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晗小含
-
2 # 牛娃經
上課積極發言,能保證學生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集中注意力,鍛鍊口頭表達能力,發言越積極的,學習效果也越好。八歲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如果上課發言不積極,說明孩子在一年級,甚至幼兒園時就有這個習慣了。
上課發言,是師生間公開地進行知識交流,學生不願意發言,一般是三個問題,一是學生不會,不知道怎麼說,二是學生不敢,怕說錯了出醜,三是學生壓根沒有交流的意願,平時說話也不多。針對這些情況,我給出4個辦法:1、研討問題的習慣爸爸媽媽平時經常和孩子討論問題。首先,爸爸媽媽要改變自己,做個話癆,有事沒事說兩句,大事小事說兩句。其次,親子說話注意說話質量,主動填充進去帶有知識性、道理性、邏輯性、見解性的資訊,讓孩子無時無刻不處在有益的資訊刺激中,把家庭氛圍變為知識磁場,讓交流成為連結家庭成員的磁力線,讓孩子養成說話的習慣。
2、模擬課堂孩子在上課時候不情願舉手發言,那就在家裡設計個模擬課堂,由爸爸媽媽當老師,分享一個故事,分析一節課等等,點名讓孩子回答問題。在放鬆的狀態下,孩子會由不情願一步步過渡到自然發言,再到積極發言。多鼓勵和支援孩子。讓孩子習慣發言。
3、請孩子當老師很多聰明的爸爸都有這個做法,孩子放學回家後,爸爸拿起課本,“孩子,這道題我不會啊,你能不能給我講講”,家長示弱,會讓孩子有種成就感和被尊敬感。孩子都會詳細地給大人講出來,這個講題的過程也就是孩子重新溫習功課的過程。經過這種鍛鍊,孩子會更注意聽課,也就會更樂意回答問題。
4、透過體育鍛煉讓孩子更有膽量很多孩子膽子小,怕講錯了丟臉,並且會惡性迴圈,後來乾脆一次都不主動發言。對此,可以多鍛鍊身體,比如挑戰自己不會的體育專案,爬山,到山頂上大喊,給孩子報個跆拳道課,讓孩子天天哈哈哈地大喊,等等。孩子體力好了,有信心了,自然會更有勇氣回答問題了。
總之,孩子不積極發言影響到學習效果的,家長可以透過高密度研討問題、模擬課堂、請孩子當老師、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膽量等方法加以改善。相信父母有智慧、有愛心的付出終會有回報。-------------------------------------------
-
3 # 小北姐啊
首先得看是多大的孩子了,如果才幾歲的孩子,適當的引導可以修正過來的,如果超過十歲的孩子,可能早期的教育上你們疏忽了孩子某些方面,所以導致孩子心裡上有陰影,還有有可能孩子膽小或者自卑,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多多關注了,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
4 # 小小師者
八歲,三年級,正式課堂習慣培養的好時機。關於課堂之上積極回答問題如何培養?其實小學生上課不積極回答問題這種現象是一個共性的普遍存在的問題。小編曾經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去研究過它,並撰寫過相關的論文,題目是《問題意識淡漠-阻礙學生髮展的頭號障礙》。下面就這個問題回答如下:
一,成因分析(一)個體因素
1、認知能力決定。
學生認知能力是指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各種能力,是由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和策略要素最佳化組合的整體。這種能力,當其作用於學生觀察、思維、記憶、想象及注意等心理活動能力時,稱之為一般性認知能力;當其作用於促進學生主動獲取某一學科知識的方法和策略時,稱之為學科性認知能力,一般性認知能力對學生掌握和運用各學科知識均有普遍意義與作用,但是由幹不同學科有不同特點,可以在培養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學科性認知能力,使一般效能力與學科性特殊認知能力相互作用,使認知能力全面提高。一般說個體的認知結構越完善、資源儲備越豐富,越帶有規律性,對知識的正遷移的可能性越大,個體的未知世界也將越擴大,認知結構出現不平衡狀態的頻率也將越高,越能引發人們舉一反三、以一馭萬的去理解和思考問題。另外認知結構內部的整合水平越高,越能迅速地將捕捉的知識資訊納入知識系統,推動知識系統的擴充和進入高水平,而且能始終保持敏感的“待用”狀態,隨時根據需要來啟用、檢索、提取資訊,也就越能夠提出問題。而事實上我們的學生還處在特殊的年齡階段,認知資源和知識儲備不足,認知水平較低,如果面對一個超出其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的問題情境會視而不見,因為其所具備的知識體系還無法與問題情境建立聯絡,不可能構成對個體的有效刺激,也就無法形成問題意識。這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學生提不出問題的現象。所以說學生“問題意識”缺乏,與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相對較弱是密切相關的。
2、性格特徵決定。
心理學認為,個性是指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小學階段學生個性心理還不穩定、不成熟,影響其“問題意識”的產生,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是心理惰性。學生良好的、積極的心理態勢對問題意識、創造性思維產生尤為重要。問題意識的產生應該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自覺的發生過程。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沒有積極的思維活動的開展,沒有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問題是不可能產生的。由於現在的學生滿足於固有的思維模式,受固有的框框約束,只能套住知識,只能模仿,不會創新,思維僵化,長此以往,即使碰到問題,也就懶得提問。還有就是依賴心理作怪,在學習遇到困難、自己不去積極思考,不主動克服,而把解決困難的任務寄託在老師或同學身上,缺乏一種知難而進的勇氣,產生一種思維惰性。當然這與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也有關係,使學生就沒有機會思考,也沒有機會提問,長期下去,學生容易長生惰性心理。再者就是學生的厭學、怕學的傾向,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缺乏勇敢探索的精神,自然在學習中就產生惰性心理,也就沒有問題了。第二是心理自卑。自卑是羞於落伍的自尊心和學習成績低下的客觀現實在長期的矛盾衝突中得不到解決而造成心理創傷所致,是後進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類學生由於經受挫折失敗後,就喪失了進取心,喪失了探索的勇氣,不敢想別人所未想,不敢於想象看似不可能的想法。甚至自己輕視自己,自我消沉,採取消極的逃避方法。於是看到複雜或較難的問題就不敢質疑,怕出錯,不敢標新立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生不敢問的現象。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與家庭教育方法不當、社會影響不良有關;有的是由學校教育失誤造成,如教師的盛氣凌人、聲色俱厲、出言不遜、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等不良教學態度。這種態度輕則使學生產生委屈心理,造成師生關係的淡薄或衝突,甚至形成劍拔弩張的緊張教學氣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厭惡心理,重則使學生造成恐懼心理、心靈受到傷害,產生嚴重的自卑感。這種心理嚴重阻礙了“問題意識”的產生,甚至對整個學習過程都產生極大的影響。第三是心理自負。此類同學表現為心理上的自足,淺嘗輒止,不善於從多角度去思考,經不起另一角度的提問。另外蔑視問題,覺得自己沒有不懂的問題而不屑提問,缺乏虛心請教、不恥下問的精神,自以為是,即使有問題,也是僅為了刁難老師或取悅同學。產生這種現象與學生學習目的不明,學習動機不純,學習興趣偏頗有關,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提高發展。這種情況在學生中是極少數的。
(二)教育環境侷限所致。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的環境資訊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因為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總在跟這個環境交流,交流資訊,交流情感,交流智慧。可以說,人的資訊,人的情感,人的能動性,無不源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環境。學生如果處在衛生文明的環境中,就能培養出衛生健康的心理狀態;處在積極向上的環境裡,就能培養出自信與勤奮的品格;處在開放多彩的環境,就能培養出積極思考、富有開拓創新的品質。所以說學生越是處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越容易獲取資訊,學生擁有的資訊量越大,產生問題意識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學生所處的半封閉教學環境和堅實的學科壁壘,影響了學生問題意識的產生。
1、學生的環境不只是一個課堂、一個學校,還有家庭、團體和社會等廣闊的外部世界。但是在“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下,形成了“以升學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學生被死死的禁錮在校園裡,被迫壓擠在教室書桌這一狹小的空間裡,缺乏與外面世界的聯絡。為了不讓學生分心,甚至不準看電視、上網路。在近似封閉的環境下學習,學生自然就缺乏資訊源,缺乏比較、思考,自然影響了問題意識的產生。
2、當前學校學科課程的開設阻隔了知識間的聯絡,缺乏學科間的整合研究,影響到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及問題的產生。這也正是目前課程改革所面臨的問題。
(三)教學理念和方式影響。
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大多敢問個“為什麼”,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而到了中、高年級,學生似乎變得少年老成,金口難開。為什麼我們的課堂會讓學生越學越沉默?究其原因有一下幾個方面:1、教材權威的懾服:統一的教材被大部分老師當作金科玉律,進而灌輸給學生,學生面對“無可置疑的東西”早已馴服,沒有什麼問題,也不敢有什麼問題,否則會被認為“無知”獲“叛逆”。2、 傳統課堂缺乏方法指導:傳統的課堂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對學生資訊儲存的方法的指導,缺乏相應的資訊梳理,使資訊經常處於無序狀態,有問題時很難調出資訊,使問題更明確,自然也就提不出問題,影響了問題意識的產生。總之,學生問題意識是建立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兩個最重要的條件之上。學生只有在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思維才能獲得最佳的表現和發展。由此不難推出,凡能實現和保障受教育者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環境就是適宜問題意識產生的環境。自由、安全、民主、合作、和諧、相互尊重的氣氛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有助於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學習環境。
二、應對1、打破教育侷限性,全面發展所有型別的教育。讓我們的教育不再侷限於學校教育,而應拓展為家庭教育、企業教育、社群教育;也不再侷限於正規教育,還有非正規教育;有現實的課堂,也有網上課堂、線上學習;有學校學習,但終身學習更加重要。與未來生態文明相適應的將是個性化的、分散化的、網路化的、生命化的個體教育。每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的人,他們興趣愛好不同,發展方向不同,成才方向也就不同,沒有相關教育的全面發展,那什麼來保障每個孩子都能夠成長為各個不同領域的人才。老師們都很清楚,學生的興趣在那裡,問題就在那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尊重個性特長,傳承個性所需,成就個人發展。學生的群體範圍廣,個性差異大,教育要善於因材施教。要想讓每一個學生得到自我成就和發展,必須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並能順應這種差異性,因勢利導的進行點撥培養,使其在特定的領取取得長足發展,或者形成專屬的技能能力,或者成為喜歡並願意為之奮鬥的未來方向。①尊重個性發展,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陶行知認為,“社會是個人結合所成的。改造了個人便改造了社會,改造了社會便也改造了個人。”這是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辯證統一,正是從這樣的觀點出發,陶行知十分重視人的個性,他把個性發展看作是創造力之所在,是民族進步的基礎,“人人能有獨立不倚之精神,然後其人民能為國家與人類服務。”即“人民能為國家與人類服務”的前提是“人人能有獨立不倚之精神。”這是陶行知對個性發展的呼喚和厚望—只有尊重個性的發展,才能讓整個人乃至整個民族具有創造力 ,才能推動人和社會的進步發展。②在集體氛圍內,促進個性發展。人的個性發展不是獨自關在房裡就能成功的。個性發展同樣要在生活中實現,陶行知認為 “我們培植兒童的時候,若拘束太過,則兒童形容枯槁;如果讓他跑,讓他跳,讓他玩,他就能長得活潑有精神。(《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的教師一提起個性發展、集體活動,往往認為那是活動課程甚至課外活動的內容,與學科教學關係不大。其實,這種觀點是將發展個性與發展特長混為一談。一個合作查詢資料的小組,一堂室外觀察的作文課,或僅僅是一次全體參加的課文朗讀比賽……都可以成為學生在集體中自由發展的良好機會,教師的職責就是抓住每一次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還要使學生透過有效的合作,建立起團結協作的社會化品質。
3、釋放個性特長,培養創造精神。陶行知的著名的六大解放對於我們這些深受傳統教育之苦的人來說具有巨大的震撼。他說:“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可以想。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他們可以談。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可以玩、可以幹。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的生命不會被稻草塞滿。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的歌聲可以在宇宙中飄蕩。”(《民主到哪裡去》)解放了才可以創造,層層束縛著的個性是不會擁有自由的創造之魂的。反觀今天的教育對學生時間和空間上的控制,用一次次練習、一本本作業填滿了學生的時間、空間,學生長期處於被動的、疲憊的應戰狀態,連個性自由也沒有,自然更談不上個性發展了。
4、尊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認為,師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學也是相互的;教師最重要的是“以人教人”,“以人化人”。他提出師生之間應“共學、共事、共修養”。“所有的孩子都無例外地是有天賦的,有才能的。發現、顯示、愛惜、培養每個學生的獨特的個人才能——意味著把個性提高到人的尊嚴充分發展的高度。”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名言值得每一位教師深思牢記。學生是有獨立個性的“人”,是學習的主人,不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陪襯,不是考試的“機器”、分數的奴隸。師生在教學交往中應該相互尊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個性才能自由地袒露,健康地發展。建立這種關係、創造這種氛圍中,學生的個性才能自由地袒露,健康地發展。建立這種關係、創造這種氛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在教學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就應平等對待智慧、成績不等,性別、性格相異,家庭背景不同,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和所謂的“差生”,特別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視角,不光看到他們身上的缺點、暗點,還要儘量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亮點。要相信,一無長處、一無是處的學生是不存在的。對那些缺點多、差距大的學生,一兩的鼓勵也許比成噸的指責更有效。
5、改革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構建個性化的終身學習方式。
①創設良好環境,讓學生“敢問”。學生不敢或不願意提問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一是怕提出的問題影響教師的教學程式,給自己惹麻煩;二是自信心不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多大的價值遭同學嘲笑。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敢問、願問,關鍵是要創設良好的提問環境: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變師道尊嚴的師生關係為教學相長的朋友關係。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應是平等的學習者、合作者,以此從情感上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其次,要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課堂中要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讓學生有心理安全感,敢於提出問題。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允許發問、允許補充、允許爭論、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再次,要形成積極地評價機制。對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發掘其中的閃光點,儘量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教師對學生一句簡短的激勵,一個肯定的手勢,一個讚賞的眼神,都會鼓足其提問的積極性,張揚學生的個性,啟用其創造潛能。
②提高思維能力,讓學生“善問”。首先,教師必須要有問題意識。現實中,不少教師本身就缺乏較強的問題意識,不能或不善於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教學中沒有自己的思考,“人云亦云、書問亦問”,成了教學參考資料的代言人。教師沒有良好的質疑習慣和能力,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就成了無本之本,無源之水。所以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師必須先行一步,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發掘自己的獨到思想。其次,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會問”、“善問”。有部分學生儘管思維比較活躍,但因存在知識、經驗、語言等方面的不足,或限於思維水平的障礙,提問不得要領,缺乏深度。教學中,教師要在鞏固學生已有問題意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發問水平。要特別注意給學生造就萌發問題的機會、產生問題的空間、去品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快樂。
③拓展問題空間,帶著“問題”走出課堂。知識來源於生活經驗的傳承,又服務於生活,它絕不是僅是一種課堂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實踐能力的提升。學習中我們要留心生活中的事情,平時要養成愛發現、愛提問的好習慣,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將課內的興趣延伸到課外,將課內的知識運用於生活實踐,探索更多的未知問題,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需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回覆列表
主要是教學的方式、講課的語氣,和他們玩成朋友會更好一點,比如現在小孩都愛玩遊戲,你提問遊戲的話,他肯定積極的回答,課堂的話也可以運用遊戲的方式,會讓他們感到有趣,更好的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