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雨
-
2 # 李連捷
說到思維,這可是人類最核心的武器,工具,秘密,是人工智慧的基礎。有思維科學這個詞,但有誰系統學過這門科學呢?
有些介紹思維的書,能整出二三十種思維來,甚至更多,但維來維去,能把你繞暈掉。
我感覺它們都是從不同維度,角度來命名的。有很多重疊性。我只從自己的感覺來說一下。
思維首先是資訊觀察,獲得映像、資訊,尤其是對一些細節的觀察注意,每個人的能力,敏感度是不同的。如《兩小兒辯日》裡兩個小孩對太陽的感受力,一個長於視覺,一個長於觸覺(溫度)。
思維其次是資訊處理,有的作發散處理,有的作閉合處理。就有了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之分。在處理深度上,可能就引出了系統思維和結構思維一一沒有深度,談不上什麼系統性和結構性。如兩小兒對太陽的認識只是浮於表面,孔子也沒有深入思考。
思維再者是對資訊處理的自我驗審:對一個資訊的處理是否合乎情理,與實際符合。這就產生了批判性思維。近同於哲學裡的辯證法。實踐出真知。如不符,就再重新處理。這種批判性思維是根本。無根不立。如寓言中,只是嘲笑孔子並非全知全能的聖人,而沒有從問題本身深入探究,缺少了一種探索精神。
思維的工具主要是語言字元,也有圖表,或許也包括計算機程式。現在,人類集眾多精英的思維於研發一個事物,一個專案,一個程式,使科技突飛猛進,生活日新,禍福未料。這都需要人類在理性上好好把控。
-
3 # 王新莊律師
系統是獨立結構結合形成的,結構是獨立要素結合形成的。辯證邏輯就是概念推演,概念之間是牽連關係,用來尋找思路。形式邏輯本質上也是概念推演,但概念之間是包含關係,用來理順關係。
-
4 # 蔡勁松思維魔方
系統思維,結構化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思維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4種思維方式,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一下他們的區別與關係。這四種思維並不是並列關係,中間有交叉、有包含等多重關係。個人思維應用時,這些思維都會用到,而不是孤立的應用了某一個思維。
“邏輯思維——側重於思維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批判性思維”——側重於思維內容的多樣(多元)性;
“系統/結構思維”——側重於思維形式的完整性與關鍵性。
邏輯思維 可以包括系統思維、結構化思維、批判性思維等,凡是人類所思所想都是邏輯思維的範疇,無論對、錯的思維,都是我們大腦的一種邏輯LOGIC。
因此,按照:邏輯思維;系統思維;結構性思維;批判性思維 分別解說.
一、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1、這裡有所謂的“正確的邏輯”“錯誤的邏輯”。與規則、常識、經驗等一致的思維方式,我們常常稱為“正確的邏輯”,反之,稱為“錯誤的邏輯”。
2、但是“錯誤的邏輯”,與“正確的邏輯”可能具有階段性。今天不對的,明天可能是對的;今天是正確的道理,可能明天是錯的。這與人的認知程度、範圍有關。即使“蓋棺定論”的說法,有很多時候也會被推翻,“重新定義”、“再度認知”。
所謂“井底之蛙”,“一葉知秋”,基本代表了這種邏輯推理的方向。
二、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這是一種全面認知思維的邏輯思維方式。把認知物件,從整體與部分、區域性進行綜合認知,並就個體、整體的作用、關聯提出看法與認識。是一種“既可以見森林、又可以見樹木”的思維方式。
系統思維與結構思維,也存在包含關係,一般結構思維也體現了系統思維,系統思維不一定是結構思維。系統思維更關注的是全域性與整體,結構思維關注的關鍵與重點。
所謂:“自相矛盾”、“管中窺豹”、“田忌賽馬”就是系統思維的方式。
三、結構化思維
結構性思維,實際上就是系統思維的更具體的表現,透過結構化、視覺化的方式,讓系統認知更加方便個人與他人理解。常見的思維結構,可以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過程維度(時空);屬性維度;因果維度;數理推演維度(形式邏輯)等方式進行。
結構化思維還經常會應用一些現成的思維模型。思維結構模型,可以用他人總結的,也可以用自己創造的思維結構模型。
1、 如我喜歡用自己的“思維魔方——點線面體”;
2、PDCA戴明環(計劃、執行、檢查、改進);
3、管理六大物件(人機料法環測);
4、SMART原則;
5、SWOT分析等。
6、金字塔思維四原則
這些年流行一本《金字塔原理》的書,該書對我們的寫作、演說,提到了一個“總分結構”,金字塔思維結構用一個總論點,統領其他論點,各分論點支援總論點。以下是我總結提煉出來的“金字塔思維四大原則”,也結合了“思維魔方-點線面體”結構進行理解。
所謂: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就是結構化思維的應用方式;
四、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在學術上有很多解釋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補。我認為的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思維看法不盲從,個人會對思維物件從多角度去思辨,即認可說的符合自己思維習慣的觀點,也表達不同於他人的個人觀點。
1、批判性思維不是思維的偏執:
很多人認為評判性思維,就是要去否定別人,別人說東,非要說西;別人認為對的,非要說成錯的。這種所謂的批判性思維,實際上是一種思維偏執。
2、批判性思維,可以透過結構思維、系統思維來闡述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對某觀點、認識,闡述的越系統、越結構化,其批判的合理性就越受到他人認同。因此,結構化、系統化思維是批評思維的常見的表現形式。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抒己見,就是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方式;
-
5 # 瀟遙時光
先講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就是理性合理思維,排除了感情,利益,喜惡依據條件形勢作出的必然結果的一類客觀思想方式,是科學思維的基礎,數學的推導證明一般都是邏輯思維,其推導是嚴密的,結果也是正確的,包含歸納思維,演繹思維,類比思維三大類,而批判思維,則是依據條件因素的不同得出的不同的結論,例如同樣事情,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結論,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屬於發散性思維,其中思考多有主觀臆想的思想存在,不一定是客觀合理的,比如中國古代的一些批判現實主義小說中事情發展,而系統思維則是把事物放在一個大的環境中,把影響其發展的因素全部找出,根據內外條件影響的不同程度,運用邏輯思維的判斷,作出的結論,美華人更擅長系統思維和結構思維,現實中的人解決問題,更多用到系統思維,其中比較複雜,結構思維則是人為改變條件因素操縱結果的思想方法,屬於陰謀詭計,系統思維的結果更現實,其它的不一定符合現實,很多現實思維是不嚴密的,例如天下烏鴉一般黑,在過去和現在,沒有發現有一隻白烏鴉,那麼將來呢?有沒有可能出現一隻白烏鴉?不確定!
-
6 # 瞎子倫
想象一下:今天早上天氣寒風凜冽,你從睡夢中醒來,張開朦朧的雙眼,撇了撇手機上的時間,離上課時間只剩下30分鐘了,聽著旁邊舍友如柴油機般的打呼聲,心想:如果不立馬起床,很大機率會遲到!那麼,你是選擇放縱自己在溫暖被窩中,還是選擇頂著寒風起床呢?
當我們用系統思維思考這個問題時:今天天氣那麼冷,而我床的踏板是鐵做的,溫度肯定很低,看來下床的時候小腳丫子要遭受痛苦了。今天天氣雖然冷,但空氣質量還是不錯的,看來不用戴口罩了。哎,昨天我女朋友精心準備的三明治被我昨晚打lol時候當宵夜吃掉了,看來只能在路邊小攤上捎點包子當作早餐了。要是我早起去上課了,舍友肯定對我刮目相看,我再也不是隻會打電腦遊戲的死肥宅了。
系統思維,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廣。是站在月球的高度上看待在地球的我們!就像在這個例子中,我並不是聚焦在該不該現在起床這個問題上,而是透過發散思考,下床踏板問題,早餐問題,舍友如何看待我的問題上,最後透過整合一切的思考,做出該起床這個決定。
當我們用結構化思維思考這個問題時:阻礙我起床的原因就是這個溫暖的被子,我應該一把掀開這個的邪惡被子。只剩下30分鐘了,那我最好是省掉一些不必要的步驟以節省時間,今天就穿便捷舒適的衣服吧,不花心思在衣服上了。
結構化思維的特徵是:對症下藥。是指一個人在面對任務或難題時能深刻分析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並制定具體方法和計劃。就像在這個例子中,掀開被子和穿便捷舒適的衣服,都是為了早起上課所制定的方法。
當我們用邏輯思維思考這個問題時:現在只剩下30分鐘了,如果我不能立馬起床的話,時間就會越來越緊迫,那麼我吃早餐選擇的餘地就會因為時間不足而減少。那麼我就只能夠吃路邊攤了,不能吃我最喜歡的鮮蝦腸粉了。哎,路邊攤的食物衛生質量不知道如何,真擔心我的肚子會出現問題呢。算了,還是立刻起床吧。
邏輯思維的特徵是:線性,條理的。就像在這個例子中,賴床-造成時間不足-導致吃路邊攤-最終身體可能出現不適。從而得出最好是立刻起床的決定。
當我們用批判思維思考這個問題時:今天天氣那麼冷,還是不起床吧,曠一節也沒什麼大不了。哎呀,可是曠了一節我的平時分就少了,考試的時候能不能壓線過還不一定呢。還是早起上課吧。
批判思維的特徵是:左右互搏,反思的。就像在這個例子中,原本我是打算不早起的,但是我又一次反駁了自己,做出了反思,進而改善了自己的思維,做出了早起上課的決定。
-
7 # 馮起升
我儘可能講得通俗易懂些:
批判思維批評思維可不是讓你老去批判別人,找茬哦。
我以前一講批判思維,有個老同事就說,年輕人不要老是批判,要心胸開放。
唉,我真的比竇娥還冤。
要理解批判思維,我們要和另一個思維合在一起,海綿式思維。
海綿式:被動的思維方式,對獲得的資訊照單全收,不加甄別與篩選;淘金式:主動的思維方式,對所獲得的資訊進行分析、過濾、篩選和取捨。比如,最經常用的六何分析法:
當我們遇到問題或者別人說一個觀點的時候,不要輕信、盲從,而是用這幾個問題問一問,慢慢人就會變得清醒,不容易上當受騙。
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問題分析與思考方法。
舉個例子:
上面這張圖就顯得混亂,把你看懵逼,也記不住多少,過後就忘記。
但是下圖就不一樣了:
分類和梳理,變得有結構。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金字塔原理與MECE原則。
如下圖所示,是對一個人身上的人力資源用結構化思維進行分析:
系統思維系統思維本質上是一種生態觀、全域性觀和整體觀。
我舉個例子,
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家眼中的其實是“崗位”,但崗位是居於組織之上的,組織則是孕育在行業之中,行業則是脫胎於大的社會環境和體制。
所以,要分析崗位的前途,必須考慮這個崗位在組織中的作用與位置,必須考慮組織在行業之中的地位,甚至是行業在整個社會體制機制中的位置。
見下圖:
邏輯思維邏輯思維的概念和內涵就更廣泛了,它指的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
邏輯思維其實是囊括了以上的思維。
換句話說,邏輯思維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努力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但是,怎麼去培養和提升呢?
我們可以藉助結構化思維、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思維,等等。
現在,您應該明白了吧。
我是馮老師,專注於青年人才成長與職業發展,
-
8 # 煥芹5
系統思維整個世界和各國自己,包括宇宙陽月星和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理心物析方方面面。結構化思維,政權機構人文生話家庭人與人之間行動等等。邏輯思維,作天今天明天發生什麼也很全面。批判思維,破壞分裂不利社會發展的一切不良東西。
-
9 # 認知框架
我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要素及要素之間的聯絡實現一定的功能和目的就稱之為系統。
從系統的視角來引導自己思考稱之為系統思考、系統思維。
要素之間的聯絡及其組成的環狀迴路,稱之為系統的結構。
要素之間的【聯絡】就是結構。
空調一體機透過改變空間順序,變成室內機和室外機。
田忌賽馬,依據雙方賽馬的實力,重排了賽馬的出場順序。
金字塔思維,依照內在的邏輯層次,把資訊重新結構化組織。
話費支付,改變了流程順序。諸如此類。
邏輯思維是操作概念、判斷、推理的思維方式。
邏輯能夠將具體的事物抽象成基本的語言單位,然後讓這些語言單位以一定的規則進行演算,一旦規則合適,就能對現實進行真實的模擬。
比如:
歸納思考法、演繹思考法、類比思考法。
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40個發明原理就是建是建立在類比的基礎之上。
我用下邊一張圖來說明。
看上圖:這張圖我來介紹一下:
思考分兩層:
第一層是大腦裡虛擬出一個螢幕,在這個螢幕上安裝【視角、觀點、 規則、成見、定勢】等等,透過這個螢幕對【事】【物】進行思考,這種思考是認知。第一層思考的物件是【事】【物】。
第二層是對心智螢幕進行思考,對思維的過程進行思維,對思考的過程進行思考,屬於元認知。批判性思維對思維的過程展開思維。第二層思考的物件是【心智螢幕】,是思維本身。
如果要說他們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都是一種有序的思維方式。
回覆列表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告訴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我們要學會分解處理,讓我們養成了拆分世界的思維習慣,但是很多事情和問題其實是一個統一而互相關聯的系統,我們如果一味的使用“分而治之”的辦法來處理問題,就好像是在用重新拼起來的碎鏡子來觀察真實的映象,這樣的思考方式很有可能是徒勞無益的。因此,這就需要我們要擁有一種更加有效的思維方式,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系統思維。
不過,在瞭解系統思維之前,我們應該先要解一下人類都有那些思維方式。實際上,人類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只有4種,那就是發散思維、水平思維、收斂思維和系統思維。而現在我們經常提到的網際網路思維、IP思維、產品思維等等實際上都是具體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一種工具。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四種思維方式。
第一種叫發散思維,指的是人天馬行空、四處發散的一種思維方式。你平時那種胡思亂想的狀態,基本上就可以說是發散思維。近年來,在管理界就非常推崇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參加各類培訓,少不了會碰到頭腦風暴,還有諸如思維導圖、創新思維、聯想思維等等思維工具,也都是基於人類的發散思維而設計的。
第二種叫水平思維,也就是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同一個事物的思維方式。其實,這種思維方式我們華人都應該很熟悉,我們從小政治課上學習過的辯證法,就是一種經典的水平思維方法。辯證法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告訴我們看待一件事情,既要看到它好的一方面,也要換個角度看到它不好的一方面,事務都具有兩面性,這就是水平思維,另外批判性思維、逆向思考等等,實際上也都屬於水平思維。
第三種叫收斂思維,這是一種將四周零散的點匯聚在一起的思維方式。歸納和演繹是這種思維方式僅有的兩種工具,其實這樣的思維方式我們也不陌生,你一定知道福爾摩斯、名偵探柯南這樣的偵探破案故事,偵探們觀察細節、蒐集線索,並歸納整合各類資訊,再進行推理破案,這種思維方式其實就是收斂思維。目前,比較流行的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等也屬於收斂思維。
第四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系統思維,這種思維方式是以系統方法論為基礎,是迄今為止人類掌握的最高階的思維方式,也是最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研究和掌握的。掌握了這種思維以後,你就可以輕鬆地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也能更有效率地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或者更好的商場競爭中佔據上風。
介紹完了人類最基本的4種思維模方式,接下來要理解什麼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把問題或者事物看成一個完整系統的思考方式。那麼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一個系統包括三個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要素、連線和目標,構建系統思維,要掌握這三個關鍵。
系統中的要素指的是系統中存在的一系列事物,根據系統的涵蓋不同,這些系統內的要素可以是國家和民族,也可以是某個人,甚至是人身上的某種細胞;而系統中的連線指的是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絡,這種聯絡根據性質不一樣可以分為物質流和資訊流,例如人吃掉食物,這些食物經過人的消化轉換為能量,輸送到我們的全身,這就是物質流;再舉個例子,關於某行業的新聞,經過媒體傳播到到人群之中,從而影響了這個行業公司的股價,這就是一種資訊流對於系統的影響。再說,系統中的目標,任何系統都擁有自己固定的目標,這是組建系統的前提,沒有目標就不成為系統。舉例來說,人體這個系統的目標就是以保障人的生存和繁衍。
在一個系統中,要素、連線和目標,孰重孰輕呢?一個系統中,可能存在多個目標,數十乃至上百個連線,至於要素,更是可能存在成千上萬個。因此,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總是會發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也就是過於關注眼前的要素和目標,而忽視了要素之間的連線。而實際上,連線對於整個系統的影響其實遠大於要素。舉個簡單例子,比如一個學生要學習一門知識,如果按照傳統思維,那麼他就要按照目標,逐一學習各種設定好的課程。然而,這種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的學習方式,很容易給人沒完沒了感覺,即便再愛學習的人也會感到厭煩,然後就會在外界的影響下,走神偷懶,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其實,這就是隻注重目標和要素,忽視連線的結果,特別是在學習的系統中,種種外界的誘惑也是屬於這個系統中的要素。因此,運用系統思維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學生要構建一個學習體系,合理分配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在學習的時候心無旁騖,不受外界干擾,學習的目標和要素,在這個體系上面流暢地運轉,效率就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