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果達人煙臺二哥
-
2 # 農村張飛機
.土地流轉的最終結果是越來越集中
實際上,每一個時代的更迭不是後者覆滅前者,而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有一個突破性的飛躍,是一個生產方式的轉變,是一個新模式的誕生,是一個新的大環境的形成。種植大戶的數量與規模化經營程度以及機械化程度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中國的國情不同於美國和日本,而且在當前農業的先程序度上,中國稍微落後於前面兩個國家。但是,在土地流轉以及種植大戶方面,從研究文獻來看,其發展經過應該是相同或者相似的。
美國和日本,種植大戶的數量的變化經過了四個階段:基本穩定、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平穩下降。這其中看上去有一個不符合邏輯的變化,那就是大戶的數量為什麼減少呢?我們仔細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大戶數量的急劇增長之後就是大戶的生存問題,隨著大環境的逐漸形成,勢必會出現“優勝劣汰”的現象,剩下的的都是專業的農戶,而土地也會變得越來越集中,規模化經營程度就越高,這是一個進步的過程。近些年來,中國農業的發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連續十多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是有農業相關,從“三農”到如今的“網際網路+農業”,大力推動了中國的農業發展。隨著土地流轉程度的提高,大戶的數量也是處於上升的階段,我們在市場上可以看的出來,大戶規模化經營是必然的趨勢。研究文獻表明,美國和日本,實現上述四個階段的演變將近用了35年的時間,而研究人員根據中國的實際國情,大膽的推測,中國的農業現代化、規模化經營的實現速度是快於美國和日本兩個國家。最終實現,大戶數量越來越少,但是大戶的質量和專業素質將會越來越好,土地也會越來越集中在這一部分人的手中。
二.服務是新的贏利模式,越周到越好
那麼問題來了,當越來越多的土地集中在大戶手上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們將會越來越依賴各界給予的服務支援?答案是肯定的。傳統的觀念裡,農業服務有三大要素:良種、良法以及良好的農資農機。在未來,這是遠遠不夠的,當大環境淘汰一批不合格的種植大戶之後,剩下的一批人,是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取這些東西的。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先正達是國際種業的巨擘,它必然有著自己一套先進的商業模式。從行業人士解讀來看,實際上它的模式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尖端和無法複製,相反,他們的模式是很容易模仿的。但是,卻鮮有企業可以複製,問題在哪裡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先正達的做法:
先正達模式應該說是國際巨頭領域最為超前的模式:一體化作物綜合解決方案。基於其植保、種子、農技服務方面的優勢,先正達旨在幫種植者搞定一切。在全球農業規模化的趨勢背景下(大到美國的農場化,小到日本的小型規模化),作物綜合解決方案定會成為有競爭力的模式之一。
1)透過自身研發和併購合作包括全部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種衣劑、種子、草坪和花卉在內的豐富農資產品,並在相應的市場上佔據優勢,為業務整合奠定基礎。
2)整合農資產品和農技服務,將原有產品線重組為八大作物單元,以種植者需求為導向,提供包括生物解決方案和化學解決方案在內的作物整合解決方案。
拿大豆做一個例子,先正達是怎麼做的:
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巴拉那河、聖卡塔琳娜州和南馬託格羅索州,受高科技種子的應用及2012年IBP(綜合業務夥伴)新商業模式推動,先正達在這些地區大豆種子銷售量翻了一番。公司在巴西南部的合作伙伴數量已從6猛增到17。
IBP戰略將大豆種子相關的產業(合作社和育種站)轉化為公司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在研究、生產和銷售領域分享專業知識和後期獲得的利潤。
IBP戰略由於其專家團隊而表現優異,這支團隊為農民和先正達會員做評估和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根據市場推出大豆品種。這將確保農民得到更高質量的種子,在同一地區提高生產力。在這種情況下,品種差異化和種子生產力是最終的評判標準,這意味著是否能獲得銷售的增長和更高的利潤。
專家的利用可以為種植戶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務,從而實現會員數量的擴充。當下網際網路特別看重“粉絲經營“,而這些會員,企業不會僅僅把他們當做小白,而是會不斷地增加粘性,使之成為自己的粉絲。實際上,另一方面,我們也可看到,先正達這樣的做法,反而更能夠加固渠道力,找到緊密的合作伙伴。
所以說,農業受到網際網路多大的衝擊,服務肯定是不能夠被忽視的重要環節,否則肯定不會有出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農戶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田間種植過程中的風險、增加收貨後的作物效益,說它是農業發展的解決方案,我看行!
-
3 # 花妍如夏
這個問題吧,看地域也看國情的。美國可以以生產大豆為主那是因為人少不愁吃,而中國目前的農作物種植是以能讓各地人民吃飽飯為主的。而且中國地域廣闊,必須因地制宜,按層次分佈種植區域。例如南方水稻,北方小麥,高寒地區的人民也是要吃飯的,所以他們種些自己能種活的青稞。這是跟氣候和各地千百年的傳統有關係的,政府能主導的只是改善種苗提高產量。
-
4 # 大鵬海釣討海
問題解析
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受市場需求量、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農民文化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的影響.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佈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
5 # 小五哥看天下
農業佈局又稱農業配置。是農業各部門(農、林、牧、漁業)和各部門內部各種生產門類及其種類和數量在地域空間上的分佈和組合。農業佈局和農業結構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農業結構指在一定區域範圍內,農業的各部門和各生產門類相互之間的比例關係及其結合形式。在安排各部門、各門類地區佈局時,必須考慮到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建立合理的農業結構;在建立一個地區的農業結構時,必須以組成這個結構的各部門、各門類的合理地區佈局為前提。因此,不能把佈局和結構割裂開來,孤立地、主觀的安排某一生產部門或某一生產門類的發展。
中文名
農業佈局
又稱
農業配置
釋義
種類在地域空間上的分佈和組合
農業部門
農、林、牧、漁業
意義
農業合理佈局的重要意義,是由農業自身的特點決定的。農業生產的特點如下:
①地域性
各地的自然條件、資源狀況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各不相同,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和劣勢也不相同;各種農作物、林木、畜禽和水生動植物等對自然資源條件各具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性,對經濟、技術條件的要求也不一樣。合理安排農業生產佈局和結構,可使各部門、各門類各得其所,充分發揮地區優勢,達到地盡其力,使勞動力、資金和生產資料的投放盡可能的用在能夠帶來更大效益的方面,以較少的能量和物質投入,儘可能獲取較多較好的產品,取得較大的經濟效果。
②綜合性
農業的各部門、各門類之間,以及它們和環境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物質轉化和能量迴圈的完整系統,即農業生態系統。
合理的農業佈局和結構,可使農業各部門、各門類之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綜合的潛力,提高物質轉化和能量迴圈的效率,使物盡其用。
農、林、牧、漁業以及各種農作物的生產都受到特定季節的限制,因而勞動力的使用常出現忙閒不均的現象,得不到充分利用,光、熱、水、土等農業資源和基本設施也會出現季節性餘缺現象。
合理佈局
合理的農業佈局和結構可以充分發揮勞動力及其它農業資源和生產設施的潛力。合理的農業佈局和結構,必須綜合考慮四個問題:①要有利於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的潛力。②要有利於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③要有利於滿足時常對農產品多種多樣的需求。④要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果,不斷增加經濟效益。概括地說,合理農業佈局,就是要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資源效益,並且做到因地制宜、各有側重。
合理的農業佈局要求農業各部門和作物儘可能分佈在條件最優越的地區,而每個地區內的農業各部門又保持著合理的比例,能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歷史演變
農業佈局受自然、技術、社會、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並經歷著歷史演變過程。
封建社會因生產力水平低下,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很薄弱,故農業佈局表現為分散性和自給自足性。
資本主義時期,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交通運輸發達,農業佈局表現為農業生產地域專業化和商品化。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透過國家計劃和市場調節,農業佈局趨向合理的地區分工和農業各部門的合理結合,並逐步由自給、半自給性生產轉向較大規模地商品性生產,由單一農業經營轉向農工商相結合的綜合經營。
研究
農業佈局研究的內容包括:
①農業生產條件評價
著重分析、評價農業生產條件對農業佈局的影響;
②農業部門佈局
又稱“條條佈局”。在分析農業現狀的基礎上,確定農業各部門的發展方向、規模、水平、分佈與增產途徑;
又稱“塊塊佈局”。以地區為基本單位,確定區內農業主導部門和次要部門,建立合理的農業部門結構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和專業化。
原則
研究和安排農業佈局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按自然、經濟規律,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充分、有效、合理地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②有利於促進農業各部門的合理結合和共同發展;
④考慮市場和交通條件,以利於促進商品農業發展;
⑤全面考慮國家、地方和農民生產與生活的需要。
農業社會關係
在社會主義農業佈局實踐中,要求正確處理好以下關係:
①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與新發展的和待開發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的關係。在大力發展老基地的同時,選擇生產條件優越、原有生產基礎好、產量和商品率較高、增產潛力較大的若干地區,作為該項農畜產品的新生產基地。
②地區間專業分工與區內綜合發展的關係。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農業地域專業化,使各地區間農業生產有合理的專業分工,而每個地區內專業化部門與輔助部門又合理結合、協調發展,形成合理的農業地域結構。
-
6 # 大太陽很暖
首先我們先了解農業,進而在說農作物佈局的戰略意義,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農業是一個最古老、最原始的行業,但卻是一個永遠不會被替代、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行業。農業行業由農、林、牧、漁四個大產業組成,僅就農業產業而言,是一個農作物的產業,它由大田作物和園藝作物構成,而大田作物又可分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綠肥作物三大類。顯然從類別上看糧食作物僅是糧、經、飼、果、菜、花等農作物方面的一個類別,但從其重要性上講,它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產業。因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首先要以糧食為基礎。
農作物生產是以農用耕地為基礎的。2002年全世界只有農用耕地15.34億hm2,除去多年生作物用地,計有14.04億hm2可耕地,大約有7.57億2用於種植糧食作物,比例為53.92%;2002年中國有農用耕地1.54億hm2,除去多年生作物用地,計有1.44億hm2可耕地,大約有1.09億hm2用於種植糧食作物,佔可耕地比例為75.69%;由此可知,世界上一半可耕地,中國的3/4可耕地進行糧食生產,突顯出糧食作物在農業中的作用和地位。
糧食作物是生產糧食的產業。糧食作為人類最基本的一種生存必需品,一直具有無可比擬的社會政治意義。這一點,不僅僅只表現在發展中國家,還通常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爆發衝突的一個焦點。因為糧食問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幾乎流產;因為糧食問題,歐共體12個國家農民把拖拉機開上街頭;因為糧食問題,美國開創了高額補貼農民的先河;因為糧食問題,南韓農民把“有機肥”拋進主張開放稻米市場的某研究所(柯炳生,1995);中國曲折的入世談判,焦點是農業,核心是糧食。
在中國,從古代“深挖洞、廣積糧”的施政綱領到20世紀的“以糧為綱”的發展戰略,都顯示了歷代政治家對糧食問題的極度重視。20世紀50~70年代,為了擺脫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黨和國家政府提出“工業以鋼為綱”、“農業以糧為綱”的口號,動員全黨抓農業,一把手掛帥抓農業。但是在當時全華人民有相當多的人民處於飢餓半飢餓狀況,抓農業就是抓糧食,糧食就是農業,而是不講成本、不講代價,只要生產出糧食即可。在付出高昂的代價下,197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突破3億t,達到人均318kg,使全華人民解決了溫飽。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科技進步、加大農業投入的政策,開創了“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的新局面,但仍然把建設國家商品糧基地作為農業這一頭等大事的重中之重。經過20年的艱苦努力,1998年中國糧食生產達到5.12億t,出現了基本平衡、豐產有餘的好局面,使全華人民基本達到小康水平。進入新世紀後,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由於退耕還林(草)和戰略性結構調整,糧食播種面積由1998年的11379萬hm2下降到2003年的9941萬hm2,糧食供需出現缺口,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再次於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別釋出“1號檔案”,要求全黨全國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把糧食生產作為中心任務,再次突現了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糧食是農業之本的深刻的社會政治意義和在社會穩定中的作用。
糧食在農業各產業中,對國民經濟總產值的貢獻率是較高的。1978年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4%,而糧食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即在農業貢獻中糧食佔了近2/5;1992年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3.9%,而糧食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6%,糧食增加值仍佔整個農業(農、林、牧、漁)對國民經濟貢獻的1/4(柯炳生,1995)。這個比例在20世紀50—60年代肯定會更高,儘管在進入本世紀後也會隨著農業與農村結構調整會降低,但絕對量則一直在增加。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業產值在逐年加大,2003年食品工業增加值達到1.3萬億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其中糧食是食品工業最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儘管糧食在農業以及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直接貢獻率減少了,但間接貢獻仍是很大的,而且會隨著食品工業迅速增長,糧食的地位與作用只會加強,而決不會削弱。
不同農作物在不同時期的價值不同,農業生產是最基本的,民以食為天,農作物在一個國家之中不可或缺,合理的規劃農作物的佈局,以使得農作物的經濟價值達到最大化,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當然具有戰略意義。
農業合理佈局的重要意義,是由農業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地域性:各地的自然條件、資源狀況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各不相同,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和劣勢也不相同;各種農作物、林木、畜禽和水生動植物等對自然資源條件各具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性,對經濟、技術條件的要求也不一樣。合理安排農業生產佈局和結構,可使各部門、各門類各得其所,充分發揮地區優勢,達到地盡其力,使勞動力、資金和生產資料的投放盡可能的用在能夠帶來更大效益的方面,以較少的能量和物質投入,儘可能獲取較多較好的產品,取得較大的經濟效果。綜合性:農業的各部門、各門類之間,以及它們和環境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物質轉化和能量迴圈的完整系統,即農業生態系統。合理的農業佈局和結構,可使農業各部門、各門類之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綜合的潛力,提高物質轉化和能量迴圈的效率,使物盡其用。季節性:農、林、牧、漁業以及各種農作物的生產都受到特定季節的限制,因而勞動力的使用常出現忙閒不均的現象,得不到充分利用,光、熱、水、土等農業資源和基本設施也會出現季節性餘缺現象。
回覆列表
以冬小麥,六盤山以東,次為高粱、糜子、馬鈴薯、高粱、甘薯①糧食生產佈局,在淮河秦嶺以南.糧食生產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成分(見中國糧食作物地理、高粱.第五:第一,玉米,青藏高原地區以青稞、春小麥,而大豆、春小麥為主.第二,尤其是西南地區,但佔比重不大,稻穀佔糧食總產量70%乃至90%以上、莜麥、穀子等則縮減很多,玉米擴大很快、玉米、穀子等、玉米為主、甘薯為主穀子為主,西北灌溉沃洲農業地區以春小麥為主,糧食作物種類多而雜,次為穀子,以春小麥、穀子,青藏高原以東,20世紀60年代以後,旱地以玉米.第四,全國各縣市糧食作物各有其組合特徵、長城以南,東北地區以玉米,平原地區有較多的雙季稻,淮河秦嶺以北、大豆.南疆等地以冬小麥和玉米為主.第三、大豆等為主、高粱、大豆、甘薯比重也較大、糜子等.在丘陵山地區域,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