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飛雲子之三分鐘歷史

    自古以來兄弟處好了,能成大事,處不好也能壞大事。親兄弟如此,師兄弟也是如此,甚至師兄弟之間出了問題會比親兄弟更嚴重。

      龐涓的能力雖然不及孫臏,但畢竟也是鬼谷子的學生,到了魏國之後,很受魏王器重,便被任命為大將,兼任軍師很快便把魏國軍隊操練成了一隻威名赫赫的勁旅,打了很多勝仗。而此時的龐涓,早已忘了自己對孫臏的承諾,早已把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忘到了腦後。其實,龐涓也是有意而為之,因為他深知孫臏的能力遠在自己之上,怕他來到魏國之後和他相比自己的短處就會顯現出來,魏王可能也會因此而不再重用自己,所以他為了自己的前途考慮,選擇了違背自己的諾言置兄弟情義於不顧。

      而孫臏的一個好朋友禽滑鰲知道了真相之後,告訴孫斌說,龐涓如今在魏國做了大官,為什麼不見。

      他回來接您前往魏國呢!孫斌不相信龐涓拋棄了當初的承諾,於是禽滑鰲親自來到魏國,會見為王,向魏王舉薦孫臏,魏惠王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孫臏的如此有能力的人,並且還是龐涓的師兄,於是他非常氣憤,責怪龐涓為什麼不向他舉薦?龐涓深知事情瞞不住了,便撒謊向魏王說,因為孫臏是齊華人,他害怕孫臏來到魏國後不能專心為魏國效力,魏王很生氣,他說商鞅也不是秦華人,可最後不也為秦國作出瞭如此大的貢獻。龐涓一聽深感事情不妙,於是便說,大王息怒,我把孫臏接來就是了。但是孫臏來到魏國之後,由於龐涓的從中挑撥,卻並未能及時得到重任,而是做了龐涓的一個慕客。有一天龐涓派人假裝孫臏失散多年的堂兄從齊國給孫臏寄來一封書信,信中說自己身患重病想要在離開人世之前再看一眼自己的弟弟,孫臏於是便向魏王請假,想要回齊國見見自己的堂兄,而龐涓則趁機在魏王面前誣陷孫臏說,他想要叛離魏國,魏惠王盛怒之下便下令將孫臏處以臏刑,而在孫臏被施以臏刑之後,龐涓則人模狗樣的來到自己的師兄面前,說兄長為何這般模樣,然後又幫他治傷,可背後卻派人盯著他強迫寫下先祖留給他的《孫武兵法》這本書。

      剛開始孫斌還以為龐娟是真的關心她,到後來知道真相之後憤怒不已,開始裝瘋賣傻,並將已經寫好的書稿投入火中燒掉,最後在別人的幫助下來到齊國,幫助齊王治理國家。最後在邯鄲之戰中,孫臏設計打敗龐涓。不知道龐涓在看到孫臏留給他的“龐涓死於此地”的牌子後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

  • 2 # 南宮雁門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和他的師兄龐涓都師出鬼谷。龐涓是他的師兄。龐涓在和孫臏一起學習的時候龐涓就認為自己不如孫臏。後來龐涓學業有成之後來到魏國求官。被魏王封為了魏國的大將軍。

    龐涓當上大將軍後擔心自己大將軍的位子會被孫臏搶走就把孫臏給叫來了魏國。然後設計陷害孫臏。最後把孫臏的兩個膝蓋骨被挖了出來,從此不能走路。並且還在他的臉上刺字。想使他不再被人重用。

    當孫臏知道一切都是他的師兄龐涓乾的之後決心要復仇。首先他開始裝瘋。裝了很長時間又裝的很像就成功的騙過了龐涓。讓龐涓對他放鬆了警惕。

    然後齊國的使者來到魏國的時候孫臏與齊國的使者進行了接觸。雖然孫臏被挖了膝蓋骨,臉上又被刺了字。但是齊國的使者依然覺得孫臏很有才華就把他給偷偷的帶回了齊國。

    來到齊國之後經人介紹孫臏認識了齊國的相國田忌。當時齊國貴族之間流星賽馬比賽。田忌比賽經常輸掉。這就讓田忌心情非常鬱悶。

    孫臏知道後就讓田忌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先用低等馬對別人的高等馬,然後用高等馬對別人的中等馬,最後用中等馬對別人的低等馬。這樣就三局兩勝了。田忌這樣做了果然就贏得了比賽。田忌就覺得孫臏有才,想要把他引薦給齊威王。

    齊威王見到孫臏以後想試探一下他的才華,看是不是真如傳說中的那樣。就對大臣們說:你們誰有辦法讓我自動走到山上去。大臣們紛紛議論但也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這時孫兵說刀:臣也沒有辦法讓大王自己走到山上去,但是臣有讓大王自己從山上走下來。齊威王聽後就跟大臣們一起來到了山頂。來到山頂後孫臏對齊威王說到:請恕臣冒昧,大王已經自己走到山上來了。齊威王此時才知道自己中計了。不由得讚歎孫臏的智謀。

    後來龐涓率領魏國大軍攻打趙國,將邯鄲給團團圍住。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威王想讓孫臏帶兵前去解救趙國。但是孫臏覺得自己是個廢人,不能帶兵打仗。於是齊威王就讓田忌擔任齊軍的統帥,孫臏擔任齊軍的軍師。率領大軍前去解救趙國。

    孫臏並沒有讓齊軍直接去趙國進攻趙軍,而是去了魏國包圍了魏國首都大梁。魏王見首都被齊軍給圍住了十分驚慌就讓龐涓率兵回援。龐涓接到指令後立刻帶著魏軍回去救援魏國。當魏軍來到桂陵之後遭到了齊軍的伏擊。魏軍大敗。龐涓被俘。孫臏第一次出手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不久齊國就將龐涓給放回去了。龐涓回到魏國還是擔任的大將軍的職位。

    在幾年之後龐涓又帶兵進攻南韓,南韓也像齊國求救。齊國再次讓孫臏擔任軍師率軍出征。齊國走的不緊不慢,讓韓魏兩國廝殺彼此消耗對方。在齊軍離戰場不遠時,龐涓率兵前來抵擋齊軍。

    孫臏就讓齊軍第一天減少多少爐灶,第二天減少多少爐灶連續減少了三天。龐涓看到後就覺得齊軍不堪一擊,還沒開戰就逃跑了許多兵卒。緊接著龐涓率領少量騎兵前去追擊齊軍。走到馬陵的時候道路天已經黑了,道路也十分狹窄。這時龐涓看到前面有棵大叔的樹皮被剝掉了。上面好像還寫著什麼字。看不清楚就點起火把來檢視。一看發現竟然是龐涓死於此樹下。在這時齊軍的弓箭從四面八方向龐涓他們射來。魏軍損失慘重。龐涓知道自己已是無計可施了。憤怒的自殺而死。孫臏和龐涓的爭鬥以龐涓的失敗而宣告結束!!孫臏還寫了著名的孫臏兵法為後世廣為流傳。

  • 3 # 中孚鑑

    孫臏是戰國時期的軍事家。他和魏國名將龐涓曾是同窗。但後來卻受到龐涓的迫害,被處以臏刑,所謂臏刑就是去膝蓋、斷足的酷刑,如此孫臏就成了傷殘之人。不過他畢竟是有軍事才能的,這讓齊國使者很看重,所以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孫臏來到齊國,成為當時齊威王的軍師。之後孫臏又和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這兩次戰役也就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

    當時的魏國實力強大,可謂是在當時各國中的為霸主地位,魏軍也在諸侯國間縱橫很多年。但因為馬陵之戰的失敗,讓魏國元氣大傷,魏國主將龐涓同時也死在此戰中,魏國亦開始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那古代孫臏為什麼被龐涓迫害處以臏刑呢?

    這是因為孫臏和龐涓是同窗的關係,他們一起拜師學兵法,並且二人開始時關係也還算可以,如此他們也都知道對方的才能。而關鍵的是龐涓為嫉賢妒能之人,由此也為孫臏後來被龐涓迫害埋下隱患。

    龐涓學兵法後下山去了魏國,龐涓畢竟還是有能力的,所以很快就被魏國重用,成了魏惠王信任的將軍。如此的話,龐涓在魏國就有著很高的地位和權勢。

    一旦有了權勢和地位後,就難免會擔心失去權勢地位。龐涓擔心有比他有才能的人來到魏國,這樣他自己就會被魏王疏遠。或者有比他有才能的人成了他的敵人,這樣的話他很難建功立業。如此是對龐涓非常不利的。

    龐涓為了自己的地位權勢長久穩固,所以就有了嫉賢妒能之心,而主要的是他和孫臏曾為同窗,是深知孫臏的才能。龐涓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如孫臏,所以就讓人把孫臏請到魏國,孫臏當時也沒多想,所以就去了魏國。

    然而孫臏到了魏國後,就受到了監視。龐涓因嫉妒孫臏的才能,對他自己構成了威脅,所以就誣陷迫害孫臏,把孫臏處以了臏刑去膝砍足。

    當然孫臏雖然被處以臏刑,但是他的軍事能力和軍事思想卻沒有失去,故而後來他還是以他的軍事才能為齊國軍師,兩次打敗魏軍,取得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勝利,不僅讓魏國失去霸主的地位,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孫臏的軍事能力和軍事思想深受後世推崇,比如在後來唐朝追封的古代六十四名將、宋朝按唐朝慣例追封的七十二位古代名將和宋朝成書的《百將傳》中,孫臏都是位列其中的。

  • 4 # 夥系東

    提起鬼谷子我們都知道,他有四個聞名於世的徒弟,但不知是何原因這四個徒弟紛紛兩兩相爭,並且還有兩位分別被施刑古代酷刑,一個是受臏刑的孫臏,一個是受車裂而死的蘇秦。

    今天我們暫且不談蘇秦,講一講受臏刑而導致殘疾的孫臏。孫臏受臏刑完全是受到了師兄龐涓的陷害。但好在鬼谷子善於占卜,早就料到了孫臏命裡會有一劫。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龐涓先行孫臏一步下山,到達魏國的龐涓憑藉著鬼谷子徒弟的身份,被封為了元帥。但他實際上肚子裡毫無章法就是草包一個。後來孫臏下山投奔龐涓,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便不想讓他留在魏國搶他飯碗,但孫臏若是不在魏國,跑到其他幾國之中定會成為龐涓的強力對手。於是龐涓便假用同門之情對孫臏施以臏刑。

    所謂臏刑就是指挖掉犯人的膝蓋,使犯人再也不能直立行走。孫臏本是習武之人,不能站立就等於成了一名“廢人”,顯然龐涓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在孫臏“詐瘋癲”之後,龐涓便沒有再對孫臏施過刑罰,在他眼裡,孫臏已經成了一個徹底的無用之人。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只是孫臏的緩兵之計,孫臏被害後得到了齊華人的相救。逃離虎穴之後,孫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對!你沒有聽錯,孫臏作為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心中早就埋下了成為軍事家的種子,苦練武學數十載,就這樣被臏刑磨成了灰燼。“臏刑”對於孫臏而言決不能忘,於是孫臏就成了“孫臏”,而孫臏以前的名字,史料中並未記載,至今都無處可尋。

    孫臏改名之後,便開始了自己輝煌的軍事生涯,田忌賽馬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能,圍魏救趙削弱了趙魏兩國實力,而馬陵之戰不僅報了臏刑之仇,還將孫臏的軍事才能推向了頂峰。

    孫臏以臏刑而改名,臏刑也因為孫臏而有名。自孫臏之後,臏刑這種刑罰在史料中的記載,便沒有了具體的受刑者。

  • 5 # 遊史無終

    司馬遷《史記》有云“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這裡面的“孫子”就是孫臏。

    孫臏,齊華人,今山東陽穀一帶人士。是大軍事學家孫武之後。原名孫賓,因遭受“臏腳”刑罰,改名“臏”。“臏腳”就是把兩個膝蓋骨剜去,變成不能走路的殘疾人。那麼,孫臏為什麼會受到如此殘忍的刑罰呢?

    同窗相殘害終身

    孫臏所處的年代正值戰國中葉,尚武成風。各諸侯國為了自強自立,都在懸榜招賢,其中軍事人才尤為諸侯國君所青睞。致使那些出身孤寒的有志之士,都想透過戰場上的廝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孫臏受這種風氣影響,在成年之後,找到了當時隱居於河南深山大谷中的神秘人物鬼谷子。孫臏拜鬼谷子為師後,認真鑽研兵法陣圖和陰陽妙理,與他一同受業的還有河南洛陽人龐涓。從此,兩人交情甚好,只是孫臏在學業上優於龐涓,龐涓的功名心重於孫臏。

    幾年後,中原諸侯魏惠王出榜招賢。龐涓知道後就按捺不住,要求下山撈取功名富貴。臨行前還對孫臏說:“君請靜侯佳音,等我發達了,定來接你。”

    龐涓到了魏國後,魏惠王聽說是鬼谷子的徒弟,十分高興,親自接待。還封了龐涓為將軍,統兵禦敵,成為魏國軍界的頭號人物。幾年之後的一天,魏惠王偶然聽說鬼谷子還有一徒弟孫臏有大將之才。魏惠王連忙召來龐涓,責備他不給自己推薦人才,並令他馬上修書,要孫臏下山來魏國輔佐自己。

    孫臏見龐涓來信了,十分高興,對人說:“龐涓果然仗義。”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心使孫臏也按捺不住,向鬼谷子道了別,下山往魏國去了。

    孫臏到了魏國後,魏惠王大喜,與之一談,確實覺得孫臏之才遠在龐涓之上,當即要拜孫臏為副軍師,當龐涓副手,與龐涓同掌軍權。

    龐涓在旁一聽,就說:“孫臏年長於我,才能又在我之上,怎麼能讓他當我副手呢?我看先讓孫先生做客卿,等立了功,就做軍師,我情願當他的副手。”國王一聽,覺得有理,就拜孫臏為客卿,參謀軍政大事。

    常言道:“利令智昏”。一個人如被功名利祿燒昏了頭,那社會上的人倫情誼就會被拋之腦後,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龐涓就是一個這樣的卑劣小人。

    龐涓當上將軍後,覺得權力這東西太誘人了,就容不得別人摻進來分一杯羹。他本來就知道孫臏之才在他之上,就是不向國王推薦。當國王要封孫臏為副軍師時,心裡更毛,只好以孫臏新來為由阻止了。

    可他不能長期阻止下去,一旦孫臏立下大功,魏國的兵權就非孫臏莫屬。到了這步田地,龐涓也顧不上同窗之情了,準備對孫臏下手。首先,龐涓找了一個自己的心腹假扮成齊國商人,找到孫臏,說是有家信捎給他。信的大意是說家境窘困,叫孫臏早日返回齊國建功立業,使一家人早日團聚。

    孫臏不辨真假,見是家信,十分高興,也給來人捎上一封信,表示自己做了魏國客卿,不能回去,但心裡十分思念故國。

    龐涓得到孫臏親筆家信,大喜。立即把信交給了魏惠王,魏惠王勃然大怒:“我如此重用他,還要私通齊國。”下令處死孫臏,這時龐涓出來當好人了,反覆向魏惠王求情,要求免除孫臏死罪,否則他沒法向天下諸侯交待,都會認為是龐涓害了孫臏。

    見龐涓聲淚俱下,魏惠王就免了孫臏死罪。但為了不讓孫臏回國,判了孫臏一個“臏刑”,挖去孫臏兩個膝蓋骨,讓他永遠不能走路,只能老死魏國。

    之後,龐涓又跑到孫臏那,向孫臏表功。說自己如何在國王面前求情。孫臏一聽,認為龐涓是好人,為報恩,孫臏許諾:要把先祖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回憶出來,寫好交給龐涓。龐涓大喜,他不殺孫臏的原因也在此。

    龐涓的卑劣行徑連給孫臏送飯的老僕人都看不下去了,他把龐涓的所作所為都告訴了孫臏。孫臏大吃一驚,為了保命他想了一個絕招--裝瘋。從此,孫臏變得喜怒無常,披頭散髮,滿身汙穢,胡言亂語並燒掉寫好的兵書。龐涓對這個瘋子開始慢慢放鬆了管束,也為孫臏逃跑提供了方便。

    孫臏瘋了的訊息傳到了齊國,齊國辯士淳于髡認為事有蹊蹺。於是,他受齊威王之命訪問魏國。表面是與魏國通好,實為接孫臏脫險。

    最後,淳于髡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孫臏藏入了運往齊國的茶葉車中。為防龐涓起疑,走時把衣服脫在井邊,擺出孫臏投井而死的假象。孫臏安然回到了故土齊國。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孫臏和其祖孫武一樣,在歷史上都被稱為優秀的軍事家!在軍事理論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

    在傳說中,孫臏和龐涓都是神秘莫測的鬼谷仙師的弟子。孫臏是齊華人,而龐涓則是魏華人。在學藝之時龐涓比孫臏的領悟能力要差一些,所以學得的本領也就不如孫臏。

    龐涓在鬼谷仙師那裡完成了學業之後,便下山尋找入仕為官的途徑去了,不久便得到了魏王的賞識與重用。龐涓善於行軍打仗,為魏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孫臏在學習期滿,深造完畢後,便也下山去尋找入仕的機會。恰好遇到老同學龐涓的召喚,於是他便去投奔龐涓了。起初龐涓還是很熱心的向魏王引薦孫臏的,孫臏也開始吸引到了魏王的重視,逐漸地魏王有重用孫臏之意。

    恰在此時,龐涓的原本就對孫臏有所妒忌的心理產生了變化:他開始害怕起孫臏被魏王重用後,會動搖自己在魏國的地位。於是便開始偷偷的向魏王進讒言,陷害孫臏。說孫臏是齊華人,是絕對不會向著魏國的!一旦魏齊兩國為了爭奪利益而發生衝突,則孫臏反而會成了齊國安插在魏國的臥底。為了消除隱患,魏國不能任用孫臏,但也決不能放他走,以免將他送給別的國家,反過來對付魏國。

    龐涓的讒言,令處於爾虞我詐的戰國亂世之中的魏王,信以為真,他竟然決定要處死孫臏!而龐涓為了詐出孫臏所掌握的《孫子兵法》,反為孫臏“講情”。請求魏王將孫臏處以“臏刑”——挖去膝蓋骨!使其無法站立與行走,這樣孫臏自然也就沒法危害到魏國了!

    就這樣,孫臏就在老同學龐涓的陷害之下,變成了無法站立和行走的廢人!這就是孫臏為何被挖去膝蓋骨的原因所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7 # Z先生評說歷史

    孫臏被挖膝蓋是因為“遇人不淑”,不過好歹故事以復仇成功結尾!話說戰國年間有兩個不諳世事的青年都為了將來能夠成就一番豐功偉業而拜在了“鬼谷子”的門下。這兩個人,一個叫孫伯靈,一個叫龐涓。兩個人一同學習,共同成長進步,結下了深厚的同門之誼。待到學成畢業,兩人互相祝福,要在這亂世之中成為將相之材。龐涓先孫伯靈一步收到了魏國國主的重用,成為了一位將領,本來龐涓大可發揮自己的才能,但是他深知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孫伯靈在計謀和兵法造詣都遠在自己之上,如果他以後被發現了,自己豈不是要埋沒於眾人了嗎?一棵邪惡的種子開始種下。孫伯靈聽說同窗龐涓在魏國受到了重用,正好自己正在四處遊歷,就去拜訪了自己的師兄弟龐涓。龐涓表面熱情接待了孫伯靈,希望他可以多住幾天,共敘同學之誼。而邪惡的龐涓雖然表面笑嘻嘻的,可是心裡卻嫉妒自己的師兄弟到了不能安眠的程度了。他暗地裡派人監視著孫伯靈,另一方面捏造罪名誣陷孫伯靈,自然他是魏國的將軍,陰謀很快得逞,孫伯靈被處以臏刑,被砍去了雙足,臉上被刺了字。龐涓認為這樣就可以使自己有才能的同窗淹沒在眾人之中,而自己可以安然成就一番偉業。嫉妒讓他成瘋成魔,忘乎所以。

    結局:孫伯靈也就是孫臏忍辱負重、裝瘋賣傻逃了出去,跑到了齊國,拜在了田忌的門下,透過“田忌賽馬”聲名大噪。在“馬陵之戰”中,龐涓死於亂軍之中,孫臏得報此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我們老了,是由子孫為我們養老,還是去養老院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