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淞講歷史

    劉禪並不像小說中的那麼昏庸

    首先,他的樂不思蜀是迫於當是的情況所迫,但是劉禪身居晉國伏地,如果回答一旦讓司馬家族不滿意,很有可能會引來殺神之禍,死於異國他鄉

    其次,他是為了保證蜀地的百姓的安全

    所以,劉禪並非羅貫中口中的昏庸無能。

  • 2 # 騎馬趕驢

    要評價蜀漢皇帝劉禪的“樂不思蜀”,就要評價下劉禪本人。

    在世人的心目中,劉禪是平庸昏聵之君,在市井街頭的平頭百姓眼裡,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因劉禪小名為阿斗,於是在我們國語的形容詞中,又多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真的扶不起嗎?他真的是個昏庸、愚鈍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嗎?《三國志》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說諸葛亮對射君稱讚劉禪,射君又將這件事告訴了劉備,劉備很高興。“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劉備意思是連諸葛亮都稱讚劉禪“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聰明,我還有啥擔憂的?表示鼓勵。諸葛亮不會阿諛奉承,劉備不會不識人,陳壽也不會弄虛作假,所以,劉禪絕不是像傳統觀念中那麼無能。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事實上:“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縱觀歷史,劉禪就任蜀漢皇帝共計41年,是三國時期所有董事長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其中,諸葛亮輔佐劉禪11年,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還在賢臣的輔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動亂時代,能執政這麼久,劉禪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歷來各方專家對後主劉禪的評價一直囿於闇弱無能、賢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個詬病就是不戰而降、苟且偷安。話說曹魏兵圍成都,劉禪心裡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傷忙一定會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為了保全子民,劉禪在深思熟慮後,決定開門投降。劉禪投降後,北上到達洛陽,被封為安樂公。這樣一來,劉禪多了一個賣國的罵名,卻保全了百姓的姓名財產,無論在當時老百姓來看,還是從當代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都應該是一件好事。對於劉禪不戰而降,實乃“全國為上之策”。劉禪這樣注重華人現實利益的政治家,與“打腫臉充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語,他沒有為一己私利,而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

      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劉禪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裡。所以,劉禪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瞞天過海,養晦自保。某個西方的著名文學家說過:“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一樣艱難的工作。”在劉禪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

    “樂不思蜀”一個詞語讓劉禪徹底被定格為一個反面人物,被認定是個沒皮沒臉的窩囊廢,從而對其進行口誅筆伐。劉禪降魏後,司馬昭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樂,以觀察劉禪的反應。蜀國舊臣聽後無不現出悲慽之容,只有劉禪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活脫脫是一個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一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正是劉禪所釋放的一個煙霧彈,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當時的環境中這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堪稱上上之策。在這個問題上,劉禪實在是一個能稱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在“成者王侯、敗者寇”的主導文化氛圍裡,人們不願意接受失敗的英雄,似乎只有幹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劉禪投降後在洛陽的一段表演,為他博得了“全無心肝”的臭名,從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扣在了他的頭上,甚至連他的名字劉禪(Shàn),我們也經常錯誤地讀成Chán,可見世人對他的誤解之深了。

      歷史跟現實一樣,你越是正著看,越看越是霧裡看花,糊里糊塗;假若你顛倒過來,倒也能看出個一二來。在魏蜀吳三個集團中,劉禪領導的蜀國一直處於弱勢,然而41年來,劉禪能知人善任,公司穩固發展,重現實輕面子,使百姓免受戰爭塗炭,要是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怎能做到這點? 綜上所述,蜀漢皇帝劉禪有容人之量、頭腦清楚、知人善任,而且,樂不思蜀並不等於沒皮沒臉,所以,劉禪不是昏君。

  • 3 # 糖糖的五千年

    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劉禪非真的“樂不思蜀”,而不得已“樂不思蜀”,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要從頭說起.

    劉禪(207年-271年),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援姜維北伐,在位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樂不思蜀意思是劉禪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原文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後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那劉禪真的樂不思蜀嗎?

    蜀國滅掉後,劉禪被帶到了洛陽。司馬昭招待他,而宴會上所演奏音樂舞伎跳舞蹈是蜀國的。但內容不怎麼好,像當年韓信玩的四面楚歌。蜀國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劉禪卻談笑自若。換一個角度來講,此時的劉禪已為“魚肉”,“沒心沒肺”未嘗不是一種明哲保身。他還是中華歷史上唯一被滅國之後善終的君主。

    劉備臨終前特意叮囑:“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而事實上,對於事無鉅細,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謙讓,“以父事之”。按照常規,諸葛亮本應還政與劉禪。北伐前夕,諸葛亮依舊把22歲的劉禪當作孩子,特派心腹“監管”,“後主益嚴憚之”。不僅如此,還在《前出師表》中,透露出對劉禪的種種不滿,象對待孩子一樣提耳面教劉禪的“親閒臣,遠小人”,而青年天子劉禪從大局考慮,委曲求全。諸葛亮的違背了先主輔政的囑託,進而代政,並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

    儘管劉禪與諸葛亮君臣之間也存在著些許不諧,而劉禪也是為大局著想,剋制自己。諸葛亮用人失誤後很內疚,後主安慰說:“勝負兵家常事。”諸葛亮自貶三級後不久,為了不影響諸葛亮的權威,等諸葛亮打了勝仗後,劉禪及時恢復諸葛亮的職務。

    諸葛亮死的訊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床之上。當靈柩運回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諸葛專權對後主很有刺激。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反對為其立廟。但在眾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沒有固執己見。儘管如此,劉禪還是沒有丟掉諸葛亮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證了政局的長期穩定。

    魏延造反,卻表奏楊儀造反。後主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曰:“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為了防止權臣權力太重問題,劉禪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官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鉅細,鹹決於丞相”的政治體制。所以說,劉禪算得上是一個有心計有手段能寬容的第二代。

    由此可見,劉禪的表面樂不思蜀,也是寄人籬下的不得已啊.要不然,必然落不得一個好下場,也就不能善終了.

  • 4 # 尹情

    劉禪這個人歷來很很多的爭議,與真假曹操一樣,有的人認為他聰明仁慈,有的人則更相信另外一句話,扶不起的阿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劉禪可是三國裡在位最久的皇帝,有人說那是因為諸葛亮為他打下的基礎,大家不要忘記,諸葛亮六出祁山已經把蜀國差不多消耗空了,創業固然困難,但是守業更困難,單純這一點來說,劉禪已經很優秀了。

    大家為什麼會對劉禪失望或者說覺得劉禪沒用呢?這就是因為三國演義對大家的誤導,三國演義中蜀國可是帶有主角光環,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馬超諸葛亮龐統等等光環太大了,所以大家對於劉禪的要求自然而然的就很高了。劉備的遺言是讓諸葛亮輔助劉禪,諸葛亮太專權了,事事親力親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果就是蜀中無大將。諸葛亮死後,蜀後主劉禪開始顯露自己過人的才智,任命蔣琬為大司馬,姜維為衛將軍,主管軍事;費禕為尚書令,主管政務,彼此之間互相制衡。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廢除了丞相制度,開始獨掌朝政。

    劉禪的"樂不思蜀",其實是無奈之舉。既以投降,讓老姓免受生靈塗炭之苦,又何必再生事端。在這樣的心境下,劉禪選擇了娛樂的心態麻痺敵人也麻痺自己,避免了被殘殺的悲慘結局。這,也正反襯了劉禪的"大智如愚"嗎?

  • 5 # 如果說情感

    嘲諷劉禪兩千年了也罵累了吧,不要老是拿千古一帝,聖人君子的標準衡量他,人家就是一個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凡人,平庸無能是事實,可也不完全是他個人的錯。

    首先,說說樂不思蜀這一現象。

    都說他是昏庸到了極點,亡國之君到了敵國竟然絲毫沒有一點故國之情,整日沉迷於聲色犬馬,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沒心沒肺,忍不住吐一口唾沫。但是客觀上講這種表面上的昏庸愚蠢也救了他的性命,看看後世李後主因為一首亡國之詞被殺掉,誰能說劉禪的這種行為就不是明哲保身之策,也許是一種大智若愚呢,要知道在司馬炎看來,弱智到極點的人是最讓人放心的,事實證明,他的這種愚蠢讓司馬炎很滿意,後來果然放心讓他回到成都了。

    其二,劉備立儲的失策。

    劉禪沒有當皇帝的天分,這是劉備查人不明之過,自己的兒子什麼成色難道做老子的還不清楚嗎,又不是隻有這一個兒子,看看後世的李後主,宋徽宗父子,天生就不是這塊料,說人家不爭氣那就有點冤枉了。

    劉備是看到劉表和袁紹家廢長立幼出了亂子吸取教訓,但是亂世不宜拘泥常規,長子繼承製相對安全,出內亂的可能性小,但是也就等於是屈服於天命了,江山能不能傳下去就看運氣了。看看人家東吳孫策死後就直接傳位給了三弟孫權,既沒有傳給兒子,也沒有傳給二弟孫翊,果然孫權成為三國在任最久的君主。

    第三,勞模諸葛亮也有錯。

    劉禪未必就不想成為一個明君,也許一直在等待繼承大統,執掌權利,來成就曠古爍今的功業,走出父親的陰影,誰年輕時沒有一點野心和壯志呢。誰知道好不容易登上皇位,以為熬出頭了,來了個顧命大臣諸葛亮。還真把老爹臨終遺言當真,始終把他當孩子看,什麼事都包攬了,事無鉅細,精力旺盛,要命的是還非常忠心耿耿,潔身自好,不好色不貪財,品德堪稱完人,想恨都恨不起來,想找茬都沒有辦法。時間久了,劉禪也就樂得這種高枕無憂,籤個字蓋個章的舒服日子了。

    我們常說,讓一個人廢掉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閒著,空虛無聊,不就得尋尋樂子嘛,朝堂上那幫老頭兒整天板著臉毫不知趣,遇到吃喝玩樂樣樣都會的黃皓就如獲至寶了。諸葛亮此人一個角度看是一位用心良苦,恨鐵不成鋼的父親,想什麼事情都辦得妥妥當當的,讓劉禪高枕無憂。另一方面看,也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的權臣,大權在握,不容得別人來分權,從他跟李嚴之爭就可以看得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累得吐血,壯志未酬身先死,留下一個資深新人劉禪手足無措,戰戰兢兢地面對著強大的新晉對手司馬氏和老江湖孫權。無論諸葛亮是用心良苦也好,貪權也罷,客觀上是害了劉禪,也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至於樂不思蜀,不管是不是真心的此間樂不思蜀,都不能表現出來,劉禪再昏庸,這點兒政治智商也還是有的。這也是他作為亡國之君唯一能做的,保全自己,為宗族留下血脈,把劉氏香火傳下去。有時候屈辱地活著比慷慨赴死需要更大的勇氣。

  • 6 # 老刀嘚不嘚

    “尚思蜀否?”“此間樂,不思蜀。”這是亡國投降的劉禪面對強大而可怕的對手司馬昭的一問一答,是最恰當的一個回答,成功扮傻保命。

    巧了,對話中的兩位都留下一句俗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和“扶不起的阿斗”,一個是老奸巨猾,一個是平庸憊懶。

    說這話的時候,蜀國已滅,劉禪已經不是蜀漢孝懷皇帝,而是曹魏的安樂公了。剛打成都被押到洛陽,下車伊始,司馬昭設宴接風,傻子也知道這飯沒那麼好吃吧。

    那麼,劉禪傻嗎?不傻,十分聰明。諸葛亮說他“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同時代吳國的張溫說他“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列精這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

    當他爹劉備剛稱帝時就立他當太子,而且從小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劉備的眼光是很不錯的,看看他的團隊成員就知道。如果是爛泥扶不上牆,劉備絕對不會讓他當這個CEO。

    那麼這個劉後主性格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二。史書記載,劉禪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想象一下,16歲的聰慧的少年皇帝,像提線木偶一樣地扮演著國家吉祥物,看著那個智慧近乎妖的相父管理著國家。這樣的狀態會成長為怎樣的性格?軟弱,易妥協,把心事埋藏心底,沒有責任心,渴望自立。

    讓我們把目光再投向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場殺機四伏的宴會吧。司馬昭讓樂隊表演蜀地歌舞,這既不是曹魏被蜀漢文化侵略了,也不是司馬那麼貼心遷就客人,目的只有一個,試探!劉禪身邊的隨從都聽哭了。

    劉禪明白自己危險了,當年同樣投降了的劉琮就被幹掉了,幾百年後的李煜借文學創作發牢騷(既沒寫同人小說,也沒涉huang)就死的很慘,劉禪那聰明的大腦在飛速運轉,怎樣回答可以度過險關。“說思念肯定不成,說不想家會不會顯得太假,誰會喜歡呆在生存艱難的首都(對於已經是魏國公民的人來說洛陽就是首都,劇情需要,陝西朋友見諒,我愛西安),而不想回到安逸巴適的家鄉呢?洛Sunny喝湯,曹奐請客喝羊肉湯,司馬昭請客喝牛肉湯,哪有我們成都的麻辣串串好恰?

    說不想家這麼明顯的假話,司馬昭這貨會不會認為我很不真誠,刻意騙他,就像他爹對曹爽那樣韜光養晦呢?咋辦,左右為難。”

    思來想去,劉禪認為必須從司馬昭的立場考慮,怎樣的條件會讓司馬昭認為殺自己得不償失弊大於利,那就是讓他相信自己是個毫無威脅的人。那麼怎樣讓他相信這一點呢,

    司馬昭疑慮有二:

    一,劉禪有沒有不臣之心,會不會捲土重來?

    二,劉禪有沒可能被蜀漢的遺老遺少利用,把他當成旗幟,跟自己作對?就像秦末被項梁拿出來當旗幟的放羊娃楚懷王一樣。

    “此間樂,不思蜀。”劉禪給出了精彩回答,我不想家,不回去,不會被反抗組織利用來對付你,打消司馬昭第二個疑慮。

    此間樂,這兒多好玩多有意思啊。成功用語言勾勒出一個沒心沒肺的弱智形象。

    偏偏有人自作聰明,蜀漢舊臣郤正趁上廁所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

    你瞅,連表情劇本都設計好了。劉禪能照做嗎?不能,這劇本比劉禪的本子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一看就是三流編劇的手筆。而且故事線都和劉禪想要的不一樣。

    但是拒絕嗎?no!本來身邊就沒剩下幾個人了,不能涼了手下的心啊。

    於是,聰明的劉禪這樣演繹: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而且,司馬昭在背後是這樣評價劉禪的: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意思就是,安全,這貨沒威脅,留著也不會造反,殺了反而讓人家說我不仗義,以後也沒人敢投降了。

    從此後,劉禪安居洛陽,又活了八年,死在了司馬昭的後面。

    有人說這樣做太沒血性沒志氣了,但蜀漢滅亡是形勢使然,不是哪一個人說改變就可以改變的。而作為失敗者,劉禪的結局是最好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震的成因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