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玄武門事變”是唐朝初年,唐朝皇室內部的一場內鬥。參予者不僅有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還包括了那些唐初的功勳貴族集團。甚至連李淵也有著不可逃避的責任。

    正是由於李淵在選擇繼承人方面的左右搖擺,才使得“太子黨”(李建成、李元吉)與“秦王黨”因為帝位之爭,而逐漸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勢。

    依照正史之公論:“玄武門事變”乃是因為先有建成、元吉的屢次對李世民的加害。並且在事變之前“太子黨”還尋求各種藉口,試圖將李世民身邊的羽翼逐漸抽空,先將李世民孤立起來,之後再下毒手!所以才會迫使李世民下定決心,釆納了屬下的意見:使用絕地反擊的非常手段,徹底地清除了最大的威脅和政治對手!

    “玄武門事變”的發生,絕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它是唐初皇室內部日積月累、猜忌至深的矛盾的總爆發!這場衝突固然解除了李世民所面對的生死危機,但卻也給他在歷史上留下了非議乃至爭論!

    “同情失敗者”——這是人類的特有習慣!但是歷史上所發生的事,以及製造這些事的人,卻不是更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從李世民執政後的表現來看:他肯虛心納諫,善用賢才,勤奮治國。由此而建設的“貞觀之治”成效斐然!因此他雖有“玄武門事變”的歷史瑕疵,但卻仍然是在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史上,少數較有作為的帝王之一!

  • 2 # 夢開先生

    1、玄武門之變是一場封建統治階級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政變。626年,李世民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達到了劍拔弩張的情形。一開始,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一方面在李淵面前不斷進讒言、抹黑李世民,另一方面他們處心積慮、想方設法殺死李世民。在這種情況之下,李世民及其手下為求自保,先發制人,殺死了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所以說,李世民及其手下為保命發動政變,這是政變發動的直接原因。

    2、封建社會皇位立嫡長子的傳統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成分。不管嫡長子的才能怎樣、功勞怎樣、品德怎麼樣,然而嫡長子繼承皇位卻順理成章。相反,皇帝其他兒子不管才能多麼好、功勞多麼大、品德多麼好,似乎都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所以,勢必引起那些有才德的皇子的不滿,從而容易引起流血衝突,這是政變發生的重要原因。

    3、統治集團的利益與共,為政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假設,如果李世民政變沒有成功,那麼他的手下將沒有好日子過,甚至還有性命之憂。因此,即使李世民不想發動政變,而他的手下也會積極推動他去發動政變,甚至還有可能逼著他去發動政變。這是發動政變的間接原因。

    4、封建皇帝權力的至高無上,皇權的誘惑力也是至高無上的。作為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擁有國家一切的人、財、物等。在封建社會里,皇帝從來都是享受權利,根本沒有義務可言。如果說皇帝有義務,那也只是行使權利的義務。因此,這是發動政變的主要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 3 # 倫哥說歷史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由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首都長安太極宮北門――玄武門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還算配合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

    高祖李淵即位後,則立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帶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最大。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不及李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也不服太子 雙方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據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自己的局面和地位,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李淵立立自己為新任太子並繼承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 4 # 英雄悲歌

    因為玄武門之變,使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大打折扣!這也是我不喜歡他的原因!

    現代人總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連毛主席的詞裡也對他很推崇,可是他在玄武門事變中的致命的汙點讓一部分人非常鄙視。也是現代很多人不喜歡他的重要原因!

    李淵在取代隋而建立大唐的過程中,李世民東征西戰,屢立大功。他的麾下也聚集了大批能征善戰的武將,在實力與威望都與日大增的情況下,李世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再加上手下人的蠱惑,李世民漸生異志,對父皇給自己的一切榮譽地位都不滿起來。說實話,李淵也著實沒虧待李世民,封他為秦王,尚書令,右祤大將軍,天策上將。且天策府可以自留兵馬,這些極高的榮譽權力並沒有讓他滿足,他對太子李建成不滿,認為自己應該做太子,將來的帝王!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埋伏重兵於玄武門,一舉伏擊太子李建成。李世民親自射殺自己大哥李建成,並砍下大哥的頭顱,手下尉遲恭殺死老四齊王李元吉,並逼迫太子府一眾人馬投降!尉遲恭領兵直逼內宮,逼迫李淵退位,傳位於李世民!高祖無奈,只得順從!

    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是為唐太宗!在這次事變中,他親手殺死自己一母同胞大哥,並殘忍割下頭顱來威脅大哥的手下眾將投降,殺死自己的親弟弟,並不顧李淵的苦苦哀求殺死太子李建成的所有子女(也就是自己的親侄子侄女),霸佔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殺死李元吉的子女,一個不留!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下得去手的!雖說無情帝王家,慈不掌兵,但也見李世民的狠心絕情。

    坐上皇位的李世民,開言納柬,廣開言路,信用賢能。開創了大唐百年盛世!唯此玄武門之變,成為他難以抹殺的汙點!

  • 5 # 張傑談史

    這麼多答主都已經回答了,張傑認為沒有必要再詳細論述玄武門之變的具體過程,而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審視一下。

    玄武門之變前,其實李淵的幾個兒子已經勢成水火,包括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栽贓李世民,李世民及其手下密謀準備應變,李淵打算調李世民離開都城。所有一切說明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之間並不能共存,兩者必須要掛掉一個,所以即使沒有玄武門,也會有其他事件同步發生。

    這是李淵兒子們實在都太優秀造成的必然結果。都太優秀,而皇位只有一個,失敗的那一方不僅僅丟失皇位,也必定丟失性命,基於此,二人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與其指責李世民這個那個,還不如就追究李淵一開始就沒有處理好這層關係。

    到這一步的時候,李世民只能在玄武門下手,不僅僅是皇位,也包括他自己和部下的身家。

  • 6 # 鐵錘文史

    玄武門之變是談論初唐歷史迴避不了的話題,也是歷朝史學家最難達成共識的話題之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玄武門之變的真相一直撲朔迷離,撲朔迷離的背後,是李世民對他登基之前歷史的大量篡改。可以說,玄武門之變和篡改歷史,是唐太宗李世民永遠洗刷不掉的兩大汙點。

    下面先說鐵錘對玄武門之變的評價: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集團和太子齊王集團長期鬥爭的總爆發。這場政變以李世民集團全面勝利告終,由此開創了唐初盛世,但是也給唐朝的歷次政治交接,埋下了動亂的伏筆。

    下面鐵錘分別介紹玄武門之變的背景,過程和後果。

    第一,背景。

    玄武門之變的背景,就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曠日持久的權力之爭。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的時候,其實只拿下了關中,天下還沒有完全掃平。這個時候,太子李建成被作為儲君培養,早早地離開了沙場,開始學習文治天下的功夫。掃平天下的艱鉅任務落在了秦王李世民的肩上,李世民不負眾望,率領子弟兵橫掃中原,尤其是公元621年李世民接連消滅掉竇建德和王世充兩大政治勢力,更是被看做一統天下最關鍵的勝利。

    天下是老二李世民打下來的,皇帝卻要準備留給老大李建成當。

    這口氣,李世民怎麼咽的下?

    就算李世民咽的下,李世民手底下那批死人堆的爬出來的將領,和替李世民出謀劃策的謀臣們,如何咽的下?

    這個時候,李淵已經把可以封賞給李世民的糖果全部扔給了李世民,天下兵馬大元帥,天策上將。到最後封無可封!

    所以各位優秀員工請注意,當領導把所有的榮譽都送給了你,大家還覺得不夠的時候,你就要當心了,一步上天堂,一步下地獄的結局,可能就在不遠之處等著你。

    而這個時候太子李建成這邊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危險。最早向李建成建議幹掉李世民的,就是後來李世民的好基友魏徵。

    沒錯,大銅鏡魏徵最早是輔佐太子殿下的。魏徵提醒太子,你的軍功又沒啥兩點,仁厚的品德天下人又不知道;而秦王功高蓋世,威震天下,人心所向。你做為太子,如何能坐得穩位子呢?

    “殿下 … …功績 既無可稱 ,仁 聲 又未遐 布。 … … 而秦 王勳 業 克隆 , 威震 四海 , 人心所 向 , 殿 下何 以 自 安?”

    那咋辦,肯定要搞死李世民嘛。隨後齊王李元吉也加入太子陣營,估摸著也想在混戰中分一杯羹。這裡多說一下,李元吉其實是老四,真正的老三叫李玄霸,就是評書裡被說的神乎其神的那位,真正的李玄霸早早的就夭折了,是個不折不扣的短命鬼。

    最後太子和秦王雙方不斷的在皇帝老子面子相互告狀,到了武德九年六月初三那天,李世民跟老爸說了一句勁爆的訊息:太子淫亂後宮!

    這玩意放到哪個男人身上都是受不了,老子兒子也不成啊。李淵也受不了了,這樣吧,明天早上你們兄弟三個一起過來,早上我們當面鑼對面鼓,對質!

    第二天,就是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日子。

    第二,經過。

    關於玄武門之變的經過,有人相信史書上說的,有人不相信。不管怎樣吧,先把大概講一講,太子和齊王接到次日進宮的旨意,雖然有所擔心,但是畢竟是在皇宮裡面,沒有想到老二能這麼狠,敢在皇宮裡面對他倆下手。李世民這邊早已埋伏兵馬與玄武門,同時搞定了守衛玄武門的禁軍。就這樣,一個有心,一個無心,勝負早已分出。太子和齊王進了玄武門就落入埋伏圈,齊王往東門逃竄被射成了大刺蝟,太子被抓住跪在地下,李世民親手用弓弦把哥哥勒死。太子手下軍隊聽說發生事變率兵救援,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尉遲敬德提著太子和齊王的腦袋出現在戰場。東宮這邊一看主子腦袋都搬家還打個球啊,一鬨而散。

    隨後尉遲敬德進入後宮,據說李淵正在和大臣們在昆明池裡划船呢,聽說政變之後,諮詢了手下大臣,最後給了一個話,秦王全權處理一切事物,幾個月後,李淵“禪讓”。

    這就是玄武門政變的大致經過,瀰漫著血腥和殺氣。

    第三,後果。

    李世民登基之後成為一代賢君,這是鐵一樣的事實。可是這個龍袍是靠殺戮獲得的,這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所以,玄武門政變帶來了兩大後果:

    第一就是讓唐朝迎來了偉大的貞觀之治的盛世。

    第二就是引起了唐太宗瘋狂篡改歷史的後果,在這一條上面,太宗犯下的錯誤可能比政變更加糟糕,因為開了一個極壞的頭。

    在貞觀十六年的時候,唐太宗就想問史官褚遂良要求看歷史記載,沒想到褚遂良這個人,雖然楷書寫的眉清目秀,骨子裡卻是一個硬骨頭,直接把李世民給懟了回去。

    “史官 書人君 言動 ,備記善惡 ,庶幾人 君不敢為 非 , 未 聞 自取而觀之 也 !”

    意思是啊,我們史官要把皇帝的言行無論善惡都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這樣皇帝才不敢亂搞,從來沒聽過皇帝自己看記載自己的史冊的事兒?

    總之,沒門!

    可是李世民憋了一年之後,又開始要看檔案,這個時候是房玄齡管這一攤子事兒,房玄齡最後麼有頂住壓力,李世民得以實施篡改歷史的行動。

    第三個後果,其實也是唐太宗最擔心的後果,就是後來皇權繼承的不穩定。邏輯很簡單,你唐太宗李世民自己都是靠謀殺太子坐上的龍椅,後面的孩子們也是有樣學樣啊。從李世民的兒子輩就是這樣,太子李承乾和野心勃勃的魏王李泰明爭暗鬥,軟弱無能的李治坐享其成,這個就讓太宗皇帝心痛不已。太子是個瘸子,廢掉。魏王太狠毒,當了皇帝必定血洗手足,不行。晉王雖然爛慫,可是心軟不殺人,幾個哥哥或許能保住一條命。這就是李治可以當皇帝的邏輯。

    李治很軟,可是他的女人很硬啊!因為,這個女人的名字叫武則天。

    後來武則天立太子殺太子玩了多少連續劇,再到唐明皇上位,那一代皇帝都是腳踩鮮血登上龍椅。這就是玄武門之變,帶來最深遠,也最慘烈的影響。

    這個影響,一直貫穿到唐朝落幕。

    總結一下:玄武門之變,以血腥的方式開始了唐朝盛世,也對後來唐朝的政權交接帶來了負面影響,這個影響貫穿唐朝始終。

  • 7 # 關河南望

    說起歷史上為爭奪皇位而骨肉相殘的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父退位。由於登上皇位的李世民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後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選擇性地遺忘了這段歷史。而在這段歷史中,李世民可不光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還連帶著殺了兄弟11個兒子,甚至還霸佔他們的妻子。

    正所謂歷史都是由勝利者編寫的,我們很少看到在李世民的種種過錯,那麼玄武門之變的前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隋末唐初,李建成坐鎮後方排程,李世民在外征討各路諸侯。兩兄弟算得上是裡應外合、配合默契。這樣的安排其實主要是李淵要培養接班人李建成的執政能力而特意安排的,千萬不要以為李建成沒有什麼戰功。其實在唐軍建立之初,李建成的戰功絲毫不遜色於李世民,唐軍出關的第一戰、潼關之戰都是李建成的功勞。

    隨著李世民戰功卓著、勞苦功高,唐高祖李淵封他為天策上將。李世民隨即建立天策府,組織五十人隨從集團,這裡面就有著名的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等傑出人才。已經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對此感受到了威脅,他想把觸手伸到軍界,提升一下威望。

    公元622年七月,李建成在親信王珪和魏徵的建議下決定主動請求出戰,接納山東豪傑以穩固地位。李淵也打算打壓一下李世民的聲望,培養李建成的威望,於是就同意了。有了之前李世民在洺水擊敗劉黑闥的主力,李道玄、李元吉死磕敵軍,李建成不到三個月就拿下了劉黑闥,威望直線上升。

    但與此同時,李建成和李世民雙方勢力已經開始上升到白熱化階段,雙方集團摩擦不斷。公元626年李建成多次上書李淵希望將房玄齡、杜如晦等逐出親王府以削減李世民羽翼,導致秦王府文武官員不是降職就是外放。手下官員整天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於是眾人勸說李世民早做打算,儘快殺掉李建成,逼李淵退位。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李世民終於決定要邁出這關鍵性的一步。

    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領秦瓊、尉遲恭、程知節等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李建成和李元吉奉召入宮,在行至臨湖殿的時候突然察覺到有異樣,準備掉頭回東宮。李世民快馬追趕太子等人,李元吉見這陣勢立刻拿出弓箭,結果連射三箭都沒有射中李世民。在眼看追不上的緊急時刻,李世民下令放箭,自己親自射殺了太子李建成,而尉遲恭射殺了李元吉。東宮和齊王府的諸位將領得知李建成遇害後,帶領二千兵馬進攻玄武門,將守將敬君弘、呂世橫等當場斬殺。秦王府的人心驚膽戰、不知所措,為穩固軍心,李世民情急之下命人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出門示眾。東宮兵馬見到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首級,紛紛失去鬥志、潰不成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皇位。雖說透過殺兄弒弟得到的皇位終究是不光彩的,但是李建成的強大實力以及李淵的偏袒,李世民如不採取極端措施,那麼身首異處的就是他自己。生在帝王家,很多事確實也很無奈。

    不過接下來的事就連史官也不好意思寫了。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玄武門之變第二天,李世民就派人誅殺了李建成的六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無論年幼全部處死。甚至把東宮和齊王府的女眷們全部納入後宮,侍奉自己。這裡面就有李建成的正妻滎陽鄭氏、李元吉的齊王妃楊氏,最寵愛的也是自己的弟媳楊氏。

    楊氏是隋朝宗室楊雄的孫侄女,出身名門。美貌出眾、面板白皙,而且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本該好好享受榮華富貴的命運被這次政變徹底改變了,丈夫和兒子都被李世民殺害,自己抱著還在襁褓中的女兒入宮侍奉李世民,這該是多麼地痛心屈辱。在皇權社會里,女人的命運都如水中浮萍,人生沉浮都不由自己做主。

    好在李世民非常寵愛楊氏,楊氏也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名叫李明。636年,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對於楊氏和兒子李明都甚是寵愛,一度想立楊氏為皇后,結果遭到魏徵的極力反對。因為這個是涉及以後立儲的大事,李世民也害怕會遭遇到相同的尷尬,立後一事這才作罷。由於這種尷尬的身份,楊氏始終沒有冊封,也沒有任何封號。楊氏病死後,李世民為她舉辦了葬禮,封他們的兒子為曹王。李治登基後,將年幼的曹王過繼給巢王李元吉,也算是幫父親李世民當年的殘忍贖罪吧。

    對於接納自己的嫂子弟媳,這種有違倫常的事無論如何都要給李世民的抹上一層黑色,不知道是因為李世民身上有著鮮卑血統,在婚姻之事上有異於漢人,還是站在權利的頂峰覺得可以為所欲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京高調力挺委內瑞拉,對伊朗卻顯得冷淡,俄伊不是挺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