殺而死。
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伍子胥死後的第三年,越國趁機攻打吳國,幾乎使吳國滅亡。公元前478年,越國再次攻打吳國,吳軍大敗。公元前473年冬,越軍攻破吳都姑蘇,吳王夫差自殺。伯嚭以為自己對越國有功,竟厚顏無恥地向勾踐請功。沒想到,勾踐對他早已深惡痛絕,遂命武士將伯嚭斬首,並滅了他的全家。禍國殃民的奸臣最終落了個可恥的下場。
-
6 # 愛吃魚的酸菜
你這問題就和狗狗那麼可愛,我們為什麼要殺死它一樣可笑。有什麼比生命更高貴的東西嗎?有什麼比殺死生命更可惡的嗎?有的,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
在歷史遺臭萬年的人都是出賣民族利益的人,在歷史上能稱之為英雄的都是維護民族利益的人。
曹操
曹操是英雄嗎?不是。他在征討徐州是一路殺戮,雞犬不留。為什麼曹操沒有遺臭萬年,因為曹操是報父仇,在過程中擴大報仇範圍波及整個徐州,自古以來都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說法。但是這仍洗不掉曹操其殘暴的一面。
黃淮流域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社會經濟遭到空前的破壞,百姓遭屠,土地荒蕪,倖存者被迫離鄉背井,流落他方。“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在統一北方後面對這種悲慘景象,曹操在世時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來恢復經濟,穩定局面。從曹操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如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王安石: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迴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白起
白起是英雄嗎?不是,他在長平之戰中屠殺了降兵40萬人,為什麼白起沒有遺臭萬年,在唐朝之後還一直被列入武廟中接受供奉。因為白起維護了秦國的國家利益。
長平之戰後期,白起切斷趙軍糧道,利用口袋型陣地包圍趙軍,秦昭襄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下達全國動員令,徵調秦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應戰,加封應徵者爵位一級,他親赴河內督戰,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一個多月後,斷糧四十六天的趙軍終於投降,面對四十萬張口,糧食從哪裡來,從秦人的口裡掏出來給趙人吃,也許這隻有聖母願意自己少吃點,也要讓敵人有口飯吃。
2015年,德國因為人道主義的道德同情,公開主張無上限的接受難民。後果自己瞧。
-
7 # 小妖趣談
這個不好說,作惡多端還是蓋世英雄都是歷史評定的,而那些影響歷史評定的一般多是當時的當權者,與其說那些作惡多端的人都會遺臭萬年,還不如說“勝者為王敗者寇”更為恰當一些。
如果判定一個人是否作惡多端呢?是說這個人殺人的多少嗎?但歷史上有幾個皇帝手上是乾淨的呢?成吉思汗一生殺人無數,卻被後人敬仰,劉邦更是為了逃命扔掉自己兒女,登基後更是屠殺自己兄弟,趙匡胤更是謀權篡位,不過最後因為他成功了,所以他並沒有遺臭萬年。
反觀其他人,就說王莽,篡奪了大漢王朝,的確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最終還被劉秀奪了回去,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劉秀打不過王莽,無法奪回大漢江山,那王莽就是開國皇帝,他的子孫後代掌握歷史評定,那他的名聲還會那麼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雖說歷史上臭名遠揚的人很多的確是作惡多端,但誰能保證這其中沒有有心人的抹黑呢?而歷史上那些聲名遠揚的人,誰又敢肯定沒有被過分美化,說到底還是成王敗寇罷了!
-
8 # 音樂小妖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很多時候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沒毛病,但是在古代的歷史當中,所有作過惡的人都會遺臭萬年嗎?
其實這個問題幾乎就是無解的存在,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什麼叫惡?什麼又叫善呢?
白起身為秦國的將領,長平一戰直接坑殺了四十萬的降兵,對於這樣的一個劊子手來說,惡這個詞語已經不足以形容。
但是當我們把這一切反過來想的時候,就會發現所謂的惡,可能在秦華人的眼中,就是大善,因為敵人死的越多,自己國家的人就死的越少。
當時的長平之戰看似白起瘋狂的坑殺了四十萬的降兵,實際上如果不坑殺的話,這四十萬的降兵來如養活呢。
很明顯當時的秦趙兩國由於連年徵爭,糧草早已經不足,說白了當時的趙括就是因為糧草不足才會大敗的,可以說整整四十萬大軍已經餓的提不動刀了。
可是秦國的糧草也只夠自己的兵馬維持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幾十萬的降兵放又不能放,養又養不起,於是一名屠戶誕生了。
我們能說白起是錯的嗎?為了秦國,他的作法是對的,但是對於生命來說,他卻是最大的惡魔。
可以說當時的白起只是立場不同,無所謂對與錯,如果不殺掉趙國這四十萬的降兵,那麼下一個被餓死的可能就是秦國的某個百姓了。
三國時期的曹操為了一己私慾直接下命屠殺徐州,直接造成了千里之內,十室九空的局面。
但是這一切的起因卻是因為有人謀殺了曹操的父親,在古代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他為了自己的孝心能說做錯了嗎?
而當時殺害曹操父親的人,明知道這件事會引起巨大的影響,可是依然還是動手了,只是因為曹嵩身邊的人都被殺光了,所以才讓事實的真相永遠的埋藏下去。
不論是曹操還是陶謙都是受害者,說實話如果不是曹魏最後統一了三國,或許有更多的罵名會出現在我們的歷史書上,但是曹操的這方勢力成功了,成為了最後的人生贏家,於是一切不好的影響都被清除了。
所以說古代的歷史由於資訊不夠發達,交流不太方便,最終的結果只能由勝利者來書寫,也就是所謂的“成王敗寇”,所以古代歷史當中那些所謂的“遺臭萬年”之人,是不是當真作惡多端,並不好說,只能說這一切都是當時的勝利者讓我們看到的表面而已。
不知道沒有,在歷史上一些記載作惡多端的人真的會遺臭萬年嗎,如曹操,劉邦,項羽,秦始皇,白起等名人,他們手裡的人命會少嗎?直接間接死在他們手裡的人命都是成千上萬的,有什麼比殺死生命更可惡的嗎,可我們都把他們當英雄……
回覆列表
不管是統治者,還是當初推倒政權的,可以說都是在殺戮中進行的。
項羽不殺人,怎麼打仗,兄弟們,我項羽從不殺人,劉邦軍隊如果打過來,咱們把馬肉拿出來,他們不吃讓他們打包回去送給他們老婆,誰要是殺人,我項羽就不答應,罰你們一個傾家蕩產。
劉邦聽到後大笑:這個項羽,說的好像我劉邦軍隊就是殺人越貨的主,告訴他們,我劉邦一向反對殺人,打仗嘛,就是聊聊家常,人少了不熱鬧,所以才帶這麼多人來。
曹操怒火中天:這個倒黴的孫權,跟他談談心,約好了在赤壁吃飯,派個周瑜過來殺我的人,燒我的船,傳令下去,各部門打道回府,繼續種菜養魚,來年不跟他們玩了,去找劉備去,那傢伙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