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貴中
-
2 # 辣酒君
關羽,美髯公也~
桃園三結義開啟了對關羽忠義的標識的認知。忠肝義膽,兄弟同心。與君拜天地,一生一世便是同路人。曹操三番五次表達對關羽的愛惜之意,但關羽不為所動,歸心似箭並且堅定不移,忠義之心顯而易見。萬夫莫敵之勇,驚天駭世之氣魄。只見他一身長衫,留有翩翩美長鬚,眼神炯炯有氣魄,手持青龍偃月刀,赫然而立。在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還有為曹操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下落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可謂曉勇直至。領兵打仗,臨危不亂,利用地形、戰術巧破敵軍,領兵攻取襄陽的時候,他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立下了赫赫戰功。當然還有膾炙人口的關於關羽的刮骨療毒的故事。他一邊飲酒,一邊下棋,似乎忘記了他的疼痛。華佗稱讚道“從醫以來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了不起的人,將軍乃也。” -
3 # 嘯清風
唐國強演繹的諸葛亮很經典
影視經典橋段:
第一: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時,可謂青年才俊,雄才大略。
第二:諸葛亮舌戰群儒,演出了諸葛亮的博學多才,才華橫溢。
第三: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四:秋風五丈原,壯志未酬,蒼涼戚憫。
-
4 # 天天大橙子
我最喜歡賈詡。在我眼裡,賈詡是三國時期,甚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智慧、最聰明的人。那麼,賈詡的智謀到底有多高明呢?透過以下這些事情,你或許就能可見一斑了。
1、急中生智救自己一命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2、毅然離開段煨,既保全自己又保全家人
興平二年,賈詡離開李傕,前往華陰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對賈詡的智謀非常敬服,卻又害怕賈詡奪其兵權,因此對賈詡表面上客氣禮遇,暗地裡卻處處提防,不敢信任。
賈詡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於是便決定去投靠張繡。臨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問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在這裡,我的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因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這裡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離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加之他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希望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夠得到保全。”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還對他“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疑慮頓消,也十分高興,對賈詡的家人也十分照顧。
3、見微知著,斷定勝負
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於穰城,後因傳聞袁紹準備趁虛襲取許都,曹操這才不得不從穰城撤退。
曹操撤退時,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但張繡不聽,強行追擊,結果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
張繡戰敗回來,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張繡聞言十分困惑,說:“之前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能獲利。”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果然把曹軍的後衛部隊擊潰。
得勝後,張繡向賈詡請教個中緣由,賈詡說:“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將軍你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是曹操的敵手。曹軍剛撤,曹操必定親自殿後,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比不過他們,他們計程車兵也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定是後方出了什麼變故,所以他在打敗將軍你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你,所以我知道將軍你用敗兵也能取勝。”
張繡聽了這一番解析,對賈詡更加佩服了。
4、力勸張繡待價而沽,投靠曹操
建安四年,袁紹準備攻打曹操,於是派使者去拉攏張繡,結好賈詡。張繡準備答應袁紹,而賈詡卻在張繡招待袁紹使者時,很不客氣地公然拒絕袁紹的結好,高聲對使者說:“請回去代我們多謝袁紹的好意,他與兄弟袁術都不能相容,能容得下天下英雄豪傑嗎!”
張繡見賈詡這樣,又驚又怕,悄悄對賈詡說:“事到如今,咱們應當依靠誰?”賈詡於是提出投靠曹操比投靠袁紹更有利的三點理由:其一、曹操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名正言順。其二、袁紹強盛,張繡以不多的人馬去投靠他,必定不會受到重視;而曹操勢單力薄,張繡前去投靠,曹操必然十分高興。其三、曹操是抱有稱霸天下大志的人,一定會拋棄之前與張繡的私怨,以向四方表明他的恩德。
賈詡這三點理由,既有對大勢的分析,又有對人性的精確洞察,可謂入情入理。所以,張繡最終採納了賈詡的意見,率部投降曹操。而曹操果然如賈詡所言,不計前嫌,不僅熱情招待張繡,與張繡結為兒女親家,還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推薦賈詡擔任執金吾,封都亭侯。
5、對戰爭走勢準確判斷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進入相持階段,曹軍軍糧用盡,曹操心生退意,便問計於賈詡。賈詡說:“您在精明、勇敢、用人、決斷四個方面都勝過袁紹,如今之所以與袁紹軍相持半年未能取勝,只是想顧及周全啊。抓住機會,便能很快取勝。”曹操稱善,後來抓住機會偷襲烏巢,果然以少勝多,一舉戰勝袁紹,取得了統一北方的決定性勝利。
賈詡不僅能慮勝,還能慮敗。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攻打東吳。賈詡提出勸阻,說應該先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曹丕當皇帝后,雄心勃勃,想盡快統一天下,便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於黃初四年出兵征討東吳,結果也是無功而返。
6、出奇謀離間韓遂與馬超
建安十六年,曹操率部征討關西,韓遂、馬超於是聯合關西十部,聚集十餘萬人馬,據守潼關抗曹。
韓遂老謀深算,在關西經營多年;馬超能文能武,勇猛過人。所以,如果韓遂與馬超能夠同心協力抵抗曹操,曹操想要在短時間內打敗關西聯軍,絕非容易之事。但遺憾的是,韓遂與馬超在戰爭一開始就因為戰術上的問題而出現意見不和。
賈詡敏銳察覺到這一點,建議曹操進一步離間韓遂與馬超的關係。
韓遂與曹操是老朋友,因此在戰場上請求與曹操相見。曹操採納了賈詡的建議,便趁勢答應,獨自與韓遂在陣前天南地北(絕口不談軍事等正事)交談了很長時間,談到開心處還拍手歡聲大笑。會面結束,馬超等人問韓遂,曹操說了些什麼?韓遂說:“沒有說什麼。”馬超等人不相信,對韓遂有了疑心。
之後,曹操又給韓遂寫了一封信,信中故意圈改塗抹了許多地方,好象是韓遂所改的。馬超等人看到曹操寫給韓遂的信件,更加懷疑韓遂。
於是,曹操與馬超等約定日期進行會戰,斬殺成宜、李堪,大破馬超等。而這場戰鬥,曹操之所以能夠乾淨利落地取得勝利,關鍵就在於賈詡出奇謀,離間了韓遂與馬超的關係。
7、暗中支援曹丕
在曹丕未被確立為王位繼承人之前,曹植才名方盛,不僅得到楊修、丁儀等人的支援,且得到曹操本人的青睞。曹丕因此十分緊張,暗中派人問計於賈詡。賈詡說:“但願將軍能夠弘揚道德,培養氣度,實踐士人的責任和義務,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做違背孝道的事情,這樣就可以了。”曹丕聽從了賈詡的話,於是時刻暗自磨鍊自己。
其後,曹操也私下詢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不答,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曹操聞言大笑,立刻明白賈詡的意思,於是立曹丕為太子。
曹丕代漢當皇帝后,感念賈詡當初的暗中幫助,便任命賈詡為曹魏的第一任太尉,進爵魏壽鄉侯。
總之,在中國歷史上,賈詡可算是繼漢初的張良、陳平之後最有智慧的謀士。所以,賈詡不僅受到當時士人的推崇,後代的史學家也對賈詡的智謀讚不絕口。比如,陳壽說:“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白居易說:“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易中天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
5 # 小蘇經典
諸葛亮是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和武將趙雲是書中塑造的兩個近乎完人的形象,而諸葛亮更是神化了。
不管從智慧方面還是道德方面。在智慧方面,自三國演義問世來,諸葛亮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中智慧的象徵。從一出場的隆中對這一名段,就體現了諸葛亮與眾不同的學識。及後的火燒新野、借東風、智取三城、三氣周瑜、漢中之戰、七擒七縱、空城計等,無一不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至於用八陣圖阻止陸遜、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勸告鄧艾的石刻等,更是神乎其神。在道德方面,《出師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更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至於諸葛亮所犯的一些錯誤,經過書中描寫,反更顯出他的人格偉大。失街亭後要求自降三級,對軍中事物管理過於細緻,在軍事上謹小慎微等,都是透過缺點來映襯他的優點的。總之,諸葛亮不管在能力還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是反面形象,由於《三國演義》的推劉反曹,曹操是以一個奸雄的形象出現的。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是將奸雄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從刺董卓孟德獻刀、殺恩人呂伯奢一家、挾天子以令諸侯等例子都是他奸雄的表現。同時,曹操還是個文武雙全、極有才幹的人,從招募義兵起家,伐董卓、討呂布、官渡敗袁紹到佔了半個中國,都是他政治能力的體現。曹操還是個非常重視人才的人,對一些曾是敵對的人能夠重用,如重用賈栩等。特別描寫了對關羽是愛慕有加,戰華雄時贈酒、以及後來的賞金封侯,甚至對出走都採取了寬容的態度,更體現了曹操對人才的愛惜。曹操還是個極有文采的人,銅雀臺賦詩《短歌行》,充分體現了曹操的文采,所以與他才兒子並稱三曹。總之,曹操的是個有才幹、文武雙全的政治家,但由於書中描寫他的一些奸詐的表現,成了一個“奸雄”。
周瑜,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周瑜這個人可倒了大黴了,被描寫成智短才拙,處處不如諸葛亮的人。但雖然這樣,仍能讓人看一個光彩照人的形象,從十五回出場,到五十七回病故,是一個風流儒雅,瀟灑幹練,卻有意氣用事、頭腦簡單的周瑜形象。周瑜的風流儒雅,書中描寫不多,倒是蘇軾的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羽扇綸巾的形象深入人心。說到才幹,訓練了一流的水軍、用蔣幹將計就計、用黃蓋苦用計、最後用火計破曹,這些都不用說了。但書中為了襯托諸葛亮,對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負面描寫。首先是對抗曹操上,寫周瑜是動機是狹隘的,是諸葛亮假稱曹操有意“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才使周瑜抗曹。而且在赤壁之戰中,也僅是發揮了配角作用,處處落於諸葛亮的下風。甚至在人品上也顯得心胸過於狹小,稍有不順就急得吐血,對才華高的諸葛亮嫉妒,下了殺心。同時,他的死亡也正是由於智力落後於人太多且心胸過狹所致,丟了勝利果實,賠了夫人又拆兵,最後意想天開想賺對方,反而連命都喪了。雖然這些與史實不符,但為了襯托諸葛亮,周瑜這個人物也只好如此“犧牲”了。
劉備,書中的劉備,是一個仁義明君,忠厚長者。但魯迅曾批評:欲顯劉備長厚,似偽。這一句對於《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是很非常恰當的。周瑜講道:劉備嫋雄之姿,並非長久曲屈人下之人也。但書中的劉備卻是處處表現得過於忠厚,厚道,倒給人一種偽的感覺。不過,由於書中對劉備的推崇,對劉備的塑造還是正面的。劉備有武勇的一面,三英戰呂布就可以看出劉備的武藝。但為了體現明君的方面,對劉備的德,是著重刻畫的。首先,體現了劉備的忠,劉備對漢室的忠心,受漢獻帝衣帶詔,漢室未亡時決不稱帝等。其次,體現了仁,在新野自身難保時堅持攜民渡江等。第三,體現了義,在兩位結義兄弟遇難後堅持為他們報仇等。第四,體現了厚道。多次寄人籬下有機會奪取而不取。第五,體現了很重視人才。最出色的表現就是在趙雲單騎救主後的摔阿斗,所謂民間諺語中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在收買人心方面,小說中還特別會表現劉備的哭,所以有人說,劉備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來的。但也正因為劉備過於注重這樣一些小德,忽視了一些大德,如在處理關羽和張飛遇難問題上,過於強調兄弟情誼而不顧國家大義,導致了兵敗,使蜀漢元氣大傷,從此不能恢復,興復漢室化為泡影。
最忠心 最講義氣——關羽
字雲長,本字長生,幷州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漢族。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物件,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家,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
關羽在小說裡不是人是神 忠義之神 終關羽之身也無一件不忠不義之事 就是在被迫降曹只是也提出一旦得知故主訊息就馬上前往,這不僅是忠而且還是難能可貴的忠 曹操敗走華容之時 他不但沒有阻撓而且還放之過去(那是殺曹操的最佳時期)可想而知多麼義氣
最猛——典韋
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世稱“古之惡來”。在京劇中被畫為黃臉。三國時曹魏猛將。擅使大雙戟,為人壯猛任俠,曾為鄉人劉氏報仇,殺人出市,人莫敢近。軍中的牙門旗既長且大,人們都不能把它舉起,而典韋竟以一手便將其執而豎起,人們都以他的奇力為異。初屬張邈,後屬夏侯敦。曹操討呂布於濮陽時,典韋奮力勇戰,為曹操所異,又因其人忠誠謹重,自此引典韋為近侍,遷為都尉,置之於左右。後曹操於宛城時,張繡先降而復反,急迫曹操本營;典韋守著大門,殊死惡鬥,殺敵甚眾,最終因敵人太多而戰死。在這一戰中,曹操的長子和侄子也都戰死了。事後,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親自祭奠,痛哭失聲。他對眾將領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雖實史並未記載此事,但是完全可以說明典韋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三國裡面武藝最好的,力氣最大的,最有衝勁的不是典韋,但最猛的卻是他。先說曹操收他入會時的情景,夏侯敦形容他:逐虎過澗。就從這一點來看,三國裡所有武將都不如。大家都知道,老虎是野獸,什麼都不怕,就是一大群人去圍殺,他也會奮力反攻。這個典韋居然將老虎追得滿山跑,試問,能讓老虎都害怕的逃跑,誰有這個本事?曹彰的“手格猛獸”比起這個“逐虎過澗”,可以說相差甚遠。能讓老虎害怕得逃跑的人,他的猛是發自骨子裡的(比張飛的相貌兇狠更厲害)。然後宛城之戰,典韋在大醉,身無片甲,並失去武器的情況下,奮力拿起腰刀殺敵,當手下全部戰死,刀砍缺的情況下,提起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馬軍方退步兵又上,槍如葦列。最後典韋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走前門而入。分析上面,首先,典韋力氣不比許諸小,可以提起兩個軍人當刀舞(不然無法解釋擊死者八九人),其次,死了半晌,無人敢過。當時張繡統領的是他叔叔張濟死時留給他的部隊(精銳的西涼軍),居然讓典韋嚇得不敢走前面過(典韋死後),可見當時的士兵對典韋是多麼畏懼。連姜維死後,士兵還一哄而上將其割碎生吃。從上面可以看出,典韋的“猛”,是連張飛都比不了的(張飛的猛是表面化)。而且典韋武藝高強,可以飛戟殺人,還百發百中。只是死得太早,出彩不多,不過宛城一戰可以名留千古。
最帥 最有膽量——趙雲
三國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龍。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趙雲當陽長板那一戰是他的出名戰 從小說裡就能聯想到他應該是個帥小夥 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 八尺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左右這麼高的年輕小夥 應該算是個帥哥了
長板一戰他單槍匹馬衝入敵陣殺死曹操戰將50多員,可想他有多膽大,這一戰讓他在很是惜才的曹操心裡有了很大印象,至使後來他們相遇曹操發出:“當年長板英雄尚在”的感嘆。
最喜歡的就是趙雲了!!!
-
6 # 咱誰的都不欠
我的回答有點跑題兒了。我覺得三國裡面的人物,沒有令人十分佩服的角色。諸葛亮,曹操,周瑜這三位應該是書膽。看過之後沒產生心靈震撼的感覺,和翻看三國演義差不多。不像水滸中的魯智深豪爽,仗義,救人於危難。外表魯莽,心細如髮,俠義之行令人永遠難忘。
-
7 # 使用者3981829363590林
我喜歡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智慧聰明,軍事上以少勝多,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知彼知已。但不喜歡他殺傷力過大,攻心戰術多一點還比較好。
-
8 # 影子陪我歌唱
我喜歡龐統。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才智與諸葛亮齊名,當時人們都說“臥龍鳳雛,得之一可安天下。”可見他的才智計謀都是出類拔萃的。早年,龐統在劉璋帳下,後因為劉備與之決裂。才同劉備一同入川。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聽聞他犧牲的訊息後,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為了表彰他的功勳,還封他的父親為諫議大夫。他有著大多數才子的傲氣,剛正,豁達。
回覆列表
周瑜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演藝裡雖說他小氣課不下孔明但是原著太突出孔明的原因他先讓孔明投奔江東但不能實現才出此下策也是保江東六俊八十一州,孔明在江東為關和一天與孔明作戰必是最強的敵人他身為兵馬大都督不能不考慮。在說赤壁火攻讓曹軍號稱八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一站而名揚天下江東老百姓無一受難,實在是帥氣的@二成子92103235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