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叮噹爸李
-
2 # e_listen141814398
首先在順治朝主持《明史》編撰的就是洪承疇和閹黨的馮栓。馮栓是個超級大漢奸,此君在喜峰口出資100000兩白銀為皇太極入關資助,為馬士英洗白,馮栓功不可沒。
據史書記載,被馬士英策反的方國安其破壞力比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還要大。在江陰保衛戰的81天中,江陰孤城就抵抗了清軍重兵圍困長達81天,體現南明王朝真正的抵抗能力。之後在浙江地方,勢力超過幾百個江陰的魯監國政權割據政權,幾乎又成為了南明政權光復的希望,但馬士英又徹底毀滅了南明政權的最後希望。方國安敗退就敗退了,但他之後成為了消滅南明王朝的主力,對於消滅南明魯王政權,本來方國安沒有投降清軍,但經過馬士英策反之後,手握重兵的方國安的對於消滅南明王朝的貢獻甚至超過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
當一個環境只能夠容下野獸的時候。這個地方,就不是人類的家園。只能生活著野獸和畜生。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檄文中說,江南人民如果罵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馬士英控制下的弘光朝廷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義大利傳教士馬丁諾·馬蒂尼(1614—1661,中文名衛匡國,字濟泰)所著《韃靼戰紀》記錄了他在中國的見聞:
“他們的攻勢如閃電一樣,用不了多久就佔領它,除非那是一座武裝防衛的城市。
這些地方中有一座城市英勇地抗拒了韃靼的反覆進攻,那就是揚州城。
一個韃靼王子死於這座城下。一個叫史閣部(史可法)的忠誠的內閣大臣守衛揚州,它雖然有強大的守衛部隊,最後還是失敗了,全城遭到了洗劫,百姓和士兵被殺。
韃靼人怕大量的死屍汙染空氣造成瘟疫,便把屍體堆在房上,城市燒成灰燼,使這裡全部變成廢墟,堪稱人間地獄。“
這一點有幾個事實在眾多史籍中都有記錄。首先,當時史可法名望極高,所謂忠義著於華夏而被弘光政權排擠,在揚州的禮賢館,史可法聚集了很多火炮專家,從包括澳門葡萄牙人手裡引進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技術,能夠製作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當然這些火炮在揚州之戰中對清軍造成了多大殺傷在史書上是有爭議的,南明軍隊的單兵實力遠遠不如清軍,當時的圍攻揚州清軍是最精銳的八旗鐵騎,史可法手下的劉肇基殺死的一千多清軍,主要是用火炮殺傷的,而不是用步兵作戰殺死了清軍。另外史可法是在違抗軍令的情況下防守揚州,兵力部署極其單薄,沒有任何外援助。
當時馬士英民憤極大被臣民們比作秦檜,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上馬士英比秦檜壞多了。在那個時代不斷有人要求史可法起兵清君側,起兵討伐馬士英,但史可法始終委曲求全,直到最後死在了揚州,馬士英則始終不斷破壞,不斷給史可法小鞋穿,讓他始終無所作為。
義大利傳教士馬丁諾·馬蒂尼(1614—1661,中文名衛匡國,字濟泰)所著《韃靼戰紀》記錄了他在中國的見聞:
“他們的攻勢如閃電一樣,用不了多久就佔領它,除非那是一座武裝防衛的城市。
這些地方中有一座城市英勇地抗拒了韃靼的反覆進攻,那就是揚州城。
一個韃靼王子死於這座城下。一個叫史閣部(史可法)的忠誠的內閣大臣守衛揚州,它雖然有強大的守衛部隊,最後還是失敗了,全城遭到了洗劫,百姓和士兵被殺。
韃靼人怕大量的死屍汙染空氣造成瘟疫,便把屍體堆在房上,城市燒成灰燼,使這裡全部變成廢墟,堪稱人間地獄。“
這一點有幾個事實在眾多史籍中都有記錄。首先,當時史可法名望極高,所謂忠義著於華夏而被弘光政權排擠,在揚州的禮賢館,史可法聚集了很多火炮專家,從包括澳門葡萄牙人手裡引進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技術,能夠製作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當然這些火炮在揚州之戰中對清軍造成了多大殺傷在史書上是有爭議的,南明軍隊的單兵實力遠遠不如清軍,當時的圍攻揚州清軍是最精銳的八旗鐵騎,史可法手下的劉肇基殺死的一千多清軍,主要是用火炮殺傷的,而不是用步兵作戰殺死了清軍。另外史可法是在違抗軍令的情況下防守揚州,兵力部署極其單薄,沒有任何外援助。
當時馬士英民憤極大被臣民們比作秦檜,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上馬士英比秦檜壞多了。在那個時代不斷有人要求史可法起兵清君側,起兵討伐馬士英,但史可法始終委曲求全,直到最後死在了揚州,馬士英則始終不斷破壞,不斷給史可法小鞋穿,讓他始終無所作為。
據《續明紀事本末》記載,李自成的手下很多人都投降了左良玉,早在弘光政權建立之初,這些李自成手下計程車兵全都嚷嚷著要去進攻南京,左良玉不得已把自己的金銀財寶都分給了這些人,同時在長江上豎起了一門大炮,說誰再敢去進攻南京,就用炮轟!左良玉一直在盡最大可能控制這些部隊,不讓他們胡來。左良玉一再說要他做朝廷的守土保疆的忠誠將領。
後來馬士英胡作非為,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馬士英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最後左良玉也控制不住了。 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大肆誣陷迫害他人。以選中宮為名,把最漂亮的女人佔有,剩下的才給朱由崧。腐敗到極品,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控制皇帝,招募死士,濫用暴力。還有太子案等等。左良玉手下的,主要是哪些李自成投降的部隊,早已義憤填膺,36員大將聯名造反,如果左良玉再不起兵造反,他們就要自我行動了,左良玉已經控制不住了。隨著這些主要由投降過來計程車兵組成的部隊,紀律越來越差,連那些李自成投降過來的將領都看不慣,左良玉對這支部隊的控制力越來越差,後來的左夢庚更是很難控制桀驁不馴的部隊。
我個人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必要的,應該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對於一個民族是很重要的,當年汪精衛時期,就有人因為批評秦檜而被76號逮捕入獄,關進了76號魔窟。馬士英是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也是真正的大漢奸,他搞垮了南明王朝,在桃花扇中,錢謙益是以反面出現,並沒有把東林黨人都當成正面。周延儒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儘管當時周延儒使得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周延儒和馬士英被明史列為有明以來六大奸臣。有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什麼明末清初的古籍都說:馬士英、方國安和金聲桓,是荼毒滅亡南明魯監國政權主要力量?這三個人都是漢族人,但是馬士英和方國安是魯監國政權手下的臣子,而金聲桓早已投降了清朝。
《續明記事本末》記錄著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
3 # 火器工坊
原因很簡單,清軍不欠軍餉。
從明永樂帝開始,募兵逐漸就成了明朝的主要軍力。相比於宋代,明代其實是完善了募兵制的,首先兵源都是青壯年勞動力,在入伍之後,明軍的訓練專案也是很多,雖然王朝中期和末期有疏於訓練的成分在裡面,但是總體而言,明朝的募兵可以很能打,前提是按時發工資,打好了還有經濟獎勵。
然而明末政府經濟情況慘淡,經常是給當兵的開不起工資。如果說不給獎金就算了,現在連工資都要扣,那誰還幹啊!不給發工資,當兵的自然就沒理由玩命打仗,畢竟都不是受愛國主義教育長大的,沒那些民族大義。所以明末的明軍基本不是什麼交戰一處經過苦戰被打敗,通常都是開完槍看著要短兵交接了,轉身拔腿就跑,用一個詞來講就是一觸即潰。
如果只是消極打仗,那還是好的選項。有些地方欠餉嚴重了,當兵的吃不飽飯,也就譁變了。明末的農民起義軍中,不乏譁變的前明軍士卒,甚至在農民起義早期,這些明軍還是戰鬥主力。
降清之後的前明軍隊,不僅有了工資保障,還被清軍嚴格的軍紀所約束。在物質精神的雙重保障下,這些當兵的自然就會玩命的打仗,而原本的訓練素質就不差,一旦都發揮出來,自然就是很強的戰鬥力了。而南明的軍隊大多數還是那樣,這些新投降的軍隊也很清楚自己的前同事們啥情況,因此打起來出現一邊倒就很正常了。
-
4 # 山澗一清泉
所謂鳥無頭不飛、蛇無頭不行。一個團隊沒有好的帶領者,一個國家沒有好的領導者,哪裡能做成事情、成就一番事業。
崇禎不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做一個六部侍郎還行,因為他勤奮,讓他像三公一樣坐而論道難,讓他領導一個國家實在是為難他,是讓他屁股在火上烤。他沒有一天閒著,可幾乎沒做成一件大事!明朝末年不是沒有人才、國家不是沒有錢(以他老丈人為首的官僚富得流油)、敵人也不是強大的可怕,一副牌在他手裡就這樣打爛了。
這就是明朝軍隊在他領導下潰不成軍,可轉眼在多爾袞領導下卻橫掃中國大地的根本原因!
這個問題的答案完美的詮釋了一句話:《論一個領導者對於一個團隊的重要性》
-
5 # Johnny親王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典型制度問題。 如果學過企業管理,就能深入的回答這個問題。
一,馬雲剛剛創業的時候,沒有人來應聘。馬雲面試對候選人只有一個要求,穿的體面一些就行。穿的體面起碼說明候選人還重視阿里巴巴。就是這些基本啥也不會的人到了阿里,現在已經個個是億萬富翁,叱吒風雲。已經不是小編能高攀的起的了。箇中原因,不過是馬雲深諳用人之道,點水成油,化石成金。《孫子兵法》說,取敵之利者,貨也。意思是說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打仗,將領為功,士兵為財,都是取利,要想合作的好,就得互利互惠。用金錢作為獎勵,貌似人人都會。做起來卻各有千秋,高下立見。清軍入關,明軍望風而降。 但多爾袞對其中影響力大的如左夢庚,劉澤清等等,全部封以高官。留在北京恩養。掛帥出征者多為中層幹部,最著名的就是李成棟 嘉定三屠的元兇首惡。在任何一個團隊裡面,中層幹部都是中堅力量,但往往也是最悲催的人物,奉令行事,難以展示平生所學,甚至自己的領導明明水平不如自己也得忍氣吞聲。多爾袞不看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才。
多爾袞對他們說 汝自努力,本王不吝封爵之賞
你想想李成棟們 他們是什麼感覺:成就一番事業,不負一生之所學。 在事業,金錢,美女面前,這些家財不多,官職也不高的李成棟們爆發出了超出常人的勇氣和智慧。江南富庶,富甲天下,又兼之美女如雲 。滿洲兵少,搶也搶不了多少, 滿洲人開化未久,加上語言不通,只覺得金銀是寶,對字畫,古玩,玉器,一竅不通,就都落入這些降兵降將手裡。就是對女人滿洲兵也只能看長相,挑不了出身,自崇禎二年起,李自成起事,長江以北大亂,世族大家,遷到江南避亂的不計其數。 清兵南下,這些綠營兵為了謀人妻女錢財,頻頻製造事端,李成棟南下前,妻妾不過4人,到佔領廣州妻妾400餘人 ,不得不遣散一些。就連固山額真賴塔都看不下去了,上表彈劾,多鐸覺得正是用人之際,說 李成棟功多, 所獲財物皆是本王所賞 。可見他們獲利之巨。二,女真不滿萬,滿萬便無敵。真滿洲的超人戰鬥力給了這些投降的明軍及其強烈的自信心。清軍南下只有豫親王多鐸一萬多真滿洲。每戰都是真滿洲去打,那麼沒幾天就把真滿洲累死了。所以真滿洲是起督戰隊的作用 。每一隊綠營兵出征,就派50-500真滿洲隨行。一則監督,二則打氣,如果戰事不順,真滿洲就上去補鍋。當時南明患上恐清症,見到滿大人無不一觸即潰。
三 清初政治清明 ,令出必行。睿親王多爾袞, 順治帝坐鎮北京可以說統中國而謀一隅,運籌帷幄。但是南明卻政權林立,互相攻扞。 自身矛盾重重。清軍南下,南方多水,八旗鐵騎難以發揮 ,多依靠明朝的降兵降將。但南明自己一手打造的軍隊都投降了, 轉而依靠和自己有殺君之仇的李自成,張獻忠殘部,本身就說明了,南明人心思變,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了,無法抵禦清軍的進攻。
回覆列表
降清軍隊戰鬥力發生這種轉變,從起始到後來發展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簡要總結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降清明軍本來就屬於明軍精銳,用來對付地方明軍和農民軍在戰鬥力上具有優勢。
比如吳三桂降清時,其所率關寧鐵騎本來就是明末北方精銳邊軍,戰鬥力之強自不待言。再比如孔有德原屬毛文龍部下,素以驍勇善戰著稱,他後來孔有德、耿仲明渡海降清所帶領近萬人,亦是百戰之兵,戰力很強。
其次,作戰對手發生了變化,在投降以前,他們同滿清的八旗騎兵作戰,作戰難度大,而降清後,主要作戰物件已經變成了農民軍和明軍殘部及地方軍,這些作戰對手的戰鬥力和原先的對手有著天壤之別。
再次,軍隊後勤支援系統發生了變化,部隊戰鬥力強弱同後勤保障等方面等支援息息相關,陳毅元帥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可見後勤保障體系的重要性和基礎性。這些明軍在降清以前,在農民軍的攻擊下大明王朝已接近崩潰,軍隊的後勤供應難以為繼,軍械、士兵訓練得不到保障;而降清後,滿清前期統治者如皇太極、順治、多爾袞等對其保持了信任、支援,不僅在後勤物資上充分保障、並且有部分八旗軍也編入了降清明軍的部屬,後勤支援系統的由弱到強,也促使了這支部門戰鬥力發生了由弱到強的變化。
最後,歷史形勢發生了變化。隨著清軍入關不斷南攻,其佔領了更大、更富饒的疆域、收撫了更多的人口資源,其佔有的社會資源日漸龐大、充足,滿清的力量處於上升趨勢,而降清明軍的自身實力也隨之不斷增強。而殘破的明朝依舊腐朽不堪,南明王朝朝不保夕,風雨飄搖,農民軍一路潰敗、江河日下,在這種形勢下,此消彼長,降清明軍擊敗對手的難度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