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安之

    因為年羹堯被康熙為了保護老四洗白了,但事情很惡劣,所以只能找一個背鍋的,因此這個鍋就落老十三身上了。

    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以後,老四為了保年羹堯,所以火燒百官行述的時候,對馬齊是這般解釋的,因為有人勾結任伯安以獲得百官行述,想要掀起一場政潮。老十三主管刑部得知這件事以後,為了保密,所以下了一道手諭,讓進京敘職的四川提督年羹堯順道捉拿任伯安並且查抄百官行述,沒想到任伯安勾結淮安營的官兵拒捕,所以年羹堯才將他們依法剿滅。

    不過一百多名官兵雖然可以定義為謀反,可以說死有餘辜。但年羹堯殺了幾百個平民百姓是無法忽略的事情,這樣惡劣的事情,一定要有一個結果,一定要有人負責。

    但康熙並沒有治年羹堯的罪,反而升年羹堯為四川巡撫。

    康熙之所以這樣做,其實就是因為年羹堯代表的是老四。而老四主動燒燬記載三百多名官員把柄的百官行述,是替康熙解決了一大難題。不然百官行述還在,康熙如果查的話,牽扯太大勢必動搖統治,不查的話,那麼根本沒辦法收場,所以老四這麼一做是替康熙排憂解難。

    所以康熙當然要保住老四,年羹堯代表的是老四,如果自己治年羹堯的罪,老八等人肯定會煽動百官藉機攻擊老四。所以自己不治年羹堯反而升年羹堯的官,就是向外界透露一個訊號,那便是他是極力維護老四的,老四自然就安全了。

    雖然康熙為了保老四,對年羹堯是不治罪反而升官。但死了幾百個無辜百姓,怎麼說都要有一個交代,一定要有人負責。

    因此說來說去,康熙為了保老四,將血洗江夏鎮的罪人年羹堯給洗白了,所以只能以老十三來承擔這個罪名了。

    於是康熙就將這個罪名按在老十三身上,老十三為此事負責,成為這個罪人。

    康熙為何這樣做呢,我們先來看看康熙給老十三定的兩個罪名,助太子暗殺鄭春華、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

    說白了這兩個罪名根本算不得什麼罪名,就是血洗江夏鎮這個罪名其實也不用按老十三身上,因為是年羹堯自作主張要血洗江夏鎮,老十三可沒有叫年羹堯這樣做。

    但康熙就是這樣做了,說明其背後還是有著他的深謀遠慮的。

    康熙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在於太子及其一黨被清算以後,朝廷的局勢由太子黨對八爺黨變成八爺黨一家獨大,康熙自然需要平衡朝局。

    康熙的做法就是以老四牽制老八一黨。同時一直冷落老八,重用老十四。諸如以老十四掌管兵部這個要害部門,以此來潛移默化的分化八爺黨。而這招的確不錯,在競選大將軍王的時候,老八就試探過老十四,說讓老十四當大將軍王,老十四雖然想當大將軍王,但為了穩住老八,自然是義正言辭的要歃血為盟證明自己是支援老八的。

    老八雖然有百官支援,但更多在於政治上的影響力,當時並沒有多少兵權。而老四擁有老十三這個在軍方擁有深厚影響力的阿哥支援,這個平衡局面肯定沒問題。

    但康熙卻圈禁了老十三,他臨終的時候對老四是這樣解釋的,因為老十三不會權變,所以害怕老十三被人利用,闖下大禍,牽連到老四的話,那麼就沒法收拾了。

    但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其實康熙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害怕老四再走太子兵變的路,害怕老四在殘酷的奪嫡鬥爭中成為下一個太子。所以直接圈禁老十三,既是保護老四,亦是防止老四走上錯誤的道路。

    所以康熙最終的選擇就是以老四來牽制老八一黨,同時將老四陣營中老十三這個軍方影響力深厚的阿哥圈禁。使老四隻能被動牽制老八,雙方不至於出現像太子沒廢之前的激烈鬥爭,同時還提前分化老八和老十四,做兩手準備。

    而老十三被圈禁,肯定要師出有名。所以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罪名,康熙為了保護老四,年羹堯是不用背了,於是正好就讓老十三背了,簡直是一舉兩得。

    現在大家看懂了吧?

  • 2 # 逝去即歷史

    總要有一個人來背這個“鍋”呀!

    胤禛、胤祥密謀安排年羹堯到江夏鎮執行秘密任務,名義上是奉了刑部公文和十三爺的手諭到江夏鎮去捉拿欽犯。

    這件事起因是胤禛謀劃,胤祥輔助,年羹堯執行,但是最後只能讓胤祥來背這個“黑鍋”,康熙皇帝也正是選擇了讓十三爺胤祥來背這個“黑鍋”。

    1、胤禛不能承擔責任。

    首先胤禛在處理《百官行述》事件上雖然沒有彙報,但是處置是得當的,避免了康熙為難。

    事關重大,只能是康熙來決斷,但是康熙無論是追究這三百多名官員的責任,還是不追究他們的責任,都對康熙和朝廷沒有好處。

    追究會造成朝野震動,不追究有損康熙的名聲。

    其次胤禛在太子胤礽“謀反”事件中起了關鍵作用,有功不能處罰。

    最後胤禛是康熙心中的皇位繼承者,正在康熙的考察期內,這件事情不能承擔責任。

    2、年羹堯也不能承擔責任

    首先康熙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將年羹堯升了四川巡撫,康熙不能前面剛封賞年羹堯,後面就處理年羹堯,這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其次年羹堯是胤禛能夠順利登上皇位的保障之一,將來胤禛還有用得到年羹堯的地方。

    最後年羹堯的身份擔不起這麼大的事情,即使追究他執行的責任,也還是要追究上面的管理責任,而僅僅是一個執行的責任,就可以讓年羹堯丟了腦袋。

    3、只能是追究胤祥的責任

    首先年羹堯名義上是奉了刑部公文和主管刑部的十三爺的手諭,所以胤祥的責任是逃脫不掉的。

    其次胤祥的身份不至於丟掉性命,最多是圈禁,這是康熙對胤祥的一種保護,也是對他的一種磨練,將來才不至於給胤禛惹禍,還能成為胤禛的好幫手。

  • 3 # 歷史茶坊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因圖謀策反再次被廢。出人意料的是,老十三胤祥亦牽連獲罪,被宗人府高牆圈禁。胤祥的罪名有兩條:一是助太子暗殺宮人鄭春華;二是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可江夏鎮明明是年羹堯帶兵剿滅的,為何康熙卻把罪名算到老十三頭上呢?

    康熙並不是平白無故把罪名強加在老十三頭上的,剿滅江夏鎮的是四川提督年羹堯不假,可派他前往南京向康熙述職,順途補拿任伯安的命令卻出自胤祥的手諭,所以康熙才會把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的罪名算在老十三頭上。

    話說太子復立以後,一改以往懦弱無為的行事風格,大肆打壓舉薦老八為新太子的文武大臣。為了能更好的掌控群臣,太子心腹黃體仁甚至把主意打到了任伯安的《百官行述》上頭,企圖透過這些“黑材料”控制百官。任伯安同意交出《百官行述》,條件是將其小舅子、江夏鎮莊主劉八女釋放出獄,並恢復他江南巡鹽道的職務。劉八女因任伯安之弟任季安姦殺寡婦,從而誆騙張五哥頂罪受刑,弄出震驚天下“宰白鴨”一案而牽連入獄,任伯安也因此丟掉了江南巡鹽道的美差。太子決定先釋放劉八女,再慢慢想辦法恢復任伯安的差事。老十三胤祥正好管著刑部,太子打定主意,勸說胤祥把劉八女給放了。

    老十三是行俠仗義,嫉惡如仇的“俠王”,當然不會同意太子的無理要求。可太子也不是吃素的,派人把胤祥的門人文寶生抓來毒打一頓,老十三迫於無奈只好以緩兵之計先保住文寶生的性命。回到雍王府,跟胤禛、鄔思道一商量,決定先按太子的意思放了劉八女,再派回京述職的年羹堯以順途捉拿欽犯的名義到江夏鎮拿人,趁機逼迫避居江夏的任伯安交出《百官行述》,於是便有了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一案。不過,胤祥只是派年羹堯去江夏鎮抓人,並沒有讓他血洗江夏,這是年羹堯到江夏後見財起意所捅出的婁子。他桀驁不馴,酷嗜殺戮,見江夏鎮富可敵國,一時財迷心竅,以聚眾謀反,抗拒朝廷的名義剿滅了江夏鎮,連同淮安營官兵在內共計七百餘口,一個活口也沒有留下。

    年羹堯捅下了婁子,老四和老十三隻好自認倒楣給他擦屁股,以任伯安勾結淮安營官兵拒捕的名義替他洗白。因此,年羹堯奉的是十三爺的手諭捉拿朝廷欽犯,遇到犯人勾結淮安營官兵拒捕,情急之下便剿滅了這個莊子。這樣一來,所有的罪責就都著落在老十三頭上,派兵捉人的手諭出自他手,替年羹堯出面洗白的也是他,更為要緊的是這樣一件大事,事前既不請旨,事後也不彙報。因此,康熙把剿滅江夏鎮七百餘口的罪名算在胤祥頭上是合情合理的舉動。只不過,胤祥既為首犯,按理來說做為從犯的老四和鄔思道也該一併追究責任。只是因為圈禁胤祥是康熙為了保護和磨練他性子的一個藉口,因而沒有追究其他人的責任。

  • 4 # 雍親王府

    歷史上的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之前,可以說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與寵愛。然而由於其在“一廢皇太子”期間表現過於活躍,胤祥為康熙所厭惡,並且被康熙圈禁在了宗人府前後一年多的時間,在這之後,胤祥便再也沒有受到康熙的寵愛。可是雍正在登基之後,馬上提拔、重用了胤祥,並且使其長期擔任整個國家“二把手”的角色,而胤祥也沒有辜負雍正的這份信任與器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與雍正共同書寫了一部“千古君臣兄弟”的佳話。

    其實《雍正王朝》中胤祥的人生軌跡,在此起彼伏的升降程序上與歷史史實是頗為相似的,只不過《雍正王朝》中的胤祥在其長達十年的圈禁過程中,受到的是更多的磨難,品嚐到的是更多的苦澀。

    這其中,並不存在歷史上的康熙對於他的那種不滿與厭惡,更多的還是他要從大局考慮,而必須要讓胤祥做出這樣的一份“犧牲”,以此來保全雍正,並且維繫朝堂的穩定與政治局面的暫時性平衡。

    康熙“二廢皇太子”,胤祥反而成為了其中的“受害者”。

    康熙復立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本希望著他能夠痛改前非,重新審視自我,然而胤礽的表現卻是更加的拙劣。康熙南巡,胤礽監國,他不僅利用手中的權力開始大肆的清算和報復,並且還妄圖勾結任伯安,想要用其手中的《百官行述》挾制百官,迫使官員們屈從在其威嚴之下。

    面對如此情況,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在鄔思道的建議下,授意年羹堯來了一招“假道伐虢”。

    名義上,年羹堯是途經南京給康熙請安,進而到吏部進行述職,而實際上,按照雍正等人的安排,便是要年羹堯帶著四川的兵勇,前往任伯安所在的江夏鎮,在拿人的同時也要搶奪《百官行述》。

    然而,這個時候的年羹堯在根本沒有得到雍正首肯的情況下,擅自做主,將江夏鎮上下七百餘口人全部屠戮,甚至連駐守江夏鎮的淮安營官兵也一併被殺,當然,任伯安、劉八女以及太子胤礽的親信黃體仁等人也沒有逃過這一劫難,盡數殞命。在經過了一番屠殺和劫掠後,年羹堯更是將真個江夏鎮付之一炬,被康熙譽為“德化之地”的江夏鎮也就此不復存在了。

    而在得知此事後,雍正是非常的憤怒,但是對於年羹堯卻是無可奈何,畢竟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有著諸多不和朝廷規矩的地方,一旦沒有很好地處理解決而引發新的問題的話,即便是初衷再好,也將難逃罪責,這是雍正所不希望看到的。

    於是,雍正巧設飯局,不僅為年羹堯的屠戮江夏鎮的行為成功“洗白”,並且還當眾銷燬了《百官行述》,也算是達到了其想要達成的政治目的。

    然而,八爺黨的一眾皇子並不希望就此了結,因而他們用賄賂高福的方式,偷取了胤礽與任伯安的書信,以此作為“把柄”向太子胤礽發起了反擊 。而胤礽見事情敗露,想要做最後的殊死一搏,企圖魚死網破,最終也還是以失敗告終。

    就這樣,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為康熙所廢黜。

    可是,就在胤礽被康熙皇帝廢黜的同時,又以“助胤礽暗殺鄭春華”、“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為由,將胤祥圈禁了起來。與之相對應的是,真正屠城燒鎮的年羹堯,卻在此之前,被康熙升任了四川巡撫。

    處罰胤祥,是疼在胤祥身上,痛在康熙心裡,但這卻是康熙必須要實施的“苦肉計”。

    其實歷史上的康熙,一直以來便有個習慣,那就是既然有了錯誤就必須有人的來“背鍋”。

    當年他智擒鰲拜,鰲拜因為功勞太大他不能殺,於是他殺掉的是他的皇叔班布林善;“烏蘭布通之戰”,儘管清軍取勝,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慘勝,並且還放跑了噶爾丹,康熙皇帝的親大舅佟國綱以及諸多將士血染沙場,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讓自己的親二哥,擔任戰場指揮的福全承擔下了全部的責任。

    在《雍正王朝》中的這段劇情裡,康熙也需要一個人來承擔責任,這不是康熙要“甩鍋”,也不是康熙要“翻舊賬”,而是康熙需要有人來扛下這樣一份責任來平息朝中的非議,而毫無疑問,胤祥成為了康熙唯一的“選擇”,當然,也只有“犧牲”胤祥,才能使其在這個時候發揮的政治價值最大化。

    首先,康熙皇帝還是為了保全雍正。

    這裡,康熙用到是一個“李代桃僵”的策略。

    我們來看看康熙皇帝對於胤祥所定下的罪名,“助太子胤礽暗殺鄭春華”、“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可以說,康熙在這個時候明確的是兩個承擔罪責的主體,即太子胤礽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至於其他人他都沒有提及,意思就是康熙只會處罰這兩個人,而至於其他人都將會排除在外,包括雍正。

    其實,憑藉雍正和胤祥的關係,再加上胤祥耿直、率真的性格,他會有著如此的思維做這樣的事情麼,必然不會,別後一定有人指點,而這個人便是雍正。可是康熙卻一口咬定,所有的責任都在於胤礽和胤祥,便是將雍正身上的責任摘的一乾二淨,目的就是不讓雍正牽連其中,以此來保全雍正。

    此時的太子胤礽已然伏法,那麼同樣的,胤祥也必然要遭受非常嚴厲的處罰,否則康熙也將揹負巨大的輿論壓力。而康熙處罰胤祥越是嚴苛,那麼康熙身上揹負的壓力,以及雍正受到的非議便會更小,以此便可實現藉由“犧牲”胤祥保全雍正的目的。

    其次,康熙這樣做也是做給八爺黨的眾位皇子,以及其他朝臣來看,他希望籍此維繫朝局的平衡。

    在此之前的“百官舉薦新太子”的過程中,雍正以及十三阿哥胤祥的表現可謂是大放異彩。他們在沒有任何前兆的情況下,猜到了康熙的心思,進而保舉胤礽復立皇太子之位,得到了康熙的賞識,兩個人也都獲得了職務上的晉封。

    可恰恰是這樣,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也遭到了八爺黨眾位皇子與朝臣們的不滿,以至於剛剛結束了“百官舉薦新太子”的御前會議,胤祥就與十四阿哥胤禵扭打在了一起,官員們也是紛紛嘲諷起鬨。再加上後來太子胤礽的一系列報復性舉動,使得作為太子胤礽支持者的二人,並不受到朝臣的擁護。

    於是,康熙用處罰胤祥的辦法,也算是短暫平息了朝臣們的情緒。同時由於此前康熙皇帝太過於器重雍正與胤祥,在廢黜太子胤礽的情況下,不免讓人對於雍正以及胤祥的奪位前景有所猜想。而康熙也用處罰胤祥,打擊雍正的方式,來平衡朝中的輿論,打消大臣們的這樣的想法,使其能夠更好的盡心辦差。

    而八阿哥胤禩等人,看到自己的政敵受到了打擊,必然心中是非常的歡喜,也算是暫時性的扭轉了不利的局面,進而不會再對雍正咄咄逼人,也不會在對其他的內幕進行深究與公開,算是讓朝堂就此暫時性的放下了爭鬥與攻伐,恢復了平靜。

    再次,這也是康熙在為未來做著考量,足可見他的用心良苦。

    正如康熙皇帝在臨終前向雍正交代的那樣,他將胤祥圈禁十年也有著他的目的和想法:

    “十三阿哥是性情中人,他心地光明,重情重義,可是他嫉惡如仇,不會權變。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擔心他任性行事,闖下大禍,把你牽連進去無法收拾。有了這十年的教訓,他也應該更加成熟,可以做你的幫手了。”

    由此可見,康熙圈禁十三阿哥胤祥,一方面是為了不讓胤祥成為了雍正奪嫡之路上的羈絆,牽連到雍正使得康熙的努力安排前功盡棄,另一方面,便是為了磨礪胤祥的心性,使之成為雍正未來的幫手。

    與此同時,康熙這樣做也是再為雍正和胤祥的未來提前做著規劃。

    對於胤祥來說,如果是雍正登基後將其放出,那麼他必然對於雍正是感恩戴德,因此必然會忠心耿耿的輔佐雍正;而對於雍正而言,此時的胤祥遭受的苦難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護他,甚至可以說是替他承擔的,而他也會善待胤祥,並且對其委以重用。

    這樣一來,雍正得到了幫手,而胤祥則也能得以保全自己的同時,發揮其才幹,這無疑是一種雙贏的結果,同時也會讓康熙感到滿意和欣慰。

    然而這一切都是後話,並且按照當前的朝局,胤祥的“犧牲”也就變得是不可避免,為此康熙在宣佈胤祥罪責的時候,還脫下了帽子。

    一來,這個時候的康熙並不是以一國之君的身份來懲治臣子,而是在以一位父親的身份,期望這自己兒子對他的理解。

    二來,對於胤祥的“付出”與“犧牲”,康熙也這樣含沙射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畢竟他處在帝王位置上,面對朝代更迭與朝局穩定,他已然是身不由己。

    就這樣,胤祥被康熙關在了宗人府,而這一關就是整整十年的時間。當然,雍正是非常感恩胤祥的這份“犧牲”,於是在其登基後都給予了胤祥極高的禮遇,並委以了重用,而他們之間也就此開啟了這段“千古君臣兄弟”的佳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京表示2018年俄羅斯海軍將新增26艘艦艇,俄羅斯有這個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