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zeyuang十里居書屋
-
2 # 在下古麒
這題目不嚴謹,唐太宗並沒有政府高麗,而且由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統治期間征服了高麗。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可是都損失慘重,甚至也成了自己亡國的一個重要因素。畢竟死了這麼多人,竟然還沒有將高句麗這個彈丸之國給打下來,這怎麼好給自己的臣民們交代呢。
後來,唐太宗也起了征伐高句麗的念頭,畢竟高句麗的這個地理位置還是蠻重要的。說幹就幹,在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親率六軍,征討高句麗政權,從而揭開唐朝與高句麗長達23年的戰爭。
不過,剛開始唐太宗確實是打的比較順利,畢竟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再加上自己身邊兵多將廣,實在是給足了李世民信心了。只不過,他太小瞧高句麗軍民了,甚至在軍中有了傳言說:“破城之日“男子盡誅”,於是乎,“虜聞,故死戰”。後來,唐軍士氣低落,而且後勤出現嚴重問題,糧草供應不足,再加上天氣原因,天可汗陛下就算是不甘心,只得下詔退兵。
不過,雖然沒有徵服高句麗,但這場戰爭也使得高句麗傷筋動骨,軍事與經濟也大規模衰退,為自己的兒子征服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在666年,唐高宗李治派老將李勣為帥,領兵征討高句麗,並在668年,攻破平壤城,平定了高句麗全境,設定安東都護府,任命薛仁貴為安東都護,鎮守著該地區。
-
3 # 行雲流水1437995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的一個民族,其源出可能出自西漢末朝時的濊貊和扶余人,在南北朝末期和隋朝初年,發展壯大起來,成立了強大的奴隸制高句麗王國。其管轄範圍大致在遼寧、內蒙東和吉林省,疆域最大時包括了北北韓,因此南韓人不停地跟中國爭歷史。其實後來的高麗國與高句麗沒有繼承關係!
隋煬帝楊廣在位時,高句麗已經座大建國了。楊廣為了解決後顧之憂,毅然率領百萬大軍徵東。軍隊長途遠征,糧草給養都是大問題,加之當時天寒地凍幾次都被高句麗擊敗,楊廣大興土木,修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種種原因疊加導致了國內紛爭,人民紛紛起義反抗,最終斷送了隋朝的江山。
隋滅唐立,高句麗一直威脅著唐朝的江山。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經過唐初的修養生息和“貞觀之治",國家實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唐太宗親自徵東,幾番爭戰,雖沒有滅掉高句麗,但有效地遏止了高句麗的擴張和對邊界的騷擾。大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導致高句麗國內大亂,幾個貴族勢力互相爭權,民不聊生。
到了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時,高句麗已構不成對唐朝的威脅,但唐朝對其的征伐在繼續,終於在高宗時期滅掉了高句麗。遷其王族和貴族諸部到華夏大地,滅絕了其死灰復燃的機會。經過千百年的融合,其已完全融入漢民族之中。
隋煬帝楊廣在第三次親征高句麗,已經快要滅掉高句麗。但此時國內吃緊,人民紛紛抗爭起義。楊廣輕信了高句麗國王的謊話,班時回朝後,高句麗死灰復燃,把隋軍趕出了國境。這就是唐軍為什麼痛打落水狗,滅掉高句麗的真正原因。
-
4 # 歷史吐槽機
先得糾正題主的一個小疏忽,唐太宗並沒有徹底征服高句麗。真正將高句麗滅國的是他的兒子,歷史上給人感覺偏軟弱的高宗李治。但唐太宗對高句麗的進攻佔領了蓋州和遼東城,為以後平定高句麗建好了橋頭堡和後勤基地。而後連年以遊騎襲擾高句麗腹地,讓其無法生產發展,嚴重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可以說,唐太宗為平定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隋煬帝揮師百萬,前後三次都無法平定的高句麗,唐朝卻可以把它征服?這個問題的內容太過龐雜,我只能慢慢的梳理出來,可能文字描述會比較長,希望大夥有耐心看完。
首先隋煬帝失於急,唐朝得於緩。那時的高句麗其實不算個弱國,這樣的國家打敗不難,但真想把他打滅國並不容易,尤其是在這樣的國家還沒有失去民心的情況下。我評價一個王朝衰敗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民心盡喪,這不是套話,是真理,政權的基礎在民心,只要民心所向,哪怕你把政權滅亡了也能死灰復燃。隋煬帝總想一口氣把高句麗打死,用堂堂之兵將其碾成齏粉,第一次就發兵一百一十餘萬,民夫更兩倍於此,最終耗盡了自己的元氣,隋朝土崩瓦解。唐太宗的聰明在於知道自己王朝的極限在哪,他征伐高句麗總共也沒超過二十萬兵,嚴格算算也就十萬左右,後勤壓力遠小於隋朝。但他選的都是自願出征的百戰精銳,戰鬥力強的嚇人。就這樣他還要分兵兩路進攻,生怕軍隊不夠靈活。打到九月(陰曆)就趕緊收兵,生怕氣候異常,非戰鬥減員。像唐朝這種超級大國拉下臉來玩佔便宜就跑的把戲,一般國家是隻能忍受的。
其次隋煬帝失於直,唐朝得於智。隋煬帝打高麗一直就是集結優勢兵力平推,雖然都說用兵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堂堂之兵擊必敗之敵。但老楊明顯只注意了前半句,沒注意後半句,用的是堂堂之兵,可高句麗不是必敗之敵啊。那時候高句麗內部穩定,外部也沒有掣肘,並不是決戰的時機。唐太宗在戰略上確實技高一籌,先是佔了便宜就跑,然後不停的用遊騎襲擾,讓高句麗沒法好好生產和練兵。不是必敗之兵我也讓你慢慢變成疲兵。後來高宗時拉新羅滅百濟,直接剪除了高句麗的羽翼和外援,把曾經不可一世的國家徹底孤立在半島絕境上。這還不算完,高宗繼承了太宗的思路,堅決不讓你消停,每年出兵打一會,每次都佔點便宜就收手。長期的戰爭讓孤立的高句麗百姓逐漸對國家失去了信心,民心終於不再高句麗一邊了。這時的高句麗其實已經是必敗之敵,剩下的都是垂死掙扎了。
第三隋煬帝失於驕,唐朝得於忍。隋煬帝第三次徵高句麗時,其實高句麗自己也在崩潰的邊緣,那個國家也受不了連續三次的超級大國圍攻。所以高句麗請降了,而隋煬帝居然也信了。就這麼退兵回國,可是高句麗並不是真的歸附,只是緩兵之計而已。驕狂的隋煬帝再也組織不起第四次遠征,高句麗絕處逢生。而唐朝對高句麗則無比有耐心,即使高句麗已經是必敗之敵,他們還是不發動決戰,一直等到還算梟雄的蓋泉蘇文死掉。但唐朝的目標又無比堅定,就是要把高句麗滅國,一雪前隋舊恥。終於到了乾封元年(666年),這時距離唐太宗徵高句麗已過去二十二年,蓋泉蘇文死,高句麗內亂。唐王朝露出了真正的獠牙,再次兵分兩路進攻高句麗,這次是玩真的,因為唐朝把貞觀最後的名將李勣都派出來了。李勣不負眾望,打的穩健無比,終於在668年攻克平壤,將高句麗徹底滅國。
-
5 # 東北味道
高句麗的歷史,是看似簡單卻很有深度的中國民族歷史。要從歷史,地理,氣候,人文多個角度綜合分析才能瞭解的更透徹。首先,高句麗是不是個強大的民族,答案是肯定的,高句麗建國於西漢,亡於唐代。有800年左右的歷史,必然軍事實力很厲害,而且勢力割據松花江,遼河,鴨綠江,糧草充足!對東北800年高句麗,600年扶餘國瞭解透徹的人是東北亞歷史迷,但是他們不掌握歷史書的話語權,只能當做個人興趣愛好來鑽研!
曹操的勢力範圍也僅僅侷限於遼西走廊,為什麼不深入東北腹地呢?。有些人會說東北冷,試試高句麗的黃金時期東北事暖和的,舉個例子曹衝在河南稱象。所以東北在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經濟很繁榮!曹操打不過興盛時期的高句麗。而後來五胡十六國之後,高句麗勢力削弱,長白山發生火山爆發!導致高句麗經濟蕭條。還有學者認為隋唐經歷過小冰期(明末清初小冰期,廣西下暴雪,長江凍死人,華北乾旱,東北零下四五十度,氣候異常導致滿清南下)歷史上數次遊牧民族南下,都和小冰期有關!
到了唐代後期,高句麗政權不穩,才有的隋唐征討!那麼,有歷史記載薛仁貴屠城嗎?我是沒看到!首先遼東百姓並不是全都姓高。也會漢語。
一個存在800年的政權,人口充足,不可能不翼而飛吧?
光是戰敗俘虜就有幾百萬吧?他們哪去了?
再後來的遼金時期,一部分併入了契丹女真版圖,一部分南下漢城,相當一部分來到了中原內地,我看過一本書,有學著分析,他們改姓王。所以百家姓姓李的多是因為李唐盛世,姓劉的多是因為兩漢繁榮。王怎麼就和高句麗有關係呢?因為幾百年後在北韓半島成立的高麗政權姓王。女真部落,渤海國,日本都有分部,他們遠古部落的圖騰是東北虎
-
6 # 西府趙王爺
在中國歷史上,高句麗這個國家從扶余人朱蒙建國,到吞併漢四郡佔據遼東,再到滅國,和中原王朝政權都有著很深的糾葛!特別是隋唐時期,高句麗與中原戰爭不斷,直至其滅亡!
當時,歷經數百年發展的高句麗已經成為遼東一霸,佔據了遼東大部,還掌控北韓半島。而當時的高句麗和後來的女真人不一樣,這是一個和中原一樣的農耕政權,一個律令制國家。不僅糧食物產豐富,還擁有百官朝廷。
這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就如同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有可能落下。
於是隋唐兩代接連對高句麗,以求消除心腹大患!隋文帝、隋煬帝父子和唐太宗、唐高宗父子都曾對高句麗用兵,時間跨度長達七十年。
特別是隋煬帝,盡起天下之兵,百萬大軍三徵高句麗,最終不僅沒能征服高句麗,自己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這並不是隋煬帝的兵垃圾,而是隋煬帝這個人太好大喜功了。當初隋煬帝令隋軍分道前進,且下令如果高句麗軍投降則進行安撫,這使得隋軍往往在將要攻破城池時,高句麗假裝投降,而在對城池進行修理後繼續抵抗,讓隋軍傷亡慘重,所以百萬大軍,並未能取得很好戰果。
更麻煩的是,如此大規模的動員,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過度殘暴的征斂與統治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可此時的隋煬帝還不死心,還要繼續打下去,結果爆發了農名起義,隋帝國很快便崩塌!
而高句麗也因此而得以繼續存在,直到唐太宗時期,中原王朝又開始對高句麗用兵。最終在在唐高宗乾封年間,由唐朝大將薛仁貴以及李績等人率軍攻破平壤城,俘虜高句麗王,滅亡了高句麗。
所以這裡糾正一點,最終征服或者說滅亡高句麗的不是唐太宗,而是他兒子唐高宗!當然,這是唐太宗與唐高宗父子兩代人所努力的結果!
那麼隋煬帝百萬大軍都征服不了的高句麗,唐太宗父子是如何征服的?
這就是戰爭的藝術了!
其實,在唐太宗著手準備對高句麗用兵的時候,他手中的牌是不如隋煬帝好的。隋煬帝手中是開皇之治所積累的好本錢,而唐太宗手裡卻是群雄爭霸後的爛攤子。
但是,即使是這樣一副爛牌,只要不亂打,對付高句麗也是夠了。高句麗雖然體格不小,但國力終歸還是不如唐朝。
於是遼東之役,唐太宗御駕親征,大敗高句麗。
當然真正打垮高句麗的還是唐太宗後面這一招!
此戰之後,唐太宗不再發動大規模征討,反而組織多路小股偏師深入其國境,對高句麗進襲騷擾,在其進行生產的關鍵時刻進行大規模的殺傷,耽誤農時,不斷地消耗其國力,使其華人疲於應付。
這一戰術,其實就是打的一個國力消耗戰,而高句麗的國力和大唐明顯不再一個層次。加之不斷的騷擾破壞,讓高句麗疲於應對,卻又後顧不暇。此消彼長之下,高句麗國力變得越來越弱,而大唐雖然也有著戰爭的消耗,但貞觀盛世完全可以彌補,從公元647年到公元649年,唐軍多次進攻高句麗,均取得大勝。
就這樣,到了唐高宗乾封元年,內外交困的高句麗已經無法抵擋大唐的進攻了。唐高宗下令各路唐軍分道合擊進攻高句麗,一路上所向披靡,最終大軍攻破平壤城,高句麗宣告滅亡!
對了,最後我需要強調一點,高句麗不是南韓,和南韓沒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高句麗被簡稱為“高麗”,但這和日後北韓半島上的高麗王朝並沒有關係。請大家務必記住了!
大家好,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指教!
-
7 # 使用者2047714708659
唐太宗李世民沒有徵服高句麗,征服高句麗的是唐高宗李冶,唐太宗是個惡賊中的惡賊,欺世盜名,他掩耳盜鈴自己蒙自己。
-
8 # 陸棄
高句麗這片地方,從漢朝起就是中國的土地,但到了隋朝時候,這塊地方建立了扶余人政權,隋煬帝認為他應該恢復漢朝的疆域,不容許高句麗政權存在,加上需要利用戰爭立威,所以調動百萬大軍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但三次高句麗戰爭都失敗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並因此引起天怒人怨,造成各地農民起義及軍閥混戰,最終隋朝二世而亡。
唐太宗繼承了隋朝的事業,繼續發動對高句麗的東征戰役,雖取得了一定戰果但並未完全征服高句麗,唐高宗李治繼承了唐太宗的事業,繼續對高句麗進行東征,此時派出的大將,是名將李績、薛仁貴等人,加上高句麗發生內亂,攻破平壤城,迫使高句麗國王投降。糾其原因有三點:第一、唐朝經過貞觀之治,到唐高宗李治時代,國力得到極大發展,從國家實力上大大超過了高句麗;
第二、高句麗發生內亂,人心不穩,內憂外患,唐朝抓住了最佳的戰鬥時機,一舉成功。
第三、唐朝此時派出的大將李績、薛仁貴等人,是當時名將,指揮得當,因此最終取得了平滅高句麗的勝利。
-
9 # 晨曦的曙光2000
事實上唐太宗也沒有徵服高句麗,不過相比楊廣,李世民打得更聰明,他打的消耗戰,楊廣百萬大軍在高句麗幾乎全軍覆沒,而李世民的10萬大軍卻在敵國打得有聲有色,殺敵近5萬自損數千,後因天氣變冷、後勤難以補給而主動退兵,保住了戰果。就是這樣的不斷消耗戰,為唐高宗李治最終滅掉高句麗打下堅實基礎。
-
10 # 嘉佑風雲
這個問題本身就錯了。
唐太宗也沒有徵服高麗,真正的征服高麗是在唐高宗時期,當時高麗內亂,唐朝正是實力強盛的時期,有一大批的文臣武將,加上有新羅這個盟友,才一舉征服高麗。
回覆列表
隋煬帝百萬大軍都征服不了高句麗呢?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位於今中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北韓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古稱遼東,很早即入中國版圖,後被高句麗佔據。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又攻隋的遼西。楊堅派大軍三十萬攻高句麗,後因士卒多病,高句麗亦遣使謝罪,遂罷兵。
楊廣即位後,又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句麗。徵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陸軍集中於涿郡(今北京),水軍集中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另調民夫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面板潰爛,腰以下生蛆,死者甚眾。
高句麗堅守各座城池,隋軍無法攻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戰艦綿延數百里,走海路進攻。來護兒選拔精甲四萬,到達平壤城外,中埋伏而慘敗,士卒逃回的不過數千人。開戰前,楊廣下令隋將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關作戰決定,必須先向他報告後再聽從命令。這使得隋軍在戰場上很被動。隋將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要先派人馳報遠在後方的隋煬帝,這就延誤了軍情。高句麗的軍隊也因此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重整和反擊。就這樣5個月過去了,楊廣沒拿下遼東城。三十萬五千隋朝陸軍渡遼攻高句麗,也遭到慘敗,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物資儲備器械數萬計,也丟失殆盡。
隋軍雖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
進攻高句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導致隋煬帝所有徵討失敗,以至於導致國家滅亡。
唐太宗又是怎樣征討高句麗的呢?是否獲得成功呢?
在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征戰中,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未能使高句麗臣服,甚至在其臨死之前,還在計劃如何征服高句麗。史學界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出征高句麗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敗筆,有窮兵黷武之嫌,犯了與隋煬帝同樣的錯誤。
實際上,高句麗不同於突厥、吐谷渾、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國,雖然表面上向唐朝稱臣,但一直對唐朝有敵視態度。當時的高句麗也並非外界以及後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蕞爾小國。公元六七世紀的高句麗不再是一個地區性的小國,而是已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已具備與唐朝爭奪東亞霸權的潛力。
在南北朝後期、整個隋朝時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麗在不斷擴充疆土的同時,不斷挑唆隋、唐鄰國對隋、唐挑起戰亂。高句麗欲獨霸整個東亞之心久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在所難免。唐朝趁高句麗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大舉討伐之,有未雨綢繆之意。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發現高句麗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將。此時,李世民已經萌生征討高句麗的想法。後來,高句麗內部發生政變,有大臣建議攻打高句麗。李世民考慮到勞民傷財,並未同意。然而,高句麗待局勢穩定後,卻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一向臣服於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調停,但遭到高句麗的拒絕。
與群臣商議時,李世民認為:“高句麗攻打新羅,表面上是不給我面子,實際上,高句麗欲控制整個北韓半島和遼東半島。如果得逞,一定會向我們發起挑戰,到時,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統治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於是,李世民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於公元645年御駕親征高句麗。
雖然,此次征討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對高句麗的國力造成極大的破壞。後來,李世民採納了下屬的建議,不斷對高句麗採取騷擾行動,使其不能迅速恢復國力。這為後來唐高宗滅掉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作何點評呢?
相對於其他國家,高句麗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脅。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這一點。為維護自己的權威,李世民不惜御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采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並重的方式,並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