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利刃號

    海上霸主的飛行甲板,是艦體面上為艦載機起飛降落以及停放所設計的上層甲板,上世紀的艦載機起降的速度並不是很大,因此可以在軍艦船頭,或者炮塔上架設小型甲板起飛。

    現代航空母艦採用的是大面積全直通上層甲板,根據戰爭需求,不斷改進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都會設計的比船體本身寬很多,這是因為在執行完成任務的艦載機歸航的時候,進行降落會對飛行甲板造成極大的衝擊力,因此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都被要求使用高強度的鋼板,或者複合材質製成。

    所以海上霸主的飛行甲板主要就是為艦載機提供起降停放作用,在實際應用中為了增大艦載機的容量,以及降落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減小,航空母艦通常飛行甲板會比艦體寬約1.5倍,那麼區分了起飛和降落區域的大面積的飛行甲板,甲板厚度為多少呢?

    不同噸級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厚度,面積都會有所差別,在上世紀激烈的海戰中,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為了能夠抵抗大口徑的炮火衝擊,設計的時候要求能抗460毫米的火炮衝擊,所以就為大和裝了22895噸的裝甲防護,炮塔的裝甲最耐衝擊,厚度為650毫米,側面裝甲也設計為410毫米,比起現代戰艦,猶如堅實的堡壘,因此大和號宣稱為永不沉沒的戰列艦,所以日本也為航空母艦設計了恐怖的甲板厚度,飛行甲板的底層是厚度為幾十釐米的鋼裝甲,上層面加裝了一米厚的水泥,以此來抵禦盟軍艦載機的轟炸,這也是航空母艦飛行甲板厚度的巔峰。

    現代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底板是一層鋼板,其表面會覆蓋多層材料,例如防止鏽蝕,防潮一類的材料,一般情況下甲板厚度設計為50毫米至80毫米,80毫米厚的甲板,一般特殊設計在航空母艦尾部,因為需要緩衝艦載機降落的衝擊。米國的光輝級航空母艦,擔心被艦載機使用航彈襲擊飛行甲板從而重創艦體而設計了增加甲板厚度的方案,因此甲板厚度為76毫米,實際戰爭中得出結論,擁有如此厚度的飛行甲板已經足夠抵禦艦載機轟炸了。

    美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使用的就是50毫米厚的甲板,因為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50毫米厚的複合型材作為甲板,已經滿足了戰爭基本需求,不再是上世紀的實心材質了。而且結構設計採用蜂窩六邊形,減輕了船體重量,不再需要厚重的甲板。

  • 2 # 江湖夜雨0319

    估計3000mm厚的特殊鋼材,還得耐高溫,韌性好。目前,全球只有四個國家可以造出來。核心機密,注意保密。

  • 3 # 軍武吐槽君

    沒多厚,不足十釐米,是不是不敢相信,但這就是事實。以美軍最主流的尼米茲航母來看,其飛行甲板厚度為5釐米左右,這基本上已經是甲板厚度最大的地方了,而像機庫甲板厚度只有3.8釐米,通道甲板的厚度甚至只有1.5釐米左右,是不是驚呆了?看這張圖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虛。有些人說甲板厚度高達30釐米,真的就是笑話了,以尼米茲航母1.8萬平方米甲板面積計算,比三個足球場都大,如果都採用30釐米的複合鋼材製造,,按照尼米茲的長寬高我初步計算了一下,332.85×76.8×0.3×7.8≈59817噸,而尼米茲級航母最大排水量不過10萬噸,那除了甲板,其他地方不是隻能用木頭造了?那艦載機、燃料、彈藥、食品補給啥的也別帶了,吃飯就靠釣魚,打仗就用意念?所以甲板不可能這麼厚的!但是話又說回來,甲板要禁受幾十噸機體的高速碾壓摩擦,又要被幾千度的尾焰炙烤噴射,海上高鹽高溼的環境也時刻在折磨它,飛行甲板簡直就是耐磨耐艹的先進典型,按理說不該做這麼薄啊!那為什麼甲板能夠做的如此之薄呢?因為它不一般,航母甲板普遍採用屈服強度在500Mpa以上的添加了多種稀土元素的特種鋼,而且抗冷衝擊性特別好,還基本無磁,目前能夠製造航母甲板鋼的國家只有中美俄法日等少數幾個國家,絕對是金屬冶煉工業的尖端產品!當然了,航母甲板雖然是鋼材製造的,但是鋼鐵表面容易打滑不利於飛機起降,且相對不耐腐蝕,所以從二戰開始,美英日等航母大國紛紛給航母甲板鋪設一層厚實的橡木板,以增加摩擦力,發展到現在,橡木板已經被高科技塗層所取代。現代航母甲板塗層一般由50%三氧化二鋁、30%的硫酸鋇、20%的環氧樹脂混合調配而成,這玩意兒表面凹凸不平,有點像羊毛地毯的紋理。不過這種塗層摩擦係數達到0.7以上,厚度超過一釐米,即使用高跟鞋使勁踩踏也完全踩不壞,關鍵是這玩意耐高溼、高鹽、高溫,而且還防火、防盜、防小強,和甲板鋼簡直是絕配!就說這些吧,下期再見!(美軍正在進行甲板塗層施工)

  • 4 # 血染戰旗紅

    航母的飛行甲板不會太厚,一般也就50㎜左右。不過,它是一種高技術的特種鋼板。首先,它要能承受飛機起降時強大的衝擊力。想想二三十噸重的飛機拍在甲板上那衝擊力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它的屈服強度達到800兆帕以上,也就是每平方釐米能承受8噸的衝擊力。其次,它要能承受飛機發動機尾焰上千度上溫的燒灼。特別是有些垂直起降的戰機,如F35B、AV8B、雅克36/38,它們在垂直起降時,發動機的尾焰是直接噴到甲板上的。最後,單塊甲板面積要儘可能的大,以減少焊接。一般來說,航母甲板單塊面積最少都有二三百平方米。

  • 5 # 軍備解碼

    飛行甲板是航空母艦最基本的功能設施,其作用主要有三個:一個是用作飛機起降的跑道,另一個是用作飛機備飛的停機坪,再一個是飛機、彈藥、人員的調運、活動場所。從飛行甲板的作用來看,飛機起降對於甲板的效能要求最高,因此飛行甲板的效能指標也主要是圍繞飛機起降進行設定。

    具體需要滿足:承受飛機起降時的巨大沖擊,承受飛機高速高溫的尾焰衝擊,保障飛機安全起降的平整度,保障飛機機輪與甲板之間的足夠摩擦,經受海洋高鹽分溼度環境的腐蝕等等。

    上述任務需求和指標要求,對航母飛行甲板結構和材質提出了嚴峻考驗。

    首先,飛行甲板鋼材要具備很高的屈服強度。高屈服強度意味著鋼材具有高強度、高韌性,使其能夠承受劇烈的衝擊,還能有效恢復受衝擊時的形變。同時,也有利於減少甲板厚度,降低甲板總重,從而有效控制航母總噸位。

    為實現這些功能,現代航母的飛行甲板用鋼屈服強度都在600MPa以上,而且多使用六邊形結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鋼材拼接的應力和形變。多數航母的飛行甲板厚度約35毫米~80毫米,很多使用了多層甲板結構,也就是鋼甲板+複合材料,以增強飛行甲板的整體效能。同時,根據飛行甲板的不同位置,其厚度、結構也有所差異。比方說飛機降落時受衝擊最重的降落區,甲板必然重點加強的。

    總體上看,由於材料技術進步和作戰環境變化,飛行甲板的厚度也在不斷的最佳化調整。上世紀40年代,航母飛行甲板厚度在80毫米左右,而各國現役航母的飛行甲板大約35~50毫米,中國的遼寧號航母也在50毫米左右。

    其次,飛行甲板鋼材具備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比方發動機尾焰衝擊燒蝕、機輪衝擊和摩擦、海洋環境腐蝕等。同時,為了提高飛行甲板整體效能,還會在甲板鋼表面噴塗多層複合材料,以提高表層摩擦力,以及耐高溫、耐鹽、耐潮、耐曬、防鏽等能力。因此,很多時候都能見到航母甲板表層呈現出“凹凸不平”的粗糙外觀。

  • 6 # 漩渦鳴人yy

    一般來講的話,大致是35到80mm,這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所謂的標準來建造航空母艦,所以具體數字並不清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美國,日本為首的航空母艦部隊在太平洋戰場上面上演著一場又一場航空母艦去想對全確定了航空母艦在未來戰爭裡面的絕對霸主地位,但這個時候航空母艦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轉折期,因為噴氣式戰鬥機要上艦了。

    美華人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特航空母艦甲板全都是木質甲板,木頭怎麼可能抵擋的了噴氣式戰鬥機噴射出來的尾焰呢?所以必須要對甲板進行改裝,不能夠用木頭了得用鋼鐵或者是現如今的複合甲板。

    但是木頭這個東西材質比較輕,而鐵製的夾板或者是鋼製的夾板,他比較重,如果說在航空母艦上坊用鐵質或者是鋼製的夾板的話,重心太高,船容易覆滅。

    甲板的鋪設並不是說一無是處,只是增加重量,而是說在接下來的防火呀,封閉機庫,增加甲板面積都是有一個很好的選擇。

    你比如說現如今航空母艦巨大的外飄,這個東西用木材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了的,然後就是在防火方面,雖然說木質的夾板維修起來更加方便,但是一旦發生了爆炸,或者是起火燃燒的話,就火也特別困難,這些甲板也起到了很好的隔火作用。

    當然,現如今的這些甲板很多都是經過特殊的處理的,增加了摩擦力,增加了防火效能,防潮溼效能,防腐蝕效能,總之,技術的進步,讓現如今武器裝備的可塑性越來越高,之前完全不能夠想象的事情也漸漸的變成了現實。

  • 7 # 被上帝遺忘的角落

    不可否認,航空母艦是人類迄今為止製造出來的最大武器裝備,包含了數不盡先進的科學技術,雖然航母的目標非常大,但想要擊沉一艘現代航母卻是非常困難的,這並不是說航母的甲板和裝甲有多厚!

    其實,現代航母的飛行甲板厚度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厚,只有40-60毫米,以美軍“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其飛行甲板平均厚度只有50毫米,機庫甲板厚度則38毫米,而通道裝甲厚度只有14毫米。這並不是說航母全身裝甲都那麼薄,艦體水線以下裝甲厚度達到了193毫米,航母指揮中心、彈藥庫、動力系統的裝甲厚度達到了300毫米。 對於不少稱航母甲板厚度答300-500毫米的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甲板總面積約為25000平方米,如果按最下說法300毫米的厚度來算,鋼材的密度為7.9噸每立方米,25000×0.3×7.9=59250噸,要知道尼米茲航母有12層艙室,其輕載排水量也只有7.9萬噸,一個甲板就佔6萬噸那就只能是漂浮的甲板了,還要什麼航母!

    另外,航母應對導彈攻擊也不是靠甲板或者裝甲來硬坑的,對於現代反艦導彈來說,50毫米的裝甲和300毫米的裝甲沒多大區別,只要被打到都能擊穿,所以航母的防護幾乎全部交給了驅逐艦組建起來的防空反艦網。航母飛行甲板那麼薄其實也是無奈的選擇,再厚的話對於動力航速續航來說得不償失。 其實航母的飛行甲板只要能撐起艦載機降落的衝撞就行了,一般來說航母艦載機降落重量不會超過30噸,而屈服強度在800兆帕左右厚度為50毫米的特種鋼材完全可以應對30噸重量的艦載機降落的帶來的衝撞,但如果是艦載機砸上去爆炸的話就無法應對了,如圖所示艦載機降落失敗發生爆炸,航母被砸出大坑,也可以看出甲板厚度非常並不厚。

    總之,現代航母飛行甲板的厚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厚,只有40-60毫米,大概兩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直徑的厚度,如果沒有防空攔截系統的防護,很多反艦導彈都能將其擊穿的(反艦導彈大多是攻擊軍艦兩側,很少有灌頂式攻擊)!

  • 8 # 皇家橡樹1972

    老企業號航母的飛行甲板長滴就是圖片裡這個樣子,它是一塊超長、超寬的鋼板,但它是厚度是≥50毫米,“老企業號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排水量8.5萬噸,已經算是超級航母了。上面那張“老企業號”飛行甲板距離太遠不直觀,這張照片“福萊特斯號航母”重大事故後,被燒扭曲的飛行甲板非常直觀的顯示了超級航母飛行甲板厚度。

    從兩型航母照片來看飛行甲板的並不厚,在50毫米左右。 航母用鋼板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樣越厚就越好,反而是航母飛型甲板在不影響效能的條件下越薄越好!過厚的鋼板重量是很大的,就會增加了航母的“死重量”,航母主機的輸出功率就白白的消耗在自身重量上,而不是為了提高航速和航程,所以包括飛行甲板在內航母所用鋼板都是採用“低合金高強度鋼”來製造 ,這樣就可以減少鋼板的厚度。航母從誕生到二戰結束,飛行甲板大部分是木質的,選用木質甲板的目的就是重量輕、減震好,當時的艦載機機身強度不高,如果直接降落在鋼板建造的飛行甲板上有可能被“顛散架子了”,早年間的戰艦甲板沒有塗防滑、耐熱/散熱漆,戰艦在熱帶執行任務時用不到一個小時甲板的表面溫度就會上升到50°以上,為了避免高熱帶來的不適(不但燙腳,熱反射還容易中暑)早年間的戰艦都要在裸露甲板上鋪設木質甲板。“埃塞克斯級航母”上鋪設的木質甲板,美軍二戰時期的航母都是木質甲板,除了前面說的那些好處之外,木質飛行甲板被毀之後可以較方便的更換,並且美國所在的北美地區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資源量豐厚...所以,美國的航母不像二戰中後期英國和日本航母那樣使用鋼製飛行甲板,以提高防彈能力,美國航母即便是被擊沉,美國也能很快的再建造幾艘,拼消耗英國和日本肯定不行!美國的航母是以增加艦載機數量為原則,而鋼製飛行甲板在相同排水量條件下要少搭載至少25架飛機。當然,木質甲板下面有要用幾毫米厚的鋼板當襯板和支撐板(英國2萬噸的航母鋪設了70毫米厚的鋼製飛行甲板),否則鋪設不平整,也容易鋪設偏差和錯位,圖片上是飛行甲板捱了日軍艦載機一塊航彈打擊後的情景,可以輕型的看到木質甲板和鋼襯板。二戰結束後沒幾年,噴氣式飛機上艦,這個時候再用木質飛行甲板已經不適宜了,因為噴氣機的尾噴口所發出的高溫廢氣有近1000度之高,木質甲板顯然是承受不了的,所以二戰後研製的航母都採用鋼製飛行甲板。

    表格當中的HSLA-100就是目前“福特級”航母所用的鋼材化學成分表,≤50那個數值的鋼板就是飛行甲板所用的規格,而早年間的“尼米茲號核航母”建造時使用的是HY-80鋼,HY–80鋼我們都知道,就是潛艇耐壓殼體用鋼板,也就是說能生產這個牌號鋼材的國家,理論上都能生產出來航母用鋼板,所以航母用材並不神秘。絕大多數國家在研製大型航母遇到的首要難題就是不能軋製超大規格的飛行甲板用鋼板,這種鋼材需要使用5500毫米軋棍長度的板材軋機。

    通常情況下飛行甲板的鋼材要求的是超長、超寬,寬度要在5米以上、長度要超過20米,只有超大規格的鋼板在焊接和鉚接工藝中才能減少焊接和鉚接工作量,飛行甲板才會整體平整!相反,鋼板規格太小就會出現焊縫太多、鉚釘太多,更會增加高低誤差,每一個焊縫和鉚接點都會有誤差,最後積累起來誤差就會很大,直接影響到甲板的平整,這會給艦載機的起降帶來安全隱患!

    至於飛行甲板的厚度要考慮在不影響效能的條件下儘量減薄,上萬平米的飛行甲板所用鋼板太厚了,會增加非常大的“死重量”,就屬於失敗的設計了,所以航母鋼材的研製是航母建造的重中之重,是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體現。

  • 9 # 國平軍史

    前段時間,有道關於現代驅逐艦艦體厚度的命題作文,吸引了許多軍事愛好者參與,似乎所有的指向都是當下的水面艦艇都是“薄皮餃子”,艦體厚度頂多3釐米左右。

    由於當下的水面艦艇在設計時,強調了艦艇的抗沉性,因此水密效能較好,即便中彈艙室進水,只需將進水的艙室封閉,大機率不會導致艦艇沉沒,除非艦艇受損嚴峻,殉爆彈藥庫什麼的。

    因為都是“薄皮餃子”,就容易解釋貌似強大作戰能力世界一流的伯克級驅逐艦在與海輪的相撞中,民船大都平安無事,而每次受傷的反倒是氣勢洶洶的軍艦,不免讓外界大跌眼鏡。

    扯了那麼多,只是說當下的軍艦不似二戰時的戰艦,有許多厚重的裝甲防護層,其實艦體都很薄,因此在和民船相撞時,受委屈的反倒是軍艦了。

    其實,航母也一樣,二戰時,既為了起降艦載機,同時也為防止高爆航彈灌頂攻擊,所以其飛行甲板足夠厚,中途島號航母飛行甲板厚度有據可查的是9釐米。

    戰後,美海軍航母的飛行甲板,是一塊塊的鋼板拼接起來的,厚度較之戰時航母大幅度銳減,飛行甲板要承受噴氣式艦載機著艦時的強大沖擊力,所以現代航母的飛行甲板大都用特製高強度鋼板製成。

    但得益於鋼材質量提高,特別是強度非常高,通常厚度僅為5.1釐米,但重量為30噸、高速飛行的艦載機降落時砸到甲板上,不但不發生形變,而且無任何損傷,說明老美的鋼材質量非常可靠,5.1釐米的厚度實際上只比伯克級驅逐艦3釐米厚的艦體鋼板增厚了一點而已。

    原因可能是反艦導彈,包括潛射魚雷,成了反航母的最主要武器,二戰時期,那種艦載機突破水面艦艇密集防空火炮打擊,飛臨航母上空臨空投擲航彈的現象,在當下估計很難會發生了,所以航母的飛行甲板無須防止航空炸彈的攻擊,飛行甲板厚度就減下來了,當然鋼材質量提高了,也無須非常厚的甲板了,艦載機能順利起降就可以了。

    飛行甲板厚度在航母上不是最厚的,在保證防護作用的前提下儘量用最薄的鋼板,原瓦良格號航母鋼板表面鏽跡擦掉後,鋼板本身效能和全新的基本沒有差別,所以毛子鋼材質量也是過關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飛行甲板是由5釐米厚的鋼板和複合裝甲材料組成。

    航母的飛行甲板使用特製的鋼板製成,不同級別的航母飛行甲板厚度可能會略有不同,可能老美大都是5釐米,其他國家的航母有可能是6-8釐米,但絕對不會動輒似二戰時航母的9釐米起步,畢竟現在鋼材質量提高了。

    英國海軍伊麗莎白號航母飛行甲板厚度可能還不到5釐米,但已經足夠可供F-35艦載機垂直起降了,因為在其飛行甲板上噴塗了一層2.5毫米厚度的甲板耐熱塗層,耐高溫資料為1500攝氏度,防熱層使用壽命為50年。

  • 10 # 明訊點評

    應該是不同國家不同型號的航母厚度不一樣,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起飛跑道甲板平均厚度是500毫米,其他部位不足300毫米,彈藥艙和核動力機組艙為重點加強保護鋼板厚度為500-800毫米,其他部位均為150-300毫米其他的型號的不知。

  • 11 # 諸葛村的里正

    很多人喜歡談海軍,卻對鋼鐵的密度沒有應有的尊重,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鋼鐵的密度是7.9噸/立方米,美國福特號航母CVN-78,甲板面積大約18800平方米,甲板厚度平均50mm,什麼概念呢:僅甲板重量就是7426噸!

    甲板下面要有柵格加強筋,還有各種船殼、隔層、立柱、龍骨,實際上,航母鋼材用量,就要超過6萬噸哦,剩下的5萬噸左右的排水量,就是分攤到動力系統、傳動、有效載荷等方面。

    (航母結構是這樣的,下面有很多層,具有數千個獨立空間)

    其中動力系統,包含核反應堆、防護罩、蒸汽輪機、變速機構、傳動裝置、彈射裝置、攔阻裝置、消防損管等,這些是佔大頭的,剩餘只有約25000噸左右給到儀器裝置、艦載人員、飛機、油料、炸彈、食品、飲用水等。想想看,一艘航母上5000人,50天的食品+飲用水消耗就要1300噸了。

    因此,航母甲板厚度每增加1mm,就要擠佔約150噸的有效載荷,這還沒計算因為甲板厚度增加,下面的支撐結構的加固用料,這些載荷用來裝炸彈、航空燃油不好麼?

    要知道,福特號航母已經算是當前最大排水量的航母了,其餘的尼米茲級,戴高樂,伊麗莎白女王等,都比它小,甲板厚度只能控制在50mm範圍,已經完全滿足飛機起降的需要了。

    船舶設計的時候,用到的各種資料計算,是幾代科學家得到的,現在是計算機輔助計算,恨不得每個地方都能夠扣出來幾克,增加有效載荷,而不影響強度與防禦力。但最大的前提是尊重材料科學!

    現在想想,建造一支現代化海軍,需要多少鋼鐵對起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首次保養必須去4S店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