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形象管理師艾軒
-
2 # 歷史三日談
對很多人來說,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厲害,因此平日裡把自己拾掇的從外表看起來就咋咋呼呼的,對普通人來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對真正的大亨來說,一看就是癟三的命。
杜月笙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靠著活絡的眼睛,靈光的腦袋,他在黃公館屬於後來居上的門徒,自然是春風得意,好不暢快,平日裡說話都比別人聲音大,走路都比別人跺腳響,生怕別人注意不到他,冷落了他。
但若要人敬,就得敬人,就杜月笙這種將人拒之千里之外的做派,顯然不可能進入真正的主流社會,只能在偏門混口飯吃。
但杜月笙卻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才俊,不想埋沒了自己的一身才華,又想著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而不是在偏遠的江湖人五人六,耀武揚威。
特別是在一次朋友聚會時,高朋滿座,大多數人都是一襲長衫,手拿一把文明扇,看起來極其文明斯文,再看杜月笙,戴的金鍊子能把脖子扯斷,手上的玻璃串子能把手脖子拽折。
杜月笙猛然覺得自己在他們中間格格不入,而且他不認為是別人出了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這不是流氓是啥?文明人哪有他這樣作派的,杜月笙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臊的是五體投地。
自此以後就出現了一個一襲長衫,一把紙扇,說話溫聲細語的杜月笙,黑幫大佬,變成了儒雅、斯文的大亨!
-
3 # 少夫仔仔
一:低頭做事,抬頭看人。
早年的杜月笙貧賤過一般人,十幾歲開始闖蕩上海灘,那時的他是個好賭的小癟三,幹過水果鋪的夥計,也幹過沿街搶奪別人禮帽當鋪換錢的勾當,可與芸芸眾生中的小癟三小流氓不同,這是個會做人的小癟三小流氓。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甚至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謀生的方式,但杜月笙這個小癟三從這個時候就告訴我們,生存可以不擇手段,做人卻要始終如一。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階段的杜月笙練就了一手削水果的絕技,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個小癟三低頭做事的狠勁。至於抬頭看人,可以這麼說,永遠懂得抬頭看人的人,一定是有人情味的,一定是懂得感恩的。小癟三杜月笙就是這樣,與患難中的小兄弟在一起,既記恩又有人情味。
二、智義做事,老實做人。
真正讓杜月笙嶄露頭角的是黃公館隨後發生的一件煙土被搶的突發事件,杜月笙初出茅廬單槍匹馬,用自己的智義之道,不費一槍一彈,要回了煙土,降服了盜匪。
自那以後,杜月笙成了黃公館裡的一個小角色,無論是處理幫內的貪贓兄弟,還是去賭場收錢,他的智義之道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次是既不辱使命又不欺對方,那收穫的自然是老闆的賞識,對家的人情。
三、仁義做事,真心做人。
發跡之後為了利益的窩裡鬥始終沒發生在杜月笙身上,無論是對待黃金榮還是對待林桂生,杜月笙始終如一,一個是永遠的老闆,一個是永遠的大姐。而對待那些競爭對手,無論形勢如何,趕盡殺絕從來不是杜月笙的選項,即便是出手相爭,也是一種仁爭。
打理黃公館的煙土生意,杜月笙盡心盡力,毫無私心雜念,自立門戶成立三鑫公司後,黃金榮仍被他真心奉為老闆,而將張嘯林引入三鑫公司,也是利益之下講仁義。
這期間,軍閥之間,幫派之間利益紛爭不斷,但杜月笙總能左右逢源,縱橫捭闔,用他自己的話說,做事要刀切豆腐兩面光。不怕被別人利用,別人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對人必須誠懇,即使有人欺瞞我於一時,我總能以誠字來感動他,使他心悅誠服,我的處世之道,盡在一個誠字。
成為上海灘頭面人物的杜月笙,講究人面,場面,情面。講究這些,絕不是為了一時之利,而是他發自內心的做人之道。無論是黃金榮被綁,還是張學良來滬戒毒,無論是接濟名仕,還是保護要員,杜月笙都將這三碗麵吃的頗為講究。
逢人遇事講究這三碗麵並不代表杜月笙是個沒有原則底線的好好先生,承諾在他那裡從來是一諾千金,民族氣節在他那裡從來是毫不含糊,所以縱使在那血雨腥風的年代,他也從未出賣過國家,出賣過朋友。
杜月笙做人的的方法遠遠不止上面三條,下面這幾則杜月笙先生的做人法則,讀懂後終身受用!
【一】對人必須誠懇,即使有人欺瞞我一時,我總能以誠字來感動他,使他心悅誠服,我處事之道,盡在一個誠字,你們能舉一反三,方始可以談交友!
自古以來,一個人要取得大的成功,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身邊必須要有一個全心全意為你服務的團隊,當然,形成這個團隊的基礎,離不得一個誠字。交友也是一樣,少了誠字,終將是海市蜃樓,只是短暫的存在!
【二】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
要想別人記住你的好,那就要在他最需要什麼的時候,給他想要的,有時哪怕只是一個饅頭,給對了人,別人可能一輩子記住你的好。雪中送炭,是籠絡人心的不二法則!
【三】事不要做絕,要留有餘地!
人在社會走,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強。任何時候不要把事情做絕,也不要把話說絕,要多留餘地,就算有理也要讓人三分!此法是化敵為友的最佳之法!
【四】花一文錢要起到十文錢的效果,這才是花錢能手!
錢財對任何人都是不夠用的,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必須學會最佳的理財和用錢的方法,哪怕只是一文錢,也要用到刀刃上,讓他發揮最大作用!
【五】人活在世上要靠兩樣東西,膽識和智慧!
一個人要想上位,必須要具備兩點:膽識和智慧!在生活中要不斷要磨練這兩個能力,越強越好!
【六】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行走於社會,結識你的貴人或者能幫到你的人,那也是一種能力。劉邦的成功,就是結識了大批的奇人異士相助,不得不說,劉邦識人、用人真是千古一絕,使他從一個小混混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國之君!
【七】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兩面光!
在處理棘手的問題時,一個最佳原則:儘量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能討好!杜月笙先生的處事之風格真是高人一籌!
【八】捱罵是假的,銀子才是真的!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熟了。”很經典的一句話。在職場沒有不受氣的,除非你是老闆,既然不是老闆,為了薪水那就面對捱罵吧,這種捱罵多是自己工作疏忽造成的,所以要理智的看待,真誠的接受!
【九】善忘是一件好事,善良的人不記得對別人好過,也不記得別人對自己壞過!
成功的人都喜歡幫助人或是給人好處,他們所付出的從沒有要別人回報的意思,如果幫助別人要人回報,那你定會陷入困惑之中,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知恩圖報的。別人對自己的不好,也不要懷恨在心,否則只能增加自己的負重,又何必呢!
【十】一等人,有本事,無脾氣;二等人,有能力,有脾氣;三等人,無能力,無脾氣;四等人,無能力,大脾氣!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因自己的脾氣至敗,有的甚至丟掉了自己的性命。其實在生活中有一句話很適用:好能力,不如好脾氣。脾氣好的人事業多順利!
整理不易,希望您能採納
回覆列表
《杜月笙大傳》 :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by 艾軒
眾所周知,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是“上海灘三大亨”,他們各有各的閱歷,各有各的招數,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灘可謂是呼風喚雨、叱吒風雲。
但在這三大亨裡,杜月笙的名氣遠比那兩位要響亮,杜月笙的關係也遠比那兩位混得開。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相當傳奇的一個人物,有“三百年黑幫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稱。
從水果小販到黑幫大佬,從地痞流氓到社交名流,從小癟三到企業家,杜月笙的一生又是如何做到黑白兩道通吃,官場商場皆宜的呢?
杜月笙語錄一:英雄不怕出身低,關鍵要有一個好腦子。
杜月笙的童年異常清苦。兒時母親難產而死,父親也在其五歲時撒手人寰。繼母張氏雖待他不薄,但最終也受不了生活的艱辛棄他而去。隨後他去投奔堂哥,被堂嫂成天辱罵,又去投奔舅父舅母,可遭到了同樣的待遇。飽受欺凌的杜月笙無奈流浪街頭變成了一名小混混。
直到那一年,杜月笙14歲,他決定闖蕩上海灘,去做一番大事業。
杜月笙的第一份營生是從水果店的夥計做起。但天性不安於現狀的他,怎麼會甘心做一輩子小商販。杜月笙一直知道,想發財,就必須要找到正確的靠山。而當時,上海灘勢力範圍最大的當然是青幫。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那麼幾次機遇,只要能抓住其中一次,便可以徹底改變命運。這從杜月笙的經歷便足以證明這一點。
1907年8月,杜月笙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救星,此人叫黃振億。在他的引薦下,杜月笙見到了當時在上海灘名聲如雷貫耳的黃金榮。
最開始,杜月笙只被當作一個普通夥計給黃金榮倒茶水、點香菸、遞毛巾,由於他人勤奮、守分寸、嘴又甜,有幸進入黃公館隨侍在黃金榮身邊。但老上海都知道,黃公館雖然姓黃,但真正的主人是黃金榮的老婆桂生姐。所以,正如杜月笙語錄中的那句“英雄不怕出身低,關鍵要有一個好腦子。”於是,杜月笙不由將目光投向了桂生姐,開始動腦子在她身上下功夫。
杜月笙語錄二: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如果說杜月笙的好運氣是從結識黃金榮開始的,那麼,杜月笙的發跡史就是從搞掂桂生姐開始的。
透過一段時期的觀察,杜月笙看清了黃公館執行的明暗兩大系統。明裡是黃老闆帶領一幫兄弟、朋友在前面辦公事,暗裡則是桂生姐指揮著一幫小朋友在後面做著煙賭兩檔的發財生意。
為了從桂生姐身上開啟缺口,杜月笙做了許多事情。這些事情既有上天賜予的契機,亦有自己苦心的經營。
最初的契機是,桂生姐得了一場大病需要人照顧,沒有人願意做這個苦差事,杜月笙一聽馬上應下來,盡心盡力、不眠不休地一直守在身旁。病癒後,桂生姐對杜月笙另眼相看,常在黃金榮面前誇獎杜月笙。
在此之後,又發生一個決定性事件。作家吳天成在《杜月笙大傳》中介紹道:“一天晚上,桂生姐派出的幾名嘍囉做成一票煙土生意後,將一麻袋煙土交給黃公館的一名夥計僱車送回。沒想這名夥計因事先向朋友洩密,導致途中煙土被劫走。一麻袋煙土價值不菲不說,這事兒傳出去豈非砸了黃老闆招牌。但當時公館裡剩下的都是一群老弱殘兵,沒一個敢去尋回這一麻袋煙土。桂生姐急得團團轉,這時,杜月笙勇敢站出來,只帶了一把槍孤身前往。沒過多久,杜月笙竟然將人和土全部帶了回來。”這件事不僅讓桂生姐看到了杜月笙的能力,同時,對他事成後謙虛低調的態度也頗為欣賞。
另有一次,杜月笙在賭場替桂生姐坐莊贏了錢,桂生姐只留下四百彩頭,其餘兩千全部給了杜月笙。杜月笙拿到這“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沒有狂嫖濫賭,也沒有隨意揮霍,而是主動翻倍清理舊欠,分給以前的師傅、恩人,還有一些窮困的鄉親,自己所剩無幾。後來才知,這兩千塊錢其實是桂生姐特意用來考驗杜月笙人品設定的局。杜月笙重情義輕錢財,這說明他不但要做人,還一定要做人上人,所以桂生姐斷定杜月笙是一匹好馬,必須好好培養他、扶植他。
慢慢地,杜月笙成了桂生姐的心腹,也成了黃金榮的心腹,有什麼大事、難事、不好處理的事通通都交給他,最後,索性直接讓他參與到黃公館最機密的工作之中——搶奪鴉片。
杜月笙語錄三:錢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存錢再多不過金山銀海,交情用起來好比天地難量!
杜月笙的錢是從“搶奪鴉片”開始賺的。
書中說:“他招兵買馬,網羅亡命之徒,很快就建立起一支搶奪鴉片的隊伍,後來被人稱為‘小八股黨’。第一次搶奪鴉片得手,整整一船煙土,相當於搶到幾十萬銀洋。從此,伴隨著一次次佈置周密的搶奪鴉片行動的成功,大量財富流進了黃金榮和杜月笙的腰包。”
但杜月笙到底是杜月笙。錢財固然重要,但杜月笙最想要的其實是名聲。
所以,“搶土”的生意穩定後,杜月笙又生出個大膽的想法,他聯合黃金榮、張嘯林成立“三鑫公司”,幾乎壟斷了租界上所有的鴉片生意,大發橫財。杜月笙擔任三鑫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同年,擔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勢力愈大,地位也逐漸與黃金榮、張嘯林並列。
與黃金榮和張嘯林風格不同的是,杜月笙更注重協調黑白兩道及各派系之間的關係。他運用販賣鴉片、開設賭場大肆聚斂錢財,又用這些不義之財,去籠絡社會上活躍著的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文人墨客乃至金融工商鉅子。
上海灘的大律師秦聯奎執業不久,賺了點兒小錢。聽人說杜公館的賭局場面豪奢,便託人帶他去開眼界。誰知他一入賭局,便一發不可收拾,幾注的功夫便連輸了4000大洋。那時銀元很值錢,吃一桌席不過五六塊大洋,普通人家的保姆一月工資也只有兩三塊大洋。輸了這麼多錢,秦聯奎跳樓的心都有。杜月笙得知此事,立即派人送上4000大洋,令秦聯奎感激涕零。從此以後,秦聯奎便成為杜公館的座上客,杜家一旦有法律糾紛,秦聯奎立即義務收拾殘局。
更值得稱道的是,杜月笙還和高傲的國學大師章太炎成為摯友。章太炎性情急躁,脾氣很大,罵起人來不管不顧,光緒、孫中山和袁世凱都曾被他罵得狗血淋頭。按說杜月笙這個流氓大亨,大字兒都不識幾個,應該得不到章大師的待見。但就是這麼巧,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章太炎的侄兒與一位有背景的“二代”發生房屋糾紛,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只好請章太炎幫忙。章大師實在找不到可以擺平此事的人,經人提醒,想起了在上海灘呼風喚雨、神通廣大的杜月笙。章大師給杜月笙寫了一封信,請求其幫忙。出人意料的是,杜月笙不僅立刻擺平了此事,事後還專程去蘇州拜訪章太炎。章太炎自然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杜月笙知道章太炎的生活素來清苦,臨別時悄悄將提前準備好的一張2000銀元的莊票壓在一隻茶杯下。此後,杜月笙又不時接濟章太炎,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熟絡。章太炎甚至根據杜月笙的口述為其修撰家譜,對其身世大加美化。
事實上,杜月笙發跡以後,他也對人很大方。不管是誰,只要來求助杜月笙,杜月笙都會盡量幫忙。所以有句話說,在上海灘“沒有杜先生擺不平的事”。
尤其春節過年,全上海灘的人都知道,給杜先生拜年是絕不會空著手回去的。包括很多窮人、乞丐,只要到大門口來給杜先生拜年,總歸是能分紅。
所以,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本簡單的數字賬,而是吃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碗麵的大算盤。從一名水果店的小夥計到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為上海工商界響噹噹的人物。杜月笙既有強大的青幫背景做後盾,又有悉心經營的各種人脈為支援,再憑藉自身時機的精準把握,既而成為歷史上不可捉摸的傳奇人物。
杜月笙語錄四:善忘是一件好事。善良的人不記得對別人好過,也不記得別人對自己壞過。
杜月笙的確是一個不可摸捉傳奇人物。
他雖然是上海灘黑幫大佬,卻一直致力於將自己洗白。儘管如此,一旦當核心利益遭到觸犯,他做出的第一反應,仍舊是難脫黑社會本色。
中國民國史研究室主任汪朝光說:“杜月笙是個複雜的歷史人物,他起家於幫會,有‘黑’或‘邪’的一面,但他又支援過抗日,也就有了‘白’或‘正’的一面。而歷史評價應該實事求是,該否定就否定,該肯定就肯定。對杜月笙來說,雖有‘正’的一面,但總體而言,‘邪’的一面更突出,不是個值得特別肯定的人物。”
1927年到1937年,杜月笙的勢力達到頂峰。1937年抗戰爆發,杜月笙離開上海,先到香港後赴重慶;1945年抗戰勝利,杜月笙以意料之中的民間幫會總代表的身份返回上海,但他呼風喚雨的黃金時代已然成為歷史。而此時,已進入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六年。
精明世故的他十分明白,抗戰勝利後上海的租界消失了,市政歸於統一,他的黑社會組織不僅失去了賴以生存、繁衍的治安死角,而且失去了最有力的後援——享有治外法權的租界當局,他和他的勢力集團已不再具備租界維護隊的價值,自己過去的好時光只怕要成為明日黃花。
1949年,國共兩黨進行最後決戰。杜月笙觀察著形勢,知道必須作出一次重大選擇了。然而,他有沉重的歷史問題,如果留下,前景實在難以推測。反覆權衡,杜月笙決定遠離政治漩渦,既不留上海,也不去臺灣,而是定居香港。
晚年,生活在香港的杜月笙身體每況愈下,哮喘病癒加嚴重。杜月笙病倒後,他的第五房太太,著名京劇演員孟小冬感念其當年的諸多照拂,一直服侍在側。
進入1951年夏,杜月笙已經病入膏肓,當其立遺囑處置遺產時,外人無不好奇這位鼎盛時單為其一人服務的僕人就達97名的“大亨”到底能留下多少財產給家人,結果杜月笙報了數:11萬美元。
分配完遺產,杜月笙把所有事務都交給得意門生陸京士處理。1951年8月16日下午,63歲的杜月笙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他的骨灰葬在臺灣,而他的遺願是葬在故鄉上海浦東高橋,至今沒有實現。
於此,杜月笙和他的時代也已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