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虎賁軍huben
-
2 # 洛神富
一邊是屠殺,一邊是歡笑,這正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今天的現狀。現在的中東非常的憤怒,又異常的平和,憤怒的是伊斯蘭人,平和的是伊斯蘭國家,看似非常矛盾的事情,在中東的的確確的發生了。
誰能幫助巴勒斯坦?是遜尼派的領袖沙特?還是什葉派領袖伊朗?或是情緒激動的埃爾多安?我想誰都不會幫助它,曾經一致對外的中東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的中東已經站好隊,遜尼派和什葉派之爭才是重中之重,相比耶路撒冷,領導中東看起來更有誘惑力。
對於國際社會來說,介入巴以衝突沒有一點實際性好處,弄不好還會得罪美國,這種賠錢的買賣我想沒人會去做。
這種情況印證了那句話,國與國直接沒有朋友,只有利益。自己不強大被欺負了別指望有人幫你!
-
3 # 縱橫觀智庫
巴以衝突再現
1.非阿拉伯國家中幫助巴勒斯坦的國家。伊朗有8027萬人口,其中波斯人佔66%,是以波斯人為主的非阿拉伯國家,也是什葉派的領袖。伊朗與美國關係惡劣,又與以色列互相敵視,在未來的巴以衝突中一定會幫助巴勒斯坦。土耳其也有近8000萬人口,以土耳其人為主,是中東少數非阿拉伯國家之一。今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稱,以色列正在挑起中東全面戰爭,甚至稱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國家”,並明確反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所以,在未來的巴以衝突中,土耳其也一定會幫助巴勒斯坦。
埃爾多安稱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國家
2.阿拉伯國家中幫助巴勒斯坦的國家。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阿拉維派掌權,與以色列關係緊張,與伊朗休慼與共,在巴以衝突中,一直明確表態支援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黎巴嫩真主黨在近期的議會大選中贏得了41個席位,成為了黎巴嫩議會第一大黨,再加上其掌握的武裝力量,實際上掌握了黎巴嫩證據,也一定會幫助巴勒斯坦;根據路透社報道,伊拉克大選初步結果已經出爐,反美的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陣營成為了最大贏家,現任總理阿巴迪領導的政黨名列第三,在未來的巴以衝突中,伊拉克也可能幫助巴勒斯坦;葉門胡塞武裝是典型的什葉派組織,宗教利益大於一切,反對以色列是必然選擇,幫助巴勒斯坦也就順理成章。
相比於沙特的軟骨頭,中東還是有很多國家會頂住美國和以色列的壓力,不遺餘力的幫助巴勒斯坦。
-
4 # 不惑之年灬
34年間,中東地區經歷了5次戰爭,該地區的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巴勒斯坦也因此失去了耶路撒冷在內的全部領土,美國和以色列成為戰爭的受益方。我的看法是誰都不敢幫巴勒斯坦,應該說中東問題就是美國的石油問題,以色列領土問題,這個苦逼的國度聖經裡面描述為:流著奶和蜜的地方。卻不想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火硝煙。2012年在聯合國透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升格為觀察員國,而美國和以色列不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美國6日宣佈美國大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美國就是力挺以色列,中東地區國家一盤散沙,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攻伐,美國就有機會再次拉攏中東國家,就說沙特吧,美國一打伊朗牌,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就繼續與美國合作。
-
5 # 風的淚重生
誰都幫不了,哈馬斯伊朗支援,總統沙特為首支援內部矛盾誰都解決不了,那來實力對付以色列,都拖幾十年了、和平得了嗎?川普支援以定都哭城不一定是壞事,已沒誰去支援一個沒希望政府,嘴上支援給點面子,時間一長生存生活生錢才重要,沒有永遠敵人、盧安達大屠殺二百萬人,不一樣和平生存,
-
6 # 交談中東
未來的巴以衝突中,中東國家沒有人會幫助巴勒斯坦。
阿拉伯國家中沒有一個有能力、有動力、有意願去幫助巴勒斯坦。
先來看兩個阿拉伯大國——埃及與沙特。曾經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埃及在經過“阿拉伯之春”的動盪之後,其對於地區局勢的關注和參與大打折扣,更多地是專注於本國內部事務;沙特作為阿拉伯世界另一個大國,是美國的盟友,沙特國王和王儲思維西化,他們對於什葉派的恐懼和防範要遠遠多於對以色列的恐懼和防範,所以沙特也不會插手巴以問題;
再來分析另外兩個地區大國——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國家是非阿拉伯國家,土耳其態度十分強硬,口號也喊地十分響亮,但這只是埃爾多安拉攏伊斯蘭世界民眾的幌子,它不會在軍事上幫助巴勒斯坦,畢竟土耳其歷來不是巴以問題的主要參與方;伊朗的情況同土耳其類似,雖然伊朗人同樣言辭激烈地指責美國和以色列,而且伊朗和以色列還是死敵,但假如巴以爆發衝突,伊朗恐怕也會退避三舍,因為本來以色列就對其虎視眈眈,伊朗不敢貿然攻擊以色列是因為它必須考慮到以色列背後站著的美國。
最後來分析其他利益攸關方——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在經過多年的戰亂後國內局勢日漸穩定,它現在要忙於國內的重建,而且它也是美國的盟友,沒有精力去插手巴以問題;敘利亞內戰正酣自是無暇他顧;約旦和黎巴嫩體量太小,有心無力。
其他北非阿拉伯國家則向來遠離中東地區事務。總之,中東國家現在已經再也無力去參與巴以問題的解決了,第六次中東戰爭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發生。巴勒斯坦只能自己獨立應對以色列,當然海灣國家會在經濟上予以援助,僅此而已。
-
7 # 愛蘭者
只能說是沙特政府倒向美國,其實沙特政府也不可能過分倒向美國,在沙特和伊斯蘭世界,反美勢力或者說反以勢力非常強大。目前為止20多個阿拉伯國家,只有埃及和約旦和以色列有外交關係。信仰伊斯蘭教的50多個國家,除埃及和約旦外,只有土耳其和以色列有外交關係。所以,作為這些國家的政府,可以親美,但是,牽涉到以色列,他們絕對不敢和美國保持一至。
-
8 # 獨釣寒江
沙特本來就不是阿拉伯世界的絕對核心。之前的數次中東戰爭,都是埃及作為核心領導阿拉伯國家攻打以色列。埃及在進入穆巴拉克時代之後,就已經失去了阿拉伯領導者的地位。穆巴拉克倒臺之後,沙特的作用才凸顯出來。但是,沙特和巴勒斯坦之間,始終隔著一個聖城麥加,也就是說,沙特是可以沒有耶路撒冷的。倒向美國的沙特,也無法真正領導起整個阿拉伯世界,葉門、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國家和沙特本身尿不到一壺。因此,即使沙特不倒向美國,巴勒斯坦估計也不會把希望寄託在沙特的身上。
但是,黎巴嫩不能忘記以色列曾經的入侵。1982年以色列單方面入侵黎巴嫩,造成了黎巴嫩政權岌岌可危,無數軍民死傷。這個仇,黎巴嫩從來都想著藉機報復。同時,敘利亞也沒有忘記戈蘭高地仍然在以色列的手裡。並且,伊朗在援助敘利亞內戰時期,以色列頻繁發動空襲炸燬伊朗軍事設施,前段時間內塔尼亞胡拿所謂的伊朗研製核武器的材料對伊朗“落井下石”,伊朗也不會就此忍氣吞聲。
所以,未來的巴以衝突,以色列要面對的是黎巴嫩的趁機發難,伊朗和敘利亞的趁機報復。敘利亞現在的力量很弱,伊朗也是自顧不暇,但是一旦放任以色列完全吞併巴勒斯坦,以後整個中東地區將要面對以色列更加囂張的氣焰,所以,這些國家都不可能真正的坐視不管。雖然不一定會直接出兵,但是趁機給以色列製造麻煩讓其首尾不能相顧還是容易的。伊朗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奧姆哈尼昨日宣稱,美國遷館以色列,將讓全世界穆斯林團結到一起,更快的瓦解猶太人政權,“以色列離被滅國又近了一步”。土耳其同時宣稱,美國把中東陷入了“更加不安全、不穩定、不舒適也不和平的境地”。阿盟指責美國“違反國際法,對全世界穆斯林進行了踐踏”。土耳其也許更多的是外交辭令,但是作為阿盟領導者的沙特真的能做到完全無視嗎?
恐怕未必。沙特既然想做阿拉伯世界的領導者,既然要主導未來的中東事物,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巴勒斯坦兄弟視如透明。巴勒斯坦不是別人,他也代表著阿拉伯民族,阿拉伯領袖不管阿拉伯兄弟的苦難,如何做得成領導者。這是矛盾的。沙特至少會透過外交手段斡旋巴以衝突。否則,沙特的政治地位將被進一步削弱。中東什葉派的力量正在日益增長,沙特的不作為只會讓自己的政治話語權進一步被削弱。可以說,在巴以衝突的問題上,未來會上演遜尼派和什葉派暗中較量,誰在巴以衝突問題中的作用越大,誰就可以提高自己在中東的話語權。所以,巴勒斯坦不會孤立。即使作為兩大派別博弈的場所,巴勒斯坦也不會冷清。
-
9 # 老狼48440790
在未來的巴以衝突中,沒有國家象美國幫助以色列那樣去幫助巴勒斯坦。中東國家也一樣,唯有伊朗、黎巴嫩才是巴勒斯坦的真心朋友。
這是因為,美國的盟友們出於對美國的"忠誠",不會明目張膽幫助巴勒斯坦而得罪美國。亦於沙特、埃及,他們是美國的盟友,除了緊跟,連一句反對的硬話都不敢說。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雖發表譴責以色列為“恐怖主義國家"的言論,個人認為那是埃爾多安的表現主義體現,目的是在中東體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在美國和以色列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引起美以的重視。在中東各國面前爭當老大角色。要埃爾多安拿出實實在在的對巴勒斯坦的金錢物質支援絕不可能。
在這次伊拉克大選中佔據領先的“反美人物"薩德爾即便獲勝組閣,由於伊拉克被美軍軍控的原因,為了鞏固政權,也不會在巴以衝突中拿出對巴勒斯坦實實在在的行動。
只有伊朗丶黎巴嫩才是巴勒斯坦的物資和鼎力支援的盟友,因為他們同是反美反以同一戰壕的戰友。並與以色列形成國恨家仇。
敘利亞雖然同情巴勒斯坦,反對美國以色列,但是自己長期陷入美國與以色列的狂轟濫炸中,無力顧及心有餘而力不足。
-
10 # 大正看世界
這兩天巴以局勢又開始熱鬧起來,隨著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再次成為中東熱點。5月14日當天,數萬名巴勒斯坦民眾在加沙地帶靠近以色列邊境處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與以色列軍警發生衝突,造成50多人死亡,超過2000人受傷。
要問中東國家誰能幫助巴勒斯坦?“大正”只能說誰也幫助不了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只能靠自己,暴力衝突從來都解決不了問題,特別是在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實力懸殊極大的情況下,一盤散沙的巴勒斯坦人絕對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對於以色列暴力反抗只能徒增傷亡與仇恨。
目前看來中東國家,沙特因為伊朗,徹底倒向美國,已經不可能再幫助巴勒斯坦了,也代表所有的海灣富國不可能為巴勒斯坦提供幫助了,其他中東國家都是處於一片混亂,半死不活,自己的事都沒有搞定,如敘利亞、伊拉克、埃及與利比亞等。只有土耳其在外交上上聲援巴勒斯坦,已經打算驅逐以色列外交人員,但對以色列夠不成任何影響。
不過“大正”認為巴勒斯坦鬧了那麼多年,也已經嚴重透支了其他中東國家的信任,他們也根本不想管不想問了,特別是巴勒斯坦難民到其他中東國家,還到處惹事鬧事,被多個兄弟國家驅逐,搞到最後已經難以獲得太多同情了。所以巴勒斯坦急需的就是與以色列和解,整合本民族力量,不要在搞暴恐活動,爭取成為聯合國以及全世界承認的國家實體,再來爭取其他權利,才是正道。
巴勒斯坦每年獲得來自世界的數億美元援助,一旦能夠與以色列打成和解,獲得正常的國家地位,肯定會獲得以色列的補貼,想一想以色列境地阿拉伯人的生活與工作情況就知道了,很舒服,就是這些所謂巴勒斯坦難民靠著援助吃的穿的都不錯,真搞不懂,這些人真是好日子不願意過,有點作。
巴勒斯坦難民這麼多年一直靠著其他國家援助,指望者別人來養活自己,不從事生產,自己還到處搞暴力活動,總有一天全世界都會對於巴勒斯坦人失去耐心,真是要長點心,對於巴勒斯坦人今天遭遇,已經無感了。
隨著沙特等國家倒向美國,巴以衝突中,中東國家誰可以幫助巴勒斯坦?
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當天,數萬名巴勒斯坦民眾在加沙地帶靠近以色列邊境處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與以色列軍警發生衝突,造成50多人死亡,超過2000人受傷。
回覆列表
阿拉伯國家也是力不從心,想當初五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也是同仇敵愾共同對付以色列(雖然輸了),現如今帶頭老大埃及半死不活、利比亞還時有混戰、伊拉克千瘡百孔,能拿的出手的沙特為了自己的中東利益,現在也倒向了美國,淡化了和以色列的矛盾,主要針對於和什葉派對抗。
現在來看中東國家裡面支援巴勒斯坦打擊以色列的國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嘴炮幫助,一個是武力幫助。
土耳其嘴炮幫助土耳其雖然主體民族為土耳其族(突厥人和歐洲人混血),但是是伊斯蘭國家,在信仰上面和巴勒斯坦全是一家人。面對這一次大使館搬家事件,土耳其指責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國家”“加沙屠殺”,並且想要召回美國和以色列土耳其大使向以色列示威,實際上的幫助來說相對比較少。
武力幫助伊朗伊朗也不是阿拉伯人,主體民族是波斯人,信仰上同樣是伊斯蘭,可以說也是個巴勒斯坦是一家。近幾年對伊朗制裁減少之後,伊朗也大力進行了滲透,其中支援的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一直在抵抗以色列的第一線。哈馬斯組織又稱為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這兩年的伊朗透過黎巴嫩給哈馬斯送槍送炮,一直在支援其運動。這一次巴以衝突造成巴勒斯坦平民55人死亡3000餘人受傷之後,伊朗甚至聲稱招募人員炸掉美國大使館(雖然恐嚇為主,但是也體現出了伊朗的態度)。
不過巴勒斯坦實在是過於弱小,雖然以前有阿拉伯國家支援,現在有這兩個國家支援,真正想不讓被欺負,還需要自己強大起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