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州耕牛堂主

    書法的法度是固定的。書法的法度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個性與書法的法度沒有一丁點兒關係,不要刻意的把書法的法度和個性往一起扭。

    上圖為法度謹嚴的歐陽詢的楷書。

    唐人尚法。唐代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都是法度森嚴的楷書。但是,他們五位的楷書風格卻是不一樣的,這裡所說的“不一樣”,就是說的個性。

    書法的法度與個性沒有任何關係的!

    上圖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楷書。

    學習書法,繼承傳統才是正理!書法的法度,源自古人的法帖。書法,無論哪種書體,都是有法度的。而個性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可以融入的,融入好了,就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了。可是,書法風格的形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古以來,有好多人寫了一輩子字都沒有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學書法,法度掌握不牢,或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時,是不能融入個性的。

    上圖為盧中南老師的楷書作品。盧中南老師的楷書是師法歐陽詢的楷書,他在歐陽詢楷書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個性,已經形成盧中南自己的“歐楷”風格。

  • 2 # 星辰硬筆書法

    在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唐人尚法。唐代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都是法度森嚴的楷書。但是,他們五位的楷書風格卻是不一樣的,這裡所說的“不一樣”,就是說的個性。

    我認為書法形成以後,慢慢發展,經歷數千年風雨,已然有了其規律性,法度也就在其規律演變中產生,其中以唐楷最為法度森嚴。萬變不離其宗,不管前輩後人如何變化,也出不了他的法度之外,當然醜書另計。

    我認為每個大家的作品,不論風格,不論字型,楷也好行草也好,它都不會跨出法度之外,因為跨出法度就相當於跨出人類審美觀,也沒見哪個大師隨便畫個圈圈就能流傳百世,即使流傳下來,也只能當古董文物。

    我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救風

    竊以為書法的法度與書者的個性是有某種直接關係的。無法度常規,書者依何為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有了法度,才有個人特色,法度是為你進入書法的高峰境界鋪路搭橋的。這裡所說的個性我覺得是書者的個人性格所形成的個人書法特點風格。

    書法的法度泛指所有的書法知識,有各種字型門派的用筆方法,筆法,字的結構造形。從草書方面看就比較複雜,整個篇幅構圖佈局,在章法上來說,講究輕重緩急,大小,粗細,開合,收放,疏密,爭讓的變化穿插。我們說某位同志的字寫得好,很有特色個性,正是因為他嚴格按規矩辦事,遵循書法的法度章法,不苟落筆,刻苦長期堅持不懈地練習,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這樣,他就領會了書法的精髓要旨,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他的書法就形成自己的風格,破殼而生。越是有成就的好的書法作品,從它裡面越是找得出古人的蹤跡,嚴謹的法度,否則,他的書法就找不出古人的蹤影,就象脫軌的列車。

    所以說,書法的個性特色是由法度派生出來的。就象有了好的工廠,好的技術,好的原材料,才有好的工業產品。

  • 4 # 海鴨蛋老師

    書法的法度,顧名思意,就是書法的書寫法則,包括書法的筆法,筆勢,筆意,形式等等。

    個性是指個人的風格。

    兩者的關係我認為是類似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書法的法度是根本,是大家學習的基礎,這是千百年來書法藝術總結,傳承的結果,有了各方面的規律性,是大家一致公認的公理。個人的風格當然是在法度的基礎之上產生的變化 ,但是萬變不離其中,不能偏離基本的法度,這也是各個書法家都有不一樣的風格。

    書法的法度是對書法作品整體審美觀的總成,書法的法度與個性並不矛盾,法度保證了你的作品為書法藝術的範疇,而藝術不排斥其中的個性風格的存在。個性風格偏離書法的法度,則為“醜書”,譁眾取寵的東西了。

  • 5 # 狂喜淡墨a

    書法的法度與個性有何關係?

    一般都是因個性的不同就有不同書法風格的追求,例如米芾生性癲瘋,性倔怪性放宕,有喜歡奇石,一則放縱則有近王獻之書,王獻之倜儻狂放,書法盡蕭然簡散之能。米從而戀獻之書之法度。後有了變化無常之刷筆。之風格。應該說意氣筆是從王獻之書多少受到了影響。

    書聖王羲之,書妙,源自好遊山,玩水,垂釣,寄情自然萬物,屬於爛漫情性之人,喜好翰墨,因此個性自由自在,所以書法創作出遒麗萬化筆端,開創了一個行書特點為流變之體。也從此有了意法的書法欣賞性。

    由此個性多少對書法的風格法度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但是也有個案,歐陽詢個性平常,人長的畏縮,但是書法景觀俊美,氣象有大。字型漂亮具有q奇特險峻狀。

    可見個性豪爽喜歡書寫草書法度。嚴肅整飭者喜歡楷則。這是一種普遍規律,也有特殊情況,因此個性影響書法法度,僅僅是一個因素。促成一個書法家的風格,有很多因素。時代背景,環境,以及生活條件經歷閱歷學識藝術修養以及……

    由此所提命題,僅僅有點牽強了。多少有相關紐。

    如此理解,淺見

  • 6 # 文化指路人

    在書法作品中氣質來源於法度,書法作品中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在書法作品中文字由篆書而隸書,進一步到了楷、草等,書法形成了特有的法度,從字型結構到佈局再到筆墨精神,有著不同的行為規則,不同的書寫拿捏運用這些規則稱為“度”。 書法的個性具有象形性,書法字形是由特殊的線條筆劃結構而成的,對於這一種特殊的藝術,其中的妙處不難想象,所以書法家總是以豐富的想象力賦予書法藝術合理的比喻,比如古代書法家王羲之把“橫”、“豎”比喻“如孤舟之橫江諸”,“若春筍之抽寒谷”,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很十分形象地描繪出來了。 書法藝術體現了傳統的文學思想,欣賞書法的過程就是體會書法作品點畫、結體與功力,以及風格, 書法作品賞析既是宏觀的把握,比如氣勢、神采、布白,又是細微的觀察,比如用筆、墨、結構、線條等,欣賞線條觀察出作者創作用筆、用墨及其筆法。 其次是書法蘊含的哲理,最後就是神采——書法的精神氣質、格調風韻,這與作者抒發的情感密切相關,一個優秀的書法作品必須具備審美兼備。

  • 7 # 翰墨書道

    書法的法度實際上就是古代經典書法作品的繼承下來的一些規則,這些規則,既有點畫線條方面的也有結構方面,這個法度森嚴的問題還有章法方面的問題,就是在繼承古人經典作品的臨摹學習過程學到的技法和具有嚴謹的位置經營的字形結構以及通篇作品的章法法度,如字字相生、主筆突出,中宮緊密。有了法度才使得書法有了統一的規則,有了美的思想元素。法度是什麼呢,我們經常看電視電影一定不會忘記這樣的場景,特別是戰爭片,敗兵一盤散沙,勝者佇列整齊的畫,這裡整齊的佇列就是有法度。

    那麼法度和個性如何區別呢?我們在臨摹時都會有這樣一個經歷,就臨摹不像,有的地方像,有的地方不像,實際上像的部分就是法度,而不像的部分就已經具備了個性的萌芽狀態。也就是說個性就是有別於其它自己獨具的特點或特色。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提醒一下,學習書法,不要刻意追求什麼個性,要以無我為上,有個性非常容易,而無我卻是非常難得,因為,無我全靠向他學,而個性出於自己內心。書法需要個性,但個性超越了一定的度,勢必會失去作品的藝術性。因為藝術不是自我的任意發揮,是審美情趣或思想的提煉概括的表達或表現。

  • 8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法度和個性是構成書法體式的兩大要素。不管是哪種書體,或者是什麼樣風格的字型,都具有獨特的法度與個性。法度是技術層面的,側重於形象製作。個性屬於藝術層面的,側重於神采表現。例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他們的代表作無一不是講求法度與個性。

    法度是指通行的書寫技藝法則與基本規範,如: 執法、筆法、筆畫、結字、章法等。個性是指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如:節奏感、力度感、氣勢、韻味、竟境、情趣等。

    兩者有著密切聯絡,前者注重技術性書寫過程,後者注重藝術性表達結果。在實際運用當中,無論是臨帖,或是創作,很難把它們分裂開,否則,顧此失彼。

    通常情況下,在初學書法進行基本功訓練的時候,要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範,比如臨摹法帖,必須忠實原作,正確解讀範本精神,以獲得技法精要,謂之取法。在創作過程中,靈活運用已經掌握熟練的各種技法元素,意在寫出個性。因此說,法度是創造個性的前提條件,個性必須依靠法度來建樹。

  • 9 # 華蓮生

    書法的法度與個性

    書法藝術在於精通書法的原理上使用成熟技法創造性的表現出形態美與內涵美,表達高尚的情操,體現一箇中心思想,賦予了書法的人格化,這個結果彰顯個性。

    書法的個性:不同個性的書法,總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和精神啟示。就像面對冰山與大漠時,會有一種野曠高風的審美聯想;當面向大海時,會有一種海闊天空的審美感受。

    法度是一種介媒,法度是一個辦法的概括。法度是一個共性的作用過程,個性是個體活動的綜合結果。不停地完善創作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總結形成法度。等等一系列穩定有規律的辦法概括為法度,於是法度上就有了種種的歸納。當你從書法的法度上和個性上找到一個結合點時就有了一個感悟,誰都能自己創造新法度,誰都有個性。

    這些用筆辦法可以共享:"用筆須平,如錐畫沙;用筆須圓,如折釵股,如金之柔;用筆須留,如屋漏痕;用筆須重,如高山墮石;用筆須變,周全單斷;主張運腕的,主張運肘的,主張運指的;主張要筆筆中鋒的,主張筆只要切起就是側鋒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鋒的;梁同書總結技法:"筆長則靈,毫軟則遒,墨飽則厚,筆快則意出",這也生成了一個法度,不同辦法自構了不同法度,有了完善的技法構成法度的系統,法度是有共性的,因而法度可以共享的。

    獨特的宋徽宗法度的來源。早年學薛稷、黃山谷,中年又學習褚遂良後知用筆蘭亭法度所變而對王羲之《蘭亭集序》著力研究,運用了褚遂良筆路拉長路程距離,再變化薛稷、薛曜盡瘦勁挺秀潤筆致,其線條筆畫進行瘦勁塑身,行筆變化蘭亭的曲為剛直挺拔,只保留起筆的一波三折法並壓縮縮小角度,這是清剛的關鍵。橫畫收筆帶鉤(取《九勢》鉤裹鉤弩)加大加長加快,豎畫收筆用頓點壓制垂直度與重心,加大撇畫處的夾角白麵積,捺畫用複式一波三折法舒展延續連線,豎鉤拉長距離並壓縮夾角和銳化,連筆字像遊絲行空實質上也是一波三折的最大限度的擴大拉長行筆路徑,結體的體勢取黃庭堅的中宮收束呈輻射狀法則,同時在斜畫緊結的體勢上反用褚遂良平畫寬結法進行補充,這個處理辦法使其體勢與筆勢使矛盾協調統一,這是瘦金體的核心所在,體勢的徹底創新,與黃山谷體勢完全不同概念。這些組合了另一個新的法度,他的創造辦法產生了新的法度,這也是一個綜合體,也因為自已的創造才產生了宋徽宗的法度,他的具體使用形成了他的個性。所以法度是可以共享的,個性只是使用者的組合體,是無法共享的。

    徐生翁法度的來源他這樣說:"我學書畫,不欲專從碑帖古畫中尋求資糧,筆法材料多數還是從各種事物中,若木工之運斤、泥水工之堊壁、石工之錘石,或詩歌、音樂及自然間一切動靜物中取得之。有人問我學何種碑帖圖畫,我無以舉例。其實我習塗抹數十年,皆自造意,未嘗師過一人,宗過一家。"這是他的辦法。是可以共享的。

    弘一法師法度的來源這樣說:“朽人於寫字時,皆依西洋畫圖按之原則,竭力配置調和全紙面之形狀。於常人所注意之字畫筆法、筆力、結構、神韻,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決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寫之字,應作一張圖案畫觀之,斯可矣。不唯寫字,刻印亦然。”這是也他的辦法。是可以共享的。

    自己是可以創造法度的。法度是進化的再生產法度。共享了他人的法度,他也可以創造自己的法度個體,使用了自己創造的新法度個體才能產生個性,個性是一個綜合體,是一個使用結果,是唯一的無法共享。

  • 10 # 東方神4571775636926

    書法的法度和個性是怎樣的關係?

    總的回答是:書法的法度和個性是相互依存、彼此互補、交相為用、相輔相成的關係。能夠稱得上書法的作品,法度和個性缺一不可。

    法度的基本釋義為:1.法令制度;法律。2.行為的準則;規矩。在書法中,法度的涵義主要是指第二義:準則、規矩。

    個性,則指個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個性,有人也稱之為“人格”。在心理學中,個性與人格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個性是人格的同義詞,二者均指個人的一些意識傾向和各種相對穩定而獨特的心理特徵的總合。狹義的個性通常指個人的一些與意識傾向相聯絡的心理特徵的綜合表現。有時,甚至指個人的品德、操行。

    縱觀書法史上成功的書家的成長過程,就可以印證法度和個性對於書法家藝術成就的重要影響。或者說,法度和個性的因素,決定了書法家的藝術品位。

    書聖王羲之,他學習書法最初是從師於衛夫人的。而他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以後,也有自己追求和創意,終於成為書壇的聖人。王羲之的個性,從郗鑒選婿時,兄弟們畢恭畢敬,唯有他“坦腹東床”若無其事,可見一斑。

    再說王獻之,他是受其父親自指導學習書法的。可是,他有自己的個性,並不是跟著父親亦步亦趨。有一次,謝安問他:“汝書比右軍(王羲之)如何?”獻之回答:“固當勝。”謝說:“物論殊不耳。”固當勝,意思就是:固然應當是勝過右軍。在學習傳統法度的前提下,這種自信爭強的個性,成就了王獻之。因而,王獻之創造了有別於羲之的具有“外拓”風格的書法。羲、獻草書見附圖一、二。

    其他如唐代張旭,性格灑脫不羈,所謂“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筆如雲煙。”因而,他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狂草書體。其狂草見附圖四。

    唐代懷素,他是僧人,但是個性也比較突出。懷素喜歡喝酒、吃肉,也喜歡吃魚。他“西遊上國”,對前代書法多有閱歷和學習。專攻草書,與張旭並稱為“顛張狂素”。其草書見附圖五

    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其書法個性十分突出。代表作見附圖六。黃庭堅學習草書,最初從師於周越,後來對老師不以為然了。因而,他按照自己對於書法的理解,寫出了風格獨具,草法新穎的黃體草書。這充分證明了個性在書法中的位置。當然,對於黃體草書,後人是有批評的。元代鮮于樞說:草書“至山谷(黃庭堅)乃大壞,不可復理。”這是從繼承傳統方面說的。

    若論書法個性,明代張瑞圖的書法風格更為突出,見圖八。張瑞圖的書法面貌與書法用筆,與前代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等家都有很大的不同。張的書法,或者可以看成是個性對於傳統法度的巨大沖擊。在張瑞圖的書法中,“法度”顯然已經臣服於他的個性了。作為“明代四家”之一的張瑞圖,其書法藝術成就是不容否定的。

    還有明末清初的王鐸,他是法度與個性糅合為一的典範,書法作品見圖九。王鐸鄙薄懷素書法,主要繼承發展王獻之的書風,創作出了獨具特色的大草書法。東瀛人士甚至譽之為“后王勝前王”。

    至於精通書法法度而個性並不十分突出的書法家,唐代孫過庭和元代趙孟頫都是。其餘不列。

    總之,法度和個性是書法的兩極,譬如太極圖中的陰陽影象。沒有法度或不懂得傳統法度而隨筆書寫的“作品”,不成其為書法。沒有(缺少)個性,其書法往往成為籠罩於前代大家陰影之下的“奴書”。所以說,法度與個性這個問題提得好。確實值得研究。

    附九家草書如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反對美國的國家不能聯合起來對美國進行制載或者採取其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