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旁門左道PPT
-
2 # 水韜呀
首先,說一說布林運算的版本要求。
在PPT10版以上,都可以使用到合併形狀,其中10版需要自己手動調出這一功能,13版本以上只需要在繪圖工具裡的格式中,找到合併形狀即可。
作為PPT裡觸發布林運算的基礎形態,我們用兩個顏色不同的圓作為案例。
先記住一句話:想留下哪個,就先點哪個。
▌聯合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兩個形狀進行聯合後,兩個原本分離的形狀變成了一個形狀。
▌組合
兩個圓形進行組合以後,兩個圓形相交的部分被刪去,兩者不同部分被組合在了一起。
▌拆分
兩個圓形進行拆分以後,兩個圓形相交以及不相交的部分,都被分割為個獨立的形狀。
▌相交
由圖可知,兩個圓形層疊在一起的部分,使用了相交以後,只留下了交叉的部分,其餘部分均被刪去,與組合效果相反
▌剪除
兩個圓形進行組合以後,兩個圓形相交的部分以及後選中的圓被刪去。
Tips:
你或許會問,為什麼同樣的合併形狀會出現兩種不同的顏色結果呢?
其實這就是我所說的:想留下哪種效果,就先點哪個。
這一點非常的關鍵,在後面的玩法裡面要牢記。
合併形狀基本組合在上面一部分的介紹中,已經展示了形狀間的合併形狀的玩法,這兒就不多做介紹。
除了形狀之間的合併形狀,合併形狀功能還可以使用在圖片,文字,線條之間,其中比較常用的是拆分與相交。
▌形狀與圖片
形狀與圖片之間,我們使用合併形狀中的相交,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效果。
# 利用聯合,製作遮罩
配合其他素材可以做出這種動畫效果。
▌圖片與文字
相信我們都見過這種字型的效果。
有的小夥伴會說:可以用文字填充!
沒錯,是可以。
不過文字背景填充的方法,我們需要在設定背景填充之後對圖片背景進行細微的調整,比如是是否平鋪,位置移動等等。
如果使用相交,我們只需要在選擇好需要填充進字型的部分,直接相交即可,不需要後續的調整,簡單粗暴。
但是也有一個弊端:不可再次編輯文字內容。
▌文字與形狀
文字與形狀的合併形狀,可以實現很多好玩的玩法,例如能夠將字的每筆筆畫給拆開,成為獨立可編輯的形狀。
把字筆畫拆開,這一做法在Ai裡面可以簡單的實現,但是在PPT,同樣可以做到這一效果。
因為比較喜歡雜亂無章,就用logo裡的【雜】字作為案例
操作步驟
1.需要準備中文文字,一個矩形。
2.先選擇字型,再選擇矩形。
3.然後進行拆分
4.刪去最頂層的黑色矩形,文字部分就可以任意拆分了
注意,我們發現筆畫已經被拆分為了獨立的形狀,是可以改變其顏色形狀等等的。
這時候需要考驗大家的設計能力了,我們可以玩出很多炫酷的斷字海報。
實操練習在上述兩段內容中,為大家介紹了布林運算的基本介紹,以及不同型別的組合,相信大家已經對合並形狀的操作有了大致的瞭解,按照慣例來幾個實戰中的玩法吧~~
主要是透過上面學習的一些簡單知識進行簡單地練習。
▌畫一朵小黑雲
利用幾個大小不一的圓形,進行聯合。
▌使用布林運算做一頁PPT
還是這張很經典的左右型PPT,左邊是文字,右邊是圖。
仔細地觀察右邊的形狀,其實是一個圓形和矩形結合以後的形狀,我們運用聯合得到一個形狀以後,再與圖片進行相交即可得到這種效果。
【04】結語
在這次分享中,主要對布林運算做了一個基本形式,以及在PPT裡的一些簡單的組合,其實每個組合布林運算後,都可以玩出很多很好看的效果。我比較懶,就不演示了,期待小夥伴們的花樣玩法~~
水韜慣例,今天依舊打包了PPT原始檔以供練習
不知不覺文章接近尾聲了,希望有助哈~~
-
3 # 利兄PPT教學
千呼萬喚始出來~
大家催了好久了,今天就詳細和大家聊聊PPT中最好用的一個功能—布林運算。
之前我在文章中反覆提過這個詞,但是很多人依然不會用,沒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學習一下,保證可以讓你學會。
下面這些案例,藉助布林運算都可以實現。
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布林運算?
其實很簡單,布林運算,其實指的就是PPT中的合併形狀工具,包括聯合組合,拆分,相交,剪除五種功能,這五種功能,統稱在一起就是布林運算。
聯合運算(結合)
就是將兩個及以上的多個元素,合併成一個形狀。
比如下面這個案例,我們將三個圓和一個圓角矩形,聯合成了一個雲朵樣式的形狀。
組合運算
組合運算,也是將兩個以上的元素,合併成一個形狀,它和聯合運算的區別在於,元素之間重合的部分被掏空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三個圓的組合運算,中間的部分就被掏空了。
組合運算在PPT中的運用有很多~
首先是鏤空字的製作,前面給大家看的那個灌籃高手的案例就是鏤空字。
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
酷炫!用PPT也能製作電影開場式文字
我們透過形狀和文字框之間的組合就可以得到的。
效果圖:
拆分運算
拆分運算,就是將兩個及以上的元素沿著相交的部分進行拆開,變成單獨的元素。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將三個圓,使用拆分運算,就可以將形狀拆開,變成7個形狀了。
拆分運算在PPT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拆分字效果。
我們將某些元素,用其它形狀進行一個替換,就可以得到一個創意文字。
當然,拆開之後,還可以將筆畫作位背景,得到這樣一個效果。
還可以將部分筆畫,進行一個虛化,得到一個虛實效果的幻燈片。
相交運算
相交運算,類似於數學中的交集,兩個及以上的元素進行相交,保留重合的部分。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透過形狀的相交,得到一個新的形狀。
這個應用就厲害了,平常我們做的PPT,如果覺得質感太差,就可以用這一招。
原稿如下:
我們透過文字和圖片的相交運算,可以得到一個更加大氣的文字效果。
簡單的效果:
這種字型效果,非常的大氣,在PPT中運用的比較廣。
還有這個案例,也是用的布林運算中的相交運算
我們可以看到,案例中的葉子看似是從形狀中伸出來的,其實是我們透過圖片和形狀的相交運算得到的;
文字“流行趨勢”也一樣,看似是形狀擋住了一部分,其實也是透過相交運算,去掉了多餘的部分。
剪除運算
剪除運算,類似於數學中的減法,我們先選中一個形狀A,再選中另外一個形狀B,透過剪除運算得到的新影象就是A-B。
就像下面這個案例一樣,用的就是剪除運算。
剪除運算的應用也很廣,比如說我們想要在PPT中使用一些新的形狀,就可以透過這個功能來實現。
操作:
我們可以給他新增一些文案,然後看一下效果,是不是還不錯!
寫文章時臨時做的,還可以最佳化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了,現在你應該學會如何使用布林運算了吧。如果誰還不會,可以把這篇文章甩給它。
對了,布林運算是Powerpoint 2010及以上版本才有的功能,WPS目前還沒有這功能哦。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了~
-
4 # 鄭少PPT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布林工具的用法。
說明:在PowerPoint中布林工具是別名,它真正叫【合併形狀】工具。
首先解決一下,PowerPoint中沒有【合併形狀】工具該怎麼設定。
我找到兩種辦法,下面分享給大家。
一、設定【合併形狀】工具
第一種:將【合併形狀】設定在選單欄上
這個設定比較簡單,具體設定方法,如圖所示。
第二種:將【合併形狀】設定為快速訪問工具欄,這個工具欄或許在上面或許在下面,如圖所示。
設定為快速訪問工具欄也比較簡單,看一下具體的設定步驟。
這兩個方法都能將【合併形狀】調出來,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設定,我將其設定為【快速訪問工具欄】。
那麼解決了【合併形狀】這個為問題,下面K哥就要分享一下,到底該怎麼使用這個【合併形狀工具】呢?
二、使用【合併形狀】工具
在【合併形狀】中一共有五種不同的工具,分別是聯合、組合、拆分、相交、剪除,如圖所示。
那麼這五種不同的工具到底該怎麼在PPT中使用呢?
下面我就一一進行介紹,結合案例讓你更能明白。
1、聯合工具
所謂的聯合工具,就是將非整體形狀合併成一個整體。
舉個例子,下圖是一個小人的圖形,如果不聯合在一起,使用起來比較麻煩,聯合成一個整體,任意移動以及修改顏色都非常方便。
聯合工具還可以用在邏輯圖表設計中,如圖所示。
這個齒輪就使用聯合工具進行兩次組合在一起的,不然使用起來非常麻煩。
組合邊緣之後,再和圓形進行聯合,讓其成為一個整體。
這就是【聯合工具】,把散亂的、不整體的形狀合併成一個整體。
2、組合工具
【組合工具】在PPT中使用率小,它是將兩個或多個形狀合併在一起,然後剪除相交的部分,做出的效果如圖所示。
比如下面這張PPT就是使用組合工具設計的,整體效果感覺還是很不錯。
做起來也比較簡單,插入兩個圓角矩形,然後調整手柄,最後選擇組合即可完成製作。
同理還可以腦洞一下,換不同的形狀進行【組合】,就能做出多種不同的樣式,如圖所示。
3、拆分工機具
【拆分工具】是PPT中比較常用的工具,主要是將兩個或者多個元素放在一起進行拆分,如圖所示。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使用到邏輯圖表,比如下面這種,就可以使用【拆分工具】進行製作。
做出這個效果很容易,簡單幾步即可完成。
插入一個圓形和兩個矩形,然後組合在一起,最後進行拆分,如圖所示。
再比如還可以使用【拆分工具】對文字進行拆分,這種效果也很棒,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
4、相交工具
相交工具在PPT中的使用頻率就比較高了,相交工具的作用是將兩個形狀重合的部位儲存下來,其他部位進行剪除掉,如圖所示。
那麼使用【相交工具】到底能設計出哪些東西呢?
我舉個例子,比如下圖的圖表其實就是使用相交工具設計的。
怎麼做呢?
很簡單,插入兩個圓形,然後直接使用【相交工具】即可完成。
最後再透過旋轉複製並拼合在一起完成這個邏輯圖表。
再比如調整一下方向,又可以做出花瓣這種效果。
5、剪除
剪除工具使用頻率也相對比較高,其原理是剪除另一個形狀以及和自己重合的部位,如圖所示。
比如可以用它設計一張PPT封面頁,如圖所示。
具體怎麼做呢?
插入一個矩形和圓形,然後將圓形調整為橢圓形,如圖所示。
下期見!
回覆列表
文末有福利!
文末有福利!
文末有福利!
先來看下利用布林運算能做出什麼?
其實好看的作品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布林運算的含義布林運算,簡單來說就類似於數學中的相交、組合這些運算。
在PPT中布林運算一共有五種:
使用時,需要至少選中兩個物件(圖片或者形狀)才可以。
執行布林運算時,要先選中一個物件,再按Ctrl鍵同時選中其他幾個物件。
並且,選的先後順序,會直接影響最後的結果。一般是,最終的結果你是想保留哪個物件的格式,就先選中哪一個。
布林運算在哪裡布林運算這個功能最早出現在PPT2010版,總體完善是在2013版。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更新到2013版以上哦,不然就找不到這個功能啦。
也可以新增到快速訪問工具欄中,這樣我們在日後的使用中也更加的方便!
利用布林運算能幹什麼?你可以輕鬆實現PS中的手繪,沒錯哆啦A夢就是用形狀結合布林運算做出來的,是不是很贊!
當然,還有文字穿插的效果:
漂亮的鏤空字:
人物介紹:
頁面人物統一排版:
藝術排版:
創意排版:
總之還有好多的用途!
超強口訣使用布林運算要記住一句話:保留哪個先選哪個!
別看這句話不起眼,其實很多人都會有誤區!各位為可以看下:
讓兩個圓相交,我想要保留黃色的,這時候應該先選擇黃色的圓然後選擇紅色的,選擇布林運算的相交,便可以得到黃色的圓!
如果選擇錯誤則會這樣:
很小的一個點,但是確實布林運算能不能正確使用的一個很重要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