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事變之前,袁世凱肯定與光緒皇帝有過接觸,也升了官,譚嗣同也轉達了光緒讓他起事的旨意,這個歷史事實是大家公認的。

    那他出賣維新派了嗎?

    “出賣”這個詞不太準確,但就這麼理解吧。

    我個人認為,袁世凱肯定是“出賣”了。有什麼依據呢?

    現在的證據一方面是康有為的說法,另一方面是袁世凱的說法。不好評判。

    但從袁世凱後面的收穫,我們能推理出來。

    如果他沒有“出賣”,那事變以後,他若不馬上造反,那肯定是死路一條。

    因為計劃已經失敗了,他就算是沒有出賣,無論是維新派還是保守派,都沒有保護他的覺悟。

    維新派首先會認定他是叛徒,然後批判。保守派就會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檔子事,袁世凱根本就解釋不清楚。馬上就會倒黴。

    所以,我認為他肯定“出賣”了,怎麼個出賣方式,還得再發掘史實。他應該是迴天津以後向榮祿“出賣”的。

    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原因很簡單,袁世凱認為這事搞不成,這個計劃是作死。

    看看這個計劃:

    除了第一個步驟殺榮祿可以勉強辦到,其它統統都是扯淡。

    袁世凱在天津小站有新軍五千,可以以檢閱為名,把榮祿邀來,抓住辦掉。但是然後呢?

    這五千兵就大搖大擺走到北京去?不會吧。是不是要與路上的防區部隊有個交待?交待不清,就得動手,這一路上是要殺過去!

    到了北京,訊息早就傳開了,要不要攻城?與守城部隊激戰?需要大炮不?

    還有個辦法,坐火車去比較快,但五千人坐火車,也不是個簡單事情。而且,重武器肯定是拉不上。

    即然計劃行不通,如果不“出賣”,自己就肯定要倒黴,鬥爭雙方都不會放過自己,為什麼不“出賣”呢?

    維新派和保守派,孰強孰弱,還是能看出來的。

    總的來說,我覺得,康有為,譚嗣同這些人辦事能力還是不行,兵變奪權純屬是胡鬧。

    最起碼,應該能讀幾本歷史書吧,看看人家怎麼搞兵變。歷史上還確實有――李隆基。

    李隆基幹過這事,從武則天手中奪權。

    但當時那個情況和康有為他們搞的這個事不一樣。

    一、慈禧不同於武則天

    當時武則天已經纏綿病榻許久,爬都爬不起來,完全失去了統領朝局的能力。

    慈禧太后身體可還好著,大權在握,隨時都能發動反擊。

    二、光緒不同於李隆基

    “帝雖一國之主,然當國日淺,勢力脆弱;後則兩朝總持魁柄,廷臣將帥,均其心腹,成敗之數,可以預卜。與其助帝而致禍,寧附後而取功名。”

    光緒沒有實權,也沒有雄才大略,更沒有李隆基的韌性和手段。

    三、袁世凱不同於李多祚

    配合李隆基搞兵變的是羽林軍大將李多祚,人家掌管禁兵和北門宿衛,說圍宮就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情。

    袁世凱的五千兵還在天津呢,等他率兵衝過來,北京城裡的維新派夠死八回了。

    四、康有為不同於張柬之。

    張柬之配合李隆基搞政變,人家是宰相,權力大著呢,又是個老狐狸,絲絲扣扣早就計劃得滴水不漏,妥貼貼的。

    康有為一個毛頭書生,六品的工部主事,其他人員如譚嗣同、劉光第,林旭等人哪個是實權人物?好像最大的是四品官吧。匆忙間起事,這怎麼能行?

    袁世凱被拉進來,對他本人來說也是個麻煩,只要趨利,就肯定會“出賣”。跟著光緒走,必然失敗。

    退一萬步講,就算成功了,袁世凱最終又能得到什麼呢?

    眾人:你袁世凱真有本事啊,國家元首你說抓就能抓了,比董卓、曹操都厲害!️️️️

  • 2 # 歷史軍魂

    只要不傻的人都會出賣維新派,更何況是老奸巨猾的袁項城呢?

    (袁宮保)

    康有為和梁啟超這師徒倆寫文章那是沒得說,但是政治上卻是個愣頭青。這二人要實行變法去依靠一個毫無實權的光緒皇帝,從1898年6月11日光緒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開始,到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結束,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康梁的“戊戌變法”的內容是好的,但是得罪了太多的人,該得罪和不該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在慈禧發動政變前,光緒皇帝多次密詔康有為來救自己。維新派的譚嗣同連夜冒死闖袁府,逼迫袁世凱率領7000新建陸軍去救光緒皇帝。袁世凱本來就是投機分子,在當時的情況下當然得答應。慈禧在發動政變的時候就命令自己的親信榮祿調了十幾萬大軍,袁世凱並不傻。小站練兵是袁世凱起家的資本,其編練的7000新建陸軍雖然武器裝備精良、戰鬥力強,但也寡不敵眾啊。在政治上袁慰亭可比康梁要老練得多,7000新軍去攻打頤和園、殺慈禧,袁世凱那小胳膊小腿是敵不過慈禧的大腿的。康梁的變法失敗是註定的,反正都是失敗,袁世凱出賣維新派,向自己的上司榮祿告密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 3 # 達o芬奇密碼

    一群學生鬧改革,大家覺得能治好國嗎。別被篡改的騙了。戊戌六君子被千刀萬剮,老百姓恨的食其肉,可見老百姓有多恨。別說百姓愚昧,楊業岳飛被傳頌,對老百姓好的人都會被傳頌。戊戌君子袁崇煥被食肉。

  • 4 # 歷史神秘人

    一直以來我們的歷史都是說因為袁世凱向宋祿告密,出賣了光緒和維新派,導致最後光緒被軟禁,維新派人士被殺,袁世凱可謂是罪責深重啊!可是深究下來,這件事是有很多疑點的。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維新派的譚嗣同去法華寺密見袁世凱,要求袁世凱效忠光緒,在閱兵時殺了宋祿,然後出兵包圍北京城,逼迫慈禧交出權力。袁世凱排著胸脯答應,之後卻向宋祿告密,出賣了光緒和維新派。宋祿向慈禧報告,慈禧立刻動作,回京軟禁了光緒,殺了維新派六君子,事情就是這樣的經過。

    但是因為當事人袁世凱和譚嗣同都沒有說事情到底是怎樣,他們的密談真的是要發動政變嗎?其實裡面真的有疑點,袁世凱就算有那個心,也沒有實力和時間空間做到啊!袁世凱是有兵,但是他只有7000的新軍,而袁世凱是宋祿的部下,宋祿自己就有幾萬的新軍呢。再說了法華寺在北京,當時宋祿在天津,袁世凱就算要告密為什麼捨近求遠去天津向宋祿報告呢,還不如直接向慈禧報告邀功來得快啊!袁世凱才不會傻瓜的跑來跑去吧!再說了要袁世凱出兵包圍頤和園逼慈禧下臺,也是做不到的,畢竟袁世凱要出兵,首先要回到天津去,而宋祿一直防著袁世凱如果袁世凱有動作,不說能不能殺掉宋祿,就宋祿的幾萬軍隊就把袁世凱給滅了,就算袁世凱調出了兵憑著7000人的軍隊就能包圍北京城了,要知道當時的北京城可是層層設防啊,7000人是很難去包圍北京城甚至進攻頤和園的,所以說密談中要求袁世凱出兵真的不大靠譜。

    譚嗣同也是聰明人,袁世凱的實力明擺著不行,譚嗣同是不會說出那樣的計劃的,畢竟計劃太多風險和漏洞啦!就算譚嗣同病急亂投醫,也不會說出那樣的計劃的,因為袁世凱實在靠不上。譚嗣同是維新派,主張是維護皇權,如果真是那樣做,無疑就是叛變了,就是戰爭了,對光緒和維新派以後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反正導致整個中國局勢的動盪,那就得不償失啦!所以譚嗣同和袁世凱的談話,可能是試探為主,試探袁世凱是否真的支援光緒,也給好處拉攏袁世凱,而什麼殺宋祿逼慈禧的應該不會有。只是後來事情爆發了,維新派就把黑鍋給袁世凱扣上了,當然是不是冤枉的,只有袁譚兩人知道了,只是他們都沒有說出來,大家也是猜測罷了。

    後來袁世凱步步升官,視乎驗證了袁世凱出賣了光緒和維新派,成了慈禧的走狗和心腹,只是這件事情不是那樣的簡單,也不是突然爆發的,是有個長期的過程,當然袁世凱是否在其中起到告密的作用,還是有所懷疑的,至少不像傳聞那樣吧!

  • 5 # winter

    袁世凱是不是出賣了維新派?

    是的。在皇帝三次接見,加上皇帝近臣譚嗣同連夜密訪後,袁世凱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在1898年9月20日下午,他坐火車回到天津。下火車後,直奔直隸總督府,把變法派的行動計劃,以及自己如何受召見的全過程對榮祿全盤托出。當晚,榮祿連夜乘車回北京,向太后告變。袁世凱暫時不回小站,坐鎮天津。9月21日,慈禧直奔光緒寢宮,隨即對外宣佈,皇帝有病,需要靜養,實則將其軟禁,隨後慈禧重掌大權。 9月28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康有為和梁啟超在外華人的幫助下,逃出京城。就這樣浩浩蕩蕩的維新變法失敗了,除京師大學堂保留之外,所有變法措施全部廢除。

    看上去變法失敗是袁世凱告密導致的,但是,變法派的失敗與袁世凱的告密有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絡呢,我們還得好好想想,想清楚了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就能理解袁世凱為什麼這麼做,也不會對他那麼苛求了。

    戊戌變法,實際上就是一個無實權又無實際執政經驗的年輕皇帝,領著一群沒有實際從政經驗的知識分子,對抗一大群擁有權力、經驗老道、對觸犯自己既得利益者必除之而後快的人。從一開始變法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不僅如此,當時的人事任免權和軍隊指揮調動權,都在慈禧太后的手裡。因此,這場變法可能從開始可能就註定了失敗。如果說一開始就註定失敗,那麼袁世凱告密就不難理解了。

    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因為他想活命,他不甘心,他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功績毀於一旦,他還有更大的抱負和理想沒有實現。在他的頭上,有皇帝和太后兩個中心。 到底誰說了算,到底聽誰的,這是袁世凱要做出的選擇?在政治上,如果關鍵時刻站錯了,迎接你的不是“辭退回家”那麼簡單而是永世不得翻身。 袁世凱很聰明,他在“北韓鬥爭”中成長,在甲午戰爭中磨礪,終於在小站練兵中一展才華和抱負。他不想放棄,他不想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他做出了抉擇。事實上也由不得他,因為皇帝的召見,他已經受到後黨的懷疑,稍不留意,就會粉身碎骨,沒有任何機會幫上皇帝了。如果不走出打小報告這一步,等著他的,就是死。

    慈禧太后派榮祿調集董福祥和聶士成的軍隊,共計14萬人,在小站到京城之間,擺下了超過小站陸軍20倍的兵力,也許你們都沒想過,袁世凱的新兵營,實際上連彈藥都沒有,他們的糧餉、彈藥,全部是由天津城的直隸總督補給。

    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的告密是必然的,這就是人性,政治鬥爭不是開玩笑,是要流血掉腦袋的,他想活下去,他想保全自己的7000將士,必然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

    其實我們沒有理由去責備他,不信換任何一個人試試看,當時會怎麼做?

    最後引用一位歷史學教授的話,他的評價很中肯:“歷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組成的,分析歷史必須基於人性。可以描述但不可苛求,可以批判但不可審判”。“發哥”鎮樓

  • 6 # 帝國中興

    1898年4月23日光緒皇帝為了變法圖強下達了《明定國是》的詔諭,效仿日本實行維新變法,關於新政的詔書像雪片一樣紛紛頒發,但是維新變法受到了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的阻撓,頒發的新政詔書很多得不到實施。同時由於新政觸及了守舊派的利益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關係趨近白熱化,不可調和。八月六日慈禧太后率先發動政變重新臨朝聽政,並囚禁了光緒皇帝,下令廢除維新變法一切恢復舊制,參與變法的主要人士在菜市口被斬首,宣佈維新變法失敗。關於維新變法的失敗是因為袁世凱告密但事實究竟如何呢?

    1898年8月2日光緒皇帝感覺到自己的帝位可能保不住了就給康有為一份密詔,讓他迅速外逃,但是維新派人士並沒有逃跑他們一心要搭救光緒皇帝,8月3日譚嗣同趁夜裡在法華寺會見袁世凱要袁世凱殺了慈禧的心腹直隸總督榮祿,然後舉兵包圍頤和園並殺掉慈禧太后,袁世凱當場允諾完全配合維新派人士的行動,8月初5光緒皇帝會見袁世凱封袁世凱為兵部侍郎,袁世凱謝恩之後連夜趕回天津向榮祿告密,出賣了光緒皇帝和維新派。在袁世凱自己所記述《戊戌日記》中袁世凱清楚的記錄了自己告密的經過,成為他背叛維新派最有力的證據。

    本來袁世凱和維新派人士的關係非常好並與維新派的核心人物康有為是好朋友,康有為組織強學會袁世凱也是積極參加,後來袁世凱接到命令要到天津小站練兵康有為等人還為袁世凱設酒宴踐行依依惜別,對於維新派要發動政變的訊息袁世凱剛開始並沒有想要出賣他們,只是後來發生的事完全出乎袁世凱的預料,在袁世凱告密以前榮祿在北京的心腹楊崇伊向榮祿稟告慈禧太后準備重新訓政的訊息,頃刻之間情勢急轉直下袁世凱害怕維新派人士被抓之後一旦供出自己要配合他們兵圍頤和園的事那自己的項上人頭就保不住了,他為了活命把維新派兵圍頤和園殺慈禧太后的秘密全部說了出來。

    他這樣做首先是洗刷自己將功補過同時向慈禧表示自己的忠心耿耿,由於袁世凱的告密事件迅速擴大,慈溪下令將:“張蔭桓,徐致靖,楊深秀,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人全部革職,交給步軍統領衙門,押解刑部治罪。”幾天之後這幾個人在沒有經過審判的情況下在菜市口被處決。可以看出袁世凱的確是出賣了光緒皇帝和維新派,他為了保命不顧大義致使維新變法失敗維新人士慘遭屠殺,他的卑劣行徑遭到全華人民的唾罵,也為他在歷史上留下令人不齒的一筆。

  • 7 # 折緣

    這麼說,對袁世凱來說並不公平。他告密,確實是道德問題,但要用“出賣”兩個字來定性,也不準確,因為他並不是維新派,也不是保守派,是個實用主義者。

    袁世凱早期就已經跟康有為有來往,當時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袁世豪也曾向皇帝上書,他說“竊謂天下大事,遞變而不窮者,。變局之來,惟變法以應,則事變乃消弭於無形。此次軍興失利,勢誠岌岌 , 然果能 中外一心 , 不忘仇恥 , 破 除積 習 , 因時變通 , 不過十數年 間, 而富強可期 , 是亦更始 之一大轉機也”。

    袁世凱是深諳政治鬥爭的本質的,維新也好,保守也好,政見只是實現政治的目的,而不是理想。老袁在甲午戰爭時,在北韓前線呆了10個月,親眼目睹了甲午戰爭清軍兵敗如山倒的慘狀,這個時候,他就已經萌生了用西發練兵的設想。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小站練兵。

    從這個角度而言,他算半個維新派,但實際上老袁是個實用主義者,所以在整個百日維新的過程中,他與維新派的交往都是有保留的,這種交往的前提是,老袁要從帝后相爭之中,把自己給摘清楚。

    平心而論,儘管保守派的態度和做法我們不能同意,但是光緒等改革派在經驗上、方法上和步驟上也是存在大問題的。比如,在103天中,釋出的改革詔令接二連三,平均每天一件還多,折讓各方面、各衙門應接不暇。

    再比如,改科舉廢八股這樣的大舉動,幾乎一夜之間斷絕了千千萬萬讀書人的前程和夢想,不啻於一場大地震,但朝廷卻並沒有想過,如何來重塑這種上下流動的政治生態,更何況,僅僅因為沒有替下屬官員代遞上書,光緒竟然把禮部尚書、侍郎等官員一起罷官,似乎有點小題大做。

    對這些事情,慈禧太后已經十分不高興了,畢竟任誰都看得出來,這樣搞會出大問題的,所以對光緒沒有好臉色,光緒也考慮不宜跟慈溪的關係更加惡化下去,不想“有拂聖意”,只是讓康有為等等人籌劃對策,緩解時局。沒料到康有為等人籌劃的對策並不是實際,而且又自作主張冒險去實行,結果事與願違,欲速不達,不但自己倒黴,還把光緒給牽連了進去。

    一身熱血的譚嗣同,夜訪袁世凱,對袁世凱慷慨陳詞,曉以大義,勸他起兵擒王,殺榮祿,除舊黨,包圍頤和園。這一套設想十分倉促,毫無計劃,卻把人家袁世凱推向了風口浪尖,懸崖邊緣。

    袁世凱主觀上不想得罪任何一方的,現在搞得必須要得罪一方了,所以進退維谷之際,在前狼後虎的夾縫中,選擇一方,是選擇維新派,還是選擇自己的老上司?

    這對於袁世凱而言,其實並不那麼難選。榮祿是袁世凱的老上司,是他的恩人和靠山,當年從北韓丟官回來,是榮祿拉了他一把,重新進入了仕途。所以,袁世凱是選擇一群經驗不足,倉促行事的愣頭青,還是選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恩人?

    同時,就當是的勢力而言,維新派手上沒有任何軍事力量,袁世凱又在風口浪尖上被光緒提拔為兵部侍郎,專辦練兵事宜,這讓後黨怎麼想?

    從現實角度而言,帝后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而袁世凱的新軍在天津,私自帶兵入京(光緒又沒給聖旨),這個風險十分巨大,成功率低到髮質,袁世凱這樣的實用主義者,會開玩笑拿自己的官位和腦袋冒險麼?

    兩相其害取其輕,所以袁世凱告密,選擇了效忠太厚,背叛了光緒。但是,這裡有一點是需要指出來的,那就是袁世凱的告密,並不是引發政變的直接原因。

    八月初五,袁世凱把維新派的密謀告知榮祿,袁向榮祿告密的時間發生在初五晚,但政變發生在初六日早,榮祿萬不能在慈禧發動政變前將告密的訊息告之慈禧。因為,當時北京、天津之間的火車,沒有夜車,夜沒有夜間行車的裝置,經驗和技術。

    另一方面,慈禧在初六日頒佈上諭內容絲毫未涉及譚嗣同策劃袁世凱發動政變之事,可知慈禧訓政與袁無直接關係。反之,上諭中必定捉拿譚嗣同。而且上諭中僅稱康有為“結黨營私,蕎言亂黨“。如果有圍園的訊息,恐怕慈禧不會輕易放過他。可知政變發生時,慈禧並不知道維新派的密謀。直到初八日榮祿的密摺由楊崇伊帶入京城,才有八月初九的逮捕維新派人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是怎樣從一個超級大國變成如今這般卑鄙無恥的?