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君史話
-
2 # 我是小金呀01
最厲害的不好說,但是肯定沒有宋襄公,因為個人認為他就是湊數的。
要問我最厲害的,我認識是齊桓公,齊桓公尊重傳統,尊王攘夷,並且聯合諸侯抵禦外敵。
齊桓公在開創霸業的道路上遇到過北狄入侵中原的衛國,為了抵禦外敵的入侵,就聯合諸侯,消滅北狄,孔子說過,如果沒有齊桓公和管仲,中原已經披髮左衽矣。
秦穆公的求賢若渴、楚莊王的一鳴驚人、晉文公的忍辱負重,都很厲害,都很好,但是我認為齊桓公的事蹟更有名族意義。
-
3 # 王不二說史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歷史上對春秋五霸的記載不統一,有很多種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史記索隱》中記載的以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人為主的春秋五霸和《荀子·王霸》一書中記載的以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五人為主的春秋五霸。而這兩種也是我們歷史課本上經常提到的,下面小編就拿《史記索隱》中的五位來介紹一下,他們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
齊桓公: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643年,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國君,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經歷,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先是被管仲刺殺,不過幸虧福大命大,射中了帶溝,躲過了一劫,後日夜兼程趕回齊國,順利繼位為齊國國君,因為之前商量好的,他和他弟誰先趕到齊國就立誰為國君,在位期間,不計前嫌,任用管仲改革,富國強兵,平復晉國內亂等,位列五霸之首,最先開創霸業,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宋襄公:生年不詳,卒於公園前637年,子姓,名“茲甫”,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時期宋國第二十任國君,一生中參加了齊桓公所組織的“葵丘會盟”,後來又平定了齊國內亂,扶持新的太子登上王位,此舉獲得了當時大多數人的支援,為其後來的霸業積累了一定的口碑,在位期間,選賢任能,內修國政,仁義治國。使宋國成為當時的強國。
晉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春秋時期晉國地二十二任君主,也是春秋時期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列,人稱“齊桓晉文”,他的一生同樣也充滿了傳奇性,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卓著,任用賢良為相,減免賦稅,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等,在他一生中,比較有名的戰役比如“城濮之戰”,這場戰役小編大學時剛學過,印象很深,因此,對晉文公也比較熟悉。
秦穆公: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621年,贏姓,名“任好”,春秋時期秦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我們常說的“秦晉之好”就是由他結盟晉國所得來的,有用五張羊皮換人才的典故,在位期間,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人才,擊敗晉國,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廣納賢士,積極進取,稱霸圖強,最後稱霸西戎,為後來的秦王朝奠定了根基。
楚莊王: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91年,羋姓,名呂,又稱熊呂,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成語“一鳴驚人、楚王問鼎等”就出自他,在位期間,在政治上稱霸諸侯,一生武功卓越,極大地擴充套件了楚國的疆域,使楚國在當時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強國,在經濟上,積極發展農業,極大地增強了楚國國力,並且,在治國理政上,選賢任能,善於納諫,重用人才,使楚國不斷髮展壯大。
-
4 # 百花亭雜談
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互相征戰,爭做霸主,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被稱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分別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史記》。 我個人認為,晉文公最厲害,其理由如下
晉文公的功績是抵抗了楚國對中原的進攻,在城濮之戰打敗了楚國,那時候楚國可是第一強國,晉文公有再造華夏之功,所以成為霸主是眾望所歸。而且晉國由此強盛了近200年,而且後來三家分晉後,趙魏韓三國仍然很強大,都是由晉文公開了個好頭。
-
5 # 趙永志67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有說是宋襄公:吳王闔閭:還有說越王勾踐的:除了高舉仁義的大旗宋襄公:都挺厲害的齊桓公九合諸侯:晉文公流浪列國:後大敗楚軍:楚莊王一鳴驚人:秦穆公厲治圖強::吳國在當時也很強大: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
6 # 野草的沉思
關於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
一,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二,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
按實力和歷史的影響力,以第二個說法較為靠譜。宋襄公假仁假義,不如勾踐的臥薪嚐膽,終於滅吳。
春秋五霸誰最厲害?綜合而言,是晉文公最厲害。因為晉國自晉文公稱霸之後,一直總體保持強大,最後競一分而三國。戰國七雄,其中三家(魏,趙,韓)都源於晉國。晉國之強大,可想而知。
晉文公原為晉國公子重耳,因國內發生動亂,他被迫和幾位親信臣子漂游列國。列國有對他態度不好的,也有態度好的,其中比較好的是楚成王執政的楚國,待之以諸侯之禮。有一次楚成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返國為國君,用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說,"金銀寶玉,大王什麼都不缺。惟一可以報答的就是,萬一將來兩國發生戰爭,我將先退避三舍(每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返國,做了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任用賢臣治國,國勢逐漸強大。
晉文公五年,晉,楚之間發生了一次戰爭,即城濮之戰。開戰之前,晉文公命軍隊後撤九十里。軍中官吏問為什麼,晉文公把以前許諾的事情講給了大家。晉軍退九十里後,楚軍仍進逼不止。晉軍反擊,大敗楚軍
其後,晉文公會盟諸侯,為新一屆霸主。
-
7 # 那一刻的對望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鄭莊公也曾稱霸,但因為會盟的規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所以只被認為是小霸。
吳王闔閭主要功績是滅楚,但沒有進行會盟,不能被認為是霸主。夫差擊敗晉國會盟稱霸後就被越國滅掉了,無法名列五霸之中。
宋襄公是因為空講仁義而被楚國擊敗的君主,在史記中被列為五霸之一,但在我看來宋襄公可能是因為仁義的想法被後世尊崇為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是在齊桓公和晉文公兩者的時間差之內進行爭霸的,但很明顯被宋襄公會盟周邊小國的稱霸舉措直接被楚國打死了,反而讓楚國踩著身子登上了準霸主的位置。
我認為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完成諸侯會盟這一重大稱霸標誌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多個諸侯,遠遠超過五霸的名額。其中僅晉國就稱霸百年,會盟多次,幾乎獨佔五霸名額;而夫差最終還被勾踐滅國。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最為標準的兩位霸主,實至名歸,史稱“齊桓晉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透過,沒有爭議。秦、楚兩國雖不被中原國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莊王不論才幹、功績都十分顯著,無法埋沒,尤以當今視角來看,這兩位有相當高的認可率,所以在各史籍當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莊王也得到了寬泛認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事蹟太過感人,在所有的霸主中十分具有代表性,所以也是五霸之一。
-
8 # 史鑑說文老夫子
“春秋五霸”指的是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至於誰厲害,從稱霸的過程以及後來的作為來看,其中宋襄公最為弱小。誰最厲害?齊桓公?秦穆公?楚莊王?晉文公?各有各的功績,各有各的特點。要是真挑出能力以及實力稍強的霸主,我認為,齊桓公應該列為五霸之首。
-
9 # 楊朱學派
春秋五霸是一個文藝概念。而非史學概念。
在鄙人初中的歷史課上,稱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和宋襄公。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秦穆公和宋襄公根本不是霸主。應以越王勾踐和吳王闔閭來代替之。 荀子也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五霸之論。時至今日,春秋五霸以荀子之論最為權威。
今日獻上拙文一篇,再議春秋五霸。
首先,《荀子》並非史書,是與《孟子》、《莊子》、《韓非子》相同的“子書”類文學著作。其目的是為宣揚儒家學派的思想和主張。所以,以文學作品的視角來看,荀子的春秋五霸之說,是最權威的。
若以史學的視角來看,成為霸主要符合三大標準:
一是取得爭霸戰的勝利或不戰而屈人之兵;
二是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
三是被周天子承認和冊封。
此外,成為霸主之後,他乾的好與壞?要看是否救危濟困,主持公道。
春秋時期,最強霸主並不在春秋五霸之列。他是晉國第一明君,被儒家譽為晉之堯舜的晉悼公。
公元前573年,無道之君晉厲公被殺。年僅14歲的晉悼公即位,於是“命百官,施捨,賑鰥寡,救災患,薄賦斂,節器用,時用民。”晉國政通人和,民無怨言,諸侯親附。晉悼公五年,合狄戎,修民事,田以時。
數年後,晉國無積滯,亦無困人,公無禁利,亦無奸民,器用不作,車服從給。君臣恭謹禮讓。
在悼公時期,在大國夾縫中艱難生存的鄭國徹底拋棄“與其來者可也”的外交戰略。轉為真正與晉國結盟。
魯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針對當時的列國形勢,鄭國大夫開始重新分析當前的列國形勢,並調整鄭國的外交戰略:“不從晉,國幾亡。楚弱於晉,但晉不竭力於鄭。若晉致死於鄭,楚將避之。”
在鄭國君臣謀劃之際,宋國向戎侵鄭,大獲全勝。子展把握天賜良機,率鄭師大舉伐宋。不出鄭國群臣預料。晉、齊、宋、衛等諸侯大舉伐鄭,鄭與晉國結盟。楚國無力與諸侯抗衡,便向秦國求援。楚、秦聯合伐鄭。鄭與楚結盟後,便立即伐宋,以故意激怒晉國。
於是,晉國率諸侯的全部兵力伐鄭。鄭國派大夫出使楚國,並稱若楚不救鄭,鄭國將與晉結盟,今後將無法侍奉楚國。
此時晉國的國力達到巔峰期,政治清明,君明臣忠。諸侯親附。此次伐鄭所集結的兵力,為春秋時期歷次戰爭之最。楚國自知無法與之抗衡,故不敢出兵救鄭。此次晉國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晉悼公更是在八年之內,九合諸侯,晉國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威信及號召力,都到遠遠超過桓公之齊國、文公之晉國和莊王之楚國。
依據三大標準。春秋時期有滿分霸主有七位:齊桓公、晉文公、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晉平公和越王勾踐。及格霸主有三位:楚莊王、晉昭公、晉頃公。共計十位霸主。
其中,絕對優勢的超級霸主有三:晉厲公、晉悼公和晉平公。這三位國君在位時,晉國的國力和威望就如同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英國和今天的美國。
春秋第一霸,便是八年之內,九合諸侯的晉悼公。晉悼公在春秋十霸中的地位,就如同喬丹在籃球界,馬拉多納在足球界一樣,獨領風騷。
-
10 # 種地的秀才
關於春秋五霸有幾種說法:首先成為霸主的齊桓公是毋庸置疑的,桓公任用管仲、鮑叔牙等人,一面作內政以寄軍令,一面以尊王攘夷的口號去號召諸侯,實行兼併弱小、擴大自己領土的戰爭。在齊國霸權衰落的時候,晉國強大了起來。到文公時代便代齊而為霸主。文公即位初,東周襄王為王子帶所攻,向晉告急。第二年文公出兵勤王,殺子帶,便號令諸侯尊周,一面以“獎王室,毋相害”為號召,一面擴大地盤。文公以後晉繼續稱霸百餘年,但自襄公後,秦已興霸於西,成了秦晉稱霸之局,之後楚復興霸於南,更形成秦、晉、楚爭霸中原的局面。
楚國莊王即位後,一面整頓內政,一面吞併臨近各弱小諸侯領地,同時問鼎中原與晉國爭霸。公元前608年號召鄭、陳侵宋,公元前606年藉口討伐“陸渾之戎”擴地至於伊洛,觀兵周郊,並向周使王孫滿“問鼎之輕重大小”公元前597年楚兵圍鄭,晉景公派兵救援,六月楚過大勝晉兵,晉的霸權因道中落,楚國成為了中原的霸主。楚莊王不僅大肆擴張領地,而且以圖爭取周天子的地位,所以他不再拿尊周做口號,也不拿攘夷做號召。而滅國之多,兼地之廣遠遠超過了此前的霸主。在晉、楚霸權開始衰落的中後期,繼起稱霸的是吳國的闔閭和越國的勾踐。
闔閭即位後任用孫武改進軍事便成為霸主。一面北向發展兼併弱小諸侯領地,一面戰敗越國,一面西向與楚爭權奪利,攻佔其首邑郢,楚昭王逃至鄖。公元前496年吳伐越戰於槜李,越兵追至姑蘇,吳兵大敗,闔閭戰傷致死。
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94年為吳所敗,自承為吳附庸,臥薪嚐膽後滅吳。並用結齊、親楚、附晉的策略成為東南霸主。綜上個人覺得最厲害的還是楚莊王,你覺得呢?
-
11 # 田家樂樂田思悅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遷都於東都洛邑,平王東遷以後,王室的勢力日益衰弱,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要依靠一些比較強大的諸侯支援。他相繼任用鄭武公和其子鄭莊公為卿士相當於宰相。平王死,桓王繼位,他不想再用鄭莊公。公元前707年,桓王以周,蔡,衛,陳四國之師討打鄭。為鄭師所敗,桓王被射傷。從此,天子威信大減,徒有共主的虛名。於是出現了大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形成了大國爭霸的局面。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為五霸,他們先後做過霸主。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史稱齊桓公始霸。
-
12 # 101號的追求
春秋五霸,分別是下面五位:
第一位是齊國的齊桓公小白,是春秋第一霸,第一個尊周天子會盟諸侯的霸主。
第二位是晉文公重耳,流亡幾十年到老年才登上晉國國君,也終稱霸中原。
第三位是楚莊王,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的大鳥?
第四位是吳王闔閭,有千古名臣伍子胥和兵聖孫武的輔佐,強極一時。
最後一位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終能創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奇蹟。
回覆列表
先選擇一個說法,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齊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確是實至名歸的霸主。晉文公磨難半生,六旬得位,楚材晉用,無愧盛名。秦穆公失馬,楚莊王絕纓皆是王者風範,宋襄公這斯,蠢豬思維,呆鳥行為,揮舞“仁義”大旗,死要面子活受罪,把自己送到楚國當了俘虜,為大明英宗提供了尚差五十步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