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活著嗎丶重在參與

    抽出幾天時間陪他,觀察他的行為和每天做什麼,尊重他的選擇並和他商量。孩子也不傻,道理基本都懂,但要理解他,溝通很重要。

  • 2 # 百事丶小妮子

    1、首先老師一定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要知道一個完整的班級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學生構成的。不能因某個學生或某些方面的特殊情況而忽視和放棄學生。對於老師和學校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孩子而已,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則是他們的全部。

    2、溝通時和孩子坦誠相待,找其問題的根本。同時在和孩子溝通時要知道換位、交心、找共鳴、避其鋒芒、投石問路、迂迴等等。交流時同時也要視情況靈活運用各種說話方式方法,儘量不要單刀直入。

    3、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把優點放大,把缺點縮小,好孩子都是在鼓勵和肯定中成長起來的。

    4、幫助孩子正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其次,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5、用愛感化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和家長對他的愛。

    6、老師和家長多溝通,找其根本,力往一處使,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3 # 漫史談英

    初二學子,正是十三、四歲的年紀,從少年跨入青年,人生最重要一步在大自然的支配下,開始了激情歲月。

    我是十三歲開始遺精的。在一個沉睡的夜晚,不知不覺中突然激情噴射,大腦一片空白,隨後慢慢清醒過來,依然處於超級亢奮狀態,過後才感到緊張和神秘。第一次,那種體驗極具誘惑力,生命是神奇而美好的。所有正常的男孩在這個年齡都會這樣。

    女孩在這個年齡會來初潮,開始了四天左右的月經生理期,來月經說明具有排卵功能,而月經本身,對女性身體是一個排毒過程,是有益無害的。

    這就是青春期的開始,生命就像鮮花剛剛開放,人生就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我們那時候有《青春期衛生》這本書,但沒老師上課,自己囫圇吞棗看一下,什麼也不懂。隨著進入青年時光,人人會有一個叛逆期,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動,這種衝動是在荷爾蒙的刺激下產生的,是全方位的,包括對家長,對學習,對生活,對異性,都體現出一種掙脫枷鎖衝動,青年男女會互相追逐,大多數人會擁有人生的初戀。

    在這種情況下,最最主要的,是提前進行性教育,讓男孩女孩搞清楚自己的身體密碼,不再懵懵懂懂無所適從。還要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從叛逆中改變過來。

    初二,一隻腳已經踏上了人生大生舞臺,如何幫助學子們有一個美好的人生,是老師、家長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

  • 4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初二年級是身體開始發育,心理還很幼稚的年齡階段。

    初二學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響、情緒容易激動、暴躁、成績兩極分化普遍、違紀違規頻繁、存在心理障礙等特徵,又具有可塑性、主動、追求獨立等特點。因此,初二階段既是發展的危險期,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成為教育的關鍵期。在所有問題學生當中,初二學生為數不少,而且似乎還呈越來越多的增長趨勢。初二年級是學生的一個事故多發的危險階段嗎?在學校,許多的老師班主任都深有體會,在初二年級,大多數學生在思想道德、學習成績以及能力培養等方面都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而在初二同學心中,自己像是學校的老大,剛剛入學的初一沒本事,初三的又要進入中考的備戰階段,自然最後剩下的就是初二的同學們,許多原來聽話守紀的學生,這時開始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抑鬱自卑等心理障礙以及說謊、破壞等不良行為,因此這種在初二特定的階段,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學生個體所顯現的相對比例偏高的不良心理、情感和行為特徵,就是一種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初二現象”。

    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

    1、 初二學生,其年齡一般在13到14歲左右,正是他們人生的第二次生長髮育高峰。在初一年級,隨著生理發育的急劇變化,青春心理的萌動,逐漸使他們突破兒童模式的束縛,開始體驗與感受一些新的從來沒有過的東西,但由於學生新到初中,環境的更新以及學校老師家長對入學教育的重視力度,又迫使他們不致於過多張揚由此的渴望和好奇,隨著獨立自我意識的增強,在初二年級,學生個體對新環境的磨合和適應已不再是關注的中心,但建立在“新環境”之上的新的矛盾與衝突又開始左右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他們開始試圖擺脫父母老師的控制,自已處理自已的事務,開始希望獨立嘗試一切,但又由於他們在很多方面如經濟、生活、情感和學習上還得依賴父母和老師,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已的時間、行為和生活,這就構成了他們內心錯綜對立的矛盾和衝突狀態。

    表現在自我的覺醒:獨立意識與依賴父母的心理衝突上!

    2、從學校的教育環境來看: 面對長時間而不知哪裡是盡頭的應試教育,學生們在繁重的課業任務壓力下,完全沒有了快樂感和良好的心態,與初一年級相比,初二年級的各學科無疑增大了很深的廣度和難度,而新增開的物理學科,毫無疑問又起到了雪上添霜的負效果。學生之中,原先在小學和初一還比較穩定的學習成績,現在開始充滿了動盪和分化,這是一場競爭更為激烈緊張的重新定位,隨著他們承受力的個性差異和平等意識的增強,他們產生了強烈的自尊心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但由於學習成績的逐漸落伍與分化,老師和學校往往缺乏一種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習慣於領導和控制學生的教師,也就常常有了隨便打罵挖苦學生,居高臨下的訓斥學生等等變異的教育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平等的待遇與內心深處渴望被尊重平等交流的情感,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學生平等意識(要求師長把自己當成人對待)與師長要求控制產生的衝突!

    3、從社會的教育環境來看: 面對劇烈的社會變革,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標準更看重個體的綜合素質與實際能力的高低,與此良性引導相比,社會對學生們的負誘惑又遠遠超過社會對學生們的約束,從充斥於現代文化生活中處於放任狀態的暴力文化中,學生們養成了暴力傾向,習得了暴力經驗;從人類高科技結晶電子遊戲機、網際網路中,學生們在虛擬的夢幻世界裡,尋找到了現實中沒有的成就感;從不負責任只求經濟利潤的藥店或地攤中,同學們可隨意購得致人死命的藥物等等;另一方面,在初二階段,對學生們而言,其性意識的覺醒和第二性徵的出現,使他們開始關心自已的容貌打扮,產生了接觸異性,與異性交往的願望,受影視文化氛圍的耳濡目染,很多同學加入了早戀的行列,由於初中學生對自已意志發展不穩定不成熟的特點,他們的情感又有很多衝動和盲目的成份,因此,早戀的結果是多是挫折,這種挫折對於耐挫折精神缺乏的學生來說,往往成為一種意志消沉和致命的催化劑。

    性意識覺醒與現實生活產生的衝突!

    4、由於父母的期望過高(獨生子女居多)可以說將此生全部的希望和理想,都寄託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呵護,甚至溺愛,心理上,又將孩子當作自己早年理想的實踐者,處處嚴要求高標準,卻沒將他們看成是有獨立人格的平等者。

    另一種情形家庭殘缺不全型:由於社會化分工以及價值觀的重新整合,逐年攀升的離婚率和一些家庭出現的意外變故,使“不完全家庭”(父母離異、一方或雙方死亡、外出打工等)的學生數在逐年上升,在這些家庭中,其直接監護人的失去或不完整狀態以及隔代親情的溺愛,使學生的家庭教育得到了弱化或者乾脆出現真空。

    第三種情形:放任自由型。競爭使下崗造成一種窘迫的生活。調查表明:15.6%的學生家長下崗以後整天忙於打牌、搓麻將或找工作,他們無心過問子女的學業,有54.3%的學生家長整天忙於做生意或應酬,他們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另一項調查顯示:在放學以後的大部分時間裡,48.29%的孩子只能獨自在家,有43.7%的家長一週和孩子在一起聊天、遊戲的時間只達4~~8小時,由此說明,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教育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他們不關心,不過問,也很少和子女溝通交流,一切任其自然發展。學生是發展中的生命,一個發展中的生命自然會與環境保持和諧與平衡。面對如此扭曲的家庭教育環境,學生的心理發展必然要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心靈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在初二年級,由於學習成績分化的結果,這種扭曲更具危害。他們則更容易形成自卑、逆反、閉塞、放縱和報復等不良心理,最後發展成為較嚴重的心理障礙。

    對策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資料顯示,自殺是中國未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同時,近兩年還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造成這種令人震驚的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無法正確對待一些突發或超出常規的問題,因此,作為學校,就要從人文的角度,能給學生提供準確、及時的心理輔導,全體老師都要參與,面向全體學生,使心理教育滲透到教育的全過程。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關注分數,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要能埋身於學生之間,走進他們的生活,去發現影響一個個真切的生命,達到彼此的相識相知,在不斷的心靈互動中達到理解,對初二學生,要冷靜關注,適度介入,給孩子指明方向,給孩子留一片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精神狀態下,個性的張揚得到生成。

    學校組織心理課 形成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時間最長,最重要的外部環境,作為家長,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多激勵他們,對他們的不足要有充分的耐心加以引導,同時調節自身的教育心理,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不只關注分數,不把過高的期望變成壓力向學生施壓。 組織社會協同教育 要讓學生順利地渡過這個心理和生理的危險階段,還必須有社會的參與,惟有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合力互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要清理學校周圍那些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營業場所,精心選擇一些素質高和善於和孩子交朋友的知心家長,組成家長委員會,建立經常性的溝通和交流制度。還可以透過建設德育基地,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積極參與社群建設,使愛幻想的學生們丟掉幻想,直面社會,增強他們對社會的承受能力。

    另外,初二學生好奇性強,探索慾望強烈。精力充沛。根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力比多能量必須要有一個發洩岀口。因此在初二年級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不同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達到能量的發洩。同時獲得相應的自尊體驗!
  • 5 # 高校心理營養專家

    這個問題很容易聯想到網上流傳的“中二病”,指的是青春初期特有的自以為是傲嬌、目中無人、與成人對抗、故作成熟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從11、12歲開始,孩子們開始進入青春期,這是成長的第二個快速發展階段,孩子將逐漸掙脫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此時的孩子感覺自己長大了,需要被認可、被尊重,不願被當作“小孩子”看待,逐漸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幼稚想法互相混雜,很多時候自我矛盾,自我否定。

    突出特點是:

    1.生理上發育趨向成熟。男生多有遺精現象,多數開始長“鬍鬚”,喉結變大,聲音男性特點更明顯。女生月經初潮,乳房發育明顯,陰毛出現。對異性有了興趣和好感,身體高體重增長速度。從外貌上看,越來越像成人。

    2.心理上會有明顯變化。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認可,不願意一味服從成人的指揮。但同時又不具備自立能力,缺乏生活經驗,重大問題無力獨自面對。

    3.人際關係發生變化。此階段的孩子有了更多隱私,有些想法更趨隱蔽性,對同齡朋友關係十分珍視,而對老師的敬畏、信服堵降低,與父母的觀點開始有分歧。既想掙脫束縛又不得不依賴家庭的矛盾、欲疏離和父母在心理上的聯絡實現獨立又難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種矛盾和衝突時刻影響著孩子。

    4.這個階段孩子的家長年富力強,是社會發展的有生力量,工作繁忙、事業蒸蒸日上,往往忽略對孩子細緻的呵護,把關注點放在學習成績上,孩子容易產生孤立、不被認同、不被理解的感覺。加之學習壓力大、缺乏自我緩解的能力,有些孩子在網路中尋找自我價值,沉迷於虛擬世界而無法自拔,漸漸與社會脫節。

    這個階段孩子的家長,需要和孩子交朋友,注重傾聽孩子心聲,切勿頤指氣使,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招致反抗、對立。

    “中二”的孩子變化是迅速的、很多時候無力自控。其中有孩子生理特徵的重大變化所致,也有孩子成長迅速、思維模式不斷完善的原因。這是孩子成長、實現社會化的必然過程,對自我意識、獨立人格的發展和完善,對將來適應人際關係和社會生活都很重要。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做朋友,儘可能給孩子心理支援。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但在遇到困難、挫折時,要旗幟鮮明和他們一起面對,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分析、共同探討處理方法。同時,對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不良的行為、過激行為,要注意關注、關心,及時提醒、糾正,防止孩子因抗爭誤入歧途目的。

  • 6 # 學習問題診療—陶勇

    初二主要的問題是,抽象思維迅猛發展,以前的醜小鴨,可能翻身成為白天鵝。學習變得容易,甚至不費吹灰之力。我們也會發現一些男生開始後來居上,就是在於抽象思維迅猛發展。抽象思維的發展,不僅在學習上有明顯的變化,在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方面 都有很大區別。

    當然,也有的孩子會繼續沉淪,原因在於,在過去的十三年間,失去了自我價值和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他們的生理發展成熟了,但因為精神生命被摧毀了,也不會努力。

    什麼分水嶺,什麼初二現象,什麼學習界限,全都是猜想,都不知道背後的成長規律。

  • 7 # 阿甘中高考

    "初二現象"是在教育圈裡對初二學生各種綜合表現的一種說法,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初中階段是大多數孩子的青春期,無論是身體、心理,還是行為習慣都發生劇烈變化,其中初二學生又最難管理,因此稱為“初二現象”。

    為什麼會有“初二現象”

    1、生理原因

    初二的孩子此時進入了青春期,身體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對異性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欲,而家長和社會對孩子的性知識教育又跟不上孩子的需求,致使同學們產生青春期煩惱。

    2、學習壓力

    從初二開始,學習的知識難度、深度明顯加大,很多孩子感覺學習吃力,上課聽不懂﹑跟不上,因此產生了畏難情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另外,很多學生開始思考升學、就業等各方面的問題,加上家長的期待,使他們不得不迫使自己為了學習而犧牲自己的興趣,減少學習之外的活動。愛好受到壓抑,自然覺得生活單調、枯燥,就特別嚮往和迷戀外面的世界,因而開始和一些社會不良青年混在一塊,或是沉溺於網咖﹑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3、心理因素

    青春期孩子不僅身體發育了,心理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嚴重不平衡。自我意識覺醒,嚮往獨立和自由,不喜歡被師長約束和管教。既想標新立異又怕脫離集體,容易產生極端的心理和行為。

    “初二現象”孩子的特徵:

    1、早戀

    男女同學之間肆無忌憚地開玩笑,開始談論兩性話題,部分男女生有過度親密行為。

    2、沉迷上網

    尤其是男生,沉迷在網路的世界裡,不停地打遊戲,有時甚至逃課上網。

    3、逆反心理嚴重

    不服管教,開始反駁﹑頂撞甚至嘲笑師長,喜歡對著幹,越是不讓做、被制止做的事情,他們越起勁。

    4、學習成績下降

    一部分孩子由於將過多心思用在學習之外,成績迅速下降,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們到要對初二的學生特別關心,並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

    “初二現象”來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家校合作

    常與老師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合力解決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2、多鼓勵

    善於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進步點,多表揚、鼓勵、督促孩子,儘量不要說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話,也不糾纏孩子犯過的錯。

    3、多陪伴

    多抽時間與孩子接觸、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各方面的變化。

    4、傳遞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育孩子搞好學習的第一因素是自己,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

    5、適度有效的監督

    主要是學習習慣的監督,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計劃並按照計劃學習。

    6、尊重孩子

    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朋友,理解孩子的不同意見和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

    7、教孩子如何正確地“走出去”

    提醒孩子儘量和健康向上的人交朋友,多向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學習。

    “初二現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十分普遍的現象,作為父母不必緊張焦急,保持耐心,保留孩子犯錯的權利,多與老師交流、與學校配合,多和孩子交心,就能讓孩子平穩度過這個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馬雲而不是馬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