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森聊點事兒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其中作品或是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是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是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內種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細侯》就是是其中一篇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也是《聊齋志異》裡最具爭議的故事。

    它描寫的是餘杭當紅妓女為了與滿生相守,不惜殺死自己與富商所生兒子的故事。

    滿生本是餘杭之地的私塾老師,而細侯則是餘杭賈氏青樓中當紅的妓女,滿生因為偶見細侯的容貌而墜入情網,於是跟同事借錢與之相見。

    本來滿生愛上細侯只是因為她的容貌,沒想到兩個人一見之後互相傾心。兩個人甚至在當日就規劃了未來的生活。

    現如今的滿生連回去的路費都沒有了,只得在當地教書為生,一干就是三年,有一次滿生用戒尺責罰了一個學生,學生想不開居然投河自盡了!在這裡插一句題外話,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重視啊,這麼點事情居然就輕生了,真是沒出息。學生家長去官府控告滿生,滿生鋃鐺入獄。

    這期間細侯為等待滿生為其守身如玉,當地一個富商看中了細侯的美色,他買通了官府將滿生從有期徒刑改判為無期徒刑。並偽造了滿生的絕命書。細侯在絕望之下嫁給我富商,並在一年之後為他產下一子。

    滿生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師德之人,他的學生們都很仰慕他,幫助他逃脫了牢獄之災,並且又出資幫助他回家。

    回家之後的滿生髮現細侯已嫁作商人婦,透過一番打探,他弄清楚了事情原委,並將這一切透過一個賣漿的老婦轉告給了細侯。細侯得知真相之後憤然離開商人,並殺死與之所生的兒子。商人將細侯告入官府,而官府經過調查之後將商人的的訟狀擱置起來,未加理會。

    這就是“細侯 ”這一故事的大概劇情。

    有關“細侯”的爭議就在於她殺死了自己與富商的兒子,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是什麼樣的心理讓細侯忍心殺死了自己的兒子,我們可以把這當成一種復仇。

    細侯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名妓女,其本身一定有著坎坷的命運,無論是被父母或者他人賣入青樓都在她心裡埋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她追求愛情,追求自由,而對兩者的追求都是純粹的,不新增任何雜質的。在他人看來,嫁給富商可以錦衣玉食,似乎令人嚮往。而在細侯看來,這只不過是自己又一次的被轉賣,從一個小牢籠進入了一個大的牢籠。他與商人互相併不相愛,商人只是貪圖她的美色而已,商人見色起意,也會等她色衰之後而棄之,這與她的追求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的。

    嫁給滿生雖然生活會清苦一些,但透過滿生學生救滿生出獄這個事情看來,滿生確實是一個人品高尚的人,與這樣的人一起生活正是他所追求的。並且兩個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之前她與滿生就一起設想過,等兩個人結婚之後,滿生連教書這份工作也大可不必在做。男耕女織就可以自給自足,閒時還可以飲酒作詩,豈不比什麼千戶侯活的更加自在?

    可是商人的出現打破的這一設想,他不僅欺騙的細侯,還讓滿生多受許多牢獄之災,這讓細侯難以忍受,她想要復仇,但又沒有這個能力,她與商人所生的孩子是透過商人的欺騙得來的,這是她的恥辱,本來她的身份對於她來說就已經是一種恥辱了(古代妓女被稱作下九流,是最低賤的人),現在又發生這樣的事情,這讓她如何忍受?她只有將孩子殺死才能一雪前恥,安心與滿生過屬於他們的生活。

    透過官府對於細侯的態度可以看出,官府也是支援細侯這樣做的,否則古人說人名關天,絕不會這樣草草了事。而蒲松齡老先生對細侯的評價也是尤為的高,他評價細侯“壽亭侯之歸漢,亦復何殊?”意思是這與三國時關雲長從曹營毅然迴歸蜀漢,又有什麼不同?可見蒲松齡對於細侯的讚歎之情,溢於言表。

  • 2 # 老張教育新思享
    故事簡介:

    雛妓細侯與一個窮書生相戀,書生為了給她贖身,出遠門去找朋友借錢。但最後錢沒借到,他自己反而捲入了牢獄之災,從此了無音訊。

    這時候,有一個富商看中了細侯,想納她為妾,細侯以與書生有約為由拒絕了他。於是富商設計,讓人把書生的監禁延長,還偽造了一封書生寫給細侯的絕命信,騙她說書生已經死在獄中。

    細侯十分傷心,在鴇母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嫁給了富商,並生下了一個男孩。後來書生出獄,託人帶信給細侯。細侯醒悟過來一切都是富商的詭計,於是趁商人經商到外地時,殺了自己的孩子,和書生一起離開了。

    蒲松齡在文末感嘆說:“壽亭侯之歸漢,亦復何殊?顧殺子而行,亦天下之忍人也!”

    意思是這青樓雛妓的舉動和關羽的棄曹歸漢,又有什麼不同呢?但是殺了懷中的兒子才逃走,也是天下的忍心人啊!

    不為金錢所動,不為溫情軟化,不為骨肉親情所綁架,就為一個承諾,一個義字,小小一個雛妓,甚至殺死了自己的兒子!

    老蒲毫不猶豫給她賜予一個名字:細侯。她就是一個小小的壽亭侯啊!一個青樓女子的名字斷然不可能叫細侯,這是蒲松齡對這位奇女子的讚賞。

    剖析案例

    第一次看《細侯》的時候,還是初中,當時就被“殺子”的情節震驚了。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慎重地思考,反覆細讀原文得到我的看法——細侯殺子情有可原可以理解,但是不可以原諒,甚至是不可以法外開情的。

    其實,早在唐傳奇和宋《太平廣記》裡就有類似的“復仇殺子”故事了。

    貞元中,長安客有買妾者,居之數年,忽爾不知所之。一夜,提人首而至,告其夫曰:“我有父冤,故至於此,今報矣!”請歸,泣涕而訣,出門如風,俄頃卻至,斷其所生二子喉而去。

    《太平廣記》卷194《原化記》

    在古代一些宗教裡,“母”的形象可不是如今主流印象中,那麼慈愛、溫柔、任憑後代予取予求,而是有讓人不敢直視的恐怖面。

    比如印度宗教中的大女神教義。原教旨中,母神在代表能動的自然的基礎之上,還代表著殘暴和混亂,而後期的宗教形象中,女神也是一言不合就毀天滅地的。這些都暗合女身上天然具有創生和滅世的權力。

    而希臘神話中最出名的殺子情節,當屬古希臘歐里庇德斯的悲劇《美狄亞》。

    《美狄亞》改編自古希臘歐里庇德斯的悲劇。美狄亞乃科爾喀斯國王埃厄忒斯之女,地獄女神的祭司,守護著神聖的金羊毛。然而,她愛上了前來盜取金羊毛的希臘英雄伊阿宋,不惜拋國弒兄,追隨伊阿宋來到希臘。二人定居在科任託斯,育有二子。十餘年後,出於私利的考慮,伊阿宋決定迎娶科任託斯王的女兒為妻。悲痛之下,美狄亞開始報復,她用巫術殺死了國王父女,又手刃兩個兒子,乘龍車離去。留下的伊阿宋在荒原中自刎死去。

    從“殺子”故事發散開,在很多小說和影視作品裡,有男性為了阻礙女性時,故意設計讓她懷孕的情節。現實中,也有很多被拐賣的女人為了孩子留下來的故事。

    細侯一開始並不知道富商是她的仇人,而另外幾個故事裡,女主角都是為了報仇,隱姓埋名潛伏在仇人身邊並與仇人生了孩子,在成功復仇之後,女主選擇殺掉了自己的孩子。

    特別是後者,似乎男人都知道用孩子來拴住女人,好像不管是不是這女人自願的,只要她成為了一個母親,她就立馬會成為一個“無私”的母親。孩子一旦成為了人質,母親將甘願為孩子放棄一切。

    但這是真的嗎?女人真的會愛一個違背自己意願出生的孩子嗎?

    輿論中,對“偉大”母愛的宣傳實在太多了,這對女性產生一種洗腦效果。女性產生自我犧牲的意願,不僅僅會為了孩子放棄前途,在家相夫教子,甚至在有了孩子之後,就不反抗強姦犯和不自願的婚姻了,一切為了孩子

    但自我掙扎和扭曲是痛苦的,在現實中,不論是女性的家務價值不被認可,又或者自我價值無法實現,甚至就身處痛苦的婚姻中,她明明想要逃離,卻被母愛道德禁錮,最後弄得一地雞毛。

    具體看法

    1、情有可原

    在筆者看來,細侯著重體現了煙花女細侯的重諾守信。同時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說了生存和貧富之間的博奕。當時社會笑貧不笑娼。有識之士生存無比艱辛,有才有田產如滿生,一樣受制於無錢的困頓。更何況普通民眾,其生存之艱辛可想而知。而富如富商,慣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謀取利益,使陰招迫害滿生,使之不得與細侯及時相會。處事理念是拿錢開道,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而窮人無錢可用,唯一能用的就是一腔情義和滿腹仇恨。

    對恍然大悟惡夢已醒的細侯而言,兒子是自己親生的不假,但他更是仇人的兒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細侯殺子再離,離得決絕、徹底、乾脆。

    我個人認為,結尾的悲劇意味在於為了追求真愛,細侯犧牲了為人母的人倫之情。由此觀之,在細侯身上,女性的成分遠遠大於母性,或許與其出生妓家、性格剛直有關。

    細侯殺子就像一幅神秘的畫作一樣,神秘並不源自畫本身,而是作者。偉大的創作皆具有樸素的現實意義和高遠的寄託意義。從結局可以看出一個文學大師並沒有責備殺子的妓女,而是為細侯設定了崇高的定位,堪比關聖人!

    2、法外不可開情

    這篇故事的結尾是這個樣子的:賈歸,怒質於官。官原其情,置不問。細侯和滿生遠走他方,富商上告在瞭解原委之後地方官竟然置之不理,說明當時主流輿論是站在細侯這一方的。

    在我看來,蒲松齡對於細侯的行為也是抱有同情和理解的,但是並不支援,甚至會感覺有點駭人聽聞。因此最後的結論是這個樣子的:很明顯嗚呼!壽亭侯之歸漢,亦復何殊?顧殺子而行,亦天下之忍人也!在我看來雖然可以同情和理解但是絕對不可原諒甚至法外開恩的。

    為什麼這樣來說呢?蒲松齡的立場我也經無從得知,但是我就我的立場來說一下。我們最為常說的一句話:虎毒不食子。母子之情,天下至愛,按照常理推斷,沒有哪個母親可以下狠心殺自己的孩子。那個被細侯殺死的小孩子也是一個人,他應該具有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力——生存,而作為一個人的細侯剝奪另一個無辜的人的與生俱來的慾望的行為是有違人的立場,滅絕人性的。因此細侯的行為是絕對不可以原諒的。

    一點感慨

    在中國古話中雖然有"父債子償"的說法也有"冤有頭債有主"的說法,因此無論哪個朝代的官方法律還是每年的風俗法都認為殺人償命,所以在細侯與嬰孩這一對關係當中,細侯是出於倫理關係下的喪失人道主義的存在。

    現今主流思潮中,不斷用頌歌和威脅干擾著女性的選擇,被男權綁架的母性彷彿只能突顯生和愛。

    最終,失去了一隻腳的殘缺母性,變成了失控的災難。人類對女性的毫無敬意,是對創生的毫無敬意,是對自然的毫無敬意。男權社會中的每一個人,越是畏懼死亡,越是生得不似人。母權的兩面,殺子禁忌,也許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話題。

    參考文獻:一往文學,“細侯殺子”是《聊齋志異》當中最具爭議的故事嗎?

  • 3 # 鐵錘文史

    《聊齋志異》記錄的都是民間離奇鬼怪的故事,但是故事再古怪,大部分故事的核心還是符合華人傳統的思想觀念。比如懲惡揚善、因果迴圈以及華人最喜歡的大團圓結局。就像電視劇《聊齋》的片頭曲所唱的那樣:

    此時餘杭某富商垂涎細侯美色,知道細侯痴心於滿生,就賄賂湖南監獄官員,讓他們把滿生終生禁錮於監獄,同時仿造滿生絕筆信,斷了細侯的念想。無奈之下細侯嫁給商人,還生了一個兒子。

    滿生命不該絕,被學生幫忙出獄。瞭解前因後果之後,細侯殺死懷中與富商生的兒子,重新回到滿生身邊。富商一紙訴狀告上官府,官府瞭解來龍去脈之後不予辦理。

    故事講到最後,蒲松齡發表了一段議論,認為細侯的舉動和當年關雲長離開曹操軍營,迴歸劉備身邊的事蹟一樣的義薄雲天。同時認為:

    顧殺子而行,亦天下之忍人也!

    看完這個故事的梗概,大家就會明白,這篇小說之所以備受爭議,是因為其中出現了母親殺死兒子的橋段,這個橋段讓很多人思想上接受不了。按照常規的想法,富商再壞,嬰兒總是無辜的,細侯殺死孩子,未免太殘忍,作為“女主角”,有損主人公的形象。

    拋開這個是非先不談,文學創作上,母親殺死兒子的故事並非孤例。很多文學分析者喜歡把中國的細侯和西方神話故事裡面的美狄亞想提並論。

    蠻邦公主美狄亞愛上了英雄伊阿宋,她幫助伊阿宋奪取金羊毛,甚至殺死了自己的兩個親兄弟,和伊阿宋逃亡。沒想到伊阿宋貪戀榮華富貴,要娶國王女兒克瑞烏撒,國王還要驅逐美狄亞。憤怒的美狄亞運用巫術殺死國王和公主,當著伊阿宋的面殺死了她和伊阿宋生的兩個兒子。

    所以,在美狄亞的故事裡,美狄亞殺死兒子,是對丈夫背叛的報復,是一個復仇的手段。

    同樣的道理,細侯殺死自己和富商生的兒子,也是一種報復,是對富商欺騙愚弄她的報復。

    在細侯的故事裡面,有幾個細節,讀者可以用心體會一下。一個細節,是細侯詢問滿生的家庭財產。滿生說家裡只有薄田50畝,細侯說那就足夠了,40畝地種糧食,10畝地種植桑樹養蠶,生活就可以過得下去。第二個細節,細侯知道富商欺騙她,在殺死兒子之後,她只攜帶了自己帶過來的財物,富商的東西她一樣都沒有帶走。

    這說明細侯對滿生是一片真心,她不是一個貪慕虛榮的女人。

    細侯的故事裡,細侯殺死兒子回到心愛的人身邊,這個故事給人最大的衝擊力,就是對千百年來傳統的儒家倫理的顛覆。

    蒲松齡厲害的地方,正是把這個觀念給突破,更加重視個人的情感需求。

    有一個電影片段,可以和細侯相互印證。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半生緣》裡,吳倩蓮扮演的淑貞被葛優扮演的姐夫強姦生下兒子,最後還是離開了葛優。幾年之後吳倩蓮在外地教書,葛優告訴她姐姐病死,還給吳倩蓮看了那個兒子的照片,吳倩蓮看了一眼照片就不再看第二眼,冷冷的說了一句:

    還挺可愛的麼。

    就像她和那個孩子沒有任何關係,就像是在說一個陌生人的孩子一樣。

    這一段非常的真實,因為在吳倩蓮看來,自己只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毫無感情基礎。

    對於細侯殺子的故事,我覺得也是要用同樣的邏輯看待。細侯和富商生育的兒子,只是富商的“香火”,不是細侯的“血脈”。

    蒲松齡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把細侯作為一個女人的“自我需要”,置於傳統的世俗倫理之上。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是非常前衛大膽的處理。

  • 4 # 雪齋話情

    《聊齋志異》故事內容奇特,想象豐富,每個故事都有它的代表性,想弄清楚作者為何要這麼寫的原因,主要看他想表達的是什麼主題。“細侯殺子”的故事不能從常理來看,如果從細侯作為母親殺害親生兒子這個角度來看,她的做所作為的確是天理難容,但是從女性反抗強權,蔑視金錢社會來看,她這麼做正是代表了控訴世道不公,反抗物慾橫流的社會的徹底性。

    細侯身為妓院老鴇的女兒,出生低賤,卻出淤泥而不染,視錢財如糞土,平日裡所掙的錢都給了母親,一心只想要尋找理想中的愛情。滿生對細侯也是一片真情,兩人互表心意定下盟約之後,滿生想要幫細侯脫離苦海,兩人雙宿雙棲。從這裡可以看出,滿生和細侯的愛情是純潔真摯且勇敢的,因為他們衝破了世俗身份的束縛,沒有夾雜任何的物質條件,這在當時的年代,需要很大的勇氣。

    富商貪圖細侯美色,為了一己私慾,趁著滿生在外,設計陷害滿生,使他身陷囹圄,難見天日。若非滿生的學生想法設法把他救出來,滿生估計也就死在監牢裡了。富商陷害了滿生,又假造滿生的死訊欺騙細侯。細侯得知滿生死訊,世界都坍塌了,從早到晚哀哭。由此可見,富商對細侯不過是佔有慾,絲毫沒有憐愛,更談不上情意。

    最後細侯在母親的勸說下,為了報答母恩才答應嫁給富商。從這裡可以看出,細侯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女子,為了愛情,為滿生守節,閉門謝客,為了母恩,出賣婚姻。

    細侯婚後雖然生活富足,但是精神世界空虛,形同行屍走肉。她原以為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滿生卻又回來了,還帶來了事情的真相。她在得知富商卑鄙無恥,陰險惡毒的真面目之後,為了和富商有個徹底的了斷,殺子離去,離開的時候孑然一身,富商的任何東西都沒有帶走。為什麼要殺子呢?因為孩子是她和富商唯一的羈絆,她不想再和富商有任何的瓜葛,所以她要殺了孩子,徹底斷了富商對她的念想。

    孩子是怎麼來的?是富商透過手中的金錢,買通了權勢,用欺騙的手段搶佔細侯而得來的。殺了孩子表示她對富商的厭惡和決絕。富商自以為有數不盡的金錢,可以買通權勢,陷害他人,卻買不通細侯的真心。富商對細侯也沒有真心,細侯對他來說,不過是金錢勝利的產物,更彰顯了金錢萬能的社會常態。細侯對富商的絕情絕義,正是表現了她對金錢萬能的社會現實最大的蔑視和抗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根腐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