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守望者

    朱厚熜父親朱佑杬是朱厚照父親朱佑樘的胞弟(同父異母弟),所以朱厚熜和朱厚照是堂兄弟的關係。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長子,出生於1491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的繼任者,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出生於1507年,所以朱厚照比朱厚熜年長16歲,是朱厚熜的堂兄。

    明孝宗朱佑樘一共有兩個兒子,但是次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長大成人的只有長子朱厚照,也就是後來的明武宗正德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生性貪玩,駕崩時雖然也已30歲了,但是並沒有子嗣,所以才會從旁支選擇繼承人。朱厚熜之所以被選為皇位繼承人,一方面是因為他和朱厚照的血緣關係近,另一方面也是得到首輔楊廷和和皇太后的首肯。

    朱厚熜和朱厚照都是很聰明的人,同時也是比較“奇葩”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曾因為自己生肖屬豬,下令全國禁止吃豬肉;此外,朱厚照還曾自封為“大將軍”、“鎮國公”等。

    明世宗朱厚熜就更出名了,他在歷史上有“道士皇帝”之稱,崇尚修道,多年深居宮中不上朝,在位期間還差點被一群宮女謀殺了。不過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位精通帝王之術的皇帝,雖然多年沒上朝,但是皇權還是牢握在自己手中。

  • 2 # 諸葛不孔明

    朱厚熜(明世宗,年號嘉靖)

    朱厚照(明武宗,年號正德)

    兩人的關係,是堂兄弟,他們名字都從“火”,是同一輩人。明人喜歡以五行來排行。

    但他們兩人的關係又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這就是明代有名的“大禮議”。明武宗荒淫無道,死後無子,從宗族中選了興獻王之子朱厚熜來繼位。繼位後,名份如何確定成了問題。接別人的班,做別人的兒子,又是同輩人,朱厚熜可不幹。群臣認為應按過繼給明孝宗(明武宗之父)來看待,古時除了子繼父位外,還有兄終弟及之說。如是算過繼給明孝宗,那朱厚照就由堂兄變為義兄。不過朱厚熜不肯這麼幹,因為在決定自己生父的名份時,過繼給別人後,親身父親倒成了叔父。朱厚熜對此大為不悅,多次與大臣爭執,杖殺了18人,首輔楊廷和辭職。後來楊廷和之子楊慎(著名才子)也因反對朱厚熜被貶貴州。這場爭議最後以朱厚熜取勝告終。他堅持自己只是“入繼大統”,並不是過繼給別人。

    這其實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從群臣的角度看,朱厚熜是朱厚照是兄弟(義兄等同於親兄)。從嘉靖帝的角度看,他們仍是堂兄弟。他們在世時並未見過面,不存在當面稱呼的問題。明代藩王其實並不自由,他們分封於各地,無事不能隨便進京,藩王間也不能自由來往,以防串聯謀反。

  • 3 # 陸炫

    朱厚照,即明武宗毅皇帝。年號正德。

    朱厚熜,即明世宗肅皇帝。年號嘉靖。

    二人是堂兄弟關係,朱厚照的父親明孝宗朱祐樘和朱厚熜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是兄弟(同父異母)。

  • 4 # 伯虎42

    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是同祖父的堂兄弟,明憲宗朱見深的孫子,在宗法制度上來說,屬於至親。

    當然,從實際的個人感情上來講,幾乎就是陌生人了。不要說這兩位堂兄弟從來沒有見過面,就是武宗的親叔父、世宗的父親、興王朱佑杬,武宗當太子和做皇帝時,也只是從朝廷往來公文中、和興王所上奏章上,才知道有這麼個叔父。

    這都歸結於大明的皇家祖制,各藩王一旦就藩,便幾乎不可能再離開藩地外出,與親生父母、兄弟姐妹們也不復相見,從此在藩地那一片小小天地裡,走完富貴而平淡的一生。明室諸藩王,名為天潢貴胄,實際上和高階囚徒也差不多了。

    雖然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武宗與世宗的親緣關係,但是這樣就未免太草率了。而且這兩位皇帝之間的大明歷史,還有著許多的傳奇故事,激盪的風雲。那麼我們就從他們的祖父說起吧。

    明成化元年(1465年),廣西潯州大藤峽瑤渠作亂,裹挾瑤民,聚集過萬,對抗朝廷,叛亂蔓延於潯州(今桂平)、平樂府(今賀州)、梧州府(今梧州)等地。

    剛剛繼位不久的明憲宗朱見深,授命右僉都御史韓雍贊理軍務,率兵征討。經過奮戰,明軍於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平定叛亂。

    戰事結束後,韓雍將大藤峽改名斷藤峽,在當地設立武靖州,並於各處巡檢、千戶所,加強朝廷統治。而對於作亂的渠帥首領家屬,則全部俘獲,送往京師,充為內宮奴婢。

    在這其中,就有一位賀縣土官之女,名叫李唐妹,因家族長輩參與作亂,也被俘獲,送入京師內宮,充當宮婢。入宮後,改為紀姓。

    紀氏因為出身於土官之家,所以自小熟識文字,又因突遭變亂,命運顛沛,輾轉入宮,所以平日異常低調謹慎,與宮內其他人等都和善相處,頗得好評。於是好人緣的紀氏得到了一個優厚的差使:管理皇帝藏書閣(就是憲宗的小金庫)的女史。紀氏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差使,將平日的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條。

    成化五年(1469年)九月,憲宗偶爾想查詢一下自己的私房錢,於是來到藏書閣,視察一番。當天正好是紀氏當值,面對皇帝的詢問,她平穩沉靜,一一作答,將小金庫的賬目明細解釋得清清楚楚,絲毫不亂。憲宗知道自己私房錢越攢越多,不由得十分高興。同時對於這個管理賬目一絲不苟、同時又安靜沉穩的南方女史也愈發欣賞,於是便興致盎然地寵幸了她,春風一度。

    過後,憲宗便將此事忘記了,但是紀氏卻因此而懷有身孕。此時寵冠內宮的,是憲宗自幼時的“侍長”萬氏,她比憲宗要大上十七歲,自憲宗還是皇太子時就專寵於他,而且又善妒。憲宗繼位後被封為貴妃,氣焰囂張,連憲宗第一位皇后吳氏,都因和她產生衝突,而被憲宗廢黜。

    萬貴妃所生的皇長子,未滿週歲即早夭,而自己因年紀大不能再生育,所以對後宮有孕的女子都加以迫害,以斷絕後患。憲宗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極,就是因為萬貴妃的暗害而去世。

    這一次,得知紀女史被皇帝臨幸,有了身孕,萬貴妃憤怒萬分,立即命宮中女官去檢視,屬實的話就立馬讓紀氏墜胎。但派出的女官憐憫紀氏,所以回來謊報說是病症,不是有孕。萬貴妃將信將疑,把紀氏打發到安置犯過失宮女的安樂堂居住。紀氏在這裡偷偷生下憲宗的皇三子。

    萬貴妃得知紀氏產子,暴跳如雷,嚴懲了謊報的女官後,又派自己宮門門監張敏前往安樂堂,要把小嬰兒溺死。張敏心地善良,不願害死皇子,於是聯合紀氏,偷偷把嬰兒藏於其他地方,自己找來米粉、蜂蜜等食物,餵養小小的幼兒。

    同時,被廢的吳皇后居住在西內,離著安樂堂很近,知道了這件事後,一是憐惜無辜小兒,二是懷有對萬貴妃的報復之心,於是也參與保護,暗地裡往來送交食物衣物。在無數好心人的關愛之下,這個命運多舛的小孩,才得以成活。但是他不敢公開在皇宮裡露面,不敢大聲說話,連出生時的胎毛也不敢剪,生怕露出端倪,被萬貴妃得知。而這一切,憲宗一直被矇在鼓裡,始終不知道。

    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已經二十九歲的憲宗,因為之前的兩個兒子都早夭,自己多年沒有子嗣成活,恐怕有絕嗣的危險,平日裡十分的憂傷,經常長吁短嘆。一天,在自己梳頭時,從鏡子裡看見頭上已經有了很多白頭髮,不由得又開始感慨:“老以至矣,無子!”恰好給他梳頭的是張敏,他聽見皇帝感慨,想到安樂堂的小小孩子,心神激盪之下,毅然決定將保守了六年的秘密和盤托出。

    於是張敏突然跪下,對著憲宗叩頭:“陛下已有子!”憲宗愕然,令張敏詳奏。張敏自當年藏書閣的女史說起,把紀氏懷孕、萬貴妃逼迫、安樂堂生子、自己藏匿嬰兒等事情全部告訴了憲宗!憲宗震撼萬分,同時又驚喜交加,於是立即前往安樂堂,要見自己的兒子。

    安樂堂中的紀氏,得知皇帝終於要來的訊息後,喜憂參半,喜的是兒子終於可以見天日了,憂的是這件事被萬貴妃知道後,自己必定不能得活。但是紀氏還是給兒子穿好衣服,笑中有淚的告訴他,等下會有很多人來,其中那個穿黃衣服大鬍子的就是你的父親,你要跟著他走。又牽著兒子的手,深切的說:“兒去、兒去,吾不得生”。

    當憲宗急不可耐地來到安樂堂前,一眼就看見了被紀氏拉著手的小孩。因為不敢外出而面色蒼白、同時因為營養不良而羸弱瘦小的小人兒在母親的指點下,拖著長及地面的胎髮,穿著四處拼湊而來的百家衣,向自己跌跌撞撞地跑過來,憲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蹲下身抱起孩子,放在膝蓋上,老淚縱橫,仔細端詳,大聲地說:“類我!是吾子!”四周的人也無不落淚。

    之後憲宗將六年後才見面的皇三子接回宮,起名為朱佑樘,安排紀氏移居永壽宮,並數次召見她。又向內外諸臣宣示此事,明確了皇子地位。

    而萬貴妃得知自己被瞞了六年,氣急敗壞,日夜哭泣,說“小人們竟然敢欺瞞我!”,又在憲宗面前哭鬧。憲宗雖然有了兒子,對於萬貴妃的糾纏也是無可奈何,只得隨她去鬧。

    同年六月,移居永壽宮的紀氏突然去世,死因不明,很大程度是萬貴妃的毒手。憲宗追諡為恭恪莊僖淑妃。而張敏,得知紀氏去世後,懼怕萬貴妃報復,也吞金自盡。

    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憲宗詔告天下,正式冊立皇三子朱佑樘為皇太子。此後,為了保護已經失去母親的太子,憲宗生母周太后主動承擔起撫育孫兒的重擔,將六歲的太子接到自己居住的仁壽宮,親自照看,並多次告誡孫子,提防萬氏的暗害。

    在祖母的細心關愛下,皇太子朱佑樘在險惡的內宮中頑強地生長,躲過了無數次的明槍暗劍。同時,在忠心的諸臣,及正直的內官支援下,安然度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萬貴妃挑起的廢黜太子、更立邵貴妃所生皇子的易儲風波。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五十八歲的萬貴妃病死,憲宗十分悲傷,說:“萬侍長去了,我也要走了”。八月,憲宗病重,命皇太子在文華殿全權處理政事。九月初九,憲宗去世,皇太子朱佑樘登基繼位,成為大明第九位皇帝---明孝宗。

    孝宗繼位後,追封母親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后,遷茂陵與憲宗同葬。於宮內建義宦張敏的祭祀祠,時時百濟,紀念這個善良的內監。同時對於幫助過自己的憲宗廢后吳皇后奉養終身。孝宗不愧為“孝”,仁德純孝,確實是大明最有人情味的皇帝。

    弘治四年(1491年),孝宗的長子,也是憲宗的長孫出生,取名為朱厚照。這也是孝宗唯一成人的皇子。兩年後,孝宗立長子為皇太子,明確皇統。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十六歲的明孝宗英年早逝,皇太子朱厚照繼位,成為大明第十代皇帝,次年改年號正德。這就是本題的涉及人之一:明武宗正德帝。

    好,讓我們將時光倒退三十年,繼續另一位主角的故事。

    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皇三子朱佑樘正式公開露面後,多年嚴厲控制內宮的萬貴妃頓時有了嚴重的挫敗感,覺得多年的手段一朝崩潰。在朱佑樘被冊立為皇太子後,為了不讓憲宗將關注全部放在那個小兒身上(指皇太子),萬貴妃一反常態,不再阻攔憲宗寵幸宮內其他嬪妃,目的使後宮有更多皇子出生,自己擇機選擇一個作為扶持物件,日後有機會可以頂替太子。

    成化八年(1472年),杭州昌化人,時為杭州前衛軍士的邵林,在杭州為漕運護衛軍,日常負責運送米糧往返於南北,日子清苦。他有一個女兒,自小聰慧美豔,四鄉欲聘其為妻室者甚多。但是詭異的是,下聘者皆在“大定”前意外去世。更有甚者,某軍指揮不信邪,硬是頂著邵氏“剋夫”的名聲,下聘成禮。就在前往邵家娶親時,突然從馬上摔下來死了。這下,邵氏“剋夫”的名頭算是坐實了,再沒有人敢於娶她為妻。

    邵林家境貧寒,實在無法養活一個嫁不出去的女兒,無奈之下,將邵氏賣給了朝廷在杭州的鎮守太監。鎮守太監見到邵氏後,覺得這麼美豔的女子,留在鎮守府實在是可惜了,在“奇貨可居”的心態下,邵氏被太監教授讀書、學習書法、練習吟詩作畫,逐漸向“才女”轉變。

    成化十年(1474年),宮中大選秀女,邵氏在鎮守太監的安排下,入京應選。貌美聰慧、談吐不俗的邵氏,果然一舉選中,成為才人。

    但此時,還是年長皇帝十七歲的萬貴妃掌握後宮,輕易不讓憲宗接近宮內女子,所以邵氏儘管成功入宮,也沒法得到皇帝寵幸,只能孤寂的消磨後宮歲月。

    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皇帝居然早就有兒子的訊息傳遍整個皇宮,氣急敗壞的萬貴妃,視皇子朱佑樘為眼中釘,但是因為憲宗生母周太后的保護,一時也無可奈何。為了轉移皇帝的注意力,萬貴妃一改常態,從此不再幹預憲宗寵幸後宮,讓皇帝有更多的皇子,然後擇機對付那個讓自己大丟其臉的小孩。

    萬貴妃不再幹涉自己的私事,憲宗也是異常得意,於是開始關注身邊妃子。這其中,來自江南的邵氏,以其美麗姿色、又兼知書達理、善解人意,一下子獲得了憲宗的欣賞。此後,憲宗屢屢寵幸邵氏,而邵氏也十分“爭氣”,自成化十二年(1476年)起,連生皇四子朱佑杬、皇五子朱祐棆、皇八子朱祐枟,並因此被封宸妃。於憲宗後宮中,風頭無兩。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憲宗許久沒有檢視過自己的內庫(即前面所述,紀氏曾經管理過的藏書閣),於是前去視察,卻發現自己的私房錢居然都快花光了,頓時大發脾氣,就對負責管理的大太監梁芳、韋興說:“靡費帑藏,實由汝二人!”又說:“吾不深究,待後人罪汝等!”

    二人聽見皇帝大發雷霆,有隱隱有將自己交給日後的新君處置的意思,非常擔心,於是唆使萬貴妃,以此事為幌子,說皇帝有意讓太子日後算總賬,清算大家,讓萬貴妃恐慌,藉機攛掇萬貴妃,向憲宗進讒言,廢太子朱祐樘,改立邵貴妃(此時邵氏已晉封貴妃)的兒子。憲宗年老糊塗,聽信萬貴妃的讒言,居然真的要廢太子。主持司禮監的正直太監懷恩苦諫,都被貶到鳳陽守陵。

    萬分危急之下,是朝臣們據理力爭,同時泰山剛好連續地震。欽天監又上奏地震應在“國本不穩”之象,東宮太子不可輕動。這才讓憲宗認為太子祐樘是天命儲君,打消了廢儲的念頭(即前文所說的:成化二十一年,萬貴妃挑起廢黜太子、更立邵貴妃所生皇子之易儲風波)。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憲宗去世兩個月前,冊封皇子為親王,邵貴妃諸子:朱祐杬為興王,朱祐棆為岐王,朱祐枟為雍王。

    九月,憲宗去世,歷經艱辛的皇太子朱佑樘登基繼位,即-明孝宗。

    孝宗繼位後,沒有怠慢或者報復曾經威脅過自己太子之位的弟弟們,而是妥善照顧,關愛有加。在弘治五年(1492年),給四弟興王朱佑杬主持大婚,迎娶王妃蔣氏。弘治七年(1494年),安排興王就藩湖廣安陸(今湖北鍾祥市)。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駕崩,皇太子朱厚照繼位,即明武宗正德帝。興王在安陸,按朝廷制度先後上表,向皇兄致哀,之後再向皇侄恭賀登基,盡到自己為臣子的本分。

    正德二年(1507年),興王的次子,也是唯一成人的兒子出生,取名朱厚熜。這就是本題的第二個涉及人----明世宗朱厚熜。

    對於這個獨子,興王鍾愛異常,很小的時候就教他詩詞,稍大後,又親自指導他下學習儒家經典古籍,及修身齊家之道。平常還帶著他參加興王府的日常祭祀和各種典禮。

    所以,幼年的朱厚熜,掌握了許多道理,熟悉各種禮儀和規範,有著異乎尋常的、遠超年齡的少年老成。而這些少年時的經歷,對他日後的人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深遠影響。同時,對於父親的諄諄教誨,朱厚熜銘記在心,一輩子不敢稍忘,父子感情甚厚。這也是日後,他面對朝臣時,即使勢單力薄,也絕不示弱,一定要維護父母宗法地位的原因之所在。

    正德十四年(1519),四十四歲的興王朱祐杬薨於安陸王府,朝廷賜諡號“獻”,稱“興獻王”。而年僅十二歲的興世子朱厚熜,別無兄弟,更無親眷,只有一個寡母。就在如此孤獨的環境下,少年老成的朱厚熜,開始了單獨管理王府的事務。這也可以看出,朱厚熜異於常人的堅韌性格。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熜的堂兄,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在京師駕崩,沒有兒子,也沒有親兄弟,大明皇位一下子空缺。對於何人繼承皇統,在輔臣楊廷和為首的文臣們商議後,並報孝宗皇后、武宗生母張太后批准,朝廷以武宗遺詔名義頒旨:“兄終弟及”、“倫序當立”,以興獻王世子朱厚熜親緣最近、世序最高,命其縮短守孝時間(按制度,興世子為興獻王守孝二十七個月,此時尚不滿二十個月),襲爵興王,並在朝廷迎接使臣到安陸後,接興王至京師繼承大明社稷。朱厚熜即明世宗。

    此後所發生的事情,在我的回答篇《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偏偏選擇了群臣都駕馭不了的朱厚熜繼承大統?》一文中,已經敘述得十分詳盡,這裡就不再重複。有關本題的主旨“朱厚熜和朱厚照什麼關係”,也講述清楚。最後還是總結一下吧:

    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明孝宗朱佑樘,生獨子--明武宗朱厚照;明憲宗朱見深第四子興王(明睿宗)朱佑杬,生獨子--明世宗朱厚熜。

    所以,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都是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的孫子。兩個人是同祖父的堂兄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楊家將結局那麼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